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裤子还在忙于跟邵氏合拍不伦不类的港剧时,桃厂已经开始攻略中国大陆以外的华语市场。
12月11日,爱奇艺国际版上架自制台剧《第9节课》,画面内容是过于刺激的师生禁忌恋。
就是那种连台词都要打码的刺激、台词都过不了审的那种耻度。
就是那种妈妈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小孩看,但是自己却看得入迷的刺激。
“我要你每天放学以后,帮我上第9节课”,高三男学生对女老师说。
二人的互动,一开始呈现搞怪风,后来演变成纯爱风,但在虚拟的梦境里,是溢出屏幕的情欲风。
师生激恋
张一翔(陈昊森 饰),私立高中三年级学生,表面上是个学霸,捉弄同学、欺负老师都是校园日常。
陈孟筠(许玮甯 饰),刚刚转到南一高中的国文老师,看起来弱不禁风,实际上是个刚正不阿的“刺头”。
由于张一翔背后有会长大人撑腰,全校没有一个同学、一个老师敢跟他作对。
就算他当众承认黑进学校系统偷试题,连校长都不敢罚他。
只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非要严惩不贷,那个人就是陈孟筠老师。
“是动不了你,还是动不了你妈?”
陈老师一句话戳中校霸的要害。
在陈老师的眼中,张一翔只不过是一个靠着妈妈在外面耍威风的小屁孩。
本质上,就是一个妈宝男。
张一翔在欺负陈老师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个温柔大方的陈孟筠。
在他的幻想中,都是和陈老师的亲密互动……
现实中,张一翔不去上集体晚自习,求着陈老师给他单独辅导,上第9节课。
每次都考第二名,经过陈老师的辅导,这次张一翔考了年级第一。他主动索取奖励——二人单独约会,陈老师答应了。
这一连串行为被人偷拍、被人公布,陈老师被全体老师公审。
一位中年男老师是这样概括的:
“陈老师真的是佛心来着,被学生这么一再恶搞,她还是本着为人师表的谆谆教诲。要换成是我,早就气死才懒得理他。”
“哪像陈老师,又是辅导、又是陪读,学生考第一名还奖励伴游。真的是,把我们干老师这一行的这个服务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指使别人偷拍的正是会长大人,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跟女老师存在任何感情纠葛。
一方面是出于所有家长的普遍顾虑,另一方面,她也曾经不可救药地深陷一段师生恋当中。
她明白,在一段师生恋当中,受伤的往往是学生。
《第9节课》藏了两段师生恋,第一段师生恋,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会长大人,而是陈孟筠。
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亲眼目睹,年轻的会长大人作为一个第三者,从她家仓皇逃跑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这个第三者,导致她年幼失去双亲。
这样一来,陈老师与学生张一翔的恋情,就有可能演变成“你睡我爸,我就睡你儿子”的蓄意复仇。
特权教育
当学校要按照规章制度给张一翔记一个小过时,她的妈妈,家长会会长带着搬家工人亲临校长办公室,重新定义了“公平”。
“李主任,你以为我对学校贡献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让我儿子得到跟其他学生一样公平的对待吗?”
“既然你们要对他这么公平,那我也就公平一点对你们吧。”
这就是特权背后,无懈可击的逻辑——贡献越多、特权越多。
在特权阶层的眼中,平民要求的公平,十分可笑。公平,就是无稽之谈。
会长大人从小给张一翔灌输特权教育。
小过撤销之后,张一翔只是被罚“爱校”,就是扫扫地、擦擦窗的劳动。
会长大人还是满腹牢骚。
“他们说非得要罚你做一个爱校,什么罚个爱校,才能对其他家长有所交代。”
“我就不懂了,那些人是怎么样,帮学校捐了什么体育馆、还是捐了多少钱?跟那种人有什么好交代的!”
“他们对学校的贡献是有我多吗?”
特权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世间万物只要遵循一个法则就可以了,那就是功过相抵。
怎么理解这个法则?
想要犯多大的错,首先要做出多大的贡献,以便之后可以功过相抵。
社会不存在“绝对公平”,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
平民阶层只是在追求“相对公平”,例如同一个考试,以笔试成绩定输赢。
矛盾点在于,特权阶层连“相对公平”都不允许你去追求,他们要维持“绝对的不公平”。
禁忌话题
第三集进入正片之前,片头有一段街头采访,直击禁忌话题,——作为学生,你可以接受师生恋吗?
观点一,跟姐弟恋差不多,能够接受姐弟恋,就能接受师生恋。
观点二,觉得老师会袒护学生,会造成不公平,所以不能接受。
观点三,看样子,如果老师长得好看就没问题。
正所谓“人正真好,人丑性骚扰”。
现实生活中,师生恋的情况也很普遍,尤其在高中校园。
只要授课老师年轻一点,不是什么快退休的老人家,就算再矮再丑也有学生喜欢。
师生恋很容易发生、同时非常不提倡,因为这是一种不对等恋爱关系。
师生恋最常见的三种形态。
最好的一种就是普通师生恋,也就是你情我愿、两情相悦,是单纯地恋爱,只不过恰好二人的身份是老师和学生。
我称之为“双向师生恋”。
双向师生恋最容易产生的一个坏影响就是婚外恋,一段恋情破坏一个家庭,这是不可回避的道德问题。
第二种是性骚扰,通常是男老师对女学生、当然也有女老师对男学生、或者男老师对男学生……
我称之为“被动师生恋”。
被动师生恋的行为直接触犯了法律,涉及人数可能不限于一人,这是不可忽视的法律问题。
第三种是性贿赂,通常发生在大学校园,出现在换取免推生、保研名额的场景中。
我称之为“交易师生恋”。
这类师生恋存在明显的交易性质,最恶劣的是,打破了“相对公平”的平衡,这是动摇根本的社会问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逅」2022.12.19
作者:令希丰
台湾知名私立高中南一高,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案。
高三优等生小翔,竟突然持刀行凶,将语文老师陈某刺伤。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案件背后的师生“畸恋”。
据说这位高三优等生小翔,对受害者陈老师心生爱慕,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白;
而陈老师也为小翔开辟了“第九节课”,放学后留他一对一辅导。
根据知情者爆料,小翔求爱遭拒,因爱生恨,才将陈老师刺伤。
然而真相,真的这么简单吗?
先说持刀伤人的学生小翔。
他不光是拿奖学金拿到手软的特优生,更是全校知名的“校霸”。
高一,接连气走了3个英语老师;
高二,联合同学罢免班主任;
高三,考试前夕,小翔黑进校园网偷考卷,帮成绩倒数的死党跃居年级前十。
考后更是闯入游泳池聚众酗酒开party庆祝,在直播中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
直播的录屏传得沸沸扬扬,小翔却并没有因为作弊受罚,而是因擅闯泳池和未成年人饮酒,被象征性地敲打了一番。
换做别人,即便是在校风开明的南一高中,不说劝退,也要被记过严惩。
可小翔不同,因为他的背景实在太!硬!了!
小翔的妈妈是家长会长。
在我们的印象中,家长会只是每个学期召开一次,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会议。
而台湾的家长会,手里捏着学校的命脉——钱。
比方说学校要给教室安空调,有一多半的钱是家长会集资捐赠。
把翔妈惹急了,直接带人把校长室搬空!
毕竟这里头绝大多数名贵家具,都是她送的。
“你以为我为学校付出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让我儿子得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待遇?”
小翔的爸爸,是全台知名高校的校长。
关键是小翔的爷爷,是全台知名企业家,同时也是南一高中的校董之一。
所以甭管小翔捅出多大的娄子,都不会受到惩罚,除非校长不想干了。
校方的纵容,助长了小翔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
素不相识的陌生学弟,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弄脏了他的鞋,就要被绑在球门上,即将享受传奇门将斯科特·斯特林同等待遇。
正在这时,一位美女横空杀出,阻止了这场闹剧。
她正是我们的女主陈老师,也就是开头伤人案的受害者。
据说陈老师在上个学校逮到学生偷班费,却被家长倒打一耙,才被投诉离职。
为人正直,又是个一根筋的性子,她自然不怕什么校园霸王。
没想到来上课的第二天,就遭遇了小翔的“湿身”攻击。
放学后,又被小翔拦住壁咚,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但陈老师并没有选择针锋相对,而是通过课后调查,发现了小翔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小翔偷考卷,是为了让死党考个好成绩,当做送给爷爷的礼物。
被他绑住的同学,一直被另一个女生PUA,小翔用打赌“谁先踢中他”的方式,既稳定了他“校霸”的人设,还帮同学赢得自由。
而小翔之所以故作叛逆,处处和学校作对,全是源自母亲的过度管束。
母亲蛮横地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规划着儿子的人生,却丝毫不在乎小翔的感受和意愿。
小翔就故意反着来,一步步从原本的优等生变成了现在的校霸。
本性不坏,行为过激,适当教育,可以挽救。
然而事实真的像陈老师想的,这么简单吗?
小翔的叛逆,乍一看是为了反抗母亲的约束,抵制陈老师的管教。
然而只有小翔自己知道,他其实已经对陈老师动了真心。
初次见面,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双纤细的美腿;
陈老师被可乐喷了一身,小翔却没有恶作剧得逞后的快乐。
因为他满眼都是轻衫湿透,显露的点点春光。
在天台散心,小翔又正巧看到了陈老师不为人知的脆弱一面;
哭得梨花带雨、弱柳扶风。
小翔彻底沦陷了。
就像情窦初开的小男孩,会用“揪小辫子”这种手段引起心仪女生的注意。
先前那些恶作剧,难说是不是小翔为了引起陈老师的注意,耍些幼稚的把戏。
而他非但没想过收手,反而越来越过分了。
早会上,他公然承认偷考卷的罪行,指责校方惩罚不当,主动认领3次大过。
而3次大过,意味着退学。
校长都吓尿了,赶紧把消息压住,3次大过变成了1周敷衍了事的打扫卫生。
小翔趁机挑衅,要求陈老师监督他打扫,趁机一把将她拉进怀中。
他贴海报,挂彩旗,把教学楼布置成“告白现场”;
他在晨会上撺掇同学起哄,并上台当众表白;
最离谱的是,小翔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强吻了陈老师!
姐姐,你是没有手还是腿灌了铅?推不开你还躲不掉吗?
学校怕事情闹大,就把陈老师调去了低年级任教。
陈老师的风评也一落千丈,沦为师生茶余饭后的谈资。
翔妈的反应最为激烈,因为在她眼里,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错都是别人的错。
所以一见到陈老师,她上来就是个大逼斗:
“让你在台上勾引我儿子!”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小翔,自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但是内心的愧疚,驱使他主动向陈老师道歉认错。
这位校霸还破天荒地主动要求补课——希望陈老师给他开辟“第9节课”的课外辅导,创造两人独处的机会。
教训对陈老师出言不逊的学妹、帮忙整理和打扫教室,小翔极力展现着体贴的一面。
他和陈老师的关系日渐亲密,甚至连陈老师都对他产生了说不清的情愫。
这场师生恋,怎么会发展成伤人案呢?
别说你们想知道,我也想知道!但是剧就刚演到这儿!
这部剧名叫《第9节课》。
打着师生禁忌恋情的旗号,预告片里更是各种香艳的刺激场面层出不穷。
但实际看下来,却令人大失所望。
大家都是来看师生恋的,没想到导演却花了大量笔墨,描绘其他几位角色的生活经历,丰富各自的故事背景。
翔妈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充斥着和其他家长的明争暗斗,为了丈夫和儿子的未来,不惜屈尊攀附权势;
小翔其中一名女性好友家境贫寒,需要打工养家,因此小翔每次考试都故意比她低一点,把第一名的奖学金让给对方。
这份善意却被误解为爱情,导致这位好友整天吃醋。
照理说这俩人都该是这场师生恋中的阻力,但一直到第四集也没看到她俩发力。
暗恋小翔的同学就不说了,被陈老师碾压。
而翔妈贵为学生会长,照理说一句话就能开除陈老师。
可她都闹到校长室了,校长居然被陈老师几句关于“师德”的鸡汤洗脑成功,把她留住了。
大哥,这会儿想起师德了,你看你那一办公室的东西哪个和师德沾边?
这俩人还算好的,剩下诸如教导主任、校医、小翔的跟班A跟班B……这些人物的故事和主线几乎毫无关联,对主线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却占用了不少篇幅。
好不容易倍速跳过这些无聊的情节,我发现师生恋的情节居然更加无聊……
首先,情节设置过于刻意。
陈老师被排挤,搬去了杂物间上烹饪课。
杂物间里刚好有一架钢琴,她又刚好想起童年和母亲一起弹琴的经历,就弹了起来。
这架放了不知道多久的钢琴,居然奇迹般的没跑调,琴声又被刚好路过小翔听见,他循声而去刚好看到陈老师伤心落泪的一幕。
不光是小翔,这部剧里所有人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点,恰好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小翔坐陈老师的电瓶车放学,刚好被翔妈撞见,导致后续的棒打鸳鸯。
小翔和暗恋他的同学拉拉扯扯,刚好被陈老师看见,这醋就吃上了。
这群人就像是“小爱同学”,不管你啥时候喊,他们都在。
再说说小翔和陈老师的“师生恋”吧。
第一次见面,小翔的眼睛就跟焊在陈老师身上似的,从腿到脸从下到上扫描了一遍。
这样的视线,贯穿了俩人感情发展的始终。
这种行为,说好听了叫青春期小男生荷尔蒙无处安放。
说难听了,就是老色批。
你那是爱吗?你那是馋人家身子!你下贱!
小翔是怎么表达“爱”的?
是泼水、壁咚、推倒、强吻……
你管这叫谈恋爱?这是赤裸裸的性骚扰好吗!放到微博去都能被乱拳打死的好吗!
等强硬的一面展示得差不多了,小翔再帮忙整理教室,展现温柔细心的一面。
然后陈老师就心动了,就不行了。
啊?
这不是典型的PUA吗?陈老师你醒一醒啊!
编剧你也醒一醒啊!这都2022年了,怎么湾湾的青春偶像剧水准反而倒退了?
而预告片里那些香艳场景,都出自第三集小翔的一场“春梦”。
我只想说一句:
想看真正师生恋的小伙伴们,我推荐大家去看生田斗真主演的日剧《老师,我可以喜欢吗》。
不狗血、不煽情、不恶俗,有着日剧特有的朦胧感,对师生之间懵懂的感情描绘得当。
我并不提倡师生恋,但不得不承认师生恋的普遍存在。
其实很多学生都会有师生恋的倾向,这很正常也很合理。
当青少年身边,出现一位既富有才华和人格魅力,又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独立意愿,满腔热忱地关爱他们,引导他们顺利步入人生的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动心。
而老师,在学生的生命中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处于青春萌发期的学生,就有可能在潜意识中,对某位老师产生一种朦胧的、混杂着信任和崇拜,依恋和爱慕的微妙情感,进而导致师生恋。
恋师情结是青少年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不能不加区分地简单视之为变态心理。
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生还没有建立成熟稳定的三观,很难区分不同感情之间的区别。
老师应该及时指出并加以引导,而不是像某些衣冠禽兽、人面兽心,利用不对等的师生地位,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师生恋。
例如鲁迅,就曾经是妻子许广平的代课老师。
1923年,许广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到二年级时,因为学校请北大教师兼课,才得以目睹大文豪鲁迅先生的风采。
1年后,许广平终于主动给鲁迅试探,不久后鲁迅也对许广平展开追求,两人最终喜结良缘。
沈从文与张兆和也是师生关系。沈从文在中国公学教书,与那些留洋归来的教授相比,他只是一个来自湖南湘西的读过小学的穷文人。
所以沈从文自知在女学生的眼里,他只是一只“癞蛤蟆”。
直到他遇到了张兆和,靠死缠烂打软磨硬泡,赢得了“白天鹅”的芳心。
一方面,这些名人之间的感情即便是在青春期萌芽,但建立恋爱关系时都已成年,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另一方面,在名为“才华”的光环笼罩下,他们即便有些超出世俗的伦理纲常,也不失为一段传奇佳话。
而像《第9节课》这种打着师生恋的幌子,上演“霸总变异体”的俗套狗血故事的剧,恕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要是你同意我的观点,不妨点赞关注转发,帮你的朋友避雷。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随着上周的大结局,豆瓣评分已经从开分时的8.5左右下降到快7分了。当多数观众意识到这个开篇如此禁忌和刺激,包含大量师生恋姐弟恋和复仇元素的剧,竟然只是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大家期待的女主角带有目的接近男主角,然后大杀四方的复仇爽文情节压根儿没有出现。
我更愿意把《第9节课》定义成爱情剧,而且是近几年很稀缺的娱乐性和故事性兼备,且演技在线的好剧。而陈孟筠陈老师也会成为一个让观众记住的温柔知性果敢又疯狂的角色。
陈老师并不是带着复仇目的来到南一高中。后来观众会知道,她是在学校偶然遇到谢会长,那些痛苦记忆才涌上心头。而与她叫板的张一翔恰好是会长的儿子,这个学生跋扈叛逆不受管教。这些行为在电视剧里被表现得很中二很漫画,消解了恶劣性,加之后来提到张一翔做这些只是为了对抗高压的妈妈,有其合理性也得到观众谅解。我相信张一翔对陈老师是一见钟情的,毕竟谁会顶得住穿黄色裙子裸色高跟鞋的美女老师。然而陈老师一开始并没有超越老师的职责。可以说她不拒绝不主动是熟女姐姐的高招,但是这种心理变化是基于对张一翔的感情,并非以接近谢淑芬为目的。甚至于在那场张家的鸿门宴上,其实陈孟筠也只是很笨拙地说出“你难道不知道(我爸爸)有妻子有小孩吗?”这种很无助委屈的气话。这哪里是复仇,分明是个无力反抗的怨妇。而之后陈老师但凡拿出点你睡我老爸,我就睡你儿子的魄力,也不会在酒店仓皇而逃。
陈老师并不是恋爱脑。上乘的爱情故事一定不只是发糖给观众,即便娱乐性占比大也多少要有更丰富的角色情感。如果说张一翔是“我爱上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的青春莽撞,那陈老师一定是要在情感上承受了巨大压力和撕裂感的。我认为陈老师对张一翔的好感开始于其对烘焙教室的改造,而真的心动时刻应该来自第一次约会后公车上,看到张一翔贴了创可贴的手。张一翔的细心、纯真和无谓在慢慢打动着她。而年纪、身份更重要的是张一翔背后的家庭与自己的关系撕扯着她。如果陈老师有校护朋友那种心态“结婚有什么好羡慕,三十岁被十七岁小鲜肉追这件事比较好拿出来炫耀,讲出来就赢了”早就该拿下张一翔,说不定还能得到如同《致命女人》里Simone睡小鲜肉的赞叹。
陈老师有冲破一切阻碍的勇气和胆量。本剧最宝藏的部分恰好是陈孟筠的疯,当她笃定自己对张一翔的感情后,任何人和事都不再成为她心里的屏障。当她说出“姐弟也没有关系”的时候,本身就是打破了固有的道德标准突破了观众的底线,这种勇气是前所未有的,是在华语电视剧里需要被记住的。如果有观众在第十集结束放弃本剧打下一星,那真的是错过了这个又美又勇又疯的女性角色。最终编剧没有让角色背上道德枷锁,也包括下雨那晚在陈老师家张一翔表示自己已经成年的设置,也在消解二人感情的禁忌性。但是如果反过来看,在陈老师角度她就是和一个未成年发生了关系,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弟弟(破音)。这样看来也可以理解成,陈老师虽然无心复仇,最终却给了谢淑芬最沉重的打击呢。
也许本剧真的没有迎合到想看复仇爽剧的观众的心理,那我推荐你们去看隔壁乔妹的《黑暗荣耀》,豆瓣评分持续走高大概也能反映出当今观众更喜闻乐见什么样的作品。但是我仍然偏爱这部有着一定边缘情感,如此中二狗血却可以把人的感情表达得动人可信的爱情故事。陈老师,她好疯,我好爱。
题材大胆的《第9节课》打着师生禁忌之恋,却不知道要向观众传达什么?学生的“恶作剧”性骚扰可以被学校无视吗?关系户凌驾于教育制度?两个人莫名之间就爱上了,空有大胆,合理不足。
女主陈孟筠老师,一个抱着复仇来到学校的,本应以复仇为主题,但在女主与男主张一翔还有他妈的较量中,她好像更在意自己与男主张一翔的恋爱是否受“亲姐弟”阻碍,似乎陈孟筠都是受到外界阻扰,才“被迫”离开,我原以为是复仇,所以容忍小屁孩张一翔。现在看来她是到了学校才知道爸爸出轨对象的孩子在她的班里。我以为的复仇爽剧,结果是师生甜宠剧?
复仇剧不如《贤者之爱》的目的清晰,虽然狗血却能够理解每个人能做出的行为,然而第九节课我预测不到,感觉人设崩塌、瞎搞悬疑、拿着特殊题材胡乱一拍,拿着大尺度画面吊着观众。
同样是师生恋《魔女的条件》却能讲述这段感情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年龄差距、社会差距,双方得失的考量。而不是像这样一股脑的讲述,像浆糊一样。
再说男主张一翔,也许是因为《刻在心底的名字》滤镜,我对他还是觉得颜值还行,很多人说他鼻子好怪,就还好吧。里面饰演的是一个与妈妈反抗的傲娇小孩,但是他的反抗,他的行为都感觉他不是一个“坏”学生,甚至成绩还名列前茅。
反派李主任的黑化虽然一切有迹可循,伏笔埋得不够深,直接将所有东西暴露在眼前,甚至后面发生李主任绑架陈孟筠都不意外,冲突线也过于平缓。
他也坦言跟这个角色,相处的过程不太舒服。特别是大家看到最后,他对孟筠拒绝自己时那段爆发。自曝拍摄时跟导演现场讨论,因为故事进行到末端,就可以让大为的情绪,有一个比较剧烈的爆发。当时感觉自己彻底失控,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拍摄结束后整个人,也觉得很不舒服。
对于此次饰演,如此性格扭曲的角色。薛仕凌现场谈起,称李大为是需要专业帮助的人。他认为对方是需要外界,给予更多关心和爱的人群。极致的渴望却在无形中扭曲,价值观也直接影响行为。他需要靠专业的协助去理解,什么才是健康跟正确的方式追爱。每个人都有他立体的一面,他之所以变成这样,一定是在人生轨迹中,有事件慢慢影响。他做的事情,不管于情于法都是错误,并不能被容许的。所以,必须要付出相应代价。但也希望观众可以细节思考,是什么导致他变成这样。
还有张一翔的母亲,谢淑芬,剧中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了,但知三当三是可耻的。但她毫无保留的对张一翔的爱,保护爱,是青春懵懂期所需要的。
最后我只想说,导演与编剧拿着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却只是想借着禁忌话题、大尺度的香艳场景吸引观众,博得眼前的流量。平铺直叙的讲了一个原本可以非常精彩的故事。
不是不能接受文艺作品谈师生恋,但是,主角相爱的过程真的好别扭啊,男主恶作剧当众让女老师湿身、带头起哄炒绯闻、当众强吻老师,这不是浪漫是性骚扰,这种问题为什么那么轻飘飘带过啊。而且老师最要紧的不就是声誉吗?女主因为男主跟男主妈的造谣谩骂,形象都毁了大半了,竟然还愿意原谅他给他补习..反正我是无法接受。
男女主的人设也蛮矛盾的,男主是个学霸但是行为真的很像韩剧里面的b王,举止夸张幼稚,伸张正义时的水平也很低,一时苦大仇深一时像个二愣子。而女主明明受尽男主跟他妈的折磨但总是能自带滤镜只看男主好的一面。可以说女主是带着目的靠近男主,but,女主爱上男主是要做戏做全套吗?遭受学生这么恶劣的骚扰之后还能真心爱上吗,而且还是仇人的儿子??
其实能看出来台剧有很多精心准备的地方,语文课说康德还蛮有水平。夜晚骑机车也很浪漫,但是男女主的感情发展确实很俗套且不合理。爱情和仇恨都搅成一团拍出来,剧情无论是表达爱还是表达仇恨都让人迷惑。
-----------
坚持看多了几集,老实说第一次约会确实有点甜。但到了后面我真的觉得所有人都疯了,没有一个正常人。这个剧说是纯爱但是充满狗血,说悬疑但又只是故弄玄虚,我以为是探讨师生恋的边界伦理,结果还要加上父母情仇姐弟恋。狗血就狗血,把师生的壳子换其他设定也可以啊,何必浪费这么好的题材,老师没有表现出智慧得体,学生没有青春朝气,一点应有的师生情都没看出来,就是一对爱而不得小情侣一天到晚黏黏糊糊拉扯不断。
不说了,报看,弃了。
师生恋 师生恋的本质其实是恋母情结的一种的表现。恋母情结其实是一种很正常存在的心里现象,孩子在小时候会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女儿则会有恋父的情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的父爱母爱,会渐渐满足孩子的对父母爱的情感,于是这段情结会慢慢消失。然而,当孩子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满足时,这份情结也会带到成年时期(参考很多现在男人倾向与自己母亲一起共居,也有点这方面潜意识的存在)于是,男生(女生)在寻找伴侣时,会更愿意寻找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男性)。当然。恋母情结的爱恋也是有点危险的,年龄小的一方会有较强的控制欲(就像很多小孩子会担心妈妈爸爸不爱自己一样)
这部剧也算符合大部分恋母情结的特点。比如,男主学生与父亲交流甚少,与母亲的关系更是糟糕。于是对自己的老师产生爱恋是符合从恋母情结角度推测的结果。她的老师:年龄稍大,又美丽。还有重要一点的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相处的时间占学生自己的时间也很多。产生情愫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我高二高三就暗恋过我的女班主任。她三十出头,一个温柔善良和蔼的女老师,她自己本身也受很多同学爱戴。我那个时候,因为补课问题,学习问题经常与父母吵架。那个女班主任在跟我聊天的时候会让我暂时离开与父母争吵带来的烦恼,所以也就因为这样,喜欢上我的班主任了。
第一段是精神分析学角度去解释的,会有较少个例存在偏差。但大体结果都会相似。我在这里也对那些同样对自己的老师有爱慕的朋友提现建议,如果你害怕自己对自己的老师产生爱欲,你们可以尝试去修复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本来对师生恋题材的接受度就不高,既然是悬疑我的预期起码类似于电影<初恋>,女主一开始就是故意接近,欲擒故纵来报复男主他妈,全程冷静理智操纵人心,结果到了学校认出人才开始的一个粗陋的计划。男女主的爱情戏也是超级无聊,一直跳过跳过根本都不影响剧情展开的,耐着性子往后看期待女主是故意的来个大反转,没想到是真有感情,拜托,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了诶,想不通哪一点可以喜欢上啊,更何况对方还是仇人的儿子。 男主一开始对女主的行为就是各种性骚扰啊,爱上的点也不够有说服力,本剧镜头的描写可以说男主一开始就是馋身子才爱上的吧,莫名其妙变得很深情。 友情线除了夏雨心也只是给男女主铺路的工具人,哪里需要哪里搬,没啥实质意义。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眼镜仔和校护的感情,这条线的存在就很没必要。 想走师生恋社会现实题材,却只放在恋上,如果真的够现实,女主都不知道被开除多少回了,居然还有徐可人这种小迷妹中途跑出来捣乱,明显是为了促进男主女主感情的棋子,披着悬疑的古早言情剧,剧情逻辑缺失为了爱而爱。
女主很美,看了她和她的她蛮喜欢的,但这部戏里的女主性格完全立不起来。男主演技就很僵硬,那些大哭大笑的表情真是一点感染力都没有。嗑不动。
全程最和悬疑沾边的是主任吧,没看到结局,但猜下去,他家里没有女生生活的痕迹,因为时钟和“女友”吵架,女友也完全没出声,还有充气娃娃女友被扔掉的新闻和主任喝酒前后相接,另一方面,他虽然有“女友”但全程对女主几乎无微不至,这是正常已经有心爱的人可以做到的程度吗?他的表现过于绅士、过于进退有度、过于贴心了,而这样的男性如果表里一致会是黄金单身汉吗?加上那个时钟的出现和它偶尔的特写镜头,合理怀疑那个时钟有镜头。这主任应该是有妄想症,把充气娃娃当女友,还对女主有偏执吧。真“斯文败类”,看主任和女主的戏都比男女主有意思。
古早狗血梗,但是,她好美……谁不想和许玮甯搞师生恋啊(跪下)
三星全为许玮甯,男主长得丑演技差人设稀烂,性骚扰女教师能不能让女主赏他几耳光?行径变态油腻还想让人磕?哪怕换个鼻子不歪演技过关的来演也不太行。现在真就倒胃口。。。要不是为了许玮甯,一星都不想给。
虽然……但是许玮甯好苏啊……
看了两集,觉得就是因为师生恋题材比较吸引人,剧情节奏很奇怪EMMMMMMMM,女主许玮甯一如既往漂亮,男主一个妈宝男校霸演技可以说几乎没有,男2应该是那个主任吧,也一般般,剧情感觉如果不是师生恋,是办公室的话我觉得都可以说男主是信骚扰了,你说他先进吧,他拍师生恋,你说他落后吧,他又像极了信骚扰。但是女主也不反抗,我都不知道到底这个剧情想表达什么。
东八区的师生们,太恶心太下作了。男主全程性侵加性骚扰,女猪最后还要替他洗白,主创得受过多少年的人道主义迫害才能大言不惭地做出这种垃圾。更别提这仿佛十几二十年前的校园霸总剧写法,真就张翰精神的伟大延续,2022年还能看到什么家长会长只手遮天,对学校老师同学实施日本职场或者满清皇宫级别的霸凌和羞辱。别告诉我后面就正常了后面就洗白白了,第一集里充斥着的油腻和性犯罪都是实打实的,国产剧的核废水都流到海岸彼端了,染缸文化诚不欺我。
看了四集,剧情有些降智。预告片里的那些镜头都是男主yy的,实在不来电啊这两位。目中无人的会长&母亲,让人厌烦。我还是去回味《魔女的条件》、《中学圣日记》吧。
开头弃,男主演得好像有病的样子
我可太爱这种大陆不敢拍的题材了 禁忌之恋男帅女美 x张力拉满剧情进展太慢了 第三集好不容易盼到点 希望在学校do点什么
许玮甯不错。她这几年作品《谁是被害者》《她和她的她》都还蛮亮眼。湾湾创作土壤可以,作品也越来越上道。
爱奇艺是不是把大陆拍不了的本子全部拿去湾湾拍了哈哈
预告片诈骗犯➕1 许玮甯好美 但是男主真的完全完全完全不适合和这个角色 一点也不高中生 也没有少年气的性吸引力
一开始冲题材和许玮甯来的,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人物有点单薄,男主对女主的那点「不一样的感觉」建立,似乎都来自于成熟女人不经意间散发出的肢体「魅力」,尤其是视听语言更加强化这种表现,有点反感,男主眼中的女主,总是升格镜头和配乐双管齐下,情节桥段和人设也没有新意,校霸重情义但举止跋扈,目前来看是因为对抗家长而故意为之,镜头给到许玮甯和陈昊森像是两种风格的剧集,不得不说,陈昊森的表演还是太过表面,两个人在一起才显得「有壁」,影像质量和之前的《她和她的她》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有点内娱三线网剧的感觉
爱情无罪
我太吃许玮甯的颜值了……无脑五星。(你要是变成姐弟,我直接一星,耍我那)
看了30分钟,我只看出来男主是个妈宝傻d,开头就是倒叙,男主捅女主刀子,不管这个开头准备怎么圆,或真实或假,都很恶心,看师生恋,干嘛不看魔女的选择呢。这剧本有点恶心,又是霸王硬上弓的戏码,真的很想吐,一个男主人设霸凌坏事做尽,想学韩剧?这恐怕是古早韩剧才用的吧,现在在韩剧里都只能落个男二,就这?
马克龙式的爱情离偏执狂只有一步之遥
女主这颜值,感觉换许光汉搭戏会更配嘞
全给许玮甯。。男主真的是我最讨厌的那一挂男高瑞思拜。。。剧里有个路人旁白倒是说出了我的心声:这么正你们也告得下去啊!!
拜托,那可是许玮甯欸,是我我也想上第9节课捏。仿佛看到了《老师好美》这个流产项目的偶像剧版。俺们一生吃素的内娱人就要看敏感话题。
许玮甯真的越来越美了,以前在《恶作剧之吻》里都没get到,后来的《麻醉风暴》中就印象深刻了,再到这部,光影、镜头都给得很美,她的角色也还是一样,知道自己美但是并不卖弄。许老师应该有童年阴影。陈昊森从《红色气球》到《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到这部就一路都在演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男高生啊,几个角色好像没有太大突破,不过也还是怪可爱的。台剧还是会拍暧昧感的,第三第四集,就是一个不停试探一个逐渐接受。剧情方面,属于大体上套路但是小走向上让你摸不清去路的类型,而且一些细节逻辑不是很通顺,比如怎么能做到永远刚好考第二、而许老师又是怎么凭借高中两年历史成绩就能看出来小朋友是故意考输,以及张一翔她妈是个什么脑回路我也没理解,想要儿子没有污点那为什么又纵容他犯错呢。我还是想看后续,所以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