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终于看完了《扬名立万》,可能因为期望值比较高,看电影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震撼感,但看完越品越有味,现在已经想二刷了。 预告片算是一个观感欺诈吧,其实这个片子并没有那么剧本杀,杀手在开场不久就已揭晓,剩下那么多人的兜兜绕绕,有人为拍出电影扬名立万,而有人只为发掘一个真相。整条故事线并不复杂,甚至是出乎意料的简单,但真相背后却是那样盘根错节深不可测。 电影故事线的推进,明在李家辉,暗在齐乐山。就剧情角度而言,李家辉是一个引导者,像他个人海报上的《自由引导人民》一样,他执着甚至偏执地追求着真实,用他的推理与观察一步步抽丝剥茧还原真相。他推出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让所有见证这一切的电影人们都认为那已是结局,然而电影尾声,反转出现,真正的执棋掌局者其实一直是齐乐山。他用强大的头脑与演技精心编织了一场盛大的谎言,套进去了追求事实真相的所有人。聪明人与聪明人的较量,最后当真相在李家辉心中大白,谁赢谁输已不再重要。 李家辉和齐乐山看起来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他们的精神内核却如此相似——勇且毅,为了信念不顾一切的疯劲狠劲。李家辉的灵魂是一个记者的灵魂,他的眼里容不下谎言与假象,他的世界是绝对正义非黑即白的。因为相信真实不应被掩藏,他以自己作赌无惧无悔,哪怕前方是军阀财阀的厚壁也要撞得头破血流。齐乐山呢,他有沉稳刚毅的军人侧面,而当他面对亲爱的小夜莺时,他把他的勇毅全部倾注给了守护家人的温柔。保护夜莺,让她平安喜乐的信念如此强大,支撑着他疯狂地杀死了三老,又只身一人设下几无破绽的局,最后以死来使事实消迩。 一个人为找出真相奋不顾身,一个人为掩盖真相义无反顾。命途的最终,他们都是对着乱世中凝聚的黑暗不公拿起武器,以卵击石。思想的交接火花中,时代的噬人洪流中,两个小人物的身影是那样单薄却坚定。 ——私以为《扬名立万》最值得品味的地方恰是它的人物形象塑造。每个人都有其特质,每个人都不完美却有别样的闪光,正如前文所写的李家辉与齐乐山。其余的人们,他们也许没有这两人的硬与直,好像更善于寓居在虚情假意的皮囊里随波逐流保全自身,但他们同样有血有肉,有缺陷,也有人性善意的火光。 苏梦蝶作为一个伪花瓶女角色,在一众男性主演中极为突出。她代表的是与真相的博弈不同的另一层价值——女性的生存之道,女性自强互助意识的觉醒。开场时,她好像只是一个演技平平的过气女星,和导演们毫不在意地讨论着电影里的“枕头”卖点。但随着剧情推进,她的思想变得立体,她会离开那个伤害她的前夫选择爱自己的没钱丈夫,会反击他人对歌女舞女的轻蔑偏见,会独自感叹于舞台的风光背后,女生想要站在那个位置的艰辛。一个独立清醒的女性,在那个时代要忍受多大的成见与攻击难以想象,但她撑过来了,没有被恶意磨去全部棱角。圆润下的这点尖锐,与天真单纯却被现实伤害的夜莺相对照,更显可贵可叹。 郑千里总是端着他名导的作派,不甘心接受自己被市场抛弃的事实,爱慕虚荣,怂且庸俗。但这么一个对拍流水线烂片甘之如饴的导演,也有对他人隐晦不言的善意,也有对艺术藏于心底的追求。当他对李家辉风言冷语时,谁能想到“剽窃”作品的背后是极尽深沉的保护,甚至不顾自己被误解仇视。而他说出那句他也愿意拍时,大概也是他未泯的正义感驱使着他吧。 还有世故圆滑却如隔岸观火的关静年,平时软蛋草包关键时却挺身而出的陈小达,懵懂稚嫩但正义赤忱的警察大海,商人投机心态最后还是放不下这群人的陆子野……这么些不够好却也没多坏的人汇集于此,共同勘破一个真相,共同用小小的正义感与使命感,让案件霉黑的背面见光。 可惜那背面终究过于黑暗沉重。这群傻瓜殉道者葬在了异国他乡的海里,最后几位有所记忆的普通人就此安息。他们没能扬名立万,没能让更多人窥探到真相一隅。生前不被关注,死后亦无人问津。只有一张经由大海之手拍出的照片,无声地记录下那一个置身现场的瞬间。 幸好还有那一张照片,让他们的故事还有所依存,那栋房子,那群人,不会被一切能够记忆的所遗忘。 很难说《扬名立万》和《一部电影的诞生》哪个名字更好。整个故事由电影起笔也由电影落笔,但电影在越南公映前已经诞生,故事线却还在拉伸延长。扬名立万,似乎最后还是没有,可至少还有一个场景被挂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张扬着,微笑着。 这个并不合家欢的结局大概就是命途的必然。这部电影隐喻太多,批判太多。从前半段对一部影片的夸张演绎,电影组对卖点噱头的一味追逐,到事件被层层剥开时血淋淋的潜规则,掌权人玩弄漠视他人的丑恶,高位者可以擅自篡改书写“真相”,海报上画着萨尔达那帕勒之死,局中人都只是他生杀予夺的玩物而已。小人物们奋起反抗,终究不能抵过密不透风的强权罗网。 很有现实意义,让人佩服编剧的勇气。 电影里草蛇灰线隐于细末,却又将伏笔一一收束,喜欢这种每个细节都有所对应的严密感。齐乐山连皮带肉啃着橘子,像是咀嚼与夜莺的回忆;大海从齐乐山手上抢过别在腰间的刀,最终被取回插在了南京来的长官身上;开头猜测剧本时一句看似寻常的“法国医生碎尸案”,竟是促成整场计谋的助燃物;而舞台旁凌乱的投票券,成为了联结两人推理线的桥梁。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 有几个片段我感触很深。大海死前终于将对苏梦蝶的钦慕诉之于口,他最后恋恋不舍地看苏梦蝶一眼,只是轻轻给了她一个胶卷。那个胶卷,我当时没看出来是何物,后来重盘剧情才恍然大悟。感谢那个小警察的真情涌动,才给这群无名之辈留下了一张照片,让他们的形象在逝去后依然清晰。那张照片看起来那样鲜活,在令人唏嘘的结局中倏忽间竟有温暖。 南京的长官说,他是踩灭火苗的人。而齐乐山笑着重复,你说你是踩灭火苗的人。然后他向汽油开枪,自己燃起了大火,烧去一切真实与记忆。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飞蛾扑火,以己饲火,直教那火光烧满天,烧出无灾无祸的一条新路。 还有永恒的催泪点,李家辉向齐乐山讲述那一只夜莺的故事,齐乐山含着泪将其温柔补全。“您的小小的歌鸟,现在要远行了”,在颤抖中,他诉说着对夜莺最缱绻的牵挂与祝愿,也向看见了事实线头的李家辉诉说着不可言明的真相。回头看,一切都早已被暗示,当时却无人在意,只余醒悟后蓦然回首,如无声处听惊雷,却再无人响应。 以及我心中最好的情节,人物塑造的神来之笔,电影内涵的升华。李家辉不顾一切地追求真相,他不在乎是否得罪人是否置自己于囹圄之中,他要的只是真实,绝对的真实,放在光下公之于众的真实。然而在即将追上夜莺触碰到三老案真实的那一刻,他收回了手。他说了一辈子真话挖了一辈子真相,但在最重要的一次,他放弃了真实,他撒了谎。也许这是他有生之年唯一一个谎言。“我们好不容易知道的真相,难道就这样让它结束了么?”很多时候他不愿,但这一次,他微笑着看着她上车,远去,从此天各一方,再无交集。如果真实的力量会带来疼痛与伤害,那么谎言也是一种保护和成全,是善意铸就的盔甲,护佑一个爱唱歌的女孩此生无惧无忧。 他说:“我认错人了。”放下真相的他那时笑得那么幸福,眼睛灿若星光。然后他们一起大笑,奔跑,穿着白衬衣或连衣裙,在洒满阳光的大街上,仿佛没有军阀没有血案没有回不去的故乡,他们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享受生命悠长的欢愉。 没有三老案的过往了,他们只是一群平庸的差劲影人,拍着永远上不满座的烂片。彩蛋里他们拍的那部电影,真的好烂啊。即使有热血有梦想有责任与正义感,他们依旧拍不好一部电影。这好像是个黑色幽默,你看,没有才华就是这么悲哀。 但我依然要感念与感谢,有这群傻子愿意发出这样的声音。 最后的最后,说完了剧情与立意,这真的是一部靠演员撑起来的作品。尹正和本煜的对戏精彩到让人忍不住要拍案叫绝,齐乐山坐在沙发上时等待审判的神情,李家辉收回手时的明亮眼神,太打动人了。真心希望这些用心演电影的好演员都能接到真诚的剧本,都能扬名立万。你们很棒,你们一定会被看见的。
9.7/10 太超出期待了…短评写不下了记录个长评吧,太喜欢了。
直观感受是玩了一场大型剧本杀,尤其是上上周刚玩了个类似的日式还原本。不同身份的人各怀心思聚到名门豪宅共同探究某件悬案,豪宅后来变成了无法逃脱且含有凶手的密室,环境设置上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也挺像。
对话节奏拍得真好,尤其是步步紧逼挖细节的那段。演员演技在线(除了qxx和dex略显不足),且人物形象都因为前期铺垫和陆子野那段矛盾高潮戏而立体起来,拍法挺聪明的。张本煜也太行了,他怎么老是演这种深情温柔又带有“年少无为”的无力感的角色!《乘风破浪》里的一方天地已经把我圈得死死的了,这次演技直接天花板。我太喜欢邓家佳的角色了,她连哭的时候都美得不行…而且作为主演里唯一一位女性,她温柔且共感力强,体贴和包容度极高,在众人的沟通连结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众人都畏惧时她两次打破僵局给齐先生点烟,某种程度上是最勇敢又最让人柔软的那个人。
情节有反转,比起利刃出鞘也是略胜一筹。笑点也不错,“我叫你爸”那个包袱是真的太响了,身为周杰伦粉丝我真的秒接歌词然后笑出声。
还有关于“电影”本身,对闪灵的致敬,对系列片和彩蛋的“揶揄”,默片皇帝,“优秀的场记和平庸的名导”,没有存在感的武替,演技一般但谣言遍地的漂亮女星。还有那句,“不要把你的喜好强加给观众,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多少带点黑色幽默吧哈哈哈。
虽然有以上这些优点看得我挺开心的,但如果没有最后那些的话我也不会这么喜欢它。
“踩灭火苗的人”和“一个人说出去就成了千万人的记忆”。被暴力拽下的铁钩,满地狼藉、汽油火焰,让人沉默的人,无辜死去的人,勇敢过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想说却又不敢的人,一身正气却只能被摁在桌上的人。那个满地鲜血的屋子营造出的无力感和诉说无门的绝望感简直把我淹没,六个人在河边的挣扎看得我泪流满面,因为我会联想到,这部电影是不是也隐喻着哪些不能说只能拍的人和事呢?
想起前两天提起一个关于某地区的热搜,底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却投诉无门,身边有个人提起这事儿,轻飘飘一句“都是随便写的吧”,瞬间让我反感到极点。
所以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显得不“随便”,已经如此字字泣血列事实讲道理,也不能让你重视我的处境吗?
最后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其实是反讽,越听我哭得越厉害。
把她变成死尸是保护她的最好方式,不去拍她肩膀才能让她平静地活着,因为那一笔带过的越南两船相撞是隐含的永远逃不脱的命运,冲这一点,创作者对现实的悲观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您那小小的歌唱着的鸟儿,即将飞向远方了。夜莺请一直往南走吧,到暖和的地方去生活。
What a fuckin‘ world.
在这个电影市场的寒冬,《扬名立万》点燃了一把火。
截至目前,该片已连续8天蝉联当日票房冠军,总票房也已超过2亿,据预测,最终极有可能突破6亿大关。
这部电影一没大明星,二没大场面,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它是怎么做到的?很多分析都把着眼点放在外部。
比如影片选在全年最冷的档期上映,避开了激烈的竞争;比如同档期的其他影片口碑不佳,间接促成了它的优异表现;再比如暑期档、十一档接连被主旋律电影占据,使得被压抑的观影热情获得了一次小规模的延后释放……
诚然,这些外部因素都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它们仅仅是催化剂,并非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要到影片内部去找。
研究《扬名立万》为什么火,尤其能看到当下时代的观众趣味。
首先从类型上看,这是一部复合类型片。所谓复合类型片,顾名思义,指的是一部电影同时容纳了多种类型。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漫威电影,它们几乎都是科幻片和动作片的混合体。具体到单部影片,还可能掺杂进更多类型元素,比如《蜘蛛侠》系列糅合了青春片元素,《美国队长2》同时是一部谍战片,《死侍》和《银护》系列含有大量喜剧桥段……
之所以会出现复合类型片,也是因为单一类型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再怎么加麻加辣,也没法再有效刺激观众,于是复合类型片应运而生。本质上,它也是一种“复联”模式,是把多种口味集结到一起,让观众获得极大享受。
《扬名立万》同样如此,在类型搭配上,它有点类似《唐探》系列,采用悬疑片加喜剧片的模式。
按一般剧作法看,这么搭配很没有道理,因为这两种类型会互相拆台,悬疑会破坏喜剧的节奏,喜剧会消解悬疑的氛围。
事实也正是这样,《扬名立万》中的大量喜剧段落对于情节推动毫无助力,只是一再延宕了推理的进程。就比如“我叫你爸,你打我马”的谐音梗,武人逞能未遂的尴尬场面,以及那一大段莫名其妙的舞蹈……实际都是无效情节。它们只是一个个段子,被生硬地嵌进了完整的文本里。
可是从实际效果看,观众们似乎并不觉得突兀。相反,他们极其适应这种一惊一乍的并不连贯的节奏。而实际上,这就是“短视频”的节奏。
不可否认,短视频已经深刻改变了当下观众的观看行为。一个常刷短视频的人,他的情绪切换能力是很强的,可能刚才还在哭,这会已经在笑了;另外他的注意力也相对更短暂,他忍受不了太漫长的铺垫,最好所有情绪都是直给的,让他很快就能接收到。换句话说,他们并不追求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感受,他们需要的是持续获得高强度、高密度的情绪反馈。
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一届观众欣赏不了《指环王》这样的电影,因为一部类型单一、情绪单一,还要用三四个小时去铺垫史诗感的电影,是根本取悦不了他们的。别说三小时了,三秒钟还没有爆点出现,他们就已经忍不住要滑动手指,刷下一条了。
从这个角度看,《扬名立万》算是摸准了这一届观众的脉。
这部电影由不低于十次的转折(或反转)和无数搞笑段子交替构成。整个的情绪脉络也极其跌宕起伏,从悬疑,到紧张,到插科打诨,再到推理的爽感,以及最终揭晓真相时的悲情……
夸张点讲,看这部电影就像是刷了两个小时的抖音,一个梗接一个梗,前赴后继,主创们通过反复的建立、打破、再建立,让观众易于麻木的神经时刻保持兴奋。
至于整体剧作是否平滑和浑然一体,反倒无所谓了。
因为主创们心里很清楚,短视频时代的观众们,笑点、泪点和燃点都没有变得更高,而只是变得更短了。
除了对个体情绪的拿捏,《扬名立万》更精明的地方在于,它把握住了时代的情绪。
要知道,做到前者,只能让观众爽;做到后者,才能让作品爆。
那这个“时代情绪”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从近年来火遍全球的两部韩国影视作品《寄生虫》和《鱿鱼游戏》中,就能找到答案。
这两部作品表面看差异极大,但挖到底,都在讲同一件事,就是“贫富差距”。且这种差距不止体现在财富数字上,更体现在权力的不对等上。也正因力量悬殊,权贵阶层可以高高在上,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普通人只能挣扎于底层,要么加入内卷,要么回家躺平。
《寄生虫》和《鱿鱼游戏》刚好以两种方式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结构性的悲剧。
前者通过一个富人家雇佣人的故事,以小见大,讲述了两家穷人狗咬狗的惨剧。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富人其实并不坏,也并未存心作恶,但两个阶层天然存在的势差,使得富人的无心之举就已经给穷人造成了灭顶之灾。
后者看似更抽象,实际更直观,它把权贵阶层控制下的世界直接映射为一场“残酷游戏”。权贵们躲在幕后,操纵一切;而底层人则在一场场以“公平”为名的游戏里,成为内卷的牺牲品和被剥削、被取笑的对象。
应该说,这种扩大化了的“仇富”情绪,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共通情绪。在这种情绪上做文章,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扬名立万》正是如此。
这个故事因一场选秀而起。在这场选秀中,少女夜莺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赢家。可是,随着真相层层揭晓,我们知道,原来这场所谓的选秀不过是权贵们早有预谋的一次“选妃”。它和《鱿鱼游戏》一样揭示出了一个残忍的事实:当一个普通人沿着权贵们拟定的游戏路径攀爬到顶点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他们余兴未消的玩物。
这是《扬名立万》铺就的悲情底色,而整部影片的爽感就建立在小人物的两次反抗之上。
一次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即齐乐山犯下的三老案;另一次则是以一种更浪漫也更直击心灵的方式完成的,也就是拍电影。
片中的主角们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loser,有过气男明星,有演技拉垮的女演员,有得罪了衙门惨遭封杀的编剧,有不甘心做替身的武行,还有公认的烂片导演……这些人匍匐在影视行业的底层,都渴望一个翻身的机会。而落魄的富商陆老板正是看中这一点,把这帮人聚到一起,要合伙干一票大的。他们要把轰动上海滩的“三老案”改编成电影,可是在探讨剧本的同时,他们也逐步深入到案件中,得知了背后的真相。
这时,一个选择摆在他们面前:是严守“政治军事不能碰”的红线,把三老案魔改成一个娱乐爽片?还是发挥电影的社会功能,完成对现实的记录和批判?
而在这道选择题的背后,实际拷问的是:在这场资本游戏面前,是选择同流合污,还是果断转身,做一个虽败犹荣的不妥协者?
最终,这群小人物选择了后者。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在触达时代情绪的同时,完成了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叛逆和释放,使得观众获得一种假想的快慰。
《扬名立万》以“短视频”的节奏,讲述了一个“底层反抗权贵”的故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当下观众最能接受和与之共情的。
这也许能部分解释它突然爆红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也确实饱含着对“电影”的深情。
如果抛开悬案本身,它实际讲述的就是一部电影艰难的诞生过程。
这个过程要冲破重重阻碍,包括审查的刁难,当事人的阻挠,利益相关者的干预,以及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而整部电影以剧本会的形式展开,演员们在剧本围读的过程中,不断入戏,以至于忘记摄影机的存在,直到最后,他们终于达成人戏合一的境界,拍出成片。这整个过程,就是从剧本到排练再到正式拍摄的一次全景重现。
这部电影是对“电影”的一次献礼,是对电影的现实意义的一次重申。
但另一方面,这部献给电影的电影,本身却并不怎么“电影”。
与它时常一同出现的,反倒是短视频、剧本杀、话剧感……这些电影之外的词汇。
在这种错位中,我们体认到另一种荒诞。
它似乎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电影正在被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驱赶到舞台的边缘,成为如片中人一样的流亡者。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
只写不一样的深度影评。
《扬名立万》是那种没什么好说但是让人想说点啥的不必花钱进电影院的片子,我觉得它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近些年在院线看到的类似简中作品的感受:不是没点子,不是没演员,不是没批评精神,不是没细节巧思,但是缺少精致、成熟、诚实的电影语言。《扬》就是上海老小区的晾衣杆,乱七八糟良莠不齐的桥段,但硬是给串在一起了而且迎风飘扬地吵闹。你可以看到仿佛有数位电视剧、话剧、小品和滑稽戏演员以各自的艺术状态在“伪”室内戏里使劲对话,状态最好的是我的好大儿老秦——他保持住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相声水平并不高的傻孩子的形象,而且可能就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是来说相声的,所以比较没有违和感。
其他角色就是时而在人物里但许多时候都和陆子野的腔调一样让人物形象和叙事节奏带有奇怪的走样感——直观得,这是喜剧和悬疑两种风格摩擦的结果,也是什么都想要又都说不太圆的外在残疾——于是,在悬疑方面的平淡,就像你以为这个组局的陆老板这么拿腔作调总得有点东西,结果人家真的是“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在喜剧方面的生硬,是喻恩泰和柯达突如其来又连续不断贡献的刻板印象和插科打诨;而那些隐喻、批评和导演的“良心”,则在一个又一个不算自然但说了也就说了吧的“金句”里,用语言的“爆点”把剧情和人物本身没能充分带出的东西拱了上去。
《扬名立万》基本是一部通过观众的善意理解和宽容思考才能过关的电影,是需要忽略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拼接和逻辑的缺失才能夸一些桥段、设计和台词的电影,尽管这样要借助观众而活的电影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好,但《扬》恰恰是一部喜剧+悬疑定位的电影——这就像你发现自己坐在一辆脚踏人力小汽车上那样尴尬。
所以我的感觉并非是作品想表达的东西已经超出了剧情本身所以需要不断的增添东西来帮忙略抒一二,而是这个作品本身的断裂——导致它无法用基本的电影语言讲清基本的事情。比较遗憾,虽然也不能说后悔花钱看了。
今天二刷之后,才发现电影里从一开始就是处处伏笔。
1. 电影里不断强调一条暗线: 军部和财阀的矛盾。一开始当李家辉和关静年知道凶手是远征军的时候,关老师就把李家辉叫道走廊里,告诫别再查下去了:谣言是真的。是什么谣言?就是军队少壮派杀手杀掉了贪污军饷的军部买办。所以当陆子野知道齐乐山是军人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害怕,而且直接对李家辉说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2. 有一段齐乐山和夜莺一起看电影的片段,其中一句台词是:看我们双剑合璧。片中梦蝶和齐乐山对人物形象的时候,齐乐山一直说自己喜欢一个师妹。师妹是谁,同门师妹学的什么?学的估计就是杀人的技巧,一个刀法惊人的副官,他的师妹刀法应当同样不差。
3. 齐乐山重要的台词:我会编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故事。大家可以在片中看出此人编故事的本领,当大家说到童年阴影,家庭暴力,就能编一个打马的故事;听到在讨论医生碎尸案,就想到把碎尸加入到故事里,甚至制造证据链,让一向自以为聪明的李家辉更加认定了自己猜的方向。当李家辉问为什么叫夜莺的时候,他自问自答说出是不是来源于一个童话故事:有个国王快死了,临死之前有夜莺给他唱歌,齐乐山就说夜莺父亲是将军临死前把女儿托付给他。由此可见齐乐山才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他一直都在编故事,掩盖最后的真相。他想保护自己爱的女人,因为杀人的是她。甚至连将军的存在都不一定是真的,夜莺也许就是和他一起受训的特务。实际上当大家逃出别墅之后,在草地争论接下来该怎么做的时候,中间突然有一句台词:齐乐山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隐喻着齐乐山最后一个故事还是他编的。
4. 最后这个结论就呼之欲出了:夜莺才是那个真正的杀手,在只有她 三老的密闭场景,才是最适合杀人的时机,所有的保镖都在门外。佐证这一点的是:在李家辉最终看到夜莺,看她上车离开之后,关静年跑上来说了一句突兀的台词:我以为你看到杀手了呢…
现在回看一开始磨剧本的时候,郑千里那个烂片版本的剧本结尾,是女的站在狼人的血泊里微笑…
5. 最后的最后,电影的画外音是:他们能看懂吗?既是对能否看懂这条暗线的疑问,也是对观众能否看懂这部电影暗含各种讽刺的疑问。
很多事情你知道真相了,但你敢拍吗?拍出来了能上映吗?最终只能在海外上映然后无人问津,知道真相的人还是被强大的力量彻底抹去了。只能有一张照片证明他们存在过。
幸好这是属于那个黑暗的民国年代的故事,幸好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时代,才能看到这部伟大的作品。
《扬名立万》去影院看了3遍,每次看的目的都不一样,感受也都不同。
第一次11/05点映,我想从电影中看到刘循子墨这些年沉淀下来的思考, 第二次11/11公映,我想客观地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看故事怎么讲下去, 第三次11/13感谢导儿送的票,我想拉下片子,看看电影中有哪些可以优化改进的地方。
第一次的观后感上次看完就写过了,与其说那是影评,倒不如说是借影评传达给导演的一封私密的情书。那这次就好好聊一聊《扬名立万》这部电影。
(声明: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没看过电影的不要看。)
附上凭记忆大致列的故事发展节奏
首先《扬名立万》我觉得真的拍得很好很好了,如果非要从中挑毛病的话,我觉得只有在进入案发现场之前的主线剧情推进有点慢了。
前30分钟完成了故事建置(主要人物介绍,三老案简介)的任务,但对三老案的案情推理本身并没有起到作用,直到李家辉齐乐山审问时才终于给出了第一个线索“不是为了钱,就是要杀人”,对于抱着看悬疑片心态来看的观众来说,给出的信息确实少了点。而且这一段情节都是人物对白,话剧感比较强,接受度上也会稍显吃力。
但作为导演第一部长片,也能理解他想要在影片中多增加一些致敬内容,以及照顾一下当年追《报告老板!》的观众,无厘头的梗很多,并不乏味,这也是给我们这群老粉的一份礼物,非常幸福。再加上人物都很有趣,又狠狠地讽刺了一圈电影行业乱象,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看起来还是蛮爽的。
人物开始进入凶案现场分析之后的节奏就很流畅了,这也是片子的第一个情节点。我觉得这一段设计得蛮好的一点是在陆子野要放弃拍摄时,案件其实推不下去了,没人想知道通风口里面发生了什么。但这时齐乐山上来了,众人的目的从查明真相变成了活命,逼他们上去看看,这才让故事继续向前走了一步,才有了后面的推理,才展开了守护的浪漫故事作为“真相”。但我其实觉得守护的故事可以情绪再铺得满一点,第一次看的时候有一种难受但还没难受到能哭出来的微妙的感觉。
第二个情节点就是黑衣人登场。现场被毁,所有人都要被“消失”,这是故事最绝望的时刻。但还好前面有海兆丰把弯刀误插枪套的铺垫,给齐乐山拿到武器反杀找到了机会。而后众人逃离现场,关于要不要拍电影的争论是人物弧光转变的重要时刻,也是影片主题的升华,“我他妈也是个有良心的艺术家”,这话说得太漂亮了。
最后的转折,夜莺没死,这才是真正的真相,实在太让人意想不到。我觉得“夜莺”是影片中美好的象征,如果没有最后的这个转折,夜莺死了,美好破碎,那么故事就会导向残酷悲伤的现实主义,但夜莺没死,她在另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美好被延续下去,就很浪漫很温柔,我太喜欢刘循子墨了。
我觉得那一刻他必须停下。李家辉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一点是,其他人都只是想拍一部电影扬名立万,可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追求真相的固执的人。他不要枕头和拳头,他只想挖出真相,用电影还原呈现。如果他那一刻叫住了夜莺,那么他的人物弧光并没有发生转变,反倒是又一次将美好打碎。但这个真相重要吗?他们已经通过电影实现了守护更多女孩的目的,又为什么要因为这样一个所谓真相去打扰这个女孩的生活?所以他的手在那一刻必须停下。
轮船失事200人失踪,没人来取的老照片。这群人最终是生是死我其实觉得没啥纠结的必要,人物客观事实性的死亡本身并不是影片要重点讨论的话题,“扬名立万到底代表着什么”才是更加值得反思的问题。三老案被揭发,这群人的扬名立万的目标实现了,这不就是圆圆满满的幸福结局吗。
他们可能死了,确实遭报复了,也可能就是逃亡海外回不来了,死还是没死无所谓。如果非要再纠结的话,按照我的猜测,胶卷是去越南之前送到照相馆的。影片之前其实有一个彩蛋被导演剪掉了,就只留下结尾卖报童在门口卖给一位绅士报纸,这位绅士是导演刘循子墨客串的。
根据子墨生日花絮能看到他后来有一个造型身上沾血,像亡命徒,应该是李家辉替身时的造型,所以我猜测这群人后来还是被追杀了。
当然这些都是我瞎猜。点映时其实有观众问了结局的处理,导演给出的答案是“观众的解读往往比我们的创作更高明”,所以大家猜得开心就好。
不得不说,刘循子墨可真有你的,真就是上映之后就把影片完完全全交给观众了。但也确实,他的观点在影片中已经都说得很清楚了。
如果一部影片具有社会意义但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还要不要拍?
他妈老子也是个有良心的艺术家!
是否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观众的解读往往比我们的创作更高明。
怎样看待票房?
循序渐进,我们靠的是口碑。
听说看完片子之后管饭,是真的吗?
下次一定有!
你说他们能看懂吗?
不一定能看懂。咱们做了应该做的事,问心无愧。
斧头《功夫》《闪灵》 魔雄 狼人设定 红裙《无耻混蛋》 关静年黑帮《教父》 “我叫他爸,他打我马” 《爸,我回来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无间道》 李家辉发现齐乐山身上缚锁的镜头用了希区柯克 “这个故事应该这么拍” 不用说啥了,《报告老板!》 “我请你们来,不是想证明我陆子野有多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英雄本色》 李家辉苏梦蝶双人舞《低俗小说》 没人来取的老照片《共同警备区》
一直打着“剧本杀电影”来宣发可能会影响观众预期,这压根不是剧本杀,这就是正儿八经的剧本会。而且也看出来宣发确实穷,没钱买热搜,这票房还真就得看口碑了。
片中只有两个女性角色,明线是苏梦蝶,暗线是夜莺,但整部片子对女性自我意识、现实困境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难得的关怀与思辨性,万合直男编剧团能有这种思考真的是很佩服。故事虽然讲的是民国,但放在当下依旧成立,希望自以为是的道德审判少一点。
看过《报告老板!》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因为某些原因现在优酷的版本其实经过了大量的删减,感觉这一点也影响了刘循子墨对电影创作的看法,加入了大量对审查制度的讽刺,但也有一些台词对不上的镜头,不过影响不大。这片子能公映真挺不容易的。
我好喜欢把《扬名立万》英文译成《BE SOMEBODY》,这一次我们都不是NOBODY。
10号那天听了《硬核电台》对谈刘循子墨的那期播客,我发现播客里的是我喜欢了七年多又十分陌生的刘循子墨,从没听过他这样讲话,他真的变强了好多。
20号一个采访花絮里,他拿出自己的笔记,里面写着“剧组成员不要公开批评任何人,不管是不是在拍摄期间,那样会降低他人威信”,“和演员谈论角色,要完全信任角色,完全站在角色那边”,“尊重他们”,以及每场戏需要完成的戏剧任务、人物关系等等等等,看到这些就知道片子肯定能成。
当大家在看这么一部电影的是,主动或者被动代入剧本杀的时候,到底是剧本杀的普及成功,还是电影市场下沉找到的捷径?总之,都和电影本质偏离了轨道。
前30分钟很“报告老板”,本以为子墨导演的处女作电影只是这样了,没想到,从半小时后开始,剧情展开逐渐精彩!娱乐圈乱象,影视圈潜规则,还有故意避而不谈的那些隐喻的剧情……简直太精彩!当快看到结尾时,有两句台词给我很深的触动:大概意思是“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是记忆,记忆就像火苗,只要有一点儿,便有变成燎原之势的可能”;另一句是“我们好不容易知道的真相,难道就这样让它结束了么?”(我觉得很多暗藏的隐喻升华了这部电影的主旨,希望如电影内在想表达的一样,有些记忆可以被人记住)另外,个人觉得,值得二刷,里面几个演员的演技都很棒!
毫无期待缺惊喜连连。剧本非常难写,这种悬疑故事层层推进再步步反转,太容易bug满满。但成片的剧作和叙事都挺完整的。尤其是结尾处理的极高级,心向阳总是好的。张本煜才是妥妥男一,邓家佳稳的全片两色一抹。
全片跟过家家玩儿似的,你以为离扬名立万只差一步之遥,还早着呢!(听说片名最初叫《一部电影的诞生》,看来导演真对文文情结蛮深的~
类似于《十二怒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一群人在一个房间讲故事”的电影,剧本创造还是很有难度的。三老案和法国医生碎尸案,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案子竟然是一个案子,也是一个亮点。当然,后面又反转了,它们就是两个案子。齐乐山的目的是保护一个人,以及掩盖一个秘密。而李家辉等人的目的,是借助电影把三老的事公之于众。这原本是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最后双方竟然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李家辉等人既借助电影揭露了黑幕,同时也没有破坏齐乐山的计划。电影最后李家辉终于看到了真相。他把手伸了出来,因为他想抓住真相。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把手放下,因为他终于明白,有时候揭开真相是残忍而自私的,有时候守护谎言也可以是善意而美好的。李家辉和齐乐山之所以用生命守护一个谎言,他们守护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后面的那个人。
“要不这样,我们拍个电影,但是不说这个女孩是那个女孩。”
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
悬疑和喜剧不易混搭,目前国内也仅唐探系列在此领域颇有所成,没想到刘循子墨处女作便交出不错的答卷。前面喜剧后面悬疑融合得不错,迷影元素不少,反嘲娱乐圈社交、影视圈创作,以及吐槽审查和署名,虽是创作者夹带私货,但并不枯燥。剧本杀风格迎合年轻人,然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观影驱动力。选角和表演方式也指向更下沉的受众群体,营销跟上来就会小爆。好看的悬案离不开对凶手内心的探索,张本煜此次无疑是他演艺生涯最为浓墨的一笔。
华语院线第一部“剧本杀电影”吧,真的讨论剧本,当然几年前开始写剧本时肯定不是以剧本杀的噱头为目的,更可能是想拍中国的《利刃出鞘》,且是冒着很大的投资失败风险去拍的。我看之前避开了一切剧透,事先不知道几乎没有外景,全是室内对话戏,所以看到中间有点犯困,要是调度再漂亮点、节奏再紧凑点就好了。但到后半段,尤其余皑磊那个“灭火者”角色的几番话,说掌权者最怕的是“记忆”,他要负责扑灭星星之火,一下子把我震清醒了,牛逼。就冲这结尾也要为这部有勇气、有思考的电影点个赞。陈明昊和邓恩熙的表演略欠佳。
作为电影来说没法给高分,基本是胡闹和瞎搞,台词金句频出(我讨厌的那种),演技故意浮夸,妆化油头粉面。最后亮点的上升高度也是建立在虚构中就有点讽刺了,但仍然有一些想法值得肯定。其次感觉中国电影还是能夹缝求生的,虽然都得架空吧。
8.0 影片给我的惊喜感多一颗⭐虽然能感觉出来导演对长篇的把控还有一点青涩,但是整体的情绪流还是非常好的编剧团队真的太多惊喜,带着一点点万合天宜的熟悉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完整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是让人能够记住的,没有单纯的工具人,没有简单的纸片人。故事的反转做的真的很棒!!这点真的给我很多惊喜!!不太多剧透了。影片最后的结尾,让人突然能够回忆起整个故事开始前,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恍惚感,让观众从深入其中的代入感中猛的抽离出来。真的很爱!另外夸一下各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张本煜演的,太好了!!!
其实本来想给四星,但心想这应该是今年最好的国产悬疑片吧,那就拉满吧。美其名为剧本杀电影,但其实与剧本杀关系不大,称为话剧杀更为合适,甚至连诡计反转的设置都更像悬疑推理电影的处理,诚然它就是大银幕放的话剧,每个演员的表演都较以往浮夸许多,还有些观众觉得做作,我是可以理解,但如果从一部话剧来看,我却觉得可以接受。话说我刚看话剧的时候,也被话剧那种夸张的表演劝退,但只要看的多,慢慢可以接受下来。一家封闭的大宅子发生命案,好几个人排排坐,重温案情,从表面上看,像是阿婆的标配,其中有一个密室诡计融梗了柯南的降灵双重密室,不过不是重点,重点是凶手的动机和分尸的理由。唐探3喜剧本格社会动作样样都想占尽,我不认可,观众也不买账,这刘循子墨第一部银幕大电影就把陈思诚想干的事都干完了。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当年的万合天宜,真的是在一群拍网剧的小咖里,捞出了一票天才啊
什么烂七八糟的悬疑,国产制片人导演编剧是不是对悬疑有什么误解啊。
尹正最后伸出又收回的手 谁懂。
《扬名立万》其实有一个夜莺复仇操控全局视角:夜莺父亲在远征军印度作战时战死,原因是军政部贪污,前线补给出问题了——李编剧报道了军政部贪污案,夜莺得知真相——夜莺了解了贪污案的背后是三老——夜莺利用齐乐山复仇,主动勾引三老,并引导齐乐山杀人后掩护自己逃离现场,齐乐山抵罪——夜莺没料到一群无聊电影人要拍这个题材,怕事情暴露,主动报案,让军政部的人去处理这群电影人——夜莺发现电影人们跑到了越南,就继续跟到越南——最后斡旋制造了越南撞船事件,让所有电影人覆灭,也就是片尾报社小孩说的那个新闻。
故事是编的,这根本就是一场有预谋的杀人计划。齐乐山是远征军的军人,跟着夜莺的父亲去印度打仗,远征军伤亡惨重,夜莺的父亲重伤身亡。夜莺看完齐乐山带回的信非常愤怒,随后两个人就一起来到了上海,从那个时候计划就开始了。整个故事并不是没有破绽,他说是久等不到才临时起意去救人,这根本不可能。门外都是三老的保镖,就算他真的把这些保镖都解决了,也不可能都不惊动里面的人就直接进去把人杀了,只有可能是里应外合。里面的那个正是夜莺。当时爬行的夜莺冷静沉着,不是被蹂躏了的状态。真相应该是三老在远征军的军火上动了手脚和那边分了赃,导致了战役失败,所以那边也会掩盖真相。他说他也是踩灭火苗的人,意思大概是要做割断军火供应链的人。电影里有段台词,刀仙和小师妹,双剑合璧杀妖怪。没有逐梦演艺圈,只有复仇和家国大义。
悬疑ok,喜剧也ok,演员也ok,但最感动的是一些文艺从业者若有若无的真心话:做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有多难?谁做谁知道。张本煜值得一个男主奖!
真正的反转是他们依然拍了部烂片,烂的还特好笑
失望了,看预告之后拉高了对这种“迷影之影”的期待。概念和题材是不错的,但是拍得不行,这就非常可惜。一些演员的表演问题比较大,不明白陈明昊为什么全片都单独操着一个那样的腔调讲台词,与其他演员和整体氛围都搭不进去,听着特奇怪。武替演员、秦霄贤和邓家佳的表演也特别生。整个制作的感觉介于在院线和网大之间,电影质感不行这件事我是没想到的,这就导致不管你导演有什么想法、电影有什么致敬梗都被埋没了。很多桥段都觉得生硬、刻意、不自然,搞笑的地方也不好笑,拔高的东西也没感觉,反而想翻白眼。归结到底还是导演的执导水平不够。本煜好评,又看到杨皓宇老师也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