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用爱拯救
最初,我就猜到了这是一个圈套,是一个激发生命存续的治疗方法。
后来随着愈演愈趋向真实的剧情,心有些烦躁,有一种不悦似雾般蔓开。
然后,看到在凌晨的深蓝中,维罗妮卡慢慢垂下头,爱德华再次陷入痛苦深渊。
我开始讨厌这个故事。
难道珍视生命,一定要用真实的绝望医治另一个绝望么!
结果,我错了……
其实有时生活就是这样。
被伤过,得到了,怕失去的痛苦有时大过拥有的快乐。
仿若在剧尾,我还曾那么害怕,怕爱德华会一跃入海,真是万幸,也是我多心。
坚持等到日出……
坚持守护彼此……
我们有了爱,找到了爱,所以我们会倍加珍惜我们自己。
很好看的电影。莎拉.米歇尔.盖拉娇俏可人。最后一场烟花最美丽!
2 ) 你看过春晚小品《心病》么?
一
原村长赵大宝改行心理医生,“话疗“范伟,告诉他一个谎言,最后让范伟战胜了心病。
我曾经满怀希望,本片不要和春晚小品《心病》情节重合。但先后中两次提示Dr. Blake的”非常规疗法“已经透露了最后的包袱。
一个假死的谎言战胜了Veronica死亡的决心。
¡QUE LÁSTIMA!
二
全片”囚禁感“突出,是唯一比较到位的地方。相比之下《禁闭岛》有着广阔的空间,供迪卡普里奥”神游“。
而本片的”囚禁感 “可以切实感受得到,如同饥饿、苦行一般。
三
mp4那个翻译组为本片起名为”凤凰涅槃“。Veronica和凤凰一词的通感十分强烈。把握得十分到位。
而豆瓣这个”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就算了吧。
其实,就”Veronica“而言,本片还未开始,就已经两生花了。
四
其实我看过美版咒怨、The Air I Breathe、Suburban Girl,对女主很有期待的。但结果不太如意。
自慰无疑是亮点(那段我也是在公车上看的囧)。
怀疑本片有删节。
3 ) 阿美寮情结
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上初中的时候或许都读过《挪威森林》,大部分的人把它当黄书看了,而我在之后的日子陆陆续续看了村上的所有书,但后来的哪一本都不及这第一本的冲击来的鲜明,死在车里的木月,紫菜卷黄瓜,渡边的放逐之旅,当然还有阿美寮。
写阿美寮的那一大段,每一次读都让我有种忘却时空的错觉,对于那个年龄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
片子我看了不止一次,每次都在前面就半途而废了,女主“好莱坞女星”气场太强了,确实很让人出戏,但是今天平静了心情看完了整部片子,可以说,片子并没那么落于俗套,疗养院的描写甚至还原了一部分我心目中的阿美寮。
而对于导致veronika决定去死的具体原因,导演选择避而不究,也是明智的,细细的说既说不清有没法让所有人产生共鸣,人在最低谷时想找人倾诉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才是最可怜的。于是整部片子,都采用了一种回避的方式,大概是处于如此美轮美奂的环境,再要死要活就太煞风景了,想看直白的,薇诺娜10年前就给我们演过了。所以这部片子绝对是标题党,它阐述出来的东西是乐观甚至小清新的。
想让观者心生愉悦,光是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还不够,所以veronika住院之后紧接着ed就出现了,此男不能不用美来形容,这就是为什么这次我把整部片子看完了。。。他一出现大概所有人都看到结局了,不过导演最后还峰回路转了一下倒是让人挺意料之外,因为前面医生说veronika时日不多,可能所有人都猜到他在骗人,那么结局若是veronika就此一睡不醒,倒也别有一种味道,只是很全片基调完全不符,大概我看完心情也不会这么舒畅,所以她醒了,happy ending。
片子大部分功夫都下在了veronika和ed身上,连医生和老大姐的笔墨都明显不够,这更能看出导演的倾向,人们喜欢关注赏心悦目的情感,即便是在这个和现实世界脱节的地方,在疗养院就能大动干戈一场总好过回到现实世界后那些唯美的半露不露的镜头。我在想要是换成欧洲,这一段会被他们怎么拍,至少一定是真刀真枪的上= =
最后表白一下我非常爱这部片子的原声,搭配的恰到好处,最受不了无人声无配乐的文艺片。
4 ) 关于爱情
知道原著作者Paulo Coelho是一个偶然,之后发现这个巴西老头在推特上说的话总是很有哲理。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被放在角落里的作品,其实那书是按照一定规律排放的,只是恰好是最后一排了。订了英文作品集到家,12本并不包括最新作品,倒是有这个电影的原著。
看电影之前并没有看过原著,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把原著拿在手里,翻看了几页。
She picked up the four packs of sleeping pills from her beside table.Instead of crushing them and mixing them with water,she decided to taken them one by one,because there is always a gap between intention and action,and she wanted to feel free to turn back halfway.With each pill swallowed,however,she felt more convinced:After five minutes the packs wew empty.
电影开始很忠于原著,后面便是只看电影了。
原著描述着压抑,电影演绎着压抑。故事的开始就被暗淡的光泽笼着。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觉,只是觉得Veronika真的会死去吧,但是又不希望如此。
那个疯人院,看上去和Veronika格格不入。因为太久的压抑,长期的情绪低落而选择自杀,似乎只需要看个心理医生吧,和精神病应当扯不上什么关系。既来之则安之,故事,总归还要继续的。
疯人院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Edward看上去也不像是个有精神病的人,同样的,只是看心理医生就会好了吧。他一出现,就让人觉得男主就是这个人了,之前我还怀疑过是不是那个医生。
见到V的第一面之后,E就已经开始改变了。一见钟情也许可以用在这里。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反思社会和人性,同时赞扬爱情的。表面上爱情使两个人逃离疯人院开始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世俗所不容许的。
看过一故事,一个女孩说:活到25岁然后死去。我才20岁,25岁大概也算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吧。17岁左右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的不理解。那个时候生活很单调,很简单。就算是面临着升学也没有太多的压力,就算是分班也没有什么人员变动的实验班气氛还很融洽。可是后来,面临着挫败,离开是一种解脱的念头曾经围绕着我。18的暑假,发了疯一样的熬夜。最后,终究还是没有行动的勇气。对于这个世界,多少还是留恋,所以,至今我无法理解自杀者的心态。25岁,我依然还会选择活下去,那个时候我自己选择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关于爱情,我没发言权,除去那场没有结果的,我没有经历过多少。更多的时候,我只是一个看客,看朋友们的分分合合,每次我抱怨他们瞎折腾的时候总会招来意味深长的鄙夷。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这句话越来越真实了。说实话,在电影的进行当中,我甚至都没有明白他们什么时候有了感情,什么时候确定了对方于自己的爱情。等到读完原著,再回来看的时候希望能了然。
我不否认这是一个爱情片,也不否认即使结局出乎意料的圆满,但是总归是一个压抑的故事。即便在逃离疯人院后的日子是欢快的,结局时候险些以为Veronika会这么睡过去,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少了那抹明亮的色彩。
即使知道自己将不久离开人世,因着所谓的爱情,Veronika最终还是选择和Edward站在一起。
也许,这就是爱情。没有经历,我终究不会懂得。
5 ) People only allow themselves the luxury of being insane when they are in a position to do so.” this is really funny but damn true fact! ( which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so far)
這部影片一拖就是拖了7年才有機會來看
電影跟人一樣 都是一種遇見
沒必要强迫自己一定要追最新的電影
但藏相總是有的
有時候就是爲了一部電影
穿梭了奇妙冒險旅程的整個旋律
所以在事隔這麽久以後鬼使神差的又勾起我想看這部電影的動機
在經歷了那麽多美妙人生的際遇后
感覺沒有什麽比現在來看更好不過了
所以水到渠成的知道這還是巴西作家Paulo Coelho一部書
這樣就方便我找原著咬文嚼字了
其實很沒有必要
7年前也許沒必要 現在就更沒必要
現在基本走出去 你跟人家說你想做什麽
人家都會忽悠你說 別想太多了 還是正正經經找工作吧
飯都吃不到 談什麽理想 你瘋了嗎
又或者說 人家任性 人家有錢
懂了吧
所以你的一切美妙的想法都被扼殺在搖籃里
我對這樣的説法一直保留
在觀察了那麽多的人以後
我越來越不想説話
因爲真的沒必要
他們根本沒有在聽
他們早已接受被告知的
做什麽事都是要有一定資本了 才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等到你老了有穩定職業了 再來好好繼續你的音樂夢 電影夢 插畫夢吧
父母呢 總是在童年的時候 給你各種最好的藝術啓蒙
當你長大了 終于打開心房想擁抱這些東西的時候
他們會告訴你
正常點吧 找個安穩的工作
請問這是什麽邏輯???
我真的想不懂
但我最喜歡的一個細節應該就是 Mari告訴 Veronika 她彈琴很soulful
Veronika 還是很本能的排斥自己的時候
Mari 說了一句很解恨而確實是事實:
many people never find a single moment like you last night.“
我想加一句: Be confident, be kind!
6 ) 爱是我们都相信的谎言
这是平凡的一天。我们的维罗妮卡出现在镜头里,和庸碌的人们一起。她美貌并且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按照世俗的眼光这会是“很好的一生”。但维罗妮卡并不快乐,脑内的多巴胺分泌不足,于是只好依靠药物。但药物不能使她感觉好起来,她只是假装很开心。
她说:她会遇到一个温柔的男人,婚后第一年they will make love a lot of times,然后第二年第三年less and less,到彻底没有激情时就会有一个孩子。之后按揭还贷,照顾小孩,自己渐渐成为工作狂,然后十年后老公有外遇然后争吵,过几年老公又有了第二个情人时就会假装不知道……I'm fine really。
我们的维罗妮卡实在太清醒,所谓的人生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好值得期待?我也时常这样想。坐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早晨醒来的时候。如果往后的人生那么容易就预见,是不是太过乏味,那么所谓的意义呢?
于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播放CD,将药片整齐排列,在Radiohead的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飘渺迷离的音乐声中,吞服药片。在药力完全发挥之前试图保持清醒,她写下遗书,她说为什么人们就是不愿意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自杀好过参合这个集体疯狂的世界。这不是真实的世界。
影片的这部分为止我都非常喜欢。如果维罗妮卡就此死去,然后开始讲述她死前以及死后的世界我也觉得合理。但维罗妮卡没有死,她被救活了,送进精神病院。醒来时被告知由于药物的关系动脉里长了瘤自己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这实在意外,似乎也找不到再次自杀的理由。
后半段突然就落入了俗套。维罗妮卡预见了另一个患者,如此这般之后两人相爱彼此拯救。她会发现自己的心脏病已被治愈,从此认为之后的每一天都是个奇迹并心存感激。老实说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编排,我宁愿维罗妮卡在一开始就死掉,或者至少也是用别的方式得到救赎,一种只给的,自我领悟的力量。
人之所以如此痛苦,无非是真实世界与自我的期望存在太大差异。维罗妮卡不得不顺应自己父母的期望,顺应这个世界的要求,那不是她想要的,于是那么痛苦。如果是自己足够强大的话,强大到足以抵抗这个世界就好了。可是一个渺小的人又如何抵抗这个世界呢。或者在战胜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被巨大的孤独感压垮。我们的意志尚不足以支撑我们柔软的灵魂。
后来我仔细想却找不出比爱情更好的办法。没有契机就无法触发剧情的发展,不能够完成对自我以及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如果这个契机不是因为爱的话,我很难想象维罗妮卡会继续痛苦多少年,或者因为这过程太痛苦以至于她会选择另一场死亡。一个人实在太寂寞。如果有另一个人一起。two against the world。
我是怀疑论者,并不认为维罗妮卡和爱德华从此就过上幸福快乐的人生。因为爱德华最后也有可能像开头维罗妮卡述说的那样,两个人最后还是貌合神离。但我相信维罗妮卡绝对不会后悔。那是她“选择”的人生,而不是“被迫选择”的人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推动这个世界运转的终究是爱,使人得到救赎的也绝对会是爱。爱,到最后也许终究不过是场谎言,但我们都深信不疑。
7 )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这片看过后开始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从昨天到今天,经过一天的发酵酝酿后,加上看了一些别人的影评,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关于“抑郁”的感悟,刚巧又碰上我最近在看的书《逃避自由》,我突然觉得书中描写的状态跟电影描述的状态很符合,虽然个人的语言不是很能表达得好,但这些都促使我写一篇心得体会,首先上一段《逃避自由》中摘抄的文字:
“一旦赋予个人以安全的始发纽带被切断,一旦个人面对着与自己完全分离,自成一体的外在世界,他就面临两种抉择,因为他必须克服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和孤独状态。道路之一是沿‘积极自由’前进;他能够自发地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能够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与思想中与世界相连;他又能成为一个与人,自然,自己相连的一个人,且用不着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与完整。另一条道路是退缩,放弃自由,试图通过消弭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鸿沟的方式来克服孤独。这个第二条道路永远不会再把他与世界融为一体,永远也达不到他作为‘个人’出现之前的那种状态,事实是,一旦分离,便不能再返回。这是一种摆脱难以忍受之境地的逃避,如果这种境地继续下去,生活将不可能了。因此,像逃避任何一种恐惧一样,这种逃避便具有强迫特征。它多少还带有完全放弃个体性及自我完整的特征。所以,它并非一个解决办法,不能带来幸福与积极自由。原则上讲,它是一种见诸于所有精神病症现象中的一种解决方式。它缓解了无法忍受的焦虑,避免了恐惧,使生活成为可能。但它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所谓的生活常常只是些机械的强迫活动。”
我想维罗妮卡代表了大部分生活在机械的强迫活动中的现代人,由于长年累月不得不被迫“适应”,完全丧失了个体性,完全没有了“自发的内心”,这样,一个人当然得不到由衷的幸福感。如此,潜意识自然要采取措施,于是她的自杀不过是潜意识以这种方式在唤醒她自己,提醒并警告她注意,让她看到并照顾自己的真我。
维罗妮卡代表了这样的一个“乖孩子”群体,因为儿时的过度听话,导致没有自我,一切都生活在父母的安排,良好的生活道德规范下,这一切是她自己心甘情愿的吗?不是,这一切是“被强迫的”,于是,抑郁出来了,反抗出来了,在治疗过程中,“钢琴”是她的一个解药,死而复生的儿时梦想激活了她的内心,才让她从要命的压抑自我,适应规范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不乖”才是拯救内心的良药,不是按别人的要求和社会的标准去生活,而是按自己内心的要求去生活才是解药,才是获得真正幸福的途径,才是成为“自己”。
再摘抄一段,“大多数心理学家想当然地认可他们自己所在社会的结果,认为那些与社会不合拍的人就是没有价值的不健康者。另一方面,与社会合拍者则被认为更有价值,更合乎人类的价值尺度。如果我们区分常态与精神病症两个概念,就会得出如下结论:一个所谓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症患者健康。前者很好地适应社会,其代价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所有真正的个体性与自发性可能都丧失了。相反,精神病症患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可以肯定,他挽救个人自我的企图并未成功,他并未良好有效地表达自我,相反,却借精神病症状和遁入幻想生活寻求拯救。不过,从人类的价值角度看,他要比那些完全丧失了个体性的常人更健全些。”
我想,抑郁也许只会发生在有梦想,有思想深度的人身上吧。
总之,电影就是反应了人类的这一矛盾,如果要适应社会,就必须委屈压抑自己,如果你硬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保留自我,有点难度,只有自愿沦为精神病,你从中二选一吧,估计大部分人都无法冒沦为神经病者的风险,所以生活得勉强,痛苦又焦虑。最好是选择第三条路,既适应社会,又不丧失个体性,也就是维罗妮卡恢复后能够欣赏日出的这种状态,从消极自由到获得积极自由。
8 ) 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
Warning, this movie could be emotionally disturbing, 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
There aren’t many movies worth writing about after watching them. This is not one of them.
I am not suicidal in any way but I can understand why people find no reason to pretend being alive. By saying that, I never thought about what it looks alike to finish one person’s own life. I mean it doesn’t make any logic or biologic sense. Most movies don’t tell you much detail about the process. This movie keeps focusing on the details of actress’s hesitation, which is pretty interesting.
Maybe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mood. The whole night, I was waiting for my girlfriend to show up on MSN. Almost the same moment I accept it as a lonely night, I was strike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suicide. And it makes perfect sense. Most importantly, there is a happy ending. He and she were holding hands and ran away. Even though, I am sipping my wine and typing out these words all by myself, I feel comfort and relieved. There is still hope, after all.
Music, another power tool in this movie, I love it. “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 from Radiohead was awesome.
2010.09.26 @ HomeVeronika弹钢琴那段好美OST整体应该不错 影片本身到是没有给我太大惊喜 开篇还不错“marry him, get sick of each other, have kids... he had an affair.. etc"
感动了 还是个爱情故事 谁有有权爱。。。
奇迹,呵呵,也许活下去只要一个理由她能活下去不是奇迹,而是她遇到了爱,她想要的爱
立意不错 那个绝症的时候应该欠处理 一下就猜出来医生在说谎 看到一半不想看下去了 被音乐和摄影吸引了 真的不错 自闭症很帅
在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疯子,要是每个人都实现了梦想得到了自己,那这个世界就不再有趣了,也许这个失望,追逐发现实现的过程才是生命的意义。
Suicide is legal, helping someone to die is not.
女主好看挺像Avril可你是為毛要突然把自己扒光然後自慰吖!真是呆久被同化了麼!所以這在講愛的力量咩?然後Veronika就等著如之前自己"期待"的那樣過日子吧連會死是假的都猜到了沒懸念,抨擊雜誌的點也沒怎麽用上啊!只是為體現帥帥Lupin的責任感麼0 0歌不錯
这片子误导了多少人啊。Veronika如果仅仅因为遇到一个男人才能感觉到生的快乐,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外界上,那么这种快乐转瞬即逝。生活的美好不是因为它本身是美好的,而是我们在残酷的现实世界努力创造美好幸福。
典型额欲扬先抑 看在女导演的份上 原谅你疯癫旺盛的表达欲和感染欲~ 男友的眼神和腮红加分~ 其它么 人呀,还是争一个主动权的问题咩?自己不要命 和老天要自己命 事实结局能差多少捏? 然而应对时候的态度到底还是会差好多~ SO, 让我们要了自己的小命吧~ 哪怕只是陪疯子去看看日出
''我讨厌你...我讨厌办公室里那群自以为钱能抬高自己身价的蠢货 我最讨厌的是那群在地铁里的行尸走肉 因为他们已忘记自己所有的梦想 或是忘记他们压根从未追逐过梦想!'' Edward于那夜驻足雨中倾听到得 想必是他的天使跳舞时的身影/3星半
前半段女主一直清新脱俗傲视苍生,宁死也不愿嫁人生孩子随大流。后半段立马性情大变拖着汉子为了真爱飞越疯人院... 大婶你自杀用的难道不是安眠药是春药吗?.. 其实影片一开始女猪翘着兰花指把药丸一粒粒放喉咙口就显示出她已经矫情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吞一粒都要仰下脖子,只有绿茶婊才会这么吃药.
她为什么治愈了他?他又为什么治愈了她?就因为两人都关在了同一只笼子里面?no,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笼子。只有走出笼子才能相互遇见。
又是精神病院故事。我们等死的吸血鬼猎人巴菲。我们的失语自闭狂唐纳利兄弟。灵异少女为黑帮少年弹钢琴,然后差点发生很情欲的事情,没关系,床戏留到最后了。简直全美剧演员阵容。当然还有电影连续剧HP的Lupin化身眼镜男医生。演员表演时有亮点,但整体剧情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
我讨厌你那张烂桌子,我讨厌你那条丑陋的领带,我讨厌你那双滑稽的袜子,我讨厌被锁在这个地方的所有人。我讨厌我父母倾囊所有把我困在这个动物园。我讨厌办公室里那群自以为钱能抬高身价的蠢货。我最讨厌的是那群地铁里的行尸走肉,因为他们已忘记自己所有的梦想,或是忘记他们压根从未追逐过的梦想!
去死吧烂片
艾薇儿的抑郁症被卢平教授治好了
根据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畅销小说《韦罗妮卡决定去死》改编的美国文艺片,探讨生与死及生命的意义。梅丽莎·里奥原来很多产呢,只是以前没注意而已,呵呵~~
最初以为她只是一部教化性质的文艺片。想不到整个剧情那么丰满,跌宕起伏。从故事开始维罗妮卡看透世事的决绝,直到进入疗养院的彷徨,到最后她得到那份终于迟来但是永恒的爱,观众的心跟着一起起伏,最后几分钟真是飙泪时刻。
影片发展,便可猜到这个美好的骗局,喜欢电影优美的节奏感,喜欢纯真的眼神,喜欢因为年轻而蓬勃的感情,最喜欢他问她,你觉得感觉如何,她明媚的笑着,我觉得可以得到永生。影片仓促而美好的结束,心里很舒服,一部干干净净的电影。
哎这个改编又美式又正能量,从情绪来说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Jonathan Tucker那个小卷毛好可爱,可是看他其他照片就又不好看了。。。还有,是不是只有我最在乎书里的“斯洛文尼亚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