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印度佳片不多,所以不少影迷都把希望寄托在大片集中推出的下半年,由赫里尼克·罗斯汉主演的《贫民窟的状元班》就是重点期待的作品之一。
期待的理由有两点。
一来,罗斯汉是重量级的印度明星,曾主演过《印度超人》系列,今年上半年,中国这边也上映过他的一部电影——《无所不能》,我们有理由相信,由罗斯汉的作品是值得期待的。
二来,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印度一位名叫阿南德的老师,为30名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并顺利帮助他们考上著名的印度理工大学的热血故事。印度电影向来都比较擅长现实题材,因而大家都有信心,这部作品也能发挥的比较好。
影片于今年7月12日在印度上映,净票房14亿卢比(数据有可能不准,但有一点肯定,票房是大卖的),IMDb上也拿下了8.2的高分,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了。
但个人在观看后,却觉得片子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失望的。
主角阿南德极具数学天赋,但因为家境贫穷,失去了到国外深造的机会,这让他对那些辍学的穷学生产生了同情,并且深感教育商品化下,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于是,他放弃了自己在补习班的高薪职位,招了30名穷学生,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
这个故事里,显而易见地包含着可以深入探讨阶级与教育的现实话题,但这一块内容,却只是喊了几句口号,就浮光掠影般地带过,十分浅薄。
最为可惜的就是,当穷学生与富学生在PK时,因先天的自卑而败下阵来后,他们的心路历程没有被很好的展现——阶级的差异都已刻进了骨子里,富人依靠气场就将穷人击败了,如同韩国电影《燃烧》中,李钟秀在富二代本面前始终卑微,就连创作灵感,都需要后者对自己的激发,这是何等的绝望?因而,穷学生们必须要有那么一个刻骨铭心、发愤图强的过程,去跨越这道坎儿,但在影片里,他们居然通过一场公演,就载歌载舞地轻易跨越了阶级在内心投下的阴影,这实在是太鸡汤了。
随后,穷学生们刻苦学习的内容,又少之又少,好似他们随便学学就考进了印度理工大学,导致故事不仅没深度,连最起码的励志精神也丢了。
至于最后,穷学生们利用阿南德平时教授的知识,与当地负枪荷弹的官僚恶霸大作战的内容,已经是接近魔幻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事实就是如此啊!我想说的是,事实也是多面的,改编的时候,难道不应该选取最佳的角度来解读吗?阿南德老师的故事背后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不应当这样被呈现,有点儿戏了。
在丢弃了现实的沉重后,《贫民窟的状元班》的主题其实就是阿南德的个人英雄主义,整体分量都比较轻。但即便是这个,也没有做的很好。他和女友的感情刻画的如此潦草,以至于我甚至感到,阿南德为了穷学生放弃这段恋情,好像也没啥可惜的,影片更着力地是去吹嘘阿南德的个人能力,比如他去餐馆,用数学计算告诉老板,他就要倒闭了。如此种种,极大地削弱了阿南德付出的高尚感,影片似乎忘记了,阿南德老师之所以被称颂,是因为他无私的奉献精神,而不是他很会开挂。
与此同时,影片剧本的功底也很差,每次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时,就用音乐MV蒙混,尤其是课堂上的关键部分居然也是MV来混,太粗糙了。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个故事连基本的师生情都没能展现的很生动。
整个故事像个大杂烩,什么都有点但又十分空洞,这可能是今年最令我失望的印度电影了。如果《嗝嗝老师》是100分的话,《贫民窟的状元班》只能拿60分,其中59分是给罗斯汉的,他的表演已经尽力了,无奈本子太烂。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光影时空:Indianmovie”。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印度正能量励志电影《超级30》(又名《贫民窟的状元班》)IMDb和豆瓣评分都高达7.9分,看了之后有感动,是为生活中真实的主人公的事迹所打动,这样的高分应该是冲着内容和表演去的吧。就电影艺术而言,并不值这样的高分,总体7分足以。《Super 30》讲述的是数学天才阿南德自己上不了剑桥大学,成为老师免费为穷人子女开办培训班,改变30个人的命运的故事。影片表现方式有点夸张和漫画式,为了突出主角显得刻意渲染煽情,显得过于神话和理想化(虽然实际情况可能就是如此),反而使主角成为神庙中不食人间烟火圣母式的人物,缺乏亲近感和亲切感。
就内容总体观感有:
一是全片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那种知识是谁都有权力学习超越阶级的行为仿佛可以看作是从事佛陀的事业,一种传承印度佛教的味道颇浓。
二是印度种姓制度是世俗难以逾越的天堑,影片中两次台词都明白抨击了“良师都在国王身边,国王的儿子才是最优秀的”的传统和现实。其实,当今神州大地仿佛重演“文革”前发生的“血统论”一幕,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弱化起跑线后让不少寒门屌丝逆袭成功,但几十年后由于资源的集中和垄断控制,寒门子弟再也难“鲤鱼跃龙门”了,“富二代”、“官二代”阶层的出现和资源被其控制让贫富和底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观影难免有代入感。
三是生活在有自古重视教育传统的祖国,影片中那些表面谈教育,实际上想的是“教育是生意”、“教育变成商业”的人物言词和做法,是不是会感到一点不陌生。
四是印度教育确实在成绩斐然,如影片主角自豪宣称一样,在谷歌、微软,摩托罗拉、百事可乐、诺基亚、到Adobe、SanDisk、联合利华、再到万事达卡、沃达丰、标准普尔等世界五百强中都有一位印度CEO掌管公司。
关键词:老师,教育,学生,穷人,富人,坚持,勇敢,分享,爱,无私 该影片讲述了数学天才阿南德成为老师免费开设培训班,让穷人的孩子们免费受到教育考取i it的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阿南德,他的智慧超乎常人,成为辩论赛的第1名,为了可以长期阅读一本外国杂志,他邮寄了一封信(他自己写的文章)给剑桥大学。不出所料,他被剑桥大学所录取,他的父亲四处为他筹钱,但是现实就是令人痛心和残酷的父亲没有借到钱,而且还意外的去世。阿南德,受到现实的打击,和自己心爱的女生分开,街头叫卖脆饼。意外的遇到了拉兰这个富有的人。阿兰德瞬间成为最优秀的培训师,财富也不断的增长,生活质量也大大的提高了。在酒池肉林红灯绿酒当中迷失了自己,他的眼中只有金钱。一个夜晚,车夫带他回家,途中与他闲聊。车夫的话语瞬间让阿南德醍醐灌顶,想起了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教导。发现开设培育培训教育机构的人都是将教育做成生意,让穷人的孩子完全没有机会成才。看清这种现实之后,阿南德迷途知返,将所有的积蓄开设免费的培训班,吃住全包,录取30名,穷人家的孩子帮助他们考取rit考试。 父亲的智慧 虽然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小的邮差员,但是他的思想和眼界完全与常人不同,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深刻——分享会让2变成4,不分享就会等于0。而且他告诉别人,现在不是国王的儿子就会当成国王时代,现在的权力掌握在有才华的人手上。因为父亲的教育和平日里对孩子的鼓舞。让阿南德,在最后时候能够深刻的理解出父亲的用意。能够无私的去帮助更多的穷人家的孩子,受到教育,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教育 教育是平等的部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国界。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教育应该是都可以得到的。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教育让富人们所占为己有。成为收取金钱的管道。穷人的孩子并不比富人的孩子差,他们也很聪明,他们也是天才,但是因为环境,连说话,穿着都会极其的在意身边的人的眼光。阿南德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考不过贵族阶级的孩子,而是因为心里深深的受到自尊的伤害,听不懂,对方说的话语,他们害怕被别人嘲笑自己,很脏很丑陋,没有漂亮衣服。我特别喜欢阿南德老师的教育方式,它是通过生活日常,以及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实践,让孩子们,自己从中明白。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而学生的思考最为重要。 在看该影片过程当中,阿南德老师的举止让我尤为感动,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泪目。也让我意
这是数一数二的印度电影,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拍出来的。值得看!
主要故事情节是一个被大教育集团打压的穷教师,anand是一个穷教师,他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也曾经因为没有金钱去英国,而失去了剑桥大学的梦想!
他从穷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决定他要免费教育这帮孩子,供吃供住。
也就是因为这样,大教育集团就被社会打压了,说为什么anand可以给免费,而你们却收昂贵的费用。
他三番五次被劝放弃穷孩子们,要他回去大教育集团服务有钱的孩子。
但他不愿意,所以他被恐吓,被暗杀,侥幸地他因为学生齐心协力的合作下,保住他的一条命。学生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都发挥地淋漓尽致,击退了要来杀害他们的敌人。
最终他们成功考进了印度理科大学!他们就是最棒的超级30.
非常励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吸收知识,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应用知识。
我懂不代表我领悟其中的道理了。
“如果你想培养国王,那你就去教王子。”这句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给我的感触最深。它所反应出的是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与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 影片主角阿南德少年时期因家庭难以支撑学费而被校长羞辱、勒令退学;凭论文得到剑桥大学教授青睐后又因凑不齐学费而不得不与这所国际知名高等学府递出的橄榄枝失之交臂。(阿南德将录取通知书用以包装廉价的薄饼,透过门缝看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被当做垃圾随手烧毁,少年的眼神令人痛心。) 青年阿南德开班无偿教导贫穷少年们,以不同于寻常的教学方式,扛过一次次困难与危机,将30个孩子全送入了淘汰率极高的印度理工学院。我注意到阿南德与他所教的低种姓孩子们都是黑皮肤,衣衫较为褴褛。而上收费补习班的孩子们则是白皮肤,服装光鲜亮丽。阿南德的学生们说不好英语,幻想步入印度理工学院后的第一反应也是自备。再次体现了不同种姓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20分钟的舞台剧表演算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阿南德以略显残酷的方法,逼学生们直面恐惧与自卑,并最终战胜自我。 影片同时蕴含着积极的一面。阿南德的父亲只是一个邮差,但他认为“时代已经变了”;阿南德认为“王的儿子不能当王,有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王。”直接对社会现实,对森严的制度提出挑战。
现实如此,引人深思。
隔着性别歧视、家庭环境甚至种姓差距的寒门子弟能得到的资源与机会少之又少,与成功人士的交流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寒门难出贵子”,那底层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挣扎?
借用《超级演说家》中刘媛媛的原话:“亲爱的朋友,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如果一无所依,如果身处黑暗,也要有壮士断腕的觉悟,把微薄但确然存在的希望当做前方的黎明,砥砺前行。
电影最大的剧情问题,就是男主转变的太过突然,以及连女朋友都不要了,这这这就有点反人性了,转变可以,理由不充分。同样的,看这部电影,就会想起三傻,两者都是讲教育的,阐述的观点却是完全相反。曾经我也对三傻推崇备至,后来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久,我变的越来越不接受它所阐述的观点。细想也挺搞笑的,喜欢它,何尝不是因为它为学渣提供了一个充足的借口。早在几年前,我就认同超级30的观点了,我越发的认为,高考是最最公平的一件事了,它是社会底层逆天改命的最好的一次机会。既然已经是底层了,就没资格批判教育了,那是上层人的事,底层只要做好能在当下的教育中脱颖而出,就算是抓住了改变人生最好的机会。底层该考虑的就是改变人生,而不是改变教育。
关键词:老师,教育,学生,穷人,富人,坚持,勇敢,分享,爱,无私 该影片讲述了数学天才阿南德成为老师免费开设培训班,让穷人的孩子们免费受到教育考取i it的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阿南德,他的智慧超乎常人,成为辩论赛的第1名,为了可以长期阅读一本外国杂志,他邮寄了一封信(他自己写的文章)给剑桥大学。不出所料,他被剑桥大学所录取,他的父亲四处为他筹钱,但是现实就是令人痛心和残酷的父亲没有借到钱,而且还意外的去世。阿南德,受到现实的打击,和自己心爱的女生分开,街头叫卖脆饼。意外的遇到了拉兰这个富有的人。阿兰德瞬间成为最优秀的培训师,财富也不断的增长,生活质量也大大的提高了。在酒池肉林红灯绿酒当中迷失了自己,他的眼中只有金钱。一个夜晚,车夫带他回家,途中与他闲聊。车夫的话语瞬间让阿南德醍醐灌顶,想起了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教导。发现开设培育培训教育机构的人都是将教育做成生意,让穷人的孩子完全没有机会成才。看清这种现实之后,阿南德迷途知返,将所有的积蓄开设免费的培训班,吃住全包,录取30名,穷人家的孩子帮助他们考取rit考试。 父亲的智慧 虽然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小的邮差员,但是他的思想和眼界完全与常人不同,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深刻——分享会让2变成4,不分享就会等于0。而且他告诉别人,现在不是国王的儿子就会当成国王时代,现在的权力掌握在有才华的人手上。因为父亲的教育和平日里对孩子的鼓舞。让阿南德,在最后时候能够深刻的理解出父亲的用意。能够无私的去帮助更多的穷人家的孩子,受到教育,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教育 教育是平等的部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国界。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教育应该是都可以得到的。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教育让富人们所占为己有。成为收取金钱的管道。穷人的孩子并不比富人的孩子差,他们也很聪明,他们也是天才,但是因为环境,连说话,穿着都会极其的在意身边的人的眼光。阿南德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考不过贵族阶级的孩子,而是因为心里深深的受到自尊的伤害,听不懂,对方说的话语,他们害怕被别人嘲笑自己,很脏很丑陋,没有漂亮衣服。我特别喜欢阿南德老师的教育方式,它是通过生活日常,以及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实践,让孩子们,自己从中明白。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而学生的思考最为重要。 在看该影片过程当中,阿南德老师的举止让我尤为感动,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泪目。也让我意
《贫民窟的状元班》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底层人民的人。
印度能够出这种人确实难得.
电影是真实改编,有些情节却匪夷所思。导演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并让故事更具冲突性,人为地夸大了一些情节。阿南德让人尊敬,但太具理想主义色彩,而缺乏现实感。他的行为有些不计后果孤注一掷,他的成功也具很大偶然性。有时适当的妥协是更为现实的考量,恐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致敬真实的故事、它的意义和故事里的好人。
真的是师父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不仅老师好 学生也很争气看到他们自己搞了个幻灯片来解决书不够看的问题真的又感动又欣慰No之歌真的展现了印度的名族特色唱歌跳舞信手拈来最后的反击战真的是活学活用了男主一家人也很好弟弟一直无怨无悔的支持着哥哥
别急着捧,也别急着骂,建议你们去看一下《孩子王》,对,阿城的。
揭露是为了改变,隐瞒是为了希望。不灭希望之火,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有这样的老师,我相信他们会改变!
华丽但刻意渲染的煽情,归根结底还是种姓问题;本周上映泰卢固语电影Dorasani也是相同题材,上周泰米尔语的Raatchasi就是简化的女版故事,这算是同类型片的集中上映吗..
俞白眉应该好好看看,这才是银河补习班的正确拍法
很精彩!
没有退路!两次落泪!@Newport Center AMC
不喜欢这样的圣母电影,不知道现实中的阿南德老师是不是也是如此浮夸,这部电影的励志我不太懂,改变30个人的命运确实厉害,但电影开头的第三世界的基础教育与支持继续教育这类改变不是更应该反思的吗?很多年以前的三傻把人们的视线从如何考试拉回如何思考,但这部符合印度国情的超级30仿佛只为歌颂一个人,最后再强行扯上30个人的下一代会改变。。。
在印度斋浦尔看了这部印地语电影,有点难忘还有点无聊。无聊是因为听不懂,也没有任何字幕,有点醉人。但是电影本身也许就是一种语言,剧情大概能够明白一个梗概吧。一个穷学霸被剑桥录取没钱去念,然后父亲离世女友分手,人生跌入谷底,帮富家子弟补习又醒悟到底层的悲哀,转而帮助底层学生考入顶级学府,被政府权贵打压不屈服的励志故事。没准国内能引进这么鸡汤的电影,赌张电影票吧。
教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连教育都成了商业,那低层百姓将陷入难以攀爬的深渊中。
我在想印度电影之所以那么动人,是因为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活在阴沟里的国家,只要有哪怕一丁点的梦想都让人肃然起敬。又忍不住哭了。人生从来不是公平的,至少还有人愿意战斗。
印度新东方
虽然估计宝莱坞善于神话角色 还是不错的故事
用数学改变命运
感觉比较失望
整部電影從Super 30學校創辦開始才變得好看,估計編導沒想花太多篇幅在老師的早期經歷和人生起伏上,所以很多事情都一筆帶過,結果就是心理變化的依據不充足,變得有些為轉折而轉折了。從個人理解出發,教育最基本的是方法和目標的建立,進一步就是實踐和心理的完善,最後則是價值觀的構成,就電影而言,前兩點都圓滿完成了,最後一點雖然表現的不夠清晰卻也有觸及,並且採用了老師和學生的雙視角,更加讓其教育成果具有說服力,而不是像《銀河補習班》那樣誤人子弟的空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