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瞻仰世界三大元帅之首李舜臣上将军指挥世界四大海战之一的闲山海战之神迹的心情看了这部影片。 虽然逻辑、史实、主题方面可能连盗版读本儿歌三百首都不如,但是论水战的画面效果及剧情的流畅性还远不是上、下赤壁这两坨翔能碰瓷的。 不提机器人一样的男主肩上镶的那两条金龙有多离谱了(别跟我说是充电口),我就想问就凭女主这点姿色你是怎么设计出让身为敌军主将的大boss对她私定终身、处处留情,就算被物理扎心也要一舔到底的剧情的?你凭什么?!
得亏是氛围不合适,不然我丝毫不怀疑您借机秀一把朝鲜军团欧巴们的无上魅力,安排他们将倭军女眷乃至猴王亲女个个迷得神魂颠倒、欲仙欲死,以至其前赴后继地穿过倭奴男人们的重重封锁将情报送入男神们的怀中。
This safeguarded Ming to the West and reversed the tide of war.
一如既往,脸可真大啊!
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是很提气的一场战争,我想在银幕上看到李如松、李如柏所率明军最后的神勇,想看到丰臣秀吉时代所谓将星如云的小西行长、藤堂高虎、九鬼嘉隆的狼狈溃败,想看到规模使用火炮的明军炮轰拿火枪穿竹甲的日寇……
可惜我们的导演编剧忙着穿越和胡编乱造历史剧,逼得我只能拿韩国的片子当历史片来看了。
李舜臣的几场局部战役被韩国无限拔高,甚至阻止了日寇天津登陆的企图,挽救了大明。这么任意打扮,熟悉历史的也就一笑了之,你怨不得别人,你自己不屑一顾,只能由着别人说呗!
彼时朝鲜的军制、武器基本和大明一致,语言文字也一致,韩国历史题材电影的服化道都比较认真,因此我也是当历史片来看,努力从韩国将领身上寻找中国历史印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又想起国师的《满江红》,你尊重历史,好好拍个岳家军抗金、十二道金牌召回、风波亭,弘扬爱国主义,不好吗?
听说花了不少预算,看来相当一部分花在了游戏美工上吗?类似无人机航拍海上百艘旗舰大战的时候,还蛮壮观的,挺有感觉。大致做到有点有面。不过应该历史的考证不多,所以细节就无法太细。不知道编剧尽力了没有,给男主将们的发挥空间挺小的感觉,常常就是凝重脸,沉静脸,坚毅脸,紧张脸,看起来没啥变化。当然作为一个剧,还是有不少小段很像舞台剧。比如那个女侍,咬掉牙毒以后流血昏迷几天,又可以送信又可以那啥了。期待有史学大牛,借此来科普一番。百艘战船,在500多年前,总司令怎么给各船长下命令,船长又怎么给每艘船的不同分工下不同的命令,这一个发,那边一个收,都挺有讲究吧。
有前作的铺垫和大韩五千年第一武将李舜臣加持,本人稀里糊涂看完《闲山》全片,未观影前已经做好了本片系自嗨+吹牛逼13为主基调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看完不禁感叹: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男主全程中风式表演可谓可圈可点,看来他只适合演朝鲜王一类角色。而海战剧拍成谍战剧,还一不小心混入个变节倭人,前两分钟还面对严刑拷打放声大笑,后两分钟就变节投敌,看的我又是一脸懵逼,可谓纯纯的日本蒲志高本高。拜托审审剧本啦!起码要符合基本的逻辑吧?要吐槽的点有很多,不过要说该剧也不是一无是处,第一反派老卞整的不错,眼部肌肉抽搐的堪比赵四的嘴,能看出来演的非常用力,重新让我对老卞的演技刮目相看。再就是南朝鲜的服化道还是尊重史实的,尤其是这几个大名的盔甲是真的帅,有一种看《魔神坛斗士》的既视感!不过最后吐槽一句,全片也就是服化道尊重了史实,其他的就一言难尽了…
电影主要讲的是明朝时日本倭寇侵略朝鲜的海战。
历史上日本至少有3次进攻中国。分别是唐朝,薛仁贵东征保唐。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再就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朝鲜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大陆板块的一个口子,要攻击中国,就必须先打下朝鲜!
日本这个国家总想打下亚洲,统一地球。一次一次的侵略其它国家,这部电影刚好反应了一次反侵略的海战,朝鲜人民奋起反击!
中国跟朝鲜的关系一直都还好,历史上总是联合起来抗击外敌。没有发生朝鲜联合其它国家里应外合拿下中国,然后再分些地盘的事!不知道到了现代,朝鲜分裂成南韩北朝后会怎么样?
谈谈男一号的面瘫表演法,会不会成为本片的一大败笔。上一部同类型的《鸣梁海战》 的主演崔岷植,表演就好很多了。
由于朝鲜水师的胜利使明朝免于遭受侵犯……笑得我肚子疼。韩国导演的脑洞真是超出天际了……要不是明朝出兵你们TM早亡国了,几场关键的陆战和最重要的海战不都是明军帮你们啃下来的?露梁海战一战歼灭丰臣秀吉的水军,此战的主力难道不是明军?你们不意淫真的会死吗?给你们的救世主李如松磕几个响头吧!
听说花了不少预算,看来相当一部分花在了游戏美工上吗?类似无人机航拍海上百艘旗舰大战的时候,还蛮壮观的,挺有感觉。大致做到有点有面。不过应该历史的考证不多,所以细节就无法太细。不知道编剧尽力了没有,给男主将们的发挥空间挺小的感觉,常常就是凝重脸,沉静脸,坚毅脸,紧张脸,看起来没啥变化。当然作为一个剧,还是有不少小段很像舞台剧。比如那个女侍,咬掉牙毒以后流血昏迷几天,又可以送信又可以那啥了。期待有史学大牛,借此来科普一番。百艘战船,在500多年前,总司令怎么给各船长下命令,船长又怎么给每艘船的不同分工下不同的命令,这一个发,那边一个收,都挺有讲究吧。
对对对,导演说的对,日本国和韩国都很大,都是超级大国!壬辰倭乱的时候是大国,现在更是不得了!
辽东半岛和山东被半岛估计是被导演吃了!导演千万别说图里两个“小撅撅”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这么一点点可赶不上导演的脑仁大!
对对对,导演说的对,日本国和韩国都很大,都是超级大国!壬辰倭乱的时候是大国,现在更是不得了!
辽东半岛和山东被半岛估计是被导演吃了!导演千万别说图里两个“小撅撅”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这么一点点可赶不上导演的脑仁大!
对对对,导演说的对,日本国和韩国都很大,都是超级大国!壬辰倭乱的时候是大国,现在更是不得了!
辽东半岛和山东被半岛估计是被导演吃了!导演千万别说图里两个“小撅撅”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这么一点点可赶不上导演的脑仁大!
韩国电影现在真是制作精良
引蛇出洞,伸缩鳖头,海上长城;抗日神片《鸣梁海战》前传,整体观感也差不多,头一小时策略间谍戏没啥营养,正义之战的说辞和那个反水倭寇兵实在有点莫名其妙了,但最后四五十分钟的海战真心挺爽
导演太爱卞约汉,一度忘了这是讲李舜臣的电影
熟悉的演员们穿上古装,最帅的竟然是玉泽演和金香起。朴海日上次大战柳承龙,这次是卞约汉。特效太差,海战很假。
我看韩国的古装战争片,历史题材,基本是把中国的历史想象投射到了朝鲜身上,因为中国缺少这种电影,朝鲜半岛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附庸国,你要说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或者各种拿得出手的典故,我们有数不尽可以拍的故事,他朝鲜半岛能有啥可拍的?属于“大明朝一个小拇指就能摁碎”的类型,我们要是能中规中矩拍一部这样的商业片样板戏,票房一定会很高
前面一直觉得还行没有太出格,无非就是李舜臣李亿祺李云龙鱼永潭等人借助高速机动无线电通信人力战列舰诱敌摆了鹤翼阵给胁坂安治的肉搏舰队一锅端,元均在捣乱。最后说闲山一战李舜臣保卫了大明我绷不住了。不得不说,拍好历史电影真的是篡改历史的上好手段,我国恐怕得等下个朝代了。
令人鸡血沸腾的《梁鸣海战》的前传《闲山:龙的出现》,在演技音乐摄影氛围道具特效等等(不差钱)加持下的爆款主旋律(伪历史/票房爆款)大片的正确(傲娇)打开方式。在李·人气·孔明·纳尔逊·帅·蛋定·全罗道左水使·舜臣的鹤翼阵瞬移T阵头的终极奥秘 +“新·哈尔滨张谦蛋”统领下的龟甲船plus版自带万岁冲锋、排队枪毙、威风八面连续激发秘奥义的联合暴击之下,阵斩欲率领安宅船+铁甲船舰队入侵大明朝北直隶天津、熬过了“大阪夏之阵”之后活到了宽永年间的“贱岳七本枪”之一的胁坂安治(这厮活了73岁)。黑田官兵卫、加藤嘉明、九鬼嘉隆、藤堂高虎组团打酱油。海战桥段还是拍得不错的。
卞老师演的胁阪才是主角吧,有一说一,场面弄得可以
李舜臣的存在感甚至不如那个变节的倭寇,场面活也挺一般
精彩
朴海日的李舜臣太文气了,还是崔岷植的好些。不如《鸣梁海战》,虽然拍摄难度很大,但是确实差点意思。整体看下来比较乱,不如《灰猎犬号》
最后一箭朴海日最终兵器弓复刻。有点无语的是海战为了制造氛围简直是搞成回合制了……敌军开炮的时候个个都只会瞪大迷茫的眼睛,不像来打仗的像来观战的 卞约汉的表演很令人惊喜。
适合韩国战狼们意淫抗日大捷时食用
一次团级的海战被拍成中途岛
莫非是诸葛亮托梦。
6.7/10 虽然制作精良的海战场面, 令这部商业作品拥有了一些可观之处。 但本片的诸多失误, 让这场海战成为一把解放叙事枷锁的钥匙, 而非推动作品登上更高一层台阶的助推剂。 漫长的堆积过程中, 演员蹩脚的发音, 角色单薄的形象, 情节空洞的内核...诸多失误让这一过程沦为了诸多参战人员登台亮相的秀场, 丝毫未有战争时期一触即发的紧张感和精彩的头脑风暴。 更为可惜之处, 在于如此漫长的堆积, 只换来一场双线叙事下不够精彩的海战。 对主人公的神化以及大量特写, 更令这场制作精良的海战, 观赏性未达应有的水准。 作为影史票房冠军作品的制作人, 竟犯下因人物和故事实存而忽略剧本完成度的失误, 难以置信。
不带点儿国恨家仇是没法get这部电影。。。反正我是没觉得这兵法有多厉害。大场面战争片中国拍的多了,这部还不如很多中国电影。。。
既是前傳也是續集,時間拉回鳴梁海戰前5年,李瞬臣從崔岷植換成朴海日,脇坂安治從趙鎮雄換成卞約翰,比起首集的淺顯易懂,從絕望中殺出重圍的熱血,續集在時間軸往前回溯的情況下,無法再套用首集淺顯易懂的拍法,因此前80分鐘有非常詳盡地局勢描寫以及作戰謀略,海戰場面維持首集的高水準,比起首集幾乎無任何謀略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續集的海戰更像是脇坂與李瞬臣的心理戰。朴海日版的李瞬臣猶如諸葛孔明般,海戰謀略高明,心理戰也打的相當精彩,攻城既是守城,化攻為守,化守為攻,人海戰也許打不贏,但是心理戰或許能一網打盡。比起首集的淺顯易懂高娛樂,續集更像一部紮實的劇情片,各方面都交代的很完善,但是對於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可能會有點沉悶。撇開朴海日氣場不如崔岷植,娛樂度不如首集乾脆這點,個人倒覺得它是不輸首集的海戰大片
总结:胁坂安治想模仿武田信玄(三方原之战),却一不小心模仿了武田胜赖(长篠之战)……电影肯定有夸大和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胁坂安治能夺了加藤嘉明和藤堂高虎的船就离谱。其次就是韩国人给自己脸上贴金太多,如果不懂历史的,会以为真是朝鲜保护了大明(乌鸡鲅鱼)。日本战国爱好者可以看看,图一乐。
这片下面的讨论串诠释了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