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浮生

短剧大陆2024

主演:高一仁,方思畅,艾尔番·艾则孜

导演:何佳男

剧照

一梦浮生 剧照 NO.1 一梦浮生 剧照 NO.2 一梦浮生 剧照 NO.3 一梦浮生 剧照 NO.4 一梦浮生 剧照 NO.5 一梦浮生 剧照 NO.6 一梦浮生 剧照 NO.13 一梦浮生 剧照 NO.14 一梦浮生 剧照 NO.15 一梦浮生 剧照 NO.16 一梦浮生 剧照 NO.17 一梦浮生 剧照 NO.18 一梦浮生 剧照 NO.19 一梦浮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14 15:17

详细剧情

清末民初,富商林家被一夜灭门,后林家独女林梦辰辗转被卖到不义富商黄家,给家中过世的儿子冥婚,梦辰即将被活埋之际,杀手组织血祭堂的头号杀手晓生,正好接到任务灭杀黄家,阴差阳错间救下梦辰。梦辰目睹了晓生杀人的整个过程,不仅没有害怕,还将执行任务的晓生视作恩人,叶晓生决定将林梦辰带在身边,从此兄妹相称此生护她周全。转眼十年过去,晓生为了让“妹妹”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直活在双重身份中,他在家中、在梦辰面前是商人叶掌柜,做些洋行的买卖营生。在梦辰看不见的暗处,仍是血祭堂的头号杀手。但晓生不知道的是,自己呵护十年,单纯天真的妹妹梦辰,竟然摸清了自己的底细,还暗中加入血祭堂,成为了自己的女徒弟——新人杀手谷雨。

长篇影评

1 ) 讲不明白的电影都是坏电影

年长几岁,会有不同的想法。

本文不删,恰好可以记录自己的浅薄与武断。

有时候说些话,痛快是痛快了,其实更多的只是不负责任哗众取宠的妄语。

2017-3-27


刚看完的时候,我羞于说《穆赫兰道》这部电影我看不懂,因为他的评分很高(IMDB:8.0,豆瓣:8.7)。说看不懂会让我都怀疑自己的智商。再仔细想想,我坚定地看在电影在表现手法创意不错的份上给它打了4分。我觉得,主要不在于我看不懂,而在于它讲不明白。 电影主要是在表现一个梦境,我觉得它要传达一种恐惧感,关于现实和噩梦,很可能是在说现实和噩梦并没有啥区别或者不是这样。总之,我到现在都分不清楚哪些桥段是现实哪些是梦境。虽然感觉整片挺悬疑的,但结尾并没有给我惊喜,更多的是在疑惑中寻找他人的答案,并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很多的弗洛伊德。 我觉得那些能把这部电影分析得头头是道的人,一定能把一坨屎解释成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别误会,如果你是那能够无师自通解释成功的人,你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褒奖。但对于那坨屎来说,我觉得本质没啥变化。即使他的形状比较有创意。 如果说它主要意图在于真实地再现一个梦,那无疑是成功的。真是值得庆祝,因为导演不仅达到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的对梦的描述水平,最重要的是他通过电影把它表现了出来——散乱的、诡异的、缺乏逻辑的。那么,电影要算是佳作的话,大部分正常人都可以当一流的剧作家。 我觉得作为一部剧情片(悬疑片恐怖片),而不是梦境的纪录片,最基本的还是要把故事讲清楚,如果能够给人启迪,让人受益那就更好了。导演要做的是如何努力地把白米做成香喷喷的白米饭,而不是屙一坨奇形怪状的屎让别人去解释——没公德心呐简直。 总之,讲不明白的电影都是坏电影,拍这种电影的导演都是混蛋。

2 ) 【转帖】你真的想看明白《穆赫兰道》那就好好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作者:◎泡沫红茶◎

大多数人是看不懂这部电影的,至少第一遍的时候。如果你真的想看明白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那就好好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剧情分析:黑傻子、疯狂钻石)
  看完《穆赫兰道》,倒吸一口凉气!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类似的噩梦,而是没有想到有人能把梦魇如此真实地展现在大银幕上,经历他人的噩梦也许比自己经历噩梦更加可怕。我惊叹于大卫林奇能构思出这样一个噩梦来,如果他不是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深有研究,那么他的智商至少在160以上,又或者这根本就是大卫林奇自己的噩梦?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尝试着用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去分析这个看似荒诞的噩梦时,我发现能从这个噩梦中解出一些相当合理的因素来,一些离奇的梦境其实都是可解的!所以我几乎怀疑这个噩梦的虚构性!
  下面,我斗胆尝试用弗氏的释梦方式去解析“穆赫兰道”这个噩梦。
  首先,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于此有关的心理学概念及弗洛伊的有关梦的理论:
1. 弗氏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公式是: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也就是说,一定的梦境总是用以表达做梦者一定的愿望的,不过这个愿望的满足可能是经过伪饰的,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2. 仿同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个人的心理现象。这在“穆赫兰道”这个梦中出现多次。
  下面,我先打乱影片的叙事顺序,来交代一下这个梦的背景,也就是这部影片中的现实部分。(我所描述的现实也许会与你所理解的相差甚远,不过请你耐心的听我说完,很多细节我会在后面逐步解释。)

             现实

  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员的姨母的抚养下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长大,大概是在其姨母的影响下,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并在好莱坞出人头地。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崭露头角,并从此进入演艺圈。她的姨父姨母去世后,她只身来到好莱坞,像很多其他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子一样,她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参加试镜,等待着有朝一日被哪位导演选中,一举成名。
  不久,一部叫《Silvia North Story》的电影征选女主角,Diane去参加了试镜,她落选了,但是一位叫Camilla的女子凭借她在试镜时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得到了那个角色,并一举成名。Diane和Camilla相识并成了好朋友。Diane在Camilla的帮助下在Camilla的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在这段时间里,Camilla已成为电影公司的宠儿,而Diane与 Camilla成了同性恋伙伴。 Camilla为了掩人耳目,常常戴着金色假发来Diane家与Diane幽会。虽然Camilla似乎对她们的关系不以为意,但是Diane却将 Camilla视为自己的爱人。后来有一部大制作电影征选女主角。在片场,导演Adam与Camilla一见钟情,Camilla顺理成章的成为女主角,也成了Adam的女友。Diane也还是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但是深爱着Camilla的Diane无法接受Camilla与Adam的亲密关系。因看见Camilla与Adam在片场打情骂俏,Diane在家里与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里边哭边自慰。电话铃响了,是Camilla打来的。Camilla派车接Diane到穆赫兰道。车突然在穆赫兰道上停了,Diane有点儿害怕,他问司机:“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停呀?”司机回头说:“给你一个惊喜。”Camilla出现在车旁,她带Diane 穿过一条山路来到一座豪宅。原来这是Adam的家,正在开party,很多电影公司和剧组的人都在。Diane与Adam的母亲Coco寒暄了几句后,进入party。在party上,Diane继续忍受着Camilla与Adam的打情骂俏。这时,一个女演员走过来与Camilla说了几句悄悄话,并当着Diane的面接吻。Diane感到绝望,她想,自己连Camilla的同性恋女友的地位也许也已经被人取代了。直到Adam说道“我和Camilla 就要(结婚)了”的时候,Diane终于无法忍受了。


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绝路。她在一家咖啡厅请了一个杀手,让他杀掉Camilla。杀手给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到时候从咖啡厅后面的一个乞丐处拿能证明Camilla已死的东西。Diane来到乞丐处,乞丐扔给她一个蓝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蓝色的钥匙打开,里边是Camilla的残骸?!Diane开始崩溃了,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姨父姨母从盒子边上跑出来(幻觉)。她吓得跑回到家里,气喘吁吁的上床,作了一个噩梦(这个噩梦就是影片前 3/4所详尽描述的噩梦)。醒来后,Diane凝视着茶几上那把蓝色钥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她彻底崩溃了,她又看见姨父姨母凶神恶煞般的追赶自己。她逃到床边,掏出手枪,饮弹自尽。

  以上便是故事的现实部分,也是造梦者Diane做这个梦的背景。而这个梦是相当复杂的,很多梦中人物的名字、身份以及所经历的事与现实是不同的,甚至是重叠和互换的。因此我在解释这个梦之前,先把梦中和现实中人物关联及主要背景交代一下。你也可以在看完我对梦境的解释后,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张人物关联表。
人物关联表

人物:
Diane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本片女主角
  梦境中:Betty(Diane的化身,是理想中的完美的Diane,但有时又是Camilla的化身)

Camilla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Camilla
  梦境中:Rita

Diane的姨父母
  现实中:Diane的姨父母(已去世)
  梦境中:Betty在飞机上遇到的陌生人。而梦中Betty的姨母(留给她房子的那个人)是Diane理想化的姨母。

Adam
  现实中:导演
  梦境中:导演

Coco
  现实中:Adam的母亲
  梦境中:Betty的房东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现实中: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梦境中: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他们的形象应该是虚构的。)

Party上与Camilla接吻的金发女子
  现实中:可能是剧组中的女演员之一
  梦境中:梦中的名字叫Camilla!是那个电影公司强迫Adam选的女演员

吐咖啡的男子
  现实中:在party上露过一面,可能是剧组成员之一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势力成员,曾威胁Adam选他们推荐的那个Camilla为女主角

白胡子老头
  现实中:寂静剧场的表演者之一
  梦境中:Adam落难时所住旅馆的老板

牛仔
  现实中:曾在party上出现,可能是个演员(还有其他身份?)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势力的打手,曾威胁Adam

咖啡厅女侍者(她在现实和梦境中仅仅是名字不同,但身份相同。)
  现实中:名字:Betty(这是梦中Diane名字的来源)
  梦境中:名字:Diane(梦里侍者的名字成了Rita追查自己身份的线索)

“路人甲”
  现实中:Diane在咖啡厅与杀手交易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梦境中:他因梦见那个乞丐而在咖啡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乞丐
  现实中: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
  梦境中:墙后的魔鬼 

  下面,我按照影片情节的展开顺序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梦。
  影片的开场画面是几对舞伴在虚拟蓝幕前跳舞,他们的影像被复制成了很多份。这时Diane的影像出现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下一个影像中,Diane和她姨父姨母依偎着出现。这一段交待了Diane的身世:
(a)她由姨父姨母抚养;
(b) 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并从此进入演艺圈。(这段经历是后来Diane自己在Adam的party上透露的。)

第二个镜头是Diane的第一视角镜头,伴随着她沉重的喘息声。这时其实是他刚从乞丐处逃回家里,她的眼前摇晃着出现床、被单、枕头。然后镜头淡出,其实是Diane开始进入梦境。(狡猾的大卫林奇,其实他在这里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梦,但第一遍看时,有多少观众能领会这个镜头的意思啊?)
  梦境从第三个镜头开始:

        梦魇

梦境第1段:
  镜头淡入,是“Mulholland DR”的路牌(这个影像在现实中其实是Diane坐在轿车里去Adam家的party途中看到的,不过在梦中,坐在轿车里的换成了Camilla)。车突然停了,Camilla问了与现实中Diane一样的问题:“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停呀?”司机掏出手枪对着她,命令她下车。但这是迎面开来一辆填满飚车族的跑车,与Camilla的车相撞。所有人都遇难了,除了Camilla。他踉跄着下山,躲在了一家女主人(就是Betty的姨母)即将外出的公寓里。两位警探在车祸现场开始调查。在得知车祸发生的消息后,电影公司的那帮幕后黑手互通电话并确认 Camilla不见了。而最后一个响起铃声的电话,是现实中Diane家里的电话。

分析:
(1)Diane入睡前最强烈的心情和愿望是什么?我想,是后悔、愧疚,她希望Camilla还没有死。所以,在梦中出现了Camilla躲过一劫的情景。但是Diane还有一个心魔在作怪,她不愿承认或是相信自己请了一个蹩脚杀手杀害了Camilla,换而言之,她希望杀Camilla的不是自己,因此,在梦中,要杀Camilla的成了电影公司的幕后黑手。Diane的这一意识一直在梦中延续着,并以此发展出了梦境的另一条主线--即导演 Adam的遭遇和选角风波,当然,那又是另有意义的。
(2)现实中,Camilla失踪后,电影公司和警方一直在与找她的下落,并把矛头指向了Diane。这点从Diane后来和她朋友的对话中看出来,那两个警探一直在找她问话,想必电影公司也一直在打电话联络她。因此警探和电影公司人员的意象在此出现了。

梦境第2段:
  Betty从加拿大安大略省来到好莱坞,她和飞机上认识的得一对老夫妇在机场道别,老夫妇(特别是老妇人)对betty表示衷心的祝福。随后Betty坐出租车前往她姨妈留给她的公寓。
分析:
(1)Betty是Diane的化身,她的名字是来自Diane在咖啡馆瞥见的女服务员名字(梦的表象往往是来自做梦前一天所见的影像)。 Betty外表亮丽、乐观、自信,这与Diane颓废、潦倒、有些自卑的真实形象大相径庭。Betty其实是理想化的、Diane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成为的形象!Diane的遭遇使她逃避真实的自己,所以在梦中,她索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换了,而且自己也变成了自己理想的形象,“如果我是Betty,一切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2)老夫妇的形象其实是Diane的姨父姨母。不敢面对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并怀殷切希望的姨父姨母,是Diane最后自杀的重要原因。但这里姨父姨母成了陌生人,原因有二:(a)Diane希望减轻自己的愧疚感,毕竟对自己满怀希望的只是陌生人而已。(b)Diane希望姨父姨母还没有去世,所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姨母(后面详述)。这一段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老夫妇坐在行驶的轿车里,他们脸上洋溢着那种典型的对子女满怀希望的幸福笑容,但是这个场面的背景音乐却异常诡异,这正是Diane心中愧对姨父姨母的心情的写照。

梦境第3段:
  在那家咖啡厅,两个男子在谈话,其中一个是Diane与杀手交易时在咖啡厅见过的男子(暂且称他为路人甲),另一个人好像是个心理医生。路人甲说他在咖啡厅后面的墙后看到魔鬼。他们走出店外,墙后果然出现了一个魔鬼--那个乞丐。
分析:现实中的乞丐是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是Diane的罪行的见证者。Diane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惧怕见到乞丐这个人的,然而正是由于乞丐是Diane的罪行的见证者,Diane不愿自己提起的乞丐此人。所以在梦中,Diane把自己仿同成了一个不知道自己罪行的路人甲,把自己装在路人甲的外壳里,来间接的宣泄自己对那个乞丐的恐惧。

梦境第4段:
  导演Adam为他的一部大制作影片找女主角,然而制片公司的幕后势力派人送来一个金发女子Camilla的照片,强迫Adam选她为女主角。Adam愤然离去,回家后又发现老婆和清洁工在鬼混,Adam一气之下毁了妻子的珠宝,但被妻子的情人痛打一顿后赶出家门。
分析:
(1)Adam是造成Camilla离开Diane的关键人物,Diane的意识中除了对Camilla离她而去的恨之外,当然还有对Adam的夺爱之恨。因此,他在梦中狠心的报复了Adam,他被公司胁迫,老婆与人鬼混,又被扫地出门。Adam在现实中确有离婚,他在party上提到:他得到泳池,前妻得到泳池清洁工。但以Adam的性格他应该不会对别人提起自己被老婆和清洁工修理的不光彩经历,因此这段梦境以及Adam老婆和她情夫的形象应该是由Diane虚构的。
  (2)这里非常关键的“选角风波”的意义和Camilla为什么被换成了一个金发女子,待这整段梦境完整出现后再分析。

梦境第5段:
  杀手出场:他杀了一个长发男子,又不小心打中了女秘书,好不容易杀了女秘书,又被清洁工发现,杀了清洁工,又不小心打中了吸尘器,弄得警铃大作。

分析:
Diane知道Camilla已经被杀手杀死了,这会被人知道么?这个强烈的疑虑和恐惧在梦中表现为杀手杀人后欲盖弥彰有屡屡失手,越想掩盖杀人事实就越弄巧成拙。

梦境第6段:
  Betty来到了姨母留给她的公寓,房东Coco来欢迎她,公寓豪华舒适,Betty非常满意。
分析:
(1)Diane的姨母以前是好莱坞演员,后来去了加拿大,然后去世了,这是Diane在Adam的舞会上说的。而在梦中,她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姨母--在好莱坞有人际关系(因为在后面的梦里,Betty参加试镜时的负责人是姨母的朋友),还留了相当不错的住处给她。而在现实中,Diane其实是非常孤独无助的,她只身来到好莱坞,也只住得起简陋的房子。而这个姨母的形象应该也是现实中Diane的姨母以前的样子。
(2)房东Coco的形象来自现实中Adam的母亲。在舞会上,Diane曾与Coco有过简单的对话,Coco对Diane的际遇颇有一点同情,反而当Adam说“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时,Coco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Coco对自己的这一点“知遇之恩”,使得Coco在梦里成了对自己颇为热情的房东太太。

梦境第7段:
  Betty发现了躲在浴室里Camilla,她以为Camilla是姨妈的朋友。Camilla其实在车祸中失忆了,完全忘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她只有以Rita来代称自己。Betty明白Rita的遭遇后,决定帮Rita找出真相,她们在Rita的手提包里找到大量现金和一把蓝色钥匙。
分析:
(1)Camilla在现实与梦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现实中的Camilla给人的感觉是个冷艳、高高在上的冰美人。而在梦中她成了无助、忧郁的Rita,这其实是现实中Diane的气质。Camilla与Diane的强弱关系在梦中对调了。Diane希望自己(Betty)成为强者,而弱小的 Rita必须依靠着自己才能活下去。让Camilla永远留在自己身边——这是Diane最强烈的愿望之一。而Camilla只有成为弱者这才有可能。因此在梦境中,Camilla失忆,成了依附于Betty的弱者。
(2)钱的意向来自于Diane付给杀手的钱。现实中Diane只用了一叠纸币雇杀手,而在梦中rita袋中的钱远远多于这些。因为Diane一个很隐蔽的愿望希望即使Camilla已死,也不要死于自己雇用的廉价杀手,而应死得更“值钱”一点!
(3)这把蓝色的钥匙就是现实中用来打开装有证明Camilla已死之物的蓝色盒子的钥匙。

梦境第8段:
  导演Adam住进廉价旅馆,旅馆老板告诉他他的银行账号已被封,而后Adam又被一名神秘牛仔要挟,这个牛仔很明显是电影公司幕后势力的打手。
分析:
“选角风波”的延续。

梦境第9段:
  Betty要去试镜,她先在家里与Rita对台词。第二天试镜时,她完美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他被带到片场,准备见导演Adam。此时,那个被电影公司力荐的金发女子Camilla正在试镜,Adam很不情愿的妥协了,他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但他却注意到了身旁的Betty,他俩眼神接触的刹那,两个人似乎都触电了。但是Betty却以要帮Rita为由,莫名其妙的逃离片场。
分析:
(1)这是影片中很关键的一段梦境。前面已经说过,Diane与Camilla的地位在梦中是有互换的,Betty除了是Diane的理想形象外,她身上也有很多现实中Camilla的气质。这也不难理解,Camilla各方面都比Diane出色,Diane当然想成为Camilla那样的人。这段梦境在现实中是发生过的,不过成功试镜的不是Diane,而是Camilla!!这里,Betty的身份更多的成了现实中Camilla的化身。(这里Diane把自己协同成了Camilla,Diane当然希望自己像Camilla那样的成功试镜了。)现实中,是Camilla在片场与Adam一见钟情,Adam那句“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的确是对Camilla说的。但Diane多么希望这一幕没有发生过啊,她多么希望Adam当初选的不是 Camilla而是其他的女孩子,这样Camilla就会一直留在她身边了。因此她在梦中虚构了一个在电影公司幕后势力操纵下Adam选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女孩的“选角风波”,Adam选的是一个金发的、自己根本不认识的Camilla,而不是自己的那个Camilla(Rita)。这是Diane的 “Adam在试镜时要是没选Camilla就好了”这个愿望经过选角风波伪装后的满足。这也是选角风波的意义所在和梦中的Camilla被换成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金发女子的原因。而后,当Adam与Betty一见钟情的场面出现后,Diane的意识也要强行把Betty与Adam分开,于是Betty就这样离开了片场。

(2)其实在现实中,有过两次选角。第一次是导演Bob Broker(即梦中在房间里替Betty试镜的那个导演)的《Silvia North Story》,Camilla和Diane都去参加试镜,她俩也是那时认识的。Camilla得到了那个角色,并从此成名。后一次是Adam的影片的试镜。梦有凝缩的作用,在这里,Diane就把这两段经历凝缩在一起了。

梦境第10段:
  1.Rita看见咖啡馆一个服务员的名字牌“Diane”,她想起了自己可能叫Diane。她们找到了Diane所住的公寓,发现一名女子已经腐烂在床上!
分析:
Diane那深深的恐惧终于出现在梦中了!那所公寓的确就是现实中Diane所住的公寓,而那具腐尸,不知你是否仔细看了:黑色的睡衣,一头披肩的黑色卷发--那是现实中的Camilla的样子啊!这其实是Diane想象中的Camilla的死相。而且她的死都与Diane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Camilla已经被Diane杀死了!” Diane的这个意识是这段梦境的成因。
2.梦中,她们快到Diane公寓时,看见了几个像是保镖的男子。其中有一个还接走了一个金发女子。因为害怕,她们躲开了这些人。
分析:
现实中,Camilla至少已经是个名气不小的明星了,而且似乎还是电影公司的宠儿。因此,她来Diane家时,为掩人耳目,她总是戴金色假发的,并有保镖接送。这是梦中保镖和金发女子意象的来源。


梦境第11段:
  Betty和Rita逃回家中,Rita深感自己也会遭此厄运。Betty帮她换上金色假发。Betty邀Rita同床共寝,两人做爱并相互表达了爱意。
分析:
(1)Camilla又回到自己身边的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Diane的潜意识里还是意识到Camilla已经不在了,所以这一段的配乐有那么点儿生离死别的味道。
(2)Rita终于戴上了金色假发,这应该是现实中Camilla每次出现在Diane家里时的形象。只有Camilla戴上金发时,她才是完全属于Diane的。

梦境第12段:
  Rita在梦中不断地用西班牙语叫着“寂静”一词。Betty叫醒了她。她们来到一处叫“寂静”的戏院观看表演。表演的主题是“你所看到、听到的都是假象,是幻影。”Betty在台下不停的啜泣甚至出现剧烈的颤抖,Rita在自己的包里发现了那只蓝色的盒子。
分析:
这个噩梦快要结束了!“寂静”戏院其实是Diane和Camilla在现实中去过的地方,这从“寂静”剧场的一个演员--那个白胡子老头可以看出来。在前面的梦境里,他是Adam落难时住的旅馆的老板。“寂静”剧场的演员才是他的真实身份。演出的主题是揭露幻象,这恰好对应着:梦境是虚幻的,残酷的现实即将来临。因此意识到这点的Betty(Diane)不停的抽搐。同时,蓝色的盒子也出现了,现实中最突出的矛盾出现在梦中,一切变得越来越“真实 ”。“寂静”剧场因为它的演出主题的特殊而出现在这个梦中,而且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结合点。

梦境第13段:
  她们回到家里,Rita拿出蓝色钥匙,这时Betty不见了,Rita一个人打开了蓝色盒子,镜头进入盒子,一片黑暗。
分析:
梦已经接近尾声了。Betty不见了,这时的Rita几乎已完全是Diane的化身,世界仿佛只剩下Rita(其实是Diane自己)一人,无助、惶恐的承担自己犯下的罪过(蓝色的盒子)。

梦境第14段:
  梦的尾声:Betty的姨母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公寓,然后离开。镜头突然转到了Diane的公寓,睡在床上的是梦中Diane公寓里那具死尸完好时的模样,牛仔推开门说:“美女,该起床了!”镜头转回到床上,尸体已经腐烂!噩梦结束。
再下一个镜头,Diane以与尸体相同的睡姿躺在床上,与她换房的朋友来取东西,她的敲门声把Diane吵醒了。
分析:
这一段Diane已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美女,该起床了!”是以前经常有人对Diane说的吗?是牛仔吗?牛仔在现实中只在Adam的 party上出现过一次,而且没露过正脸。如果是牛仔说的话,那难道牛仔是Diane的情人?更合理的是这句话以前是Diane和Camilla经常相互说的,又或者只不过是那个来敲门的朋友说的,但为什么在梦中说话者的影像成了牛仔? 牛仔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角色。


  以上便是我对“穆赫兰道”这个噩梦的分析。我想说我对梦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在上述的对这个梦的分析中,有些只是我的推测,有些只是我的几个推测中较合理的一个。我这样释梦,也许是会在内行人面前贻笑大方的。但我希望以这篇影评做抛砖引玉之用,让一些看到这篇文章的心理学专业人士用专业的释梦方法来解析这个噩梦。
  我想《穆赫兰道》已经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了。我已经记不得多少自己的梦魇了,但是大卫林奇的这个噩梦也许会伴随我很久。这种奇怪的感觉也许只有看电影的我们能感受,也许只有看过《穆赫兰道》的我们能感受。







导演介绍

大卫林奇是在1946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的Missoula。从他来到这世界上的两个月后,他的家庭就开始不断迁移,从爱达荷州、华盛顿州再到维吉尼亚州,几乎横跨大半个美国,使得他在中学以前的求学过程中更换过好几所学校。让他颇敢骄傲的是,小时候他加入美国童子军,还曾经参与甘乃迪总统的就职典礼。

  对于他的成长过程,大卫林区回忆说,那一切都是十分美好的记忆。他的家乡风景优美、环境舒适,而且满街都是一起玩耍的好朋友。那整片天地就好像梦境一般,澄蓝的天空、竹篱笆的栅栏、青翠的草原、门前的樱桃树…总之就是美国中部那种如诗如画的景色。他的父母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也不太吵架,简直就是完美的夫妻典范。尽管如此,大卫林区却说他老是觉得生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事情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萌芽,他对这样生命预言感到十分恐惧。

  大一结束那年他去了一趟欧洲,原本打算在那里待三年学艺术,结果才十五天就受不了而逃回美国。他在自述里写道:「我记得在雅典时住在一个地下室里,墙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蜥蜴,于是我开始意识到我已经离开了麦当劳有七千英哩远,而我却想念它想念得要死。我想念美国。我终于明白我是美国人,应该要住在美国。」

  那是1966年,20岁的林区回到美国之后进入费城艺术学院就读,之后就在费城待了四年(1966-1970),也在这里结婚生女。他形容这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也最糟糕的日子,而这个时候他也开始拍电影。此时他在贫民地段与人同居,虽然住处便宜空间又大,但经常会看到有人死在他家门前,大门还被人撞破两次,连玻璃窗上都有弹痕。直到他后来搬去加州再回忆起这段日子时,都不晓得自己和家人是怎么度过的。而这段日子的经验,就是他拍摄《橡皮擦头》的灵感来源。

  因为觉得学不到东西,大卫林区在费城艺术学院中途辍学,乾脆自己拍电影。他摄制了一支四分钟结合动画的影片《The Alphabet》拿到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参加竞赛,结果击败了许多四十多岁以上的资深参赛者,拿到五千美元的资金,终于可以开始拍摄他的第一部34分钟的剧情片《The Grandmother》。

  此后大卫林区就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创作历程。1970年他进入美国电影学会研读电影研究,在拍了几部风格迥异的作品之后,终于得到机会进入好莱坞,1980年以一部惊悚又动人的《象人》而开始受到瞩目,慢慢奠定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相关作品:
Mulholland Drive (2001)
Straight Story, The (1999)
Lost Highway (1997)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
Wild at Heart (1990)
Blue Velvet (1986)
Dune (1984)
Elephant Man, The (1980)

--------------------------------------------------------------------------------
爱过才知情深,醉过才知酒浓,你作不了我的诗,正如我做不了你的梦......

3 ) 『穆赫兰道』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第一遍看懂了75%,第二遍看懂了99%。

这是一部必须要看两遍以上的电影,导演是大卫·林奇。

那么,真相是什么?

(以下强烈剧透,慎入)

Part.1

好莱坞演艺道路上失败的女主角A看到自己的同性爱人B竟然飞黄腾达并且和导演C搞在了一起,无比绝望的她竟然雇佣杀手杀死了B,并在事后陷入深深的恐惧和愧疚。为了逃避这个操蛋的现实,她倒在床上做了一个梦。

Part.2

在梦中,她偏执的潜意识将现实中的一切元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逻辑关系等等)全部打乱然后重组,强行再造出了一个看似合理实则牵强的梦幻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现实中,她试图改变自己的演艺命运,并希望与自己的同性爱人B产生一个正面的良好结局。然而,虚拟世界中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向她表明,梦毕竟不是真实,并且随着复杂度的上升,一切的逻辑都行将崩溃。在一场诡异的魔幻演出之后,她找到了记忆黑匣子的钥匙,并不可挽回地跌入了现实。

Part.3

梦终于醒来,女主角A发现她终究还是改变不了这个操蛋的世界,于是举枪自杀。

----------华丽的分割线-----------

大卫·林奇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并未使用Part.1>2>3这样的常规顺序来叙事,而是采用Part.2>1>3的非线性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这既是大多数人第一遍看不懂的缘由,也是这部电影成为梦幻经典的点睛之处。

影片的重点在于导演的意图。大卫·林奇压根就不想靠故事的感染力来打动人,他的真正目的在于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视点/立场的切换,并从这种颠覆性的切换中,获得一种自我内省的独特经验。

切换的时刻发生在大约1小时55分钟处(D9全片157分钟)。在前两个小时内,观众都是以一种高度的主观代入感,沉浸在两个女人的冒险之中——虽然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显示出『这个世界不对劲』并给人带来不安的感觉——直到梦的破碎,女主角跌回冰冷残酷的现实,观众亦随之切换到纯粹的旁观者视点/立场之上,之前诸多不合理的细节产生联系并得到解释,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是一场梦』。

这种创造性的叙述结构,使得这部电影并非一串传统的线性故事板,而更像是一套类似拼图、魔方这样的非线性智力玩具。导演将所有的剧情线索都随机、杂乱地散布在长达2小时的梦境中,并在最后的30分钟内简洁、有力地给出真相和答案,继而推向最终的结局。如此一来,导演成功地让观众在前2小时内模拟了一场梦游,并使用一套伪逻辑让观众在梦中不断发现梦的痕迹,衍生出逻辑上冲突的兴奋点——并在最后的30分钟内使梦的逻辑被证伪——这个证伪恰恰是导演、观众共同进行的,而非简单的灌输。

这种世界观的建构方法,实现了戏剧冲突的一项超越——传统的戏剧讲究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冲突,是形而下的、可见的;但『穆赫兰道』这样的电影,其核心的戏剧冲突却是形而上的,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冲突,观众需要在无形的思考中对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真实/虚幻)进行辨证,并在最终与导演一起作出真伪的判决。

要判断一个歌手是否假唱,只需在现场将ta推倒,然后听听看声音是否还在继续。『穆赫兰道』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
http://www.leeforce.com

4 ) 没那么难理解的片子

豆瓣上的复杂分析都看了个开头,觉得很混乱没有继续看下去,我觉得电影讲述的没有那么复杂,粗略扫了一遍Lynch's 10 Clues to Unlockthe Thriller,没细分析,电影真实部分拖着看了3遍,梦境部分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基本是一头雾水),其实可直接看真实部分再看梦境,耐着性子看完第一遍很不容易:)

下面着重对真实部分的理解,个人觉得导演已经讲述的很清楚了,没有分析的那么复杂,没耐心的直接看最后的综述。

噩梦的开始
红色的枕头,沉重的呼吸声,影片开头就是Diane噩梦的开始。

.......梦,天马行空又和实际联系的梦.........

噩梦惊醒
梦中牛仔的hi, pretty girl,come to weak up,换房朋友的敲门声惊醒开始。醒来这部分其实是过去与现在穿插进行的。

1.交换房间的朋友。搬东西时桌子上出现蓝色的钥匙,说明Diane去乞丐那拿过东西了,并且看了那东西,才做了噩梦,东西是什么后面分析。出门时说两个探员又来找过Diane了,说明Diane噩梦前是知道两个探员盯上她的事情。

2.一个人发呆时。Camilla出现,这里并不是梦了,而是Diane精神恍惚下的幻觉,可以看到Diane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介于爱与恨之间。

3.煮咖啡,倒咖啡走向沙发,这是镜头转换,变为半裸的Diane和Camilla在沙发上XXX,这时还是幻想,或者导演只是要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穿插说明清楚,将这部分内容穿插到Diane自慰时的幻想,Diane边自慰边想起Camilla抛弃自己的场景,痛苦流涕。

4.电话声响,又是过去事情的穿插,即去Mulholland Driver的party那场,这里人物众多,基本都在Diane梦中出现过,party上Diane备受打击,雇佣杀手杀Camilla,咖啡店中各种人和物也都出现在了梦中。

5.最后Diane回忆乞丐那里取的东西,蓝色盒子中装的是Camilla的耳朵,带有珍珠耳环的耳朵。(梦中开头的Rita耳朵是少了半个的,两个侦探在车祸现场的对话)

6.想到这里的Diane,盯着桌子上蓝色的钥匙,精神陷入崩溃最终开枪自杀。


综述
Diane的叔叔婶婶(Aunt Rith)带她进入了好莱坞,并在影片《The Sylvia North Story》试镜认识了Camilla,两人并发展成为了同性恋,Camilla名气越来越大,认识了导演Adam,两人准备结婚,深受打击的Diane雇佣杀手杀了Camilla,杀手将Camilla带有珍珠耳环的半个耳朵割下放在蓝色盒子中,由乞丐转交给Diane。
电影的开始是Diane拿到蓝色的盒子,回家打开看过以后发生的,Diane焦躁不安,睡着了并做了一个噩梦,这个诡异的噩梦揭示了Diane的潜意识也预示着Diane的崩溃。醒来后各种情绪的交杂,悔恨,失落,恐惧...最后选择了自杀。

还有两个疑惑的地方:

为什么最后她叔叔婶婶跳出来杀她?猜测用意呼应影片开头是Diane叔叔婶婶带她进入的Hollywood,好莱坞最终没有实现Diane的梦想而是将她扼杀。

Silencio俱乐部:我的理解就是指Hollywood,象Diane这样的事情也许每天都在Hollywood上演,年轻的演员在演艺圈一个又一个的堕落恐惧中死亡,只剩留下一堆胶片和磁带(梦中的Silencio俱乐部,女歌手死了声音还在)

影片最后的蓝头发女人,还不是很明确。

5 ) 《穆赫兰道》:被承诺而永不到来的黎明

本篇影评摘自豆瓣时间《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口述稿, “我”即戴锦华老师。

豆瓣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好莱坞的鬼才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

这部拍摄在新世纪伊始,2001年的电影是大卫·林奇影片序列当中的一部代表作。大卫·林奇也被视为一个体制内的天才,也就是好莱坞电影体制之内的另类分子。那么也有人认为,在世纪之交,他是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等人一起继续延续着电影作者的传统和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导演。

而看过他其他的电影比如说他的成名作《橡皮头》,比如说他的《蓝丝绒》和他此后的一系列影片,大家会体认到这个鬼才的特征。到今天为止,他仍然是一个世界影坛上的传奇性的角色,因为我们大家可能会还记得,特吕弗在倡导电影作者论的时候,他认为一个电影作者最好是编导制合一的这样的一个全面的角色。当然同时他还必须压制住演员这个噪音,以便使他自己的个性声音贯穿全部。

但是,大卫·林奇的传奇之处是在于他不仅仅是编导制合一的,他可以是他影片的摄影,他是自己影片的剪辑师,自己影片的特效的设计者。同时他是音响设计者,他同时还是他影片的歌词作者,他还是画家,他还是演奏者。这样的全才是构成了这个鬼才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同时如果大家看过大卫·林奇的工作照或者说他的各种各样的宣传照的话,你们会发现,他甚至长得就像一个鬼才,是一个非常有个性,非常有特点,而且带一点怪诞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电影人物和角色。也可以说,他是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开始出现的一种非常奇特的导演,就是导演本人已经是一个明星,甚至是一个超级明星。

那我们就回到这个《穆赫兰道》。我看豆瓣的朋友们写了很多评论,也做了很多的讨论。大家已经把他的影片称之为所谓“烧脑”的影片,就是因为他的影片不是那么容易懂。实际上《穆赫兰道》上映之后,无数的记者追问大卫·林奇说:你到底在想什么?你这故事是不是是这样的,或者是不是是那样的。而大卫·林奇一律拒绝回答,他的答复是非常的有大卫·林奇特色的,他说:“你们都被好莱坞惯坏了,所以动点脑子去看电影吧。”

但是作为一部所谓烧脑的电影,或者作为一个导演,傲慢地宣称说动点脑子去看电影的影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其实相当单纯,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你不被它吓倒的话,如果你熟悉大卫·林奇的话,你会发现甚至在大卫·林奇的序列当中,《穆赫兰道》也不算是一个特别繁复的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无外乎是一个关于梦的电影,一个在最浅表的层面上使用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的这样的电影。因为,梦是什么?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愿望的达成。换句话说,在梦中我们才能梦想事成,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却遭到永远的、不断的挫败。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关于梦的电影,而同时这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梦,是一个关于好莱坞的梦,或者好莱坞所生产的梦的正反面的故事。

在影片当中,我们进入到一个故事情景当中,我们目击了一个好莱坞的新的成员,一个刚刚加盟好莱坞的姑娘的故事。这个姑娘来自于加拿大,来自于多伦多。在美国人的感知当中,加拿大多伦多就是遥远的边陲的边陲,简直是世界之外的一个伊甸园之地或者是荒芜之地。

这样的一个姑娘,金发,笑容灿烂,充满梦想进入到好莱坞的世界当中。然后她遇到了一系列的奇遇,然后她尝试去处理这个奇遇。那么在奇遇当中有着一个相当弗洛伊德似的核心道具就是一把宝蓝色的钥匙,以及最后发现的一个和宝蓝色的钥匙同色的宝蓝色的盒子。那么钥匙准确地插入了盒子的钥匙孔扭开它,一个非常具有弗洛伊德意义的,一个非常具有性意味的这样一个表述。但是盒子打开以后它却是一个黑洞,是一个深渊。主人公似乎跌落到这个盒子里面,于是故事突然转变了情景。

同样的演员,同样的形象,但是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情景。那么你可以去开始你的解读了,把第一个故事当作梦,或者把第一个故事当作现实。如果第一个故事是梦想的话,那么第二个故事就是现实。而在第二个故事的现实参照之下,第一个故事是真正的美梦,也就是所谓的dream。如果我们把第一个故事当作现实,而第二个故事(是)掉进盒子里的梦的话,那么就是十足的梦魇,也就是nightmare。这正是梦的两种基本的形式,如何去读它,取决于你如何地去理解现实与梦想,如何地去理解好莱坞的世界。

而大卫·林奇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的鬼才,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大师”,我们要画引号,因为据说后现代主义时代不产生大师了,可是后现代主义时代又不断在命名大师。所以自于这样一个讽刺性的事实,你可以去把大卫·林奇当作一个大师,或者当作一个反大师。你也就可以把这个故事当作一个典型的好莱坞故事,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典型的反思好莱坞的故事。所以这部电影是一部电影,也可以是一部元电影,也就是关于电影的电影。

因为非常清晰的是,在这部电影当中,大卫·林奇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去建构梦和现实,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去处理美梦和梦魇。他实际上非常具体地使他的梦想指向好莱坞,指向好莱坞作为梦工厂,和生产梦工厂的好莱坞社群、好莱坞体制、好莱坞机构本身作为现实,这才是他更关注的或者更在意的去处理的一个对象物。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电影当中,无所不在的是大卫·林奇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对于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最重要和基本的类型的戏仿、反讽和挪用。在这部电影当中,他直接戏仿、挪用和反讽的好莱坞类型就是著名的黑色电影,也就是在50年代曾经达到过一个辉煌的极致的这样的影片。而黑色电影作为一个类型,它事实上又经常地与警匪片这样的一个类型相互重叠,相互杂交,相互嫁接。而在50年代的黑色电影或者50年代的警匪片当中,除了硬汉侦探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极端重要的类型化的形象,那么就是蛇蝎美女。

所以在这部电影当中,他直接地运用了黑色电影当中的这样的一种造型风格,定型化想象,类型化角色。而同时他利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一种伪人种学,也就是金发美女对黑发美女。金发美女作为一种善良的,宜家宜室的,充满女性气质的正面角色,和黑发美女作为神秘的,不知何处而来的,携带着威胁力和阉割力的这样的角色,这样的一组女性人物,经常是在5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当中相互参照,相互对应,相互作用,同时构成所谓不同的女性类型。准确地说,是男性欲望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对象。

他大量地借助这样的定型化的角色和这样的定型化的场景及其定型化的想象来形成对于黑色电影这样一个好莱坞类型的自指、反讽和戏仿。而同时这个时期的黑色电影当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情景就是失忆,失忆的美女以及因为失忆而形成的记忆空洞,因此也是悬念,因此也是威胁,因此也是诱惑。

所以我说在这个影片当中,他的对梦的处理同时是对好莱坞的处理,同时是对好莱坞一个特定类型的处理。所以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几乎是一个黑色电影的戏仿版,或者说黑色电影的漫画像。我们看到了善良的金发美女,我们看到失忆的,神秘的,不知从何而来的,不知遭遇到什么事情的这样一个黑发美女。电影当中两次出现那个在大卫·林奇似的光效之下的路牌“穆赫兰道”,当然大家可能已经知道穆赫兰道就是洛杉矶好莱坞的这个中心区的一条真实的街道。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当中我们就先看到瑞塔或者在后半部分叫卡米拉的黑发的女演员,坐在汽车的后座上。然后非常典型的黑色电影似的场景,汽车突然停下。当卡米拉询问的时候,前座上伸过来一支手枪,告诉她下车。而继而是大卫·林奇似的设置,一群狂欢的年轻人所乘坐的汽车,在前灯大亮的时候冲来,于是一场无理据的车祸发生了。那么前面那个黑色电影似的阴谋被粉碎或者被挫败,当车祸现场一片静寂的时候,车门打开,反而是黑发的女演员也就是似乎阴谋的牺牲品安然无恙地走下了汽车,而且似乎她是这场车祸唯一的幸存者。然后她仍然是如此的妆容完美,似乎完全没有受到车祸影响地爬出了汽车,然后走过了公路,很快地出现在那个几乎象征着好莱坞的洛杉矶的著名街道Sunset Blvd日落大道上面。

我们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要很久以后我们才注意到她的前额淌下鲜血,我们才知道她头部受伤,成为了(她)失忆的客观依据。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以这样的方式,其实相当无厘头地把黑发美女和金发美女引到一起,然后展开了一个经典好莱坞似的故事。直到号称瑞塔的卡米拉坠入到蓝匣子当中,故事才进入到另一个层次。

所以人们按照对于大卫·林奇的理解习惯于把前半段故事理解为梦,美梦dream,把后半部分理解为现实。而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我们说的瑞塔或者卡米拉,而是金发美女贝蒂,也就是后半部故事当中的黛安娜。

我一直会强调说:大家一定不要以为片头字幕不过是片头字幕,片头字幕的衬底通常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片头字幕的衬底通常已经开始讲述故事,它甚至是整个故事的真正的索引。所以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们看到,片头字幕是一个抠像的舞蹈场景。而这个舞蹈场景可谓群魔乱舞,但是它最后终止在我们看过电影才能辨认出来的贝蒂或者黛安娜的笑脸之上。然后她憧憬地望向前方,望向上方——字幕结束,电影开始。

前面我们讲到了说它的作为对好莱坞的自反,或者说它作为一个元电影,与黑色电影之间的联系。然后我们讨论了梦与梦魇,在前半部分当中我们的主人公叫贝蒂,她是一个刚刚到来的金发美女,她受到所有人的宠爱。她勇敢地、仗义地保护了失忆的神秘女人瑞塔。

而后半部分当中我们发现同一个金发的女主人公叫黛安娜,她确实有着一个非常要好的女友黑发美女卡米拉。而和第一个故事完全不同的是黛安娜在第二个故事的空间当中,她是一个相当失意的好莱坞醒来者,她在一系列的竞争当中落败,而真正的胜出者是卡米拉。和第一个故事一样她们确实是一对同性恋人,但是在第二个故事当中,卡米拉显然和导演之间已经情深意长。而这还不够,在第一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黑色电影似的故事,就是导演受到黑社会的胁迫而被迫接受了一个叫卡米拉的女演员。而在第一个故事当中,这个卡米拉是一个金发的女人。而导演被迫接受金发女人的场景同时是导演与贝蒂——金发美女一见钟情的这样的一个场景。它用最经典的,大卫·林奇通常不使用的,好莱坞电影的对切镜头来表现两个人之间那种深情的对视。它在导演的近景镜头当中切为一个短的推镜头,推成贝蒂的大特写来表现导演无法移开自己目光的那个情不自禁的凝视。

而在第二个故事当中,在第一个故事当中的卡米拉和第二个故事当中的卡米拉之间似乎也存在着另一种暧昧。所以在第二个故事当中,黛安娜甚至不再是卡米拉生命当中的一个备胎,她甚至连这样的一个作为备胎似的同性恋人的位置也完全丧失。

所以,按照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我们通常会把第一个故事读作梦,而第二个故事读作现实。因为在第一个故事当中,黛安娜或者贝蒂都处在更优势的,更美满的状态当中。在第二个故事当中,她的那个曾经在好莱坞立身的姨父姨母早已经不在世。而在第一个故事当中,他们还健在,慷慨地出借她好莱坞的豪宅给她心爱的这个侄女。她远远地一直在瞩目着她保护着她,同时她给她提供了多少的便利。而在第二个故事当中,这个姨父姨母,这个在第一个故事当中以那么慈爱的老人的形态出现的形象,成为了一种梦中的幽灵和鬼魂。我们看到大卫·林奇似的调侃和玩笑,他们甚至在装了蓝色小盒子的垃圾袋当中幽灵一般地跑出,而且幽灵一般地从门缝当中进入然后邪恶地扑向黛安娜并且威胁她。

非常大卫·林奇式的,在第一个故事当中,那个黛安娜是出现了的。她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作为一个腐烂在自己床上的尸体,而在第二个故事当中,黛安娜的死亡是现实故事的结局。她最终在恐惧,在绝望,在孤独,在被抛弃,在失败当中吞枪自尽。

当然,我说观众仍然有权力去把两个故事当中的任何一个读作梦或者现实,因为这取决于你对好莱坞和你对现实生活的希望、梦想和理解。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故事,影片都在尝试告诉我们说:在银幕的,完满的,大团圆结局的,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想象性解决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之外,现实都是极端严酷的。

当然如果我们把第一个故事读作梦,把第二个故事读作现实的话,那我觉得最有趣的一个场景是第一幕当中的那个杀手的喜剧。对吧?我们看到那个杀手无理据地出现在一个男人房间当中,然后他确实就像好莱坞的杀手一样干脆利落地干掉了对方,然后擦掉自己的指纹,把枪放到死者的手中。但是这一切被一连串的喜剧所破坏,就比如说壮硕的胖女人邻居闯入,然后他怎样地与之搏斗。而后清洁工进入,当他必须击毙清洁工的时候,吸尘器开始变成了噪音,然后他必须让吸尘器停止下来,由此引发了警报。他是一个笨杀手的故事,一个充分喜剧似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对照着第二幕,第二个故事,那么其中的梦的意味和其中残忍的意味却相当清晰地展现出来。因为在第二个故事当中,黛安娜买凶杀害卡米拉,杀害她的同性恋人,杀害她的好友,也是杀害她的竞争者以及映衬出她失败的成功者。

正因为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暴行,所以在她的梦中才有杀手如此的不成功,杀手几乎把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极端尴尬的喜剧似的窘境当中的这样的一种对照。我们不一一地去参照所谓梦与现实及其做梦者的心理补偿或者愿望达成的这样的含义。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影片的观看和影片的细读当中去寻找它所有的对应和它所有的错位以及这之间的心理依据。

作为大卫·林奇的一个高度风格化的特征,大卫·林奇式的电影语言就是他非常擅长破坏好莱坞的原语法来使用特写镜头,及其特写镜头当中的无理据组接以形成一种怪诞和梦魇感。比如说大家注意到在片头段落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到所谓故事情景。很快我们就进入到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当中,我们会看到似乎是一个巡视的、追问的目光所拍摄的这个凌乱不堪的室内空间,然后摄影机镜头很快地拍到了床上。然后摄影机短时间地摇移,然后我们看到乱作一团的被子,然后摄影机向着被子推进去。

其实在这个时刻,也许我们可以理解大卫·林奇告诉我们说:有人在沉睡中,有人在做梦,我们进入她的梦中。这是大卫·林奇在特写镜头的“滥用”哈,画引号。特写镜头“滥用”之外的另外一个特点——他经常使用不可能的,无理据的推镜头。比如说在这个时刻摄影机推向被子,似乎推进了被子当中。比如说在《蓝丝绒》当中他使用那个著名的摄影机沿着耳朵推进去,于是我们似乎在进行一个科幻似的耳道的旅行。

或者在这部电影当中更著名的是那个小盒子,对吧?打开的蓝盒子里面的一个推向黑洞的推镜头的场景。那么同时它也是大卫·林奇式的一种表达,就是进入不可能的内部,进入身体的内部,进入灵魂的内部,进入生命的内部去窥视其中的秘密。但是经常,大卫·林奇的秘密是荒诞,是残忍。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这部电影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卫·林奇式的作品它构成的是一个梦的漩涡。不知道大家在观影的时候是什么体会,我每一次看大卫·林奇的时候总会感到一种带有颤栗感的诱惑。就是他使你颤栗,他使你恐惧,他使你迷惑但是又使你不能自已。好像一个强大的漩涡一般的吸力把你吸进去,而把你吸进去的力量将你带入到所谓梦魇的世界。而经常一个梦魇通往的是另一个梦魇,或者一个梦魇通往的是另外一个梦幻或者梦想。好像我们始终被吸引着,被携带着,试图寻找到一个走出梦魇去触碰真实的时刻,好像永远有一个不远处有一扇门在那里等着我们,一旦打开它,可能我们就看到光明,可能我们就说:“啊,我醒来了!”

但是梦似乎是没有尽头的,也是那个现实的残忍似乎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卫·林奇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充裕的、黑色幽默感的魔术师,他一直向我们承诺着一个关于噩梦醒来是早晨的这样的一种期待,但是却让我们不断地在梦中翻滚,受到了梦魇当中的不断发生的,无理据的,跳跃的这种事件的吸引、惊吓、震动,同时又让我们不能自已地去追踪着它,跟随着它,而那样的一个推开大门,迎接黎明的时刻却是被承诺而永远不到来的。

在电影当中,尤其是第一个段落当中的那个似乎全无理据的状态。我们看到两个男人在一个相当洛杉矶式的早餐店当中对话,关于他的噩梦,关于怪影,关于在餐厅当中出没的怪影,而后这个怪影真的出现了。而更有趣的是这个怪影也出现在第二个故事,也就是所谓现实的故事当中,作为一个乞丐,作为一个无家可归者,一个拾荒者,正是他把蓝色的小盒子提供给黛安娜。

当然也正是在这儿,大家可能会去追问说在第一个故事的结束的时刻为什么贝蒂消失了?或者是黛安娜消失了,只剩下了卡米拉。那么我想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阐释,因为在第一个故事当中我们会看到做梦者黛安娜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分身两处。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梦中我们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是置身多处的主体,我们是观看者,我们是被观看者,我们是行动者,我们也是行动的对象。而在第一个故事当中,黛安娜化身为善良的、成功的、美丽的、迷人的、仗义的贝蒂。同时她也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投射到那个失意的、弱小的、需要被保护并且得到了保护的瑞塔身上。所以最后跌落到了那个黑洞当中的是瑞塔,也是贝蒂,也是黛安娜。

好那么到这儿的时候我们会说,在这个故事当中大概最具有梦魇感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场景是那个西班牙的静默剧院,或者叫寂静剧场。它是由瑞塔的梦中之梦开始,在梦中之梦当中,瑞塔开始发出呓语,那个呓语是西班牙语的“静默”、“沉默”或者“寂静”。

那么这样的梦中之梦把她们引向了那个剧场,那个剧场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具有更为清晰的、外在的、可指认的梦魇性。比如说那个迷人的歌唱演员,当她已经摔倒在舞台上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之后,她的迷人的歌声依然在继续。同时大家注意到不断地闪现出一个仰拍镜头当中的包厢上的神秘的蓝发人。同样的场景将在第二个故事的结尾出现,而且这一次,他面对着我们,他面对着摄影机,再一次地,用西班牙语说出“静默”这个字。那么正是这样的一个贯穿在两个故事空间,或者梦与现实,或者梦与梦魇之间的这个角色用噩梦感贯穿了故事的两个层面,同时他把噩梦感穿透了银幕,留在了我们观影结束的时刻。所以甚至在最后我们也无法从大卫·林奇式的梦魇中醒来,因为在大卫·林奇看起来,好莱坞最荒诞的地方是让我们入梦,让我们沉迷于梦中,而这个永不醒来的噩梦正是对梦的提示,同时是一个醒来的提示。

谢谢大家。


本篇影评摘自豆瓣时间《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

更多精彩解读,请戳//douc.cc/2ByaT5

6 ) 穆赫兰道:装逼必备影片。。。

曾经有一个皇帝,他宣称自己穿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并且说:凡是看不见这件新装的人都是SB。于是,大臣,公民都纷纷夸耀皇帝的新装举世无双的好看,直到一个小孩站出来说:其实他根本没有穿衣服!!

曾经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神经病做的一场梦,并且宣称:凡是觉得这是烂片的人,都是SB,于是,电影人纷纷夸耀这部电影是举世无双的好片,只有看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心里高手才能看懂。

逼,就是这样装出来的。

7 ) 梦比现实更残酷

“此刻,我生活在现实中,还是梦中”,这是看完《穆赫兰道》后我心中突然涌起的想法,看完该片我有一种长舒一口气的感觉,但又不能马上从片中挣脱出来,在脑海中还回转着片中的情节,片中的梦。这是一部考验你耐心的影片,但是,如果你经受了这样的“考验”,那么你应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诡异的林奇又献上了一部诡异的电影。
影片刚开头不久,我就已经晕了头,一个看上去很上流的女子看上去要被劫持,突然而来的车祸让她逃生,但是失去记忆。但是突然片中又出现一个神经质的男人在咖啡屋里唠叨,然后莫名奇妙的似乎被吓死。到这里,我心中已经给这部片子定了调,一定是一部悬疑片,是的,这部片子非常悬疑,比如“丽塔”的身份,不过这部片的悬疑也太调我的胃口,而且其中的情节也够“混乱”。一会是对“丽塔”身份的探寻,一会是莫名起妙的办公室内的枪杀,一会又是一个怪异导演的出现,在我够糊涂的时候,又出现一段同性之恋,接着的诡异的舞台表演又让我张口半天。这时候,最刺激人的情节出现了,原来片中的一切都是梦,都是一个名叫黛安娜的怀揣好莱坞梦想的不得志女孩的梦境,我看过不少主人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片子,向这样整部片子几乎就沉浸于梦中的影片还是让我有些惊叹。通常,看这样的在你观看过程中把你折磨一通的影片,如果没有一个出人意料的“通俗”结局,是会让你很不爽的事情。这部片子的结局让我说不出味道,似乎在最后已经“真相大白”,一个女孩在好莱坞不得其志,梦想的破灭让她在梦境中沉醉,而对一个女演员的同性之暗恋更是让她备受折磨。到了最后,我已经不知这部片子是处于黛安娜的梦境,还是现实了,当我明白一切是一个梦时,我才理解该片中很多看上去不相关的情节的交错,我们都有做梦的经历,我也体会过梦中这样的片断的梦境中交错的感觉,这样想来,林奇的情节设计令人称道。
任何如《穆赫兰道》这样的影片在上映后,都会引来一阵的解读和讨论,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魅力,它让我在观看时有些晕头转向,但是我却死死坐在椅子上盯着屏幕,没有产生放弃的想法。在黛安娜自杀后影片在一阵压抑悲哀的气氛中结束时,我还是死死的坐在椅子上,这自杀是黛安娜的现实还是梦?带着这样的情绪我又不停的回味这部令人回味的影片,每当看了一部令人回味的影片后,我都会有兴奋之感,当然这是在我回味之后,如这部在有些伤感的气氛中结束的影片,实在令我的在回味中也略带伤感。
这部《穆赫兰道》究竟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对影片理解的争论已经太多。我倒宁愿相信这是一部很个人化的影片,是一部从个人角度多重体会的佳作。你可以说它揭示了好莱坞的罪恶毁掉了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也可以说它展示了生活在残酷现实中的人们的痛苦,你还可以说它表现的是在梦境与现实交织中的精神错乱或身份错位,或者干脆不要去自虐般的思考它,就是单纯的体验林奇带给我们的梦境,然后目瞪口呆,然后错愕发愣。我同意有人的评论,这是一部最接近“梦的现实”的电影,片中情节的交错真的就如梦一般。我认为这是一部残酷的影片,我们常说“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梦呢?看完这部影片,我只能说,梦比现实更残酷,就如黛安娜在梦中以贝蒂的身份实现着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她面试演出大获好评,她与心爱的卡米拉肌肤相亲,可是,残酷的现实又让她在梦中也经历了些如床上腐尸一样噩梦般的场景。而当从梦中醒来时,她现实的落魄让我看着也颇为揪心,她甚至不愿从梦中醒来,在一阵近乎歇斯底里的自慰中,希望重回梦境,重回那“美好”的生活。对于黛安娜这样的女孩来说,从美梦中醒来无疑是无比残酷的事,越是美好的梦就越是残酷,因为越是美好越是离现实越远。虽然,导演没有向我们讲述黛安娜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挫折,但是从结尾她在梦中的自述,从她在现实中不多的镜头中的绝望表现看,我已经可以了解了她深深的痛苦,了解了一个曾经心怀好莱坞美梦的女孩莫大的绝望,她最后的死令人唏嘘,我的脑海里也久久是她最后在歇斯底里的绝望中挥枪自尽的残酷画面,残酷的令我感叹导演为何如此残忍,但是,这确是一种真实的残酷。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当你在现实中屡经挫折,梦想破灭时,或许你就真的只有在梦中去追逐你的梦想。梦想破灭的痛苦是巨大了,当然,你可以对梦碎之人说出一大堆励志的话语,但是,那样的话语有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而对黛安娜这样孤独的女孩来说,她说面对的就只能是梦境与现实的牵扯了,最终,这样的牵扯彻底撕裂了她的心灵,心已死,她也最终走向肉体的死亡。我们对自杀之人总是充满了鄙夷,我们总是说,坚强的面对生活吧,我们总是大力宣扬那些从困境走出的人的励志故事,在我们眼中,自杀之人自杀的原因就是他们懦弱。林奇残酷的揭示了现实与梦境的残酷,让我们得以体会一个人自杀前被梦魇折磨的痛苦处境,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对自杀者表示尊重,只有你能深深的体会自杀者心灵的痛苦,你才能更深的体会那些或许就在你身边的虽然活着但是被残酷梦境折磨的人。梦比现实更残酷,他们在梦中的残酷往往是现实残酷的反应,而造成这样的残酷的往往就是她身边的你,我,他。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65611.html

短评

逻辑特别清楚的人能拍出来让人捋不清逻辑的电影而且不解释

6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鉴于林奇真的是一个固执不讨好的神人,我自作主张地出一份力吧。致后来者:1.别说自己智商不够,看不懂确实是因为电影故弄玄虚。2.所以,看看解析吧,既然看不懂不丢人,那看看自诩看懂的人怎么说也无妨。3.宁可惭愧地后知后觉,也千万不要因为被玩弄就上火而忽视它的牛逼。→21.9.27 北影节资料馆大银幕重温。

11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寂静夜总会之歌好动人,因为从始至终都是你在歌唱给自己听。所以歌者死去,歌声却依然继续。你所听见的一切都是事先录好的,你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幻觉。

12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看影评前觉得自己傻逼,看影评后觉得电影牛逼!

14分钟前
  • Ruby超人小姐
  • 力荐

初级评:时间是个圈,空间是个圈,圈即无限。中级评:点线交集,元素启示,大即小小即大,宇宙奥秘。高级评:(...)).(..).)..

19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对这部电影如果非挖空心思要把每一处情节都搞懂理顺,那其实有点买椟还珠了。如果说《出租车司机》里用极其迷离炫目的流光溢彩来折射出都市的妖异,那么这部电影则是用声音和色调来表现噩梦里的都市。尤其喜欢寂静酒吧那一段,充满想象力和诡异。有些电影需要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

22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一遍看懂,其实diane一醒来我看到她的床和毯子的颜色就知道之前的是梦了,因为太片断化,失序,而且所有人都行为刻板古怪,不会是真的。后半段有因有果才是现实。很悲伤的一个故事。一首llorando唱的人冷汗都出来了。

24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我相信林奇绝不是在故弄玄虚或者故作高深,他应该是个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人说电影就是在造梦,那么林奇的梦最离奇。

28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几乎与现实颠倒,那些不曾实现的爱恋在梦境中达到高潮,那是心底最深处的隐蔽与渴望。爱使人变的扭曲而疯狂。

30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不喜欢哲学的别看

34分钟前
  • 白羽
  • 力荐

林奇前后几部电影,都像精神领域的公路片。路,无尽、未知、被黑暗笼罩的路。传统类型片一路撞车刹车踩油门,哪怕碰上个搭车的,最后总能到达一个期想的终点。林奇的电影,半路会掉进坑里,不然就是根本没有终点,你根本不知道车子会开向哪里。这部电影关于噩梦,也关于鲜亮美丽的好莱坞。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你要不想太后怕,就别总是回想其中的情节

40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ps:(再此真的想骂国内的这些影视平台,说真的又打码又大幅度删减的就不要引进资源了,先不说不尊重导演的成果,不尊重观众,像穆赫兰道这种本就是悬疑性烧脑题材的电影,删减那么多只会更加云里雾里,影响观感)片子思路非常清晰,任何的前期不合逻辑,在梦醒后一切都会解答。电影接近梦的本身,所有的日常经历和潜意识都会杂糅在梦中,就像普罗大众说的,梦是相反的。依赖的情人,热情充满才气的自己,落魄倒霉的导演,活着的姨妈…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渴望,所有的人来自于现实匆匆一瞥,来自那些挚爱和憎恨,碎片般的碎落在梦中,然而现实才是噩梦。

44分钟前
  • 懒潘潘
  • 推荐

最烂的神作,最神的烂片。

4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165】太玄乎,一个人夜里看,有点儿承受不来。百合福利真是不错,只是黑毛儿的胸实在太假了。最让我难过的是,即使是在梦里黑毛也没有开口说爱她。

51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请第一遍就看得懂的人站出来

56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A+. 目前看过对梦的叙事化最成功的案例。不像《盗梦空间》拘泥于结构作茧自缚,也不像《红辣椒》汪洋恣肆却难以收拢,而是在严密对位中保持不可预知的不稳定性,从而达成一种“自洽的疯狂”。林奇鬼魅的视点游走时刻诱发观感的颤栗,但真正让人细思恐极的破坏性,是在解梦的同时瓦解了整台“造梦机器”:梦被组装的机制与电影被拍摄和观看的过程并无区别,而本片最虚无而吊诡的逻辑正在于,它一面展示了电影拥有还原梦境体验的神奇力量,一面揭露了它在本质上的虚假:所有力量的来源,都基于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并维持我们欲见的幻象。//巴黎午夜场二刷。比起第一次被mind fuck的震撼,这次却是被掏空的悲伤:我们都在徒劳地逃避。她活在电影中的梦里,我活在电影造的梦里。仅此而已。2022.1.9 Filmothèque

60分钟前
  • 双晚
  • 力荐

①2017-5-20六刷仍泪奔,次次均有新发现,色彩配乐机位布景皆完美。②永爱糯米,最适合做励志偶像的演员,以及没提影后真是奥斯卡不可理喻了。③凌晨的街头碎纸飘飞,冷寂萧索 | Silencio | This is all a tape-recording | It is a illusion | 迷幻的蓝色妖雾。④我在梦与现实间彷徨。⑤2021.9.23.北影节-三里屯美嘉欢乐影城-4K修复版(画质色彩极佳),深夜圆梦!这回惊觉不止一个场景与[双峰]神似。另外林奇实在太擅长混搭融调多种元素/异质性氛围了,比如寂静剧场和死亡结尾都是在惊悚恐怖与哀伤凄婉之间轮转,梦境部分的多段穿插叙事亦使观者于滑稽古怪与疑惧紧张/积极喜乐(糯米在梦里初到好莱坞的乐观憧憬之情太有感染力了)间摆荡~(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你说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以歌剧午夜场分界,之前五分之四的部分皆为梦境,一场因现实中强烈负罪感而自造的补偿性幻象。此幻象中,事业失败/情人变心的黛安给自己极致形象美化,模式部分照搬好莱坞类型套式:她叫贝蒂,姨妈大明星,聪明活泼,具表演天赋、乐于助人勇于冒险,失忆美女卡米拉心存感激投怀送抱;同时,夺情最恨男导遭尽羞辱,妻子外遇奸夫痛扁卡遭注销,更因神秘牛仔威胁被迫选角不喜女星,却对贝蒂美貌才华另眼相看(片场回眸)……所有梦境“参演”,主要来自穆赫兰道那次聚会上互动或目睹过的真实人物,主配亲疏视个人喜恶而定,比方导演母亲比较和蔼,就变身亲近房东;杀手冷酷高效,最想疏远的负罪同党,就让暗杀过程愚蠢狼狈……林奇之所以不给梦/现作区注,除了那并非其美学偏好,更在于如观众因迷惑而反复重看,可强化其潜意识之中对于梦碎主题的认同感。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