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给这部点电影打四分~
看到很多豆友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低。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挺为之感动的,用舞蹈揉和爱情很美妙。桂纶镁是我很喜欢的演员,此片中的表现还是有比较爆发力的点的,至少把人物的个性表现出来了,但是人物好像没有随着时间有所变化,一直是那个青涩少女,是有点怪怪的。此片中最感动我的是桂在那个夜晚拉住孙的手,触动心灵,让我仿佛看到了爱情的形状,孙说就是那个动作让他爱上了她。爱情仿佛一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孙后来碰到蒋勤勤饰演的军官遗孀,蒋勤勤的表演十分到位,把一个从容、优雅、有礼有节、富有勇气、懂得爱和自爱的女人形象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我记得他们俩第一次见面,才聊几句,蒋勤勤看到孙手里拿着药,赶忙给他端水,可见其有眼力劲、会照顾人,会是个好太太,但是孙不爱她,就算后来结婚三年,孙对她的态度依然冷淡、有距离感,爱情这个东西就是如此吧。不免让人叹息。
要吐槽下的是,孙红雷老年戏份的表现,当时他面对一帮人询问桂的情况那段,情绪表现的不合情理。破坏在他整部电影中的表现分了,他在之前的表现很多场景我都很喜欢的,比如俏皮的,那天他的街上跳舞,路上一个透明玻璃窗的咖啡店,里面的外国客人看着他,他注意到了,给了他们一个俏皮的挑眉,很可爱;;又比如他对军人职责的坚守的那股劲儿,我们也能从他的眉目之间体会出来,都很好。可惜了那场老年戏份。
2 ) 无逻辑下的纯美
《触不可及》
和女伴去看电影。
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片子,一看主演孙红雷和桂纶镁,那么好吧,就是它了。
主人翁只有那么大猫三四只——孙,桂,方中信,还有蒋勤勤,其他连小猫都算不上。
看到一半,觉得很无聊,开始开各种小差。
看到三分之二,莫名感触。
看完了,觉得实在什么可讨论的,却引得我思绪万千……
背景是极其现实的战争,主题却是极其浪漫的爱情。剧情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不必猜就知道下面要演什么。如此强烈的反差,让它看上去有种莫名的滑稽感。只是有两个情节让我感怀至深,以至于忽略掉了所有不适。
宁待与经年两人,分离7年后再次相见。在长达几乎一分钟的镜头里,看到的只有他们两人的表情。灿烂的笑容和痛苦的哭泣同时迸发而出,却又夹杂着深深的思念、相逢的庆幸、浓烈的感激。满是眼泪的脸上,溢满最耀眼的笑容,哭得那么丑,却笑的那么美……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孙红雷的木板脸上,竟然也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表达…… 宁待,是宁愿等待的意思吧,宁愿等待经年,于是真的等待经年。明明当初莫名而发的感情,在经历了7年的等待之后竟发酵的如此醇厚醉人。突然想起多年前,有人曾念《红磨坊》台词“the great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love and be loved inreturn”给我听,还不到7年,如今love and be love已不知道在哪里,只是,这个镜头,却真的再适合这句话不过……
经年向秋漪求婚。大庭广众,毫无来由的求婚,其他人惊诧惊喜激动,秋漪只表情平平朗声应了一个字:“好!”。她知道自己不是他心中佳人,她不知道他为何会向她求婚,可她不假思索,坦然应下。蒋勤勤戏份不多,表情不多,台词更少,可是却让我由衷钦佩喜爱心疼。回来的路上,始终忘不了那个字和那个表情,原以为多么多么复杂的事情,或许其实原本只有一个字—— “好!”
其他,没有太多可说了,只是思绪如潮,不知何所起,不知何所终……
这部电影,我不知道该给它打多少分。就其本身,或许只够7分。可是就这两个镜头以及我的感触,9分绰绰有余。
3 ) 仅以此文纪念我人生中第一次提前观影。
今天下午当小伙伴打电话约我去看片的时候,我才得知这部电影的名字——触不可及,当时脑海里立马蹦出的是Intouchables那部影片好听到流泪的钢琴原声,后来才知道扯的有点远,名字一样内容却天差地别,其实是一部所谓的民国时期的谍海绝恋。说来挺惭愧的,我看过的谍战剧屈指可数,甚至还没有相同内容小说来的多,直到前段时间[战长沙]的出现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噢似乎又扯远了,那仅仅是一部抗战剧而非谍战,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在极力塑造一种“乱世情缘”,这对于看腻了和平年代你侬我侬爱情的我来说极具吸引力。
先说说原声,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索,贯穿全片,它是一张旧唱片;里面播的音乐相当熟悉,似乎出现于各大宴会酒会,反正第一次听就觉得很有喜感,反复反复出现直到让我觉得魔音绕耳,现已成功被其洗脑= = 片尾曲是天后唱的,说实在话,歌词很精致但歌曲并不上口。
好吧整儿八经说电影。
孙红雷饰演的双重特工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我还是蛮佩服他的这得是打入内部多少年才能混到这个地步),即将和拍档徐静蕾进行最后一次合作。好久没见徐导觉得她脸微微发福了,不过身高气场都很足,衣服发型也都hold住,总体来说美美哒。她要执行最后一次任务:与多爸接头。然后画面一转多爸被抓,就要严刑拷打了结果家人一出,立马投降,然后草泥马招的一干二净导致静蕾姐姐死了。然后她妹妹也就是女主桂纶镁出现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桂纶镁小清新出现在这种片子中,所以难免会对她的表现有所期待。可是我发现我错惹,因为她那台湾腔式的撒娇分分钟让我出戏啊...不过当她面对电击这种我看了都要捂眼的惨绝人寰的逼供时还是紧闭嘴巴抵死不供出雷哥的态度让我打从心底里敬她是条汉子!PS:此处看点是小镁尿失禁我会说。
然后男女主便惺惺相惜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此片里的第一支舞就此诞生,因为舞蹈动作太激动太炽热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喜感,甚至有点猥琐。当孙红雷的手撩起小镁飘逸的裙子即将到达大腿根部时,我还是脱口而出了“你个凑表脸“.....
然后男女主分离,场景一转便是3年,以此类推,随后的1935、1938、1945、1949这些历史书上背吐了的年份总是在你想要回味情节的时候陆续出现,确实蛮扫兴的。
几年后,雷哥回到上海又与小镁喜相逢。此时女二蒋勤勤也已出现,看到她我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美人风韵依旧可皱纹不止啊。没人此处省略几百字。然后因为一次暗杀活动男女主又分离。
几年后又喜相逢,雷哥总算退休,俩人喝喝酒散散步洗洗碗跳跳舞(我真的很怕他们再跳舞)好不容易幸福生活就在眼前,可此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你回来继续工作。于是雷哥就只能对小镁残忍的说:我要结婚了,对象不是你。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我觉得挺感人:当孙红雷冲到会场大声对那个政治联姻对象蒋勤勤说”嫁给我“的时候,对方立马大声的回”好“,多酷炫的求婚啊!多直爽的回答啊!可见蒋勤勤也是孤独怕了,若是没有小镁有情在先,这也未必不是桩好姻缘。相对的,小镁在家孤独的哭泣,叫你犯贱吧?
然后又相逢又分离,直到......结局是在台湾,这里就不多说了,正所谓造化弄人。
看完全片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为什么要去当特工?尤其是看到最后雷哥即将从虐他半辈子的特工生涯里解脱时又被我Dang召回说再去台湾执行个半年任务时我心里真是有千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啊。GCD这简直就是无底洞啊,想想那个时代有多少这样的人出现过又有多少对被拆散也是蛮虐心的哇。
还有就是关于女人的等待。我无法断定桂纶镁在片子里一生的等待是不是有价值,但是一个女人的一生又有多少时间能浪费在等待上,根本禁不起日月的推算。若是不能给予承诺,就早日放手吧,也不要回头来了。若是女人心甘情愿,那就另当别论吧,毕竟少。
还有最后的最后,还是要给大叔们点赞。当孙红雷和方中信两位man味十足的大叔脸充斥在荧屏上时,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旁边的小伙伴:草泥马你说我到底该选谁?
4 ) 《触不可及》:过度文艺害死人
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文艺清新的气质能够提升剧作本身的艺术气息,而且也能够让人从庸俗的剧情中找到美的东西。而现在的国产谍战剧存在夸大剧情,篡改历史,时空穿越等一系列的低级问题,不难看出国内影视制作人员对文化作品的那种盲目与不负责任。我们没有国外电视制作方那种对电视质量的要求与考究,也对一些怀有政治色彩的影视剧来说不免因为政治倾向而演变成了标榜吹嘘的趋势,对于是否真实的还原历史史实倒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作为中国偶像剧教父的导演赵宝刚也拍起了谍战偶像电影,不免让人对他对这种题材的把握有所疑虑?结果也证明了疑虑是正确的,赵宝刚导演将政治色彩浓重且严肃认真的谍战剧用执导青春偶像剧的形式进行了包装,不但从内容上是是而非,就连整个电影的主线都变得空洞乏力。我们哪是看的是谍战片啊,明明就是披着谍战片外衣的歌舞片,一曲探戈不停来回的重复重复,让本来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清新结结实实的弄成了卖弄清新,凡事都有个度,过度了就不好玩了。
从电影的剧情上讲,电影的内容很空洞,空洞的连深明大义都搞得十分小家子气,这哪里是卧底啊,明明就是风花雪月的风月场,这哪里是谍战啊,明明就是你来我往的风月情。导演似乎想要去主导与酝酿电影里爱情的发生,可是运用偶像剧里面的情节怎么看怎么让人找不到感觉。卧底本来就是一个斩断儿女情长的角色,一旦让这样一个角色也变得儿女情长优柔寡断起来,这也让电影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再者说电影的气氛搞得也不怎么好,完全没有惊险紧张的气氛,即便是有电刑逼供的戏份,气氛调节的甚至还没有直接用鞭打来的气氛足。电影的节奏是一种舒缓沉闷的步调,与那种营造白色恐怖紧张气氛的快节奏的谍战片来讲完全是相反的,虽然电影更多的还是突出爱情为主要内容,可是构架下的谍战大环境可不允许这样文艺清新的存在,导演不但没有从电影的内容上做足功夫,就连电影的拍摄方式与艺术手法还是一贯遵循电视剧的套路来。过多的追求细节而对整体内容的构造粗枝大叶,不但在剧情上没有什么跳跃,就连电影的整个气氛都变的压抑沉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重复同一首探戈舞曲,仿佛电影除了跳舞还是跳舞,这是小清新吗?这是文艺吗?这是清新与文艺,但是卖弄清新与文艺!电影还是适合拍成一部电视剧,因为电视剧可以向里面填充很多内容,而作为电影却抓不到重点,不能突出英雄人物更突出不了儿女情长,只是让里面的演员们不停的表现出深明大义,对电影实质内容的发挥没有意义。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即便是再清新文艺的气质也无济于事。
对于孙红雷与桂纶镁的表演,总感觉让人很失望。一个个都是面无表情的扑克脸,让两个人的爱情都让人感觉不到半点火花。电影从一开始两个人的关系都表现的十分牵强,不管营造出的烛光花瓣还是淋雨牵手的浪漫气氛,仍然让人感受不到爱情的萌动。电影里不光他们两个人如同行同木偶的机械人,其他的演员也是一样的面目表情行同机械,从而营造出来的电影气氛也一片死灰,让人感觉不到半点生机。整部电影几乎找不到什么亮点,就算是两个人翩翩起舞,也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反倒是不停的用舞姿来填充电影的内容,衬托出电影的剧情更加弱不可言。
导演赵宝刚的电视剧让人看了感觉妙不可言,可是电影却没这么幸运了,用电视剧的方式去拍电影本来就是一大禁忌,这回赵导还是真的栽到这上面了。向电影方向发展,本来就是提升对故事整体把握的水平,可是比电视剧的内容把握上还是太过精妙的多,希望赵导能够充分的打磨好电影剧本以后在进行对电影的尝试,不然的话用无关紧要的歌舞来填充电影的剧情,这是会多么没有点子的举动啊?再者说导演稳重儒雅的风格善于把握清新与文艺,可是文艺清新可不适合所有的电影题材,电影可是需要抓重点的,而没有重点的文艺泛滥可是会害死人的。
5 ) 想和赵宝刚导演谈谈
这本来是一部应该会很有看点的电影,电影版《潜伏》,然而丢不下偶像包袱的赵宝刚导演硬生生把一部谍战片拍成了不伦不类的爱情片,也难怪大家会失望或者拿桂纶镁来吐槽。
民国的谍战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就像影片的开头,一个人的一句话可以让十几家人家破人亡,也可以让整条秘密布置多少年的地下组织毁于一旦,当年上海顾顺章等叛变就是典型的例子,电影中的角色“回声”“回亮”叛变也多少影射了这方面的事情。
如果说这部片子还能被化作谍战片的话,全片前面只到徐静蕾的角色出场到死去,黄磊的角色出场到死去,都是比较好的谍战片表达。
先说黄磊,多爸虽然只有客串的演出,却也将一个叛徒在选择叛变与不叛变,家庭和忠心中艰难抉择演的淋漓尽致。在方中信饰演的军统拷问下,最终做出了让孙红雷饰演的角色置于危险的决定。也许黄磊角色的形象甚至他们真实的历史代表原型,都依然会遭到历史的唾骂。
可是从另一角度说,人性的角度,那个吃人的年代,他们只是选择了他们觉得可以尽力所能保护到身边人的决定,战争面前其实每个人都是无辜的,更何况是手无寸铁毫不知情的妇孺。叛徒固然可恶,一句话就让更多人卷入血腥中,几个字就能卷起腥风血雨,但扪心自问,我们在面对这些拷问和毫无人性的手段时,我们真的能够个个都大义灭亲甚至心中没有一点颤抖吗?我们敬重那些铁血硬汉的英雄们,但同样我们也应该在历史中逐渐理解那些“叛徒”。
再来说最近看完电影之后一直在我脑中徘徊的徐静蕾,不愧是“四大花旦”,也不愧是才女导演,尽管长相一般,并非标准美女,但仅仅几分钟的表演,拿捏的极为到位,从一开场的雨中和孙红雷擦肩而过举伞不动声色递纸条,到车里慢条斯理的布置好接下来交接的事务,然后一身风衣下车走进暴风雨中,淡然,沉稳,似乎外界的狂风暴雨从来没有进入她的内心。
五年多的时间,她对孙红雷这个卧底搭档不是没有爱,不是没有情,但她知道,不能有,也不敢有,因为一旦有了感情,下场就有可能是黄磊那个角色一样,有了牵肠挂肚,有了爱的羁绊,没有办法应对残酷的情报工作。于是这个女人为了让孙红雷死心,直指孙红雷的软肋——你的卧底工作最大敌人是感情。一个比男人更冷静,更懂得收敛自己感情的人,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女人。她知道孙红雷对她有情,但女人的决绝和聪明也就在这里,她骗过了孙红雷,有条不紊的将接下来的事情交代完毕,从容赴死。
这才是一个真正谍战里女人应该出现的面貌,聪明却不动声色,沉稳但也暗藏狠劲,逻辑思维绝对清晰,反观中国电影中比较好的谍战片《风声》《听风者》中,女间谍的形象莫不是如此。如果徐静蕾并不是在一开场分分钟的时间就死,也不仅仅是客串,而作为女二的形象来推进这部谍战片向前走,并在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才死去,作为孙红雷的“引导者”死去从而达到影片第一个高潮,也许整部片的剧情会有很不一样的效果。
影片的第二个惊喜并不是桂纶镁的出现,甚至在我看来桂纶镁的出现的确是对本片的节奏一个极大的破坏,此后再说。影片的第二个惊喜是蒋勤勤饰演的角色出现,虽然这个角色出现和结束都有些唐突和莫名其妙,好像是为了给孙红雷和桂纶镁的爱情故事中安插一个冲突而制造的冲突,但蒋勤勤将七年的丧夫之痛,丧子之痛,三年的隐忍都演绎的极为到位,尤其是那场夜场戏,请了孙红雷进门,却又不开灯,甚至没有请他入座,又走了,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强大心,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丈夫同床异梦?还那么爽快的答应了一段令人莫名的婚姻。其实如果蒋勤勤作为女主会不会更好?首先年龄上与孙红雷更近,其次如果一个有着国民党高官背景的女儿嫁给一个卧底,其故事的传奇性,故事的可看性,比之于一个完全由谍战衍生出的爱情故事意义也要大的多,历史上也有原型可循,参考傅作义的女儿,陈布雷的女儿。另外毕竟够经验,阅历也摆在那里,蒋勤勤对民国的理解更切合桂纶镁有些根本找不着调,只是一味在外形上模仿的感觉。
桂纶镁,台湾氧气美女,虽说年纪不算小,但是相比刚出场的徐静蕾,后亮相的蒋勤勤,甚至只有前后加起来看有没有一分钟戏份的蔡少芬来说,阅历还是差的太多,虽然导演在服饰上,外形考究上极力塑造这位后劲美女,并且宣传预热的时候也做足了桂纶镁的功课,可惜实际上这部电影最败的败笔还就是在她。并不说港台女星不能抓住上海女人民国十里洋场的魅力,还是看个人气场,一味在外形上模仿是不可能达到效果。更可笑的是,几曲探戈贯穿始终,却并没有看到桂纶镁饰演的角色在不同时期,比如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等时间轴的变化,除了第一次和孙红雷的角色莫名其妙的带来一阵阵完全不着调的性感高潮之外,之后的相遇,重逢除了剧情没有铺排,连最后的死都让人感到可有可无,还不如蒋勤勤毅然决然的一个拥抱,最后登船——一副爱,不可及却依然坦然接受的姿态,更博得同情。
说到爱不可及,是最后菲姐的主题曲,最近重新卷进大新闻的菲姐,不知道当初唱爱不可及是什么感情,也许那是的菲姐感慨万千,爱不是不可及,只是有没有再次爱,以及下去的勇气,总之祝福,当然扯远了。说回电影爱不可及的主题曲当然是唱给孙红雷的三段情,与开场的老徐,牵肠挂肚的桂纶镁,以及无可奈何的蒋勤勤。
爱可及还是不可及对于孙红雷这样的谍战人员来说是个简单却又复杂的命题,历史上不缺乏这样的人物,大到李克农,小到籍籍无名的谍战一线人员,但他们并不是都没有爱情,没有感情,没有家庭,相反他们需要家庭来掩护他们的特殊身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但是不是应该为了这些浪漫而制造浪漫,更难得那个年代的特殊人员到底有没有时间和氛围营造一些浪漫,很难说,据史料记载,李克农后半生都习惯在晚上关窗帘后还要看窗户好几次,这是从前谍战活动留下的后遗症。每天紧紧张张的生活,弦绷的紧紧,随时可能崩断,很难想象他们的浪漫会是一曲又一曲探戈舞,而且毫无铺垫。这一点上导演应该欠缺一些功课。
最后再说一个亮点,是关于方中信饰演的国民党,应该是军统方面上海站的人物,里面真实反应了国民党在上海沦陷之后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在戴笠的领衔下展开了与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刺杀行动,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因为那个时候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上海基本已经完全瘫痪,并不能组织如此大规模刺杀行动,所以这里由国民党领衔出面组织刺杀行动,也显示出国民党真实抗日的一面,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希望以后的影片,在时间轴以及细节上会像这个片段一样越来越真实。
以上,关于《触不可及》的一些想法,挥之不去的民国范儿,与赵导诚恳的谈谈。
6 ) 《触不可及》
《触不可及》
若非孙红雷,故事苍白茫。
唉,用尽各类手法诠释、臆造那些年代的生生死死,应该已经不能引发任何有效回音了,除非比神剧还神!
----《触“电”可及》
导演,赵宝刚,大名鼎鼎。
从《编辑部的故事》到《过把瘾》,从《永不瞑目》到《奋斗》,再到《北京青年》,赵宝刚的履历表华丽得让人高山仰止。那些年与这些年的收视率、影响力、造星数,累加起来的长度,不知要绕北京六环多少圈。内地偶像剧教父的脚一哆嗦,华语圈娱乐史恐怕就要重新书写。在六十耳顺之年,赵宝刚干了一件从心所欲之事,从小荧屏跨到大银幕,执导了一部电影
姐姐真是白死了
演员还不错,可剧情不咋的,一般般,还能看看
一个万年备胎的故事……
历史还原度很高 同时爱情也描述的很真实 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片了 支持下
孙红雷还是对自己的影片负责的,但是女主角虽然已经付出所有去演戏,台湾腔仍然出卖了她,整体感觉出戏了。
王菲唱的主题曲真心好听啊
多少年都看不到的蒋勤勤,再次出来还是把我给惊艳了一下。
本身就是个很无聊的故事 赵导再拍 可想其缓慢的节奏 几近睡去 梅林茂的音乐还是王家卫拍最得当 桂纶镁很努力但是拍年代片真的不适合 探戈有时候并不能传情只能展现搞笑
【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总之,这是一部爱情片,音乐片,歌舞片,建国65周年献礼片,但一定不是一部谍战片。想找回《潜伏》或《风声》感觉的观众要慎重。
从头到尾的跳,槽点太多。桂纶镁便秘般的表情,孙红雷时不时抽风的笑声。蔡少芬小姐就是来陪打麻将的,老徐倒地身亡还不忘秀出粗壮结实的大腿。一张唱片的命比女主还硬。几十年枪林弹雨依然崭新。方某就是来演绎100种死法的。所以还能给几星呢!
我看哭了,孙红雷的演技简直出神入化。虽然瑕疵很多,但这一世的爱真的令人唏嘘。
一CD放了七遍我也是醉了。
和风声隔了二十个听风者
我看完觉得还可以啊,孙红雷演技妥妥的,蒋勤勤的配角倒是比桂纶镁这个女主精彩
《美女与野兽》+《一生一世》=《触不可及》
感觉本片题材撞车多部作品,在观影过程中,我总感觉有风声、潜伏的影子。演员表达没有问题,关键是本子太一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勉强为爱情加一颗星吧。
唯一动人的就是蒋勤勤那一声中气十足的“好!”
忽而雷,忽而闷,总之是个烂片。想拍成一部特高端的艺术片,结果却玩糟糕了,没完没了的慢镜,反反复复的摆造型,好像随时都在准备拍时装大片。故事很幼稚,氛围也很怪。大体是一个想装、却装过了头的片子。有种中老年无法融入主流的无力感。就好像两个角色总要端起架子跳一段,整个片子也太端着了。
这么多年了,感觉桂纶镁还是像个拉拉。
谍战爱情片 听起来还蛮有噱头的 这部片子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爱情 战争只是背景 战争促成了这段爱情 也是战争摧毁了这段爱情 来的轰轰烈烈却爱的艰难 但是战争还是沦为了背景 孙红雷与桂纶镁在动荡中一见钟情 但这段情却只能陪着一个人一生一世 也许只有残缺的爱情才总是让人那么揪心 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