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些被审查了,反正没写完,接着写吧。
他杀了六个.
第一个,很匆忙,算作练手吧,唯一和他相似的是关注邮递员送来的入职信息。属于被动型,杀之。
第二个,杀错了,那人是换岗,夫妻二人死于非命,
第三个,失业两年,干了非全日制的服务员,每周四天,每天下午五点到半夜。跟达维尔讲了失业期间的感想。他说古代,面对饥荒,要么遗弃小孩,要么遗弃老人。现代失业,偏偏遗弃的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照他的想法,应该让老年人多一点的死于夏天过热,冬天过冷,这样才合理。我们拼尽全力,只为得到一个岗位,却无力对抗资本主义。达维尔问他,你确实启发了我,但具体应该怎么办?那人说,人本主义。
第四个,失业期间似乎蜕变成了自然主义者,养蜂,买花。买花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蜜蜂采蜜的缘故,他已经脱离社会了,杀之。
第五个,失业期间,在男装店当销售,已经沦为了可怜虫,跟达维尔接触不到一分钟,大倒苦水,失业前忽视家庭责任,从不跟妻子一起买东西,失业后,再也没机会,孩子判给妻子,每星期见一面。达维尔饶过了他,最终自杀,承担了一切责任。
第六个,达维尔的理想岗位在职者。工作狂,对事业有追求,就因为太在乎工作,妻子跟别人跑了。他对造纸业有自己的看法,达维尔的老东家妄想把场子搬到用工便宜的地方以改善经营,实际上罗马尼亚的工人效率比法国工人低三倍。况且,你的销售市场在法国,你解雇了法国工人,造出来的纸谁来消费?这个人叫马什菲,马什菲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人们对纸的浪费,他所在的企业一直在做回收纸做原料制造再生纸。这才是我们这些造纸人该做的事情。达维尔在影片开头就说,这人的做法是他参加工作时就在考虑的问题,直到失业老东家也没有付诸实施。他依然杀了马什菲。
然后就获得了这个理想岗位,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父慈子孝。
结尾,替代者达维尔过上了和马什菲一模一样的生活,嗜酒,吸烟,有高层聚会,此前一直出现的女性诱惑,终于以实体的方式与他见面,他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吗?
达维尔杀掉的人,可以看作是竞争法则干掉的。核心是过剩。那些人不适合过剩法则下的社会大生产。达维尔最终胜出得到的岗位可以看作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化和人的实现之间的平衡,这个企业是再生资源型的,也是造纸的,保护资源对口,专业对口,一定程度上是人本主义吧。
再说,对于失业,光思考哲学是没用的,现实就是你没有饭吃,家庭濒临崩溃。其次,你要行动,一方面对应聘的企业和岗位做了解,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做了解。五个人是他精心挑选的,自认为这五个对他的威胁最大,实地调查发现,这五个各有各的问题,根本不足惧。从这个角度出发,达维尔其实是hr经理,提前对应聘者进行了严格精细的筛选。第六个,理想岗位者的接触,让他对自己为什么失业有了认识,不是他失业,是整个行业遭遇了全球化的威胁而没有改变,旧企业不改变,旧工人不改变,还想实现匹配是不可能的。改变了的企业,却是生龙活虎的。再生纸这个隐喻是对的,这个行业的人也要再回收利用,但不是全部,最多百分之八十。
我们对抗不了强力的东西,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只是观念上的改变,行动上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变邪恶了怎么办?要看邪恶如何定义,警察的存在似乎并不是为了查个水落石出,只是例行公事?他们查到了凶手是按照应聘名单去杀的,但达维尔的应聘名单是他从一沓应聘者中精挑细选过的,你可以这样想,警察的视野中有一个连环杀手,通过对他杀的一系列人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意外人物,就是不应该在这个应聘名单上的人被凶手杀了,那么就推测凶手按照这个名单杀人,于是警察就照着这个名单一个一个的去走访,看看谁最有嫌疑。但是达维尔无意之中,规避了警察的调查,为什么呢?
达维尔要杀人的主意起源于一个公司的招聘。暂且假设A公司,A公司有N个应聘者投递简历,达维尔在这次应聘中失败了,他认为应聘者过多,影响了他的被聘。他注册了一个假的造纸公司的邮箱,发布了招聘信息,通过这个公共邮箱,收到了N个应聘者的个人资料。这个时候,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下一步他要干什么,因为他的理想岗位X的项目经理还活着呢,他的计划是,先干掉潜在的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再干掉目标项目经理,然后他立刻去应聘,这样成功率就大大增加。警察还不知道目标岗位要空缺,目标公司也没有发布招聘信息,也没有应聘者投递简历。达维尔也不是前一个A公司招聘的受益者,相反他失败了,所以他和A公司其他失败的应聘者一样嫌疑水平是平均的,警察不可能对他进行监视,对他家进行搜查。他按照自己从业十四年的经验制定了自己选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警察很大程度上不可能猜出他的选人模式。而且仅仅是五个人,这五个人也不是按照序号排好的12345,警察做不到预防犯罪,等在这五个人的房子周围让达维尔落网。
对目标岗位项目经理的方式,是制造意外,人人都知道那人嗜酒,吸烟,喝醉了打开煤气,点烟。甭……只要不是刑事案件,自然死亡,就不会引来警察的雷达,没有警方的触角, 达维尔就是安全的,而不是马什菲死亡的潜在嫌疑人。
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悬疑作品看上去很无聊,就是太直线条。有些好莱坞电影也很无聊,连环杀手,要么从警察的视角出发,不断筛选杀手的模式。要么从杀手的角度出发,用既有的模式去杀人。这个片子,标签是喜剧片,其实是主角在焦虑惊恐的压力下,不经意间制造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警察很难查到他头上。用不同的标准选择受害者,然后用不同的方式使其消失,最终用结果让两个标准连接起来。有点像两个灶台两口锅 ,一个炖,一个炸 ,要求上菜的时候,炖煮粘稠的汁液倒在刚刚炸脆的食材上,火候口味恰到好处的上桌,赢得满堂彩。如果不明就里的顾客现场看制作,不上菜之前,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做一道菜。
其实,达维尔还适合做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通过档案和接触,洞察这个人的历史,他的专业经验的积累,他的个性优点和缺陷,他的理想。判断他的行为模式,预估他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而为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主人公达维尔先生是造纸公司的中层,已经失业三年了,他妻子也失业。两个孩子,一栋房子。目前依靠妻子每周七天不重样的打零工养家糊口。
显而易见的是,他很焦虑。这有点符合我目前的状态,疫情,行业的关系,歇业休息在家。
达维尔先生一直在想办法重新就业,而且不降低标准,依旧是中层管理人员。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不过,达维尔先生是个小机灵鬼,他不从提高内功入手,而是伪造了招聘邮箱地址,收集应聘对手信息,选出最具威胁者,逐一肉体上清除。他还不忘一点,清除应聘岗位上还非常称职的那个,人为制造岗位空缺。
这个影片是一个选项的问题,就是达维尔的两个坚持,第一坚持必须找到中层管理岗。第二,必须坚持家庭完整幸福。那么,如果不坚持这两个选项,会怎么样呢?六个受害人一一展示了假如不这么,会怎么……
第一个,不用描述了,过程很匆忙,当作练手吧。唯一特色是那人和达维尔很像,邮递员一来就急匆匆的检查邮件,代表着过度焦虑的自己,杀之。
第二个,其实是杀错了,那人没有失业,造纸企业把他从原先的岗位调整到铜版纸制造,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于是开始应聘。但那人家里一团糟,青春期的女儿与教授有染,妻子明显长期焦虑,债台高筑,房子要卖了抵债。达维尔如果继续失业,会不会也家破人亡?
第三个,那人没有执着于老本行,而是做了餐厅的兼职,每周工作四天,下午五点到午夜,思考一些关于经济危机的问题,他说现在是个疯狂的危机时代,过去为了节约粮食,把婴儿扔到山上,爱斯基摩人把老人扔到冰窟。现在,失业的却是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这才是疯狂,应该让多点的老年人死于酷热,寒冷什么的,这样就平衡了。我们愿意做一切事情只为得到一个工作,却不能对抗资本主义。
第四个人,有点闲云野鹤的气质,养蜂,购买绿植,代表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过的太悠闲,杀之。
第五个,与自己对比,一看是看上去很有竞争力,跟踪接触之后,发现失业让这个人成为了可怜虫。或者说,他本身就对生活不负责,有工作的时候从不跟妻子一起上街买东西,估计也不太在乎子女的照顾。所以他失业后,妻子果断离婚,每周才能见一次孩子。而且意志力最薄弱,达维尔不过是试衣服的顾客,才一分钟不到,那人就开始对达维尔诉苦,还哭了,一个五十岁的男人,毫无尊严的在经理严格监督的间隙与素不相识的顾客哭诉。达维尔放过了这个人,这个人最终也不负达维尔的愿望自杀了。
第六个,目标岗位的在职经理。职业表现无可挑剔。私生活却因为工作一塌糊涂。因为整天讨论工作,妻子离他而去。他对达维尔的遭遇大加评论,说达维尔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搬到了罗马尼亚,而罗马尼亚工人的生产效率却比法国人低三倍。法国人失业,没人消费,他们在罗马尼亚,波兰制造的纸卖给谁呢?最终会毁了法国经济。他认为目前的问题是纸的浪费严重,所以一直在回收废纸做再生纸。影片开头,达维尔其实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想法和计划,但自己的卡麦企业一直没有实施,直到他被开除。他最终还是杀了这个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岗位,家庭也和谐幸福,警察也不来找事了。
未完。待续。需要整理家务。
第二次看了,依然好看 LE_COUPERET.Blu-ray.DTS-HD MA.5.1.2004.JK 9.35
开头杀手回述致敬了怀尔德的双重赔偿,而主角又像极了与导演合作过的杰克莱蒙。达内制片欧洲版的黑色电影,几场犯罪戏用极为娴熟的类型片语言处理的紧张真实,街头背景加入巨多的假商业广告,直指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潮。比较扯的设定把激烈的职场竞争演变成杀人游戏整体编的很圆润,结尾还循环起来。法国文化加夫拉斯回顾展。
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还有片中大量提及的英语普及、中国合资,全球化进程波及每个国家平民的生计。这是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杀人者与被杀者都是受害弱势群体。只是在这个金钱地位日涨船高的时代,良知怜悯同情心换不来面包和牛奶。这场控诉颇为牵强,让我等无房无车族情何以堪。
相比站在老总立场上《资本之战》,这个站在被裁员工角度的黑色喜剧靠谱多了,因为荒诞而难以指责。
男主角把他那把老式的,后坐力超强的手枪藏在一个塑料带里;来到湖边,四处张望看见没人,于是迅速把赃物扔进了湖里;不巧湖上一个撑木排的人正巧经过,差点就仍木排上了! 于是两个人都呆呆的看着那个袋子沉入湖底!哈哈 这一幕看时非常好笑阿
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性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这么荒诞而又顺理成章。最令人悚然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在的,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在这如此荒谬的生存环境里成为职场杀手的?最终他获得了职位,免遭法律制裁,电影荒唐的喜剧性结局更让身处现实中的人们感到无奈与不安。对电影里的音乐久久难忘。
比利时黑色幽默片,以荒谬故事来揭示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充满对社会就业政策的讽刺,杀人情节因主人公的笨拙和明目张胆显得很不真实,同时又因为竞争者的不幸经历让人伤感。
外教课上看的。男主角未免也太固执了吧,有必要这样吗?汗。
一个把人逼疯的金钱社会,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为生计变身为连环杀人狂。全球化机械化所带来的失业危机,引爆人性中偏执而癫狂的因子,主角失措观众捧腹中有社会观察,不失为一出态度严肃的社会问题犯罪喜剧,不知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有无受此片影响?
那个混蛋把类型标记成喜剧的?!
科斯塔在影片中加入了一种极其短暂的"A glance"焦虑妄想,在结尾意味深长的定格镜头下,成功学被希区柯克式地解构,"消灭"这个抽象的词语很容易以联想的方式与一些极其现实的行为发生联系。试想男主人公没有任何犯罪行为,而是所谓的"自我提升",或"自我适应",还会感到陌生吗?
4-,开场可以更戏剧化一点,人物行动前也缺少铺垫,所以过程是重点,而这个过程也算有趣。一方面是对对象和自我的展示,另一方面则是讽刺味更重的,为了目的和结果,手段是无理的,甚至也是必须的。最后主人公在家庭中重新赢得地位,如愿得到了工作, 但也成为了别人的对象。
蠢笨的杀手不好当啊,需要运气,需要演技。
布鲁诺·达维尔是一家造纸工厂高管,公司外迁被解雇,三年后也没找到工作。无奈之下布鲁诺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从寄来的应聘简历中挑选了5名对自己找工作有威胁的人作为暗杀目标。用一把收藏的鲁格P08手枪联系射击后,将第一个目标比利时人阿尔卡蒂亚枪杀;暗杀第二个目标爱德华时,被对方的妻子误认为是性侵她女儿的变态教授雷昂,慌乱中将夫妻二人枪杀;其后雷昂被警方当成凶手嫌疑犯而跳楼自杀。暗杀第三个目标亨利时发现对方在酒吧打工,但还是开车将其碾死。妻子玛莱娜见布鲁诺近日魂不守舍提出离婚,好在迅速弥合感情。将第四个目标罗尔夫·坎茨枪杀塞后备箱。接连4个造纸业高管被杀引起警方重视。第五个目标在商场做服装售货员,在试衣间欲动手时却同情对方遭遇而罢手。潜入第6个目标雷蒙·马什菲屋内等待时睡着差点被杀,释放瓦斯炸死对方
活生生一部现代「变形记」啊!在资本利益至上的物化环境中,人性被挤压到最低限度,异化为一部泯灭天良的杀人机器,没有反省,没有畏惧,以高度寓言化的黑色幽默不寒而栗地勾勒出一个畸形的、循环的社会怪圈,人人都被裹挟其中吞没——结尾高能。
让人想起伊林黑色喜剧经典仁心与冠冕。加夫拉斯照搬逐一清除竞争候选的奇思,然后把背景从英伦传统显赫家族继承权改为现代都市造纸业的求职难,期间穿插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讽刺,“过去日本人只是将老人放进荒山,而今天我们竟然让年富力强的劳动力下岗回家无事可做!”……可信息是传递出去了,故事却没能跟上。当喜剧看缺乏风格修饰,当正剧看又过于荒诞随意不可信。
加夫拉斯真的是个喜剧天才啊。这片贱兮兮的程度堪比[赛末点]和[卡桑德拉之梦]了。喜剧+惊悚这样的调性确实很难拿捏,剧作实在是老辣。结尾(还翻了中间面试那个梗)生生拉上来一颗星。欠一点做成数据库叙事的自觉(虽说事实上算是个数据库),否则真的可以送五星了。
男主角最后得到了工作,可是怎么能坦然面对过去呢?为什么失业的时候他不能像其他人委曲求全地做一份比较低级的工作呢?
开场气氛营造极佳,情节有点过多的羁绊于生活和家庭了,儿子的分支虽然于剧情上有直接作用,但对紧张感和人物关系张力的削弱是很明显的。“喜剧里不会死人。”至少对主角来说是这样。“拯救地球的行动停止于金钱。”
一个中年失业者为了成功应聘而试图逐个杀掉有力的竞争者:多么名副其实的,职场的生存斗争。笨拙的谋杀,荒诞的情节,黑色幽默;用偶然事件使主角逃脱律法的惩罚,类似《赛末点》,似乎也诠释了索福克勒斯式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