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拨浪鼓咚咚响

剧情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惠王军白泽泽

导演:白志强

播放地址

剧照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2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3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4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5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6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3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4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5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6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7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8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19 拨浪鼓咚咚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本片呈现了一个痛失爱子的寻仇货郎和一个寻找父亲的孩子从不共戴天到形同父子的感人故事。这段寻父之旅使充满复仇心里的苟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使寻找父亲的孩子毛豆找到了心灵归宿,二人相互救赎了彼此。

长篇影评

1 ) 点映

武汉提前四天点映,35闷,开始之后影厅放错片子,我是说一部公路片开屏荷兰豆和许光汉,害怕。前十分钟剪辑混乱,不知所云,大家都奔着监制是芦苇这个噱头而来的,片名拔浪鼓咚咚响,但是拨浪鼓这个重要元素反而并没有起到非常重要或者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元素,一部非常低配版的《过昭关》,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的这种电影,然后片中很多穿帮镜头,虽然能理解,但是既然强调这个故事发生在2008,那么我觉得导演就有必要细究08年到底有没有能触屏的手机,而且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就在于导演在片中加载了一句台词“有个著名作家叫路遥,像他一样”,正好昨天在看导演简介的时候看到导演曾经也当过《路遥传》的编剧,所以这个点也很有意思,然后这个看完虽然可能会故意去为了催泪,但是我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因为感觉这个故事设置就是如此。然后这个片的中文名字叫做拔浪鼓咚咚响,英文名字叫做the father and the son,我是觉得这么大相径庭的名字完全值得一个更好的中文片名,然后看完后听到影厅里面响起的哆啜声,不是很能共情,只是非常以专业的角度来看的话,当然能称作一部好电影,但是以影视元素来看,我觉得构图很好,除此之外,看到了音效的制作,我甚至都想到制作时的画面了,然后音效制作有点粗糙。作为本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知道为什么最后在上海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导演只有提名没有最终荣获,是因为这个片离万玛才旦的《气球》之类的艺术长片差了两个档次,看的想睡觉,打了五个哈欠。在最后的导演问答,都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是导演的深度还是有的,每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华都挥洒出来,但是我相信对于导演本身来说,他的这部作品对于自己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我相信他的下一部片子会更精致一些,我看到了青年导演身上的这种创作活力,这种热情不知道是来自于以往的创作经历还是因为自身本来在于影视圈中有圈内大佬芦苇的带领,我只能说很羡慕。希望他越来越好,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更多这种现实主义,像他说的那样,这种小人物和英雄是一样的,所以祝他,祝时代,祝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2 ) 你我都是苦命之人,只能片刻相依为命

公路电影往往是这样开始的:两个相似的人相遇了,他们互相看不上、争吵、放弃,但在一起经历了各种事件之后又产生了依赖,互相放不下,最后共同上路去完成目标,情感达到最高点。

这部带着陕北味道的公路电影也是这样:一个没儿子,一个没爸爸,路途上发生着各种故事,情感不断升华。 对于这样的公路片来说,动机非常重要,不然故事无法合理地发生。

苟仁和毛豆的故事发生在货车后面,苟仁载着车发现车厢被烧着了,原来是毛豆钻进了车内,不小心点燃了爆竹。毛豆为了去神木找爸爸才混上了车。于是,苟仁为了让毛豆赔偿损失,开始和他一起找爸爸,一个是真的要找爸爸,一个是为了要钱找爸爸。

所以之后的一路都是苟仁都是怒气冲冲的,本来刚刚没了孩子,又破到了这个破事,就更加来脾气了,而且毛豆又是一个倔强的孩子,所以对毛豆一路都是拳打脚踢。

任何剧情里,铺垫都很重要,不然没有前因后果,转折也不是一下发生的,送毛豆回家的时候,大伯告诉了苟仁关于毛豆的身世,他开始重新发现这个倔强孩子和他的相似之处。

同样巧妙的铺垫,在后半部分毛豆有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举动,给了苟仁一个东西,说是给他儿子的,他问你怎么知道儿子的名字,毛豆说你经常在做梦的时候说。这个是在前面一直被演绎的,还有一个梦中追寻儿子的镜头,本来以为只是表现他对儿子的思念,没想到在后面变成了苟仁和毛豆之间的情感爆点。

在苟仁喊了一句,”他娘的还躲不了你了。”把毛豆追回来之后,关系开始改变,一起卖东西,又让情感进一步升华。一直到找爸爸的事情结束了,发现爸爸并非真实存在,你我都是苦命之人,彼此相依为命。

在剧中,拨浪鼓是一个表现苟仁对于儿子思念的意向,这种意向天然就具有不可被伤害的属性,却被毛豆破坏了,不过并没有被揭示出来,而是作为伏笔隐藏在最后,拨浪鼓的裂缝被苟仁贴了一个胶布,也象征着伤痕愈合的过程。

整部剧情结构很缜密,果然是导演花了500多天写出来的剧本,虽然也有着公路片的惯常逻辑,却是接地气的,引人入胜的,演员的表演也是极为动人的。

与一般文艺片不同的是,本片的剪辑也很出色,不拖沓,在前半部很多让人有点感动的小情节,导演没有沉迷,快速跳过,把情感爆发点留到最后,流畅的剪辑也让这部影片具有商业潜质。

在场景选择上,有非常多的西北农村和城市边缘意向,逛庙会,把生活用品卖给建筑工人让孩子假装要饭的,建筑工人在小货车里买生活用品等等,看到这些场景,我就感觉导演对于底层有很实际的了解,果然,后来他说是自己纪录片出身,对这部片子的美术基调是现实主义。除了室内场景是特别布置的,其他都是选择比较真实的室内场景,陕北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很多状况和之前差别不大。

奇特的是,在剧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尝试,比如稻草人的恐怖镜头,货车的广告,充分体现了导演的趣味,映后访谈证明,导演是一个幽默的人。

映后访谈满满都是干货,仿佛一次电影创作讲堂。

为了确认美学风格,导演把电影史又重新看了一遍,在各种风格中找到了一个统一的。

导演说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区别,纪录片是要拍几百个几千个小时的素材,然后捋顺。剧情片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好,每个分镜头都画了出来。这其实就相当于之前听黄庆军老师所说的,是在被动在那里等待素材出现,还是说主动去创建素材之间的区别。

观众普遍疑惑一些情节,很多人和我一样注意到了最后孩子被送回家的时候站了几个带着党徽的政府工作人员,但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那里保持微笑。导演说工作人员是领导要求必须加的。其实片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因为审查才加上去的,包括抓小偷的,领导说小偷一定要被抓住,后来就补拍了一段。可见在我国拍作者电影也是很不容易。

看完这部电影你可能不会再吐槽国产片讲故事的能力,看好公映票房大卖。

3 ) 拨浪鼓:现实的阵痛与温暖的信标

《拨浪鼓咚咚响》由白志强执导,影片以公路片为叙事范式讲述了一个寻亲的故事:货车司机苟仁唯一的儿子因病夭折。苟仁认定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害儿子身亡,于是踏上寻仇之路,途中却偶遇“熊孩子”毛豆。没了亲人的毛豆一心想找到在外打工的爸爸,偷偷坐上苟仁的货车并造成了货物损失。为了索要货物赔偿,苟仁只得带毛豆上路,二人踏上了一段寻亲之旅。

本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08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入城市去捞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所有的人好似都卡在了“去不了的远方,回不来的家乡”的地方。“分离”、“出走”、“回归”几乎是那个时代最大的主旋律,因而影片选择使用公路片作为叙事类型十分妥帖的。在视觉上,流动的叙事空间成为了最为显著的标识,这既是“寻亲”情节发展的动因,也为“父与子”的人物塑造提供了场所。多数公路片倾向于将“乡土景观”呈现为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他者存在,是不同于城市工业文明的乌托邦式想象。但在本片中,主人公始终游走于城乡之间,陕北城乡的现代化进程则构成了最大的背景板,城乡冲突推动“出走”与“回归”的叙事主题,形成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刻印的文化表达。

《拨浪鼓咚咚响》的影像风格是朴直而精巧的。依赖于自然光与肩抗式摄影机使整体画面质感较为粗粝与青涩,但晃动的、游离的画面也孕育着一种私人化的观看方式,也回应着影片时代背景所召唤的一种书写方式。机位高度大多使用双眼平视的高度并使用中景,景别也甚少使用大远景或特写,这样的视点无疑是诚朴的。同时,车上的广播、苟仁住所传来的ktv声音、新闻联播、工地的施工的声音、街道的叫卖声等民俗的环境声强化着每一个地景空间,也构成的谢弗意义上的城市声景,它所绵延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视听上的幻觉,而是一种集体的现实经验。

片中两位演员的表演是精准且自然的。从导演阐述中可以获知两位演员都是“素人演员”,饰演苟仁的演员惠王军是一位与苟仁有着相似不幸经历的出租车司机,而饰演毛豆的演员白泽泽也是在充满留守儿童的环境中长大的。对于他们而言,表演只是用身体在实践着另一种现实,直击人性的情感表现力令两人的表演显得十分真诚与可信。例如苟仁在夜市上复仇这一桥段中,一边是苟仁与白明明激烈地缠斗着,一边毛豆怯懦地拉住苟仁的衣角,极大地强化了这段的戏剧冲突,又克制地表达着情绪,在避免滥情的前提下使人物孤光变得更加饱满。

《拨浪鼓咚咚响》是一部真挚的作品,它将目光聚焦到民工、老人与留守儿童的身上,并以一种温暖的笔触书写着这一现实命题。让观众感到悲伤并非创作人员的本意,导演白志强想将它献给所有奋斗在社会底层的中青年打工人和留守的孩子们,也可以说,影片关怀着每一位走进影院观看他们的故事的观众。就如最后那个被贴上创口贴的拨浪鼓,现实的阵痛绵延不断,但仍会迎来一个温暖的、开放的结局。

4 ) 拨浪鼓是一个爱的信物,承载了一次爱的转移

很久没在电影院看过那么好看的公路片了。

《拨浪鼓咚咚响》按自然的顺序讲述了2008年前后,陕西榆林的农村,留守儿童毛豆搭货车司机苟仁的卖货货车进城寻父,苟仁失孤的过往也在路程中逐渐展开。

叙事是简单的三段体。悲伤又好笑的机缘,毛豆搭上了苟仁的车;二人的关系在不断闯祸又互相依靠中得到升华;最后有一个合理且真实的结局。

同为“如父如子”的公路片,《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对儿时父子关系的回望,它的题眼是那一段无法回返的童年时光,通过改写那个夏天的记忆,完成了对父亲的理解和原谅。

《拨浪鼓咚咚响》则是两个被世界遗忘的陌生人对彼此处境的感同身受,它的题眼是曾经响过,突然无法响起,以后会继续响着的拨浪鼓,一个爱的信物。这个小小的拨浪鼓从苟仁儿子的手上、到苟仁的车上,再到毛豆的手中,完成了一次爱的转移。

1. 质朴的色调,近距离跟踪的运动镜头,地道的陕西方言,这份属于纪录片的质感和题材相得益彰。

一次次讨价还价后,苟仁不得不带上了毛豆,他们从乡村到城镇数次折返。萧瑟寒冷冬天的北方、灰蒙蒙的天空、寂寞的乡村、硕大的工地、嘈杂的城镇,构成了寻亲路上的中景和远景,蜿蜒的山路、巨大的高架桥、冒着黑烟的工厂、城市里十几层的高楼,车流涌动的国道,苟仁居住的逼仄的城中村违建,毫无一丝美化,像一部纪录片。

2. 不断重现的“清涧界”路牌成为这种往复中的一个有趣的标记。

每当仰拍镜头里看到“清涧界”,无论是毛豆还是苟仁都是一次希望的重燃,或者又是一次希望的破灭。这不是那种越走越远的风光之路,而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反复沦陷的纠缠之路。也是中国疯狂又规模庞大的城镇化道路上的视觉标记,路牌确认着位置,提示着目的地。似乎可以轻易抵达,又实际上难以到达。人们在其中或主动或被迫的从原来的生活中出逃,却怎么走也走不到远方,又怎么回也回不去家乡。乡村只剩儿童和老人,而成人整日为钱奔波,他们的家庭关系仅靠血缘和钱维系。

3. 苟仁带毛豆上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找你爸爸还钱”。毛豆接二连三闯祸,让“债务”缺口越来越大,“找到毛豆的爸爸”就越来越成为两人的共同目标。这个瓷实的动机,让故事始终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上。

毛豆对这个被自己缠上的暴躁大叔的恐惧,反而促进了他们关系的演进。毛豆在夜晚苟仁的梦话中知道了他对儿子赖赖的思念,在担心苟仁发现赖赖心爱的拨浪鼓被自己无意中弄坏的瞬间,选择了跳车逃跑。这个举动,考验着苟仁对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的情感。事实上,在愤怒地把毛豆扔给乞讨的女孩的5块钱拿起来又扔回去的时刻,苟仁已经对毛豆生出几分喜欢。而毛豆的这次出逃,让这种喜欢浮出水面。苟仁被孩子的执着和天真打动,至此以后,苟仁才真正开始以成人的态度帮助毛豆找起来爸爸。苟仁寻仇这条线忽明忽暗,从他活着的唯一希望暂时退后,也为叙事的高潮留下一个精妙的伏笔。在这个情节的推动下,苟仁完成了父爱的转移。

4. 导演为故事的推动设计了数个“缺口”的意向来指代某些重要东西的缺失。

当它们被某种“补丁”填上时,就往真相接近了一步。毛豆爸爸照片上残缺的正脸象征着父亲角色的缺失,驾驶舱破碎的窗玻璃象征着苟仁家庭的破碎。行驶中的隧道、开了门的货车车厢、毛豆布鞋上的张口、破了的拨浪鼓,这些缺口,有的将永远残缺,有的却被笨拙地修补了。“缺口”和“补丁”的反复运用,是每一个关键情节的趣味点,他们反复地陷入困境又重新振作,让观众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怎么惨得那么好笑啊;又让观众流下眼泪,没事没事,多难都会过去。应了那句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5. 作为一部公路片,交通工具作为重要道具决定着“旅行”的成本,也决定着“风格”的走向。

苟仁有一辆兼具交通和谋生双重意义的“货车”,成为了数个重要转折事件发生的场所。货车在静止时是一个临时的小卖店,他通过这种方式半旅行追仇、半养活自己。而这个半封闭的空间,既是一个临时的庇护场所,除了谋生,还给予了两位主人公寻人的一些希望;也象征着他们被困在狭小的命运里,找不到方向和出口。毛豆爸爸毛厚在工地上做散工,货车在工地和城镇的道路上穿梭,工地上有大量的建筑工人,他们也要购买日用品,这个意外带来了不少收入,也在提醒着苟仁,毛豆并不只是一个“倒霉孩子”,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些的“运气”。这种“多一个人总是好的”的感受是如此真实。这不是风光片,尽管故事发生在中国的西北,但不是每片土地都是仙境。这里土地贫瘠、水土流失,新兴的城镇也是灰头土脸的。

6. 为清晰和准确的交代事实而作的场面调度和影调实践,是这部电影的修辞方式。这是一部动词电影。

区别于开端段落里两个无依无靠的单人近景,占电影最大容量的中段频繁使用了大量的双人中景来追踪毛豆和苟仁关系的变化。而几场长镜头的群像戏也让人难忘,比如工地宿舍打牌的群戏、毛豆被小摊主借去“挂牌营销”的戏码,集市上被地痞找茬打斗的戏。毛豆身上属于孩童的天真、勇敢和正义感,融化了苟仁,也点醒了观众苟仁这个名字的含义大致是“苟活的仁心”。他支棱起来保护毛豆的同时,也支棱起来了面对未来的求生欲。

神来之笔是,苟仁终于偶遇仇人,他使出浑身的力气释放着愤怒、怨恨和伤心,却发现没有人在此事中得了好处,同为天涯苦命人。幸运地是,毛豆救了他。而他也回馈了毛豆满天绽放的烟花。当毛豆哭着说,“真的是为我一个人放的”时,这一幕完成了对片头的呼应,完成了毛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爸爸拉着我的手放烟花,烟花朵朵盛开的时候,我高兴地合不拢嘴”。

《拨浪鼓咚咚响》是白志强导演的处女作,导演常年的纪录片拍摄经验平移到了这部剧情片,主题也和影像风格高度一致,在于不追求影像质感、也没有过度煽情。由于选用了素人演员,表演也非常接近本色,两位主人公苟仁和毛豆都贡献了自然动人的演出。特别值得一提地是,剧本非常扎实,这是一部情节发展脉络清晰、人物动机明确,完成度较高的电影。

另:本片在上映前未获得任何投资。

5 ) 导演是鸡,电影是蛋

我总觉得拍电影和一只鸡下蛋很像。他们都从受精、怀孕、下蛋,然后到“咕咕叫”着宣传,然后颤颤巍巍的交付质量检测,再紧接着快马加鞭的流到市场,生怕过期,最终送到影厅被观众分而食之。观众议论着它的咸淡辛辣,而评论家们则忙着化验它的营养成分。

既然蛋被定义为食物,就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很难为鸡。鸡也为难,因为蛋下得好不好,首先议论的是鸡。下的蛋卖不卖得好,价钱贵不贵,决定了鸡值不值钱。下的蛋多了怕营养跟不上,蛋下得少了怕产量跟不上,鸡很恐慌。鸡生蛋,蛋孵鸡,二者是要命的共生关系。一但下不了蛋,鸡就失去价值,从此销声匿迹。你说做个野鸡挺好,但你忘记狐狸、狼和猎人都虎视眈眈,别说保护蛋了,有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不管怎么说,你就是只鸡,下蛋是你的职责,逃不掉的,要不鸡们都会看不起你。生活教会鸡们内卷和进化,发展出来母鸡中的战斗机,而我咋还是那只土鸡。你看,多像拍电影。

所以说导演是鸡,电影是鸡蛋,哈哈,我可不是脱口秀的李诞,就此打住,不再扯淡。

那么到底我是只什么鸡呢?又是怎样孵化《拨浪鼓咚咚响》这颗蛋的呢?让我“咕咕叫”几声。言归正传吧!

电影缘起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腹地,看过电影《黄土地》的朋友应该有些视觉印象。这片土地苍凉而厚重,苍凉源于他的贫瘠,厚重源自他的苦难。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古装电视剧里那些被从汉唐的长安发配边疆的所谓“边疆”居然是我的故乡。苦难造就了善良,也催生了应对苦难的生活方式。陕北盲艺人也由此催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没了受众的盲人说书也即将消亡,我觉得我要纪录下这个卑微的群体和他们的情感故事,我认为影像不仅在于取悦当代,更重要的是书写历史。

也正因为拍摄这部纪录电影《边走边唱》,我凑巧露宿在当地的一个学校,才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竟然全部是贫困留守儿童,其中三分之一是孤儿和单亲。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脖颈上黑黑的,有的孩子鞋都是反着穿。当我问到孩子们家况时他们纷纷低头落泪,那个画面让我至今难忘。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平复我的心情。

我们拉朋友成立了“星星火——贫困留守儿童志愿队”,凑钱做些捐赠活动。在这两年帮扶工作当中也了解到更多的情况,熟知了一些故事。记得有个孤儿小凯(化名)在地上写了“爸爸我想你”,跑出去找爸爸,但他并不知道,说是他爸在外地跑车拉煤,其实是骗他的话。他的爸爸开着货车坠崖而亡。天真的小凯依旧憧憬能够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放烟花。那一刻,我明白比起物质匮乏,更严重的,是孩子们的情感缺失。他们缺少关爱,没有对未来的憧憬,更缺少希望。

我暗自决定一定得为他们发声,拍摄一部讲述他们的电影。大家建议拍摄一部纪录片,但考虑到纪录片播出后可能会给孩子们的将来带来困扰,我就萌生了拍摄一部剧情电影的想法。

我想我们应该把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平凡的人,如野草般世代更替的普通面孔搬上大银幕,毕竟小人物才是这个世间的大多数,我们应该为他们代言,为他们发声,拍出真正属于我们芸芸众生的主旋律。

俗话说,想好就干真把式。2018年初,一过完年我就整装行囊住进了秦岭石砭峪青岔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闭关写作。

苟且之仁

电影中小主人公毛豆就是这群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员。毛豆内心如一张白纸,外出“寻父”便是寻找希望,而父亲的失踪也可以说是希望的终结。

既然我想给毛豆一个希望,必然会有人带他踏上这段梦幻之旅。在毛豆的世界里最有可能的就是开着货车四处卖货的苟仁。苟仁一定与毛豆的世界观不同,他是凶恶的,冷漠的,绝望的。当然,他并非生来如此,是他的惨痛经历和日益自私化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他曾经的善良。我希望观众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身边的某些真实人物的影子。

我想到了我的发小,出租车司机惠王军。军形象粗犷,但内心极其善良,是我认识的人当中外表和内心反差最大的。他自幼聪慧,也喜欢表演小品,中学时他的父亲遭遇意外,迫使身为长子的他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后来认识了他的妻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生下一子。不幸的是孩子患病,他只能四处求医,债台高筑,无奈变卖仅有的家产,病没有治好,得到的却是妻子的离婚协议书。就连亲人朋友都害怕他来借钱,见而还走。那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我电影中的苟仁与现实中的惠王军有很多不同。电影之外的苟仁我有很多背景的设计,苟仁爱子如命,儿子赖赖是同龄小孩里先学会叫爸爸的,这事让苟仁引以为傲。赖赖爱吃猪肉炖粉条,每到冬天苟仁就忙着漏粉条,幼小的赖赖会窜溜着前后帮忙,喜得苟仁一阵疼爱。赖赖喜欢扭秧歌,小小的身躯打着花伞在炕上“踢场子”,那是苟仁在这世上体验过的最幸福的事,直到有一天赖赖捂着肚子倒在地上。苟仁带赖赖四处求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还是确认肾衰竭是无药可救的,只得透析续命。巨额医药费压得苟仁喘不过气,这一刻他和惠王军的悲剧是一样的。人人都像躲着瘟疫一样躲着苟仁,直到有一天,白明明找了上来。

苟仁和白明明是在鞋厂打工时认识的,因为是老乡,二人关系发展得很快,成为形影不离的哥们。谁敢欺负其中一人,他们便联合还击,最终成为患难与共的亲兄弟。可见白明明在苟仁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当一天白明明说只需五万元就可以找到肾源,苟仁当然无条件相信了,不料想白明明拿了钱后竟然一去不返。苟仁哪里知道白明明已经进了传销组织,他脑子里都是一夜暴富的发财梦。

懂事的赖赖在门缝里看见给医生磕头的苟仁心如刀割,他死活闹着要回家,说是治疗太难受。回家后,赖赖忍着疼痛强颜欢笑,简直不是一个孩子能做到的。苟仁看着赖赖的身体逐渐浮肿起来,他捶胸顿足束手无策……他甚至希望那一刻早点到来,脑袋疼的连一秒都难以支撑。

最后的时刻,赖赖躺在苟仁怀里,还是那么懂事。他说:“爸爸,我没了你不要哭,等我没了,就没负担了。到时候你把妈妈接回来,再生个弟弟,就都好了。”

赖赖就这样死在苟仁怀里,苟仁抱着赖赖坐了一夜。那晚,他流干了这辈子所有的眼泪。

从此,苟仁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与骗子白明明玉石俱焚。卖货所得除了维持生计外,就是自己的葬礼钱。

于是就有了电影中,外出寻找希望的毛豆,遇上绝望至极的苟仁,二人踏上了一条救赎之路。他们的痛是内在的、私密的,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在的心理治愈彼此。

一个单纯善良,一个久经世事,某种意义上说,苟仁就是长大后的毛豆,而毛豆也就是童年时的苟仁。二人最终相互填补着各自的精神空缺,产生出如父如子的感情。

《拨浪鼓咚咚响》要带给大家的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所以故事也不会朝着视效刺激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归于生活的平淡,在平淡中呈现出内心的波澜起伏,这是我想追求的,虽极其困难的,但值得挑战。

我几乎偏激地认为,真实是真诚的前提,而真诚是作者和观众灵魂沟通的唯一桥梁。所以追求“要命的真实”成为我的美学追求。人物的一切行动、动机得符合现实逻辑,故事脉络得符合戏剧逻辑。为了营造真实感,在拍摄上,如何“藏”成为我一再固守的原则。

我是学摄影出身,把画面拍漂亮,把叙事节奏加快,其实都不困难,但我确定这部电影不需要,因为生活本身更多是杂乱无序,平淡无奇。生活质感带来影像的真实感。

我们最终制定了在摄影上的原则:

1、多采用肩扛式固定机位。

2、不用黄金分割构图。

3、以目视距离最为舒服的中景为景别。

4、尽量采用自然光,非得做光尽最大力度地临摹自然光。

5、不使用轨道、升降、航拍等器材。

6、以平视眼睛为机位高度。

7、不用逆光勾勒轮廓。

8、空间尽量不分割。

美术上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原则:

美术和服装造型上尽量还原生活本来的空间形态和质感,用环境塑造人物副空间,要做到修旧如旧,不留痕迹。必须要置景陈设的空间更要花心思。像苟仁的住所所处的位置必须是孤立的,他的室内环境一看就是个老光棍的居所,孤独、无聊、冷清。毛豆家的陈设得需要两个阶段,奶奶在的时候“热气腾腾”奶奶走了以后要出来“萧瑟”感。

外景选景一定要符合人物出入的日常化场景,除过在“母亲河---黄河”边的一些寓意场景外,尽量不要去造景,最多就是调整现场的部分摆设,让我们自己造的场景与环境气氛完全融入。

化妆必须做的细致真实,如毛豆的鼻涕、假发套,苟仁指甲指甲中的泥污、胳膊上的伤疤。服装更是需要符合人物的以及生活背景的刻画,还得有所变化。在酒店洗澡理发那场戏代表着两个人物的新生,必须还是属于他们生活的“焕然一新”。

声音设计也要混入环境中的杂音,用声音塑造真实的环境质感,很庆幸能与李丹枫一次性达成共识。车上的广播、苟仁住所传来的ktv声音、新闻联播、工地的施工的声音、街道的叫卖声,是这些声音完成了“大时代小人物”这样的叙事,民俗的环境声也让这个故事更加真实落地。在完成写实的前提下还要增强表现力,比如大家的声音,重拳打在棉衣上得是棉的质感但还要感觉很疼。稻草人的戏份李丹枫用了惊悚的音效,本与美学矛盾,但却很好的增强了那一场戏的张力,更好的完成了那场戏的功能性。我说,观众要是骂了,是你的责任,要是夸奖就是我导的好。

天选之人

为了追求真,演员的选择也有了明确的方向。首先就是一定要选外形一看“就是他”的形象,再者就是演员应该有角色类似的生活经历。要做到把演员放到生活中看不出一丝疏离。

毛豆的演员白泽泽,是我在当地农村学校一千多人中海选出来的。在符合年龄、性别、形象的同时还满足了其他要求。第一,他胆子大敢举手参演,符合毛豆的人物设定。第二,在摹仿我和副导演表演的时候,他完全相信我所描述的情景,眼神不飘忽,记台词还多,很有表演天赋。第三,试拍河边奔跑的戏份时,很有情感爆发力。OK!是他没错。

虽然他的父母在身边,不算严格意义的留守儿童,但他身边的同学多数是这个样子。于是在拍摄之初,我就安排他的父母与他分离,说是去神木打工了。起初他还很高兴,终于没有人盯着写作业了,但慢慢分离的感觉就会出现在心里。拍摄完烟花那场戏的时候,他硬是多哭了十多分钟,剧组谁都哄不住。

白泽泽可以说是个表演的天才,有一天他主动找我要剧本,说每个人都有凭啥他没有,我就给了。没想到他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并记住了多数的台词。令我唏嘘不已。

苟仁的扮演者惠王军是我的小学同学。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苟仁,由他来演再合适不过了。我让他在开拍前三个月就开始留胡子和头发,不洗澡也不洗脸,尽量与人少说话,从心里进入角色。他的职业是出租车司机,有些半夜叫车的顾客看到他蓬头垢面的形象吓得都不敢上车,他说有次七块的路费,一个顾客放下十块钱就溜之大吉了。

开拍前,他就开着货车像苟仁那样到乡村卖货,每样商品进价多少,售价多少做到了然于心。每天竟然能挣些钱交回来,让我贴补拍摄经费。他在货摊上守着,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突兀的。在拍戏的时候,竟然还有顾客闯进镜头里要买他的货,还问他这群拿着摄影机的人在干什么。

我给他“催眠”讲给他苟仁和家庭的所有故事,他嚎啕大哭,那一刻,我看见了活着的现实中的苟仁。

惠王军不仅有天赋,并且很努力。他把手机交给了主任保管,并嘱咐,没有什么要命的事就不要告诉他。他在街上遇见他的亲妹妹都没有搭理,他说我是苟仁,我不认识她。从此剧组所有的人叫他苟仁,不叫惠王军。

群演特约也是经过了一次群众海选,在我看来他们也出色的完成了表演。其中有些小角色直接用了剧组成员——毛豆村里那个憨憨是副导演演的;色眯眯的房东,由电影美术出演;一百块钱租孩子的小商贩,是我的联合编剧演的。

上烤炉

经过芦苇老师指导,我边学边写,历时两年写作了12搞,剧本终于完成了,投资成了最大的问题。

“上电影院吧,缺少大银幕的视效!上网络平台吧,缺少网感,连个漂亮姑娘小伙都没有!上个电视频道都不是主旋律!没有名演员,就连导演也名不见经传!”卖什么给人看?这是数十个投资人共同的困惑。他们不仅不投资,也奉劝我不要干,得不偿失。我谢谢他们用丰富的经验打我的脸。我无法争辩,因为我也觉得他们说得对。

干还是不干?怎么干?

干,一定要干,人生就是用来造的,不干会让我瞧不起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失败了从头再来,大不了用几年时间挣钱还账呗。

老大哥吉龙拉着剧组主创的兄弟们一顿张罗,竟然有一半的兄弟愿意舍弃工资加入进来。大学同学刘杰把住房公积金打到了我账户,摄影师杜斌还给我借钱,开店的老哥张明把摄影灯光器材都供了出来……每记起此处我就泪目。除过一些私人的感情,我想大家还是认可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有一个入情入理、触动人心的好故事,才能吸引这么些有良知的创作者加入。

这是我从业以来见过的最有干劲的剧组。让我感动的地方有很多很多,数不胜数,在此我分享其中一个小故事吧。

全剧组都知道我想要一场雪,从故事开始落下,在故事结束融化。开机时间也是按照上一年的落雪期选择的,可惜天不遂人愿,一直没有下雪。一天早晨毫无征兆的开始飘落雪花,有点雪总比没有好,我当即调整拍摄内容,火急火燎的奔赴太极湾,拍摄苟仁在他儿子坟前祭奠的情节。当我们行至拍摄地跟前时,雪已经落了一层,不厚不薄的刚好盖住了下坡的路,使得剧组车辆无法通行。我正在头大时,见剧组所有成员自主的拔草扎捆用来扫雪,十冬腊月,零下20多度,大家却吹着热气冒着热汗,就这样硬生生扫开两公里山路,到达了拍摄现场。怕雪停下,没有歇息就急忙开始拍摄,竟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拍电影就是找麻烦,与多数有点想法的剧组一样,各式各样的问题会不断接踵而至,我们就这样痛并快乐地完成了拍摄。剧组成员也建立了稳固的友谊,我们时常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调侃拍摄期间的种种窘迫用来下饭。

博君一乐

为了最终跟观众见面,第二年补拍了一些人物增加了一些情节。不再解释。也算是跟深度影迷开一个会心的玩笑吧。

面对面

历经风霜,电影一举斩获了一系列国际国内的奖项。以为《拨浪鼓咚咚响》就能顺利跟观众见面了,不曾想疫情肆虐、经费无源,影片被市场拒之门外。

2022年,大象点映团队看到了幕后纪录片深受感动,愿意帮我们垫付宣发费,并亲自推动影片全国公映。蔡总说让他们想起了大象点映创立时期制作的纪录片《我的诗篇》。他问我对票房有什么预期,我说希望你们不要亏钱,能把宣发费挣回来。大象点映就挑走了《拨浪鼓咚咚响》的重担。

从创作到上映,历时五年,不可谓不波折,不管最终公映成绩如何,《拨浪鼓咚咚响》最终跟观众见面了,它正在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完成它的使命。我的初衷实现了,这已经让我乐得开了花。

我和你

故事时间是发生在2008年末,那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年份,但对我们这些野蛮生长的山区人来说却充满疏离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入城市去捞金,广大农村却留下了没有生产能力的老年人和孩子,这一弱势群体被称之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兄弟为城镇化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所有的人好似都卡在了“去不了的远方,回不来的家乡”的地方,成为一个时期的阵痛。

这让我不断想起奥运会的背景歌曲《我和你》,像是在说苟仁和毛豆,也像是在说我和世界的关系。同在一片天,却不在同一片地。

年代的不同,又没有资金置景,难免会有穿帮的尴尬发生。比较明显的是智能手机出现在画面里,还出现一些不是那个年代的标语。发现穿帮内容,摄影美术都急了,我却认为没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每部电影都是在拍摄当下。

电影的结尾是开放的,如银幕外我们还将继续的生活。戏如人生,从生活中开场,从生活中结束。

让观众难过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将它献给所有奋斗在社会底层的中青年打工人和留守的孩子们。许多朋友说他们看得潸然泪下,离开放映现场很久后心情依然不能平复,他们说像是受了委屈无处诉说的感觉。

让观众难过不是我想要的。我找到作曲家仲伟,和他谈作曲配乐的事情。作为新现实主义为主要美学参考的电影,我知道任何配乐都是多余的。我们应该用客观事件本身说话。但我更希望:观众可以感动,但是不要让他们难过。

我们就决定用极少的克制的音乐去疏导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尽量得到释放,当他们走出影厅感受到的是温暖和感动。

片尾长长的音乐中穿插了几句歌词,那是改编自我的家乡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摇蓝曲。“毛娃睡睡,狗娃睡睡,天上星星照着你。”

我希望在那一刻,苟仁、毛豆以及白明明,乃至去世的奶奶,他们都蜷缩在妈妈的怀里酣睡,他们甜美、幸福、温暖、安全,没有一丝悲伤,也没有无法诉说的委屈,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宝贝,有人爱,有人疼。

6 ) 除了穿帮很多,别的都还挺好的

除了穿帮很多,别的都还挺好的,这么多穿帮,有些可以理解为因为缺钱剧组没法改变场景更不可能大面积外景置景,但是更多的穿帮真的是可以避免的:包括那个拍到“中国移动”门面的时候,边上那个“and”的logo,印象中是14年开始才有的,是和“4G”技术的宣传结合在一起的,当时的宣传语是“和”(and),5g之后就改门面的logo了;还有像那个三行每行四个词一组的标语,以及其他围墙上的那些标语,是在后来那个什么之后才有的;vivo手机是在09年之后才有的,也不合08年,而且那时是不是这种logo也不知道;满大街的LED红色条屏及发光字在08年小县城也是不可能的;围观群众用智能手机拍照也是完全不合08年的……(还有好多好多)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想就靠《我和你》把观众拉回2008年显然是太“理想化”了,而“没钱”也只能算借口而不是理由。

最后用几个别着那种徽章的西装男女来代替“加一条字幕”,简直高明多了,后面的镜头追着车跑的只有小男孩,而没有那些人,足以让观众觉察到加上前面那个镜头的“目的”以及“并非导演希望”,并且从“正片”中游离出来。而且,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他们只是站在那里,也不会跟着男孩跑,呵呵,其实,也是另一种“深刻”的体现。

再补充一句,车里头放鞭炮那段,是拍的真的挺好的。

短评

两星半。仿佛AI程序编剧的、看十分钟就能猜到结局的公式(类型?)电影,甚至最后还要说出中心思想(有些伤是会慢慢好的)…… 唯一好笑的是那辆写着「电影广告招商」的卡车,据导演映后谈说是因为没有拉到广告……

8分钟前
  • btr
  • 还行

寻父和念子的两个男子汉踏上旅途。留守儿童的题材非常有意义,也拍出了动人和真实的力量,克制,粗粝,生猛,悲悯,有趣的互动也消解了一些沉重。两个演员都非常好,特别喜欢小演员!小成本制作有这样的成色太不容易了,很适合爸爸带着儿子去看,如果爸爸能抽出时间的话。

11分钟前
  • 大妇女
  • 推荐

#FEFF23,6.8/10,非常规整且偏旧的叙事结构,方言是加分项,节奏挺舒服的

15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真是上辈子欠了他的债,才会边骂骂咧咧边在后视镜追他的背影。定是这辈子亏了我的情,才会边指着胳膊边告诉我受了伤会好的。他欠了一屁股债,还知道把零钱给乞丐。我不会什么魔法,却能为他点燃烟花。砸了人家车窗,害了我被打,却不怪他。鞋底会亮,伤口会好,吃方便面就能果腹,卡车里就能熬过严冬。

1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本质上是一部公路片,也是“父与子”式的情感故事,以两人的年龄差、羁绊展开,从不和谐到和解。背景选择在西北农村,时间和空间形成的特殊地貌与朴实的风土人情形成人物个性的基底,拨浪鼓好似藏地“酥油灯”一样扩大到一种社会隐喻之上。

2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作为新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作品,相继入围国内几个重量级节展,充分体现出这部小成本院线电影自身的实力和潜力。虽是带有浓郁地域性特质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却并没有削弱其他地方观众观看的兴致。摄影沉稳,表演自然,难得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观影时,有看到同类型伊朗电影的影子。听说,除了公映版,还有导演剪辑版,故事整体性会更完整,很是期待。

25分钟前
  • 陈晨B2M
  • 力荐

被戳破的拨浪鼓以为只是颗定时炸弹,每每出现都令人揪心着那好像随时都可能炸裂的“父子”关系。却不知何时已被善意修补,所有的紧张与担忧也被瞬间化解,以无比温柔的形式,甚至让人愧疚于自己妄意揣测的小人之心。这枚普通的创口贴不仅赋予了拨浪鼓能够重新摇出咚咚响的生命力,它的贴合比黑夜中骑上肩头仰望的绚烂烟花更为热烈且治愈。

28分钟前
  • 张猫大
  • 推荐

今天是拨浪鼓正式全国公映的日子,如果从2月4日北京的全国首映礼开始算起,我已经陪同导演白志强一共在22天的时间里走过了全国20座城市,累计城际交通也近13000公里,而此刻正在这部电影诞生的地方陕西路演的奔波过程中,后续还有一个礼拜的行程。我想我和导演是否也打破了中国小成本文艺院线片路演的一个纪录?人数最少,城市最多,预算最少,距离最远!这些日子每天起早贪黑,平均只有5-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确非常非常辛苦和疲惫。虽然不知道最终能取得怎样的市场反响,但是至少已经拼尽全力努力过了。中国电影的大银幕上从来不缺英雄和奇幻的故事,而拨浪鼓愿意把镜头对准最底层的普通人自然非常难得,毕竟他们完全没有发声渠道,被彻底边缘化,能有电影为他们立传,真正体现了电影的社会属性。愿本片播撒更多的善意。

3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单从故事上看是没什么特别新鲜的,基本上看十分钟就能猜到后面的走向,但是架不住情感自然真挚,俗套的地方也让人不反感,两位演员为影片确实增色不少,小演员太灵啦!导演常年拍纪录片的功底放到这个片子里,很多镜头一看就知道,这个是很多剧情片导演玩不来的。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剧作比较常规的情况下,导演花了很重的笔墨去写人,埋情绪,写关系,这个东西如果不是常年浸染在那个环境下,真的不一定有把握的。所以导演说他在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发声的时候,你就觉得他是发自真心的,不是在消费他们啥的。而且仔细想想故事背景,这里面有些地方还挺不好过审的,不知道积压这么多年是不是这个原因。总之吧,整体倒不是说就有多完美,但现在这样的片子真的越来越少了,挺不容易的。不确定会有特别好的市场反馈,但还是想支持一下这个片子,三星半。

3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整体都很有那个创口贴的感觉,留疤也无所谓的那种

37分钟前
  • アキラ
  • 推荐

一个丧子,一个寻父,非典型父子档公路片,视听有想法,表演立住了,情感出来了,各方面都很稳的处女作。

38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如果它配拥有正常的宣发,那将会是比尘烟更大的爆款,也更值得。导演自己说拍这部的使命感在于为这片土地代言,我很难说他真的有把这一点做的很好,但我终于看到一个站在土地上讲故事的人,能有机会在大银幕看到这样的故事大概才能称得上观众的福报。它最可贵的东西恰恰是主线以外的,也许这些所谓的众生构不成什么有体系的批判,但是把摄影机对准辽阔边缘上的一角,不加粉饰,已经超越这片土地上九成的作者。结尾一排明晃晃的党章出现的时候我意识到,原来是小偷家族双人成行版,回想起来的确有不少摆不脱和是枝裕和的干系,前三分之一不时保持的克制最终为了类型考量也没能贯彻。但没被覆盖的这层青涩和粗粝大概也就如同最后的创可贴,我们生长的土地如此,能做的就是缠上绷带继续记述。

39分钟前
  • 伥鬼
  • 力荐

故事很动人,有笑有泪,演员非常棒,完全是专业级的表演,只是视听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有些陈旧,基本上是上两代华语电影的路子。可以看出导演从多年的纪录片拍摄中积累了不少东西,映后交流感觉到他为了过审做了不少妥协(和自我审查)。最后再次盛赞导演的选角功力。7分左右,给4星鼓励下 / 青年导演海上影展

43分钟前
  • sTill-Life
  • 推荐

你能看出一些桥段设置的地方,没是枝裕和看起来那么高级,甚至结尾你也都能猜的到。可,看到毛豆说,这真的是为我放的吗?以及毛豆为了跟上苟叔,喊着那些卖货词的时候,还是枪枪击中我的泪点。年龄大了,看不来这些……人性的共性是,干涸,孤独,贫瘠的心灵呀,一丢丢的善意和浪漫,就魂飞魄散啦~

46分钟前
  • 悉卡夫达多
  • 推荐

没有想到全片让我止不住流泪的地方不是分离,而是一场在陕西荒凉的道路上的烟花。小孩,总会有人放一场给你一个人的烟花,你要好好长大。

51分钟前
  • 沙一汀
  • 推荐

想了很多该说什么,最后只剩一句。有人认认真真拍一些东西,就会有人认认真真看一些东西。

54分钟前
  • 戈多今天不来
  • 力荐

陕北留守儿童版《菊次郎的夏天》,类型框架中规中矩,不过故事蛮有趣的,比预想中好看不少,作为小成本公路片值得鼓励。一路记账、越记越多,经常还顺便卖个货的暴躁大叔,又皮又莽又暖心的熊孩子,两人之间产生不少好玩的喜剧火花,叙事、摄影、剪辑都很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地方,一些细节留白(比如拨浪鼓上的创可贴)、前后呼应能看出剧本的用心。时间背景多次明确指向08年,让这个底层题材更有现实意义。开头部分两人生活的平行叙事再精简一点,记忆闪回和结尾分别再克制一点会更好。看幕后花絮,因为剧组没钱(片中有个货车上写着‘电影招商广告’...是真没拉到赞助)一些主创都不要酬劳甚至倒贴钱,这片也是拖了五年才上。两位素人主演表现不错,司机在现实中真的是一名司机,小朋友被王宝强签了,两人后来都开始演其他影视剧了,赞。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文本底子很好的剧情片,导演的逻辑很清晰。首先这是一部公路片,失孤卖货郎大叔和留守毛孩子之间的故事,两人结识于一场意外,这场意外伴随着烟花,所以电影最后以一场特意的烟花燃放作为故事的结尾而画一个圆满的句点就显得尤为动人。其次陕北黄土地上绵延的群山和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以及行驶在这条道路上的白色小货车,也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让故事和背景交融在一起,天然且有亲和力。对于小孩子来说,在一个特别的旅程后,虽然最后并没找到生身父亲,但原本已经模糊的父亲的形象反而变得更加具象了,Like Father And Son ,胜似亲情的情感是足够有力量的。

1小时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导演是编剧出身,所以对剧本的掌控还是很扎实的。不过,拍底层,并不意味着就是关注现实,用素人演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卖动情怀,全片能看到的只有对苦难表层的捕捉与堆砌。作为电影来说,故事不可谓不陈旧,影像质感更是接近于无

1小时前
  • 来年樣
  • 还行

近些年东北近乎成为文艺领域的犯罪特区,但苍茫西北穿梭不断的大卡重汽,矿地与烂尾楼齐飞的荒蛮丛林,同样有着浓度不低的犯罪想象。拔浪鼓咚咚响在催泪的父子情之外,也有着更隐秘的悲情陕北。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