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同谋还是从犯?
作为侦探三部曲最后一部的《同谋》虽然片名未再接续《C+侦探》、《B+侦探》,但故事却仍以《B+侦探》最后留下的悬念为起点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侦探疑案。
剧情的设计围绕“同谋”的主题演绎为双线立体故事。一方面,为解密父母死因的泰国侦探陈探与为弟复仇的马来西亚侦探郑风喜结成同盟追查真相。在这条线索上,二人最初的交结完全出于利益,人生地不熟的陈探需要郑风喜这样的地头蛇的帮助,而郑风喜也将陈探视为提供财源的主顾。但在调查过程中,二人却因各自与毒贩的仇怨锁定了相同的目标,甚至成为朋友式的同盟者。但当郑风喜发觉陈探在挖掘真相过程中采取了非法绑架时,他一度拒绝做陈探的同谋,但最后为了破获真相还是选择做了从犯。两个臭皮匠似的私家侦探与贩毒集团斗智斗勇的同时又在内部大搞尔虞我诈的智力游戏,果真应了那句“同行也没折扣”的台词。
另一方面,作为首要线索,陈探在挖掘杀害父母真凶的过程中,采取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宽严结合的八字方针。由此出发,他绑架柴哥、盯梢波叔、追踪阿鹏和大军,既是为了寻找证据,更是为了引出首恶青爷。影片最后柴哥微笑着出现在芷慧面前的结局再一次印证了陈探强调的办案原则:只追究主谋一人,其他胁从皆可放过,完全符合江湖豪杰侠义复仇的风范,却缺少了点现代法治社会依法量刑的理性观念。不过对于人情丰富的炎黄子孙来讲,似乎这样的结局总比《天国逆子》中儿子告发亲妈温情许多。
《同谋》编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影片结尾用辉仔和波仔双雄救驾的情节呼应了此前柴哥口述中陈探父母的恩与阿探眼见到清爷灭口的怨,最后又用酒店钥匙作为尾款来源引出了郑风喜揭露陈探诡计的倒叙,从而解开了柴哥失踪之谜。主体剧情基本及格,唯独不喜欢郑风喜与孪生弟弟在戒毒所煽情对白的情节,太过烂俗、老套,非但煽不起任何亲情好感,反增累赘的厌烦恶感。
两大影帝男主角互飚演技成了本片一大看点。有了《C+侦探》与《B+侦探》的铺垫,郭富城在处理陈探这一核心人物上几乎已经到了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地步,既保留了主人公在前两部展现出的坚定甚至固执的个性,又为其注入了新的特点,即在经历了诸般凶险沧桑后,陈探身上的轻率无赖气在《同谋》中有所减弱,沉稳与干练则悄悄潜入他的一举一动。综合三部影片中陈探的变化,似乎也在昭示着凡人修身时由青涩到练达的成长过程。张家辉饰演的郑风喜在本片中更多地承担了喜剧效果,照片收数的伎俩、打斗间歇的哮喘、被蒙头时仍不放弃的咏春起手都使得观众在紧张之余会心一笑,从而令时时惊悚、处处寒颤的悬疑情节适时地得以舒缓。唯一的女主角江一燕形象还可以,但不知为什么几乎每次出现都是头发遮面、脑袋歪斜。是为了增添影片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氛,还是因为拍片时受风正不过来?如果是因为前者导演故意为之,似乎达到了一点目的。如果是因为后者,推荐活络油。
2 ) 哑火的双探档
在最近几年,能做成三部曲的香港电影真是少之又少,麦庄的《窃听风云》系列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例,虽然第三部还未上映。还有每年主打贺岁档的《我爱HK》系列也已经做了三部。再有就是彭顺导演郭富城主演的这个侦探系列,从《C+侦探》到《B+侦探》,再到如今的这部《同谋》,系列整体所呈现出的疲软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以悬疑加犯罪为主要元素的影片,编剧未能写出一个逻辑严谨且带有说服力的故事就意味着全局皆输。
一开始的《C+侦探》之所以获得了还不错的评价是因为它在完成故事的同时还带有一种异域色彩,导演刻意通过色调以及音乐来让观众嗅到一股泰国的气息,同时喧闹的大街小巷也为电影增添了市井味。至于故事讲得如何,只能说这种带有推理性质的电影在中国还尚未形成气候,故而在条理清晰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悬念就基本合格了。如果说第一部还能靠着出色的氛围夺取眼球的话,那到了《B+侦探》就真的有点儿黔驴技穷了。不仅故弄玄虚的剧情让观众的耐心消磨殆尽,连讲故事的手法都是那么破碎不堪。能看出电影想走类似于《七宗罪》式的精神犯罪类型,奈何编剧功力不够,最后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到了这部终结篇,前面两部埋下的伏笔都要做一个了断,所以这里就直接把陈探调查父母遇害原因的这个过程当做了主线。既然要把三十年前的案子翻出来,那么理所应当这个过程应该是抽丝剥茧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陈探通过一个名字套出另一个名字这样的苍白设计。我想编剧也意识到了这种类似于寻人游戏的剧情无法满足观众,于是乎安排了张家辉饰演的郑风喜来平衡戏份。郑风喜这个角色和陈探一样也是个侦探,但其实他充当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就像华生之于福尔摩斯一样。既然两个人无法都是神探,那么在功能上就要有所区分,即个人要有个人的存在价值。抛开前两部不谈,在《同谋》中陈探始终处于一个苦大仇深的状态,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出真相,显然这样单一的角色会令观众乏味,所以在郑风喜的性格设定上需要加入幽默的元素来调节气氛,但很可惜编剧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硬说在郑风喜打咏春时出现的那条内衣是笑点的话,那么这样的笑点也未免少得可怜。既然无法把人物写得轻松些,那么只有赋予他一定的特色——郑风喜的功夫还不错,不过这个不错也只是必要的时刻能抵挡一阵的意思。另外导演还嫌不过瘾,硬要在结尾安排那突兀的对战,一顺手还解决了郑风喜为弟复仇的问题。从这个省事的剧情设置我们就看出了编剧的思路是多么的匮乏。
通常我们看一个推理电影,编剧必然会在片中对观众有一个误导,从而无法窥见故事的真相,这样观众才会在结尾做大吃一惊状。但在这部电影中,可以说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幌子,陈探只是不断地从柴叔的口中听到一些名字,但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却不得而知。也就是说观众无法从一堆人名中判断出谁是凶手,这种参与感的缺失令影片的乐趣丢失了大半。除此之外,片子在大boss的选择上也让人感到失望,就像一个推理小说的作者为了让读者猜不到结局,所以他挑了一个与之前情节毫不相关的路人甲作为凶手,这种剧情设置可以说是违背了推理的基本原则的,这也就直接导致陈探之前花大工夫搜集的那些证据在观众看来是无意义的,你可以说这是为了捍卫陈探心中的正义,但一个在片子结尾才突然提到并出现的凶手在观众眼中和路人并无二致,可笑的是导演在揭露凶手的镜头上还故意用了几个局部特写来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但是镜头拉远后整个大boss露出真身则彻底让观众迷茫了几秒,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形象最后无功而返确定这就是个路人甲,心情瞬时跌至谷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导演最后有所补救,原来之前柴叔的失踪是陈探设的小局,这也就解释了陈探自言自语的背后真相,这一点小小的设置多少为电影挽回了些面子。
3 ) 面对江一燕,郭富城很为难
之所以有点喜欢《C+侦探》,是因为影片有着怪怪的味道,没有一味的探究在传统侦探片里,而是拍了一个性格上有缺陷的小人物,再加上故弄玄虚的故事情节和异国他乡的特殊环境,所以能够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这一系列拍到了第三部,这部《A+》就完全没有了前作的味道,风格大变,简单的案件故意去弄复杂,而且找来的配角越来越不给力,江一燕的感情戏估计让郭富城都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去对接了,在的士中那一段尤其明显,江一燕突然深情款款的开始说着台词,眼里还泛起了泪花,郭富城就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表情去接了。。。
除了张家辉,本片中其他都没什么看的。。。
4 ) 其实是寻人启事的解锁游戏?
剧情节奏是这样的:
张叔:你去找柴哥问阿鹏吧(谁哦)
柴哥:阿鹏死了
回头找张叔,张叔:你去找辉仔(又是谁哦)
找不到辉仔又去问柴哥,柴哥:你去找波叔吧(谁again)
然后找到了波叔,波叔就挂了
然后芷慧:我们去找大军(……)
找了一圈,原来是清爷杀的哦(又是谁啦)
最后马sir出现伟光亮一把,在马来西亚搞什么主旋律啦
5 ) 完了?
刚知道这电影,有点期待。
毕竟对这类的悬疑的电影有偏好。
看报纸说是C+ B+侦探的终结篇。
特地去看看前2部。
结果,第一部没看完。。
还是决定到戏院看了再说,后来发现,其实第一第二部没看也对这个影响不大。
剧中会出现很回闪片段就交代了之前得一下剧情了。
但,
说回这电影,导演布的线索很多,但在解迷得过程中明显没有把事情给讲清楚,营造一下悬疑的感觉,但节奏把握得不够好,感觉慢的有点做作。
剪接方面也有点乱,总想留点悬念卖点关子。结果给人感觉是除了乱外没什么新意。
电影的亮点是结局,说的不是boss的那段。
是最后风喜解开陈探的局那段,确实很出色。
希望彭顺导演下部能有更好的表现。
6 ) 《同谋》:A+的片名,C+的质量
看完《致青春》,影院老版送票给金牌会员看加场,说是什么五一特服,结果欣喜的我发现票的截止日期是4月30日,当日又没有点映场,看来“钢铁骑士崛起”还是得自掏腰包去享受。一番思想斗争,选了《同谋》的场次,除此之外你还能选什么。说实话,彭顺单飞制作的这套“痞探”系列我并不怎么感兴趣,有印象的几乎就是那较为有趣的从“C+”到“A+”的片名和那首《me panda》,可现如今,片名也由原来一脉相承的《A+侦探》换为了没什么味道的《同谋》,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能够咀嚼的东西,所以,在此也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吐槽几句。
影片故事完全没法同前两集相提并论,只是故弄玄虚的扯来扯去,陈观泰等人神神秘秘的和郭富城打太极,但每次又近乎和盘托出的线索又是那么的牵强和无意义,以至于最后终极boss几乎可以说是自愿暴露的,有着哈利波特般身世的郭富城和张家辉在片中几乎就干了三件事:玩命的查、没命的虐、惜命的跑,而且换来证据的过程是那么拖拉,缺乏系统和条理。完全搞不懂结尾二人那段漫长的被虐过程有什么意义,终极boss指挥郭富城在马来西亚驾驶的士横冲直撞这种令人莫名的蛋疼桥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阿牛等人更是来的突兀,去的离谱,各种滥俗和模式化的情节被导演自以为是的拿来制造高潮,却不知观众早就猜到了下一场前戏。张家辉饰演的郑风喜可以算是个强行植入的角色,用来替代前作中死去的廖启智。其实廖启智饰演的风泽本来是个更加有戏的角色,甚至有可能实现角色定位与属性的反转,可惜编剧修行不到,只得中途草草荒废。张家辉一副唐尼版福尔摩斯的造型,发型类似,穿着相仿,除了将波西米亚式的艳丽换做了现代雅痞的粗野,而且同样打得一手好咏春,这是又一次如《消失的子弹》般的低劣模仿。
看完全片,唯一欣慰的,是结尾郭富城战胜了心魔,终于卸下了背了整整三集的沉重负担,《me panda》那淘气的旋律再次响起,使我仿佛又一次的回到了当初看《C+侦探》时的新鲜与好奇,不过现在,只能静静的见证这套愈演愈劣的系列终结。
7 ) 好与不好并存
影片的整体格局已经从窄巷中走出来,彭顺将自己原有的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转化为更成熟的导演手法处理,在最后一场高潮戏中,交叉剪辑被清爷毒打的郭富城、张家辉以及三十年前被毒打的陈探的父母,不仅延宕了高潮,更将人物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在动作戏的处理上,彭顺的处理手法甚至有一些林超贤的影子,力度和落点都拿捏得较好,实属不易。
作为侦探三部曲的最终篇,最难的是对于结尾的处理。片中,陈探静静看着已经放完胶片的白墙,老照片版的复古构图,唯有放映机“吱嘎”声的静默片段,是从一部规整悬疑片到“好片”的飞跃。留出一点空间给观众,仿佛人人都成为了局中的一份子。
其实一部悬疑故事要引人入胜,必须有丰富和环环紧扣的细节,导演这次集中火力讲述陈探如何查出杀父母仇人的下落,当中不乏故弄玄虚的情节。可惜,除了无声录音带和神秘菲林之间的联系有点心思之外,在陈探来来回回查问追踪的情节上,累赘又重复,难以引起人对真相的兴趣。千呼万唤等到真凶出现,亦未能掀起全片高潮,反倒有点泄气。
故弄玄虚的音效总让人感觉此处有伏笔彼处有隐线,事实证明终究是观众想太多。故事内核平淡如水,集天下狗血之大成,人物扁平,台词风马牛不相及,还有结尾的长时间定格镜头究竟是闹哪样啊,观众伸长脖子不是看导演你cos蔡明亮好吗!!
一般般般。
我倒是觉得起码是比上一部B+强点
狗尾续貂
真没刺激到我,,,
一对患难同行双宿双飞的故事,同谋一名再贴切不过。张家辉果然是老少咸宜。
续集,没看前2部的人会看得云里雾里
与女性胸罩罩杯成正比,A不如B,B不如C。
字幕表一出,观众们便迫不及待地起身离场,一如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追随着雨季进行大迁徙的角马。
要求严一点的话,至多给2个星.算个二等生.
从C+侦探至今,三部曲真是一部不如一部。第一部带来的东南亚风情和色调送上的惊喜也基本消失殆尽。整个情节真是乱码七糟,悬念还弱。不过张家辉还是很出色的。结尾的反转与最终重现的风骚小曲略回力吧。结尾还搞了个固定长镜头,我总以为会蹦出一只鬼。
可以负责任的说,作为一部惊悚片,电影最吓人的是配乐
不是每部探匪片都叫做杜琪峰
看完这部电影,不知道它到底想讲什么、在讲什么、讲了什么,一头雾水。还有郭富城那一脸惊愕的表情,破事都没发生,瞎紧张个毛线……
烂得特别努力,各种奇葩台词“30年前我救不了你父母,这次我绝不错过”什么叫不能错过啊你赶投胎呢
看完C+侦探以为B+会好点吧 看完B+以为A+会好点吧 看完A+ 觉得当初何苦看C+啊掉进个坑 结尾所谓惊喜比较无感 用滥了 彭导心思根本不在推理上 使得整个系列不伦不类 神剪辑鬼片才是正道 辉哥确实光芒无敌 此人一出 在座看客皆呲牙大笑 智商都被他迷掉一半
没有那么渣好不好,刷低分的拿几毛?
(02.05.2013;04.08.2013) 3.5 不得不承認沒前兩部好看 但是我依然很愛郭富城=3= 最後的抒情長鏡頭 看得我心潮澎湃!
江一燕太丑了,特别是近看。
郭富城最近的造型总让我想起Joe Jo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