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蒙克 剧照 NO.1 蒙克 剧照 NO.2 蒙克 剧照 NO.3 蒙克 剧照 NO.4 蒙克 剧照 NO.5 蒙克 剧照 NO.6 蒙克 剧照 NO.13 蒙克 剧照 NO.14 蒙克 剧照 NO.15 蒙克 剧照 NO.16 蒙克 剧照 NO.17 蒙克 剧照 NO.18 蒙克 剧照 NO.19 蒙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06 00:24

详细剧情

A gripping depiction of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painters of all time.

长篇影评

1 ) 扭曲的线条,破碎的灵魂

电影并不如传统传记电影那般讲述传主的一生经历,它只选取了爱德华年轻时期的某一阶段,再插叙了许多童年回忆,展现了爱德华苦闷郁结、忧郁疏离的内心世界。

观众从电影里了解到的并非是爱德华的生平事迹、所获得的荣誉以及遭来的非议,而是以自我生命感知一个破碎而孤独的灵魂。

导演皮特·沃特金在拍摄这部传记电影之前,曾指导过一部战争纪录片,并荣获当年的奥斯卡电影最佳纪录片奖,他将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也运用到了这部电影中。

整部电影有许多人物对着镜头接受采访,给观众营造了故事正在发生的幻觉,仿佛我们一下跳转回了19世纪的挪威,在场观看着爱德华正发生的一切,观众似乎洞察一切,又似乎一无所知。

电影近乎四个小时,难免令人感到乏味而昏昏欲睡,导演便又在叙事结构上做文章,采用多次闪回的方式,插叙了爱德华蒙克的童年经历,尤其他的母亲、妹妹以及其他病人躺在病床上吐血的场景。

猩红的血洒在纯白的床单上,逼仄而晦暗不清的房间,不仅给幼小的爱德华造成了终生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也给荧幕前的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痛苦、死亡、疾病、孤独,霎时漫上心头。

这是爱德华作品的主题,也是观众观赏电影时的感受。

2 ) 死亡、阴郁、克制、孤独

用闪回的手法拍摄了爱德华蒙克的一生。

关于表现主义,爱德华蒙克是一个基督徒,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亲人的离世,有一种漂泊,孤独,死亡的氛围。

对于情人的追逐,有固执和克制,看下来很压抑克制阴郁。

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而开启了不一样的表达。

期间的对话,有关于婚姻的探讨,说婚姻就是廉价的卖淫,从经济这个交换价值的角度来说,爱情就不美了。这个时候想到了以赛亚柏林对于浪漫主义的批判,也许正是因为对婚姻制度的捍卫,神圣化爱情,才导致不理性。

婚姻制度害真不是从没有经济能力的阶层开始的,婚姻阶层是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从群婚慢慢演变的。

爱情至上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所以所谓的忠诚,一夫一妻是社会化道德规范的结果。

写到这里问题严重了,那么首先这样的一对一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关系,是后天社会约束而成,那么维持这样的关系,是异化的一种体现。

那么有那么多选择可以破除婚姻和关系,却维系经营,就是一件更加可贵的事情了。

3 ) 噩梦一样的漩涡。

挺好的,漫长的时间,闪回的记忆,重复的镜头,整个影片像噩梦一样的漩涡。像是在展示蒙克可怜,绝望,偏执的一生。我觉得他可能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像是煎熬。童年经历了母亲,妹妹的病逝,从小体弱多病,估计很少跟外界有过接触,还有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让本来就沉默寡言的蒙克,永远使自己躲藏在家庭的阴影里。这些似乎也是导致蒙克具有强烈缺乏安全感和偏执的原因。对那个第一次撩动他心的海伯格太太,就有这种强烈的依赖感,或者说是痴情,或者是因为他的经历导致他是无法忍受去失去身边的人。

我个人理解,蒙克已经缺乏安全感到了极致,他甚至会去迷恋离他最近的阴影。他的经历,他的家庭环境,他的画面背景,还有影片中提到他曾有段时间患上旷野恐惧症,害怕宽阔的地方,总是靠近墙走,挨着他的阴影。

影片最感触的地方,除了他的绘画风格形成。还有三次肖邦 《冬风练习曲》响起的时候。每次出现这首曲子都恰如其分的好。比如当那个 波西米亚式的无政府主义的主导人,在高声宣咄他那病态极端对女性仇视的言论时,音乐缓缓响起,开头的舒缓像水滴入湖面,声音孱弱却清澈,竟能他立马停下。接下来像冬风凛冽的阵阵音符,对应着北欧这片冰天雪地,冷却了室内嘈杂的人声。所有的人开始沉默,可能他们也在片刻间冷静着思考自己怎么会这样,这是为什么。

整个影片三个半小时,需要一些耐心,你得做好一些准备,了解蒙克的生平,了解这个可怜满是绝望的人。

4 ) FIFF25丨DAY4《爱德华·蒙克》:初恋和童年的病痛折磨伴随着他的一生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爱德华·蒙克》,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欧.尹

应该说确实是挺不错的作品,但我不是理想受众,更适合于我的是给我条分缕析地讲讲蒙克其人、其作品、其风格,而本作似乎执着于以蒙太奇建立过往经历、所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联系,但看完我依然还不明白一个很基本的点,蒙克到底缘何被诋毁、又缘何被重新挖掘,感觉说了这么多这个点却还是语焉不详。

Pincent

一直很喜欢讲述孤独消极情绪的作品,何况在纪实感可信的环境下,人物常常直视着你。蒙克的表现主义作品追求高度心理化的场景或某个情绪氛围,而这部传记片在反映这一点的基础上同时也许在力求做到许多平衡,它似乎并不追求让电影沉溺于任何一个情绪中,反而在做心理分析时又时刻想要切断它,在更宏观的层面通过剪辑与变焦等手段让观众获得沉浸与释放相互交错的感受。

小宁波

影像和蒙克的思想是相结合的,初恋和童年的病痛折磨伴随着他的一生。镜头对蒙克画作的审视有种超过言语的力量,此时的旁白显得如此必不可少。

松野空松

很特殊的作品,新闻背景的纪实是将人物至于时代压抑之中,采访则是更进一步了解时代之中的具体人物思潮,而爱德华自身的口述以及那反反复复的少年咳血就是个体的痛苦

天堂来的夏洛克

冷静而又克制地追溯爱德华蒙克的生活,用影像重现蒙克生命中重要的乃至于他为此无数次用画笔复现的场景。在观看中数次感慨到影像中的人物,导演,乃至于在屏幕前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们的冷峻,我们是在用影像的方式回溯到画家的记忆里,观看他的恐惧,纠结,与挣扎,就像是一场不得不完成的仪式。

#FIFF25#第4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无声的呐喊

提到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我估计他人名还不如他那幅名作《呐喊》有名,我常常可以看到媒体以各种方式将该画表现出来,比如最近《商业周刊》的一期封面就截取此图,表现当前经济形式下的就业恐慌。确实,当我初见《呐喊》时就为其画风怪异所吸引,同时也被那畸形化的人形表现的焦灼情绪所折服。对于本画作者爱德华蒙克,文字资料看过不少,但是字面的文字常常不如天才的影像来的动人,所以,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记录蒙克最重要人生阶段的传记片《爱德华蒙克》也就深得我心,一点也不觉得长。

本片同爱德华蒙克的作品一样,采用了有别于传统传记片的形式和角度,首先,从形式上看,它采取了仿记录片或者说伪记录片的形式,当然,通常我们说的伪记录片都是以记录片的形式表现虚构的事件。而本片很奇妙,爱德华蒙克早期时代的家庭生活当然不可能有电影记录了,而导演却让剧中人常常面对观众接受采访,镜头也以记录片的模式拍摄,造成了真实的记录片效果。这确实是很牛的做法,让你跟着镜头跟随蒙克的一段岁月,记录他的经历,而一些重要事件后,总会有“采访”当事的第三方的片段,以此来表现他人对蒙克的看法,特别蒙克几次被攻击的画展后,接受“采访”的人的那些不屑、斥责、鄙夷态度都更真实的表现这蒙克的困境,进而反映出他心理上的轨迹,进一步又折射出对其作品的解读,步步为营,由客观,到主观,再到永恒的精神世界,蒙克个人与时代的交融在一起,既细腻又大气。

其次,从表现角度看,本片没有俗气的流水帐的记录他的一生,没有表现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以梦境般的片段剪切结合,表现蒙克精神和画作的非同寻常之感。本片有很多精彩片断,比如蒙克妹妹病重吐血,和他童年时患病吐血的画面就不断显现,特别是在他每受一次世人攻击时,都有这带血的噩梦感十足的画面出现。蒙克的家庭长期处于病魔和死亡的阴影下,而幼小的经历过病痛的蒙克势必对此记忆犹新,而世人一次次的不理解,恶毒的诅咒和攻击在我看来对就是在放他的血,他不得不经受一次次的折磨,现实和记忆的痛苦的交织,让他的画作越来越忧郁,焦虑和阴沉。正如片中解读的,蒙克的作品越来越多的模糊人的面目,表现着他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排斥。本片并不是蒙克的功劳簿式的记录,而是一部蒙克的心灵史,我们看到这个画家那么孤独,那么虚弱,他曾经有过爱情的憧憬,但是却留下更深的阴影,后来的情妇还是一个众人皆可“传递”的女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记录着蒙克后来对女人的不屑,其实包含着他深深的痛苦、懊恼和嫉妒,他那幅面孔模糊,两人几乎交织在一起接吻的画作《吻》堪称他心灵的传神写照。

蒙克一生可谓曲折,童年开始就经受身体和心灵的打击,家里人病的病,死的死,而作为医生的父亲对此也无能为力,那种无力感可想而知。青年时期参加波希米亚,经受着新思想的冲击,也开始感受世俗舆论的攻击。之后的艺术生涯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循环,受自身经历的影响,其画作充满了阴郁和苦闷意味,形态上充满了变形扭曲的夸张形象,从而让观者不悦,饱受舆论攻击,各种恶毒的攻击又让他更加苦闷,继续在画作中抒发这种情感,直到被烟酒摧跨身体,精神被刺激到分裂。与诸多早逝的画家相比,蒙克倒算是长寿,但是其中艰辛已经融入他的作品中,留给世人慢慢体察。

我喜欢这部感觉气质上倒是很蒙克的传记电影,它也没有传记片常有的亮色,而是始终有些压抑,但是毫不沉闷,画面和画外音结合蒙克的画作,对我很有情绪感染力,让我更深的了解了蒙克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作品间的关系,感受一个孤独的人在苦痛中用画笔倾泻的精神作品。爱德华蒙克,他的呐喊已经留在他的画中,无声却更加有力!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d0bf41f4de1130d314e15d0.html

6 ) 画影系列⎮生命的呐喊

1974年出品的电影《爱德华·孟克》,乃北欧名导彼德·沃特金斯的神来之笔,伯格曼赞赏其“天才之作”。《卫报》的评价将它与《公民凯恩》相提并论。影片采用近似油画的质感画面,融叙事与纪录相结合,细腻地再现了这位挪威画家1884年之后的14年生活,将这个痛苦家庭饱受疾病死亡和精神折磨的凄凉况味,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当然影片着重点仍在这位天才画家身上,他的羞涩寡言和寂寥专注的情愫,投射到他先锋的画作上,却倍受保守评论家的斥责,致使他渐渐远离他深爱的画布,一个天才就这样被无聊的口水湮没了。苦闷乃是画家主要特质,用画笔宣泄这种愁绪,也就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挪威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蒙克出生于挪威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知识渊博的医生,母亲受过良好教育,但在蒙克5岁那年她因肺结核去世,父亲精神受到打击而濒于崩溃。大他两岁姐姐也在他14岁时同样因肺结核去世,他的妹妹从小就被诊出患有精神疾病。

蒙克幼时也曾险些被病魔夺去生命。蒙克家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学医的弟弟安德烈最后结了婚,但婚礼后两个月就与世长辞。这个挪威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就像受了诅咒一样的苟活于世。

接二连三的死亡让蒙克的精神从小就与阴影相伴。正如他说的:“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着我摇篮的黑暗天使,并且伴随我一生。”

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

影片长达200多分钟,用采访的形式,零碎晃动的镜头和诗意的语言,细密记录着那些年与蒙克有关的一切,主要聚焦的还是画家无奈的情绪。

影片在表现蒙克精神的纠结上,一些画面会反复出现,与其他画面闪现,伴随着声音的错位与融合,混沌而迷乱,如此,那些粗粝的画作便是这些游离意识流之下的精神结晶,这酷似德国五十年代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的电影表现手法。

影片中,病床的白与鲜血的红,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家人眼中的无助绝望和痛苦不断闪现,蒙克的迷茫,如钝石般一次次敲击观者的心。

呐喊般的人物状态,凝重的色块,柔和的色彩和错乱的线条,都突显了一个画家极度抽搐而无法安歇的灵魂。天才总是要如此的扭曲和变形,如同他这些动人心魄的画作一样,孤寂与黑暗为伍,在细雨中尖叫,在雪野中飞扬,这恍如一个画家卓绝超凡的宿命,不由令人久久慨叹。

2016、11、20—2016、11、25

7 ) 爱德华·蒙克

对于书画、音乐的创作,都要使创作者长时间面对所表达的情绪从具体及抽象的历程。而当这种情绪过于压抑及负面,却无法如常人可以回避或是转移。影片详述了19世纪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创作历程,从反复闪回孩童时期的悲惨记忆,结合了其不被认可的艺术价值、失败的情感之路,细致地解析了不同时期的作品的背景及表现形式,随着彼得·沃特金走入那个时代,走入爱德华·蒙克的内心,众多直视的镜头打破了拍摄的传统手法,却是一种最为直接、最为震撼的描写。在痛苦的、诗意的、颓废的、赤裸的生命张力下的画家爱德华·蒙克,更多的只是一个平凡却又不得不脆弱的人。

短评

本片以记录手法讲述出身资产阶级富有家庭年轻英俊二流画家爱德华蒙克短暂艺术生涯揭露了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社会道貌岸然面具下剥削贫民压迫妇女的虚伪丑恶嘴脸表现画家迷惘困顿消极反抗和对女性不自由不平等地位的同情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观局限性片中充斥宿命论软情色渣滓需要以唯物主义辩证眼光审视批判

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太大了,仰天长叹啊,只看过前半部好电影只是这样的记录犹如流水,蒙克还是很伟大的

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沃特金的旁白外加蒙克的书信,道来他的一生,有些意想不到,却实在感觉太好!剪辑比较意识流,重复无数次地闪回幼年患病呕血的片段,以及年轻时短暂的爱情,但这恰好也渲染了蒙克内心的挣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幸运的,而从小就植根的痛苦,或许影像也无法表达,都在画的每个笔触里...

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绘画反映人生,尤其是他的童年的不幸对他一生的创作影响至深,其次则是他的情感经历;作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的画深入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尤其对于死亡、忧郁、孤独和恐惧;那些思想保守的主流社会当然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男人们;

10分钟前
  • zen
  • 推荐

A great film, but Munch is too close to my heart to be summarized in a drama.

11分钟前
  • eighthday
  • 推荐

这个蒙克很gay

12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推荐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

14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力荐

心灵的自传电影,散文式的,爱德华童年时见闻和自己童年的大病反复出现在整部电影里,与画作结合,把画里的忧郁、悲苦、爱与痛传达给了观众。

18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4.5

19分钟前
  • Comel
  • 推荐

凭借具有新闻纪实效果和梦境般自由联想的叙事形式,作品成功暗示了反映了蒙克创作的复杂的精神和社会因素。作为影片的两大主题,整部影片持续在蒙克被家人的死亡和自身疾病萦绕的童年和与已婚的海尔贝格夫人的无果韵事之间切换,也照应了蒙克绘画中爱与死的关键主题。跨度三十余年的该片采取的视角兼具客观和主观性。虽然在整体上更接近演员通过伪采访朝着镜头陈述的纪录片,却以抒情的非线性方式剪辑,仿佛观众根据画家自身的回忆被来回拖曳于时间中。导演本人的英语旁白以冷静的学院口吻检视蒙克,观察欧洲艺术界的发展形势并通过著名全球事件提供了解某些作品的更广阔的背景框架。蒙克的饰演者则偶尔朗读艺术家的日记选段。影片最终将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教程融入角色研究中,刻画出最完整的人物肖像。

23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9.7;若我能忘记你

26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BBC的人物传记好像都在模仿它,但忒TM长了···

28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87/100,作画的声响无比清晰,直面画布与画笔的律动摩擦。多样的叙述手段为本片生成了别样的结构。就如那呕血的童年梦魇,每一块生命的碎片都藉由Edvard Munch的双眼刺穿景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并非传记片,而是时代与个人共同的注解。

31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应该说确实是挺不错的作品,但我不是理想受众,更适合于我的是给我条分缕析地讲讲蒙克其人、其作品、其风格,而本作似乎执着于以蒙太奇建立过往经历、所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联系,但看完我依然还不明白一个很基本的点,蒙克到底缘何被诋毁、又缘何被重新挖掘,感觉说了这么多这个点却还是语焉不详。

33分钟前
  • 欧.尹
  • 推荐

天才和天才的交映

34分钟前
  • 力荐

【A+】非常之特别的作品,几乎杂糅了所有不走寻常路的视听手法。完全散文式的影像,用一种接近意识流的剪辑贴近爱德华'蒙克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形散使得在成功完成一部传记的同时更描绘出当时年代的几乎整个欧洲的社会切面,而神却紧紧附于爱德华而不显离散。实在高级。当时欧洲风光与油画风格实在太匹配了!风韵犹存,光影享受。完全运用纪录片式的采访拍摄则更突出其写实的一面,大量变焦镜头、大特写则将爱德华挣扎的情感无限放大,写意。虽然长但非常生动,最难得的是在210分钟内风格节奏高度统一没有一丝松懈。个人与时代融合最佳范本。

38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画家题材影视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传记片。最让人唏嘘的还是克里斯蒂安尼亚的波西米亚人,那群放浪形骸的英年早逝的艺术家。1884年就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婚姻是一种合法卖淫”,不得不佩服一下。

4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一个人的童年阴影究竟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多大影响?爱德华.蒙克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画家。

43分钟前
  • FrancoisG
  • 推荐

不同意评论里有人说伪纪录片的形式是为了让人体验现场感,我觉得相比外在的真实更多的还是体验内在的真实吧,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轻易地把不同的画面和声带剪在一起,打破时空的顺序和阻碍,从而完成爱森斯坦和戈达尔信奉的内心的真实。沃特金森的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比剧情片更梦幻。

45分钟前
  • 6
  • 推荐

3个半小时,74年,伪记录传记

49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