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年的袁靓靓真的很靓
《新不了情》让初出茅庐的袁咏仪一鸣惊人,当年只有22岁的她,只不过是香港电影圈的一个黄毛丫头。原本尔冬升是想找张曼玉来演,可当时张曼玉已经贵为影后,大忙人一个,人称张一打,意思是巅峰时期一年拍十二部电影。而尔冬升这部剧,却一直在为找人投资而默默挣扎着,也许因为这样,他找了袁咏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来演女主角。
事实上,尔冬升却找对了人,张曼玉不适合这种角色,大大咧咧,天真浪漫的性格,早已不是在影坛混迹多年,功成名就的她可以演的,她的《阮玲玉》,一身旗袍,妩媚动人,所以阿敏不适合她。袁咏仪,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瘦弱的身材,这是张曼玉所没有的气质,所以她能演出阿敏那种乐观向上,举手投足间是一个青春少艾,却不为生活的艰苦所折服。
当年的袁靓靓,真的很靓,没有过多的妆饰,是一种朴素自然的美。她没有按照港姐的一般出路,在TVB演电视剧,她忠于自己的选择,所以她卸下港姐桂冠后,不再是花瓶,而是一个实力派演员。《新不了情》原本不属于她,却在她的演绎下,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电影,情节虽俗套,却让人品出一种新鲜的感觉。
2 ) 迟早我要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
这部电影印象中我看过两遍。第一遍大概是初中的时候看十八频道放的,当时的印象就是爱情+绝症。没想到日后这是韩剧惯用的路数。第二遍看的时候二十多岁。在看到阿敏对阿杰自嘲“没坐过飞机很丢脸”时,我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漫长的飞行,然后“从一口井底挪到了另一口井底”。 因为这部电影,香港对我来说最吸引的只有一条庙街。有人情味的香港,一定与灯红酒绿奢侈品血拼无关。庙街有半夜的金鱼市,有卖红豆糕的小摊,有神神叨叨的算命人,有榕树头下讲古的广东戏,还有穿行其中的郁郁不得志的音乐人和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儿。 说说那些常常让我回想起的片段。 阿杰劝在夜市卖自己翻录的时代曲卡带的小女孩儿阿敏去唱片公司试一试:“我知道工作不分贵贱,做每一种工作本质上都是在出卖自己,但是......”但是什么我记不起来了,“每一种工作都是在出卖自己”却深深刻在我脑子里。 这是香港人实在的地方:不要去赋予工作任何崇高的意义,那不过就是出卖你的时间精力换取所需的营生。但这并不构成你自怨自艾或者偷懒耍赖的理由。没有什么捷径,出多少力就换得多少报酬,不论街头卖唱还是唱片公司的大明星,都遵循一样的道理。 阿敏带阿杰去参加她的家庭聚会,秦沛演的老艺人跟阿杰一起玩起了萨克斯风。老艺人的高超水准让阿杰当场折服:想不到这帮卖唱的中间还这样卧虎藏龙。两人私下聊天的时候,老艺人在感慨自己一生际遇之余,对阿杰这个后辈唯一的忠告是“无论如何不要怀疑自己”。 这句忠告当时差点让我泪崩。即使什么都没有,即使得不到任何肯定,也不可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这是老艺人建立在对自己才华自知自信的基础上,还是源自于骨子里的尊严呢? 还有吴家丽演的卖唱女,原本在阿杰眼里不过是个涂脂抹粉的艳俗角色。后来在舞台正式公演的时候,阿杰才发现她功夫了得。又据阿敏介绍,她为了演好戏,把几乎所有身家连同嫁妆钱什么的都贴进行头里了。 这一群认真而快乐地生活着、对命运毫无怨言的街头艺人改变着阿杰的三观。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纠结死磕自命不凡有多狭隘。 最后阿敏病发,印证了阿杰原本以为是她自吹的“从小见惯大世面”。袁咏仪那一阵的角色都好讨巧,《金枝玉叶》里也是,招人疼到不行。 还有这部电影奠定了我是刘青云的忠实粉!
3 ) 一部很能体现香港传统价值观的电影
新不了情的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更打动我。因为前半部分更快乐。
不知道香港的导演们是不是都喜欢拍落魄文艺男青年的故事?以此来缅怀自己的曾经。
片中的阿杰是个会吹萨克斯的音乐创作人,女友已经成为当红歌星,而自己却要受到周遭男人的百般嘲弄。
于是他不玩儿了,跟女友闹翻,一个人简单收拾了行礼,找了一间破破的屋子,就住了下来。
他坐在小公园发呆,公园里有好多只流浪狗,然后女主角阿敏就出现了,她是个善良的姑娘,她来给狗喂食,然后很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却遭致冷眼。
没想到,他们居然是邻居,那姑娘就住在他楼下。
这个落魄的文艺男青年晚上就一边吹萨克斯,一边作曲,没想到这姑娘听得多了,就学会哼唱了。
于是男青年就用小石头块敲开姑娘的玻璃门,从此俩人开始扯着嗓门楼上楼下对话。
插播一句,看看人家香港的文艺青年多幸福啊,一不小心来了个邻居,就是当红歌星的音乐制作人,看似很破烂的房子很普通的生活环境,却无处不有艺术在闪光。
刚开始是阿敏主动,每天找借口去敲人家的门,甚至有一天敲门不管用,就爬楼梯到人家里,再用可乐罐把人家砸醒。
阿敏总是喜欢走路,其实就是希望阿杰多陪她走一会儿。
逛夜市,看金鱼,吃钵仔糕,就是那些很平淡的瞬间,却很温馨很温馨。
其实爱情的萌芽就是这样悄然产生的,咱都是凡夫俗子,也不用整天顶着精神上的高级追求,两个人在一起,逛街吃饭,开开心心的,幸福感就来了。
如果不是阿敏的乐观和积极,阿杰的心扉就一定不会被打开。
阿敏总是扯着嗓门说话,平时都不穿裙子不打扮,但是能在她脸上看到纯真和灵气。
特别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酒吧里,阿敏对着一帮失意的音乐人,很嚣张地教育了人家一番,然后表演把药抛上半空再用嘴接住,太可爱了!
其实阿敏所承受过的人间冷暖和精神折磨,远大于一般人,自小就得了骨癌,长期和疾病抗争,8岁就登台演出,跟着戏班在街边卖唱,她所经历的冷眼比那些失意的音乐人多太多了。
正如她说的,我一晚上受到的冷眼比你们一年受到的还多。
这样一个女孩,却能把自己最开心的一面带给身边所有人,很让人怜爱,也很让人心疼。
她带着阿杰爬到山上,一本正经地对阿杰说了很多鼓励的话,然后教他数一二三就开始大笑,有趣,又感人。
她带着他逛夜市,然后看到50块钱一个的地摊戒指,就很喜欢。
阿杰说我送你,阿敏说我老妈说不能随便收人家送的戒指,阿杰说那我不送了,于是阿敏说我买给自己好了。
特别能提得起放得下的女孩,不会因为小事乱发脾气,非常懂事。
可是戒指还没买到手,就出事了,阿敏骨癌复发,从此情节就落入那个老套了。
后来的结局不说大家也知道了,这个姑娘就在很哀伤唯美的画面中身体日渐消瘦,有一天阿杰把戒指买来给她戴上了,再有一天她突然坐到床上,说我想吃钵仔糕,于是阿杰千方百计打车去买,等买到钵仔糕回来,阿敏已经离开了。
跟我预想的一样,片中的阿敏只希望家人看到自己快乐的一面,最痛苦的时候,她只要自己独自承担。于是她支开阿杰,而那时她的妈妈正在街头重新穿上行头唱粤剧。
没有人看到她离开前痛苦的模样,她就这样一个人离开。
很伤感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人落泪。
说了感情故事,再说说这部经典的香港电影其他闪光的地方。
尔冬升在向我们表达一种他的价值观。刘嘉玲扮演的歌星Tracy生活在看似华丽光鲜的环境,而她却不能带给阿杰快乐。
阿敏一家街头卖唱,生意也愈发惨淡,但是他们一家人非常和睦,长辈和孩子们的感情都非常好,虽然世道不景气,一家人也过得开心。
正所谓的“宁吃开心粥,不吃愁眉饭”,一家人在一起即使日子清贫,但只要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那些虚荣的东西,即使拿到手了,人不一定就真的幸福。
还有就是片中展现的粤剧,我觉得是非常有风情的。
戏班的当家花旦阿玲,站在街头唱上那几曲,非常动人。
并且我早就留意到阿敏的妈妈可谓风姿婉约,片尾处她终于献唱,可谓压轴。
年轻人们都不是那么热爱看粤剧了,而老一代的街坊邻居都把粤剧当中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片中所讲“哪天下雨了不能开工,他们就很失落”。
还有阿敏的舅舅也非常出彩,表面上看只是个爱喝酒爱迟到爱打麻将的街头艺人,实则内功深厚,萨克斯,长笛,二胡,这些乐器他都弹得出神入化,想当初他也是红过,只不过时运不齐才到了现在这样。
片中他跟阿杰喝酒,鼓励阿杰时说了那句经典的话:“但我最多怨自己运气不好,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才华”。
这句话说出了导演的心声,也试用于屏幕面前我们每一个心怀理想的人。
4 ) 《新不了情》淳朴的爱,也能如此厚重
很难想象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没有俊男美女如何能成立,而尔冬升导演的《新不了情》做到了。这部1993年拍摄的影片,已经过去十五年了,而当中那些关于爱情的旋律,直到如今,也时常在我内心响起。。。
这是一部标准的平民化电影,一个郁郁不得志颓废潦倒的音乐人阿杰(刘青云饰),和一个庙街艺人的女儿阿敏(袁咏仪饰),两人爱情之花盛开于一个破旧的贫民居住区中。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中产生的爱情故事会精彩吗?以我看过五遍此片,并且每次都泪流不止的经验来讲,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每个人都有向往爱情、追求爱情、获得爱情的权利,无论身世高低,外貌优劣,只要他们是活着的人,就拥有这样的权利。对比现今种种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爱情大片,《新不了情》是清新而淳朴的,如此的平和没有一丝一毫的牵强。阿敏从小就患上了绝症骨癌,可是天性活泼乐观的她对生命总是充满了执着,和那些健康人相比,她的每一天都活着的。而阿敏身上的这些力量,也传递给了在迷茫中徘徊的阿杰,也点亮了阿杰的内心,让他开始振作,并且能够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对未来也有了希望和憧憬。两人之间也渐渐滋生了情愫,而随着爱情的生长,一直身处病魔缠绕中的阿敏,身体也在每况愈下。也许如果没有爱情的到来,阿敏会走得更加轻松、坦然,而看着自己深深爱着的恋人,陪着自己经历生命的倒计时,她的身体和内心都在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在对生命的灰心、绝望和无助中,变得脾气暴躁,苦不堪言。而此时的阿杰,又成为了她生命最后的守护者,虽然内心也很痛,但仍然每天逗她开心,鼓励她要乐观坚强的活下去。
难以忘怀那一幕,两个在山坡上,手拉着手望向尘世,至死不渝的恋人。当阿敏身体极度虚弱,满脸苍白的坐在轮椅上时,两人饱含泪光的深情相拥。。。这份关于爱和温情的交替,也是这部电影传递给观众的一份真诚的感动。故事是遗憾而悲惨的,但如果我是阿敏,我觉得是幸福的,能死在自己爱人的怀抱里,是一种多么温暖的浪漫啊!
这部电影法语片名是《C'est la vie, mon chéri》,意思是“亲爱的,这就是生活”,是阿敏教会了阿杰,什么叫“生活”,也是阿敏的出现让阿杰对生活有了知觉;我想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只要生命存在,就应该好好活着。
而那些追逐浮华外在的人们,对于爱情,表现得是如此的饥渴,当他们拥有了这个世界最豪华的别墅、最昂贵的物质,也永远拥抱不了阿敏和阿杰一样真挚的爱情。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被这个世界所公认所标榜的优秀和成功,他们没有轿车美墅、没有精致光鲜的容貌、没有高超缠绵的性爱、没有一切代表社会精英的标志符号,而他们的爱情却可以这般深情、这般荡气回肠。
我想真挚的爱情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两情相悦,彼此真诚的对待,并且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共同追求目标。
喜欢一个人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准备一包纸巾,一杯水,静静的观看这部电影。那是在欣赏爱情、欣赏生活、欣赏一份深情款款的美。
这份深情难舍难了
缘难了
情难了。。。
5 ) 情
对昔日电影台午夜场的预告片段一直印象很深,经常放一些比较伤感或凄美的港片,将一些经典的片段剪辑在一起做预告,例如《天若有情》中华仔和吴倩莲飞驰在马路上凄婉而悲凉的画面,离开教堂时抹去泪血时悲痛而决别的神情;《胭脂扣》中哥哥饱含深情的凝望,与梅姑眉来眼去暧昧而默契的对唱,及缠绵、纠结而热切的一抱;《阿郎的故事》中一家人在海边戏水时的场景;《新不了情》中在山上刘青云和靓靓难舍难分紧紧地相拥。小时候看这预告片时就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种港片独有的美和氛围,即使充斥着凄凉和悲痛。
6 ) 忘了忘不了
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
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困难。
这是最后一个画面,没有哭喊没有眼泪,阿杰也不过成为那个掩面而泣的模糊在黑暗中的侧影,手里是阿敏最后恳求他买回来的钵仔糕——一个褐色一个白色。他终究没等到再次看她嫣然一笑的机会,她也最终错过了再逗他大笑的机会。然后打出一行行的字幕,不留下任何唏嘘感叹地空隙,只能让眼泪一滴滴划下,为终亡的爱情,陨落的乐观,消散的承诺……
阿杰是个不得志的音乐人,为了坚守梦想原则而选择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完美的女友,低迷绝望的在小公园里碰到喂流浪狗吃饭的阿敏——一个穿了裙子会害羞的女孩,一个把糖豆扔起来再接着吃的顽童,一个涂了口红就紧闭双唇不敢言语的孩子,一个只想要50元订婚戒指的害羞的新娘,一个站在山顶对流动的空气大笑的傻瓜,一个梦想做歌星又直面现实的贫苦姑娘,一个笑起来就露出一排牙齿的精灵,一个患了骨癌的……
可是她那么爱笑,大笑微笑不知斯文的傻笑,而他不懂得笑,只是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伤感的自我世界。所以她带他上最高的山坡,在最高峰教他大笑:“一,二,三……哈哈”……背景是那么多陌生冷漠的高楼和稍纵即逝的白昼,她瘦弱的身躯和他紧张的表情一起充盈在最空旷的自由中,笑到无法在笑,笑到不能再笑……她喜欢音乐,她知道他更需要音乐的支撑,所以她恳求他为她写一首歌,他点头应允,她又是大笑:我们是天作之合,上天让我们两个天才合作……
她又那么需要哭泣。看着镜子里自己化疗后一束束掉落的头发,她满脸恐惧的奔跑出医院。她把自己蜷缩在那些用希望和绝望围筑的梦想中,用被单蒙着头,像个婴儿那样颤抖得哭泣着。他轻轻碰她,她只是战栗着拒绝——一个受伤的却勇敢的孩子。她和扑到在佛像前的婆婆一起跪拜——虽然已经虚弱的没有抬头的精力。他过来抱着她,说“信念比信仰要重要”,她愣愣的倒在她的怀里,一滴泪水划下,她已经没有力气微笑,又能给他什么回答?
没有了可以再笑得资格和可以再哭得勇气,他推着轮椅陪她到山顶看日初——那曾经没有实现的承诺。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抬头,看到吃力的想站起来的她:用尽所有气力的支撑起瘦的形同纸片的身躯,紧咬牙关,低着头。他跑过去,对她说:我知道你一定行的!一定可以的……她苍白的笑笑。是的,她站起来了,哪怕只有那么一瞬……然后倒在他的怀抱,紧紧地拥抱,不再是欲望和依偎,而是命运缠绕的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温暖的相拥,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像一团火焰那么决绝。这个世界,总在一些模糊的瞬间显得格外清晰……
她躺在病床上,面对他以前的女朋友,她害羞的说:“我戴了假发,会不会丑……”;她轻轻的说:“我知道他心里其实还有你,但是他是个倔强的人,不要等他主动给你电话……”;她认真地教她:“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鼓励他,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逗逗他,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你说无论怎么样你都不会离开他,他马上就会没事了……”一句句一声声,她完成着一场自我毁灭和放逐的交接仪式,她把他给另一个她,却幸福的满脸微笑,她不要她一个人等在外面,她要他快乐。
快结束了,他说:“我有东西送你……”
拿出两个她那时喜欢的50元的戒指,说“我这个人有很多缺点,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当我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但我真的很谢谢你,你让我改变了好多,好多。”
“你是因为感激我才向我求婚?”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我是认真的。”
“阿杰,我不一定能当别人的太太,我也许不能走路了……”
“我抱你。”
“我也许不能做家务了……”
“我做。”
“我也许会死的……”
“不会的,你和我都不会那么快死。我们至少活七十岁。如果你担心到了七十岁变得又老又丑,我们减两年,六十八岁。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永远在一起,对吗?”
“如果我真的……你不许再到小公园坐,小哭一会就好了,要懂得迁就你爱的人……她还是爱你的”
……
“阿敏,如果这世界唯一让我伤心的,那就是你不肯嫁给我,我会伤心一辈子的。”
她缓缓拿出戒指,“你愿不愿意?”
“我愿意……”
背景是他写给她的那首歌,可惜不是她在唱。
夜晚,那么静谧,她坐在床边看着他,像妻子像母亲更像孩子,她知道要结束了,可不是这样的结束。她叫醒他:“我想吃钹仔糕……”然后平静苍亡地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她知道她没有勇气面对他而平静离开,她想留下最后的微笑;她想在一个新的彼岸,再教沉默的他大笑;她想转身,然后消失……只留下开头那句话。
太喜欢袁咏仪了。
这是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困难。主题曲超级经典。
论撩与被撩的关系。 很有感触,喜欢其中的音乐片段,四星半
特喜欢前半部中的女主角,可爱、纯真、漂亮...特惹人爱!袁咏仪的本色演出?!
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困难。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了,原来时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死守到老。
一部小而美的故事片,不求形而上,不標榜先鋒,不刻意煽情,不賣弄,不諂媚,有情調,接地氣,雅俗得當,製作誠意,還求甚麼呢。
爱一个人,慢慢就被改变了。今天一片戾气的香港是再也拍不出这样温情的电影了。
最后一段古曲合下来,阿敏终于还是没有吃到那块碗仔糕
歌很不錯雖然歌紅人不紅。演員也很不錯。袁詠儀真是乖巧鄰家女孩樂觀善良。劉青雲整天板著臭臉但卻是刀子嘴豆腐心。劉嘉玲麽依然大牌到底。故事老套點又一個血疑。也算蠻經典的香港愛情片。
苦情戏的清新之作
最后的结尾如此突兀,久久还没回过神来。台词写的极好,袁咏仪演的也极好,如此乐观俏皮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女孩。而剧中那段即兴的爵士演奏,私以为是华语电影中最美妙的音乐瞬间了。活着真好。
袁詠儀好似只出現過在一部電影, 就是新不了情。
前三分之二真好,特别市井,特别香港,满满的红尘味道。靓靓真好看啊,特别灵动,令人无法拒绝的元气少女!整个片子的价值观也非常香港市民,努力、达观、家人要在一起、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冯宝宝好看。秦沛和一群爷叔飙音乐的时候太可爱!还有阿达的龙套!!
“不是所有人都很幸运,可以过理想中的生活,有房子有车当然好,没有难倒要哭吗?我们应该满足目前的生活。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的困难!”袁咏仪和刘青云的表演非常出色,即便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爱情故事,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主题曲更加是让人回味。★★★★
“既然喜欢就迁就一点,反正又不吃亏”。又俗又耐看,就像那本爱情圣经:《可以勇敢也可以温柔》。“如果人生最坏只是死亡,生活中怎会有面对不了的困难”
冯宝宝真好看呀真好看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了,愿来生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死守到老。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写给你的歌,却由他人来唱。
袁咏仪那时好瘦,却是最自在坦率。还有那句“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鼓励他,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逗逗他,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你说无论怎么样你都不会离开他,他马上就会没事了……”谁人心不软
好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