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88.html
当作喜剧看完了<奋斗>。从里面能看到年少轻狂,或者说是在笑自己的过去,大概也是这个打动很多观众。涉及的商业情节则非常扯淡,十亿预算居然超支五亿,这样的意识练摊都不成,怎么可能赚到十亿,让年轻人败。天涯网友白色彩色的强贴《被<奋斗>雷得风中零乱的发泄》骂地奇光异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来欣赏。
“一50后的导演加一60后的编剧加一堆70后的演员拍出一80后的片子。说实话我怎么看这片子怎么像黑80后的……其实是要给我们讲关于50,60,70后的那批人的故事。用80后做线索来讲述他们多有本事多成熟多理智,体现出了他们和80后的鲜明对比。我觉得要这么一想吧,这片子里的弱智情节才显得合理多了。”这个角度耐人寻味。包括同类片,多大程度分别表现年龄和时代特点?
最初媒体炮制了“生于70年代”的概念,再派生出前后的断代,还有以5为界的说法,但不如0主流。如果只是因为整数,显然属于伪命题,将公元换成其它记年方法,就不知生于哪一代。但和真实的人生历史对应,兼顾整数,还是可以得到有意义的断代。
<奋斗>第一集,主人公们大学毕业。对就业而言大学是分水岭。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制为九年,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曾特指上山下乡的50年代生人。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指代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青年。
知青的成长中,有些年份相对重要。第一个可以定为12岁,生理进而心理步入青春期,理论上女孩早男孩两年。学制即将升中学,中国传统讲究本命年。还有15岁升高中,18岁成人,高考,22岁大学毕业,25岁职场三年之痒,平均知青的代际和性别,这一年前后生育,30而立,职场七年之痒,等等。当然这些人生大事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上面为表述方便加以固定。
20世纪是中国变革最激烈的一百年,两次改元:1911年清朝覆灭和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两波大乱:1937-1945年抗战和1966-1976年文革,这四段历史造成各代知青命运的巨大差异。每个读者都可以回忆自己人生见证的历史大事。这里主要讨论世纪下半叶及对商业的影响。
也许仍然难免贴标签之嫌。但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植物学家还是能分门别类研究,特别是上世纪变乱频仍,界限分明,社会科学还有这样的说法:例外正好证实规律。并且商业是理性的活动。
50年代我国进入计划经济,以50前为主力,艰苦奋斗,在废墟上建立工业和科技,也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改革中崛起的企业有很多40后的元勋。柳传志和任正非均为1944年生人(以下人物生年于括号内标注)。
大部分50后的青春毁于文革,成功者也较曲折,这些经历反而成为财富。如王石(1951)先后服务军队和铁路,197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这一代的成就也许更多在文学而非商业,如王小波(1952)和王朔(1958)。
但60后的童年却没有什么阴影,甚至非常快乐,参考姜文(1963)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1977年恢复高考,面对一同进场的大龄知青们,他们应该庆幸。好日子刚开始,1978年中央决策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正式展开。经1989-1992三年调整,邓公南巡,启动第二轮增长。十几年间,集三代精华,英雄辈出。
柳传志于2000年交班给杨元庆(1964)和郭为(1963),也就是隔代相传。西方商业有类似的例子,1981年GE董事长雷吉•琼斯(Reg Jones)交班给时年44岁的杰克•韦尔奇。有董事提议先由另一名58岁的高管过渡。雷吉表示那他一定走人。韦尔奇执政20年后,再传于时年44岁的杰夫•伊梅尔特。
商业社会中的隔代相传,是因为企业没有政府的任期制。而各家企业错开,不会形成宏观的周期。但在中国,经验判断,50后的经理人虽不乏英才,但整体比上比下都有所不足。这种大小年现象在科技界更明显,后者更需要青年时代的漫长训练。柳相对超前,很多中国企业家还根本没有退位的意思。但人总有生老病死,未来几年将出现40-60交接的运动。
已经神化(庸俗化?)的70后,在我们的断代史中却一分为二。70-75生人在第二轮增长期间进入职场。1995年张树新(1963)创办瀛海威,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世纪之交掀起创业的热潮,以60末70初知青为主力,如王志东(1967)、丁磊(1971)、李彦宏(1968)。因而将60-75划为一代,受益于改革最多。
但75-85生人就开始损失:不再有公费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扩招不过是用高学费将就业的压力延后四年。毕业不包分配,较早的也只能赶上第二轮增长和网络潮的尾巴。蛋糕仍在高速增长,中国现行的分配体制,他们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块。但网络能提供廉价的发泄渠道,就是传说的愤青。愤青言必称国家民族,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成长的小环境也有问题。按前面的假定,知青平均25岁生育,75-85生人的父母正是50后。他们有种普遍心理:要把自己损失的青春在儿女身上加倍补偿,这会造成双重错误的教育:物质溺爱,尽管财力拮据,又精神虐待,苛求子女的学业。都放大了75-85的受挫感。又一代小年。
还潜移默化了文革的思维方式,也是愤青的发泄方式。在网上看愤青泄愤,有时会恍若隔世,从这个意义上,文革没有结束。论坛上曾将75-85生人命名为“奔奔族”,理解也许流于表面。
而85后以75-85为参照,不会很失望,正如75-85以60-75为参照,一定会失望。他们的父母是60后,比50后物质丰富,家庭教育科学民主,特别是更具市场意识。迈克尔•戴尔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在我家,想不注意商机都很难。我们家餐桌上讨论的是美联储主席的决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石油危机……”部分85后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85后生于改革,长于市场经济。按正常的进程,奥运前后大学毕业,理论上会出现奥运景气,虽然目前还很不景气。同期中国经济转型,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而下一个十年,政治体制有望突破。我们猜想,85后将成为中国商业的分水岭。
实际上在超女中85后已经显示自己的力量,比父兄们提前出场。2005超女出人意料地成功,评头论足的都是85前,不论攻击李宇春还是解读为中性审美,都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简陋的二元价值观,实际上玉米可能最欣赏地是她的台风。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其她选手,相对“正常”的价值观,失败了?老男人一部2005年喜欢美女叶一茜、另一部2006年喜欢才女郝菲尔,但投票不积极。拉票投票的主力是85后,通过贴吧和群等网络工具形成松散但有效的组织,这种能力相对独立于价值观,适用于商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奋斗>中不那么扯淡的商业情节也都是传统地。首先背景设定为房地产,这么资金和政府关系密集的行业,年轻人自身不可能有任何优势。所以剧中陆涛全靠亲生后养和前女友的三个富爸爸,网友怒斥“奋个P斗!”中国现行的商业是以关系为中心,或者说裙带资本主义。关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英语中都收入guanxi一词。而西方或古典商业,是以契约为中心。
青春偶像剧都是骄奢淫逸,关键奋斗这个名字触犯众怒,主人公还颠来覆去絮叨。网友提议改名<天降强爹的幸福生活>。这暗示了典型的85前风格,迷恋行为艺术,说话做事不衡量结果,纯为表现某种精神,剧中即奋斗精神,也就是传说的装B,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发扬精神必能成功,就是传说的YY。这也许正是本剧热播的秘诀。而85后正因为更自我,才不会做给人看,工作和兴趣结合更密切,物质成就更高,但未必把奋斗天天挂在嘴边。
剧中还设定男人奋斗、女人花痴或靠男人奋斗的性别角色,主要是满足男性观众YY,倒也符合商业的现实。工业时代偏重体力和理性,由男人主导。信息时代则偏重智力和感性,细腻的女性有用武之地。早在2003年,<商业周刊>就发人深醒地提问:“为什么男生学业落后女生?对经济、商业和社会有何影响?”独立女性的购买力增加,于是开始流行男色。在淘宝开店并能维持的小业主大多是女性。一位生于80年的女性朋友聊了两小时,才卖出一条动物园批来的裤子,仍然觉得很值,因为交到了朋友。
网友关于85后零星地评论,没什么好话,总结有两个方面:作风和态度。作风问题在<奋斗>中表现地似是而非。正因为性更开放,85后才不会吃窝边草,剧中三对男女居然吃了两次半。最后向南放弃瑶瑶回到杨晓芸身边,悬崖勒马怕只有75前干得出来,参考电影<一声叹息>,85后多半也是不吃回头草的。
在工作态度上,85后被认为频繁跳槽,不能吃苦耐劳。一方面他们刚毕业,需要时间自我定位,过几年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有客观原因。所谓吃苦,不如说85前无奈而85后有选择。2004年我国居然出现“民工荒”,难道能指责农民兄弟不再吃苦耐劳?其实是民工权益没有保障。我们猜想,早晚出现某种形式的“白领民工荒”,同样是结构问题,量有余而质不足。
85前还认为85后对自己态度很不友好。当然每一代都良莠不齐,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可能是85前习惯等级和资历分明的沟通方式,也是前面说到的关系型商业。而从网络开始学习社交的85后无视这些。也不能排除事上谄者临下必骄,多年媳妇熬成婆,在85后碰了钉子,到网络上泄愤。
都是过来人,宽容地看,85后前程远大。去年小友Vanessa(1985)毕业,参加某外企管理培训生面试,我曾提出些建议。一年来见证她虽屡遭挫折,但坚强地成长。70年代的美国青年非常激进,父辈惊呼为“垮掉的一代”,但最终涌现出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1946)、比尔•盖茨(1955)等杰出人物。
两千年前有个知识青年李斯,看见厕所的老鼠又瘦弱又胆小,谷仓的老鼠又肥硕又嚣张,由此确立伟大的志向。1957年,主席寄语留苏学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顺便说一句,本文作者生于1977年。
2008.4.23
无耻之尤的《奋斗》
文/碎岁
《奋斗》热播时,看了几集,后来被雷得看不下去了。 我很好奇,这编剧导演要下多少功夫,才可以把剧中人全都编得那么恶心,那么拧巴呢?他们居然可以让主角一个比一个作,一个比一个贱,一个比一个不要脸,80后再不济,也不至于个个都是这样的极品吧,像米莱那样弱智,像陆涛那样虚伪,像夏琳那样卑鄙,像杨晓芸那样无理,像向南那样猥琐,像露露那样势利…… 而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敢于把一群败家子的撒娇耍泼命名为奋斗。 你爹有钱,他爹比你爹更有钱,躲都躲不开,失业了,还可以租大工厂玩LOFT,随便一单就是几千万,张口闭口英国法国,当个律师,马上就是别墅,开个饭馆,一炮就火…… 可就这堆垃圾,居然被煞有介事地宣布:这是80后的圣经。 看来他们和伟大的D一样是无神论者,他们才不管什么“装逼遭雷劈”。 这就不单是无知了,这是无耻。 它是歌德派,篡改现实,制造“盛世”的假象,一代人的生活原来已如此丰富优越,它对绝大多数80后真实生存状态的遮蔽,削弱了他们弱势群体的资格认同度…… 它是迷魂汤,它在大学生与90后面前吹起这些五彩缤纷的肥皂泡,直到他们撞得头破血流…… 它是教唆犯,它的主导思想五毒俱全,它赞美投机,肯定“有奶就是娘”,宣扬“理性经济人”,美化权力寻租,认同等级社会,炫富,仇穷,倡导消费文化,推崇美色至上,逃避责任,丑化理想,高歌玩世主义…… 它是刽子手,它杀人不见血,它对人们真实生活感受的调戏与强奸,直接给他们带来了羞辱与伤害……
《奋斗》一部被许多人称为超励志的电视剧。讲述的是80后的年轻人追逐梦想,为事业,为爱情奋斗的故事。
的确,这剧在那年热播,真的超级火。我也是追着这剧过来的,那时也很喜欢。剧里的每个人的个性都很突出,也有些张扬,符合80后的我们。但现在反过来重看,这剧也没有当时说的那样励志,反而三观还有些说不清的…
剧情过了这么久也没有记得很清晰了,但米莱——那个齐刘海唱着《左边》的女孩,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的爱是那么执着、那么强烈,陆涛和她分手两年仍然忘不掉他。再也不敢去他们曾经有共同回忆的地方,经常一个人跑去他们曾经爱泡的酒吧喝酒,唱歌永远只唱《左边》。她爱陆涛爱的太深,陆涛伤她伤得也深。当米莱决定放下一切,祝陆涛和夏琳幸福的时候,他要陆涛帮她疗伤,带她去了曾经有过他们痕迹的地方,去了米莱从分手以后没敢再去的地方。在酒吧唱《左边》给陆涛听的时候,他们都强忍着泪水,谁也忘不掉那个瞬间。心跟着她一起触动。这也是让我的心也跟着疼的片段。米莱又总是那样的贫嘴。对陆涛的爱从来没有隐藏。总记得她那些大大咧咧的“表白”。“只要你允许我对你好,我就高兴。你要敢不允许,我就不高兴...”,“我等你,我就等你!你没结婚我等你,结婚我还等你,我现在等你,我以后等你,我永远等你!我等你,我等你,我等死你!”。她在外人面前一副坚强的不得了的样子,总是开心的大笑,就是陆涛都以为她很坚强,其实她只是用假装坚强的外表去掩藏内心的脆弱,无助和痛苦。最后米莱明白了在陆涛心中她什么都不是,陆涛只把她当哥们。其实米莱早就明白了,只是她不想也不愿承认。最后她说她不爱陆涛了忘记陆涛。其实她心里永远都忘不掉这个人,直到最后她还在为陆涛着想,她这样说可以让陆涛没有顾忌的去爱夏琳,可以给自己一个放手的理由。
这样为爱毫不求回报付出的米莱,这样执着勇敢为爱的米莱是比较戳我的,而相比同剧的夏琳,她是那样自私,虽然都是爱情就是自私的,没有道理可言,可在剧中的夏琳,是说什么也让我喜欢不起来的角色。
另一个比较讨人喜欢,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陈意涵演的小灵珊,还记得她第一次出现在“心碎乌托邦”那一开口的软萌音是真的戳中了我,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人啊...或许是那时候很多看台湾的偶像剧对台湾腔有一种莫名的喜欢,不得而知。
“米莱”是剧里的角色,敢爱敢恨又执着痴情讨人喜欢的角色。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明白,我不是谁的米莱,我们终将遇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让我哭过让我笑过,让我回忆很多。也许每个80前后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但是结果有些扯
每个人只有奋斗了,才能过得美好
虽然剧情不是太现实,但也让人看的心情澎湃,这部剧捧红了四个男女猪脚,他们的演技也是不错的,而且电视剧都是原音,不错
我们的生活
真的不是我矫情,而是我看了半天,发现除了华子一个还勉强算是在奋斗以外,剩下几对就是瞎嘚瑟。有个有钱的爹的在嘚瑟,有对裸婚的两口子在嘚瑟,有个一心想帮助自己家庭摆脱贫困的在嘚瑟......真不知道他们都在奋斗个啥?
这剧当时就是断断续续地看的,是说年轻人的奋斗进取吧,其实现实生活的忙碌中哪有那么多的矫情啊!
那些年跟着老妈追过的剧。
装逼的片子,打死都看不完!太他妈的装了!
为啥我没选“励志”,因为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励志。太憋屈是真的。
在当时比较清新脱俗的电视剧,每个人说话都很有趣,每个人都特点十足,个性突出,反应了年轻一代的各种问题
剧情真的太扯,不太好看
小时候一集一集的翻看啊,几个人这感情错综复杂的,陆涛跟夏琳的事让我心里道德感有点摇摆,虽然知道他们是真爱,也喜欢夏琳,可是挺心疼米莱的,什么都没做错就被劈腿,还是跟自己闺密,可能现实就是残酷吧
事实上我认为赵宝刚是很出色的导演,他总能把故事讲得特别顺畅。台词很有京味,挺有味道。现实生活中,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像夏琳或米莱那样的女孩,她们多是杨晓芸,但我丝毫也不讨厌她们。她们确实世俗、以自我为中心,但她们有基本的道德观,她们勤劳,她们刀子嘴豆腐心,她们爱她们的丈夫。
我讨厌米莱。
当年的向南和杨晓芸,现在的文章和李小璐。哦!还有马伊俐的夏琳。做梦都没想到现实剧情会是这般走向。
我怎么就那么喜欢听北京话呢。
女主是小三,男主是渣男,然后接下来通篇洗白,重看发现这剧的三观崩得无语。夏琳是洗不白了,至于陆涛为什么不爱米莱,因为婊子配狗天经地义。
对白太做作了
我终于到了他们的年纪,在看一遍会有更深的体会。非常好,为梦想奋斗,坚持做自己。
当初觉得励志,现在看男女主三观都很有问题啊,李小璐和文章现在成了这样也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