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第三季第10集 # 女王登基25年与她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姻破裂放在一起成为了这一季的结尾。整个第三季都充满着对“虚空”的探讨,女王对着自杀未遂的妹妹问,“我这25年有何建树?什么都没有!我没有开创丘吉尔所期望的伊丽莎白二世盛世,这个国家在每况愈下。”玛格丽特公主回答道,“不,你很平静!你所维持的这一切很重要,因为但凡你表现出一丝裂缝,我们整个国家都会覆灭在一个深渊里。” 我们每个人都太渴望成就感了,玛格丽特公主期望自己可以在外交舞台多多大放异彩,飞利浦亲王希望自己可以征服天空征服宇宙,女王也希望自己治下的英国可以繁荣昌盛。但是,事与愿违,所有的人对自己都很失望。我们无法接受自己做不了什么,更不能接受自己不做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像第一次登月那三个宇航员那般壮烈的事迹,但没想到命运给自己的使命竟然只是,“Be Calm!” 如果我们可以在自己成功的时候归荣耀给上帝,那也必须学会在坚守平淡无味的职责时体会到其中甘甜的滋味。如果你有幸触摸过历史的车轮,一定要真心谦卑地告诉自己,“那并不是我推动的!”
前两季女主克莱尔·芙伊在脱口节目上透露第三季卡司全换后,就一直期待新女王的扮演者是谁。科尔曼的选择真是剧组中了头奖,演女王得奥斯卡的科尔曼来演20世纪的女王,不能再合适了。
如果在youtube搜关于英国王室的纪录片,数量真的多到无法选择,但第三季里的故事通常被传记作者和纪录片忽略,因为这一段历史实在没有什么亮点。
半天刷完后觉得这一季,大概内容如下(括号为本人具体评分):
第一集:丘吉尔逝世,间谍传闻甚嚣尘上,女王顿失安全感(3星)
第二集:王妹抢女王存在感,但最终失望而归(4星)
第三集:矿难触发女王自省:永远铁石心肠?还是做一个演员(3星)
第四集:王室尝试与时俱进,反而勾出原生家庭阴影(3星)
第五集:女王畅想美好人生,但现实残酷无法抽身(3星)
第六集:年轻一代 vs 王室传统,对战结果曝光王室生存最大秘密:没人管你在想什么(5星)
第七集:王夫陷中年危机,求解无果终回归信仰(5星)
第八集:王室老一代危机刚刚画上句号,新一代危机已经浮出水面(3星)
第九集:新一代危机浮现,王室成员快刀斩乱麻(3星)
第十集:王妹婚姻以失败告终,女王人生中途陷入困境(4星)
这一季中,实话说有几集实在拖沓,叙述上有不少牵强的地方,因为编剧等于把电影《女王》和戏剧《觐见女王》里没有说完的梗一一点缀在了各集里,所以这一季比预期差了一些,甚至感觉服道化都没有以前好看了。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硬伤:这一时期原本的故事就没有那么吸引人。
总的看下来,信息量最大,节奏紧凑的一集应该是第六集。
第一二季代际之间的关系说的不多,但是到了这一季,查尔斯王子长大,学威尔士语,触发出他同情心爆棚、内心敏感的性格特质,最终决定在受封仪式上私自改演讲稿,结果引起剧尾女王和自己亲儿子第一场争吵。这场应该是全季最震撼一场戏了,在化妆台前的女王,看着爬上自己脸庞的皱纹,俨然已经不是那个年轻时需要丘吉尔从旁协助的女孩,她早已经从身边人那里,摸清楚了王室生存下去的最重要关键。“没人在乎你想什么”。
大概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君主制成员们最大的自觉,和内心最大的痛苦。这样的女王,嘴里说出duty这个词也更让人信服,而紧接着后面来自年轻一代的反抗才更凶猛和难以反抗。
其实本季应该也会让不少人对查尔斯王子黑转路人,甚至黑转粉。生下来就被奶妈养大,被父亲调教(上一季内容),被妹妹看不起,和母亲疏远的他可以说是新一代王室成员中最大的受害者,这也都是后来婚后不幸福的各种心理根源的所在。老王子始终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下,头顶戴着一顶空王冠,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悲伤了。
所以从第六集里差不多就能闻到王冠第四季的大致剧情走向:戴安娜的出现,可能如同昙花一现,片刻绽放后就会将整个王室拖入深渊。这一季中的中年危机和代际冲突的延续,也会让女王自己发生改变,下一季查尔斯婚姻的问题,撒切尔夫人的上台预计会让她本人陷入更深的自我诘问:这些危机的根源是不是都来自于自己?自己的存在,是不是只是为了陪衬他人的光亮。
演技上,科尔曼的喜剧特质会在女王身上有恰到好处的体现,尤其是各种微表情。
比如第二集里,首相转述玛格丽特公主给美总统讲黄段子。这一段其实源自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真实情况下的小喜好。据说真实女王在私下里更直接,对各种黄段子来者不拒,还喜欢给周围人讲。在剧中她听了三段后,知识分子首相害羞到讲不下去,女王一脸欲罢不能,但又放不下架子:“您都讲到这个地步了,继续吧。”女王那种一脸严肃,但内心欲罢不能的表情控制非常细致,微微抽动的嘴角,感觉像是两个在内心缠斗,一个要她保持君主的尊严,一个要她放下身段,做个普通女人。
科尔曼是那种少有能hold住正剧的喜剧演员。在王冠的首映礼上,有记者问她如何诠释女王这个角色的,她的回答非常直接:我就是模仿克莱尔·芙伊而已啦(一二季女主)。看似是谦虚,但实际上她除了外形和口音以及细节模仿到位之外,演技上加入了非常多自己的理解,编剧的剧本也为她做了调整,很多类似黄段子、受不了被秘书巴结的场景,以前都不曾出现。编剧也在一次采访中说科尔曼并没有做多少先期的“功课”来了解角色,她只是凭着直觉来演女王的。
另外,扮演菲利普亲王的演员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剧中有不少地方让人联想起现在的菲利普亲王本人。易怒、强硬、保守的阳刚形象背后,是一个始终在寻找自己存在感和影响力的男人,表现出色的无疑是本季第七集了。
第七集中有一处细节挺让我有感触的。电视机前,女王看到菲利普对登月这么感兴趣,决定邀请三位宇航员到白金汉宫做客,而菲利普在听到女王给留在月球上的纪念硅片留言字句时,也毫不吝啬地夸赞妻子写的太棒。一个对科技不感兴趣的传统女性,能敏感地发现丈夫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鼓励,而丈夫也对妻子的工作在精神上进行支持,我想这也是上一季和本季都有过精神肉体出轨的老夫妻,在各种猜忌和矛盾后,依然婚姻关系能够坚持这么久的诀窍吧。
这三季的内容已经引起了英国王室的注意,虽然女王是否看过这部剧还不知道,但据主角colman讲她见到威廉王子时,就曾被王子奚落:“你不用讲最近你在干什么,我也能猜出来”,王室的公关人员也曾发声明指出剧中一些情节并非真实情况。根据编剧的规划,王冠的剧情很有可能会延伸到20世纪末,更不排除到本世纪的可能性。那时的王冠,可能会有更多有事实支撑的剧情和细节出现。
本季的第一集其实就已经为第四季做好了铺垫。被军情五处查出的女王的艺术顾问是苏联间谍,只不过因为王室的面子问题和菲利普亲王的丑闻,将他留在了王室内。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潜藏在王室内部的“定时炸弹”被上台后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引爆。撒切尔夫人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出艺术顾问的真实身份,从而激化了两个女人之间本已紧张的矛盾。
总之,全篇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危机和失落”。女王失去了治国导师丘吉尔、菲利普亲王失去人生动力、玛格丽特公主失去婚姻、查尔斯王子失去真爱、英国完全失去往日帝国光辉......
带着中年人常有的加龄臭和失落感,第三季的王冠也给后面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各种王室丑闻做出了铺垫。
其实这就是君主立宪制的主题:不要试着什么都控制,控制越多你就越不安全。最近,深陷爱博斯坦性侵丑闻的安德鲁王子和BBC节目主持人来了一场堪称“车祸现场”电视采访。采访中,记者问他,你对这些和你有关的性侵受害者,有什么话可说吗?安德鲁王子想了几秒钟:“没啥可说的”。后来,他还公开向外界放风说:“采访进行的很顺利,事前经过了妈咪的许可”。
据说女王看过采访后已经都不care自己最爱的二儿子到底在丑闻中做了什么。甚至有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女王已经失去了白金汉宫的控制权。
现实中的女王面对下一代人充满污点的生活,估计早都佛系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们只要出事后就会把脏水往她身上泼。就在11月20日,安德鲁王子宣布自己正式退出王室公务活动,将自己的烂摊子留给了年迈的老母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Netflix的《王冠》在商业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很多剧粉都在翘首以盼第四季的上线。不同于之前BBC的一些历史剧,这部剧里出现的大部分皇室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依然活跃在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那他们会对讲自己家族史的电视剧好奇吗?会跟我们一样追剧吗?女王本人又对这部剧怎么看呢?
1. 玛格丽特公主的外孙 Arthur Chatto是唯一本人公开承认过自己看这部剧的皇室成员。这个20岁的小伙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是的,我看过这部剧。我觉得它仅仅只是一个解读版本吧。而我记得他们在生活中真实的样子,所以并不会让那些电视形象影响我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判断。”
(小伙本人长这样,是玛格丽特公主和摄影师老公的女儿Lady Sarah Chatto的小儿子)
2. 女王本人当然不可能站出来说她有看过这部剧,不过也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在一次《名利场》的采访中,在一二季里饰演玛格丽特公主的演员Vanessa Kirby分享说:“有次我朋友参加一个派对,在那个派对上他谁都不认识,于是随便加入了一群人聊天。当时那些人正好说到《王冠》,其中有个女孩说‘我奶奶看了,她真的很喜欢’。我朋友觉得女孩面熟,之后才突然想起她就是尤金妮公主(女王二儿子安德鲁王子的女儿)”。
公主不仅透露了女王追剧的事情,她本人也评价说,故事好, 音乐美,(看这部剧时)还觉得还挺自豪的。另外,也有剧粉考证,女王在2017和2019年的圣诞演讲中都有隐隐提及到《王冠》。
3. 2019年11月,在第三季上线之前,卡米拉的侄儿Ben Elliot 接受《名利场》采访时证实说,他的阿姨很喜欢看《王冠》,但公爵夫人并不期待接下来有自己的那部分(虽然她和查尔斯王子是真爱,但毕竟戴妃太受民众喜爱了,估计好多观众看到“人民王妃”在婚姻里苦苦挣扎全过程再现还是会心疼,当然也有可能对查尔斯和卡米拉多几分同情和理解)
4. 约克公爵夫人Sarah Ferguson(安德鲁王子的前妻,尤金妮公主的妈妈)也是这部剧的粉丝,据称,她甚至还介入了谁将在接下来的剧集中扮演她的选角,她个人心水的名单是由Eleanor Tomlinson 和Julianne Moore扮演不同时期的自己(后图大家可以自行对比)。
5. 安妮公主(女王的大女儿)的女婿Mike Tindall透露,他老婆,也就是女王的外孙女Zara Tindall也在追剧。他补充说,女王演得太赞了(这里说的是一二季的女主Claire Foy),我认为他们诠释这部剧的方式很棒!
6. 虽然这部剧还没演到哈里王子的年代(也不确定是否会演到),作家Katie Nicholl在她2018年出版的哈里王子个人传记中称梅根和哈利都看过这部剧:“作为一名厨艺精湛的厨师,梅根喜欢给哈利做丰盛大餐。然后两人喜欢待在家里,吃着她做的家常菜,一起看电影、或者像《王冠》这样的电视剧”。
--引自《哈里,生活,失去与爱》
本文Source: Insider 29 January 2020
《王冠》这部剧简直是白芝浩(Walter Bagehot)《英国宪政》(The English Constitution)的最佳影视注解。
白芝浩在《英国宪政》一书中简洁明了地指出君主制得以存续的理由:君主制下,全民的目光都注视着行有趣之事的君主身上;而共和制下,人民的注意力则被分散到各个做着无聊俗务的官员身上。只要人的感情胜于理性,君主制就会强盛,因为君主制唤起的是人们广泛的情感,而共和制唤起的则是人们的理性。(To state the matter shortly, Royalty is a government in which the attention of the nation is concentrated on one person doing interesting actions. A Republic is a government in which that attention is divided between many, who are all doing uninteresting actions. Accordingly, so long as the human heart is strong and the human reason weak, Royalty will be strong because it appeals to diffused feeling, and Republics weak because they appeal to the understanding. )
这似乎在暗示,当人类理性能够持续战胜情感时,君主制存续的情感基础将不复存在。事实是,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水平的腾飞,受教育的民众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集体理性在日益增强。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了上世纪世界各国君主制的凋零。然而,英国皇室留存了下来,为什么能够留存下来的原因从《王冠》这部剧中可以窥见一斑。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女王严守宪政精神和中立立场,不干预政党之争,不站队,或者简单来说,不作妖。
第一季中,伦敦严重雾霾,丘吉尔坚称是天灾而非人祸,怠于采取行动。反对派发起不信任动议(motion of no confidence)。蒙巴顿将军(Lord Mountbatten)也试图说服女王劝说年老的丘吉尔下台,让更年轻的副手上台。
此时登基不久的女王问私人秘书Tommy Lascelles(曾辅佐女王父亲乔治六世):“what are my responsibilities as head of state? What should I do? When it’s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How far dare I go?”
Tommy告诉女王,她的前任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遵循先例,不干预党争。当然,此一时,彼一时(Different situations, different sovereigns.)。决定权还在女王手中。
女王本来打算出手劝退丘吉尔,在御前会见的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了遵循先例,do nothing.
后来女王跟祖母Queen Mary说:“It doesn’t feel right to do nothing as head of state.”
Queen Mary:“It is exactly right. ”
Queen Elizabeth:“Is it? But surely doing nothing is no job at all.”
Queen Mary: “To do nothing is the hardest job of all. It requires every ounce of energy that we have. To be impartial is not natural, is not human. People always want us to smile or agree or frown or speak. And The minute we do, we have declared a position, a point of view. And It is the one thing as a royal family we are not entitled to do, which is why we have to hide these feelings, keep them to ourselves.”
这个do nothing的君主哲学可能都困扰着每一任即位的君主,尤其当他们风华正茂,觉得自己可以一展宏图,有所作为。
王储查尔斯王子在授封为威尔士王子(Prince of Wales)时表达了对威尔士人民想要保留本民族文化、语言和自决的同情和共鸣,同样被王室被认为是不妥的。认为自己不被倾听不被允许发声的查尔斯王子在质问女王时,女王向王子重复了祖母Queen Mary当年对她说的话:“Not having a voice is something all of us have to live with. We have all made sacrifices and suppressed who we are. Some portion of ourselves is always lost.”
Prince Charles: “That is a choice.”
Queen Elizabeth:“ It is not a choice. It is a duty.”
女王除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还教育自己的长辈。第三季中,菲利普亲王的舅舅蒙巴顿将军与英国银行家等联合试图推翻工党政府时,询问女王:“Why are you protecting a man like Wilson?”
Queen: “I am protecting the prime minister. I am protecting the Constitution. I am protecting democracy.”
Lord Mountbatten: “But if the man at the heart of democracy threatens to destroy it, are we supposed to stand by and do nothing?”
Queen: “Yes, doing nothing is exactly what we do. And bide our time. We wait for the people who vote them in to vote them out again, if that is indeed what they decide to do.”
女王和蒙巴顿将军的这番交锋,也暗示了女王政治上的成熟,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被身边人吹耳旁风,此时的她已经不需要再咨询自己的私人秘书,或是向长辈倒苦水,而是鲜明直接地教训了蒙巴顿将军。
Do nothing的政治智慧和保守正统的作风一次又一次地保护了英国脆弱的君主立宪制,比如爱德华七世的退位,但同时也压抑了王室成员的个性,甚至酿成个人悲剧,比如拆散玛格丽特公主与Townsend。一些不近人情的做法旨在维护王室形象,但却让人们看到王权的冷酷无情,从而招致了不少批评和非议。第三季中众人皆知的查尔斯王子的爱情故事想必将延续到第四季。下一季中顺理成章登上舞台的戴安娜这朵英伦玫瑰将给本已脆弱的英国王室再一重击。
Prince Charles: “I have a voice.”
Queen Elizabeth: “Let me let you into a secret. No one wants to hear it.”
Prince Charles: “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country or my own family?”
Queen Elizabeth: “no one.”
正如第一季中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在为加冕仪式中亲王需不需要下跪一事争论时那样,女王从未忘记过自己是个妻子、母亲,但在此之前,她是个君主。
丘吉尔在登基不久的女王出访英联邦各国时交代她:“Never let them see that carrying the crown is often a burden. Let them look at you but let them see only the eternal.”
然而,王冠之下何止永恒?女王一直在负重前行。
转述: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7日消息,每当人们仔细观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的新闻短片时,总能在王室成员中发现一位孤独站立着的修女。她带着灰色头巾,小心翼翼地走在队伍后面。等到所有人坐下之后,她的形象才能稍微清晰一些。然而,世间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其实,她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婆婆(即菲利普亲王的母亲)、希腊巴腾堡(Battenberg)的爱丽丝公主,同时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女。
根据爱丽丝公主的传记作者雨果·维克尔斯(Hugo Vickers)所述,爱丽丝的一生既饱含苦难,也充满了正义色彩。她在国家的政变中幸存,历经逃亡、因病被囚禁、宗教信仰遭人质疑等磨难,还致力于救赎难民。
1885年,爱丽丝公主出生在英国的温莎城堡(Windsor),尽管双亲都是德国人,但爱丽丝一直被当作英国的公主抚养着。爱丽丝公主天生丽质,但患有先天性耳聋。1902年,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爱丽丝认识了希腊的安德鲁王子,仅此一面,爱丽丝便深爱上了这位风度翩翩的外国王子,二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截至1914年,爱丽丝陆续为安德鲁诞下4位公主。1921年,适逢希腊革命爆发,菲利普王子出生。自此以后,希腊的王室家族开始四处逃亡。18个月后,他们搭乘一艘英国战舰逃至法国巴黎,在那里他们只能依靠亲人的救济,过着难民般的生活。
渐渐地,他们的生活出现了矛盾:整个家族开始使用爱丽丝的通行税,而她个人的宗教信仰也变得越来越古怪:1930年,当爱丽丝的耳朵恢复了疑似微弱听力的时候,她竟然相信自己和耶稣以及其他基督教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柏林接受子宫恢复手术失败之后,爱丽丝又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她被遣送到瑞士一所疗养院,在那里她度过了两年半与世隔绝的岁月。
雨果·维克尔斯说道,爱丽丝公主被送走的那晚,年仅9岁的菲利普王子一直由祖母照看着。当菲利普返回的时候,他只看到一辆远去的汽车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的背影。
遭遇了骨肉的被迫分离的痛苦,爱丽丝又不得不默默承受丈夫安德鲁的背叛和无情的抛弃。
虽然爱丽丝一直没有和丈夫安德鲁王子离婚,但是安德鲁却已经和情妇在法国的里维埃拉(Riviera)同居。
菲利普王子瞬间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依靠亲戚们的救济,他在寄宿学校度过了大半时期的少年生活。有一年圣诞节,菲利普在礼物上留下的地址名称也是“无家可归”。
1932年,爱丽丝终于离开了疗养院。而后她却成了一名孤独的流浪者。
一位孩童时见过爱丽丝的德国人回忆说,她总是蜷缩在台阶上,仰望着天空。每当他躺在爱丽丝的怀抱时,爱丽丝嘴里就会开始念叨“菲利普”。
1937年,这对被迫分离的母子终于重聚,那是在女儿的葬礼上。重逢后的爱丽丝想带着16岁的儿子前往雅典安静地生活,但儿子的未来已经注定与皇家部队紧密相连。
然而,尽管历经了太多的人生苦难,爱丽丝公主仍然心怀仁慈。
1941年,希腊被德国纳粹党占领。爱丽丝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窘境,但她时常把家人送来的食物转送给别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爱丽丝公主仍然涉险收留了一家犹太人。她让这家人藏在自家顶楼上,即使房子距离纳粹党总部很近。
面对纳粹党后来的怀疑,爱丽丝利用自己的失聪冒险逃过一劫。
为了感激和纪念爱丽丝,以色列的犹太人特授予她“正义之士”的荣誉称号--以色列民族对外籍救命恩人最高的赞扬。
另外,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生前的爱丽丝公主把自己的大量珠宝首饰捐献出来,在雅典建造基督教教堂、修道院、福利院等等。
1967年,希腊军队发动政变。而爱丽丝打算坚守在雅典。直到儿子菲利普亲王和儿媳伊丽莎白女王共商后派遣飞机前去,她才离开希腊。来到英国的爱丽丝被安置在白金汉宫。
当然,爱丽丝对于儿子菲利普的爱也十分深厚,且令人羡慕。1969年,爱丽丝公主逝世前,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亲爱的菲利普,妈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只要你需要,妈妈随时都会出现,给你我所有的爱。
最近身体欠佳,所以闲时就选择看剧。找了半天,《王冠》算是最后一个选择,但也是坚持下来的选择。
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三季囫囵吐完,略有得失。倘若真要把看完这三季的情绪做个总结,那我也只能说是: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从大的构架上来说,这部剧算是我理解英国的一个极好的影视材料。我是读英语系出身,英国的古代史还是学的,但到了20世纪之后的历史,则多数拜影视所赐。这其中二战的作品尤其多,但可惜的是二战里英国真的不是主角。后来是追《唐顿庄园》,那部剧所体现的正是一战前后的英国社会动荡与变革。最新一集的影院版,把镜头拉近到乔治五世时期(1936年之前)的英国,暴露出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关系变革。
而说到二战后,《王冠》则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王冠》的故事起于二战之后的乔治六世,也就是乔治五世的儿子时期。乔治六世的故事因为一部《国王的演讲》而让大家家喻户晓。这位被迫继位的君主带着英国熬过了二战,但也因此心力憔悴,不到60便黯然辞世。这样的年龄在温莎王室里算是短命了,毕竟他那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哥哥,爱德华八世活了80多。更不用说他女儿如今已经90多岁高寿,而即便是纵情烟酒婚姻不幸的妹妹也活了80多。
《王冠》的主角是女王和王室,其中间固然有不少个人感情的纠葛甚至八卦,但这些人终究属于历史,因此也就逃不开那些硬核的起伏和沉落。
这一方面当然是英国国内的问题。二战后的英国早已没有了帝国之荣耀,其内部问题日益紧迫。紧缩政策,配给制度,货币贬值,煤矿矿难,工人罢工……说实话,这些真实的历史再现简直要改写我对英国这个国家的认知。这哪里还是一个帝国,这真是一艘到处有窟窿的破船。
另一块则是国际关系,这其中又以英美关系为核心,间或涉及英欧。但无论如何,这些大国之间的恩怨,多多少少也体现了这个昔日帝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
正是在这样国内外交错的历史语境之中,我们看到的是这部剧集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政治人物。从丘吉尔这种更懂外交不懂治国的首相,到林登约翰逊这样的德州大老粗总统,甚至于工于心计的肯尼迪总统夫人,这些角色无不各有其特色,也各得观众的爱与恨。
女王本人也不是置身事外者。她也需要为自己的存在而斗争,她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当然,在大多的时候她是一个被动者。这种被动甚至于让她无法应对自己妹妹和儿子的爱情挣扎。她试图做一个人,但她最终还是一项制度。
当然,这项制度对她有所伤害,但也保护了她。在无数的风雨旋涡之中,她只要秉承do nothing的这项根本原则,就可以战胜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政客。白金汉宫里来来去去了多少首相、总统,但唯有她岿然不动。
所以说,固然是朱颜辞镜花辞树,她的身躯在臃肿,她身边的人在不停轮换,她的君国也早已不复当年,但也许这只是旁观者和悲观者的世界观。而我们的女王和亲王之所以能如此长命百岁,能够优雅的顺流而下,这背后也肯定自有其不可复制不可学习的诀窍。
Margaret的“离经叛道”,部分是由于对命运的抵抗,如果能委以重任 ,以她的能力她也一样能稳重 持成 负责 成熟。只可惜,由于世俗的规定, 她被放在了 稳重 持成 负责 成熟 的对面 永不能越界。
为了反抗这样的命运,却令自己显得更加离经叛道,失信于周围的人,在这个标签下永不得翻身。
古时候的希腊语 “多”和“少”是同一个词,二元对立的意识进入语言后,多和少才变成两个词。但世界依然以特有的方式维持一元态的平衡。
That‘s why,
“for every Lilibeth there‘s a Margaret’”
海姨的演技实在销魂蚀骨,她在飞机起飞时抽烟的样子有多得意,独坐镜子前扯下假睫毛的样子就有多落魄。命运的沉重化成公主眼角一滴泪,令人动容。“我要反抗多少?又要接受多少?”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曾经被迫思考的同一个问题。
ps,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对他人贴标签的行为。毕竟命运已经足够沉重,我们又何苦给同样受难的灵魂再加上二元对立的砝码。
目前看了三集,根本停不下来。神剧无脑满分,每回都不枉我心心念念等了两年。偏见与释然,放纵与积郁,荣光与隐忍。成为无数沉重历史的见证者甚至书写者,是非幸与?
原来前三季完全是《女王召见》的扩写,再一次被“请我到唐宁街吃午饭”这一丘吉尔才有过的待遇感动,电视剧细节铺垫更充分,哈罗德首相见女王时一脸怕被骂的小表情和两度“please”简直被萌到;每一集都是精彩的小型电影,相对独立成片,勾勒起二战后以来重大事件簿,哈罗德说的一点不错,女王骨子里确实偏左,矿难遗憾,“泰温”的野心,坚定做一个称职的象征性君主,捍卫民众作出的选择,“王冠自己会选择最适合戴它的人”;写历史与写人混合拍法编剧匠心独运,月球上的荒凉风景与女王丈夫内心深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前国王与查尔斯卡米拉,王冠与王冠周边的人都只能在背后最寂静之处呼救,“信仰是一切”,82岁的不属于任何国度属于上帝的真正的公主,她才是王冠之下活得最清醒最明白的人;以科尔曼为首的一众英国老演员们演技都太可怕了
个人认为关于女王婆婆那一集是本季最精彩的一集。真正的贵族是不需要珠宝华富点缀的,而且无论富裕与否,心永远与有需要帮助的民众在一起。爱丽丝公主真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性。
我也不知道这剧有啥毒 一个镜头一个背影就是五星 我死了
最大惊喜竟然是查尔斯!!为什么找的演员那么帅??完了。。他在我这里已经洗白白了。。但剧集总体来说不是那么惊喜。。虽然制作水平还是远超其他。。影后饰演的中年女王有些搞笑。。很平易近人。。第三集最后那个慢镜头眼泪真的是高光。。可其他很多地方真的不及Claire Foy。。后者的表演是精细到了极致!!玛格丽特公主变化最大。。有点失望。。爱德华八世这个人物不论在哪一季都是最精彩的存在。。贡献了最大泪点。。亲王母亲爱丽丝公主这一集也写的非常好。。安妮公主很亮眼。。政坛上拍的有点乱。。不过莫名喜欢威尔逊。。再说回查尔斯。。演员真的太帅了。。高大的个子。。宽厚的肩膀。。雕塑般的五官。。加上微微前倾的走路姿态。。45°低垂的头。。双手害羞的插袋。。听到卡米拉结婚时委屈的流泪。。唉。。跟真人天差地别啊啊啊!!!
早上没吹完继续。这季大多数集依然是双线叙事 但叙事的交叉剪辑想要探讨的都是比较难的话题 7是信仰(科学v.宗教)6是身份(王子v.威尔士的身份)查尔斯在舞台上念理查二世独白的时候 真是让人嫉妒死了:知道你们腐国有诗人了好嘛 然鹅我朝拍电视也会念诗 不过 不是掉书袋就是水剧情 #港真ep6一集顶一整剧鹤唳华亭好吗# #netflix绝对是贸易保护主义#
每一集都能被感动,关键还是这个题材,真的太棒了。
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着重塑造女王作为一个人之后,第三季开始探讨女王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一个风云变换的时代中。第一集便以丘吉尔逝世威尔逊上台拉开序幕,联想到如今混乱的英国政坛,主创借古讽今的意图很难不让人发觉,但是看历史剧的人很容易沉湎在于旧日的辉煌,但愿走到第三季已是中年的「女王」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启示。
剧本与演技都妥妥五星,对攻击选角理解无能。家庭成员间既是互相捆绑的利益统一体,又是王冠阴影下明争暗斗的角力方,他们以崇高名义彼此伤害,为免泄真心而故意高傲,在前两季的铺陈基础上继续相爱相杀;细腻家庭戏结合宏观大事件,一集一事的结构设置和节奏掌控均相当精彩,虽无大起大落的政治戏码,但冷战期的国际风云、国内党派纷争、劳资双方牵扯、威尔士呼吁自治,每集都足够吸睛且能自洽圆满落幕,剧本真是太赞了!E3矿难和E4爱丽丝公主(极出彩的配角)好催泪,人物弧光真实而完满;E6结尾对话刻骨冰冷,切肤痛感——“根本没有人想听你说的话。没有人。”E7Moondust超五星,信仰危机是全人类的困境,月亮作为蒙昧时代的圣物,登月的祛魅让人类顿生幻灭死寂,科学与宗教的冲突,让人类看待万物的“视角”从此殊异。
难得有个剧能把每个角色都写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孤独,脆弱,无助,天真,疲惫,愚蠢。我一直很喜欢英国的……的一切,在理性和隐忍之下,他们把人性的微光守护得很好。
如果说前二季还停留于着重描绘二十世纪上半叶少女承袭王位后身着华服的独幕舞蹈,那么第三季则轻轻拢上了一层华格纳式的Gesamtkunstwerk:中年危机下是否庸碌无为的担忧、亲人间难以和解的分歧、身处阶层居高临下的孤独,摇摇欲坠走向衰落的君主立宪制——宗教与神学的泉眼几近干涸,伊西斯的面纱已然揭开,人们热切地向象征着理性与进步的思想家们寻找慰藉。君权不再被人们看作需虔诚供奉的神龛,王冠所及之处也成为一道道无足轻重的印痕,却也正是它们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导动机,支配着这部作品的戏剧走向。
这个剧我发现了,只要是玛格丽特回必是神回
就像少年变成中年人,少了浪漫与趣味,多了厚重与责任感。God I miss Claire Foy and Vanessa Kirby.
个人v王冠的故事。在个人情感与皇权重叠矛盾之时,结论依然只有the Crown这一个答案。近代史,家庭事,继续交错重叠。上一波演员提拔出新人,这一波更为成熟的演员则完善故事和情绪。王冠之下的人,要能够承受其力量,却又不能遮盖过其位的光芒。外人所看到的神秘,内人所看到的牢笼。Moondust那集表达再到位不过了,全世界人所观望的那一刻,对他们来说,是死寂的尘埃。
祝女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让这剧能拍到下个世纪
第七集菲利普亲王寻找自己,无意成就圣乔治馆的内容,无论是剧本表演拍摄和哲学思考,都几乎是神作。
第七集,神作。
仅仅因为不适应新卡司就给低分的人在干嘛啊…
从青年过渡到中年,即使是波澜不惊的六七十年代也没有丧失任何暗涌和质感,不太理解说到中年就无趣了的人。最爱第三集矿难和第七集登月,一顶hollow crown下的空虚和悲哀被拍得淋漓尽致。全员演技都很在线,but still,Olivia Colman牛逼这句话我已经说倦了。伴随我大学四年的剧,这下binge完又要等一年,好绝望。
看过《王冠》第三季★★★★★ 10集一次性放出,一口气刷完。1964-1977 ,制作水准相当精良,全体换了中年演员,演技全程高能在线,只是“颜值”降了一档。女王就不说了,玛格丽特公主总是容易让人跳戏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