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死去」來表達「活著」
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剛剛看了第五遍,才發覺自己之前都只是在「享受」它,並沒有認真「閱讀」它。這次沒有陷得那麼進去,終於看得稍微清楚一些了。來分析一下。
開頭就是劈頭蓋臉的兩場做愛,除了說明他們精力旺盛、很熱衷於性之外,更是要說,他們還只是兩個孩子(從他們和女友的對話中得知)。所以某一個層面,整個故事就是,兩個幼稚鬼和一個成熟女人的公路之旅。
前面已經建立起了兩個男孩的關係,露易莎之於他們幾乎就是一個「闖入者」了,所以要怎麼處理她呢?編劇用的辦法是,在她上了路之後,再慢慢「展開」她的身世,譬如她被收養,譬如她和初戀男友的事,譬如她和丈夫的生活。念白的信息含量很高,但聽起來很舒服,幾乎成為一種音樂了,我認為是很從容很體面的「展開」。
上了路,再慢慢揭開人物的過去——亞歷山大·佩恩也很愛用這個作法,《杯酒人生》和《Nebraska》也都是如此,佩恩還愛在前面寫一個「不得不」,讓整個情境的張力更強一些。
因為是公路片,一定要有上路的動機,德諾和胡里奧的動機很明顯,就是想跟露易莎做愛,背後是少年們的貪玩。露易莎的動機,看似是要報復丈夫的出軌,最後才揭曉,她是想要享受自己最後的時光,也就是想要「活著」。
於是就引到整個電影最厲害的地方,「活著」和「死去」的並置。實際上,整部電影就是在用「死去」來表達「活著」:
不走天橋而被撞死的行人,屍體四天後才被認領;露易莎擁有美好回憶的初戀男友,17歲時出車禍死掉了;10年前在路上發生的車禍,滿地的雞籠,流血和屍體;撞爛他們帳篷的豬群,有14隻在兩個月後被宰了;以及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露易莎的死去。而兩個男孩所熱衷的,也所引以為豪的做愛,本就是生命力的體現,露易莎看著他們可以那樣胡亂地不顧一切地做愛,但她連活著的機會都沒有了。這是宿命的悲劇感得以誕生的來源。
此外,卡隆還有一個努力的重點,他想把墨西哥社會當時的happening放進去,這一企圖和賈樟柯很像。只是兩個人的作法不同。卡隆的人物一直在運動,所以他喜歡讓運動的人物拉出社會的另一側面,有點像兩條直線迎面而來,相交於一點,卡隆就拍相交前後的那一段距離。譬如餐廳後廚的老奶奶跳舞,譬如路上的公主,譬如爆胎前的逮捕。而賈樟柯比較喜歡拍「景觀」,中國社會所濃縮的「景觀」,他就很簡單地,讓他電影的人物走進去,現實就被復刻下來了。譬如《任逍遙》的申奧成功,譬如《三峽好人》的很多地方。
我還很喜歡《你媽媽也一樣》的念白,連通了過去和未來。讓我想到了馬爾克斯,那種成竹在胸的自信,對自己創造的世界抱有無所不知的態度。非常酷,非常體面,不是什麼《大佛普拉斯》之類的不學無術可以比的。
最後想到,關於這部電影的象徵意義。露易莎是西班牙來的,是墨西哥的殖民母國,是「媽媽」的意象,而她在旅途中也的確讓兩個男孩重生了。以及,德諾來自上層階級,胡里奧是普通人家,他姐姐甚至還穿軍服去抗議。他們的旅途可以被看作是嘗試理解對方的過程,最後說他們沒有再見過面,也就是,這個理解的嘗試以失敗告終了。這種象徵意義還可以扯很多,我對此沒什麼興趣,大概就先這樣了。
2 ) 只有泛着泡沫的才是青春期
Y tu mamá también 其实只是影片中出现过的出自Julio之口一句随意的不能再随意的话罢了。其实那只是一个泛指,由此还可以引申出y tu novia también, y tu hermana también etc. 谁比谁也没有高尚多少,只不过存在谁比谁隐藏得更深,谁比谁更不容易外现罢了。
虽然影片中穿插着好几段情色缠绵的片段,粗看上去未免有些荤腥,但如果不是非要用情欲的眼光来看的话,倒是觉得用“生龙活虎”比“活色生香”更合适些。十七八岁的年华,如果没有充满荷尔蒙和性幻想,反而缺少了一点该有的味道:年轻的躯体在床笫之欢时的山盟海誓,临行前在父母眼皮下的一番云雨,啤酒和大麻,在泳池跳板上的意淫和打手枪......也许外国的青年较之国内的同龄人,还是更加不羁和随性些,因为在他们疯狂的年月里,我们好像正在为同高考的狭路相逢而不得不同堆积如山的作业大战三百回合。
说回主角上去,第一条线,Tenoch和Julio。说起来这两个人长得确实不像人们印象中的墨西哥人,墨城人总喜欢自称chilango,觉得别的地方的都很村,其实也有一点点依据------虽然现在来看也并非那么明显------但终究是首都。也许如果不是在那场宴会上遇到Tenoch的堂嫂Luisa,两个好哥们儿也不至于最后分道扬镳,但毕竟只是假设,而假设的事实都是不存在的。我不能说他们的脑袋里塞满了精虫,但至少他们没少想制造它们。
被背叛的Luisa,则是另一条线,她最后原来是身患癌症的事实多多少少把电影扳回到一个比较正的三观上,但我还是觉得她的动机还是来源于丈夫Jano,也就是Tenoch堂兄的背叛。这人也许是傻是纯真,但就不在这多说了。不过堂嫂对小叔子下手,确实有点不忍直视,其实是御姐上了小正太的故事了。
可是看到好哥们和同行的御姐ooxx,对于一个十七八的少年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作为发泄,他选择说出一个可以戳到对方痛处的秘密。于是伤害开始。这些秘密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拥有一些,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只只盛满水的气球,以便在受到攻击和冒犯的时候,把对方泼成一只落汤鸡,因为破裂而带来的不可预见性和猝不及防感,往往比水的杀伤力要大得多。气球不断破裂,于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哥们都曾和自己的女友偷情,开始他们彼此愤怒,直到后来他们彼此的揶揄和看似大度无所谓的大笑,最终也没能给他们一个圆满的出口。伤害一旦造成,即使能够修复一时,也无法避免最终的悲剧,尽管他们的女友在欧洲游回来之后就各自与他们分了手。
有些青春期的抽痛是不可避免的,身边的人也来来去去没有停歇,可人都还是要向前走的,带着这些经历过的人和事,继续在一个新的阶段里磕磕绊绊。最近缅怀青春的片子很多,但像这部这样,用一种粗糙的手段来展现的,确实感觉更胜一筹。
旁白和消声处理把电影分成很多段落,在段落无声的空白了,其实挤满了他们,也是我们的关于青春和秘密的记忆,直到有一天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都变得遥远,然后才知道,我们真的是扎进了大海,而大海深处是不会有还泛着白色泡沫的波浪的。
La vida Sí es como bruja, por eso hay que quedarse como el mar.
3 )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剧情叙述两个青年好友,他们的女友都出国旅游了。由于面对漫长的假期是很无聊的,再加上他俩年少轻狂精力旺盛;所以他们相约性感美丽的表嫂一起前往不知名的海滩-"天堂之口"。他们三人开着车沿路寻找,一路上也就历经了许多事情;然而"天堂之口"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及表嫂对他们的魅力。三人在旅途中的情感纠葛、友情变化、性爱的交集也一一展开。 一开始两个男生觊觎表嫂的美色而呼拢她加入寻找海滩之旅,表嫂丈夫的出轨也促使了这趟旅程的开始。沿途一开始两个男生兴奋的和表嫂分享他们的女友、生活、故事;也兴高采烈的把他们所谓"兄弟会"之类的宣言大肆宣扬。就是那些"不准搞兄弟的马子"、 "自渎万岁"等等荒谬可笑的宣言。三人行的缘故导致必定有一个人落单,所以也就引发了两个男生之间的冲击和争吵。表嫂却也能聪明地同时满足两个男生的性欲,以至于到后来是表嫂声明了自己的"宣言";发表"两个人必须听她的"、"不准在打架闹不和"等等规则,逼迫两个男生遵从,否则她要走人。此时主控权完全操之在女人手中。到了旅程的结束,他们还真的误打误撞的找到梦想中的海滩,然而一切却还没有真正地结束。这趟旅程似乎是三人在心灵上的一次成长,也是难忘的回忆。
对阿方索.卡隆这部电影的定义,我觉得他是一部公路片,大部分的对话和肢体语言都是在车内发生的。看完本片,他呈现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羁和自由,片中毫不掩饰的性爱场面和直接大胆的口语化对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而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和对白是导演刻意营造的一种感官刺激,事实上导演所要表达的议题并非那么片面。这部电影不是一部以色情为噱头的电影,相反影片中大胆的镜头和对白更加突出了本片的真实性。电影中不断突显友情之间出现的问题,青年那种不成熟的思想左右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借着烟,酒,毒品来燃烧自己的青春,无止尽的快感和肉体的欢愉是他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游走在两个青年之间的露莎,是一个生活在悲剧边缘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逾越了道德的界限。她并非像她所表现的那样快乐。她经常会在停留的地方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公。她的悲伤不在于老公的出轨,而是选择一个未知的未来。当然,每个人都有放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而这种放纵和快乐所要承担起的未知,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的。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像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阿方索通过对一段旅途的描述向我们展示出了墨西哥的美,以及在某个时期墨西哥少年的意识形态。相比较同类型的欧美电影,本片更加生活化,而这种真实来源于导演对镜头和剧情的驾驭。
我想最后他们没有再联络的原因,大概是都害怕自己能够接受"同性"的那一面,原本都以为自己是单纯的异性恋,想不到也有跨越那一条界线的时候,而且他们两个都是彻底的异性恋者,所以在清醒后更加恐惧。除了 自己受到惊吓,还觉得羞耻,友情也变得模糊不清!况且他们之前是那么好的朋友,一经历了这件事情,就无法再回到过去那般单纯、毫无芥蒂。
4 ) 壁球不长眼睛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几乎可以捕捉到所有少年成长的细节:互相比较老二的个头;分享手淫的体验和幻想对象;设立不知所谓的联盟并立下正儿八经又一点不靠谱的林林总总的条例。一开始出现的这些总让我想到《西西里传说》。
好玩之处在于“星际牛仔”这个联盟的名字:牛仔和星际都是一种逃离现实社会的标志,他们要不代表着遥远而广阔的美洲西部;要不代表着无人涉足的宇宙。人一旦来到这两个“大”空间都可以成为自由者——充分反映了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更多地感到的是约束和禁锢: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和女友做爱,他们被逼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人生道路,他们面对自己家丑陋的pot而无可言说,选择沉默。
“记得也好,最好忘掉。”
人生总是有很多不由自己主宰的事情,别人的一举一动即便没有办法控制或者挽救,但是更多的弥补也往往只能带来可笑的结果。从小时候的第一次挫败,第一次感到悲伤开始,我们就开始选择忽视它忘记它。或者大麻和自渎带来的短暂的快感是一个出口。
那些闭口不谈的秘密如同癌细胞一样潜伏在每个人的体内,他们一点一点把你的知觉麻醉,用一把手术刀割下人生中一处处不想谈及的回忆。
如果要生活下去,就要像壁球一样不长眼睛,一次次与墙壁的撞击滞后依然可以再一次弹起。或者就带着满身的病征投入放纵而宽容的海洋。
5 ) 那个叫做天堂之口的地方
偶然间发现了这部片子,片中少年略带忧郁气质如同上海的雾霾天一样,说不清道不明。时而挥霍,时而挣扎着。喜欢做爱,喜欢游泳,伴随着挥霍不尽的荷尔蒙,他们在墨西哥的土地上飞奔,只为了找寻那他们以为根本救不存在的天堂之口。
在他们眼中的世界或许是这样的,听话的女朋友、无忧无虑的暑假、不用学不喜欢的经济学而是可以选择自己热爱的文学,一切的一切都在计划中,在掌控中。他们一起搭讪、他们一起游泳、他们一起躺在泳池的跳板上打飞机,肆意放纵,挥霍青春。直到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原来现实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成长的路上是伴随着痛苦的,除了美景、美食、美女还有那些争吵、背叛、哭泣,以及数不清的欺骗和自欺,或许这就是成长本来的样子而已。如同他们在寻找着的那个叫做天堂之口的地方,懵懂无知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正是他们这一生最重要的自我救赎。
露易莎最后告诉两位男孩,人生就像冲浪,像海一样豁出去吧。诺登和胡立欧是肯定不会懂的,因为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又能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一生呢,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我感动。曾经以为这就是全部,真相来临之时又怎能不会方寸大乱。
还来得及,抓住自己的生活吧,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全部,但至少我们可以真切地经历过,就像电影里95岁的老阿嬷,经历过所有的相聚和告别之后,在那一刻还能记住自己的青春。
6 ) 我们都有一个这样难以忘怀的夏天
“生活就像大海的泡沫,你必须一头扎进去。”这是路易莎在特诺奇和胡里奥即将离开“天堂之门”时对他们说的。特诺奇和胡里奥的这个夏天如同马小军的那年夏天一样难以忘记。在这个夏天之后,他们也真的就一头扎进了生活。
初次看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很不同于传统公路片的公路片。可是再次看的时候,发现其实它骨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公路片。在这场旅途中,胡里奥和特诺奇完成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时在这场旅途中,路易莎、特诺奇和胡里奥这三人之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
一.情节点&剧情
影片的第一幕讲的是特诺奇和胡里奥各自的女朋友都要到国外去旅行。在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纪,没了女朋友,两人的暑假一下子似乎陷入了无聊。他们只能用大麻、药丸和自慰来缓解这份无聊。直到有一次在特诺奇家举办的一次总统也亲临现场的宴会上,两人结识了特诺奇表哥的西班牙妻子露莎,两人一下子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为了能有和路易莎相处的机会,两人胡编乱造了一个叫“天堂之门”的海滩。路易莎婉言拒绝,两人因此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影片发展到这里出现了第一个情节点,路易莎得知丈夫有外遇的事很伤心。因此答应和特诺奇、胡里奥两人一块儿去海边,这两人喜出望外。
由此影片进入了第二幕。两男一女踏上了去往海边的旅程。一开始这三人还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聊的话题也只是平常生活,但是随着日益亲密,三人之间的话题也慢慢从日常琐事转向了一个特诺奇和胡里奥感兴趣的话题——性。但是三个人一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直到有天,他们的车出了故障,路易莎顺便给家里打了一个类似告别的电话。打完后,路易莎很伤心,她在旅馆的房间里哭了起来。恰巧这时,特诺奇半裸着跑了进来问路易莎有没有洗发水。出乎特诺奇意外的是,路易莎竟主动要和特诺奇做爱。特诺奇因此而十分高兴,可是他却不知胡里奥看到了这一切。胡里奥心生嫉妒,一气之下说了他和特诺奇的女友安娜发生过关系。
两个主人公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路易莎也因为他们两人不停的争吵而心烦,终于路易莎受不了他们之间的争吵决定自己去“天堂之门”。他们害怕失去路易莎因此答应不再争吵,并且同意了路易莎立下的规矩。这是影片的第二个情节点。因此,两人停止了争吵,三个人又继续前往那个未知的“天堂之门”。
影片进入第三幕。就在他们争吵完的后面一天早晨,他们真的到了“天堂之门”。在那里度过了一个令他们三人都终生难忘的夜晚。第二天早上,特诺奇和胡里奥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是他们完成了一次蜕变。而路易莎则决定离开加诺,留在这片迷人的海滩上。在这之后,特诺奇和胡里奥没有联系过,两人也与自己的女友分手。直到有一次在咖啡馆的偶遇,胡里奥才从特诺奇的口中得知路易莎已经患癌症去世了。两人年少时共同的那个秘密也随着他们的长大成为了回忆。
二.主题
正如我前文所写的,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公路片的基本模式就是:电影的故事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 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我们可以看到《衰仔失乐园》这部影片完全符合这一模式。这条通往“天堂之门”的路就是他们探索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路。这两条路有一个相似点,就是未知。在出发之前他们也不知道“天堂之门”在哪里,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这个海滩,只能听好友说在哪儿。17、18岁是人从少年变成成人的年纪。他们对成人世界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充满好奇。
我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写到:特诺奇和胡里奥的这个夏天如同马小军的那年夏天一样难以忘记。《衰仔失乐园》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性。主题上就是相同的。在这里就不多做分析。
在这次旅途上,他们经历了友情的波折,更在“性”这个他们一直感兴趣的东西上得到了满足。前者是他们心理的成长,他们不再幼稚。后者则是生理上的成长,他们了解到了成人世界中的性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这部影片也可以算是青春成长类影片。
但是影片似乎又没有那么简单。影片常常在不经意间加上一些政治、社会问题:胡里奥在向姐姐借车的路上穿过抗议示威的人群;一个建筑工人因为人行天桥设得太远(上班要多走两里路),在横穿公路时被汽车撞死,四天后才有人领尸;警察路旁抓贩毒分子……还有特诺奇的爸爸曾经因为卖假药而逃到加拿大。这些如同墨西哥的风情画展现在我们观众面前。原来,导演阿方索是借少年成长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现状的感受:作为一个国家,墨西哥现在也处于少年时代,它也在探索着成为一个成熟的国家。
三、人物分析
特诺奇&胡里奥
特诺奇出生于一个政客之家,父亲是州副秘书长,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条件自然也很好,住着大别墅。他生来有一种优越感。
胡里奥和特诺奇不是一个阶级。他和母亲、姐姐住在一起,5岁以后就再也没看到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可以说胡里奥的家庭就是普通的中产阶级。
两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并没有影响他们是朋友这一事实。但是如果从结局他们的不再联系来看,我是否可以解读成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成熟?只有单纯、不成熟的人会不在意别人的社会身份去和一个人做朋友。所以,当他们成熟后,就再也不联系了。
在影片中的蛛丝马迹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段友情中,两人这种不完全平等的关系。特诺奇取笑胡里奥生殖器长得丑,胡里奥也没有什么反应;每次什么主意也都是特诺奇先提出来,胡里奥一边附和。胡里奥往往是隐忍的那一方,毕竟要有一方妥协。胡里奥自愿做了那个妥协一方,也许是与特诺奇在一起时他潜意识中低人一等的意识。因此,之前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和谐的。
这就要提到本片的线索。常常也是此类影片的线索——权力和女人。当这两方面都没有的时候,人物就会奋起反抗。本片就是。直到胡里奥看到特诺奇和路易莎做爱,长期在他心中的憋屈感爆发出来。这时,他不愿再做那个妥协的人,他讲出了他和特诺奇的女朋友发生过性关系,因而两人长期的和谐关系破裂反而转向一个对立面。
两人说自己都和对方的女朋友发生过关系,事实上我们观众在影片中都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倒愿意把它解读成这是他们对自己男性自尊的捍卫。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性这方面输给彼此。
路易莎
路易莎这个人物无疑对整部影片起到了一个推进作用。她是影片两个情节点中的动作发起者。
路易莎是特诺奇表哥Jano的妻子,西班牙人,曾经学过牙科。她和Jano之间的婚姻看似美满,其实有许多痛楚是路易莎自己受着的。有天,她接到电话,再次得知丈夫出轨。她十分伤心,这时想到了那两个年轻人。他们一同前往“天堂之门”。难道她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对她的“企图”吗?她知道。我觉得,她自己也向往这段旅程。她长期得不到性满足,特诺奇和胡里奥两人精力旺盛。这样说来这三人情趣相投。
路易莎对于特诺奇和胡里奥两人来说是心中的女神,尤其是在性这个方面。路易莎是他们在生理探索之路上的领路人。她比他们成熟,有更多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领路人。本片对她这个人物的设置,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做特诺奇和胡里奥成长旅程中的指导者。
路易莎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她是特诺奇和胡里奥两人发生冲突的源泉。其实她是一个性符号,胡里奥不满的并不是她没有和自己做爱。而是心中那种男人的自尊受到忽视,再加上长期在这段友情中承担一个妥协的角色,因此他爆发了。
可是,编剧在影片的第二个情节点中让路易莎成为了两人矛盾冲突的解决者。
这个很巧妙。路易莎是两人之间矛盾开始的缘由,又是两人矛盾结束的缘由。让一个人完成了整个第二幕情节转换,不得不说是高明之处。
至于影片的结尾处,导演编剧对路易莎这个角色的动作设计,我认为有两个意义。第一是戏剧目的上,她完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领路人的角色,因此就退出这两人的生活。第二是人物角色本身。路易莎永远留在了那天堂之门,在那里她没有对自己越轨男人的恨,没有对自己绝症的恐惧,有的只是探索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她在那里得到了一种归属感,所以留了下来。
想起《蓝色大门》里的一句话:我们生命中,曾有某个夏天值得我们记忆,我们不会记得哪个政客的胡言乱语;我们不会记得谁是第三个上月球的航天员;然而我们会记得某个夏天,我们多么出乎意料地突然变成大人……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这部影片。它对萌芽青春的精准捕捉是使它成为一部好电影的关键。
7 ) 《你妈妈也一样》:肉体与现实的变奏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11次入围奥斯卡5次获奖,他也是“墨西哥三杰”(即亚利桑德罗·G·伊纳里图、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中拿到最多奥斯卡奖的导演。他的电影《你妈妈也一样》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为他带来了第一个奥斯卡奖提名。
片名“你妈妈也一样”在西班牙语里为“Y tu mamá también”,一般附加在一句恶毒的话后边,其实是一句骂人的话。其实全片和片名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要相信片名。
电影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俩富家子弟胡里奥与德诺的女朋友出国游玩,两人百无聊赖,恰好遇上了丈夫出轨的路易莎,她是德诺表哥的妻子。三人驾车前往“天堂之门”,一路上产生了肉体与灵魂的碰撞。
这部电影因为露骨的性爱场景而受到小部分人莫名其妙的追捧——毫无疑问,它是一部好电影,但肯定不是好在这里。整部电影都有《祖与占》似的旁白,这旁白知晓一切,更像是小说的作者。影片结尾,胡里奥与德诺两年之后再次见面,谈及路易莎,从对方的口中才得知,她与两人出游时已罹患癌症,一个月后即去世。两人怅然若失,影片也到此结束。在此之前,旁白还提到:反对党在一年前赢得了选举。
结合影片中不时地对于下层阶级生活的描绘——这与三位角色的生活完全相反——我们便可从两个维度来理解这个似乎充满男欢女爱的故事。
一是政治层面的映射与讽刺。三人的混乱关系(两男互相给对方戴绿帽、最后的三人行)是墨西哥政治的映射。革命制度党自1929年执政,影片的背景在1999年,这时反对党已执政70年。不确定性笼罩在墨西哥上空,统治阶级如是,人民亦如是。阿方索·卡隆用一种直接而极端的方式反映了这一点。从两位男主角的关系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本是儿时玩伴,但友谊被路易莎所打破——双方先后与对方坦白“我睡了你的女友”,互相伤害后却又继续玩耍,一定程度上以讽刺的形式呼应了主题。
二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不合时宜的镜头中读出。三人一路驾车前往目的地,导演在描绘三人关系的同时,还给车外的环境投去了更多的目光。破败的道路、路上的警卫、贫民村中的人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独立于故事之外,但却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要素营造了一个故事以外的空间——在革命制度党70年的统治下,整个破碎的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墨西哥人民。去描绘三位高阶层男女的放纵故事,实际上是创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讽刺性的揭露。
除了创作者的巧思之外,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茨基也为本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位墨西哥摄影师对于长镜头、手持摄影的熟练运用,会在之后的《生命之树》《地心引力》《鸟人》《荒野猎人》中反复呈现。他对于氛围的把控及营造,绝对是大师级的。他凭借上述后三部电影连续三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前无古人。
年少最初的性欲是充满阳光的,自由的硬,畅快的射。长大后性变得多少有一点丑陋,所以成年人对少男少女总抱有某种性冲动,因为他们深知,性对于少男少女而言,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重看后竟有想哭的欲望,画面中所展现的是片面的真相,而全知的画外音则揭示了全部的真相,对于真相的不同角度和程度的认知是所有困惑的根源;一如卡隆那动律十足的镜头下描绘出的是一场关于成长抑或离别的公路狂欢,但看似不经意间留下的小注脚却更能令人瞥见他那精心隐藏的野心。
6/10。两个男孩和西班牙女人的身份分别象征白人资产者、印第安后裔、殖民母国,女人逐渐扭转主动权重新制定原则,她与两人拥吻却退位留下男孩们搞基,他们遮掩阶级差异/同性倾向建立的同盟因醋意大发破产,车窗上的国籍图标和全知的旁白(讲述闯马路的工人、渔夫这些无关主线的人物生平)暗含政治批判。
又是一个关于夏天和青春的故事,包裹在黄段子与男孩荷尔蒙里的是荒诞又寻常的生活,一部深刻的青春性喜剧,最后群P前那段喝酒撒野简直太好笑也太真实了。虽然抖得厉害,但已经能看出卡隆的运镜和调度能力初露锋芒。(7.8/10)
之前跟赛酱聊起墨西哥一美迭戈卢纳(我的定义)就在想我以前没看过这个那又是怎么知道他很多年了的呢,学姐说你看这个能把他和盖尔加西亚(二美)看遍,诚不欺我。最近恶补墨西哥近代史,里面所有姓都是历史人物,几无印第安土著血统的权贵之子却因老爹想要彰显民族性而起着阿兹特克名儿(姓是开国总统),玩伴出身平民却姓Zapata牛爆了南部进城农民后代吗,在原宗主国(表嫂姓西班牙征服者)撮合下短暂相交但终究两个世界再也无法相互直视,偏偏设在打破一党专政历史性大选前,青春性剧之下莫非也有政治隐喻是我想太多吗。ps我跟阿方索卡隆的御用摄影师特别不对盘,他拍的画面我都觉得丑、不讲究,自从马利克用了他后感觉很难再爱了。
我要是内大姐就好了!
和《地心引力》是一部电影。
真是又青春又健康
墨西哥版Stand By Me,独自牛逼的岁月怎么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时光。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人在自己生命中浓墨重彩的存在过,最后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本片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上流社会、中产阶级、纨绔子弟的无病呻吟。放在欧美发达国家尚可,放在第三世界就显得特别的刺眼。
像写小说一样拍出来的电影,这才是我心中的“致青春”……居然跟《地心引力》的导演是一个人。
旁白是不是多了一点。
【B-】为明天imax的地心引力做预习,阿方索卡隆的成名作,和人类之子一样的DV手持摄影,长镜头果然也有,但受于投资和风格限制调度的远没有人类之子里来的让人称赞。关于性与爱的迷茫,又做出探讨的模样却没能给个满意的解答。或许,性和爱本身其实就不需要解答?
文本中将政治的角力转换成人类最为亲密的性关系,这就让对影片的隐喻层次丰富了起来,无论是带着冷战思维去划分左右,还是解读为当下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交锋,小到两人直接代表的阶级差距,观众都能找到可以自洽的解读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影片采用公路片的类型化模式去做戏剧冲突,在方便发展人物弧光的同时也丰富了背后的符号之间的互动。更难得的是片中还有如贾樟柯那样的社会记录(其实创作时间上也差不多),并且截取的是那些往往被忽略的小人物的记录平行于叙事,这位卡隆日后拍摄人类之子和罗马那种浮世绘一般的风格奠定了基础。最喜欢的是片中的旁白,摒除了背景音的上帝视角,有时交待主线故事以外的信息,但是到关键的伏笔时却顾左右而言他(在诊所得知患癌旁白却交待女主对自由的想象,以及掀起的马桶盖),观影事后回想才恍然大悟。
腐女要是想掰弯两个直男,只需要跟他们来一段3P。
青春小手枪,色情,各种裸。男主们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自嗨中,偏偏镜头和不断插入的旁白又那么的平静:有种奇特的绞着感,但也仅此而已。
荷尔蒙喷涌而出的《你妈妈也一样》显然不是一部单纯的青春电影,含沙射影的政治隐喻布满了这个躁动不安的盛夏。然而无关痛痒的批判就像啰嗦的旁白无法让观众尽情享受这场香艳离奇的天堂之旅,低沉与抽离的历史背景音反而让成长时节里的人略有出戏。但这似乎又是阿方索的真实记忆:欲望驱使的权力游戏毁了原本美好的时光。
色而不淫,洋溢着热情的公路片。果然在墨西哥的卡隆才是最有活力的,他视觉方面一切元素都在,标志性的长镜头,各种奇怪角度的俯拍等等,但让电影不一样的是他对墨西哥的爱啊,里面女孩说了一句话,大概是替他说的:“你们俩小子成长在墨西哥真是太幸运了,看看这里,四处洋溢着生命力!墨西哥万岁!” 小青年为了泡妞信口说来的“天堂之门”海滩,转角就成了现实,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影片后半段美好得都像想象一般。上帝视角喜好剧透的旁白把故事拉回了现实一些,制造了许多悲伤气息,当然可能也被大佛普拉斯学了不少去
近来看过最神来一笔的结局。短短一分钟,却仿佛道尽无数。之前的故事被全部颠覆,又让人觉得其实一切本该是这样。那些貌似惊奇的东西,某一天真的发生了,又好像早有预料。
3P战,极性感。三位主演三点全露,充满荷尔蒙的味道。剧本太出挑,使得超美的摄影不怎么出彩。一路狂High,贯穿了整个墨西哥的风土人情。少年的成长伴随着姐姐的性教育~还有那自由的感觉~最棒!最逗的是旁白的剧情引申,最美的是天堂之口,最深的是无言的结局。CC标准收藏版蓝光#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