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很期待,从演员阵容、题材和影片类型都是我的菜,看完后果然感觉还是很过瘾的,不过要说它是一部多好的佳片到也不至于,如果想看一部有点悬疑、有点爽、有点刺激的片子过过瘾,还是推荐的~
整个故事呢,算得上是自圆其说了,也扣住了近年来大众愈发增长对于所谓的“fancy food”一直疯狂营销的高级感、故事性、贵族格调的反感,尤其是去年“Omakase”之类餐厅的流行所带来的争议,足以让人在看这部影片时大呼 “哈哈,让你丫装”!
唯一让人会有点觉得矛盾的是,这个故事里那个对此反抗最激烈的,居然是那个大厨。毕竟,在大众眼里,逼是你装的,钱是你赚的,你起码应该乐在其中才对啊?不过我觉得这也好理解,这其实在很多专业人士身上都能看到的一种矫情,成名之前,想要出名、想要认可、想要大众对自己的专业能力顶礼膜拜,所以会不自觉得将自己做的事情神圣化,认为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艺术,可能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营销(简称“吹牛逼”);而一旦观众买账了,把你捧起来了,名也有了,钱也有了,便开始厌恶这种不自由,觉得这个世界在绑架我,我的创造不纯粹了,他们毁了我的作品的神圣性,玷污了它的本质,我其实只想要开心而已啊~ 呜呜呜,毁灭吧,我累了~
唉,类似的情节,在作家身上、音乐人身上、电影人身上,屡见不鲜,各种综艺里面,都可以看到他们在长吁短叹,感叹事态变迁,人心浮躁,观众都快看腻味了。当然,也不耽误很多小年轻、小文青,忍不住心疼他们,看得感动满满,泪水涟涟,那都是没看过他们在背后数钱的样子。
说白了,任何人其实都不能“既要,又要”,装腔作势在全球已经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了,而以这条产业链为生的人,无论对外宣扬的如何逼格满满、自命不凡,其实本质上跟社会大众一样,搵食而已。要做,就好好做,不想做,就转行呗~ 怎么了,不舍得么?
不过无所谓,艺术家患这种矫情病也就算了,大家都习惯了。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竟然以接地气著称的餐饮业者,以理智著称的科学家,以逐利著称的商人都开始犯这种病了。。。
这个世界,果然越来越魔幻了~
主厨给出了每个人被受邀赴死的理由,就像设置晚宴一样,菜单、食材、每道菜的烹饪手法、时间、甚至是食客的心情,都必须有条不紊,都需要在他的掌控之中,没有趋于完美一说,只能是完美。
富商和富商太太:他们能够来这家贵价餐厅很多次,有的人一生都未必能来一次,而每次主厨都会介绍菜单,他们却说不出曾经吃过的任意一道菜是什么。这是对食物,对主厨,对这家餐厅的不尊重,无论主厨用多珍贵的食材来匹配这个餐厅的价位,他们都不在乎吃下去的是什么,只是来到符合身份的餐厅罢了。
美食评论家和杂志社老板:评论家名气颇高,随着名气颇高,她也变成了一家餐厅好吃与否的生死判官,是她当年对主厨的青睐有加,使得主厨的餐厅名声大作,是最初的伯乐。然而现在的她,每一道菜都要找出点瑕疵,以彰显她的严苛挑剔和与众不同,那是专业人士才能觉察的问题。比如面包蘸料的分层,拥有生活常识的人或者物理知识的就知道,调制得再融于一体,油会逐渐分离浮在最高层。这多么地可笑,挑剔已经成了美食评论家的工作,而不是品尝美食。杂志社老板是明显不懂得吃的,他只负责附和美食评论家,对她的观点表达赞同,他是那个付钱请她吃饭写评论,以此获得流量的资本。
打工三兄弟:他们是投资这家餐厅的公司的员工,他们用虚假交易来为公司逃税,日常用公司员工的身份来谋福利,来压制他人。投资公司老板:他质疑主厨的菜单,甚至要求换掉主厨,并不在乎一家因为主厨而知名的餐厅,在失去灵魂人物后是不是还一样,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得食物。因为他是资本,他懂得的是投资收入比,他的目的是赚钱。
演员和他的助理:演员曾经作品无数,应当很有演技和天赋,然而他浪费天赋接烂片,主厨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日进电影院看了一部这个演员的烂片,他对一个艺术家放弃追求感到愤怒,变相来说,这个演员对不起他的观众——也就是他的顾客。助理一直在偷演员的钱,即使家里能不贷款让她读完学费很贵的大学,她离不开演员,习惯了远超出她能力所能赚到的钱支付的生活,习惯了跟着演员到处走,而演员也离不开她,他怀念以前被追捧,被狗仔跟踪的日子,现在只有助理一直跟着他了。
狂热信徒是唯一知道这一餐是最后的晚餐的客人,他沉迷于对美食拍照,在社交媒体上侃侃而谈他对美食的了解,热衷于向他人介绍他多么地了解各种制作食物的高级仪器,并且拥有一台,他用专业话术来教育他人怎么去看得懂、品得出这些美味的艺术品。他因为主厨对于一到餐点的介绍而热泪盈眶,他因为女主被邀请去跟主厨对话而嫉妒,他是愿意为崇拜之物而孤注赴死的人。然而,他的津津乐道,专业知识,都是二手货,是倒背如流,他无视餐厅不准用手机拍照,任凭风味流失,他无视主厨说的慢慢品味,吞咽完自己的再去拿女主的菜。他从未下过厨,他根本不知道要用什么香料配羊排能够去腥,能够激发香味,更不用说几分熟,怎么切菜了。
女主是主厨整个菜单唯一的计划外,他制作各种餐间表演,来调动客人的情绪,却失算了一件事,那个狂热信徒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来用餐,原本的女友知道来了就会死而跟他分手了,他选择带了个能买来的女孩赴约,并且隐瞒了将死的事实。女主确实跟计划外一样,格格不入,一开始她对狂热信徒很客气,即使她对他的言行不理解、不赞同,后来,我明白了为什么。她跟主厨一样是服务人员,作为服务人员,她对服务他人没有不满意,而对服务对象的要求不满意,跟主厨不满意客人的吹毛求疵,客人的舍本逐末,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客人,在各大著名美食APP,在去各种餐厅吃饭的时候都能看到影子,不同状态的我也能带入一二。
女主吃的那个汉堡,是主厨的初心,唯一让我觉得不能放她走的点是她的表情,她靠的是理智来点餐,除了吃那一口的时候,我感受不到她的渴望,更像是一种谈判、生死关头的紧张,确实也符合剧情和人物。何况主厨满意就可以了,他确实可以满足了,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能全心全意地去满足一个顾客的点餐,那就够了,未必要顾客多么想吃,多么饥饿,只要他能身心投入去做一餐就可以了,那是作为一个热爱下厨的人的享受,那种烹饪的乐趣。
我偶尔下厨,或为了家人,或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馋虫,做完后看到对方满意的表情,或者自己吃第一口的满足,都是下厨时的动力。有时候出去吃,能够想起来的店多种多样,有路边摊的炒饭炒面、小馄饨,小小店面的烧烤,需要订位环境尚可的日料,老板任性是不是休息的餐厅。无论价位、装修,这些店都是优先满足我的味蕾,是能够让我吃的时候满心欢喜的店,根据心情的不同,而去不同的店,获得不同的体验,唯一统一的就是,口腹满足。
可笑的是,我看这部电影的心情,也是随便找一部不那么烧脑、又不那么前后不搭烂到极致的片看,拥有荒诞、惊悚、恐怖标签,或者是喜欢的镜头感的电影,我都会捡起来看,一种属于个人的放松方式,这部电影自然不如经典恐怖片那么吓人,也不如一切剧情片那么高深,从人物刻画或者剧本来说,都不至于成为经典,属于看或者不看都可以的程度,像极了女主点的芝士汉堡,不太饿,不想吃,但是需要点一个吃一口带走来救命。这部恐怖片也在无聊而空虚的夜晚,让我喘了口气,消磨掉了一段时间,免去因为失眠而焦虑多想的折磨。
看且写于2023年1月5日。
个人猜测: 去吃饭的客人应该是可以知道所有人都要死的,主厨提前8个月就在预告了,而且跟受邀的客人一直保持联系,但只有那个狂热粉丝看懂了主厨的预告。 在吃饭的过程中,关于塔可这道菜,主厨的资助公司来了三个员工,这三个员工都参与了公司做假账的事儿,这是他们死的原因,此罪名为贪婪。 老夫妻死于从未尊重过主厨,只是用上岛吃饭这件事儿炫富,第一重罪名为虚荣,连主厨的菜名都记不住, 当然了老头的外遇也是罪行之一,老头的第二重罪名为色欲。 美食记者虽然一手促成了这个餐厅的成立,但她从这以后毁了很多家餐厅,此罪名为傲慢。她的报社老板助纣为虐,从未改变过这个美食记者的害人言论,此罪名为懒惰。 服务员领班想杀掉女主,因为女主引起了主厨的注意,她的罪行是嫉妒。 狂热粉丝的罪行,应该是暴食,他前面一直在说女主不懂主厨的菜,并且每次都把女主的那份菜拿到自己这边,主厨是解释过的,菜品都是按一个人能吃完所有菜品的份量上的。
而且狂热粉丝把本不应该带过来的女主,带到了这个赴死的餐厅,间接导致他人死亡。
电影明星死于懒惰,他放弃了追逐更好的演技,而他的女助理在毫无欠债的情况下,偷他的钱,而且要跳槽到更好的公司,拿更优厚的待遇,此罪名为贪婪。
暴怒的当然是主厨啦,来老板的、美食杂志的指手画脚,狂热粉丝的盲目追捧,富人老夫妻的满不在乎,这才有大家一起赴死的结果。
《菜单》在其寓意下呈现两级分化,一边是对富人阶级符号Fine dining的讽刺感知,一边又认为其在现实主义叙事下故弄玄虚、脱离人物逻辑进行矫揉造作的表演。
故事的空间建构窄小,仅仅聚焦一家充满仪式感的坐落在小岛上的高级餐厅,据说这家餐厅的厨师会为人提供惊喜的菜单。
自诩美食品尝家的Tyler是Finedining的狂热吹捧者,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下,通过自身关于高级美食的体验分享从而获得更多满足感和优越感,再反哺于体验更多的Finedining完成对自身人设的营造。
从指出鲜为人知的厨房用具名称到对各种解构主义菜品的赞扬,Tyler是Finedining所代表的符号文化和解构文化的支持者和造势者。
禁止拍照的公然违背以及明知会死人却依旧冒险赴宴的投机和狂热心理折射出了社交媒体时代了对流量的无下限追逐。
可实际呢, 当Tyler获得了亲自制作美食的机会,他却做出了极度糟糕的菜品。
狂热且病态的追捧者本以为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再通过社交媒体下对Finedining以及富人生活符号的单向度仰慕获得身份认同。
当Tyler美食品尝家的人设被主厨在公共场合无情扎破,自尊和自傲一时间跌入地底,无论主厨和Tyler说了什么,等待他的结局只有结束自己毫无价值的生命。
Margot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逃出这场夺命饭局的原因也是本片的核心议题:对于食物,我们需要解构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人们对所谓米其林餐厅的追捧是因为食物更加好吃?还是因为其代表的阶级符号满足了个体对于自身形象的建构作用?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不同。
但电影似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众人花费上千美元一位的价格享用这场Finedining时,Margot是在场的唯一一个变数、一位临时的顾客,一位与众人阶级立场不同的顾客、一位妓女,一位“粗俗”且鄙视矫揉造作的食物的服务业从业者。
当主厨用“无面包的面包盘”企图用概念取悦上层阶级时,美食评论家优先式解读主厨的用意表示认可,Tyler无脑舔舐着面包沾酱说这是人间美味,而Margot则冷眼看着一切,其圈外人的批判身份使得这场关于“菜单”的行为艺术更加饱满和丰富。
最后,Margot用对待食物的实用主义唤起了主厨最初从事美食业的初心,那张照片上,主厨还是个刚刚学会做汉堡的初学者,那时他很开心。
《菜单》显而易见批判了各种大玩概念却失去食物本质功能的Finedining文化,当食客都无法吃饱,对于食物的解构主义是否真的有必要?
接着我们回到《菜单》中完整的菜单。每一道菜都或多或少有着其各自的隐喻内涵。
“Memory”讲述了主厨幼时遭遇的家庭暴力;“The Mess”将男性副主厨作为殉道者道出了这个行业的残酷和高压,以及对人的异化;“Man's Folly”更是剑指掌握权力的上位者主厨对于女下属的性骚扰.......
可问题在于每道菜以及它们之间的隐喻缺乏有机的联系,从而导致其在主题表现上存在杂糅。
另外除了Tyler和Margot以及美食评论家那一桌,其他配角的人物形象和存在的理由实在流于表面或过于敷衍。
男明星仅仅因为主厨不喜欢他的电影而被选中,而他的妻子仅仅因为全款上布朗大学而被连带。
老夫妻也仅仅因为吃过太多次主厨的食物而无法准确记住菜名而出现于本场夺命食局。
主厨原老板手下的几个员工也真的毫无存在价值。
角落里主厨母亲的安排也让人不明所以。
每一组配角的选取都展现了影片对一类人的批判,但其选取的范围过大或不够聚焦于主题,加之菜单安排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导致影片主题过于失焦。
全片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现实主义题材上杂合了脱离人物逻辑的表演痕迹。
正如主厨向众人问到:“你们为什么不跑?”
所有食客和餐厅工作人员在主厨的掌控下好像沦为了提线的木偶,就连少有的外出逃跑也是在主厨精心安排的允许之下。
为什么主厨要设计这份菜单?为什么主厨要选取这些食客?为什么餐厅工作人员愿意参与这场赴死的表演?为什么食客不用尽全力逃跑明明Margot离开时就有一艘船停在岸边?
一切宏观背景的失语和过于机械的人物行为让《菜单》沦为了一场戏剧表演,失去了如《白莲花度假村》般的现实主义意义。
《菜单》这部剧的阵容还挺强大,不但有演《后翼弃兵》一举成名新上位的安雅泰勒,还有伏地魔、x战警等各种熟脸,但整部片就是感觉什么都有一点,但什么都没有说透。除了观赏性挺高之外,电影说是惊悚也不算,恐怖也不像,黑色幽默略有一点也不多,主要还是个讽刺现代ins式生活的喜剧片吧。
电影的设定简单粗暴,就是一男一女去离岛上一座绝无仅有、巨难订座的网红餐厅,估计是那种网红趋之若鹜去拼单,拍照然后发ins小红书的那种。主厨久负盛名,说一不二。结果到了岛上餐厅里,大门一关,食客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了里面,随着一道道菜肴的上桌,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他们是否能脱困,还是变成餐厅的一部分?
说起讽刺,这片不如《饥饿站台》。《饥饿站台》把隐喻放在明面上,人生就是各种你跨越不了的阶级,一个阶级一层,每天醒来你都不知道在哪一层。顶层的人得到的是盛宴珍肴,下面的人只能吃上面一层的剩儿。越到下面,贫困越呈指数级下降,让人想起现实里,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挣得比剩下的所有人都多。
说起美食,这片就不如基本任何一部讲美食的东方影片。顶级的《饮食男女》望尘莫及,一箪一食,一条鱼,一片肉,都有禅意;就普通娱乐电影如《满汉全席》,在菜式制作上的淋漓狗血估计本剧导演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不要说活油浇猴脑,就连网文《荒山夜宴》的想象力都比不过。
外国菜和中国菜相比,主要还是缺了哲学意味。中国人把烹饪当成艺术,是天人合一、山水田园的人生追求,是化学反应。外国菜到最近才有所谓的“分子料理”,还骄傲地当成一个流行概念被大家趋之若鹜,合着您几千年来的烹调都是物理反应不成?外国人的“馋”被梁实秋嘲笑为“饕餮”,是饥饿的变种,而不是对美食哲学的追求。
这种对比在《菜单》的菜式上也得到体现。“饮用大自然”就是整部宴席的中心思想,而主厨的故事则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海味沙拉、圣经面包(“没有面包的面包盘”,您不如直接来个皇帝的新装把我笑死)等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食物。本来看到这里也还可以,但导演突然笔锋一转,开始直接让主厨用印在taco面饼上的照片揭露每个人的黑暗过往——这就有点过于直接了当了,菜失去了菜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传播媒介,在我看来,这道菜最不合格,不过是本片中看上去唯一能吃饱的菜。
最后一道菜最好笑,是我在日本烤肉店gyu-kuka学到的烤棉花糖。童叟无欺,家庭最爱,能把最顽皮的娃拴在餐桌边——一根铁签,把棉花糖穿起来架在火上炙烤,烤焦后和巧克力堆在一起,两头用饼干一压——食客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也变成了棉花糖吧。这种本剧诸多讽刺笑话中最得我心的一个:甭管有多少米其林餐厅,最后还是要靠一招棉花糖致胜。这么看起来,东亚的植物蔬菜种类实在太丰富,所以精制食物的种类才比别的地区少那么多吧——我们追求的是“食不厌鲜”,而棉花糖、巧克力、饼干这种精制碳水化合物,是从来都不入我们老祖宗眼的。
人的味蕾细胞其实很少,撑死一万个出头,比猫狗鸡强,但比很多其他动物比如牛、鱼都差了很多。所以味觉不过就那么几种酸甜苦咸,连词汇都没有发明几个。所以中国人早早地就明白把普通的食材料理得好吃,而不是一味追求食材的道理,比如“诸肉不如猪肉好,百菜不如白菜香”。食材再多,没有当下的心情和格局尝得出来,也是枉然,盛宴过后,依旧饥饿,人生的各种贪婪莫不如是。
如果剔除美食元素的话这基本上就是个西方洗脑邪教科普剧情片,美食只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幌子,换成音乐,书籍,宗教符号,神秘事件啥的一样成立(.或者是你大舅的姑妈的后老婆留给你的遗产。)总之就是各种三教九流阿猫阿狗因为某一原因聚集在封闭的一个地方,然后遭遇邪教疯逼的控制,被各种折腾以后一把火献祭了,就这么个玩意儿。
女猪脚之所以能逃脱靠的也不是机智过人或者情商多高,而是电波跟教主比较协调,(教主一眼就看出他俩是同类。)所以一顿忽悠把教主给绕进去了,总之对付这种神经不正常的中二病只有用魔法打败魔法,比中二还入戏就对了。
虽然美食拍摄的这种诗意滋润有美感,还有自我感觉很有逼格的一道道餐点的分段式剧情。(后边两道的自我吐槽确实挺好笑)但是总体真的很无聊。大段大段无关紧要的台词,每个人细节的反应,除了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就只能认为导演在脱时长了。(旁边倒霉糖三角的宴会戏就拍的很有趣,好好学学。)
伏地魔大人演技还是很好的,尤其是这种神经病角色,我仿佛看到了伏地魔转世以后蓝翔毕业再就业的样子。就是角色设计太二笔了,这么个心里变态,神经质,也没啥魅力的人咋就把一众小弟训成这个样子的,靠催眠蘑菇吗?还有你贵为世界名厨也太小心眼了吧,投资人大老板,食评家,不尊重食物的食客算是跟你的事业跟作品沾边你杀也就杀了。人家过气明星拍个烂电影也把人家杀了TM的凭啥?这锅飞的要不要这么过分啊。还有她媳妇你是实在找不到理由了吧?问人家大学学费交了没干嘛?这段真的是无声的幽默啊!
安雅还是那么美啊,不过貌似跟后翼弃兵比起来似乎演技没啥进步,当然这也不重要,总之看她也不是为了看演技。到是妮妮你接了这么个角色我实在是不知道是咋想的,你要是真想演喜剧麻烦也找个正经的喜剧片,你在这么个烂片里装什么喜剧人呢!
最后我觉得这片如果改成克苏鲁风格似乎会更好点,反正基本的套路都是一样的。比如当天使投资人入海之前出来个大鱿鱼把他叼了去。或者高潮的时候主教大人更中二一点,比如不搞狗屁行为艺术而改念个召唤咒啊,把你的食材撒出个魔法阵啊,领着一众小弟跪拜吟唱烘托一下气氛啊。然后把暴食,色欲,虚伪,谎言,贪婪,跟你的愤怒一把火都献祭了(你这帮嘉宾不就是为了凑这个吗?)。最后一个镜头可以改成在海里啃汉堡的女主看到小岛上一阵闪光,然后上古邪神缓缓升起。。。。。。欧耶!就是这个味儿。
What school did you go to? - Brown. Student loan? - No.. ☠️YOU’RE DYING.☠️ 马克思真正的传人
现在欧美怎么这么多这种电影,是不是看韩国人拍阶级矛盾看得以为自己也能拍啊
《主厨的餐桌》之《仲夏夜白莲花利刃出悲情芝士汉堡惊魂三角》
#RFH# #LFF# #Surprise Film# 挺失望…一方面因为不是《塔尔》,另一方面因为不咋喜欢,第十五场了,目前最差。影片逼格很高,讽刺力度可以,尤其是对“影评人”的讽刺,不过惊悚感塑造的太差了,感觉是一手不错的牌…尤其是演员。高压环境只利放大音量和简单快切,抄都抄不好全《全金属外壳》吗?海底捞都会说:“不过如此”。而且声音处理也有很大问题,背景音太大都听不清楚台词。(趣事,这几天看电影一直碰到一个小哥儿,感觉很巧,昨天回家还顺路,结果车中途改终点站了没注意…只能去对面往回坐…结果往回坐到倒车的站…我俩又从同一辆车下来了,哈哈哈哈哈,差点儿忍不住冲上去打个招呼,不过一想时机好像不太好………)
吃cheeseburger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作为一部用高概念讽刺高概念的电影,编剧功力不足剧情一盘散沙撑不起自己撒的悬念,前面反复埋的“你不应该来”和“这是我精心设计的”最后自己打脸的速度比谁都快,又反复强调自己是在用不需要理由讽刺这些谜题生怕观众看不懂还让演员 couple 各问了一遍反复解释,但又没有应验自己埋的能放开手精彩地胡闹的水平,感觉是导演和编剧都能力不足迷失在自己的概念只能凑合拍完。Anya 最后那句 my eyes are bigger than my stomach 有笑到,怕不是先写的这句台词才选的角吧。Anya 的演技实在是撑不起这个本身就不够精彩的角色,以至于一度让人以为她有一盘大棋,导致最后的散乱更加明显。当然,好看还是好看的。
大牌云集,但拍得咋咋呼呼,节奏散漫。当女主靠勾起主厨初心来逃过一劫,我真的笑了,前面说着对富人剥削的讽刺与质问,原来主厨追求的是平平凡凡的快乐呀,真的好不一般,好有新意。我有一种看马云说 我没有碰过钱,我只怀念当乡村教师的日子。 这种蹩脚的做作感充斥着整部影片。
看之前必须明确,这是一部荒诞电影或者讽刺电影,这样才能相对接受整部影片。只不过,所有讽刺和批判都太表面了。最讽刺的是,这部电影呈现的状态,恰好跟影片想要讽刺的东西一样:故弄玄虚、做作且浮夸。算起来,我也应该是那种爱吃汉堡、烤串、以及各种路边摊的选手,不是太爱这类风格。
这不比《利刃出鞘2》好看多了?
3.5 最近的片单:悲情三角、白莲花、这部,三部连在一起给我的感觉是西方已经进入了后寄生虫时代。在影院看很爽,很喜欢chief最后说:大家代表的是我被毁掉的人生。
4.9 只有概念的电影,有些不错的黑色幽默,但更多时候卡在了卡在有表达欲但又说不出什么的尴尬境地,想讽刺fine dinner但是菜品的设计完全不具备吸引力,想描绘阶级矛盾但人物的形象完全浮于表面,还多次试图通过信息的缺失完成刻意的反转,这样的逻辑让成片的大部分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能只有结尾才能有效传达主旨。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朋友满脸惊恐的问我,中产真的那么大罪过,需要去死吗???然后我们去怒吃了一个cheeseburger。好喜欢女主说,餐厅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比如说给客人食物。我他妈的全片笑的好大声!!!!因为我真的超级讨厌fine dining和喜欢fine dining的人!!!
好怪 感觉电影想说点什么 结果说到一半又咽回去了
顶级大厨居小岛,海鲜蔬菜加香草。直爽妹子没吃饱,不如加个小汉堡?
最后给Margot的镜头让人感觉还有续集似的
主厨本来是心怀幻想要好好做菜的,然后被社会碾压了,投资人的控制、美食家的挑剔、有钱人的虚伪炫富、脑残粉的极端追捧,逼他不能好好做菜,要给菜单加上各种意义、文化、哲学的东西,这毁灭了他的艺术,于是他要与这些食客共同毁灭。女主本来不是邀请的宾客,所以主厨纠结她是和其他食客一头的,还是和自己一头的。最后女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个新的顾客,她点了一份自己想吃的芝士汉堡,并称赞了厨艺,用自己的钱付了十美元,于是她就不属于那些辜负了主厨的食客中的一员了,也不必是餐厅服务人员。她带着外卖,从一场二元对立必然导致的毁灭、餐厅末日审判中全身而退。但是最后她吃汉堡,并用印着菜单的纸擦嘴时,她显然也无法避免对于这个芝士汉堡附加意义,恐怖经历、死里逃生。它不再是一个普通汉堡了。人类无法停止赋值。
整部电影想法挺好的,巧思也在,很多地方让人忍俊不禁。但感觉可以更好,现在呈现的效果就像片中的部分菜肴,外表非常光鲜华丽,但经不起细品;想要展现的讽刺都摆在台面上,主人公也没有展开来深讲,有很多地方可以展开讲,可电影又都戛然而止。纯当商业爽片来看,又有点不够刺激;但是能看到安雅智斗“伏地魔”,已经值回票价。
这看完不来个cheeseburger 还是人吗
3.5 吧、看的过程很爽,但总有种四六不靠的感觉:如果想讲大逃杀的故事,那每个杀人动机应该被解释得更清楚;如果想表达形而上的对现实世界的讽刺,表达得又太浮皮潦草,导致很多线索都没有合上。还是可以更好吧。
电影本身很像一道分子料理 有各种fancy材料 很有想法 导演把所有材料打散又放在一起 好吃但吃完又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