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冲击力
一部性格,肌肉,恶棍,残暴,血腥,混蛋,冷血集齐的影片。
虽然看不透布朗森的世界,他总是做出令人费解的行为。总是想袭警,但是布朗森是一种代表,不管是一种人,还是一类个体。他都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他不是垃圾,但是个恶棍。
汤姆为这戏没少锻炼吧,肌肉真不错,比蝙蝠侠里健壮~
2 ) 你以为放两张古典唱片在后面自己就变成库布里克了啦
唉,这片子就白拍了那么有冲击力的预告片啊,影片本身叫我在九十分钟内打了N个呵欠
那个好像含着红烧狮子头咬一口似的口音,还有Bronson在过场中站的那个舞台,那些马戏团表演用的化妆,再加上从头轰炸到尾的古典音乐——尤其当中有几首也是老熟人,导演侬是想要向库布里克大师致敬呢?还是有心做库布里克二代目?!
我觉得吧(端茶),其实吧,根本应该是古典音乐不要版权费,抱着不用白不用的精神,所以胡乱在塞吧(扔杯子ing)!这种“多搞几首古典乐作BGM就有三分老库味”的鬼烂idea到底是哪里来的啊?
简单来说就是情节画面和节奏跟背景音乐不配啊~~~我虽然不是古典乐迷,好歹是个有耳朵有眼睛的人,这种景前画面和影后音乐几度脱节的状况进到全片过半的时候几乎都快引发我的偏头痛了。
另外一个重点是Bronson被称为“全英最暴力的囚犯”,在影片中他自己也多次强调了这个头衔并且明显非常以此自得——结合他一开始就说他生平所愿是出名,大约是这种出跳的肉搏癖给他带来了不少名气,所以让他很enjoy其中。因此即使古典音乐多而不当到老娘很想中途甩袖子走人,但这个题材总还是很有趣的,多少还是期待一点“特别暴力”的场面——不管美不美的吧,至少要唤起我一点激动的肾上腺素啊。结果来来去去就是拳打、脚踢、扑向众人,然后被围殴这样的过程,除了主角越脱越少之外,实在有点无趣。我一点都没有看出这肉搏当中“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一面,呵欠打得越发严重了。唯一让人感到有点兴味的殴斗场面还是伊在病人院里勒那个恋童癖的情节,镜头以第三者的角度投过去,中间还隔了一道窗帘,我都有点在看希区柯克悬疑片的趣味了。
这是典型的把一个很怪的题材,用一种很怪手法,结果却没有拍出应有的冲击(无论是感官的还是心灵的)案例。不知道是说导演比较疲软呢,还是我怪片看太多口味太重所以轻易满足不了。总之全片前三分之一看似手段极丰富的自我介绍类似于文笔明明不通却加了很多花哨修饰词的流水账,而中间关于他出宫再二进宫的爆点也像是搔痒没有搔到胳肢窝的点上,最后的大高潮也不够欢乐。结构也未免太糟糕了吧~~~其实最适合这部电影的古典乐导演侬知道是啥——是海顿的惊愕,侬就应该隔三十分钟来吓我一跳,不然我真是撑眼皮子撑得很辛苦。
主演Tom Hardy倒是蛮得我青睐的,这么让人叹气想要出去溜两个弯吃个冰淇淋睡个小觉的电影,也就是光头先生可爱的演绎和满身的肌肉让我在电影院里坐到the end吧(顺便说此片说明了一个真理:鸟的大小跟块头大小大部分时候是不成比例的),不过光头的口音和小眼神虽然有爱,那身肉还需要练练,据说 Bronson本人每天做一千个掌上压啊。
3 ) 这样也可以过一辈子
终于看完了期待已久的Bronson, 这个英国历史上最臭名着著,最暴力,最昂贵的囚犯。电影开拍时,他已在监狱里呆了34年,其中30年是被关禁闭。而他的入狱是因为抢劫邮局而被判了7年。电影里,他妈妈在宣判后还对他讲,孩子,你不用呆7年,4年就会出来了,那是1974年。而实际情况是直到现在,他还在监狱里呆着。
电影本身是走文艺片路线,看起来还是有点沉闷,加上一口含糊不清的英国音,根本听不大明白。但看得出拍与演都很用心,一些摆拍的镜头,类似精神病院里的长镜,以及在禁闭室里的徘徊,空旷,最后的暴力艺术,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电影知道了这样一个人,一个绝对与众不同的人。一个关了三十年禁闭而绝不悔改的人。估计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内心有没有平静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一生?他是真的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吗?记得他也有想不通的时候,第一次快放出来前,他想到自己已被关了26年禁闭,但他其实从没有杀过人,从没有真正地严重伤害过别人。想一想他也觉得委屈。但出来后只呆了好象69天,他又义务反顾地回去了,很明显,外面的生活他并不能适应。可能只有在监狱里他才能为所欲为吧,才能把他的野性完全释放,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位一生没下过船的海上钢琴师,当他站在甲板上,望着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还没下去他就已经迷路了。他们只能生活在极其简单的环境中,用极其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许,Bronson就是一个原生态的动物,通过动物的条件反射来解决问题。不管什么样的折磨与惩罚都没办法改变他的行为方式,也许我们应该称赞他绝不屈服的精神,也许那只是他的本能反应。
最后,他展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这也的确是他的一个好的归宿,他的行为与艺术家是相通的,脑子里都充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想法与念头都不会用世俗的心态 来看待世界与自己。也许他的一生就是一次行为艺术,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遭到整个世界的唾弃
4 ) 鸟笼,鸟跟人
设想有一种极珍稀的鸟,全种族只剩一只,被人类关在笼子里养着,鸟跟人都理解离开笼子只会绝种得更快,但鸟在笼子里就是不听话、乱搞事,人不停的问鸟:你想要什么?怎样才能让你满足?
在鸟的这边, 它无法回答“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我能给你什么”, 只是人单方面觉得有责任去监视和控制鸟,并决定鸟想要什么, 但鸟认为它与人应该是平等的, 不应该以这样不平等的姿态接受施予,人类对它的帮助其实是一种权力控制的体现。
这个故事的悲剧在于鸟真正想要的它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鸟一直是吃着人工鸟食,喝着过滤自来水,住着铁艺鸟笼过来的,它接触的一切都是参杂人的意志的东西 ,它没有真正作为一只脱离人类权力的鸟活过。
5 ) 程序正义下的非人性
要知道这样的罪犯在我国是不可能生存这么久的。但在一贯崇尚“程序正义”的英国,Bronson在监狱中渡过了如此多的时光。影片主要描述Bronson最初的一段岁月,在他并不苍老的面颊上留着太多的伤痕。我不知道面对这样的人应该说什么,会做什么?或许如同电影中那位商店的女售货员一样,在他的咆哮前战栗不已。但程序正义并不代表了程序的人性,将这样的人放在牢笼中,对他还是对牢笼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非正义。影片的最后,满身是血的Bronson站在仅能站立的铁笼中,你是否能感受到程序的冰冷与非人性。真不如给他一次爽快来得好呀!
6 ) 准确的说布朗森的存在与求存是对文明社会的反叛
所有关于布朗森 (2009)的豆瓣时光影评都没说到点上,有时间我会补上
准确的说布朗森的存在与求存是对文明社会的反叛,他的极端暴力与极端温柔都反衬出现代文明社会的伪善和无情,他的每一次变脸秀都是传达出在坚守自我和向现实卑躬屈膝之间纠结挣扎,每一个被痛扁的人都如同文明世界的友好大使,但下场几乎一模一样,都被布朗森视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入侵者,独一无二之处在他拥有这两种天性,为了保卫这种天性,捍卫自己的纯正精神血统,唯一的办法只有坚决反抗并放逐自己,唯一的去处只能是监狱,对他来说文明世界是更大的监狱
这就是为什么本片被称为21世纪的发条橙
舞台风,导演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汤姆·哈迪可以尽情的秀演技。
很诡异,很戏剧.不知如何评价.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瞎扯.
行为艺术
期待高司令跟哈迪为了雷弗恩合体一次
电影手法值得表扬,电影内容比较单薄,离发条橙还是有漫长的距离的
其實我覺得Tom Hardy這造型有夠像Buck Angel的(掩面
7/10。很紧凑的传记改编。没有落入童年阴影的庸俗解释,而是直接坦明暴力来自内心无法克制的原欲,运用电影语言去图解:染血乌漆的肉搏肌体与邪红腥臭的地下黑拳。但是作者风格并不是很重,不连贯剪辑做得缺少特色,节奏灵感没找准,雷弗恩尚未处于暴走阶段。
把一个囚犯的一生拍得非常行为艺术,暴力男眼中闪烁的是单纯、狂热、躁狂的光芒。。。只可惜在电影本身的内在层次上欠缺了很多东西
就像那段舞台表演一样 完全是Tom Hardy的独角戏~
半纪录半自传的片子。主角很暴力。但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很多全裸的镜头...小弟弟好小...
55555我悲催的叔叔
怪胎,以及实力派汤甜心的小鸟。
3星剧情 再一星给Tom Hardy 的演技。我从他演小喽啰开始看起,匀称型身材看起,到现在这部,他的演技让人惊叹。还有我喜欢这部片的音乐。不是古典的那些,是80年代让人忍不住动起来的new wave舞曲。
想法不错,可是结构不好。配乐蛮嗲的,尤其是Pet shop boys的那首歌真是用的巧
一直觉得这部比Drive来得有想法。 Refn用歌剧/戏剧的手法去描绘Bronson那份展现欲实在贴切,Tom Hardy又恰巧是个半邪性半古典的演员,最后「场下观众」被彻底征服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事不错,可以拍的更好。
what the fuck
很棒的故事
哦,谢特!他爱受伤与咆哮,可惜,这不是行为艺术。他爱暴力与被暴力,可惜,这不是意识流。醒醒吧,只不过是一臭名远昭囚犯的传记罢了!
汤老师这个才华横溢的痞子,雷弗恩这个才华横溢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