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90后的我,有些话想说。
看完后感触颇多。90后,一个被冠以NC称号,在社会各种批评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所有年长的一代对90后都抱以质疑的态度,看着我们犯错也理所当然地觉得“果然是90后。”好像犯错已经是我们这一代惯有的行为,所有错误是我们一手造成的。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电影,先不管其中的细节拍摄技巧,情节的合乎常理性是怎么样的,我们把重点放在这个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上。我们先看到一个漂亮女生各种叛逆行为,然后看到了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父母的离异让她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一沓厚厚的纸币能带来多少温暖?电影中的母亲想要管教女儿,可最后还是被女儿说的哑口无言。她自己的行为,对女儿的态度让她还有什么资格站在那里对她加以批评?女儿受人欺负的时候,误入歧途的时候,她在哪里?开家长会的时候又在哪里?这是父母本该尽的职责,父母俩人还要互相推脱。
到电影的最后,女儿回家,听见家中父亲把女人带回家房间里跌宕起伏的声音,还是决定离开家。这也是推向电影高潮的起点。女生被三个黑帮带走,带到教室里进行施暴。教室里多了三个人,一对准备裸体聊工作的敬业教师,一个准备进来破口大骂,又立马闭嘴的门卫大叔。当黑帮老大开始施暴的时候,女生无助的眼神,拼命地呼救,旁边三个人的无动于衷。我看着心里就像是被揪着。这就是现实啊。你们三个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帮助她。最后冲进来的是一个暗恋女生许久的一个留级男生。当他被三个黑帮打昏到被拖走,他们三个人还是无动于衷。这种无动于衷是多么大的残忍。对这个女生来说,她的叛逆沉沦又算得了什么?
当黑帮老大再次施暴的时候,男生竟然还能站起来,一直咬着黑帮老大的耳朵不放。另外三个人也算是受到了良心的推动,开始反抗起来。这是我唯一看到的一丝欣慰。可这丝欣慰来的太晚,像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一样。电影的最后,是代表正义的警察来了,抓走了黑帮。黑帮老大说“你们别推我,我可以自己走。”可那个男生呢?是躺在床上,被推进救护车的。
看完这部电影,看到一部影评,对这部电影各种细节上的批评。这些我都顾不上,我想到的是更深的思考。对90后,对这个社会未来的思考。
90后,我代表其中的一员,很想说些话。
我本来自认为我是90后里不一样的,和那些所谓的NC不一样。我以为我不一样,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都背负着社会的指责,也背负着社会不看好的“期待”,还背负着这个物质时代的压力。出生于90年,我们是最早接触社会的新一批代表90后的一代。我们初生牛犊,我们勇敢地入世。可是,看到的却是什么?官员施暴,警察说“带套不犯法”;一个孕妇遭抢劫,一个人站出来帮她,被砍数刀。最后他发求助,只是希望寻找到孕妇能为他做证人!;“我爸是李刚!”……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社会么?我一直抱以坚信一切美好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事物,看待这个世界。可每次,社会回馈的内容却让我一次一次地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我现在只能安慰自己说,社会里有光明,也会有黑暗,没有这些黑暗,怎么衬托光明的美好呢?可是,衬托物是不是多了一点呢?
90后,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接触事物的途径很多,接触到的东西也很多。我们看到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经历过来的,懂得的道理也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我们直接摘果,却从来不知道果子长大的过程。我看到身边很多人,“心智成熟”。可是,我们才20岁,我们看到得再多也都是别人的故事,总结的再透彻也是别人的故事。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20岁的人能经历多少苦大仇深的事情。真正成熟的人也是不会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的。
大学生是懂道理的一类人。这是我最近的深有体会。在这个“速成”的社会节奏下,对待事物的处理,我们总是会直接选取最正确的做法,因为这些都是理论上,前人总结得出的。不走弯路,是在这个“速成”时代里必须学会的技能。从前我们被教育,“做人要谦逊”“谦虚使人进步”。然后看到各大成功人士的总结:“做人要懂得隐忍,低调。”然后我们也开始这么做,是的,理论应该应用于实践。而最近的工作,接触的各种人群。有那种有一点身份就叫嚣高姿态瞧不起大学生的人,也有低调有礼貌各种配合的人。前者只会让人觉得他是个SB;而后者的态度让我们敬佩。而且发现,后者的身份地位都比前者高。“谦逊是一种美德。”——这是我自己体会到的,不是书上看来的,不是前人总结的。
我觉得大学时间段,是一个人树立价值观的时期。而树立价值观,就像是盲人摸象。宇宙之大,浩瀚无垠。真实的世界什么样,从不同角度,我们看到的也都不一样,想法也就不一样。只有接触更多事物,更多人群,才能摸到更接近真实的“象”。一定要接触那些 所谓的"好"与"坏",才能做出内心的判断,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好"。把握大学四年,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或许四年还不一定够。一定要沉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这个问题。
好像跑题了,还跑的有些远。最近的一些感触想说出来,不想被憋坏,就一股脑地涌出来了。
关于90后,我们看到的最多,学习的最多,可实践和亲身体会的还不够多,不能撑起我们的理论平台,反而让我们心浮气躁,急于速成。但是,也请所有社会各方人士,给90后多一点包容,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支持,多一点空间,多一点时间,还有就是,请多角度地看待我们,千万不要很轻易地,就给我们下定论。
2 ) 谁没个青春期,没事儿别装逼
好久木更新博客了,特地前来更新,是的,我一想骂人,就跑博客,您见谅。
微博上今天到处转一个新锐导演拍得网络小电影,叫《青春期》,说是反映当下90后最劲爆最真实最激情之作。手欠点了看下,真心后悔,多烂倒是其次,主要是看的我不喷下憋心里怪难受,逐条喷。
1。青春题材类影片貌似总很有卖点,其原因在于谁没有个青春什么的,比起都市言情破案凶杀清宫武侠之类的神编剧,多少能引起一点共鸣。像之前老男孩,虽不至说如何好,但至少也挺真诚。过往青春题材的片子有一点共通的地方,至少是一代人讲他那一代人的青春,至少是有经历的青春。但如果你是个7080后,想讲90后青春,也没什么错,但多少你得多了解了解90后的青春吧,整几个浓妆艳抹的问题少女,夹几根烟,耷拉件松松垮垮的校服,弄点打架迪吧ktv的场景,就装最懂90后了,得多傻才会这么自信啊。问题少女,早熟,打架,出没成人场所,怎么看这些都不是90后的专利,5060后当年打架可都是挥刀舞棒真刀真枪呢,7080后逃学早恋什么也是司空见惯了吧,每一代人年轻时不总一些叛逆行径,90后他妈的招谁惹谁了,还是他们还没话语权,这些傻逼导演欺负的顺手呢。
2。秉承国内拍偶像剧的一贯难题,就是当你想拍一群16,7岁孩子时,是实在找不到同龄的演员的,于是不得不抓一堆24,5岁的成年人来装,装好点也就算了,结果一上妆一上造型又老了3,4岁,最后一群27,8的叔叔阿姨跑来装少男少女,甭说翻着胃的别扭。装纯没必要,但问题是装浪就有看点啊,琢磨着这是导演你自己的yy胃口吧。一群大龄青年演一群小孩子,由于没有任何的心得,最后就是只好各种装,装贱,装浪,装傻,装2,配合导演一起装逼,竟然还装了50分钟,怪不容易的。
3。如果说细节,嘿嘿,就更好笑鸟。话说大家谁高二还在上生理卫生课呀,不是初二这课就结了么;怎么明明感觉是大城市,地痞流氓却那么像城乡结合部的呀,黑社会大哥光天化日抢姑娘,你这是诋毁我们的和谐社会呢;还有最不能忍的一点,别的就算了,只当是太傻了,但作为一个男性导演,亲身体验应该不少,你丫的撸管是不是撸的也太狰狞了点,你这是姿势不对还是用力过猛,这要给广大的小孩子们造成了心理阴影,这算事故么。至于说那些“尼玛尼玛”的弱毙台词,几个老师在那道德说教(90后花钱买破处有什么,当年女知青还为回城跟支书睡觉,哪一代比哪代道德高尚似的),真心觉得,编剧这东西,真不能随便高估自己的智商就出来兼的,都装自己是彭浩翔啊。
4。编的如此烂的片,要火就只能找噱头了,于是弄些所谓的激情片断,粗口,斗殴等画面,配以最真实最劲爆这些专为傻逼们准备的名词, 最后镶在90后这个最容易引发道德争议的群体身上, ok,一部烂片就可以流传开了。我上网查了下导演,说是80后领军导演,一看简历,99年就参加工作,想想那时我才初二,我算算这导演得多80后了,这完了还有一装嫩嫌疑,各种吐槽不能。事实上通过噱头引发道德争议炒红烂片是我对此片最大的鄙视。编得拍得烂是你水平问题,但是欺负90后没有话语权用道德炒片就是人品问题了。构建这个世界的人设置错了参数,于是90后忽然成了道德问题的替罪羊。想想80后曾经也有那么一段时间被有话语权的一代人各种鞭笞,现在他们终于出息了,解救了,发现有90后给自己垫背,结果80后们成了骂90后骂得最凶的一群人,这是何种变态的心理,曾经的被压抑只好发泄下一批人身上。道德问题是个很神奇的问题,只要一讨论,立马变的很神圣,土鳖马上能变道士。但是在贵国的近60的历史中,当今绝对不是道德最低的时段。比起师生相残,父子相断的60年代70年代,比起犬儒横行80年代90年代,今天90后一代无论怎么看都不是最坏的代表。道德在于反省,指责性的不是高道德的表现,不要脸才是最大的不道德。
5。说到底,其实这就是一部很垃圾网络短片,我这么较真的喷大概也过了,或许你也会说别认真,娱乐而已。我不否认我容易激动的不爽了就想喷的坏脾气,但终究我是觉得,这种欺负90后没法还手的行为太下作,我认识的90后不多,但我知道这些全不是90后的专利,我在想,当那些5,6,70后的群体开始主打败德牌时,80后跟在后面一边拍手羡慕,一面返身教训90后败德,这是一个什么样诡异场景啊。
3 ) 不懂就不要乱拍,这样九零后会很尴尬
不懂就不要乱拍,这样九零后会很尴尬。
无论对于社会上的哪一个群体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被一些带了有色眼镜的傻逼们以偏概全地归类。他们是那么急于地想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世界进行意淫,好或不好,对或不对,不过是扔硬币的正反面。他们所希望的,不过是摆出一副冷眼批评的神情,以便让自己和他们划清界限。
私以为用80后,90后划分人群的那些人也好,兽也好,本来就是傻逼。谁不是从十几二十几的少年长大的?过程的关键词应该是成长而并非时代,即便社会环境的改变让这些过程不尽相同,但就为此给不计其数的80年代后生人冠上各种标签特征的大帽子,是不是也太偏激些。特别是当他们犯了成长中人都会犯的错误后,80后90后更是成了莫须有的原因和罪名,为此80年很无辜啊,它怎么就好像成为了带坏祖国花朵的龙头老大?它其实什么都没做呀,就是有那些有装逼心没装逼胆的人,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背后偷偷地给80年中伤,让它成了我们最熟悉的窦娥。
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也许他是学抽象画出身,本事就是把不同的元素拼凑在一起。但是,当你想借助一部片子唤起人们共鸣和注意时,你还是小心为妙。不是把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物象罗列在一起就是社会现实,何况你那些私自编造的小碰撞根本就称不上是物象。我也是九零后,而且我认识的人大多数都是九零后,这群人的男生没有一个因为女生的粗眼线大胸就傻逼呵呵的送千纸鹤,女生也没有一个天天顶着社会他妈欠我的表情给脸不要。导演是想说这个90后的社会真实凛冽残忍叛逆么,哦买噶太不幸了,我们活的很幸福简单阳光臭屁。现实是,披头散发的孩纸学校是不会允许她进入校门的,眼镜小乖通常都是对重口味美女敬而远之,父母离异的小盆友身心健康从不出卖自己报复社会。这才是比较真实的90年后小孩生活好么,而不是导演那种把所有傻逼干的事情啪啪往那一摆,就觉得自己多真实,多疼痛,多90后了。导演,你这样太对不起我们90后孩纸了,你这让我们怎么做人?爸妈要是看了这个神作,我们下次结伴出去买本子和书皮的时候,他们以为我们是去夜店打针灌药把我们关禁闭肿么办?导演,你不能这样,不能为了艺术,堵死我们的后路啊,虽然我觉得您更可能是为了躲在机器后欣赏那双长腿。
4 ) 谁的青春,谁在哭泣,谁在唱歌
很多人喷这部电影,我只能说,这是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尝试,可能不会被大家接受,说和肉蒲团无异,但中国电影现实就是这样而已。
剧情就是那么个事,我们只能说,好吧,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各种黑暗都在此部剧中体现。
90后的青春,不知道为什么被喷,我们说,我们的青春,有人在哭泣,有人在唱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不要随波逐流好吗?别人说这部电影差就跟风。
我不否认,剧中情节过于写实,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生活在理想中,走出去,多谢。。。
我们的青春,只要是我们经历的就是好的青春,尊敬,体会,珍惜自己的青春吧。。。
5 ) 角落里的不良少女
我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同学的推荐,看完了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受颇多!
第一时间就来了豆瓣看看网友的评论...
没想到豆瓣这部电影评价这么低....
也许因为我是90后可能我会比较有感触吧,
女主角
不良少女,她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人管。她去夜店,去打胎,去玩乐。这都让我觉得很真实,因为在我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她们最后要么就是改过来做一名好学生,要么就是出去打工,最惨就是在社会上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上次很以前的同学聊天他居然告诉我以前的某某同学现在居然在做 鸡 我当时那个诧异啊...) 一些网友也别说这是不真实的,不现实的。与其有时间不如多关心下那些不良少年们
男主角
对爱情不求回报的付出,很让我感动。其次我觉得撸管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的一段时间。性在国外也早不是什么大事了。
青春期
电影细节方面不是很好...
但我还是很喜欢!
ps:你们不觉着我们国家的电影太主旋律了吗?也许我们对待电影应该更加包容一些!这样我国电影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虽然没有必要:90后亲笔
6 ) 导演!!求你换个名字吧!这样的青春期九零后消受不起丫!!!!
作为豆瓣常年潜水党我对诸如《刺陵》这般的烂片都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从昨晚看了《青春期》姐就忍不住了!!虽然脑子里看片的时候咆哮一百万遍今天我还是选择一个正常一点的方式说话好了。
首先,导演你这片至少得罪了两类人:90后和已经或者正在度过青春期的我们。(其实姐两者都是)
其实早在新闻媒体老拿90后说事的时候我就忍不到了!尼玛当年哪个脑残提出神马xx后的?!特么的你可以给我解释清楚89年出生的妞和91年出生的妹子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么?!尼玛这跟问你7月8号和7月10号哪天结的西瓜比较甜一个道理啊!!!
哪个年代的人哪种“后”没有自己的时代特征?!!90后是有90后的共性,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最大的也不过21岁又都是独生子女,正好又碰上这个hx的年代,我们消费观念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社火背景和我们的长辈有点差别,所以在某方面90后的缺点的确明显一点。但是!!哪个后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发泄的话不说了,说下电影吧。
1,片头一群女的抽烟化浓妆逃课打架还好,谁青春没叛逆过啊就算没有作这些事也在脑子里想过吧。后来看到一群老师在开会说90后教育问题,说什么“她才14岁啊上网花钱找人po处啊”,我就擦了!!90后得罪谁了?又被代表了?!青春xing冲动哪个后没有过?!像找人po处这种奇葩的确让人咋舌,但是,但是!这跟她是90后有个球关系啊?!要是90后都急着招人po处的话淘宝上应该可以经常看到:
“亲,要po处的话要连TT一起拍下哦~”
“本店只负责po处不包邮的哦亲!!!!”
尼玛搞不搞笑啊?!
2,再后来内女的去打胎,被老妈撞到了,我就奇怪了,哪个老娘看着自己孙子被杀死了能那么淡定?来来回回讲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不要用这种态度对这我” “那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对着你?” 不得不说这几句话太写实了!就是我和我妈吵架经常说的两台词!!但是都这种时候了这妈居然不就核心问题先责问一番我这能说,这姑凉干这事绝对不是一次两次了。
3,再来就是内女主亮闪闪的“我的责任,就是放弃责任。”
尼玛!不是每个人一甩包一回头留下一个不屑的眼神就能让人共鸣,不过倒是给我留下很深刻的映像。你想体现现在年轻人责任感不强可以,请不要用这般挨千刀自甘堕落的言论误人子弟好嘛?!!
4,“小雨想当幼儿园老师”尼玛听到内女的说想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我笑了,导演你能再掰一点不?你干嘛不说女主想当个小护士南丁格尔在世,也很小清新小治愈好嘛?原来外表缺爱的女主就是个爱心泛滥爱护小花小草小盆友的主,真特么写实啊。
槽点实在太多,一时吐不完,我只想说,导演,你这片的点找错了,青春的符号有好多好多,而且都不难找。就算你不是90后你也总有过青春期吧?请你换位思考一下,本来你的青春期也就是没事逃逃学,偷偷喝点酒,和人家打打架,常常感觉无聊但对未来还算有点想法,暗恋邻坐的女生,学校厕所隔音效果不好听到女生的声音想偷看又没有贼胆,晚上想着苍老师打打灰机。这样的青春虽然不算太出彩可是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是吧?再烂的事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有味道是吧?!但是现在有个混蛋突然整部片儿出来,让你觉得原来自己当年打灰机打得那么狰狞那么不享受,让你觉得似乎每个班上不爱穿校服爱化浓妆爱出去玩儿的漂亮女生一点是个给家庭打压的婊子,你自认为蛮美好的青春期被这家伙拍得如此不堪,还时不时提醒你一下“说的就是你们这帮人”你说你火不火?!
很想知道打5星的人是什么想法。
这是青春期?
这货不是青春期,这货是发春期。
无知的大人对小孩子的意淫
《老男孩》带来的恶果之一就的贩卖情怀、把时代元素符号化或者贴标签的投机主义之作越来越多,就像南锣鼓巷里成批量生产、贩卖文化标签的那些印有格瓦拉头像的水杯和笔记本。
青春期是神马?青春期就是用狗血和卖肉来诱发90后的荷尔蒙肾上腺素,培养他们成为豆瓣新一代的五毛党。
好陌生。这是哪国?这就是一个成年色蜀黍对90后花朵无情的纯个人主观意淫。导演,你丫青春期缺爱导致如今心里变态吧?★
http://v.ku6.com/show/H79ySk57qLCOmF1W.html 真是喜感了
难以想象 多么贫乏空洞生活积累 多么低下的修养 才能拍出如此下作的电影
感觉不错哦
很烂啊!大烂片!!!一整个班都是更年期的人涂着粉装青春期啊!!!
模式化的表演 程式化的叙述 关于青春桥段的拼贴 一切都是那么不成熟 却还是要给它打五分 至于为什么 到时候在说 我绝对不是托 我觉得这部片子和它的宣传相比实在是差强人意
卖肉卖胸脯的傻逼
我去你大爷的青春期,中国电影进入卖肉时代了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青春期》这么被大家推崇。所谓的让中国电影前进,标榜着独立小众文艺,其实就是一部卖肉的情色片。还打着青春的噱头,说白了跟青春毫无关系,一个矫揉造作毫不现实的爱情烂尾。这就是导演和编剧所谓的青春?还是部分观众青春荷尔蒙分泌过多导致精虫上脑失去那么点仅有的想法?
也许这种现象存在,但是不必扣进青春期这么大的帽子吧。。。90后有这么可怕么??人流情节好像看到《色即是空》的感觉,,千纸鹤的作用是说明“好女怕缠男”么?那高中老师是怎么个意思?80后也一起骂了是么。
看了五十分钟版本的,卧槽作为一名18岁得大好青年我去我怎么不知道青春期这样忽悠人啊……完全脱离实际好么亲……这种电影根本不能唤起所谓的”青春“,只能让更多青少年变傻逼下去
那是最好的时代,从那里过来的我们都有过同样的青春悸动与叛逆~ 喜欢 , 没有什么理由 , 就是喜欢~
从前期铺述来看,高潮实在太平淡,而且为了均衡口味,很多情节处理技术运用过多,反倒就没有90后的真实了。
2B电影,别给90后的青葱向上的孩纸们抹黑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