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across系列回顾之旅2
7真是一个很难评价的系列……很多年前靠盗版碟看过,然后时间流逝情节什么也没记住,我甚至怀疑当年到底看完没有,但是7里面的歌,曾经很长时间在我的日常歌单里面呆着,天天听听不厌,这回重新翻出来之后一放,立时三刻可以跟上哼唱然后脑内自动循环,即使因为完全不懂日语从来不知道词在唱点什么,即使少说有10年没听过了。而且这还不是一两首,有差不多10首都有这个待遇,真的是很神……
情节……说句实话52话不知道都说了点什么……众所周知巴神是不打仗的,与其说是一个SF机战动画,不如说是一个摇滚乐队动画。但是你说它是乐队成长史吧,也不是这么回事,除了女主还勉强有点成长线,其他人好像第一集是什么样,最后一集还是什么样(巴神当中有两集寻找自我去了,回来好像也没啥变化),衣服都不带换的(笑哭),倒是男二一个和乐队没关系的人以及一众反派有明显转变过程。正片情节里(算到49话决战)甚至没有乐队里几个人都是哪儿来的,只在50话开始的特典里有点似是而非的说法,别且又马上自己推翻了。再说作为Macross系列必备元素的三角恋……谁明确一下这到底哪三角吧,反正我是不承认巴神有任何感情线的,和女主像兄妹,和机车队长、送花少女、原始恶魔都像和粉丝,和谁恋了?摊手(刷完FB7回来补一句,这是多年之后扶正了西维尔的女主角地位,然而我坚持认为这还单箭头……)
但是这么一个52话长篇里确实有很多非常感动人的点,到最终决战时所有人一起唱歌,站在自己的位置努力奋战,到最后所有人的歌声都停了,精神都被吸到boss的黑洞里,宇宙几乎归为死寂之时,歌声又重新响起,响彻银河,Try Again真是从各种角度适合这个场面。
某种意义上,7的主题是非常中二的,所谓一言不合就唱歌,boss不是打败的,是被歌感动的,作为过了中二期的成年人,确实会觉得有点汗,但是,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如果假设音乐真的是有能量的,如果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真的都是有灵魂的都是可以沟通的,而歌声就是打开灵魂通道的钥匙,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那么用尽全力放声歌唱,不正是开拓宇宙的正确方法嘛?(嗯,还是很中二)
众所周知河森是很神棍的,与其说这是一种怪力乱神的神棍,不如说是相信精神力量的理想主义,plus其实也有,zero更显著,哪怕是初代,最后的宇宙殖民计划,与其说是宇宙殖民,不如说是宇宙文化传播计划(可以仔细去看舰长的话,最后一话的脚本还是河森自己),这难道不是一脉相承的嘛。只能说如果世界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而且神奇的一件事是,虽然很多人觉得唱歌拯救宇宙相当扯,同时却又有很多人说巴神的歌在现实中给了他们很多鼓舞,在失意或者疲惫的时刻听一下,仿佛又能充满活力,这难道不是注入灵魂?动画无非是换了一种更具象化的表现方式,又怎么能说是胡扯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回过头来看7的情节和人设就很有意思了,巴萨那这个角色其实有一种象征意义, 山よ!銀河よ!俺の歌を聞け! ,这种坚定到正常人无法理解的信念,还有那种“一切都在我的歌里”的纯粹,似乎确实不应该和什么人物背景故事啊,什么三角恋感情线啊之类扯在一起,一切都是多余的,后期甚至连战斗中闪避啊这种前期刷过技术点的事都不需要了(嗯,其实明明是经费的锅),只是单纯地大声歌唱就好!甚至巴神的名字,都不像个正常名字,说到底还是象征意义居多。包括最后跟着宇宙鲸鱼消失在宇宙中这种设定,简直诗意到没有真实感。
而且这个故事和主题其实真的很摇滚,make love no war嘛,这是只有吉他和摇滚乐才有的情怀。
从时间上来说,90年代中,7所在的年代也是日本热血动漫的末期了,往前数有圣斗士星矢这类打不死的五小强,也有SD这样的热血青春,往后就是EVA那种阴暗深沉的世界了,我们现在觉得这些老题材中二,说到底是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相信热血出奇迹这种事了,我们曾经相信过,这才是那个年代神奇而美好的地方吧……
最后扯两句纯技术问题,7的制作水平确实只是中规中矩,打5星纯粹是为了当年留在我歌单里的那些歌,否则应该是7分到8分的水平,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接不接受基本设定并不是一个问题,制作层面船团的基本设定还是扎实的,人物也是丰满的,空战虽然不是重点,但该有的还是有的,除了无语的弹吉它重复画面,作为老TV动画,还是水平线以上的),但单论制作确实没有什么亮点,导致整体节奏感觉拖而平(实际是剧本情绪调动和节奏问题),有一个点是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如果我觉得那一话的单话情节比较有趣(比如说有一话有个农场小男孩),最后字幕一出来,一定是脚本隅泽克之(其实隅泽克之也不算多么厉害的脚本,但熟谙成熟商业剧本应该怎么操作),所以总体确实还是欠缺足够强的制作团队吧。当然,音乐除外。
2 ) 超时空要塞7
整体感觉这部动画真的挺扯的,不过坊间评价还不错。热气巴萨拿用自己的歌声影响甚至决定了战局的走向,所有听到他的歌声的外星人都变成了纸老虎。初代人类天才战斗员和赞多拉蒂一号女机师结合后分别已擢升至7号要塞的总指挥官和7号城市的市长,女主便是他们的第7号千金。用歌声感动世界, 用歌声创造和平,当然以上并不难想象,毕竟超时空要塞的主旋律便是如此。然而私以为,本片的最大亮点在于那位献花少女,50多集,每集都去献花,每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仅有的台词就是啊?啊!呃!但难能可贵的是最终终于献花成功,却仍然没有一句正经台词。此乃真·神设定!狂点赞不止!
3 ) 听,Basara在唱歌
看到结局参谋这句话莫名其妙的感动起来。
并没有看过《超时空要塞》系列的其他动画。对整个系列的背景和人设都不熟悉。只是被这个只爱唱歌的男主角吸引。
大概是内心中二病还没好,才会被这个一言不合就唱歌的男主角吸引。
里面的歌曲都很好听,即使是过了那么多年,听起来还是感觉很激动很有力量。
结局时大boss伸出很多触手去吸取灵魂,让我想起《高达G》的大boss恶魔高达。(对这些很多触手的物体记忆深刻)
全宇宙的人因为被吸取灵魂纷纷瘫倒的情形很《新世界福音战士》里面人类补完计划发动的时候类似,里面的人都化成LCL。
总体来说,一部有机体的动画总是会陷于各种战斗的套路。
在希维尔出现前,剧情就是敌人来袭——巴萨拉唱歌——敌人逃跑,后面剧情才开始丰富起来。
不过一个不用武器战斗只用歌声战斗的战士是真的很特立独行。
一个全剧只说了三句话的鼓手和没有台词,但是每集都出现只是想送花的巴萨拉的歌迷,主角住在一个被废弃的区域和一栋已经损坏很严重的房子里面,女主角有一只养在肩膀上的宠物。这些设定都让人感觉好酷。
包括整个星际迁徙的大背景都感觉好酷。
虽然全剧一开始的套路让人感觉有点沉闷,但是因为想知道原始恶魔的真相,却是很有兴趣追下去。
即使很多剧情都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好像基基尔对希维尔的迷恋,巴萨拉独自决定要叫醒希维尔,甚至后面拯救希维尔,都不太能理解。
卡姆林的发型太值得吐槽了,其他人的发现都挺正常的。而且到后期反而感觉卡姆林对巴萨拉才是真爱呢。
剧中对人物感情的描述很多都是点到即止。米莲对卡姆林的感情真的没感觉有多喜爱,反而对巴萨拉是有点吃醋和小撒娇的。市长和舰长我还以为能看到他们和好如初,结果也没有怎么交代。感觉秋子是喜欢雷伊的,结果也没有交代。
巴萨拉直到最后都是我行我素不解释的性格,反而感觉米莲有成长。(其实全剧都几乎是不解释的风格。)
喜欢听歌个唱歌的人都会明白音乐真的是有力量的。当我们被生活这只“原始恶魔”吸取精神之后,听听音乐,又会感觉能量回来了。
音乐是真正的“精神灵魂"。
4 ) 熱気バサラ,永远不会忘记的感动
倾耳细听,你一直都听得到吧?
就在那儿,就是那声音,天使的声音。
是的,我听得到,即使是在5年以后的今天我依然听得到,即使再过一个5年我也依然听得到,那向着明日歌唱的天使之声,永远都能让我感动的熱気バサラ。
你的《MY SOUL FOR YOU》能够让我忧伤,《无名街的故事》能够让我回想起美好的过去,《LIGHT THE LIGHT》能让我看到明天的曙光,《ANGEL VOICE》让我明白互相理解的重要,《TRY AGAIN》能让我热血沸腾。
是的,这就是你独特的魅力,林明美能带给我的只是感动,而你却可以让我感受更多。
MACROSS 7并不被重视,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用MACROSS传统的“战斗—歌—爱情”的模式完成了对“战斗—歌—爱情”的超越,达到了真真正正地用歌声来消灭战争的效果。
当MACROSS 7的所有人都因为被ゲペルニッチ吸取了灵魂精华,全银河面临灭亡危机时,熱気バサラ并没有放弃,虽然因为ゲペルニッチ地攻击差一点就丧失了这最后的希望,但是バサラ一如既往的坚定,他很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歌唱,在一片死亡般的寂静中,随着《TRY AGAIN》的歌声响起,“山よ!銀河よ!俺の歌を聞け!”バサラ最终靠着自己的歌声引导ゲペルニッチ走向了堕落的反面,完成了对全银河灵魂精华的升华。
每次听到バサラ喊出“山よ!銀河よ!俺の歌を聞け!”的时候,我的心都会受到一次震撼,我的血液都会沸腾一次,我知道,那是只有バサラ才能给我的感动,超越了林明美的感动。
向着明日歌唱的天使之声,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感动。
5 ) 超时空要塞年代记·Macross系列的34年(三):用摇滚战斗的男人
<图片1>
作者:玖羽
上一回我们说到,1994年,拥有《Macross》系列版权的BigWest为了给最终没有实现的“好莱坞真人版《Macross》”铺路,向新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年轻人宣传《Macross》,推出了同时制作一个TV版和一个OVA版的企划。这两个企划分别针对两个不同的群体——御宅族和普通观众,针对御宅族的OVA版就是《Macross Plus》,而针对普通观众的TV版就是《Macross 7》。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Macross Plus》因此能够放手去做,最终成就了一代经典。
不战斗的男主角
现在再来谈谈《Macross 7》吧。
和之前两部OVA相比,在各种意义上(出现初代人物、构建比较完整的时间表、延续初代的人物关系等),《Macross 7》才是承接初代《Macross》的正统续作。由于原来的三名主角实在不方便再出场,于是就选择了有名的配角麦克斯,时间也定在初代的35年之后,同时也是《Macross Plus》的5年之后(因此才能看到,当初的试验机VF-19如今已经成为量产机了)。
可以说,在《Macross》系列作品中,《Macross 7》是最特别的——它拥有到目前为止绝无仅有的男性主唱,并且还是个不战斗只唱歌的驾驶员。这种设定使《Macross 7》的观众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比较“新奇”的感觉——而这一切都是来自总监督河森正治的任性。
<图片2>
《Macross 7》的男主角巴萨拉的设定图。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其实,当河森正治一开始接到邀请的时候,他拒绝过一次,因为“不想继续制作已经完结的作品”,但后来,河森自称“感到时代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从而重新燃起了制作的兴趣。具体到《Macross 7》上,他重新捡起了自己在学生时代做过的同人志的构想,把舞台放在宇宙移民船团里,然后又异想天开地提出了巴萨拉这样一个主角。
在《Macross 7》这个时间点上,值得注意的有两处。
第一,河森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Macross》中出现‘巨大机器人’本身就已经脱离硬核SF的领域了,但话虽如此,《Macross》也不是那种英雄挥着激光枪的宇宙歌剧。我认为《Macross》的世界在这两者的中间。我没有打算刻画‘正确的未来’,而是想在保留TV版原作元素的基础上,刻画‘它在未来的形态’。”( 出自《This Is Animation - Macross 7》 )
这个设想,可以说第一次给作为系列作品的《Macross》定下了调子——既不是完全的硬核SF,也不是完全的宇宙歌剧;特别是在近年(以及现在)的《Macross F》和《Macross Δ》里,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既有看起来十分严肃真实的科幻设定,也有完全异想天开、甚至可以称为扯淡的设定(正在追《Macross Δ》的读者想必对此深有感触)。这并不是作品中的矛盾,恰恰相反,不追求任意一个极端,正是这个设想聪明的地方;如果《Macross》是一个硬核SF,那它必然会变得过于小众而得不到发展;而如果它是一部纯粹的宇宙歌剧,就又会有泯然在泛滥的宇宙歌剧之中的危险。
<图片3>
《Macross 7》女主角米莲·吉纳斯的设定图。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虽然不能确定河森是否在这时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但他在2008年的访谈中说:“全部的《Macross》,包括《Macross Plus》、《Macross 7》,一直到《Macross F》,全都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它们都与‘实际的史实’不同,可以说是以‘史实’为蓝本,高精度地把故事再现出来的电视剧。……基本上是大河剧的构造,但‘制作者’会基于可能实际存在的人物,尽可能地进行考证,尽可能写实地制作。”( 出自《オトナアニメ Vol.10》,2008年4季号 )
也就是说,虽然绝大部分观众都没有这个意识,但根据河森的意思,所有《Macross》都是Macross世界拍摄的大河剧,制作者会基于“史实”尽量进行“考证”,但不要指望它像纪录片一样写实,同时剧中也会加入种种娱乐化的商业元素。
<图片4>
《Macross 7》里的战机设定图,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实际上,在《Macross 7》中,就已经有被很多观众认为“过于异想天开”的地方了。这种评价主要集中在巴萨拉身上:不愿战斗、冲到敌人面前唱歌,无论当时的观众接触动画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大概都会问一句“这算怎么回事?”。但河森的第二个想法正是:“最近(《Macross 7》播出时)的漫画和游戏都非常流行格斗题材,这种‘双方打一架来分出胜负’的架构连小孩子也能轻易理解…(中略)…可以说,从人类诞生至今的数百万年来,历史就是由连续不断的战争组成的。因此,不愿作战,飞入战场中央唱歌这种行为,往大里说,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挑战。”( 出自《This Is Animation Special - Macross 7》 )
<图片5>
《Macross 7》中独有的飞机内部演奏系统设定图,出自《宮武一貴 マクロス&オーガス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这里还可以补充一句,往小里说,这是河森对当时的日本动画的挑战。在《机动战士高达》使日本动画迎来一次革命、初代《Macross》把御宅族口味引入动画界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在90年代前期,即便是第一代御宅族的口味,这个时候也已经变得有些僵化、审美疲劳、落后于时代了。《Macross II》就是一个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感触敏锐、有点追求的制作者一定会尝试作出某种突破,而所谓突破必然是“过于异想天开”的。和《Macross 7》大致同时的《G高达》也是如此,虽然走的是截然相反的战斗到底的路子,但《G高达》异想天开的程度绝不亚于《Macross 7》。这并不是单纯的巧合。日本、乃至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正是河森想要通过巴萨拉这样一个“只唱歌不开火”的主角表达的。
至于巴萨拉为什么是迄今为止全系列唯一一个男性歌手飞行员,就笔者能找到的资料来看,河森说得很暧昧,仅仅表示:“……在《Macross Plus》和《Macross 7》的时候,我不想像10年之前那样再做一遍,冥思苦想了一周,最后想出了‘歌手飞行员’这个点子。……《Macross 7》简直是以被所有的机器人爱好者集体排斥为前提制作的。与之完全相反,因为当时我对战斗机竞标(注)、催眠、洗脑等主题也非常感兴趣,就以它们为中心制作了《Macross Plus》。”( 出自《オトナアニメ Vol.10》 )*
(*注)当时正值美国的YF-22和YF-23竞标下一代主力战机之时,这次竞标可说是当时世界军迷圈中的一次盛事。
<图片6>
笔者本来不打算在这个系列里评价具体情节,但这里作为例外说一下:要理解巴萨拉的行为,就必须明白,虽然林明美完全没有出现,但她的影子却深深地投在整部作品里——进一步说,这也象征着初代《Macross》的影子一直缠绕着《Macross 7》。在《Macross 7》的时代,政府宣传和一般人的印象已经把林明美捧成了一个高大上的英雄,但实际的林明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和在乎。巴萨拉则是一直在实践林明美的做法、想活得像林明美一样(和性别无关=。=),但当他真正这么做了之后,却被周围的人视为怪人。这是相当讽刺、也相当深刻的一点。
河森后来也说:“当《Macross 7》开始播出的时候,很多人对男主角不战斗这一点感到不满,但当它快要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又对男主角战斗这一点感到不满了”,不管这是不是分辩之词,至少可以说明,无论在戏里还是戏外,巴萨拉的做法最后都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这里还是要说:巴萨拉理想中的林明美,就真的是“真正的”林明美吗?在战场中央唱歌就能代表林明美的一切吗?看过初代《Macross》的我们都知道,不是这样的……)
播出之后……
由于一开始就确定了“《Macross Plus》类似真人电影、《Macross 7》类似漫画”,何况又是针对普通观众的,《Macross 7》在制作上相当稳重,监督网野哲郎(アミノテツロー)和人设兼作监桂宪一郎(美树本是人设原案)都是中坚等级的制作者,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作品,但水平都不错。这些都足以使《Macross 7》成为一部“当时的”顶级作品。而在多媒体化方面,《Macross 7》也值得一提:它是第一部先确定歌手,再根据歌手的风格确定角色声优的《Macross》作品,FIRE BOMBER在现实中也创造了CD销量超过150万的不俗成绩。这一点一直沿用到了现在,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商业手法(跟动画同步,美树本晴彦也开始了漫画的连载,从1994年连载到2001年,共出了8卷单行本,52话,不过,美树本虽然还是使用《Macross 7》的名字,但已经跟动画没有太大关系了,人物完全原创,只有背景相同)。
<图片7>
美树本晴彦笔下的女主角米莲·吉纳斯,出自《Firebomber Book - Macross 7》。
尽管有多方面的宣传和高人气的带动,《Macross 7》依然成为了一部略带争议的作品。它那与系列风格相异的一些设定让部分观众不是很喜欢,但反过来,同时也有部分非常喜欢的拥趸。无论如何,它依然是《Macross》系列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但是,使《Macross 7》今天显得有些湮没的原因,却是出现在它播出之后。它的最后一话在1995年9月24日放映;如果读者对动画年表很熟悉,应该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很不幸地,它遇到了日本动画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
仅仅10天之后,1995年10月4日,《新世纪福音战士》播出了。
当年给初代《Macross》打过工的那个大学生庵野秀明,现在终于证明了,他比所有人都更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懂得怎样才最能迎合、以及引领御宅族的口味。《EVA》彻底打破了河森等制作者所感受到的、日本动画陷入的停滞,回答了应该做出怎样的突破——只不过,很可惜,代价是使它之前的动画全部变得落伍。
庵野秀明不仅看到了日本动画界这个小背景,更是抓住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社会思维彻底往悲观转变的大背景。说《EVA》道出了当时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一点都不过分;即使在剧情、画面表达等技术层面,《EVA》也要高出一个层次;不说别的,《Macross 7》的第49话(当时的最后一话,50-52话当时未播出)和《EVA》的第1话的播出仅仅相距10天,两者的制作水准都十分精良,但如果我们把这两话对比起来看,就会感到,它们简直是来自两个时代的。
<图片8>
《Macross 7》里面的主要塞City 7设定图,出自《宮武一貴 マクロス&オーガス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这里要注意,就像《机动战士高达》使它之前的动画全部变得落伍一样,并不是说《魔神Z》、《盖塔机器人》、《斗将戴摩斯》、《未来机器人达尔达尼亚斯》等作品从此就不“好”、不“经典”了,而是《机动战士高达》、《EVA》在表现形式、制作手法,尤其是思维境界上,比之前的所有作品真的是高出一个层次。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革命性”的作品(所以,笔者也认为,根据这个定义,在《EVA》之后,还没有这样的作品出现过)。
《EVA》带来的革命,使郁积在日本动画界的停滞感迅速一扫而光(现在停滞感又累积起来了,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聪明的动画人立即明白,《EVA》代表了他们一直期盼的突破;在那之后,《少女革命乌蒂娜》、《机动战舰Nadesico》等一系列在新理念下制作的作品不断涌现,一下子就把动画作品分成了“《EVA》之前的”和“《EVA》之后的”。“中坚”和“保守”是同义词,如果革命还没发生,网野哲郎中规中矩的做法是很好的,但一旦革命发生,它就会立刻在各处显得落伍。
更加遗憾的是,《Macross 7》正好处在“《EVA》之前的”作品的尾巴尖上。
6 ) 看剧笔记
16集,菲迪加连立flag之后(还要用胶纸带黏实),终于领了便当。送花姑娘竟然随意采摘野花,失去意识的俘虏遇着了她,对旁边播放着巴沙拿的歌曲的录音机表示出强烈兴趣。
17集,希比露开始大肆攻击与city7会合的战舰,大量吸收灵魂。菲迪加战死,孩子竟然不是他的,这虐心的剧情啊!看了17集终于有个能击碎人心的三角剧情了。
看了19集才恍然明白,原始恶魔为什么对歌声没有反应了[天啊]。原来还有本体的啊!还以为是好像2001里面的宇宙信息生物㖭[疑问]。还是说本体其实是从proto culture抢夺过来的身体呢?
23集,原始恶魔一词终于由艾基萨多尔参谋说出来点题了。
15年前的经典啊,虽然是个很美丽的故事,不过总觉得有点不真实。
歌怎么可以那么好听!!!
响彻银河的歌声
这个很诡异。。。
歌都记得怎么唱呢呵~
还是在翡翠台看的,小时候可喜欢了,这部东西竟然这么旧= =
倍受争议的作品,主要是本片传达了偏执的和平主义,让人觉得过于理想化。最后3集为电视上未播放的OVA,与初代故事紧密相联,即便对《超7》不感兴趣的朋友,也建议把这3集看一下。初代登场的麦克斯与米莉亚是本作的主角之一。
歌非常好听
我要让银河都听我歌唱!
歌的力量!yo!
好画质。童年tvb
響け銀河に オレの歌
前段有些冗长与单调,但后期的震撼却又是基于这些单调和冗长,真的是非常神奇…单论对“摇滚”的诠释这一点,至今没有任何动画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巴萨拉对音乐的虔诚和热情,就算是在整个Macross系列内也无人能出其右,这些年来FireBomber的歌始终在不断带给我勇气和信心,相信这些歌我可以听一辈子…
只有歌 没"飞行"这元素 前36集铺垫看得太煎熬了 两集只抵一集撒 车轱辘来回转 一段画面恨不得重复用七八遍 口型只画两种 常跟唱词對不上 后来一听福山叔唱let's go就下意思快进 要不是恶搞Max全家和参谋卖萌实在看不下去 仨主要编剧中大橋志吉负责的十几集都难看 把这位写的都去掉便能提升一档次
歌曲的APE版本一流的 其他无视了 没感觉了 毕竟是老动画了
人生最爱十大萝卜片之一
VF驾驶员兼任歌手要务大好,却也给巴萨拉落下无法战个痛的立场,萝卜片儿主角只唱不打简直不可思议,也算是理想的贯彻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花束少女客串了一年就为递束花太不容易;当年拼刺刀一夜闪婚的模范夫妇也已到了三十五年之痒,乃们两口子可曾记得爱?
话说当年觉得那些歌很好听,当时河森还没脑残阿....
不朽的记忆啊~
从小到大,追了四遍的动画,怕是只有这一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