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街机厅玩《真人快打》这款游戏我就称其为“李小龙对打”,造型动作和怪叫跟李小龙一模一样,周末跟小伙伴常偷偷跑去街机厅玩的很带劲。后来才知道游戏里这个貌似李小龙的人物叫刘康。
后来看过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想起这款老游戏,发现真是够像的,去掉魔幻元素,主题都是举办武术大会,举办者韩先生就是游戏里尚宗的原型,白人老外算是强尼凯奇的原型,刀疤脸应该算是铁面具卡诺的原型吧,李小龙当然就是刘康的原型。
再后来好莱坞根据游戏拍了两部《魔宫帝国》,刘康的主角地位还是很高的。可惜最近加拿大拍的《新魔宫帝国》刘康主角地位不保成了配角,造了一个原创老外角色做主角。真是电影诞生了游戏,游戏又反过来重新诞生新电影。
想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具备几个必要的条件,其中首要的条件是做到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如何做到准确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呢?李小龙的方法是emotional content,我觉得这句应该翻译成内心的平静。接下来李小龙说:Like a finger pointing a way to the moon, do not concentrate on the finger or u will miss all that heavenly glory.
只有去除杂念,才能获得沉静的内心。如此,你将看到的不再是作为表象的手指,而是照亮内心的明月。
什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把技巧隐于无形。
你面对敌人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我眼里没有敌人。我只是一个抽象的字,没有其它意思。我觉得搏斗是一种游戏,我很严肃地玩这种游戏,作为一个好的武术家,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要将武术溶化,收发自如。当对方萎缩的时候,我就立刻伸张,当对方伸张的时候,我就应该步步小心,处处提防,这就是以退为进,以进为退,当我在绝对有利的时候,不需要我思考,自然就可以打倒对方。
不错,所谓敌人,只不过是一个幻影,真正的敌人藏身于其后,你如果能够消灭幻影,即能够消灭敌人的真身。
这是《龙争虎斗》开场方丈与李小龙的对话。
导演罗伯特·高洛斯毫无名气,生平履历除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之外,几无成就,其实,换任何一个导演来拍,都没有差别,编剧也无关紧要,因为李小龙已经成了金字招牌,人们看的是他的打斗,只要他主演,电影就会卖座。
如开场对话所言,李小龙对于武术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故事随意简单,无法为他的理解添枝加叶,因为人物的根本任务只是打斗,无法实现角色的丰满。
本片故事可用“清理门户”四个字概括,李小龙的打法已难有新意,因为《精武门》与《猛龙过江》已经成了他的巅峰,本片中除了杀死敖家达与韩先生之外,其它都是群殴,无法展现李小龙的过人之处,第二次入地下室也把长棍、双短棍、双截棍通通使了一轮,像是走马观花,把《猛龙过江》再拍了一遍。
就算是单独对阵敖家达与韩先生,也无法与查克·诺瑞斯相比。
对阵敖家达,李带着怒火,因为杀姐之仇。敖家达明显不知深浅,被李连着两次以趁其不备的速度击中面部,等他意识到用手格挡的时候,李换了肘击,恼羞成怒的敖家达企图拉腿暗算,李顺势后空翻,用脚踢中敖家达面部,敖家达飞身进攻,李躺倒地上,正中敖家达裆部,接着是连续的回旋踢、侧踢,一次带助跑的大力侧踢表演,力道生猛,敖家达倒退几步,旁人扶之不住,人倒椅翻。对决本该就此结束,可惜敖家达仍不死心,李无奈回返,又是正踢、侧踢奉上,然后一招大鹏展翅,以一副便秘的凄苦表情,踏死了杀姐的仇人。
这次一对一,干净利落,敖家达毫无还手之力,只等着一次又一次被击倒,完全成了李小龙泄愤的工具,观赏性不差,比之《精武门》同样的愤怒展示,并无实质的进步。
来到影片终极对决,这次请出了大反派“奸人坚”,坚叔惯常在黄飞鸿系列里与关德兴和曹达华交手,本身是会家子,但跟李小龙一比,就显得笨拙不堪,打斗中只有被踢的份儿。为了增加任务的难度,韩先生先后戴上了三指金刚爪、四刀铁手,在李小龙的脸上、腹部、胸部、背部划出了鲜红的道道,成就了李小龙经典形象之一,增加了人物的血性与英雄气概,猛兽出笼,见血而狂,杀焰腾腾。但就算韩先生有了铁手加持,还是体力不支,于是逃入了自己的衣橱。
全片的亮点就此出现,在一个满是镜子的空间,虚实莫辨,人物的影子层层叠叠,空间并不大,却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危机四伏,敌人就在眼前,却无法触及,虽然睁着眼睛,却像一个瞎子。就摄影来说,重叠的人物,有一种力量扩张的气势,李小龙一脚踢出,无数重影让动作更有魅力,好似《精武门》中的迷踪拳,又如多块屏幕同时呈现一个动作,充满了魔幻感。在电影史上,镜子一直是一个颇受欢迎的道具,吴宇森好莱坞代表作《变脸》便借用镜子表达了两位主角换脸后面貌与意识的强烈冲突,以及自我认同经受的剧烈拷打。
这时,方丈关于敌人是幻影的教诲响起,醒悟后的李小龙将镜子一一敲碎(这里应该响起隔壁老樊的“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 于是幻影消失,就在我们等着再一轮激战开始的时候,李小龙一个侧踢,韩先生刚好被红缨枪贯穿,断了气,李小龙有点儿不敢相信,我们也有点儿不敢相信,这位侠客岛主不过如此嘛,明显是还未过瘾。
没有查资料,但我感觉真人快打这个游戏是从李小龙的这部电影改编而来(因为游戏主角的动作完全就是模仿李小龙),然后真人快打这个游戏火了以后讷,又改编成了魔宫帝国这部影片……。说真的,电影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对于游戏里超级血腥的终结技还犹有记忆,今时今日,这种游戏是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游戏厅了……
如果你看过这两部电影又玩过这个游戏,首先,你会赞同我的观点,其次,你是个70后男。
李小龙真的成也时代,败也时代。如果他晚生二十年,他的电影喝动作场面会远比现在精彩,寿命大概也会延长。这应该是李小龙生前演技最成熟,完成度最高,故事性最好的电影。他的电影以现在的眼光看,大概只能算是半成品,但这依然不影响他的高度,他的传奇和我的津津有味——女子跑酷巷战,镜子屋决斗,金刚狼式的金属爪(金刚狼1974年首次登场),这些都是这部电影当年带给观众的新奇感受。
上次看李小龙片子可能还是小学时候(排除初中时候语文老师课上给我们放),印象里这部最“好看”,现在重看也是觉得特别pure entertainment又不觉得差
最后一段多重镜像的部分既是对查理·卓别林的电影《马戏团》(1928年)、奥逊·威尔斯《上海小姐》(1947年)的致敬,也是对武术、哲学的隐喻,太喜欢了。
世界史 李小龙将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处处体现着男性特有的雄浑之美,硬朗的肌肉线条,自信的的王之蔑视,打击敌人时候发出的吼叫,这些都是独树一帜的招牌。不仅如此,他还在动作场面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开头对话中,所谓的敌人只是一个幻影,消灭敌人的幻影,就能找出隐藏在其身后敌人的真身,与结尾的镜迷宫打斗遥相呼应,核心是认识自我,领悟武学真谛。许多日后的功夫明星都在片中露了个脸,杨斯在这些打酱油的明星里戏份最多,灵活的身手,一脸坏人样子,为日后在【血点】中的精彩表现打了个底。
一直不理解一个细节,洪金宝和李小龙打架,为什么脱得只剩三角裤,好基情啊,还少林呢。
情节整得跟007似的,连配乐都像。小龙的武打自不必说;元华居然也露了一小面;金宝兄出场时间还长一点,不过,也就在开头被小龙摔来摔去的几分钟;成龙捏,则压根没找到他的影子,据说是饰演监狱里的一个小恶棍
没有删减的完整版,片头有关于探讨哲学的那一段。李告诉弟子,不要思考,去感受。
我第一次真正看完李小龙的电影,被震撼了,真是大囧+大牛+激gay+无逻辑+超神经质+文艺,就好象A片,情节都是浮云。
李三脚大破韩铁手。以拳脚表达佛理,最后的镜宫打斗不愧为影史经典。B级片因为有了李小龙而得以名垂后世。我好奇的是,基督徒乔宏成天扮高僧,内心没有挣扎么……
镜子戏加星,放类型片世界里石坚这反派也弱智得出格了。说实在的没肯塔基大电影里那个a fistful of yen好看
李小龙所饰演的男主,身上背负的仇恨悲情,和流露出来的勇敢狡黠,让电影中行云流水的动作戏看得又过瘾又爽,不是干瘪的打打杀杀,而是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音效和表情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李小龙的肌肉力量和拳拳到肉的打戏,看得人很过瘾。他真的英俊又可爱!太经典了。这部电影除了唯一的反派boss,黑人和白人的人设都是正面的。两个镜头很疑惑:目睹姐姐逃跑反而关上窗的阿姨,和那个扫地的阿姨,我还以为这些镜头有深意诶。包括那个卧底,原来只是打酱油的。
五星全部归于李小龙!
李小龙的功夫 快 钢 脆。 身手灵活 出手速度快 伴随一声阿斗 拳头已经到对方脸上了。 出手又很辣 特别是窝心脚 空中三脚 都是朝人最软的肉里出杀招。 打出去一拳是一拳 不拖泥带水 回拳防守同样清脆利落。 看他打完全是一种享受 替那些和他演对手戏的龙虎武师感到佩服。包括本片的成龙
李小龙的功夫哲学总结起来就是:很有感情能产生信仰;很有感情能进入精神世界;很有感情能击败幻象。他的动作、表情、嚎叫浑然一体,已达到了得其神,忘其形的境界。他的“我”与“对手”都不存在,实则是忘记功夫技巧后对功夫精髓的整体掌握。他在电影中完全进入自我想象,成为而不是表演他所扮演的角色,达到乐在其中,物我两忘的境界。用杰克史密斯的说法,这种表演就是人肉致幻剂,达到了信仰的高度,只要有了这种演员,就可以把假景变活,引领每个人去探索未知的精神领域。
这部电影李小龙没的说,就是除了李小龙外其它人的打斗场面看着不过瘾,两个男二其中黑人还行,另外欧洲白人那个动作太一般了,直观的感觉他就是半路随便学学的那种,动作生硬又难看,还有大反派石坚的动作也不满意,查了一下资料他的功夫底子挺厚的,觉得是因为他在片中角色的约束(一支断手可以接很多武器),感觉笨笨的,那支断手接的武器明显能看出就是拿在手里面的,好出戏哦,没觉得他是个武打高手,鉴于以上这几个缺点我一直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这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第一部李小龙主演的国际化功夫电影,很多国外观众是从这部电影才开始接触到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的,还有一点就是这是亚洲人第一次好莱坞当主演的国际化电影,具有开创的意义,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为以后的中国功夫电影走向世界奠定了非常大基础。
初中那年看过。。。这是最喜欢小龙哥的片子了~~故事完整,情景跌宕起伏,小龙哥帅爆了~~ 镜迷宫的打斗太精彩了~!!
73年,虽然很狗屎的剧情,非常简单无脑,几乎没有缘由的见面就是打。在比赛的时候慢镜头单踢那外国佬,虽然现在的打戏已经很少看到了,三角裤衩洪金宝,还有龙套成龙和元华。对武术的探索得到一个新的高度,武打理念上升到了某种哲学境界。7.4
这部对龙珠漫画影响很大。从龙珠的作品标题、三年一届的武道大会、参赛选手和功夫服装、主角时而幽默又目光冷峻,孙悟空也相似。同时电影又有点肖恩康纳利版007的风格,反派如同抱猫的骷髅党又像诺博士。风一样的拳脚、双截棍、最后镜子迷宫打戏,视觉都很精彩,(打到出汗!)为此可以忽略电影剧情的跳跃。还有成龙的龙套客串~李小龙在世界上展现了和大清辫子人不一样的华人角色形象,这点相当杰出。
这片的意义就不必多说了,只说全片最霸气台词:“木头是不会还击的”!制作水准确实是很好莱坞式的,剧情粗枝大叶,整体十分商业。不可否认,好莱坞给龙哥的限制是明显的,即便他此时仍处巅峰,几处打戏依旧出彩,整体却远不及《猛龙过江》。不过片中展现了他一些哲理性话语,可见当时他已经有意识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截拳道]吧)融入电影,可惜创作刚进入这方面,不久便与世长辞了。而如果他不是离开得这般迅速,我想他的作品将谈到他更多的功夫哲学,那时就绝不止是武打片了,是直到今天也没人做到、观众也不曾想象过的、新的电影类型
现在的人看此片感受可能不深,但是在此片上映的1973年那个国人垂丧自艾的时代里,李小龙横空出世的精悍、凌厉、智慧的银幕形象,就像一道光,刺破了重重的黑暗暮霭,带给国人无与伦比的温暖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