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在豆瓣上没有评分,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看过,或者看过了,却没有人在豆瓣上写什么文字,所以,也没有影评。 在豆瓣上,只有一个作品简介,如下: “以小說征服全世界的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低調成謎。他在 1985 年決定不再接受訪問,也沒公開露面,從此隱身於作品後。如今一名學子,決定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採訪米蘭·昆德拉!鏡頭跟隨著他探訪和昆德拉交手過的藝文圈人士,一窺他在家鄉布爾諾的生活、於布拉格 FAMU 電影學院學習及任教期間的獨到作風。為何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被改編成電影之後,再不允許自己任何一本小說被翻拍成電影?他為何流亡法國,並決定以法語寫作?昆德拉禁止他的法語著作被翻譯成捷克語的原因又是什麼?從昆德拉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到打破封筆宣言之作《無謂的盛宴》,逐步揭開他小說中的哲學探討。他對文字的極致要求,絕對令你大開眼界!” 作品的好,如果我说取景甚至是摄影艺术很值得称道,特别有质感,比如一开始的整齐而艺术的街道,厚重的出版社大楼。 米兰·昆德拉一直把法国当做自己的第二祖国。但是,在他和胡里奥·科塔萨尔获得密特朗总统特批,得到了法国正式公民的地位时,他发表讲话说,法国成了他的第一祖国。 后来,他对书店坚持把他的书摆在“法语文学”区,而不是“斯拉夫文学”区,因为这就可以避开俄罗斯了。 可是,他还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如他曾经把《白痴》改为剧本。 把这两点综合起来考虑,米兰昆德拉把自己的身份其实是定位“世界公民”,只要他的思索和哲学思想是在正义和公平这个问题上。 这部纪录片的一个特色是,整部电影中,支持人都没有能够采访到米兰昆德拉,但是无论是米兰昆德拉的思想,还是摄影,都具有强烈的颗粒感,真实而深刻、隽永。
在这里,我们了生命的意义,而这并不在于一个狭隘的物质空间里。
很水的紀錄片,差不多就是資料彙整和幾個人物訪談,最受不了的是幹嘛找一個大學生串場入鏡,有夠尬
#GLASGOW FILM THEARE
#Berlinale72EFM The only documentary about Milan Kundera‘s legacy.
전주국제영화제 5/1 // Never be afraid of describing nostalgia.
#EFM
内容不超出《寻找昆德拉》,书比纪录片精彩的多,两者某种程度都有很强烈的反昆德拉色彩(都不如《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纯拿这部纪录片来说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对昆德拉一些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收集,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一些他以前的照片还是给看哭了
合乎情理之中的失望。可能電影就是想按照年序表走馬看花地從《玩笑》講到《無謂的盛宴》,讓觀眾能夠對昆德拉的作品有最基礎的背景知識(創作語境)。中心就一句,直接看書,最好是連這部紀錄片也不必看。
流水账和科普向是不是在有的时候能算作一个意思
首先说说缺点:负责串联起纪录片的线索人物缺乏最基本的对昆德拉作品的了解,导致整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所谓的资料汇总。但如果当做一个分享会来看倒也还不错,特别是有大量的昆德拉的录音材料,作为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感到非常满足。
一个隐身在自己作品背后的人。
拍得不好,就当做资料看了
在布拉格,每个人都爱昆德拉。/想要了解昆德拉很简单,把书拿起来,开始读。
作品与作者生平无关,与影视无关,与翻译无关,甚至与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