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早期的作品竟然是喜剧!尽管以裸体男人拉开序幕,这偏偏是一部没有性爱场面的喜剧。从头到尾隐身的“埃米尔”这个人物设计很巧妙,他充当着连接男女主角并激发矛盾与欲望的重要作用。男女主角在特拉维夫半天的游历过程支撑着整个叙事的轮廓,而实际上导演想让观众看到的却是以色列的现状:让人提心吊胆的人体炸弹、不愿面对的犹太人大屠杀历史,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年轻一代。男女主角的身份设置也颇为有趣,男主角一开始练习法语来讨好“埃米尔”的法国女朋友,从厌烦不屑到最后的和解示爱,显然暗示着以色列与欧洲的对立关系,以及不断磨合的过程。以色列这个身处亚洲与欧洲边界的国度其实与土耳其有不少相似之处,既受到欧洲现代文明的影响,同时也保存着不少犹太人的传统,与欧洲人同中有异的身份特征自然是影片探讨的一个话题。还有不得不提,这位以色列导演用相当逗趣的手法向希区柯克与安东尼奥尼致敬,喜欢的朋友不妨细心留意。
涂污的躯体,腐坏的土地,永远不要顾及众人的窥探,旋转,旋转。
【剧透⚠️】门e N刷:Emile, Emile, Emile.....一起逛博物馆,这题材也太清秀了吧
No
学法语的以色列人带兄弟的法国女友去大屠杀纪念馆做调查,并且泡到了她。
从未出场的埃米尔,是联接男女主的纽带
明明是有故事的人,全片一大半时候只展现了他极其肤浅的一面,得坚持看到最后才行
安东尼奥尼果然是致郁系观感一般,虽然值得分析的地方可以写一篇论文
《同义词》的同义词//不在场的第三人 身处异国他乡的女性 被当作爆炸物的旅行包 以及只有关于“复兴”没有“毁灭”的博物馆 政治意象清晰明确//“我是学电影的 希区柯克是匈牙利裔犹太人”
On-y-va, allons-y. 提前写好背熟的grandiose, c'est drole!
演员的状态很自然,事情的发展也真如同一个可以随手触及的真实午后,因此我轻易地走进了他们的关系,然后在那语焉不详的地方找到了缺席的第三者,埃米尔。埃米尔才是影片的中心,他们关系的支点,没有出现的他贯穿了另外两人的记忆,而消失的他仿佛也带走了他们的魂,也改写了当下。“和他相处的两年间,我真实地感受到每一秒的流逝...但是,一切都结束了。”最后,在她提及他的现况的话里,我也伸手触摸不在场的他的脸,我觉得这就像在触摸我的脸一样。“他在南方,他很难过,他什么话也不说,此前他说他看任何东西都像有一层暗淡的玻璃隔着,他不在乎事情了,医生说他留在城市会有自杀的风险,他甚至被禁止观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仅仅提及了这些。随后,她和他开始接吻,我被拉出画面。至于导演埋下的国别与政治隐喻,因为缺乏视野,是我的盲点。
6.5/10。《同义词》的雏形,导演对以色列政局的讨论更为直接生猛。裸露的皮肤和政治是紧密挂钩的,没有大屠杀纪念碑、歧视犹太人、禁止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等一系列看似荒诞的行为是真实存在且会永远持续的。最后沙滩上双方的抚摸,无关情欲,是一种劫后余生。“博物馆的内涵更趋向复兴而不是毁灭”,这句台词太好了。
从一开始就这么好。
这是属于拉皮德私人情感,特别是贯穿全片的埃米尔,两个人都爱埃米尔,反而女主最后的行为是将埃米尔映射在男主身上了。当行李被当成炸弹时男主和其他人已经见惯不惯的冷漠。喜欢这个女演员的眼神。
7.5 / 《跟我走吧》。竟然比拉皮德之后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轻盈。不过单是开头足足长达七分钟的《警察》男主大雕秀就已经值得反复观看十遍了。
7.0。《同義詞》的前傳。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強權以安全為名大肆干涉基本權利,對人道與民族苦痛的紀念僅作為佐證現世「復興」的工具和註腳。
+.5
竟是看到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拉皮德 异国之旅/政治意识/一个连系着两位 缺席却又无处不在的人 有种同义词+分租+蛋糕师的感觉
与几部长片相比尚显稚嫩。
比4:3更逼仄的画幅。在压抑中浓缩了更炽烈的性张力,不仅来自皮肤的裸露,还来自于肢体对“景别空间”的粗野侵入,暴力、微妙,与政治形成同构。 “灾难”过后,心灵的“裸露”消解了整个表象的权力张力,情欲退却,对抗也被消解,两人抚慰着彼此的身体,互为对方的幻象。
3.5星。估计同义词就是受这部启发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