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头我想抛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系统判断完美匹配的标准是两人必须反抗系统吗?
《黑镜》第四季看完了,网上褒贬不一,不过大多数人的感受是,这一季的黑镜没有那么“黑”了,没有让人看完后背一寒,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了。不过我倒是想特别推荐第四集《hang the DJ》,有人觉得它是最温暖的一集,我觉得它是最黑暗的一集。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谨慎阅读
《hang the DJ》剧情一开始,男主Frank女主Amy通过一个智能系统被匹配到一起,并且设定有12小时的约会时间。他们都说是“第一次”使用这个系统,也是第一次约会。在晚上回到酒店后躺在床上谈到这个系统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带来的“好处”。这个系统为大家省去了自己去摸索尝试的过程,给你做好了所有选择,甚至连时间也给你设定好了,只需要尊重系统指示就可以,连分手的过程也都省了。
这“初次”约会之后,Amy和Frank又各自和其他系统分配的对象进行了短至几小时,长至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约会。在他们分别和其他人约会期间,聚会上一对成功配对情侣在台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感想:“一定要对系统有信心,因为它真的能帮你找到完美对象”。
这个场景和电影《龙虾》很相似,但两个剧情设定有所不同,《龙虾》中设定是单身人士在这个未来社会中必须在45天内找到一个匹配的伴侣,否则会被变成动物,而《hang the DJ》的设定是系统会为单身男女进行匹配,匹配度高达99.8%。
之后又有一次,系统将两个人分配在一起,但是这次女主希望两人都不要去看设定的约会时长,她已经受够了系统给她安排的短暂的露水情缘,不想要再重复这样的约会。两人握手协定。
再次被系统匹配在一起Amy和Frank在一起很开心,有次两人散步的时候,女主开始质疑这个系统: “但你怎么知道对象是完美匹配的?或许系统做的,只是不断消磨我们的耐心和期望,让我们经历一段又一段恋情,时间是随机的,顺序也是随机的?每次你都变得更顺从,更千疮百孔,直到最终它给出一个终极对象,告诉你这就是你的真爱。到了那时候,因为你的受挫感很强烈,精疲力尽,你会直接接受,将就过日子,接着,你的余生都必须不停地告诉自己并没有将就。”
在相处了几天之后,Frank还是忍不住偷看了系统设定的时间,原本是五年,但是因为他单方看了时间,系统的时间一直在缩短,最后缩短至几个小时。“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不要再缩短时间了?”Frank问系统,“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系统回答。
女主得知以后很生气也很失望,两人就此结束了关系,而此后也一直郁郁寡欢,这件事成了两人的心结。 最后系统提示明天将为他们进行最终完美对象的匹配。在此之前他们还有机会和其中一个匹配过的对象进行交谈,有利于打开心结。女主立刻选择了男主,虽然没有给男主做选择时候的镜头,但是看到两个人重逢后相拥吻的场景,料想,男主也是这么选择的。两人决定违背系统的“完美匹配”,逃离这个地方。等他们爬出城墙的时候,进入到一个空间里,这里面还有很多对他们,每一对都是一次系统模拟的结果,而在1000次系统的模拟测试中有998次两个人反抗成功。这一次也是其中一次。
到这里我们大概了解这个系统测试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前面的部分就是系统其中一次模拟的男女主在一起的整个过程,而我们没有看到的,还有999次其他的场景模拟。像在《黑镜》其他剧集中运用的技术一样,类似于提取人的意识副本放于系统中,系统模拟1000个场景,记录每次模拟的结果,系统认为若两人共同反抗则是通过了测试,将达到998反抗的对象认为是完美匹配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女主开始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测试,女主从在湖边打水漂的时候,问:你有打过超过或少于四个水漂吗?
因为他们每次打的水漂不管什么样的姿势都是四个,而这一点也不像正常生活会发生的情况,倒像是被设定的。男主也曾推想,是不是我们被困在了模拟的场景里。
他们都没有来到这个地方之前的记忆,见第一面的时候,女主感觉两人好像以前就认识一样,非常熟悉。意识到这是一个测试,就是反抗的开始,才逐渐推动了男女主最后反叛地逃离这个地方。
结尾在酒吧里Amy和Frank各自拿着手机,看到手机上提示99.8%的匹配对象,两人相视一笑,酒吧里放着《hang the DJ》。
很多人奇怪这集的标题《hang the DJ》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因为最后酒吧里放了这首歌吗?这其实是英国乐队The Smiths 1986年《panic》歌曲的副歌,歌词部分:Burn down the disco焚毁迪斯科
Hang the blessed DJ绞死那个DJ
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因为他们时不时放着的那音乐
IT SAYS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并没有告诉我半点关于我的生活
Hang the blessed DJ绞死那DJ
Because the music they constantly play
因为他们时不时放着的那音乐
On the Leeds side-streets that you slip down在你滑过的利兹的小巷
Provincial towns you jog 'round你慢跑经过的地方小镇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绞死DJ歌词其实就是对这最后看似美好的结局的最强讽刺。“他们放的音乐并没有告知我半点和我生活有关的事情,绞死那个DJ”他们在模拟的系统中反抗系统为他们所做的匹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还是依照着系统告诉他们的,和系统为他们匹配的99.8%match进行约会。而更讽刺的是,系统判定只有在1000次模拟中做出998次反抗的人才是那个“完美匹配”的人。
这个恋爱测试看似时间跨度这么长,但实际上它在电脑中只需几秒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完成。它的的确确就像最初男女主躺在床上聊天时说的那样——这个系统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省去了人们去摸索的过程,找不到对象或者面临分手的苦恼。你也不用去经历一次又一次让你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不会“长久”的恋爱,但是如果把一个人和你“匹配”的概率和他将陪伴你的时长量化成数据摆在你眼前,你就能坦然、欣然地接受,不会再考虑其他,不会再反抗了吗?
所以,等有了这样能找到99.8%match的系统,你要用吗?其实也不用等,现在的各大相亲交友网站,父母亲戚为你匹配的对象,不也是类似的系统吗?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系统设定只有做出反抗的人才能有可能成为“完美匹配对象”?我觉得这也是这一集隐藏的暗黑 一个设定,其实这可能只是那个未来社会中一个被大众广泛接受认可的完美爱情的标准,而爱情的模样千千万,你要按照这一种来判断是不是所谓的完美匹配吗?
PS:另外由评论里晚晚妹子的评论中我又想了一些,再补充几点。 提取副本这种形式,在黑镜中很常见了。副本的确是无法影响本体的,副本经历的痛苦快乐,或在经验中吸取的教训得到的成长,都是独立于本体之外的。模拟的过程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基于两人之前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一系列数据做出的一些推断,比如进行1000次不同的推断。但是这些模拟都是基于这个时间点的这两个人的信息做出的推断。然后系统模拟中认为1000次里有998次反抗行为的情侣,极大可能会产生完美爱情。 假设我们接受这个的标准设定,也就是说在那个当下,按照系统的预测两个人可能是匹配的。 但是人是会随着经历而不断成长的,也在不断变化的。而人一旦发生成长变化,也就与系统当初提取的副本数据不一样了,所以理论上模拟的结果肯定也会发生改变。就像男主单方面偷看了时间之后,系统就一直在重新计算两人剩余的时间一样。我们也看到男女主两人在不知道时间之前的那段时间,相处的很开心。但最终男主还是忍不住,希望知道准确的时间,比如五年,十年,想知道这段感情究竟会持续多久。就像我们在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也总会通过各个方面来去考量,想去预测它会不会长久一样。 而在剧中我们也看到,真的知道了确切的时间之后,似乎也就知道了这恋情什么时候会结束,结局是什么,也没有办法享受其过程。 在感情中我们一直追求“安全感”,希望一切变化的因素都能在自己掌控之中,或者最好像剧中一样能让我们预先知晓。而等我们真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它也会反过来影响当下的我们。 所以这样的匹配从长时间线来看,肯定是会存在问题的。这可以说是剧中的BUG,也可以说是这个系统的BUG。 私以为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设定。 剧中女主提出对系统的质疑“但你怎么知道对象是完美匹配的?或许系统做的,只是不断消磨我们的耐心和期望,让我们经历一段又一段恋情,时间是随机的,顺序也是随机的?每次你都变得更顺从,更千疮百孔,直到最终它给出一个终极对象,告诉你这就是你的真爱。到了那时候,因为你的受挫感很强烈,精疲力尽,你会直接接受,将就过日子,接着,你的余生都必须不停地告诉自己并没有将就。” 这也不正是很多恋爱中或结婚后的伴侣的写照吗?不论是谁,我想肯定也很多次在恋爱中,婚姻中,人生里自我质疑过,“这个人真的是我一生的伴侣吗?这个决定我做的真的正确吗?” 但是爱情这件事情,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标准的答案,选择权最终都还是在你自己。那些体会经历,痛苦难过快乐幸福,最终都会沉淀到你的人生里。
我平时很少看剧,与电影几个小时讲完一个精炼的故事相比,剧显得繁琐而冗长,甚至一些公认好剧(纸牌屋、西部世界)都提不起我的兴趣。但也有一些意外,比如神探夏洛克,比如黑镜。虽然现在来看,这两部剧都呈现出了不可挽回的颓势。
回到这一季上,其实之前根本没有抱太高的期望,第三季透露出的浓浓的好莱坞式的编剧风格,早就让黑镜与神剧越走越远。而这一季的六集,当时的宣传说是第三季的下半部分,差不多我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定位。
果然第一集上来就没有让我“失望”。真人模拟游戏这样的设定在十年前就已经烂大街了,当然这不是问题,第二季的白熊就把这个概念玩的风生水起,而这一集,编剧的水平可以说是好莱坞三流。一个顶尖的程序员为了自己的私心而精心设计的内测版本的游戏,在那个看上去就无敌的印度小哥研究了好久好久而不知道如何破解的情况下,那个新来的妹子看了几眼突然就知道怎么办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为了推动发展而全然不顾合理性的情节设计,不禁疑惑这个级别的程序员妹子为什么还要来这里打工。更奇怪的是,这个情节对最后的发展其实没有作用,低配呆萌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也没做出怎样的回应(甚至都没有debug!)而只是把妹子的黑队友变成了丑蜘蛛,然后巧妙的让妹子有了发现整个游戏最大bug的机会。狗血的事还没有完,妹子好像突然智商提高了,实行最后计划的时候甚至想出了美人计。这段设计蠢到无语。首先低配呆萌明明打个响指就可以毁天灭地,为什么没了通讯器就哭爹喊娘了?当然我们可以说呆萌是原教旨主义者,一定要像星际迷航里那样拿个通讯器装范,那没问题。但我作为一个正在进行那么紧张刺激且危险的游戏的程序员,难道就没想过给通讯器设置个哪怕指纹解锁?包括最后的尴尬结局,难道就没有提前设计什么强退的方法?当然这个尴尬结局我们后面还要说。这是第一点。第二,这一集直到美人计之前都在给我们提示呆萌是个性冷淡or性无能,自己的舰上的所有人的性器官都不见了就是很好的证明,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被妹子脱了外衣跳水里就吸引了诱惑了,甚至对妹子一系列反常的举动不闻不问,这是精虫上脑了么?既然要精虫上脑、我是这里的上帝呀,想怎么搞妹子就怎么搞呀,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扔掉通讯器再下水?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基本崩溃了,结果结局来了一个会心一击。诸位看官试想,以妹子为首的一帮人到底在做什么?如果按照她们的计划最后全部毁灭了,那呆萌没事啊,他完全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游戏内测啊,就算没有冰箱,他还能重新搜集大家的DNA信息啊,因为受害者本尊们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或者知道了也完全不相信啊。这里导演设计了一出戏里戏外的合作,营造出一种inception的快感,但冷静下来一想,我直接把消息群发给很多很多人,并拿出一些实锤,这个事情是可以顺利解决的呀。当然导演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就缺少戏剧张力了,就对不起黑镜神剧的title了(哎哟心痛啊还神剧)。所以怎么办呢?导演说不怕,我们把呆萌搞死在程序里不就好了么。我的天哪,导演和编剧到底知不知道出乎意料之外的情节效果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在情理之中啊。而这一集的结局,明显就是个为了效果而反推出来的,蛤蛤对不起了呆萌你只能死。当然最后类似《源代码》的设计我就不吐槽了,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有的公号或者影评人还在力荐这集,你们是没看过黑镜呢,还是星际迷航黑呢?存疑。
相比之下,第二集和第三集我相对是认可一点的。朱迪福斯特的设计虽然不算惊艳,但勉强能到黑镜的及格水平,可以对照第一季的第三集第二季的第一集那种水平。而第三集其实是很有戏剧张力的(虽然人物弧光细想挺奇怪的),而且仓鼠破案的这个结局我非常喜欢,前面也有铺垫:公司小姐姐说过最近警方才允许公司使用记忆重现技术,可推想警方自己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也就解释了如何让仓鼠的记忆重现。我一直觉得黑镜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这样的留白,比如第一季第一集最后艺术家上吊的那个画面,一个画面就包含了足够的信息量,且越想越有意思,然而这样的设计在现在的黑镜中是越来越不能奢望了。
接下来聊聊我最喜欢的一集,也是我觉得这一季中唯一够得上黑镜水准的一集。第四集的大体世界观也不算新鲜了,往远了说其实和黑客帝国一个道理,或者也可以看作一个低配版的楚门的世界。仔细来说,这一集的节奏很舒服,床戏的设置也很有意思,结尾以前其实可以看做对两性关系、对爱情的探讨。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机器教练,但这样的戏码还是在不断的上演,很好地体现了黑镜通过高科技透露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觉得这个剧集第二个创新点和吸引点。比如第一季第二集述说的那个反体制的故事,对当时年幼的我形成了心灵的震撼。但这一集想说的可没有那么简单(要是那么简单的话大家还是去看伍迪艾伦吧)。当时跨年一起刷剧的小伙伴在经过前三集的黑暗洗礼以后纷纷表示这第四集是正能量的回归,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这明明是最黑暗的结局了。试想,每一次的反叛,都只是电脑模拟的一次迭代而已,相互的迭代之间毫无联系,一旦反叛成功,该次迭代结束,这些原本鲜活的人物连同他们的思想一起进入了计算机数据的垃圾桶,最后幻化成一个冰冷的99.8%。更可怕的是,这对现实生活来说同样只是一个数据,换句话说,结局男主与女主手中的手机不正是电脑程序里他们手中的机器教练吗?再想的黑暗一点,这个拿手机的世界就是真的世界么,换句话说,拥有智能手机(即黑镜原型)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真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吗?总而言之,这个开放式结局我觉得是值得玩味的,就好比《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最后走出了那个为他建造的世界,可外面的世界不正是一个更大的楚门的世界吗?这里我不禁又想提一下楚门的世界的结局的那两个保安,他们漫不经心的那句“换个台吧还有别的节目可以看吗”真的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凉透了。这集黑镜虽然没有这样的神来之笔,但确实令人回味,可能多年以后这一季里我唯一还有印象的就是这集了吧。
第五集我聊的兴趣都没有,电子狗完全可以换成老无所依里的哈维尔巴登或者昆汀镜头里的赏金猎人,既然故事没有任何影响,那这个高科技元素也太敷衍了。导演那么喜欢拿范就去拍电影啊,拍黑镜真是委屈你了呀。
然后是最后一集。很多人会把这集和圣诞特别篇或者第三季的最后一集联系起来,不仅是体量更是震撼度,我当然不赞同,虽然我也不觉得那类比的两集有多牛。平心而论,这一集蛮不错的,但要知道去年有另一部有名的多的甚至大有横扫今年颁奖季的影片《逃出绝命镇》啊,甚至两个片子里对于人陷入别人的意识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展示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两个作品一比较的话,黑镜这集简直弱爆了,亏我在get out 的短评里还说这只是一部低配的黑镜罢了(毕竟get out主演那个黑人就是我最喜欢的第一季第二集的主演),结果黑镜第四季一上,啪啪打脸。仔细来说,这一集堪称大杂烩,豆瓣里还有人把里面所有致敬黑镜之前所有片段的桥段整理出来,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前瞻黑镜宇宙了(这年头真是什么都有宇宙)。当然这对粉丝娱乐来说肯定是有意思的,但我不喜欢,我觉得黑镜还有一个魅力就是故事的独立,像之前第三季里出现的“网页突然报导首相日猪”之类的处理已经是极限了,而这一集里居然把所有故事都放到一个时空里了,也就是说这个时空里既有搞达人秀的无良公司,也有把意识上传的神经医院,偶尔还会有首相出来日个猪,我无法接受,一方面是乱糟糟的,另一方面像首相日猪那一集里,要讽刺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大家刷推特刷fb根本不关注现实了,这个科技还停留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里,而像其他有几集里科技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样的差异如何能糅合到一个时空?或者说最后的black museum只是个编剧恶搞终结篇,那我还能接受一点(黑镜是可以不用往下拍了真的)。谈到第六集的故事,具体的说是三个小故事,前两个小故事既是展现奇观,也是为第三个故事做铺垫,这样无可厚非,但第三个故事显然应该很厉害才对啊,可事实呢?我敢说八成的观众,有正常看电影看剧经验的观众,在看到最后那个被冤枉的黑人杀人犯出现的那一刹那,就已经猜出我们可爱的黑姑娘必定是他的女儿了,继而想到刚才小姑娘给博物馆馆长喝的水有问题了,都到这一步了你还能说这个故事震撼吗?相比之下,圣诞特别篇就合理的多,最后我们的主人公化解了遇到的麻烦,却被强行屏蔽了,这个设置不说牛逼吧,但至少我当时没想到啊(可能我现在智商提高了)。还有还有,最后黑姑娘从空调外机拿下那个u盘的时候,我真的瞬间穿越到崔健老师的《蓝色骨头》啊。这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了黑镜现在的导演们生怕观众看不懂,还要添这样的镜头进去展现“高科技”,用心良苦啊。
综上所述,我再一次确认了“黑镜已经无可救药的陨落了”这个事实,可惜又无奈吧。回想我高一暑假第一次看黑镜的时候(第一个看的就是第一季第二集),那种无法形容的震撼,我足足两个礼拜都在怀疑人生,当然最后还是无奈的接受了生活。
最后po几张黑镜跨年活动的照片吧,黑镜失望,但这次活动还是很棒的蛤蛤~
更正:看了大家的评论后认真想了一下,确实应该是影片里的三次相遇属于同一次算发模拟,占1000次里的0.1%,而不是我说的这三次算3次。另外有999次模拟是没有出现在影片中的。原文就懒得改了 凑合看吧。
=======原文分界线====
感觉很多人没有看懂第四集《绞死DJ》呢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99.8%的由来。
美国有一个相亲软件叫OkCupid,每个人都要回答无数问卷,在问题中选出自己的答案以及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对方的答案,并且选出觉得这个问题对自己来说有多重要。在查看别人资料的时候系统就会综合双方所有回答算出两人匹配程度。举个例子来说,你说你更喜欢猫、不接受对方选择更喜欢狗而且你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可是对方更喜欢狗;你说你抽烟而对方不能接受伴侣抽烟,等等等等,系统就会算出哦好你们的匹配程度很低只有不到10%.你在相亲软件上看到这个数字你就会忽略这个潜在对象而去跟匹配程度更高的对象聊天了。
第四集故事中的相亲系统也就是一个未来化夸张版的匹配算法。不像OkCupid一样回答问题来获得数据,这个系统需要你虚拟实践来获取你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更真实)。
先讲讲设定,设定的背景是这是一个类似乌托邦的社会,高度集权每人都要服从安排。系统根据当前的数据模拟出你的生活方式和你和对方相处的模式从而模拟出一个虚拟的恋爱经历然后再强制你们分开。系统最终会算出你们在安排了一次恋爱后会不会因为足够喜欢对方而不愿意分开从而冒着生命危险逃离虚拟世界。试想如果一个人跟你很不搭相处得很不愉快,你当然一分钟都不想多呆更不会为了ta而铤而走险对吧。
系统一共为男女主角模拟了1000次恋爱情景,影片展示出来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没有滚床单的一夜情他们没有出逃,第二次五年变成20小时也没有出逃,第三次出逃了。剩下影片没有展示出来的997次他们也都出逃了,也就是1000次里面998次都出逃了,所以是99.8%.
刚开始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99.8%”这个数字是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用户都找到了真爱,其实这是就是影片故意迷惑好在最后抖个包袱。有趣的是,男女主角在虚拟恋爱进行中这个数字就经常出现,这意味着系统早就已经模拟完了知道算法的结果了。你以为他们的虚拟恋爱过程是运算过程,其实只是运算结果。
现实生活中的整个故事其实是这样的:男女主角在音乐酒吧遇到,在相亲软件上查看对方资料时相亲软件的系统在几亿分之一秒之内模拟了上述的这1000次然后给出结论:你们两个很搭啊。于是两人对上眼了准备开始搭讪。所以啊别感动了,这个故事不是一个happy ending,而只是一个beginning。你看到的轰轰烈烈的两人只是两段代码而已,至于现实中的两人能不能成其实是不一定的,现实生活比模拟世界复杂变量更多而且更不可控,算法再高级也不是完美的。
另外打水漂为什么每次都是四次?看过黑客帝国的人就会明白,真实的世界里大自然的东西都是绝对随机的,而模拟世界里的东西就有规律可循。系统故意设定这种规律让大家观察到从而慢慢意识到这是个虚拟世界,其实是在暗中怂恿情侣逃出虚拟世界。只是没有人知道逃出的结果是什么,所以他们只会在为了争取和真爱的未来的时候才选择出逃。系统由你们是否出逃来判断这次模拟恋爱的结果是否是真爱。
自从黑镜移交给美国佬,我就再没追。前几天出去旅行,大概是受寒着了凉,头疼了一路,幸好火车上wifi信号强,就找了第四季黑镜来看。之前看评论,都说六集黑镜质量分布一般是三集还行,两集不错,还有一集非常棒;这季也符合这个规律,我觉得最好的是终集Black museum(暗黑博物馆S4E6),第2和第四集绞死DJ(hang the DJS4E4)不错,其他一般。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黑镜的老主题之一了,这次绞死DJ里玩了点新花样。我们不如就用它做案例,来聊一聊自由意志和决定论这个经典哲学问题吧。
先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术语,“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你一定问过自己,人是自由的吗?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我们可以选择喝水还是不喝水,吃饭还是不吃饭,我们可以选择这份工作或那份工作。这些选择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所有的信念和行动,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决定。这种观点,也就是认为人拥有完全自由行动的能力,被称为自由主义的自由意志论(libertarian free will)。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凡事有因有果。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之前发生的事情的结果,而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也都会导致之后事情的发生。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强决定主义(hard determinism)。所以一句话,在回答“人是自由的吗?”这个问题时,前者点头,认为人通过自由伸张意志而是自由的,而后者摇头,too young too simple,人就像是因果律的牵线木偶,任何看似自由的发展都不过是由“看不见的线”牵扯。
你或许会问,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暂且不说这个问题本身的哲学重量,你只用想一想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延展就会发现,它规范了我们的道德、塑造了我们所处社会的法律,承载了我们发展的希望。试想现如今的司法制度,如果杀人犯小明不过是个牵线木偶,那他还应该为他的行为负责吗?国家机器还能正当地惩罚他吗?试想你因为自己懒惰没有完成工作,而你却以决定论为由去领工资,老板应该付给你工资吗?你看到了吧,法律法规、社会习俗的边界正是建立在我们如何看待人是否有、有多少自由意志的基础上的。那么,人是自由的吗?
绞死DJ故事里,单身男女frank和amy利用约会软件寻找真爱。刚开始,他们都是不自由的:他们利用约会软件,确定约会对象和约会时长;千篇一律的餐厅和酒店房间,即便非常不喜欢对方,也要遵从系统指示。第一次个人意志的浮现,是在frank和amy美好的、系统给予仅仅12个小时的第一次约会结束之后。frank和amy显然都对对方有好感,可又被迫过早结束,都在询问系统,“你怎么知道他/她不是the one呢?” 但这时候,他们的意志非常有限,也很薄弱,被系统稍加糊弄就放弃了,继续听从系统安排无间歇相亲。frank被迫和一个毫无乐趣的女人度过一年,而amy在短暂的恋情间跳跃;两个人都在思念对方。
这时候,系统安排了frank和amy的第二次相遇。这次相遇时,两个人都有了个人意志(喜欢对方并愿意和对方在一起),并且选择使用它(悬置系统支配)。但是frank忍不住查看两人得以相处的时长,并因单方面查看而引发系统变动,原本定的五年缩短为10个小时,amy因frank的“背叛”而伤心离去。第二次相遇,两个人都有了个人意志,并且愿意使用它;但两个人的意志不统一,存在冲突。双方又跌回系统设定好的生活中。
直到amy被告知,系统找到了她的真爱。amy定好和frank最后一次见面。第三次相遇,两个人的个人意志重新凸现,并且变得坚定、统一。frank对amy说,我不想要系统设定的那个真爱,我想要你,而amy回答,我也想要你的时候,两个人的意志成形了。它明确、坚定,并且出于个人真心(不受外界支配)。但这还不是自由意志的全部含义;自由意志还需要人因意志而驱动的具体行动来完善。Frank和amy共同对抗系统,真正迈出腿爬上高墙的时候,他们的自由意志终于完整了:这时候,他们是自由的。所以一句话,人要有所谓的“自由意志”,这意志必须是明确、坚定、真诚的,并且还要带动具体行动。
但黑镜并没有在这里结束。镜头一转,我们发现之前这一束自由意志的发芽开花结果,只不过是系统的一次模拟。系统模拟了一千次frank和amy的约会,其中998次他们都以反抗告终;真实世界中,amy和frank在酒吧相视一笑,他们的历险才刚刚开始.
这个结局是个绝佳的反转。它难道不是决定论的最佳演绎吗?1000次从高塔上抛出苹果,998次落地。frank和amy规律如此明确的行为模式,难道不符合因果律的解释吗?他们的998次反抗,难道不刚好证明了他们被因果律决定的猜想吗?我们在第998次看到的个人意志的发展和成熟,难道不是强因果律之下“自由意志”的幻象吗?
所以,人可能自由吗?
你可以把绞死DJ这一集,看做一场哲学论辩。自由意志者在上半场滔滔不绝,却无法应付决定论者最后五分钟的反击。如果frank和amy的相爱是必然的,他们还可能是自由的吗?他们为之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的爱,还有意义吗?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观点。黑镜如果好,就好在激发我们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Don‘t accept what you can not change, change what you can not accept!送给大家。)
补充:为什么英文标题叫“Hang the DJ”?
Hang the DJ英文标题至少有两个关联点: 1.歌词和含义:“hang the DJ”出现在片尾曲panic中,如果你仔细读这首歌的歌词,会发现这首歌跟主题密切相关、恋爱的焦虑比对广泛而不理智的panic,“hang the blessed dj, 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 it says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绞死DJ,因为他们持久演奏的音乐,和我的生活毫不相关)剧中的系统,恋爱coach,就像是一个蛮横的DJ,它把你生命中的碎片拿来演绎编曲,试图说服你这就是最真实的你,但确实如此吗?hang theblessedDJ! (blessed用的好) 2. DJ和命运的关联。DJ-Music这组意向非常好地表现了文中命定-自由意志的角力。 所以说,好的作品中每个细节都是高度关联的,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你觉得呢?
附加上这首歌的歌词:panic by the Smiths Panic on the streets of London Panic on the streets of Birmingham I wonder to myself could life ever be sane again? the leeds side-streets that you slip down i wonder to myself hopes may rise on the grasmere but honey pie, you're not safe here so you run down to the safety of the town butthere's panic on the streetsof carlisle dublin, dundee, humberside i wonder to myselfBurn down the disco hang the blessed dj 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 it says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hang the blessed dj because the music they constantly play on the leeds side-streets that you slip down provincial towns you jog 'round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部分内容由豆瓣用户启发或提供,真心感谢!如有遗漏,欢迎补充。如有差错,请多指教。
想看之前黑镜出现过哪些彩蛋?可以查看另一篇彩蛋整理:黑镜彩蛋整理(s04e06除外)
首先就是片头,都以BLACK作为标题开头,显然是在有意铺垫彩蛋
刚开始参观博物馆,屏幕亮起也十分类似黑镜开头,连声音也是断断续续的那种哟!
屏幕亮起后,照片就是白熊里的被“参观”的凶手
接下来的蜡像也是白熊里的工作人员,头上的标志很醒目
左边墙壁上最下边写着“非法克隆”,说的应该是本季的第一集
最左上的那幅图很像s02e01的那位“克隆男友”
下面右边的那一套就是s03e02的那套AR游戏设备,现在回想起,0.04秒玩了好几周还把自己玩死了,很恐怖
而这种细思恐极正是本季所没有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本季大部分创意都是炒前几季冷饭,或者其他影视作品早已出现并且拍烂的创意。第二点就是尽管有了像第一集,第六集这样的创意,但并没有通过镜头语言真正表现出来,使观众感受不真实
这是s03e06的“杀人蜂”
这是本季第二集的平板电脑
下面是本季第三集中的浴缸,感觉这浴缸根本没给人留下过啥特别恐怖或其他特别的印象,这就是这一季缺点所在
两颗“蛋”和黑色盒子是s02白色圣诞中的“意识储存器”和“交流器”
女主身后的是s01e01中的上吊的凶手,连身后的背景都一模一样,被摆在展览柜里,而不是像之前的白熊蜡像那样直接摆出来的,估计是“真身”吧
可以说下面这个镜头十分经典,首先交代了故事剧情--凶手自杀了。然后断掉的手指解释了之前送过去的那根手指是自己的,进而表现出了凶手的性格,目的。最后自杀的凶手被对电视,是对于首相的不满与嫌弃;电视机中的首相从一开始的特写,最终定格在下图位置,表示了首相的堕落;首相占画幅很小,凶手占画幅很大,不用说也知道暗示了什么吧。最后这幅图还颇具讽刺意味:凶手都死了,人质走在大街上,可首相依然在“x猪”,其原因正是此集所要讨论的;也映射了现实:当时卡梅伦被爆与猪发生过关系。。。
而以上这些,都只用了一个镜头,这在第四季可是没有达到的
本季第一集的DNA仪器,小男孩的棒棒糖也在上边,还有卡列斯特飞船模型
并且本集三个故事也是由两根线串联起来,其中暗线就是片尾“被冤枉的杀人犯”
接下来开始第一个故事,之后的信息量就会少很多,但是依然很足。比如接下来男主身后那堵墙是不是很眼熟,没错,s03e04里的圣朱尼佩罗医院背景也是这堵墙
片中也说了,他在这家医院工作,研究意识与医疗,之后圣朱妮佩洛里发生的故事的核心科技就是这个项目(TCKR)的成果
后面床上躺着几具干尸,不知道是啥,但双人床是s03e05中的士兵双人床
后墙上排是s02e02中的工作人员,后面的脖子上的项链很明显
下面是第二个故事,提取意识的方法,“意识”的具体体现都很类似s02圣诞特别篇,但是我觉得就是在炒冷饭。
男主看的漫画:一千五百英里,正是s01e02中男主的故事,显然,此时男主觉得好笑,又点出了s01e02的主题:体制内的奴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集虽然有大量彩蛋,但并不是黑镜第一次交叉互动剧集
详情可以查看另一篇彩蛋整理:黑镜彩蛋整理(s04e06除外)
最后是这些没有见过的,可能是下一季会出现的东西吧,埋的伏笔
总之第六集彩蛋就是这么多了。终于写完啦!!!!!
总的来说,这集的彩蛋像是专门给粉丝的回馈,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应该是国歌,最晚的是圣朱妮佩洛,其中没有联系的有s01e03、s02e03、s03e01、s03e03、s04e04。可以说这一集串起了黑镜三分之二的剧集。并且第一季第二集的彩蛋是最多的,除了本季第六集,之前还有三集出现过相关信息。
但是这集最后博物馆都给烧了,所以博物馆应该是没后续了,但是至少能说明黑镜中这几集是同一个宇宙。
但是整个第四季,除了第六集的冷饭炒的一般,其他都很俗套了,还有第五集,情节简单,毫无深意。
我真希望是自己没看懂,希望有大神出来分析一下。
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有新的发现我会及时更新!
非常棒,下降的是豆瓣观众的欣赏水平。人云亦云的觉得后面不如前面厉害。这一季不但汇聚人类最前沿的思考,依旧瞄准人性和科技的矛盾。再有一集黑色博物馆做到了系列单元剧形式的创新。能思考的豆瓣观众是不是不喜欢发言了。比起前几年真的差好远啊。
e01、06和其他的是一季的吗…这两集都是对虚拟中人格或人性的阐述,不去深究技术的bug。02,emm福斯特明显和孩子之间有矛盾。不怎么喜欢03,05。04对感情的处理角度很有趣。那个说第一季就爆了的,后面都那啥了。。
刚出资源马上连夜刷完,太好看了!人性的善恶复杂 + 对未来科技统治人类的讽刺和警示 + 亲情和爱情 + 开到天际的脑洞,依然是那个《黑镜》啊!
4>3>6>1>2>5。最喜欢E04以如此另类而浪漫的方式诠释爱情与缘份;E03的血光寒意逼人最为惊悚;E06感觉拍得像八十年代分段式B级片似的;E01反思余地泛泛但也有足够的娱乐性;E02可预见的走向无甚惊喜但讽刺意味深;E05索然无味过目即忘。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看的,只是神剧光环已不再。
3>1>4>6>2>5 这一季和上一季一样已经不那么“黑镜”了,但是上一季至少有第四集那样的佳作,而这一季出彩的单集可以说没有。有几集很像命题作文,太浅太生硬。
第4集放在黑镜一贯的反乌托邦立场中来看像篇跑题作文,倒给了个老大哥的控制为你带来幸福的玫瑰色乌托邦结局,偏重爱情寓言,对科技伦理的探讨色彩淡薄。第5集呈现人类试图与机器力量抗衡时的脆弱无力绝望,对那些声称拔掉插头就能控制人工智能的人,不啻为讽刺。第6集有趣在于顺便给出了第5集的谜底。
最爱第四、第六集。1游戏角色反杀控制狂程序员,2家长控制过滤信息而懒于用耐心的方式教导,孩子青春期反而更好奇,3仓鼠的记忆都可以提取,4在1000次模拟测试中,998对他俩选择反抗系统配对只想在一起,match率99.8%,这集真是暖。5为拿给孩子的玩具,丧命于metalhead. 6黑色博物馆,意识受体转移。
关于太阳穴的n种用法
第三集Crocodile应翻译为鳄鱼法则,意指如果当鳄鱼咬住你的手臂,若不能自断其臂,整个身子都会被鳄鱼吃掉。个人最佳是第四集,真的感动到了,如果现实里哪个人能利用大数据作出这个软件解决人类最难的情感和繁衍问题,大概就是下一个世界首富了。另外,黑镜养高了人们胃口,我想人应该学会知足。
第一集:别惹程序猿;第二集,别惹单身妈妈;第三集,别惹卖保险的;第四集,别惹虚拟红娘;第五集,别惹机器狗;第六集,别惹死囚犯。《黑色博物馆》内容最好,metalhead节奏气氛最好,其他也就那样。当然值得当天一口气刷完,但确实不如前三季。不怨编剧,只是对未来和人性的恐惧议题也就那些了。
黑镜系列从科幻惊悚剧变为现实伦理剧的速度在加快。想想十年前的手机,想想现在的天眼,想想未来的AI。别惹技术宅!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为了第一时间看你我连生肉都开始啃了………………………………
看到了各种前梗的重复,好多故事其实可以one step further的。最爱的是第4集。第6集的台词太黑了:"Go home, put your feet up, and binge a mini series"… 以及第6集好像2014的圣诞集。
科技不能让人性进步
自从成了美剧之后,这部剧也就走下了神坛!这一季的六集能给你的只剩编剧技巧带来的叙事快感了,也只有第1集有足够的戏剧张力,第2、3、5集都快看不出这是《黑镜》了,当年这剧讲“科技的副作用”,看完后会让人细思极恐,比如当年的首相干猪,如今就算是压轴的第6集也只是当年圣诞特别篇的水准。
比上一季好。虽然弱化了英剧时期的犀利和非主流,但已经很棒了。黑科技脑洞清奇,有趣,震撼,价值观主流但不廉价。那些言必称前两季的黑粉,想对你们说:要啥自行车啊?
最喜欢E01、E06和E04。E01:又名社恐的复仇。低配马特呆蒙主演。我也想把我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关在某一世界观里,做全能上帝。E04:又名单身配对系统能否帮你找到真爱。很难概括E06,科技概念汇总成一座博物馆,充满痛苦和奇思妙想。E05表现最差,不如去翻拍PKD短篇小说集《少数派报告》里的第一篇。
第4集很棒!能打动人的爱情故事通常不是在讲爱这个东西本身,而总是揭示了人在爱情中的真实处境。
披着科幻剧外皮的大型公益广告,倡导我们健康生活。E1《少吃点外卖,对身体没好处的》,E2《安安心心睡觉,少玩电子产品》,E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以及 《前任是傻逼》,E4《谈恋爱真他妈费劲》,E5《提倡文明养犬,共建和谐家园》,E6《走路不要看手机》以及《空调吹多了有害健康》。
喜爱程度排名:1.速配约会App 2.星际迷航 3.怪奇博物馆物语 4.冰天雪地连环杀人案 5.疼痛青春 6.金属狗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