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三分多钟的短片有33个镜头,导演出色的剪辑能力将短片的节奏控制得很好。
首先雷鸣声响起,营造出不安的氛围。
1,(淡入)空镜,近景,一块横着的树干在河面上方,镜头下摇,雨滴在河面上泛起涟漪,清脆、静谧,河面上倒映着横树干和其它树枝。
2,空镜,近景,木栏杆横在画面中央,雨滴从栏杆上落下。
3,空镜,全景,几块枯树枝杂乱无章地立在水中,水面汹涌地摇荡。
4,空镜,近景,一块枯树叶安静地躺在充满倒影的水面上,鸟鸣声和雷鸣声交织着。
(前面4个镜头将雨后的静谧、潮湿这种非常敏感的氛围展现出来,很有诗意,传递出一种很不平静的情绪,很像是人物的某种压抑、孤寂的内心情绪。)
黑场,大提琴响起低沉、幽怨的声音,出字幕。
5,空镜,全景,冬日下,巨大的老树孤零地显现在暗蓝的天空下。(镜头下摇)老树旁有个简陋的房屋,一只孤单的小狗缓缓走向屋旁。
6,空镜,移,地上的碎石有节奏地发出刺耳的刮擦声。(提琴声没有)
7,空镜,移,天空下错综复杂的树干和树枝在刮擦声中移动。
8,固定,一个穿着黑背心的结实且粗犷的男人从屋内拉开破败的木门,跨出木门,身体前倾地向远方呼喊某个人。
9,空镜,跟,特写,自行车前轮往前快速滚动,有些颠簸。
10,跟,近景,一双女人的脚有节奏地摆动。
11,跟,近景,女人的腰部在奋力地往前摆动。
12,跟,近景,女人的手脚都加快速度,右腿内侧有淤青。
13,跟,近景,女人右手臂上有淤青。
14,跟,特写,女人的手紧握着大幅度摇动的车把手。
(9—14镜,虽然没有女人的脸,但通过这一系列的近景和特写表现出女人的愤怒和想要逃离的急切感。)
15,固定,近景,男人平静、松懈地将左手靠在门旁,向远方喊了一声女人的名字。
16,固定,近景,车轮碾过一块小水坑。
17,跟,特写,女人的侧脸。(提琴声响起)
18,跟,近景,女人的侧脸。
19,固定,全景,侧拍,女人骑车驶过。
20,固定,全景,背拍,女人骑车驶过。(提琴声没有)
(17—20镜,女人明显受到了男人呼唤声的影响,内心的挣扎通过她撩头发的动作反应出来,她速度慢下来了,后面两个全景也将速度感降下来,提琴声的消失为后面的行动作铺垫)
21,跟,近景,女人失去方向感。画外音:男人呼喊了第三次。
后面非常快速地剪了两三个镜头,女人倒在地上。
25,固定,全景,女人和自行车都倒在地上。
26,固定,中景,女人吃力地爬起来。
27,固定,近景,俯拍,女人缓缓回头看,再转回来看伤口。
28,固定,主观,近景,俯拍,女人抚摸伤口。
29,固定,全景,俯拍,女人起身整理头发,再去拿起自行车往回走。(幽怨、低沉的大提琴声响起)
(25—29镜,女人因为男人的呼喊而受到影响摔倒,她没有了逃离的勇气,导演通过正常的景别调度将这种平静感呈现出来)
30,固定,中景,男人生气地点点头,收回视线往屋里走,关上门。
31,固定,全景,女人缓缓地走向破败的房屋,将自行车放好,走到门前,整理衣裙,拉开门轻轻地走进,关上门。
32,空镜,固定,房屋的侧面。
33,空镜,近景,一块枯叶躺在荡漾的河面上。
(后面再没有女人的近景和特写,只有女人落寞的背影。她彻底失败了,好像这一次奋力的逃离花光了她所有的力气。)
导演几乎在很短且连续的时间、单一的场景下,将一个备受凌辱的脆弱、忧郁的家庭妇女形象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段呈现的非常精准。虽然片子的主题非常悲伤且残酷,但我们看到了女人奋力反抗的决心以及她内心中无比温柔的爱和善良,这种人性中非常复杂的情感是很难具体呈现的,导演做到了,而且通过非常细腻的环境捕捉和人物捕捉,将短片的氛围做的凝练、精准且深刻。
我非常喜欢导演的拍摄手法和故事的结构,但我更喜欢的是导演对人物的深层挖掘,这是一种特别宽容的爱。
一则寓言。
末路丢失的诗意短版
【【戛纳获奖短片】雨后 Eso utan(2002)-哔哩哔哩】 https://b23.tv/oyfhwJT 反应家暴,重视听而非故事性。
前半段不错,但回头的动机略显不足
工整。
还是很有趣的,开场的雷声暗示了家暴的发生,水面上的破树叶出画,女主离家,当女主返家时,树叶又入画,残缺的树叶就是满身伤痕的女主,游不出的湖水就是家。
一场雨后,一个想逃离的女人。她经历了一场家暴,身上,腿上,脚上,脸上充满了伤痕。摔倒,害怕,而那一个呼唤的男人,令女人始终逃离不出那座城。
道路湿滑,骑车,摔倒,大腿内侧原来有伤口,完
含蓄的反家暴短片
这样的拍法也不错,女人骑车走,摔倒看到自己的伤又回去。她没办法,走是自己的愤怒,不能再忍下去。回去是回归了理性加上现实的无奈,所以只是去呼吁让女性怎么怎么样,却也无用处
早期的戛纳短片这么写意的吗
摔倒,回家。
丈夫关门一幕把本片教育意义拉到峰值。
东欧的老电影,每一格都布满了淤青…
啊?
反家暴
escapism
空镜头象征隐喻极好,女主就像被精神控制的狗一样落魄
大提琴真的是
对于家暴难以逃离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