荡寇志粤语

香港剧香港1981

主演:岳华,潘志文

导演:杨锦泉

剧照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2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3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4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5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6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3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4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5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6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7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8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19 荡寇志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7 00:04

详细剧情

本劇改編自古典小說《蕩寇志》,主要情節是寫告休管營提轄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卻不“落草為寇”,而是忍辱負重,以殺害起義軍的行為,來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滅寇,維護封建統治,是小說的主旨。作者賦予天神和官軍以超群的本領、過人的智慧。同時極力醜化和污衊農民起義英雄都是“不堪一擊”的“殺人放火”之徒。

长篇影评

1 ) 武松和燕青为什么是cp?

6.9分

老实说,把武松和燕青凑成cp挺莫名其妙的,原作一个反对招安,一个主招安,估计分歧挺大的。武松和鲁达关系好点,燕青和卢俊义关系好点,不过电影中鲁达和卢俊义只是露了一个头,可以说是亳无作用的龙套。。。

电影槽点很多,吴用再怎么也不可能派李逵去执行这个任务的,果然也像灾星一样接连坏事。燕青不用说了,最后强行送死,武松更是傻兮兮地断了一臂,我整个人都看傻了。

强行便当
方腊这台词傻乎乎的

同为农民起义,方腊这一方都被设计成怂样,导演格局小了。

顺便提一下地笨星,除了拿着狼牙棒感觉剩下的都不符合原著人设,死的也跟小兵一样,亳无存在感。。。

《荡寇志》原本是清朝俞万春写的三十六雷将剿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古典小说,这里却被张彻用来作为一百零八好汉剿灭方腊起义的电影名,感觉有点讽刺。电影唯一的优点就是将方腊的南国四大元帅都拍出来了,可惜人设却不对,苏州八飞骑,江南十二神,皇侄方杰,小养由基庞万春这些人还是没有。相较于小说魔改较大,李逵、武松、燕青都战死了。

那个拿狼牙棒的龙套是秦明
最后南国四大元帅镇楼。没错,那个光头是司行方,不是邓元觉。邓元觉拿了方杰该拿的方天画戟。石宝最先便当,被石秀杀了。厉天润被史进打死,司行方是李逵人头。邓元觉死于燕青之手。

2 ) 人民的反面教材

说到底,水泊梁山的队伍平剿方腊,就是一个历史的笑话。一伙流寇亡命之徒占山为王,自诩“替天行道”,到头来殷切地恳求得到皇帝招安,接着就真的替“天”行道去剿灭另一伙不肯被招安的流寇。结果两败俱伤。我不记得原著写到这段故事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了,不过我认为作者肯定对这群“梁山好汉”既觉得痛惜又觉得实在是死不足惜吧。既然这样鲁莽这样无脑,仅凭一种与生俱来的豪爽和义气,必然难成大器,那么作为历史的炮灰,也就只好让他们英勇战死了吧。——或者,像李逵那样憋屈地死掉,不过至少也还算是成全了他的忠勇。

而今拍这样一部电影,算是歌颂这帮莽夫吗?为这种不明智的行为渲染一点悲壮的色彩?不过用谷峰演宋江,倒是真有那么点虚情假意眼光闪烁的意思,和李雪健的宋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见石秀(王钟)举着一把刃足有一厘米厚的刀,还能够把人拦腰砍死。真是幽默。。陈观泰赤身舞长刀打斗的那段,看身段还真有点像狄龙。毕竟功底扎实、身材也够漂亮的演员,没几个。

终于看到所谓的暧昧飞奔镜头:小乙重回梁山军营,武二从帐中飞奔迎出,跟着众人皆不见,只有他俩执手相对,然后勾肩搭背。哎呀。

看着炮灰们一个个死掉,宋江吴用在一边依旧衣冠整洁慢条斯理,你能说这部电影是在歌颂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吗?也许吧,《十月围城》不也是一样?只不过基于某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上,人们会说某些人的死重于泰山,而另一些人的死轻于鸿毛。现在想来,太祖当年评水浒道“好就好在投降”,真是妙。

3 ) 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小念头

首先声明,我没看过《荡寇志》的小说,听说是清朝的人写的,听说是一部反水浒的小说,这些听说都是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的注解中得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然是“反小说”,当然先得说说正本小说《水浒传》。
《水浒》里,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本应都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但是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内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任务——人都是带着任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还记得《杀气总动员》里琼斯演的那个2B杀手的名言么?)。所以本该是土匪的一百零八个人,成了替天行道的英雄豪杰,成了代表广大民众的正面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心目里燕青让姜大卫演再满意不过了,武松让狄龙演也更合适无疑,李修贤版的张顺则是个惊喜;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看到《水浒》中征方腊的章节时,我们的胸中大多是痛惜的,痛惜那些“无谓”的牺牲,处处弥漫着英雄的悲歌。以至于我一直都不忍心再看一遍那些章节。
同样的故事,到了《荡寇志》则换了一副模样,虽然还是那些悲痛的故事,可已然觉不出那么多悲情,更多的是为朝廷尽忠、为国捐躯的壮烈。这种壮烈中少了悲情,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光荣感。仿佛死亡并不可怕,那只是进入天堂修成正果的必经之路。这就是我看了电影的唯一感受。(我暂且不吐槽其中的cult之处,仅从一种直观的感觉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如果原小说也是这样一种风貌的话,我真是觉得有那么一点害怕。媒体人真的可以很可怕。
在报纸等平面媒体并不发达的古代(清朝有报纸了),诗词、传奇、小说成了媒体的一种前身,是各路人马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媒介。既然施耐庵可以用《水浒》唤起民众的反抗意识(他老人家有没有这么想不重要),余万春就可以用一部《荡寇志》来强化自古以来忠君爱国的思想传承。当然,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要做的事情就是笔锋一转的那么几下,一个绿林好汉瞬间变成了为皇帝忠心卖命的奴才,罗生门也就这么练成了。或许历史上的宋江一伙,只是一群普通的土匪,在水泊梁山过着普通的生活,有一天他们觉得水泊梁山的日子实在不稳定,决定考个公务员,结果还真促成了,不用政审,人人有官当。后来听命于国家的调遣,完成了特殊的任务,有些人牺牲了,仅此而已。但是施、俞两股势力,为了各自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写出了两本秉性截然不同的小说,表达了貌似一致却又不尽相同的思想,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更叹服于人类自身的复杂性。转眼想到了当今的世界,当今的媒体中所传播的各种文字。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事情的客观事实本身,而是某个人告诉我们的包含他们思想的信息。所以,有时我们被利用、有时我们被出卖、有时我们被迷失。所以,有时候我们缺乏信仰,我们畏缩不前,因为我们无法永远让自己处于被蒙蔽的状态之中。
好吧,其实我觉得我扯的有点儿多,已经快没有中心思想了。不如就这样结尾。
PS.不吐不快,田青你装个死人能敬业一点么?!难怪你演一辈子配角!方太子是被勒死好吗!死人是不会用脚走路的好吗!即便是僵尸翻生也不能叉开腿走路好吗!

4 ) 土匪就是土匪

如果我上梁山,日子久了还是会讨厌这些人的。

首先就是李逵,我对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总不喜欢,他把朱仝照看的小孩子扯成两半怎么就那么算了?以前听人说他好杀总不知道什么意思,在张番茄酱的镜头下就觉得人命岂是可以这么鲁莽的。何况是所谓兄弟的性命,我是史进,一棍子先打杀了这黑厮。

当然,电影这样拍好看,但为了好看,水浒中人个个凶神恶煞,杀别人都是替天行道,被别人杀就是义愤填膺,草寇就是草寇的味道实在太浓了。记得看白龙庙聚首救宋江的时候还是看得热血沸腾的,到了大名府卢俊义就有些逼良为娼的感觉,到曾头市已经觉得曾家才是英雄,到征方腊,石秀你别走,你们难道不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吗?

中国的书大抵都是先造反后招安,哪吒悟空梁山泊,而且造反的时候总是齐天或者破天,皇帝、爸爸都赶杀遑论贪官,好官还不是想杀就杀,一招安就是剪去羽翼“去势”,《水浒传》开始这批强盗被杀,总想起当年他们当年杀人的快活。

也许是运镜的关系都是步战,像霹雳火秦明也是站在地上抡镔钉狼牙棒,哪还有五虎将的风采,只是樵夫打柴。布景里的那座桥又出现了,就是经费有限,换个山坡牵匹马又多花多少钱,省用点番茄酱不就是了。

这个里面有点意思的是孙二娘张青夫妇死的时候也要躺在一起,乱世儿女所求不过如此了。快活林初见,其实在乡下卖卖人肉包子不是比参加什么大部队好。被人排遣不免替人牺牲。

李修贤演的张顺如水神般跃起,算是替水军头目“透”口气了。

小乙和武松bl得有些过了。

5 ) 为了小乙哥,为了"深V"想加颗星,但竟然不露出来!这星不加了!

能让我吐点槽么...



水浒传之荡寇志拍得真是凶残…没有多元化配乐,没有数码特效,没有多分镜剪辑的条件下,拍得这么血腥悲壮全靠简单直白的全景视觉冲击,即便知道结局,还是不忍看各个纠心过程…

导演当真偏心,姜大卫演浪子了纹身都不给看,正解了前襟系绳,二寸宽的窄地被李师师素手一拂,全数挡住,红帐一落,没了!

武松和燕青握了握拳,放开手后原处悬空虚握数秒,又握紧成拳,放下手去…

燕青十八翻原来是摔个跤滚几滚就打发的招式啊!文字美化真心创造奇迹!

怎么今天看的都是因女人而上梁山的男人…演石秀那位王钟好像好声音的那英组张伟…

同样是燕青,严宽版的邪媚一笑就秒杀万花丛,腱子肉露不露都没关系了。姜大卫一出场晃悠着那小身板紧身黑黑开前襟露一点点小纹身我怎么总觉得有时迁的味道啊…身倒真是轻,但不是如燕,要如蝶了…姜童鞋还是那部新独臂刀最真我本色,直接扮别的形象看来看去都还是他…

6 ) 番茄醬和YY

今天去取包裹,《蕩寇志》已經寄到了。雖說是二手的,但法國人保管東西還是很有條理的,效果不錯,就是音量小,不知道什麼緣故。

這部電影名字雖然叫《蕩寇志》,跟那本“反寫水滸”的小說還是反著乾,其實仍舊按照施耐庵的調子拍的。我看《水滸》是就著金聖嘆的評點讀完的,所以招安之後的事還是後來再看電視劇才知道的。

此篇是72年《水滸傳》的續集,人馬還是同一撥,不過個人覺得反而比前篇要好看。《水滸傳》講的是“計賺玉麒麟”那一節,我一方面是可憐盧俊義,另一方面雖然喜歡看姜大衛,但也覺得作為一副群像來說,導演偏愛他太多了,硬把燕青變成了梁山第一高手有點讓人嘴角抽搐。

《蕩寇志》說的是“平方臘”,開場第一個出來的仍然是燕青,說明主線依然是他,算是和前篇呼應上了。張導拍起風花雪月的場面,我一向是當喜劇來看的,不過李師師和燕青這一段還拍得有那麼點風月(此版的李師師就算以當下的眼光來看也當得上清麗,不錯)。

燕青出場照舊是先秀才藝,風月場中第一人嘛(汗!),吹笛子的姿勢有模有樣的,果然是專門請師傅來教過(以至於後來的導演都喜歡叫他吹笛子,趙軒也吹,黃藥師也吹,羅玄也吹)。但彈琵琶就不成了,導演很乖巧地用紗遮了,再給了個遠景。

不過最有意思還是燕青脫衣服那段。觀眾還沒看見呢,外衣已經先解下了,等到要脫裡面這件時,鏡頭“咻”地就貼到人家胸口上了,頗有耐心地拍人家如果解帶,我也饒有興致地看他那一雙蔥蔥玉手如何寬衣,可惜帶解了半天,衣服領子硬是沒有“寬”出半毫來(真是好忠心的衣服啊),他就把手放下去了,彷彿是邀請身邊的女人來拉開那一道仍舊是窄窄的領口,李師師也不客氣,把手伸進了鏡頭(她的手也十分漂亮),這幾十秒鍾,鏡頭端的是紋絲不動,張導啊~~~

就在女觀眾瞪大眼睛,屏住呼息准備尖叫的當口兒,鏡頭又“咻”地轉過去看輕紗如何飛舞。大約是張導也發現史進身上的龍畫得像蟲,知道化妝師手藝不佳。我等只好吞吞口水,想像另一邊是如何的風光綺麗了。要不是此片導演是張徹,我或許真以為小乙哥能像書中所寫一樣和美人泛舟湖上呢。

接下來就是過場戲了。張徹真是有意思,皇帝寫詔書的時候不去拍幾個人的表情,牢牢地盯著那些字做什麼?不過字寫得頗有氣質,傳說張導對書法也有研究,該不會又是他執筆的吧(也是很自戀的導演啊)。

回到梁山上,眾兄弟們這回總算都有機會說上兩句台詞了(說過話的八成都要死)。我也總算有機會認出李修賢,他年輕時就長得這麼忠厚,難怪雖然相貌身手品性都是好的,卻在師傅面前一直不得寵。張徹拍出來的官多半就不是好官,他喜歡江湖兒女,肆意鮮血和生命的快活。狄龍也長得正氣,但立起眉來的時候,像《報仇》裡去踢館的時候俊朗中透著煞氣。姜大衛就更不用說了,一笑起來就有九分不乖的樣子。李修賢年輕時生得秀氣,而且是一看就是個好人的那種秀氣,混在一堆粗眉橫目的英雄中間倒像是官門裡派來無間道的。他演的是張順,“浪裡白條”啊,“白條”啊,“白”條啊(眾:你有完沒完)。不過燕青不也應該是“雪練也似的白肉”嗎,姜大衛也不白啊。

我正得意說香港水土不好,不比我江南水甜,養出來的兒女都比別人白淨。一看到方臘就抽搐了。此劇中反正就是個窩囊土匪頭子的模樣。他們說杭州三面環水,我閉上眼睛想像了一下涌金門清波門外全是水的景像——真是好小的一個城啊,難怪幾個好漢一潛進去就被盯上了,尤其是其中還有一個幾乎就是把“我是土匪”四字刻在額頭上的李逵。

在此片中,“黑旋風”委實應該改名叫“黑煞星”的,禍全是他惹來的,也就只有梁山那麼重義氣的弟兄才不埋怨他。沒辦法,誰叫劇情需要呢,所以他要死也等等到別的弟兄都被他害死了才肯死。此人的扮演者是樊梅生,也就是在TVB的97版《天龍八部》裡演虛竹的樊少皇的老豆。那個有一雙銅鈴大眼的兒子雖然長得也是不濟,但還是幸虧了像娘,否則也就只有演演李逵張飛這樣的角色了。

水戰那一節拍得不錯,大概是在河裡全要打赤膊,把張導給勾起來了,那幾個水下的鏡頭當時不知道是怎麼完成的。反而是最開始攻城那一段拍得很馬虎,什麼“千軍萬馬”的我是從來不去和老片計較的。張徹也不擅長集團作戰,英雄麼,就得以一擋百那樣的死法。

頭一個英雄式死去的是石秀。SB的片子看多了之後,覺得王鍾GG還是蠻耐看的,笑起來別有一番滋味。這一仗是打得茄汁成河,從有衣服打到沒衣服,從小卒打到將軍,生生是力竭血盡而死的,那種才叫“視死如歸”的氣派,鏡頭也取得好,看得人血脈賁張。最後兄弟的仇也報了,不肯死在在敵人手上,反手一刀把自己了結了,殺得盡興,死得痛快,好一個拚命三郎。

中間自然少不了燕青出來插花表演他的十八翻。對手是個大光頭,我懷疑他是方臘從內蒙古找來的外援,“江南相扑第一高手”自然不是“天下相仆第一高手”的對手了,雖然此相扑非彼相扑,但一看小乙哥那一陣小風就能吹走的身材,還是無語。不過老片子就這點好,不會太誇張,姜大衛鬼拍戲少用替身的,所以別人抓住了腰帶都是往上拋,他就只能往橫裡掄,否則就算對手的演員再配合,看上去也不真了。

等張導把“七咔七咔嗆”(這就是燕青專用的配樂了,別的英雄好漢是不能用的,我都不知道張導是哪裡得來的靈感)放個夠之後。就輪到史進一乾人等死了。石秀打得決絕,全是一往無前,史進則在沉穩勇猛,陳觀泰不愧是冠軍級人馬,動作明星拍起打戲來就是方便,不用為了替身就把鏡頭切來切去的,非常流暢,死之前當然也沒忘了把衣服扒光。

孫二娘和張青這一對,反而是女人打得兇猛。誰說張導不會拍女人的,他只不過不會拍溫柔的女人而已。這個頭上始終簪著一朵紅花,曾經敞著胸脯賣人肉包子的女人是于楓演的,這女人不像井莉那麼常見到,初始只是覺得長得怪,整張臉像是被刀削過似的,後來看出別樣的風情來,像是專門凶人掠貨的那一類女人的長相,所以最後叫張順把自己放下,要與丈夫死在一處時,很是動人。不過張導拍人家死同穴沒有拍燕青寬衣那麼好耐心,張青因為是跟老婆一起死,就不好扒光了,一個鏡頭就晃過去了。

最後去捉方臘,張導的番茄醬大概不夠用了,所以方臘的人都穿紅的。

李逵煞星的使命已經完成,掄著兩把大斧砍夠了,又和人玩了一通相仆,這才死了,他自始至終有點孩子氣的,所以最後死得並不見難過,就像玩夠了,玩累了要回家一般(張導倒沒把他給扒了)。

至於張順怎麼死的,我竟然忘了(李修賢伯伯,你做不出那種慘烈的氣質,就不適合拍武打片,難怪在槍戰片裡才紅起來)。

七咔七咔嗆,捉匪首的任務,張導自然是留給小乙哥了。姜大衛這番也脫了,盤腸大戰,不過燕青就是跟其他梁山好漢不同,脫了外件還有裡件。打法還是走的輕靈一路,花架子端的是好看,跟頭翻得端的是輕巧,真有飄起來的感覺。我看他漸漸做出貧血的樣子,不由得大呼“狄大伯你怎麼還不來啊!”。

正著急著,武松果然就到了。這兩人在前一部裡莫名其妙就好得如膠似漆,此片裡又是手把手的親熱,書中並沒有這樣寫的,多數因為武松是大伯演的,如果大伯演的是林沖,這時來的就該是林沖了。

武松剛叫了一聲“小乙”(別人都叫小乙哥,就你叫得這麼親熱),一條胳膊就沒了。我忍不住感動“大伯,您就是來陪我家大叔死的吧”。

果然,燕青血戰將死,和武松先深情對視了一眼(不是我不CJ,鏡頭就是這麼給的)。張導給了慢鏡,拍他在地上翻滾掙扎,然後又推近了拍他眉頭緊鎖的痛苦模樣,張導果然是愛他(廣義的愛),知道他這樣好看,最後才依依不捨的拍他死去的側面,多麼平靜秀美。

大叔一死,張導往大伯腰間的匕首一掃,隨便交待了一下,都來不及把他扒了,就安排大伯殉情去了(狄龍大伯難得有一次可以穿著全套衣服死)——我這一說可不是YY,片中的英雄全是孤單單死的,唯一死在一起的是孫二娘夫婦,還有就是這一對。張導還怕說明得不夠,特地給了個全景,那構圖真好,大叔橫在地上,臉朝著鏡頭,神情安詳,大伯跪在大叔對面,臉對著大叔,雙眼圓睜。

一般來說這一對一死,張氏的片子就可以打“劇終”了,這一回還要讓谷峰(居然讓他演宋江,難怪把一山的弟兄都害死了)和丹波哲郎出來露一小臉,人家日本武師來中國一趟也不容易。這一撥人其實在這片子中只是露個臉,背景樣的角色,但為了保持和前篇一致,竟然全部到齊了,也不計較戲份少,真是難得(姜大衛躺在那裡,張導你也不給秦沛一個鏡頭,忒狠心了)。

宋江活捉了方臘,說“可惜折損了我一班弟兄”,就算是總結全篇了。

7 ) 死亡群像

我想写写荡寇志的死亡群像,不是因为梁山好汉们死的多么悲情壮烈,而是因为他们的死法各有各的cult,和十三太保的车裂独角戏不一样,荡寇志的里面主角的死法算是平分秋色吧。我没看过张彻后来拍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大概看过那个之后也可以写写里面的死亡群像,据说那部片子和陈可辛的十月围城很像,想必比这部cult片更加热血。 最好看的当然是史进,那段打戏非常经典,美中不足的是邵氏的美工没把史进的纹身画好,我个人感觉美工参考的是陈洪绶的水浒叶子里面的纹身,但那个纹身作为版画的平面作品是合格的,画到陈观泰的好身材上就没什么存在感,不够动态,不够虎虎生风。

浪里白条张顺在钱塘门站着死了,站着死大概是张老湿比较喜爱的梗吧。 石秀,李逵都拍的不错,李逵戏份吃紧,如果打方腊不死就要等到打完方腊了,为了剧情还是死了好。 武松那段也不错,至少让狄龙也玩了一次独臂刀的梗,美中不足是武松追方腊的戏码删减过多,小说里面更带感一些。当然很快燕青也挂了。 扈十娘和王英挂的比较诡异,大概是看书总觉得扈十娘是宋江送给王英的,潜意识里面觉得这夫妻两感情不怎么样的关系,不应该手拉手死在一起。 电影开头那一段的感觉很好,李师师虽然没有姜大卫貌美但也还蛮有说服力的,宋徽宗居然是张扬演的,开头那段打光,布景都做的蛮好看,但我总觉得梁山好汉就这么齐心合力接受招安去打方腊本身简直难以置信,大概时间限制好汉内部是不能有矛盾的。 诸如此类的情节很多,虽说张彻的电影不能细心琢磨,但太过粗糙的剧情很难不引人反感。 就电影本身而言,节奏感,配乐,打斗,演员什么当然还不错,但是文本挖掘上面比较差,水浒传打方腊有这么多可挖掘的题材,最后却又一次变成了邵氏cult武侠片,宋江一句“可惜这损我一班兄弟”就完了。

8 ) 更新中

看人家这故事。一个电影讲了多少个事儿,写了多少个人。
再看看现在的那些个电影,剧情上多简单,单薄。

人人死的都是英雄样,都有个想在史上留名的肝胆,不像现在,都只想在家数钱。看得我觉得他们身上出来的血都是冒烟的。

108个人是个组合,大家都各自有特色,然后领头的做好组织管理就可以了,就像打牌。

短评

本片是张彻导演【水浒传】下集,主要讲述了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故事,张彻继续发挥张家班男儿好汉的特色,阳刚味道逼人来,形象突出盘肠大战,死伤枕籍;每个英雄之死,都令人难忘悲壮。

3分钟前
  • 听见流星的声音
  • 还行

每个好汉出场都很有型。死的时候pose都很带感。

7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燕青自杀小分队,先是石秀跟石宝拼掉半条命被围住自尽而亡,然后史进为了抓方天定被围殴而死,紧接着张青孙二娘夫妇中埋伏寡不敌众捐躯,李逵为了争取涌金门开门时间以一敌百战死,张顺开涌金门而死,燕青追杀方腊伤重而死,全程消失最后突然骑马赶来的武松一来就被砍掉左手,然后单臂擒方腊后坚挺而死

11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推荐

尼玛张胖子居然让李逵燕青武松全领了盒饭!

13分钟前
  • 求诸己
  • 还行

荡寇志,英豪之死写就的手札;虽然改动较大,但是每一位的死法,较之原著更为悲壮;谷峰老师的黑宋三,自带城府

16分钟前
  • 祖萌无双
  • 力荐

一个好男子,从生到死,应该有事情是能被记住的,比如赤膊血淋淋地大杀四方。我觉得这是剧中人和导演的想法。

18分钟前
  • 小匈奴人
  • 还行

虽然名字叫荡寇志,其实和余万春写的《荡寇志》不是一回事,这个主要是写征方腊的,而且着重在杭州之战,邓元觉(不是和尚了)、石宝、厉天闰、司行方四个元帅全部登场,也算是热热闹闹了。

21分钟前
  • 联合帝国
  • 还行

敢情这荡的是方腊之寇。女追男隔层纱,想看看哥哥一身好花绣。给了李修贤颇多戏份,真的跳过水关,帅气逼人。借武松之身狄龙断去一臂,与小乙哥契克契克恰,而荡气回肠反而是孙二娘夫妇。两场相扑设计别致。小乙别怕,铁牛来啦,黑旋风这无条件效忠哥哥的义士战死是一种美,被兄弟毒死是一种叹

23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与原著相比改编不少。一如既往的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却不知为何都如此迷人,让人一遍一遍地重温。石秀的剖腹,史进的临别一语,张顺的魂归涌金门,李逵最后如孩童般的一扑……看张彻我总是不爱深究细节,就只想一次次地感受那些死亡带来的震撼。

26分钟前
  • inezhynes
  • 推荐

张彻拍水浒后征方腊的故事简直就是一场"阳刚美学"的暴力意淫,梁山108好汉够他挑着捡着杀掉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是他用摄像机一翻玩味后的大逃杀。姜大卫-浪子燕青,眉一颦,嘴角一翘,李修贤-浪里白条张顺,看起来神似李小龙,樊少皇的爸爸樊梅生-李逵,还有打酱油的狄龙-武松。还行+

29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一直觉得水浒传就是古人的b级片,血腥暴力,大肌肉男,各种江湖混名和神功,简直太适合张彻了。之前看张彻访谈说到他对水浒传的理解,特别正点,水浒传就该这么拍!

31分钟前
  • 去皮红薯
  • 力荐

好壮烈,好惨烈。。。。全片从头杀到尾。这阵容真豪华!基本当年邵氏的精英全来了,冲着阵容真是不枉梁山好汉威命也!!!张彻导演对原著好汉们结尾改动真大。。。。。。

35分钟前
  • 昵称不好取
  • 推荐

分不清是武侠片还是战争片。

39分钟前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还行

服,真真服了,同人大大可能都不敢这么写。一仗征方腊,燕小乙和武松几乎全程没什么对手戏,却也要在结尾双双赴死,而且死前还相视一笑,那缠绵劲儿比片里那对真正共赴黄泉的夫妻还要动人。别人都喊小乙哥,便就狄龙的武松喊着一声小乙,又是断臂又是死;所以说同台戏少怕什么,导演私心起来谁都比不过。P.S.拍得有那么点群英会的意思,但张彻本子的糙,真的是,英勇都要成坑爹了。

44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别人叫他小乙哥,你叫他小乙。

45分钟前
  • Zatoi Zha
  • 还行

武松能和燕青死在一起,估计天底下也就张百万一家了。

50分钟前
  • 喵喵凝
  • 推荐

武二郎和燕小乙明明是征方腊后难得善终的两位啊,张导你不能为了CP大业就生生把人家拍壮烈了呀……

52分钟前
  • 风雨暗花
  • 还行

每个主人公的形象都是如此饱满生动。

54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1080p#狄龙姜大卫又㕛叒叕秀恩爱了,又㕛叒叕殉情(雾)了!原著里武松和燕青关系有这么亲密无间嘛~武二哥莫不是长了千里眼顺风耳,连千里之外燕小乙有难都能及时策马赶到拔刀相助,可惜刚下马就被断臂了,算是遥相呼应新独臂刀吧,最后又战死在了一块儿,完全把原著魔改了一通,啧啧

5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看到武二郎骑马飞奔而至,张老师的首本名句顿时涌上心头:“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1小时前
  • 阿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