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极速追杀3:启示录的世界,我们强烈推荐您使用您熟悉的CS的操作设置进入游戏。
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世界,市民们对于凶杀见怪不怪,熟视无睹,您可以在商场里,地铁里,车站里,尽情享受您的狩猎。我们还会专门清空一条大桥供您享受飙车追杀的快感。这一代里我们添加了双人系统,您可以在名为刺客信条的支线任务中和队友并肩作战,体验古迹文化,异域风情,杀死敌人后长按b键收集弹药,当然您也可以在战斗中掠夺,我们甚至在双人系统中增加了狗辅助作战,该狗自带复活甲,当您的连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释放与狗狗辅助连击的高级技能,对于处于高塔地形下的NPC极为有效。当清扫结束后,还会有小兵专程过来给你送车。
您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老面孔,在上一代里,里我们找来了美国众神里的锤子神和蜘蛛神,他们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没有止步于此,我们找来了权游里的现任高庭公爵,他现在依然热衷于金币和背叛,相信当他讲话时会让您觉得难以释怀的亲切和熟悉。还有哥谭的企鹅人,我们的科波波特先生放弃了在哥谭里的一切,又扎扎实实的重新从底层做起,做起了电话员。他的发际线让我们相信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在这个淳朴的社会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不用担心小兵过于难打,因为我们在npc系统中增加了“不要一起上,能上一个就不上两个”的设置,一旦敌人数量较多,他们就会趴在地上,扭来扭去,当您解决了你手头的对手时再扑上来,确保您一个个战胜他们。不过建议您动作要快,否则扭的时间长了腰会疼,而且时间长了也丢人是不。游戏中途玩家可以到酒店休息,补充医疗。嘿,同时我们保留了上一作中备受好评的“与想要杀您的杀手在酒店把酒言欢的”彩蛋。
尽管我们知道你很讨厌那个穿着黑色披风的反派女T,尽管她是如此的装逼,不可一世,胡作非为,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让您在和队友与她共处一室,肆无忌惮的威胁您的生命时将她杀掉。因为我们需要她引出下一部的反派并靠她拖延剧情,这个时候我们锁定了您的武器和行动力,并将她转化为剧情NPC播放视频动画,视频播放完后,NPC会迅速离开回到她自己的房间里,呆着不动,尽管您随时能上去结果了她但是对不起,自由度受限。还不是时候,请谅解。
不过嘿,我们保留了上一代中您非常喜爱的购买武器环节!而且你猜怎么着?您是在酒店里挑选武器哟!这么老的场景,您来过多少次了都不能自由探索,里面有多少宝藏道具可想而知吧!而且在这一代里,您可以随意挑选无需消耗金币。还有友好的黑人代理为您全程解说推荐!
我们在游戏后半程升级了武器弹药系统,尽管实际操作效果看起来差不多。不过嘿,剩余的主线任务里我们还是用了双人系统呦!任务开始时,我们会让一些辅助NPC上去送死,当然最后解决杂鱼还是需要您这个玩家来。另外由于美工部的同事坚决不肯996,我们给部分NPC杂鱼穿上护甲遮住了他们的脸。为了说得过去,我们就说增加游戏难度,给杂鱼们加护甲。这会增加您的困难,不过没关系,实在打不过您还可以回商店重新装备重型武器。不过这样,敌人有护甲这个设计就跟没加一样了。
我们明白,尽管系统道具地图全面升级,但重复度较高的任务和单一的操作方法,还是会让您觉得无聊,以我们在场景上下足了功夫,霓虹灯,科技光。炫酷的现代场景,眼花缭乱,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就单单靠这个,只要我们肯还能拍上好几部!
而且我们对未来还有更大的规划!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剧情里继续引入高层,毕竟我们有12多个人可拍呢!而现在具体引入多少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我们还将您昔日的队友转化为敌人!您将继续孤立无援下去!这是我们的核心!
记住,不管您将来的动机是什么,那都只是连锁反应罢了!您是被别人不停的推动的,不得不做出行动去做!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就像谍影重重只能马特达蒙来拍,碟中谍必须找汤姆一样!而且这一切永远是短短几天里发生的事情,不能断开,不能告一段落,而最开始的原因,就是That car ,and that fu**ing dog!
第三部的打斗镜头和格斗类型比之前两部更加丰富了 更加深入地介绍了一下整个杀手世界和刺客体系 不断身受重伤却依然坚持救赎的JW真的完美诠释了babayaga夜魔人的称号. 伊恩老爷子的演技依旧让人折服 特别是最后在天台从容地直接向John开枪的那一段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却看得让人敬佩Winston的头脑. 但全篇最精彩的彩蛋还是John wick的那一句“Guns lots of guns” 致敬黑客帝国 电影院里面的观众直接鼓起了掌 可以说是非常有氛围了哈哈哈哈哈. 电影最后的镜头可以说是把我的肾上腺素提到高潮了emm 没想到鸽王还活着 最后特写Johnwick用尽全身力气爬起来回应鸽王的那句“Do u feel piss off?” John带着满脸血迹低沉着语气坚定地说“Yeah”的时候完完全全让人感受到那个babayaga那个杀神那个用一根fucking pencil缔造了神话的John wick真的回来了. 期待第四部 New York city和High table之间的大战!
20年前,我们因为《黑客帝国》系列,熟知了基努里维斯,一位热爱中国功夫,并很好在西方电影动作体系中,把功夫发扬光大的人。
他爱武术爱到什么程度,他亲自掏钱,做制片做导演,拍了包括《太极侠》功夫片有关的电影,显然这些作品评分很差就对了。
自从《黑客帝国》系列之后,基努里维斯的作品开始每况愈下,差点步入票房毒药尼古拉斯凯奇的后尘,但基努里维斯对功夫和动作类型的热爱依然不减。
2014年,基努里维斯做主演,兼制片人,拍了一部《疾速追杀》,结果影片一夜之间成了黑马,基努里维斯因为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当年金酸梅最佳赎梅奖提名,这个奖项是肯定获奖者演艺生涯重生的含义,具有正面意义。
而接下来的续集《疾速特攻》,则让这个系列更上一层楼,而不是惊艳毁于续集。
现在,第三部作品《疾速备战》上映,我只想说好久好久,没有在观影时边默念各种脏话,边热血沸腾看电影的经历了,《疾速备战》给了我这个机会。
这部电影是疾速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内地把第一部叫《疾速追杀》,第二部叫《疾速特攻》,第三部叫《疾速备战》,那么到第四部请问还要怎么取名字呢,可能因为电影不会在内地上映,所以片方也无所谓起一个让人熟记的名字了吧。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接下来简称《疾速3》。
——以下是轻微剧透解析,不影响观影(请相信我,这类型的标签动作影片,剧透与否其实关系不大)——
目前《疾速》系列的三部作品,其实每部影片的故事,用一句话就能讲清楚。
《疾速1》是退役多年的John wick,为了一条狗引发的血案,重出江湖大开杀戒。
《疾速2》是因为John wick的复仇,挑起了更大的仇恨和混乱,最后John打破规则带来组织对他的反目。
《疾速3》是组织和John wick的对抗,牵引出更大的世界背景和战争。
看一句话故事的你,或许觉得动作片的剧情依然是软肋,影片注重的是打斗,比如因为一条狗,就能搞出三部电影。
如果这么想,你就大错特错了,正所谓细节出魔鬼,在这高度概括的故事梗概中,导演和编剧鸡贼的隐藏了他们构建的庞大世界观,一个充满杀手,宗教色彩,并稍微有些未来主义的灰色现实世界。
我们通常说要写好一个故事,其实就是塑造主角的过程,John wick这个杀手,我们从第一部开始,就了解了他的婚姻,他的生活,他的一些过去,并带入我们的情感。
影片把这些铺垫好以后,John为了一条狗而复仇,也无所谓要付出多少代价了。
更何况,影片的枪战动作戏,它的快真狠,拳拳到肉,枪枪暴血,区分了其他枪战动作戏,而且在打斗过程,没有一句废话台词,各种打斗长镜头,也让观众体会到持续飙升的肾上腺素。
这些元素虽然并不能说是首创,但在近年各种动作片都依靠剪辑,依靠特效,依靠替身来完成的当下,《疾速》系列的披挂上阵,确实让人惊叹声连连。
每一部的《疾速》,战事都在升级,动作的设计也被赋予更多的挑战,尤其是《疾速3》,影片一开始就是《疾速2》结尾之后的高潮,影片中间进入故事背景扩展,扩充了神秘组织和杀手的世界,让观众得到更大的猎奇,枪战动作戏也一次比一次暴击。
此外,如果说《碟中谍》系列非阿汤哥莫属,因为阿汤哥十年如一日挑战自我,不断玩命搞出动作片新高度,那么《疾速》系列,也同样非基努里维斯莫属。
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基努里维斯爱死了武术,而且他是真练过。
在最后决战里,John wick正面和组织开杠,除了酷炫的枪战戏份,单打独斗上,融入了大量的武打动作。
特别是最后John一层层单挑对手的打戏,像极了李小龙《死亡游戏》最后决战的片段,甚至可以说影片就是致敬了《死亡游戏》。
这场打戏上一层的对手,都比下一层要强,前面枪战的爽爆,在武打戏中转变成论速度,论力度,甚至还涉及到了武术的礼仪和规矩。
另外《疾速》系列还有一个基努里维斯不能替代的原因,是《疾速》系列John这个人物的情感线,在影片中,John失去了妻子,原本迷茫的他,视如己出的狗还被人虐待致死。
在现实中,基努里维斯在1993年的时候,他最好的兄弟,同时也是奥斯卡提名演员里弗.菲尼克斯吸毒过量死去。
1998年,基努里维斯的女儿出生,不幸的是一出生就夭折,2年后女友也因车祸死去。
基努里维斯的这些过去,都和《疾速》系列的John有很多情感共鸣的地方,这也让这个系列多少有了几分特别的味道。
就在《疾速3》要上映之前,基努里维斯在一次访谈中,被主持人问到,人死后会发生什么,基努里维斯回答:“我只知道爱我们的人,会想念我们。”
他的这句话温暖了在场所有人,这也是他在现实中勉励自己的话,同时也很好的回应了《疾速3》主角的内心情感。《疾速3》的主题里,John也被问及为何为了狗展开杀戮,John的回答是:为了记住所爱的人。
影片最后,反转的剧情也带出了还将会有续集,对于《疾速》系列口碑一部好于一部,显然片方不想只拍三部曲,但局限于《疾速》系列剧情联结性特别强,而且故事性的不可逆,所以很难像《碟中谍》系列那样,用每一个特定任务往下拍,这也是考验编剧最好的时候。
好,《疾速3》就先聊到这,如果你喜欢动作题材,喜欢基努里维斯,千万别错过!
搞不清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给出五星的高分评价,难道这些观众都没看够动作电影吗??
前一部给我印象还不错,虽然已经有些记不得具体情节了,但印象不错。可是这一部怎么感觉那么假呢?实在是太假了!!! 基努李维斯的动作就像在慢放,一点连贯性也没有。而他的对手们不得不为了配合他而把自己也慢下来,或者干脆在镜头外傻站着,等着男主各个击破。前一个镜头已经交代了旁边围着四五个人,距离不过2米远,还有的甚至拿着枪,可下一个镜头就把主角和一个反派放在镜头里,其他反派就是不上,非等镜头里这个反派趴下了,下一个才切进来,这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吗?你可以用镜头来蒙蔽观众,就像魔术一样,这可以理解,但也要有点技术性吧,不能把观众当傻子啊。还有哈里贝瑞那两条头,跟着忙活什么呢? 狗又不是异性,一次攻击不可能致命,那反派手里拿着枪,怎么就在那被狗咬的翩翩起舞不知反击呢?哈里贝瑞明明枪枪爆头,在狗狗出现时,非要打反派肩膀上,然后让狗狗上,咬住了再打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是什么。后面的防守大陆酒店更不靠谱,明明有穿甲弹的武器,一开始偏偏不用,让己方小兵白白上去送死,都死光了,把喷子和穿加弹拿出来了,早干嘛去了?你见过哪个国家在打仗时,故意把常规部队拿去送死,就为了突出特种部队的光环?实在太假了,在这种做做的表演下,动作场面毫无激情可言,就像是一堆光屁股娃娃在过家家,问题是光屁股娃娃看起来很可爱,但一群光屁股的大老爷们在那过家家,画面实在让人难以下咽。我特意进来看看导演是谁,以后得绕着他的电影走,以防被他臭到。
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动作片系列,仍然有那种古龙式武侠的意趣,其他的任何动作片都是追不上的。但是这一部总体来说没有前两部好,我大概不会重看一遍。谈谈优缺点。
Pros:
逼格仍然是杀手电影天花板。非常多形式化风格化的镜头,比方说骑着摩托齐齐亮出武士刀。还比方说把芭蕾舞和杀手突破的段落剪到一起。还比方说John延续了“什么语言都会讲一点”的人设。
这个系列一贯的优点,邵氏风格的中景不切全靠演员表演和调度来展现动作场面。仍然是高水平。
一开头逃到一个枪店发现子弹和枪口径不合,临时改枪,上一发子弹仔细转动转轮确保上膛,门一开一转身就是标准牛仔决斗姿势一枪爆头。这段就是杀手电影逼格巅峰。
The Adjudicator一开始我不喜欢这个角色,觉得很臭屁,结果居然一整部片子都维持住了逼格,我慢慢喜欢起来了。没有落入典型的“一开始逼格甚高最后被打的屎尿齐出”的俗套里。
到卡萨布兰卡Jerome Flynn(就是权力游戏里的波隆)那个角色开始讲杀手组织和哈桑山中老人教派的关系开始,到见到长老砍下无名指这里,妈的恍惚感觉是个刺客信条同人电影。要不要联动下世界观?
跟哈利贝瑞一起杀出去那段,刻意将每个镜头拉得很长,有种“你看我们的调度有多牛逼”的炫技感。特别是还加了狗的部分,稍微懂电影的就知道动物戏有多难拍。这一段真的很牛逼。
我翻了imdb才确定演医生那个就是当年在黑客2里演锁匠那位,之前就看着眼熟。好了,4是不是要把Trinity请来?(为什么哈利贝瑞那个角色不请Trinity呢?)
攻打大陆酒店的High Table特种部队恍惚间有种EVA剧场版战略自卫队攻打Nerv本部的既视感。
特别有趣的是总部里接电话的人全都是有各种特别妖冶的装饰,那个穿了两个唇环戴着眼镜一本正经的接电话的那位,就特别有逼格。这片子的逼格其实都体现在这种细节上。
Cons:
总算明白为啥没人请哈利贝瑞演戏了。在这部片子里她就是最大的减分项,一点气场都没有,像一个神经质的中年女性。跟整个片子的高冷风格完全不搭。
动作部分,其实John Wick的动作部分出彩就在于这种真实系的CQB展现,干净利落,爽。它是有一个先天的限制的,一旦搞得越来越大,就显得特别假。1非常出彩,2看着也挺合适(已经略有点假了),3的规模就已经过分了,动作戏就显得冗长无聊。1和2里都有对运用的武器的特质有特别细致的展现,武器特质如何与动作场面结合,3里就基本没有,你都看不清楚他用的什么枪,一路开无双过去。没意思。
3的故事更加说不通。High Table的长老是个阿拉伯王子?这逼格明显不够啊!让他回去杀Winston,然后Winston突然就对High Table反水再反回来?反转统统没有铺垫。
跟哈利贝瑞一起杀出去那段,刻意将每个镜头拉得很长,有种“你看我们的调度有多牛逼”的炫技感。这段既是pro也是con。拉长之后就特别无聊。这部片子有个毛病就是给过了,有种导演“你想看这个我就全给你这个”的感觉,实际上是不对的。John Wick的爽感来源其实是干脆利落没有废话。
最后的一段决斗跟2有点重复。
攻打大陆酒店的High Table特种部队的塑造太不够了,原本以为逼格多高,结果全是炮灰。连特么武器和造型都没一个清楚镜头,真是遗憾。我的脑补应该是穿着一身纯黑战斗服的DEVGRU感,戴着四眼夜视镜,暗夜行者。结果进来就是枪上装着战术手电,生怕别人看不到你。而且一个个都感觉瘦,有种买不起好装备的军宅cosplay的感觉。
最后要造反High Table?其实第三集的世界观拓展没有什么进展,也没展示出一个更大的High Table权力结构。没准第四集……
差不多就是这么些。
只能说是随便唠嗑唠嗑,不算正式的影评
八月14号,《疾速备战》终于出了网络高清蓝光资源。我在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的下载观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是一定会去香港看的.....)。除了享受到顶级的视觉盛宴外,我还在不停感慨好莱坞对于其他国家多种类型电影的学习与融合能力,并将这些元素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融入电影中,成功的取悦观众。而在某种程度上,《疾速追杀》系列代表了好莱坞对亚洲动作电影学习与实践的最高水准。
我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john wick这个动作电影系列?大概是因为它足够纯粹吧。
说实话,在这个愈加绚烂的好莱坞大片时代,想要看到这么一个硬派的纯种动作电影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在过去大部分好莱坞动作电影都是以手持摄影+快速剪切的拍摄环境下,《疾速追杀》横空出世,以一种优雅而复古的“创新”模式给这个类型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此系列的动作风格能在一众大片里独树一帜,并掀起好莱坞动作“革新”的狂潮呢?
就先以拍摄手法开始吧。过去大部分好莱坞式的格斗场景都是以这种方式拍摄的:通过镜头角度的调整,压缩双方之间的身体距离,配合上手持摄影的摇摆感,并在后期进行快速的音效画面剪切,从而建立一种伪·临场感。不是说这种拍摄手法就不好(用不好的基本都是很多美剧打斗水准),用得好的例子也多的是(《谍影重重3》中那场极其经典的摩洛哥小镇打斗),而是这种手法本身就是一种为了掩盖演员武术功底而被迫使用的措施。
那《疾速追杀》的动作戏是怎么拍摄的呢?镜头上大多以中景与远景为主,通过大广角低机位的全景镜头来最大限度的还原演员整个身体的肢体动作,而非刻意让视线集中于某个身体部位。打斗双方很少用站位来压缩各自的距离,而是实打实的将这种空间上的距离展现出来。不会在打击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剪辑,而是在动作即将开始前或是动作完成后才正式剪辑到下一个机位。每个镜头停留时间大多都在五秒以上,力求让观众完整的看到打斗双方的拳、脚的身体运动,而不是用多个局部镜头剪切(平均每个镜头零点几秒)来分解这个动作。
这种拍摄手法相信各位其实也不陌生,上个世纪的各种经典香港武打电影基本都是用这个手法来让动作设计更加真实可信。但如果要在保证观赏性的前提下使用这一拍法,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演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功底。你看香港那些动作演员,无论是知名的武打巨星,或是凶神恶煞的反派,还是一两拳就撂倒的龙套,那基本都是从小就开始练武术的。除非有十多年以上的训练,不然真的很难凭借这种拍摄手法来拍出观众想要的效果,而这种武术功底也绝非几个月的训练就能速成的....
不过还好,本片无论是导演(曾经当过多年的动作替身)还是主演(基努多年的功夫片拍摄经验),亦或是各种武行演员(据说把大半个好莱坞的武行都找来了,好多角色其实都是同一个动作替身演的),这些过人的基础决定了本片的拍摄模式,在“复古”的拍摄风格和写实的动作设计下保证了最大的视觉观赏性。
当然,仅靠优秀的武行与港式拍摄风格是不足以让《疾速追杀》系列获得如此成功的,那么这个系列到底还有什么法宝呢?
灯光、色彩与布景,简言之,就是影像美感。这是john wick系列的一个极大的闪光点,在之前我都不记得能有哪部好莱坞动作片会在这方面如此讲究。
就先拿第一部与第二部的灯光色彩来说吧:第一部中酒吧的枪战戏灯光是有很明显的区分不同空间的作用,无论是浴场、会客厅还是迪厅,都有两层以上的光线在画面中互相融合或是陪衬;
第二部中的镜像空间(此处很明显是向李小龙的《龙争虎斗》致敬)更是将光线与色彩玩出了花。而且在各种高饱和度的光影下,人物的动作还呈现出一种剪影的感觉。再加上各种介质对于不同光源的视觉反馈(水、烟、玻璃和镜子),这就自然而然的将《疾速追杀》的打斗与其他光线粗糙直白的动作电影区别开来,创造出了不少优雅的视觉奇观。
说到“优雅”,就不得不提到本系列的布景了。和很多传统的杀手电影不同,在《疾速追杀》的杀手世界观中,无论是高雅的大陆酒店,还是纽约的夜景街头,亦或是地下丐帮和脏兮兮的修车场,这些布景在灯光的点缀和摄影师的机位角度下,无论姿态高还是低,都自带一种资本主义的优雅气息(误)。也正是这些基于电影美术设计上的风格尝试,才让《疾速追杀》的镜头美感在一众好莱坞常规动作电影中独树一帜。
前两部的美术可以说是优秀,那第三部的镜头美感就是“艺术”了,中景镜头的灯光与摄影简直惊为天人,我就不细说了,你们自己一看便知。
最后要说的,也正是本系列的大杀器:武器和“Gun-Fu”(枪夫)。通常一部动作电影对各种武器的使用往往能直接代表导演、编剧和武术指导的想象力与拍摄功力、动作设计实力等。就这方面来说,成龙的动作喜剧绝对是最好的例子(给我一个家具城,我能打遍全香港)。而《疾速追杀》算是另辟蹊径了,第一第二部都着重于枪械的介绍与使用(尤其是第二部意大利调酒师的枪械介绍服务真的帅到飞起)。
至于本片的“枪斗术”,像是中轴重锁、莫桑比克、抵近射击什么的我就不多聊了(毕竟我也不是特别懂),只能说非常讲究,就像上文我说过的:“在写实的风格下尽可能保证其最大的视觉观赏性”。
当然,在一二部里的武器大多以枪械为主,哪怕是近身格斗也大多是赤手空拳或是正在夺枪什么的(除了那只铅笔)。那么为了风格创新并成功吸引观众眼球,第三部就增加了许多除枪械外的近身武器格斗,下面我就来痛快的聊一聊。
首先就是开场的图书馆打斗,这场算是开胃菜,john wick要凭借188的身高战胜一个221的杀手(换句话说,就是常规的身体击打、格挡和关节技对此人不管用)。
在这场戏里,john致胜的法宝是一本硬皮书。上一次看到在格斗中使用书本的电影还是《谍影重重3》了,那一场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妙,但就视觉冲击力来讲还是《疾速备战》强。连续两次用书本击打对手裆部(瞬间造成大量痛感,并一定程度上封锁其下半身的活动)。
将书挨在对方面门上用力击打(加快对方晕眩),外加连续两次脸部重击(硬皮书的外壳是真的硬)。
然后用书本抵住对手脖子击打(阻碍血液流动和呼吸),塞入嘴中重击三下(直接把对手下巴打折了),最后用书一击击断敌人的脖子,结束战斗。
这种原始而又独具美感的非限制级暴力元素的呈现也算是《疾速追杀》系列能区别于对手的原因之一吧....
下一场就是与唐人街黑帮的刀战了,事实上这一场近身格斗战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场(果然还是华人替身比较能打出花样吗)。一开始就是john wick小秀了一把枪械组装的技术,当然受限于时间这把自制枪只打死了一个人(感觉这一段有点累赘,要是精简一些应该会更好)。
然后john继续逃亡,在一条长廊拐角处停下埋伏(在这种长廊内受限于空间基本没有躲开子弹的可能,还是伏击对手胜算更大些)。然后就是一段时长大约四分钟的疯狂刀战(其实还有斧头),华人武替的拳脚功夫的观赏性相当好看,尤其是与基努打得最久的陈虎(基努的老相识了),几个挥砍的动作相当漂亮。当然,john在这种狭窄空间内的近身战中依然热衷于各种摔角技和关节技(让对手失去平衡支点并短暂失去行动能力),这种动作风格的冲突也是本系列的一个卖点之一。
可能也会有很多人在疑惑为什么john wick在前两部如此亮眼的表现到了第三部就显得如此吃力。well,根据这三部的剧情来看,主要有三点原因:一,john在复出之前已经退休了大约五年,身体素质和反应机能肯定是退化了;二,承接第二部的剧情来看,john在这之前已经连续打了好几天,极少休息,体能已经开始吃不消了,外加身上各种淤青伤痕什么的(第三部刚开始就被人刺了一刀),状态已经严重下降;三,第一部的反派顶多只能算是正常的黑帮枪手,第二部来刺杀john的杀手也并非顶尖(悬赏金700万元也没多少人敢来),直到第三部被彻底逐出教会并将悬赏金翻倍后,来的基本都是世界级的高手了。
于是在这样的不利处境之下,john更改了战斗思路,以防守为主,节省体力开销,并尽快找出破绽击败敌人(外加各种阴招:踢裆、锤档、击喉、掌耳之类)。但整体还是遵循着“击打躯干→使对手丧失行动能力→迅速击杀”这么一个步骤。而且大量使用柔道、关节技、摔角技什么的(我感觉第三部的摔角技要比前两部多很多),这在第三部的剧情也是有说明的(出身于俄罗斯黑帮,从小接受摔跤训练)。
另外,在激烈的格斗/枪战中导演还会安插一些非常“真实”的小细节:用锤刀术来避免与敌人角力;更换弹夹的战术动作;互扔飞刀时会有很多次是刀柄打在身上弹回来;水下射击的子弹射程等等等等。正是这些细节的安插,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写实可信度,也带来了不少动作设计的趣味性。在这场唐人街刀战的最后,用三个极度暴力的击杀镜头爽快的结束(锤刀入脑,刺刀入眼,飞斧绝杀),实在是让人大呼过瘾。
接下来基本都是一些简短的战斗(意大利黑帮和摩托党),john先是在马厩解决了数个黑手党杀手,这里依旧体现出了主创团队的创意和恶趣味,直接用马来终结对手(荒野大镖客2玩家的梦魇)。
随后抢走一匹马在纽约的街道上与摩托党激情对战(有点《真实的谎言》的味道)。这一段就视觉体验上没有前两场那么精彩且充满新意,主要是过渡作用,由此,影片第一幕正式结束。
第二幕的高潮戏主要就是卡萨布兰卡制币工厂的双人双狗组合枪战,这也应该是john wick系列中单一场景枪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吧(第二部的罗马和纽约都有很明显的场景美术风格变化)。不得不说让军犬介入枪战的点子非常棒,人犬配合的各种战术动作看得相当过瘾,而军犬的速度感与力量感也呈现的相当到位,无论是创意还是执行都无可挑剔。
但抛去这些单单评判枪战部分来看,却显得有点平庸了(仅限于本系列)。战术动作、开枪爆头、小兵战力,这些基本和之前的枪战部分没什么两样,而且显得有些过于泛滥了。再加上此处电子音乐原声的缺失,导致这一段落就少了很多节奏感,也少了很多趣味性。
枪斗术很明显是前两部的主要卖点,也是本系列暴力美学的着重呈现。在前两部中尽管也有出现各种近战肉搏,但枪仍然是终结对手的主要武器。但第三部对于武器多样性的思路转变使得枪战桥段被抢了不少风光,尤其以卡萨布兰卡那段最为明显。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在前面将近三十分钟的高密度打斗下,这一段的观赏性反而没那么出彩。当然了,至于后面酒店的那场戏,就不会有这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接下来,john wick重回纽约,影片的第三幕开启。首先就是与日本光头杀手的对决,这一段有一场相当精彩的摩托车刀战,而且令我惊喜的是这一场戏竟然大部分都是用长镜头拍摄的,视线随着john的动作左右位移,不仅强调了该环境的速度感,也加强了观众的空间沉浸感。随后二人一路打到大陆酒店,暂时休战。(那个光头和尚也在这里尽显迷弟本质,蛮有反差萌的)
然后就是第三幕最为高潮的酒店大战了,这一段大约打了有二十多分钟,从大厅一直打到顶楼,从枪斗术到激情肉搏,非常精彩。尤其是在前面如此多花样的动作场面一路看下来的情况下还能做的让观众产生这种长时间持续的新鲜感,是很不容易的。这一段基本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分为很明显的五个关卡,我们慢慢讲。
首先是酒店大厅的第一关,在双方各自撕破脸皮后,高台桌直接派出了最强的特种部队。黑人前台还特地解释了一下对方的装备:高度技术升级后的强力防弹甲和防弹头盔。酒店小兵的子弹打在他们身上基本屁事没有,哪怕是john wick这样的补刀高手也顶多只能将他们的躯干值打满造成硬直,好不容易找到头盔链接处的缝隙才能勉强杀了几个。
这一段真的蛮有意思的,一方只能老老实实挨揍,另一方也无可奈何,只能靠秀操作才拿下几个人头。镜头的运动与剪辑也相当平稳,呈现出双方的装备与战力差距。
第二关里,john wick被迫中途回城,更换了12口径的霰弹枪后回场杀敌。这时敌我双方一转攻势,特种部队基本一出场就被火力压制秒杀,一枪把脑袋轰烂的镜头简直司空见惯。
打斗场景也开始变化,不再是第一关单一色调的酒店大厅,而是一路从狭窄的仓库与水管维修通道打到浴场和泳池。这一段的光线大多都是红、黄、蓝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光源相互搭配,在视觉上降低了那种单调重复之感(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卡萨布兰卡那场稍显单调的原因,场景和光线太过单一了)。
然后来到了第三关,主角像是玩竖版通关游戏一般,要一层一层的干掉不同的敌人,才能见到最终反派。当然由于前面过度的体力消耗和伤痛困扰,john在第一层就被两个杂兵给连续踢飞了五六次,直到敌方亮出短刀,john才找回状态,夺过武器后几刀便将对方反杀。
这里要好好聊一下场景设计了:一个由玻璃搭建的特殊塔形建筑,配合上灯源的空间设计,让此处颇有一种超现实之感。当然,在背景处导演也利用大楼和广告牌的灯光来让这一场景的光源不会有单调感,往上走还会有更加出色的灯光设计。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玻璃这种特殊的介质。除了前面我说过的光影质感处理外,玻璃在动作电影里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能最为直观的体现出动作设计的力量感。在动作电影里,要想将双方的力量感最大化处理的话,除了一般的音效和视觉错位外,最为简单粗暴的手法就是场景道具的破坏了。无论是木头的断裂,还是墙体的裂痕,这些都能直接反映出角色的破坏力。而玻璃这种东西,得益于它自身所固有的“坚硬”性、易碎性和锋利性,所以在特殊场景下玻璃的破碎反而要比其他材质更有视觉张力。
而且另一方面,由于其带有的透明性,在角色打斗中反而可能起到阻碍迷惑对手的作用(对观众来说也是一样,一种天然的视觉陷阱),这就给打斗中的剧情带来了更多的曲折性。所以,在动作电影中,玻璃真的是个好东西。
接下来来到了第四关,事实下从这关开始基本都是大型粉丝见面会了,两个忠实的迷弟见到偶像后开心得将他一脚踢飞了好几米远。而且在前两局john wick是被这两位粉丝吊着打的。也算这两位有礼貌,没下死手,拉起john之后表示可以慢慢来。而在第三局,john解下裤腰带,开始转变战斗思路了。
看一下这张图,有趣的是哪怕john wick被打的跪下都和这两人站着差不多高,这就意味着john的肢体长度是占据优势的。
在进攻上,利用皮带抽打来增加攻击范围;而防守上则是用皮带锁住对方的攻击方向,然后配合上自身擅长的关节技、摔角技,还有击档、掌耳之类的阴招,逐渐占据了上风。最后以连续两个精彩的背摔,结束战斗。
而且john胜利后也很谦虚的表示点到为止,饶了两人一命,继续上楼打boss去了(这好像是该系列中第二次未下杀手吧)。
不过这一段我还是要挑些刺出来。相信喜爱动作电影的观众应该看出来了,这两个迷弟就是《突袭》系列中战斗力超吊的BOSS,看过电影的估计都不会忘记他们那恐怖的战斗力。但在《疾速追杀》中,感觉两人的战力表现低了一个档次(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动作设计风格所导致的)。还有一个就是一打二的蹩脚感。你看很多早期李小龙电影,大部分一挑多那基本都是两个人对打,后面一群在那里左右横跳,直到打完这个,再去打下一个(葫芦娃救爷爷)。
而在成龙的电影里,无论是一挑二,一挑三,还是一挑四,你能感到他们是真的在多人围殴一个人,这是优秀的武术指导,精彩的动作设计,超凡的武打演员和精妙的镜头语言所共同决定的(尤其是《警察故事》里最后八分钟的商场大战)。而《疾速备战》中这一段由于动作都是大开大合的地面战,再加上主演基努的年龄也已经过了五十五岁,所以在紧凑感上离辉煌的香港功夫电影还有不少的差距。
最后一关就是与日本光头的战斗了,其实这一段也没多少可说的,顶多就是导演将我前面所说的所有动作场景灯光摄影元素在重新利用了一遍,背景加上LED灯源的动态光影效果以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感。说实在的,能让这连续二十多分钟的打斗片段持续产生新鲜感,导演和诸位主创人员已经算是非常牛逼了。至此,第三部动作戏的简要讲解终于完毕。
除去动作元素的复古潮流和创新改造外,本系列另一个吃透我的卖点就是杀手江湖的世界观构建。无论是大的组织,还是小的个体户,又或是钱币流通与信息交易,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江湖规矩,这是一个无处不受到制约的世界,束缚与代价都真真切切的存在。就是这些从大到小的细节无不让我对这个杀手世界着迷。
当然,结局表明了这个系列会继续拍摄续集,并进一步扩大其杀手世界观。但我却忧心忡忡,毕竟在本片收尾时已经出现了不少瑕疵,这个世界观如果任其进一步是扩展下去也可能会逐渐崩塌。我还是希望这个系列能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以一种爽快的方式去结束这一切,而不要强行输血,最终搞成只想着利益的“活死人”印钞机。
最后来一句题外话:说实在的,看了那么多亡命杀手因为正邪、亲人和朋友走上杀戮之路的电影,我都对他们的动机厌烦了。直到《疾速追杀》的出现,我终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头。一个退休多年的杀手刚刚经历亡妻之痛,将妻子留下的那条狗狗当成了唯一的寄托并决定继续生活,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人来进他的家,揍他的人,抢他的车,还杀了他的狗,最终将他重新逼上复仇之路的故事。说实在的,这多感人啊!
世界观稳稳的立住了,一脉相承的绝佳气质,格局展开后越铺越规整,剧情弱反倒是减轻观影过程中不必要的思维负担,对所有人都很友好年度动作佳片!真男人取你狗命就一句话不需要玩什么新花样!选角上比第二部更好一些吧,没那么刻意的耍酷,俩小时超值!~PS:基努我可以一辈子!
这一系列目前最大的担忧在于,出续集的速度赶不上里维斯衰老的速度。
把John Wick,不,把所有角色都写成了蠢货,无法相信他们与前两集中的那些角色是同一个人,卡萨布兰卡部分异常无聊乏瘪,哈莉·贝瑞这个人物近乎鸡肋却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上一集拓展开的惊艳世界观也在这一集走入了机械般的死胡同,然而放下这些缺点,它仍然是为巴斯特·基顿、成龙、李小龙、莱昂内、约翰·韦恩这些伟大的动作类型功臣喝彩致意的,尤其是在对决“突袭”二人组那场戏中,东西方格斗的身心之别于交手间亦流露出了某些禅意之趣,希望第四集能修正回潮。
爽片,一直爽,太爽了到最后都有点累;开头丢飞刀的片段莫名幽默;尼奥和墨菲斯的见面;那句《黑客帝国》的guns lots of guns;还有日本杀手在洲际酒店变身迷弟真是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哈哈;必须五星好评,天呐,希望第四部能在大陆上映啊哭唧唧!
举世皆敌,一路通关。依然弱剧情,但拳拳到肉枪枪爆头真TM爽。都说暴力美学,然而无节制的暴力怎可能美,倒是系列拍到现在终于拍出了杀戮的仪式感。爱狗无罪,造反有理,笔芯~~~
全年最精彩动作片,最值得一看的动作系列片,John Wick的宇宙世界。啊我爱基努里维斯
年纪还是大了。当基努叔说出那句自己在黑客帝国里的经典台词"Guns. Lots of guns"的时候,影院里除了我,几乎没人有反应
动作设计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尤其开头书与刀的两场动作戏,让最后的boss战也略失光彩。但同样为人称道的世界观,却还是在第三部显示出了步子太大扯到蛋的趋势。而这般疯狂的扩张,John Wick估计到最后真要杀掉灭霸才能满足创作者的野心。
so fucking awesome!!这个系列的剧情只是拍动作戏的借口而已。三条真理:别惹狗主人;打架打jj;john永远不会死!
看的点映。这不成喜剧片了么?//墨菲斯终于又见到了尼奥!
7分,剧情上其实有那么点逻辑不顺,感觉一群人在原地转圈。好在,,,这个系列谁踏马关心剧情啊!花式杀人大法依然刺激,尤其前面的飞刀大战,帅死了。这个系列一直保持在写实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各种观赏性。打得非常吃力的同时,仍保持快感。世界越做越大,下一部要开始复仇了。
杀人可以,杀狗不行。
講真,和2相比就沒有那麼喜歡這部,幾個笑點我是笑不出來。這裡確定了男主是白俄羅斯馬菲亞遺孤,並且跟著組織有肉吃的設定對個體戶來說基本是坑爹。基努打槍很認真,而且丟了一手印第安斧。華人結社追殺wick那句我們發財去是最莫名喜感的部分。
地表最强爱狗男士和地表最强爱狗女士成功碰头,都是因为一条狗杀了一群人。杀人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比前2部更加让人眼花缭乱,十八般兵器搭配十八般武艺,无论是肉搏还是枪械,都被约翰·威克玩出了花。杀人不再是一种犯罪,而是一种艺术。爆头、插眼、砍手、碎骨、捅心、断肘、锁喉……面面俱到,五花八门。用书杀人,用斧头杀人,扔飞刀杀人,用皮带杀人,甚至还能一边骑摩托车一边杀人……完全刷新观众对动作片的认知范畴,让人耳目一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观影过程不禁一直感叹:还能这样?还能这样?还能这样?飞刀一幕干净利落,竟然还有一股武侠风;摩托车大战的长镜头更是巧妙将飙车和打斗相结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拳拳到肉,酐畅淋漓,堪称好莱坞版《突袭》,甚至还有《突袭》的大BOSS加盟,下一部该打伊科·乌艾斯了吧?
比起西装翩翩的基努里维斯更喜欢管理局的小姐姐们:红唇 黑眉 大花臂,粉衫 高跟 小黑裙❛ڡ❛让人浮想到猎天使魔女
哇哦,狗党都这么疯了吗?// 现在商片几乎都有动作和枪战,动作片这个类型似乎也没必要了,但John Wick是我唯一还要看的系列:因为每一部一定有那么几下打得特别给劲,一般商片比不了。John Wick之所以最强又与众不同,就在于他会补刀,补到对方都死得透透的了,还要再补一下。这一部延续了“什么玩意儿都能拿来杀人”的传统,又杀出了新意:前半段喜欢马廊那场戏,后半段喜欢装备升级那场,拿那么大个子弹崩人,开眼。//剧情什么的,不要太在意。
太装逼了,所有人都在全程装逼。基努里维斯戏如人生,孤家寡人,所有留斯内普中分油腻发型的男人命运都很坎坷。
John Wick化身李寻欢使用刀的时候还是很有创意很飚肾上腺素的,其他的打斗已经审美疲劳了; 日本迷弟是有政治隐喻的吧, 尤其对狗狗说sit stay的那一段,不得不让人多想,连动作片都有政治隐喻了......
剧情越来越蠢,打架越来越好看,这一集动刀子比例大了很多
基努·里维斯的身手笨拙的像一只大马猴,全程靠着主角光环护体,子弹和尖刀都长了眼睛伤不到他,只见他跟一群武行吃力的套招,再一次神奇的干死了所有人。这种赤裸裸的B级片作为商品,简单粗暴的像AV一样,不断在视觉上刺激观众,给观众做感官的生理按摩,观众只要被爽到了就算光荣的完成了它的类型任务。这个类型能大火,除了R级的简单直接,全程真人CS爆头游戏,它整体的叙事节奏确实也很工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