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 had a friend……
I had a friend…… 1.干豆腐这次是超级啰嗦的、没事就嘬一口随身酒瓶的、烂酒鬼化妆师……不过没看出他对化妆这项工作有啥突出贡献……不过他真的演过李尔王吧 2.屋内场景真是猥琐阴暗,就两个房间来回倒腾……但这也是舞台剧改编成电影的成功佳作吧,而且是全片用台词撑满了的……话是不是太密了……
2 ) 1+1<1?
请原谅我打了三星。你要说演员的演技,那绝对五星没错。作为一部戏剧改编的电影,各种冲突啊表现内心啊,各种走心的暗示啊,那都是少不了的,演员演技真没话说,唯一的问题是,那么多我喜欢的演员在一起,说哪个角色的坏话我都舍不得,以至于看到半截,隐约觉出人物的私心来时,内心冲突是剧烈的:诶,他这么做不大好吧,也许只是我多心了?这样反复想,看到片尾也舍不得讲出个所以然来,要说看演技当然过瘾,各演员说台词可是真好听,但是它到底说了啥?不知道,完全不知道。
和所有戏剧一样,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比较集中,这部影片就更集中,就发生在一晚上。这一晚上,化妆师诺曼给名演员(在剧中被尊称为Sir,故意地,连个名字都不给)上装,哄他上台。其中穿插担忧而又气恼的演员夫人(尊称为Your Ladyship,同样,不给名字,顺,Sir喊她叫pussy,这个是昵称,不算名字哈),反复确认是否能开演的剧院经理Madge,试图讨好Sir而获取主角的年轻演员Irene,企图扳倒Sir的另一演员Oxenby,晚年得到提升倍感欢喜的Geoffrey ,以及中间演出的《李尔王》片段(李尔王真是部好剧,BTW),这基本就是整个剧情的梗概了。
其中万众焦点肯定是Sir,他是整个剧院的核心,说所有人观众都是冲他来的一点也不过分,也就说,这剧院所有人的生计都仰仗于他。他被称为暴君,这一点安东尼·普霍金斯表现得比较少,虽然的确喜怒无常,但是看着就是个生病的老头,被迫进行着一夜又一夜的演出。虽然里面也有骚扰年轻女演员的举动,虽然也有拿诺曼撒气的时候,但是看着他可怜兮兮地道歉,真是瞬间就原谅了Orz,完全恨不起来。安东尼·普霍金斯童鞋把这位名演员悲凉而孤寂的情境表现得太好了,以至于实在不能理解剧院的人为啥叫他暴君啊囧。不过,如果是另一个人演,我估计就能看出是暴君了吧。
诶,你要说Sir是被迫每夜演出呢,Her ladyship肯定不同意。她看着丈夫发癫疯狂消瘦却劝不住他放弃演戏安心休养。她是他的妻子,可又不是。她的丈夫生生被剧院/诺曼抢走了。在诺曼口中,Her ladyship非常碍事,他极力阻止Sir和Her Ladyship见面相处。但仔细想来,夫人困境不由得她不恼火。一方面她怨恼Sir的薄情,甚至不演戏时她也无法知晓丈夫的行踪,形同陌路却不肯离婚,要封爵嘛;而另一方面她又确实担心Sir的身体,完全经不住折腾,哪怕神经各种错乱还硬要按时演出;而生活的窘困更让她难受,被尊称为Sir,Her ladyship却贫困如此。安东尼·普霍金斯和伊恩·麦克莱恩两位大拿的夹击下,艾米丽·沃森显得有点气力不足,不过她的戏份本身也不算多。讲道理,她本该是被Sir辜负的女一号,但气恼有余,委屈不足。顺,她在《梅林传奇》里演女巫师哦。
但你要说Sir不是被迫演出呢,看诺曼的举动又像是。剧院经理和夫人都认为Sir身体不适应该放弃演出时,是诺曼坚持演出没有问题,当Sir诉说不适退缩时是诺曼哄孩子似的给他打点好戏装,用无数的赞誉粉饰这位老人的处境,哄他上台。你要说诺曼是Sir的真心好友?恐怕有点悬。戏一旦落幕,诺曼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诺曼大发脾气,在Sir恳求他不要再说“他的朋友的故事”时,他并不会就此停下。在Sir离世之后,他破口大骂,并情绪激动地马上谈起了工资必须按星期发放,并不能因为主演离世不演,就按天发。然则诺曼的演员是Ian McKellen啊,这么可爱的老头子,我是不打算讲他角色的坏话的。他干啥都有理,真的。哦,顺说有的版本有关于诺曼的gay向暗示,这样很多剧情都更好解释了。
后面的角色就随便提提吧,嗯。
剧场经理Madge大概是Sir辜负的第二个女人吧。(有没有第三个?第四个?据对话看来会有)我只想说这角色好暖心,是本电影我为数不多能看懂的角色。顺,她演《幸福谷》里干事超级利索又超级负责的酷酷女警官哦。
那个年轻演员Irene想攀高枝嘛,但是她长得那么俊秀完全怪不起来,而且对方是安东尼·普霍金斯嘛,要我也要各种找借口去他化妆室,咳咳,我在说什么。
Geoffrey童鞋老来得了个比较重要的角色,突然就想试试自己潜力多大。我没太懂这个角色在剧情中的意义,也是是Sir对新人的不信任和严格(严厉)要求?也许是说明很多人仰仗Sir维持生计?也许只是两个老人对照?我不懂的。
Oxenby这个角色倒是很好理解,就是看不惯Sir,看不惯大家哄着他。
总之,想想这人物关系,就替Sir累得慌,反正没人关心他是不是油尽灯枯。也不是哈,her ladyship 是关心的,但是他drive her away。Madge也是关心的,但是两人从未挑破,也从来没可能,导致故意疏远。身边只剩下诺曼,抱怨的诺曼,喝醉酒了的诺曼,满心不高兴的诺曼,生怕他不演了的诺曼。
哦,顺说,里面Sir无数次表达对戏剧的热爱,对莎翁的热爱,然则,哎呀,看着还是难过。
犯懒,就写到这吧,总之,勉强推荐看这部剧,然则,看不下去真不是你的锅。
3 ) 咱们都有一些自己的不幸
咱们都有一些自己的不幸,都有一些,就看能否互相理解,尊重彼此!
工作的时候,觉得诺曼像个母亲。除了化妆,还得处理各件琐碎事项,排解爵士的各类负面情绪,安慰兼鼓励,这些他都做的用心,耐心。而心烦的时候,就喝口酒来浇愁。见自己的努力使爵士能控制情绪,并以更为强烈的感情完成演出时,诺曼是欣慰的,骄傲的。那种轻松,就如同别人夸一个母亲养育的孩子漂亮,聪明,能干时母亲的感受。
然后,爵士终其一生都没想到过要感谢诺曼。如同一个孩子在长大成人后,生日当天只记得庆祝自己的诞生,却从未向经历过种种痛苦后生下自己的母亲表达过谢意。这难以承受,也难以言说!
然而,对爵士来说,自己是不愿演的,或者说已经厌倦了。可诺曼总能想法将他送上舞台,他也总在违心的做自己虽擅长却不愿的事。压力与日俱增,痛苦感促使他在舞台上的感情更强烈,近乎崩溃!他可以停下来,但没停下来,除了演出本身能使他释放之外,身边的人,尤其是诺曼,也不希望他停下来,他避无可避。然后,在他心中,那个希望他停下的女人,成了真正爱他的人。
也许每个人都要面对这,自己想做的事和父母朋友希望我们做的事,只能二选一。不论怎么选,如果能互相理解,尊重彼此的话就好了。
4 ) 戏
The Dresser。。如果说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无法理解到sir内心的悲凉孤寂,那么在影片结束的刹那,我顿悟了。毋庸置疑,sir是一个好演员,他分不清戏中与戏外的最根本原因是他均融入了真实的感情,对身边所有人都是,而反过来看看他身边的人,Norman、her ladyship这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应该站在他身边做他的知己、他的爱人,却在说服自己对他演戏。他们才是标准的人生如戏,而sir是戏如人生。只是他们两人的方式不同,他夫人用了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厌倦了演戏(sick),他的化妆师说服自己去忍受是为了他自己,因为他无法想象sir不出演后他自己的生活,看上去他对sir百般容忍、呵护有加,实际上他只是在害怕自己的生活有变,而不是害怕失去sir,与其说他在说服不如说他在逼迫。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可以论证他在容忍,他经常在和sir的交流过程中喝酒,而且大部分情况是在门背后喝,这个举动看出他在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看了影片前半部分,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好搭档,以为化妆师成就了他,但是后半部分,风雨骤变。最后一场戏出演的时候,King lee去世了,Sir把悲凉和绝望演绎得完美是因为这也是他内心的感受,而唯一懂得这点的人只有Madge,一个真正爱他的女人。谢幕时,所有人都在兴奋地喝彩,Madge在哭,足以证明懂得Sir的人只有她一个,至此,Norman这个假朋友也无处遁形了,他开始得意地暴露自己的真面目,手舞足蹈地说演出是多么精彩,甚至带着花环庆祝。他的朋友时日无多,他却在欢呼雀跃,某种程度上他比Sir的夫人还可怕。最充满讽刺意味的是结尾,当他看到Sir去世的一刹那,他脸上出现的不是悲伤而是惊恐、无助、绝望,所以他说感受到了Sir说的晕眩感,因为此刻的他正如片头看到的Sir。他不用演戏了,把自己的真面目暴露出来,甚至仅仅因为sir忘记在致辞里提到他而耿耿于怀,滑稽地加上dresser,破口大骂其忘恩负义,他以为他的演技能骗得了所有人,荒诞的化妆师。
Sir的绝望是因为他看透得太晚,dresser的绝望是因为他看不透,究竟在这场戏里,谁看戏,谁演戏,冷暖自知。
5 ) 陪伴也无法解决孤独
对sir的印象还总停留在食人狂的角色,但在这部电影里终于改变,两个老演员有极其动人而扎实的演技。
sir是一个献身戏剧的人,从夫人的字里行间知道他违抗父命从农村出身进行戏剧生涯的奋斗,后来或许因为娶了有贵族身份的夫人而地位抬升,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事业成功,而愈热爱戏剧,便越会感受到其中的痛苦,首先是内心深处来自父亲得对自我的不肯定,深层自卑,第二层则是现实中各种对他所喜爱的戏剧事业的阻碍——战争、剧团的衰落、电影事业的兴起、从事戏剧的经济困难等等,都在让这位老演员感到恐惧,第三层则是作为一个好演员必经的痛苦,sir演的角色均来自莎翁戏剧,充满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拷问,想演得好就必然需要对角色有极其深刻的理解,真实地模拟出角色的痛苦,那么每一次的表演事实上就是对自我的拷问,就是一次次地经历痛苦,这与sir对戏剧的爱互相消磨。最后,则是sir自己年龄的衰老导致的恐惧,衰老便意味着戏剧事业的结束,对于一个热爱事业的人而言就是一种极大的折磨。
尽管如此,影片中的另一主角化妆师是最了解sir的人,他感激sir对自己的欣赏,因而尽心尽力地为其服务,甚至于没有了自我的生活,他对于sir的期望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期望——我能服务好的演员就是我的荣誉,在sir身上,似乎寄托着化妆师自己对于戏剧的热爱,因而他也似乎享受哄骗和宠着这位脾气不好要求严格的sir,在这一过程中,他认为与sir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可是这些在sir看来似乎太过平常,与其内心的痛苦相比,微不足道,这或许也是为什么sir最后的自传甚至都没有提到化妆师,而化妆师也在醉酒中无比愤怒与无奈,sir的死去,对于妻子对于剧院,影响都不如对于化妆师大,化妆师的人生价值到此便陨灭在那间窄小的只为sir而设的化妆室内。
6 ) 生于莎剧,死于莎剧
(文/鬼脚七)
安东尼·普霍金斯和伊恩·麦克莱恩,光是这两个名字就足以让《化妆师》有足够的看点,更何况在这背后是莎翁戏剧的悠久传统和英国舞台表演的独特骄傲。《化妆师》不是一部耀眼的、飞扬跋扈的大制作,但是却让人心有戚戚、感念万千,可能这是一部难得的在纷繁复杂的特技光影之外,还能带领我们重返表演真谛的怀旧之作。
回到影片,这个改编自罗纳德·哈伍德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同名戏剧的故事,讲诉了一个年近暮年的戏剧演员和他合作多年的化妆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一边是再战争当中苦苦支撑着小剧团,毕生演着莎翁名作的舞台演员;另一边是在后台给他化妆,给予鼓励、为他打点一切的化妆师。相比起其他工作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演员和化妆师之间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似乎永远只在后台的化妆间当中独处在一起,在这个封闭的私人空间当中,影片给予了霍普金斯和麦克莱恩巨大的表演空间,而这无疑正是影片最大的看点所在。影片开始于一场演出之前,霍普金斯饰演的戏剧名宿疾病缠身几近崩溃,甫一登场,就不断地在清醒和歇斯底里的状态中来回切换,甚至连他的妻子也无法确定他是否还能继续上台表演。一个固执的老人远比冲动的年轻人更加可怕,这个演了一辈子莎翁戏剧的老头除了在舞台上激情洋溢,也在生活中精疲力尽。他是一个为了表演而疯魔的人,没有停歇,没有个人生活,甚至没有名字,人们称他为“先生”——这只是一个在他变成李尔王、麦克白、亨利三世、哈姆雷特之前的代号而已。影片将化妆室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归宿之地,在这里,平时脾气暴躁的“先生”坦然地展示出自己的脆弱、恐惧和无力,当然也直面他在全身心投入表演之后留下的那个空洞,而这一切,都要交给深谙他性格的诺曼像对待婴儿般来一一平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会看到,在那扇贴着“化妆室”字样的门后面,“先生”和诺曼完成了某种融合,他们各自将自己的某个部分拆解出来,共同形成了下一秒将会在舞台上亮相的那个人物。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之上,我们在影片结束时候的怅然当中,才能真正理解“先生”和诺曼各自的悲伤所在。“先生”和诺曼都并不完美,一个任凭着糟糕的脾气玩世不恭,一个依靠着酒精和忍耐克制心情,或许只有当他们合作的时候,在能够在舞台上将心中郁结一扫而光。岁月的侵蚀、战争的阴影、事业的窘境、以及年轻人不再爱看戏剧的落寞,这一切都被他们放在化妆室里消化和过滤,他们以此来完成自己对现实的抗衡。所以当“先生”演完他的第227次李尔王后溘然长逝时,诺曼却像一个孩子一样,开始数落起对方的各种缺点,甚至因为怪罪对方没有在“感谢名单”上列出自己的名字而偷偷补上。在这种大悲无泪的反常中,诺曼失去的不只是一个相伴多年的朋友,而是自己的某个部分。没有了“先生”,对于世人而言只是少了一个演员,而对于诺曼而言,则是从此再没有李尔王,再没有莎士比亚。
在这种细密的情感交织当中,霍普金斯拿捏尺度精准的疯狂和麦克莱恩细致微妙的敏感自然是《化妆师》当中最大的看点——但是不尽如此。正如每一个戏剧演员都梦想着出演莎士比亚作品一样,每一个和莎翁有关的作品都暗含着对于莎翁的致敬、交流和应和。在“先生”和诺曼的迥异生活态度和性格特点之间,在化妆室的镜子和桌子之间,其实这部影片有第三个主角,那就是莎士比亚本人。无论是演遍了每一个莎翁作品重要角色的“先生”,还是熟知每一出戏任何细枝末节的诺曼,以及遍布影片当中他们在对话当中随口引用的莎剧台词,都在某些瞬间,将他们化身成为莎士比亚在当下的替身和映射。而也正是从他们眼中,影片展示了这个寒酸小剧团中的各色人等:难以忍受“先生”糟糕脾气的妻子,想要按照自己风格行事的新人,迫于生活压力退出的演员,以及浑身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他们身着着剧中的戏服,却在后台讨论着自己的故事。莎士比亚与二战期间的这个无名剧团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交互,角色与身份之间的对应关系微妙而值得玩味。戏中戏的嵌套将这个本来单薄的故事上升为对于莎剧的注解,随后共同指向了莎翁作品最沉重的那个主题:我们终将毫无还手之力地面对命运本身。在这种形式当中,《化妆师》完成了对于颇具有英伦风格的戏剧形式的炫技式回归——它最终呈现出的,是一出睿智、优雅、感情沉稳而真挚、对表演要求近乎苛刻的莎士比亚式悲剧。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再次回顾哈伍德写作的这个剧本的“历史血统”,将会看到在《化妆师》在两个个体的终生友谊,到战争背景下的艺术孤岛,再到莎翁作品的跨时代共鸣这样层层扩张的主题延展之外,更大范围的互文和共鸣。哈伍德根据自身经历所创作了《化妆师》的剧本,他本人正是化妆师诺曼的原型,而“先生”的原型则是唐纳德·沃尔菲特——这位被英国国宝级演员彼得·奥图尔称为导师的演员无疑是莎剧历史中最伟大的男演员之一。1983年,这个剧本第一次被改变成为电影,“先生”和诺曼的扮演者分别是阿尔伯特·芬妮与汤姆·康特奈,两位都是出身舞台而后在大银幕上功成名就的老牌演员;2015年新版,安东尼·霍普金斯与伊恩·麦克莱恩同样出身舞台,同样是莎剧演员,同样在进入电影圈之后光彩照人。很难说是这些深谙莎剧的演员们成就了《化妆师》,还是这样的一个作品永远都只能由这样的演员来饰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四位演员当中,有三位都因为在艺术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爵士”(Sir)封号,刚好正是剧中对于“先生”的称呼,冥冥之中似乎暗示,这部剧本或许只能由那些像“先生”一样献身于舞台的戏骨级演员才有资格出演。如果出演莎剧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如同“最佳主角”的赞扬的话,出演《化妆师》,就是“终身成就”式的敬意。
正因为如此,《化妆师》的意义远远不止一个后台故事那么简单,它代表着对于戏剧传统的无声返照和怀念,也成为了一个好演员理应获得的终极褒奖——正如“先生”过世之后所接受的待遇一样——“给他盖上李尔王的披风”。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12月号
7 ) 影评,化妆师 The Dresser,看影帝飙戏,爽爆了
下载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一睹Anthony Hopkins与Ian McKellen两位老牌演员的超级演技、飙戏。个人对于演技派演员十分推崇,因为他们是用心在演戏,戏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赚钱,而是一种价值与人生境界的体现。相比之下,看看现在某国搔首弄姿的艺人们就感觉不爽,没有演技,全靠床计,太可耻了。
烂番茄新鲜度:100%(这是对于两位主角演技的最高褒奖)
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Ronald Harwood1983年的同名戏剧改编,Richard Eyre导演。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巡回演出剧团打算在一家小型地区剧院排演莎士比亚的名作《李尔王》,但这个夜晚在后台发生的事情影响了所有人的命运。故事从始至终体现了Norman对于Sir的友谊与忠诚。
该剧的原型人物就是Ronald Harwood本人——他曾是著名英国演员Donald Wolfit爵士的化妆师。
主要演员:
Anthony Hopkins,饰演Sir。爵士头衔,因主演《沉默的羔羊》而获得奥斯卡男主角奖,演技与职业素养兼备。
Ian McKellen,饰演Norman。爵士头衔,出色的莎士比亚剧演员,演技不亚于Anthony Hopkins。
影片看点:
1. 戏中戏,片中的Sir,就是一个莎士比亚剧演员,演绎着剧中的悲喜剧,而现实中的Sir就像戏中的人物一样,经历了许多。最让人唏嘘的是影片接近尾声时的场景”被盖上李尔王斗篷的Sir“,想一想,不禁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2. 影帝飙戏,影片大段的情节聚焦在Sir与Norman身上,从两人的对话,两人的表情,两人的内心活动,及最后Norman面对已经离开的Sir的内心独白、自言自语,无不将人物的特性和内心最深的感触表现的淋漓尽致。
3. 经典莎士比亚台词赏析
不一一列举,点到为止,名句在下面截图中。
致敬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
推荐人群:莎士比亚名著爱好者
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梨园春秋。。。
跟1983版相比更紧凑,但老版“stop the train!”那一吼真心好棒啊!还有白天给票老人说戏剧可以给你慰藉也很喜欢。整个故事更以男演员为核心,Norman、Madge、Her Ladyship只是他身后忠诚或不忠的男人和女人,尽管Ian狠狠吐了一舌头,老版的那位Norman可真的是浑身解数又嗲又哄又跳又敲又搂又抱呢。
看得我一脸蒙蔽。
几个老家伙叨逼叨
看了一半还以为伊恩会替霍普金斯顶下半场,原来不是,毕竟他的李尔王也非常赞
沉淀的台词和老戏骨的诠释 太多瞬息万变的情绪置入 看哭
这剧本比鸟人好看多了 还有一堆戏精!
在飞机上哭出一把鼻涕纸。
看他们飚戏挺爽的!!
很戏剧化的形式,两位老戏骨的表演自然无可挑剔,但看起来略显枯燥。关于一个名演员身边形形色色人的悲哀和他自己的悲哀。默默忍受的妻子、暗恋名演员的女人、特别是化妆师,一直像哄孩子一样照顾他服侍他,而名演员的临终致谢却一句也没有提到化妆师。很多人的牺牲成就了名演员,而他大概也是因为一生致力于挚爱的事业忽略了太多人的感受,兀自感觉自己孤独。这一切让人感觉一将功成万骨枯。
看俩爵士飚戏,舞台感明显强过电影感
怀着对两位老戏骨,尤其是麦克莱恩爵士的爱看完全场没快进。演员演技超5星,剧情减2星
看这两个老戏骨飙戏真尼玛过瘾!
「Where... where are we sailing for? → Heaven, sir. And hell, too. It's the same place, you see.」
除了看演员的表演,还能看什么呢?导演还是太懒惰,只是将戏剧原封不动地照搬上银幕,忘记了这两者的异同。打一开始就难以让人入戏,幸得几个老戏骨硬撑着,否则惨不忍睹。
虽然没有太过吸引人的亮点,但是光看这两个爵士头衔的老头演戏就已经够让人心旷神怡了,何况还是演莎翁。
光是听台词就很享受了
两位老艺术家舞台张力使莎士比亚经久不衰
没看过原版戏剧,但剧情的张力十足,完全可以脑补出原卡司戏剧(如果有的话)要比BBC出品的本片更为过瘾;仅在电视上欣赏两位老爷爷精湛的演技有些可惜了
直到表演的那一刻,痛苦才被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