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这个片子,还是用CD放碟片,林青霞弹奏琴真的感觉太酷太飒了,被深深吸引,再次重温,跟现在的武侠剧相比,以前的武器和服道化虽然简单,场景也没有那么精美,但是武打动作漂亮,更多的是注重剧情本身,更侧重江湖恩怨本身,其他亲情友情爱情做辅助,故事性更完整,正或者邪重来都不是绝对的,一群武林正派背地里也为了权利不惜一切代价想得到魔琴,反而定义为魔的人只是想为自己家人报仇,坦坦荡荡,找到亲人也顾念手足即使自己被误会误伤也不会对亲人下手
由此评论纪念倪匡! 倪匡老先生构建的江湖是以利益为驱动力的,包裹着阴谋和谎言的外衣,被缘份所连接的仇恨和报复的集合体。 与金庸的武侠不同,这里的武侠更加的光怪陆离、百媚横生;与古龙的武侠不同,zhe里的武侠更加的直抒胸臆、物以类聚。 电影的基座很好,优秀的演员演绎明显的为其加分。林青霞的霸气,眼神中的凌厉,无疑像一把尖刀直插观众的的心田中,烙印下她的仇恨和苦难。而与之相对的,元彪的中正却又是那么让人安心,即便轻浮也让人感叹于他的受到的教育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从反派角色的角度来看,反派的造型和表现却是夸张了些。我想不单单是我一人在看完这电影之后看到古琴就会觉得她会发射冲击波,也会学着她的样子来Cosplay,这不单单是对个人的影响,以后不是出现了很多的琴杀术和弦杀术吗?打斗过程的独创性是我所钦佩的,但是整体打斗的不足也是有的,就像期待的拳拳到肉那种外家功夫就是没有变现的很亮眼。剧情过度的也过快了些,感觉中间衔接的有些短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足这部电影才成为了一部视觉大宴,光怪陆离,酣畅淋漓。 好像整个江湖尽是厮杀和心机,满满的套路,若你总是来晚一些、迟到一些,错过声震九州,得到的是幸福吧。
1994年的老电影,非常好看,票房却只有455万港币,非常可惜地被低估了。
虽然与倪匡的原著相去甚远,但是从演员选择、动作设计、人物刻画、音乐等方面来看,都相当好。每一个人物血肉丰满,不是平面的,而是能360度展现出每个人的故事,武功,性格,爱恨,老谋深算的有心软的一面,阴冷狡诈的也有一往情深的时候。原著单薄的故事情节不能与金庸古龙比,但我觉得倪匡擅长的是人物的塑造,人物众多,各具特色,又不会虎头蛇尾,电影里这点最好看。
而林青霞,她的武侠扮相,主打女扮男装,我一直觉得有些单一,特别是在东方不败的雌雄同体以后。而这里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青衣长发弹古筝,非常美!乐器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小时候读武侠小说,觉得这刀光剑影的江湖里,用乐器做兵器好特别啊,印象最深的就是黄药师的玉萧,一首碧海潮生曲威力无敌;笑傲江湖里任盈盈弹给令狐冲的清心普善咒有疗伤的功效。由于无法灵活转调,大多时候古筝只能独奏,这种高处不胜寒,就好像在武侠小说里,只有内功超级深厚、武功超强、懂音乐的人才能使用乐器当兵器。而天龙八音,是天龙派的内功心法,借助天魔琴能发挥其巨大的威力,如果是普通的琴,也有同样的杀伤力,但没有天魔琴那么大。八音指的是“粘, 杀, 夺, 摄, 牵, 拉, 旋, 锤”,应该就是靠内功练出来的。天龙八音,也是黄沾创作的主题曲。古筝可以驾驭各种风格的曲子,刚开始是苍劲有力,刚中有柔,起伏较大,直至杀气腾腾,强烈的快意恩仇,热血!然后伴随着马蹄声放缓了节奏,幽雅、柔美、稳重,很冷清,很荒凉,惆怅万分;最后节奏又转回恢宏霸气,傲视群雄。整支曲子,就是江湖的味道。
小时候第一次看六指琴魔,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冬天的晚上,大人们在客厅打扑克,破天荒地决定我可以晚睡,我在无人的另一个房间里激动地打开电视,深夜里的中央六台正好在放片头。片头的四个大字设计成红色的像隶书,血淋淋的感觉,那时候我认字了,看到“魔”这个字,自然心惊胆战。电视机就像个魔盒,上演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小小年纪的我,近距离地呆坐在电视机前,居然记住了江湖的仇恨故事这么多年,“江湖上的人都不可靠”;“在江湖上,你不杀人,人就杀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搜索六指琴魔,会一下子跳出来好几部其他的,有电影,有连续剧,我必须加上“1994”,才能准确地搜出来。这正是:
匆匆岁月如流,沧海桑田易变!
PS:以后的人生中我在看人弹奏古筝时,总觉得那琴弦会在某一秒变成杀气十足的波动气功向我袭来!典型的六指琴魔后遗症
PS:是琴还是筝?
理论上:
http://www.cunman.com/new/8cd3ac786c956a3c55cd4e2ac2a9d108:
如果要有一种民乐器可以用作为兵器的话,那么肯定不是琴,而应该是筝。从规模来说,21弦的古筝比7弦的古琴声音更大。而历史上,筝,确实是上过战场杀过敌的武器!
那是古代战国传说,筝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因此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
和武功一样,传统的筝乐早期也被分成南北两派,即“南筝”(潮州筝)和“北筝”(河南筝和山东筝)。而周星驰在《功夫》中,让两位武林高手使用的就是正确的“筝”,所以,就光从这点来看,周星驰真的是地道的武侠迷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8748.html
//zhuanlan.zhihu.com/p/28919230
外观上:
古琴和古筝的造型不同,在这篇两文章里有图片介绍。
琴弦数量上:
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为1弦,最细的为7弦)。古筝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细的是1弦)。
琴码:
古琴与古筝另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古琴没有琴码,古筝有琴码(或叫筝码、码子、雁柱)。琴码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琴码影响了两者的弹奏方式不同。
这个部分,电影里很难比对,关于琴/筝的特写,太少了:
找到这里,是古筝还是古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无论是六指琴魔,还是六指筝魔,重要的是这个快意恩仇的故事,每个人对它的一段记忆,酷帅的兵器,美好的武侠音乐,你心目中的江湖。
当然,总有较真儿的看官。这估计就得去问吴勉勤导演了。
90年代的戏了,但是现在看还是意犹未尽呀。几大门派各个自诩江湖道义,净干着些争名夺利、偷鸡摸狗的事,而最毒的女魔头却往往是这些名门正派手里的牺牲品,为了复仇迫使自己变的阴狠毒辣,魔头念的是骨肉亲情,正派为夺天下第一可以连儿子的命都不要,谁是魔谁是佛,恐怕一目了然吧。经典的武侠电影,不过展现天魔琴霸道武功的特效还是糙了些,林青霞男装帅气女装妩媚,不愧是一代影后。
似乎在不成文的江湖法则里,必须经历人生大恸、家破人亡,跌至谷底的苦命才俊方能get奇遇,韬光养晦而逆袭——【六指琴魔】也是类似套路,但养成的不是大侠,而是所谓正派眼中的邪魅妖女,
林青霞又一部且美且帅的古装武打片,一把天魔琴引发的血案,为了争夺神器而置道义不顾,明抢暗斗各种阴谋,嘲讽的味道倒是与金庸《倚天屠龙记》一脉相承;
但林青霞饰演的黄雪梅,可比圣母无忌哥哥让人解恨多了,哪有那么多以德报怨啊,人家各门各派为了你手上的琴,可分分钟想着怎么弄死你——所以,黄雪梅变强变厉,一点不含糊地复仇,这才快意恩仇,这才带劲。
本片是青霞和元彪【新蜀山剑侠】后的再次古装重逢,饰演姐弟,而担任武术指导的,也是“蜀山”中饰演刘松仁徒弟的孟海。
93年本片也在上海出外景,有不少夜景,为了找到草木茂盛有丛林感的地点,还要保证剧组好操作、吊威亚,最终是在当时的上海动物园拍的夜戏,青霞说是很奇妙的感受。
午马、林威从【倩女幽魂】斗到本片,另外两大掌门则是徐锦江,和刘晓庆经典版《武则天》里演王皇后的大郑爽,他们的老谋深算,和元彪的阳光潇洒、青霞的悲情沉郁,有着鲜明对比。
而黄雪梅的冷峻酷劲儿,则是林青霞反串男装中少见的,每每伴着急促尖锐、杀气腾腾的古筝曲,天魔琴在她指间颤动的弦就射出一道道寒光,无坚不摧,任何刀枪剑戟都不能挡,尽显绝世高手的霸气、从容和高傲,不怒自威。
张叔平这部片给青霞设计的造型,也是两人数次合作中,排名靠前好看的,虽不及东方不败和天山童姥经典,但也比【火云传奇】、【东邪西毒】、【刀见笑】更美更俊。
开篇一堆红毛绿怪不人不妖的自称为“六大派”,也不知究竟份属何派,只是一堆大老爷们儿外加一个武功不是很高的女魔头,围逼小女孩的架势,仿佛像是对前一年上映的《魔教教主》里中原六大派合围张敏的殷素素致敬一般,那动作,那神态。。。
往后看还有更多的“致敬”:比如女主林青霞,那身英姿勃发的男装扮相和不可一世的武林盟主气势,活脱脱是从两年前的《东方不败》片场赶来为这部没什么剧情可言的电影摇旗助阵一般,如果没有林青霞的颜和扮相,这电影大概只剩下,徐锦江那霸道凌厉的身体,不对,霸道凌厉的眼神和满身都是戏和传说的武林盟主东方白这个角色了。。。
元彪像个跳梁小丑,刘嘉玲倒是蛮可爱,只是,那可是1994年啊,感觉那是的刘和今天也没多大差别,同样老气横秋的。。。
姐弟联手打败仇家,好歹你也多两个镜头交代下最后的结局吧?这货厉害啊,真的就给俩镜头,林青霞不知是死是活,突然在丛林里探亲;元彪和某路人甲一起骑个马,结束了。。。 我。。。真的,我连倒回去看一下慢镜头都懒得倒了,两分,不能再多
《东邪西毒》之慕容燕,《东方不败》之东方不败,《白发魔女》之练霓裳,《六指琴魔》之黄雪梅。再也没有人能像林青霞一样将古装扮相演绎得那么美。
《东邪西毒》之慕容燕,《东方不败》之东方不败,《白发魔女》之练霓裳,《六指琴魔》之黄雪梅。再也没有人能像林青霞一样将古装扮相演绎得那么美。
眼神多犀利 完全拜倒在青霞裙下 人怎么可以怎么扮都那么美 啧啧。。
几大门派各个自诩江湖道义,净干着些争名夺利、偷鸡摸狗的事,而最毒的女魔头却往往是这些名门正派手里的牺牲品,为了复仇迫使自己变的阴狠毒辣,魔头念的是骨肉亲情,正派为夺天下第一可以连儿子的命都不要,谁是魔谁是佛,恐怕一目了然吧。
这部也是相当棒!必须力荐!当年的林青霞啊~ 那眼神,那演技,那弹琴的功夫,哇噻~~~ 勾起我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了~~
Dreadful melody倪匡原著。天魔琴现,群丑色变。毒手肆虐卷青天,人间正道是沧桑。八音再现,天下大变。敢有歌泣动地哀,怒向刀丛觅小倩。“你太幼稚了,就算我交出天魔琴来,他们一样会要我死。江湖上的人都是不讲道理的。你记住,在这个江湖上,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他这个人有事就成缩头乌龟,没事就充武林盟主。/比较粗制滥造的一部,电视电影的感觉,最后一场决斗戏,场面山寨感太浓。元彪脸太肿,林青霞疲态毕露,刘嘉玲演技幼稚,一个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武林故事。
又名: Six-Fingered Strings Demon导演: 吴勉勤 (Min Kun Ng)主演: 刘嘉玲 / 林青霞上映年度: 1993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 香港imdb链接: tt0107428
绝代双骄的服装,新碧血剑的配乐,旧故事内容而言,林青霞不是第一次,却是最后一次了。徐老怪设计的东部不败角色,从化妆到角色性格,都被用烂了,不知道是林青霞的幸还是不幸?
1993年。青霞息影前一年的作品,那时她也三十九了,可依然是唯一的天上仙子。二十多岁娇俏的嘉玲依然无法与其争艳。在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看的,仅容八十多人的小厅,恍惚竟有和大家一起在录像片看奇葩港片的亲切感。今时今日,还有八十多个人和你一起看胶片老港片,笑那些心照不宣的笑料和配乐,幸甚至哉
1997、98年,直到2000年左右,cctv电影频道隔三差五就放,另外还有《精武英雄》《新碧血剑》也是重播频率最高的片子。
CCTV6片单。刘嘉玲的角色从扮相和表演都很“张敏”,只有男扮女装店小二一段让人想起师叔的好来。元彪造型就太失败了。1994年林青霞封刀,同时好几部电影(包括《重庆森林》),武侠片都是让张叔平帮忙弄个华丽造型,出来摆几个教主的pose就收货,和其他几部一样她与人同框极少,疯狂跳拍,腹语设定连台词都省了。王皇后大郑爽毫不输阵
1)林青霞美。2)刘嘉玲也是美的。3)姐弟情感人。4)武林之乱皆因人心私欲。5)港片特效好搞笑啊。6)午马令人唏嘘。
没想到武林前辈都这么器材党,想必当年看见天魔琴的时候,都留言说:好琴,德味儿,大师,学习了!
再次重温老电影,发现还是有很多硬伤的,节奏是港片一贯的凌厉快速的风格,但有很多地方很突兀,例如元彪的心理变化就很不科学。不过林的扮相确实是港影的经典形象了!
青霞姐姐杀气十足……
里面有一段音乐,找了很多年,最后只好我自己哼着录下来,怕忘记。
它有什么深邃含义吗?没有。它是大型场面技术过硬吗?没有。学到什么道理吗?没有。在港片时代它甚至算不上出彩。可它有倪匡无节操的编剧,有黄霑雷颂德的配乐,有元彪的真功夫,有雌性同体的仙人林青霞。这些在那个时代也不算有优势,可是如今在八十五人的小厅,人们收工后为它齐聚,依旧因它欢笑。
故事真心一般,好在有青霞姐姐颜值演技镇场,勉强三颗星吧。
仓促的结尾让我以为《六指琴魔》可能像《白发魔女传》一样拍了续集?结果上豆瓣一查,并没有搜到。—— -姐姐,算了,不要再追了。我们姐弟今天能够再见面,江湖上的事就不要再过问了。-我们姐弟能再重逢,就应该共同为父母报仇,合力将他们铲除。-今天你杀了他们,他们的后代还会来杀你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们要琴,你就给他们嘛。-你太幼稚了,就算我把琴交给他们,他们也一样要我死。江湖上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不会的。难道江湖上的人都不讲道理?-讲道理的人已经不在江湖存在了。-13815
林的武功是谁教的?片子很差劲,真不知为什么名气这么大。所谓的“六指先生”只是出来打酱油的,露下面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