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时候没有版权纠纷?或是付了版权费?
故事跟《大内群英》(这剧我没看过)很像,开始我以为是大内群英抄它,但其实大内群英在它之前。那就是它抄大内群英了。还有一部电影也是它抄袭的对象,就是1980年的《雍正与年羹尧》,本片雍正初遇年羹尧跟《雍正与年羹尧》是完全一样的,连不少台词都一样,但布景比人家还简陋,人物风采也不及(剧本原因)。还有曾静到四阿哥府,也是《雍》中年羹尧到十四阿哥府的翻版。有趣的是,《清宫》里演曾静的徐少强,在《雍》中演雍正。
2 )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1980年香港丽的电视(亚视ATV原称)曾出了一部剧集叫《大内群英》,由万梓良、米雪、姜大卫、梁小龙和伍卫国等主演,内容主要是描述康熙晚年,众皇子不择手段争夺皇位,四皇子密谋篡改遗诏成为雍正皇帝的故事。《大内群英》曾荣获马来西亚传媒界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集100强第11名,明轩曾看过该剧,剧情曲折离奇,众星演绎精彩,可今天明轩要说却不是《大内群英》,而是《大内群英》的一部跟风之作——电影《清宫启示录》,而本片出品方恰恰是ATV的竞争对手TVB的老板邵逸夫,并且由邵太太方逸华监制。
《清宫启示录》是邵氏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剧情与《大内群英》如出一辙,都是历史上“九子夺嫡”事件的演绎版。这部电影演员阵容也算强大(是当时票房很高一部电影《天蚕变》的原班人马),与李小龙一起拍过电影的刘永饰演雍正皇帝,至今活跃在影视圈的徐少强饰演大侠曾静,还没成为琼瑶御用女主角的刘雪华饰演吕四娘,英俊小生莫少聪饰演十四阿哥。不过明轩觉得这部电影不如《大内群英》精彩,可能是因为时间限制,节奏太快的缘故吧,但在八十年代来讲,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清宫戏已被《戏说乾隆》、《还珠格格》以及后来的“步步”系列“清穿”剧玩残了,所以用今天的眼光再看这部电影中展现的故事就略显老套了,简单说下这个故事:清帝康熙有子众多,为了皇位,兄弟之间的竞争激烈又残酷。皇子之中最得康熙认同的是才德兼备的十四皇子胤祯,康熙病危之际决定采用密诏的形式决定皇位的传承,将传位诏书写好后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皇四子胤禛派人谋杀十四皇子,因大侠曾静保护没有成功,遂以称帝后履行“满汉一家”的承诺打动儒士吕留良,又赠其侄女吕四娘贴身宝剑,请吕四娘潜入深宫偷得密诏,将诏书中的“传位于十四皇子”加橫加勾改为“传位于四皇子”。
胤禛顺利继位成雍正皇帝,大权在握后却背信弃义,“满汉一家”的承诺打了水漂。吕留良以“揭发密诏真相广传天下”来威胁雍正,却导致一家惨遭迫害。曾静为十四皇子刺杀雍正未果,被雍正派人追杀而身受重伤,幸得吕四娘搭救,后欲帮助吕四娘劫法场救吕留良,没成想遭到暗算,血溅法场。最后吕四娘与师兄弟夜闯深宫,历尽千难万险,终于一剑将雍正劈成两半儿。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电影是根据历史改编,但肯定是对历史做了艺术加工。关于密诏一事就众说纷纭。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雍正并非改诏夺位,而是传位称帝的,其中一条重要依据就是当时的“于”是用繁体字,应是"於",那么诏书上“传位十四皇子”的“十”基本没有改成“於”字的可能,而且按清朝当时的行文的习惯,应称做皇十四子,皇四子,“皇”字在前,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文理上讲不通了。另外传位的诏书应是满汉两种文字,就算汉字勉强能改,满文因“十”与“于”形态相差过多,也根本没法改,所以不会存在改遗诏的可能。
康熙遗诏也称作《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现分别藏于台湾故宫,大陆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康熙遗诏最后几句话是: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乘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既已写明皇四子胤禛的封号名讳,那就更不可能是篡改后的遗诏了,所以雍正继承大统是名正言顺的。
不过明轩对此观点不以为然,更倾向于雍正夺位的观点,试想:既然雍正都能改诏篡位,那伪造一份流传后世的假诏书还不是易如反掌?此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雍正没有篡位。虽然将“十”改“于”这种影视小说常用的桥段不太可信,但也不可排除雍正用不正当手段夺位的可能。
而要说雍正夺了十四皇子的皇帝宝座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那就来了解一下这十四皇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十四皇子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允禵),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被雍正折磨致死的九皇子胤禟就曾这样评价胤祯:“十四阿哥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而胤祯也的确凭此得到康熙的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随康熙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受到特殊照顾。
胤祯此人勇敢无畏,极有主见,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康熙交付于他的事情,无论巨细均能良好完成,康熙时不时在奏折中加以赞赏。电影《清宫启示录》开篇讲的就是康熙考察交给几位皇子的任务——饲养洋老鼠,其他皇子都是交给下人打理,只有十四阿哥一人亲力亲为饲养洋老鼠,康熙很满意,评价胤祯:小事尚且如此,将来必能亲政爱民。
《清宫启示录》之康熙遗诏迷云
在康熙晚年胤祯同样是最受重用的,胤祯做为抚远大将军,在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当时几位皇子中他算是对国家做出贡献最大的。康熙任用胤祯做为西征统帅,就是为了刻意培养和考验他,让他树立威信服众。胤祯到前线两年就指挥部队进入了西藏,立了大功,为此清政府还专门绘制胤祯进入西藏的画来纪念。并且从存留下来的几百封康熙的奏折来分析,他对胤祯也是十分满意的,相比之下四阿哥胤禛的各方面表现远远不如,差之甚远,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合理性。
“琴能静念少纷纭,更有仙声娱听闻。 盥手焚香弹夜月,桐香兰味两氤氲。”这是胤祯所作诗篇《焚香弹琴》,端得是文武双全的一位皇子。可是随着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位越坐越稳,胤祯的命运也逐渐被改写,先是被召回京师,随即被软禁于景陵读书(其实就是守陵)。后来雍正又下谕令把胤祯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到乾隆即位才被释放。十四皇子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却无处施展,实在令人惋惜。
主要描写吕四娘和曾静;这部邵氏清宫打斗戏较为正统,动作新式花样多;
本片改编自当年红极一时的连续剧【大内群英】,素材取自著名的清宫四大遗案之一的雍正篡位,虽然不算新鲜,但情节发展高潮迭起,将宫廷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文戏与惊险刺激的武戏结合得有条不紊,显示出了编导的功力,可惜叙事手法太过老派,在形式上有点落伍
难得的邵氏清宫好戏。各方面都很到位。鲁俊谷又加入了东瀛元素。打斗场面已经属于新武侠派了
基本按照萧笙1980年在丽的拍摄的《大内群英》改编,故事主线集中在曾静和吕四娘,推进极快,人物塑造略单薄,打得倒挺热闹,刘雪华在香港拍的古装都很美,黄蓉,伦婉儿都是很值得留恋的形象。
结尾也未免太仓促了,差点以为徐少强会发挥小强精神到底的。打戏相比楚原、张彻出色了不少,毕竟是80年代了
蓝光修复,画质不错,24岁的刘雪华真水灵稚嫩,同为女刺客,剑法堪比聂隐娘。吕四娘刺杀雍正帝的故事,从小就听说过,小时候在故乡露天电影场看过国产的《风尘女侠吕四娘》《神龙剑侠吕四娘》上、下集系列,小学时读过一本国产武侠小说《金头奇案》……没想到香港也有几个改编,这个算鲁俊谷导演作品里能看的。
莫少聪的眼睛可真恐怖
还是野史老段子,年羹尧曾静吕留良几个重要人物都流于片面,还搞出一堆日本武士来瞎搅和,那个大飞镖真的不是搞笑的么。动作场面太多又拖沓,借助特效而无美感,越到后面越匪夷所思。名为启示录,实则沉于猎奇野趣而已。
懒得说了 鲁囧谷你自己玩的挺乐呵吧
《大内群英》+《雍正与年羹尧》的剧本,被拍成了cult片,吕四娘大战东洋忍者,曾静单挑隆科多剑阵,单段对白不超过十句就开始动手,真是从头打到尾,鲁俊谷式猎奇武侠很热闹,刘雪华当年真靓,孙建成了苦逼背景
大眼莫少聪就是个打酱油的。徐少强版的曾静亮点。白泰官、甘凤池属小强的。最后雍正被吕四娘一剑劈成了两半,没错,剑劈。
这个雍正好熟悉,似乎是讽当年哪个伟人。
好看!瞎掰成分较少。
看完《雍正与年羹尧》,紧接着看这部,竟然发现这两部竟然是雷同之作。甚至对白,情节都是如此雷同。粗制滥造可见一斑。
前半段讲雍正篡位,后半段讲刺杀雍正,剧情还可以,节奏也很快,大部分时间还是留给了打戏,不过打戏确实很精彩
鲁俊谷不那么囧的一部,虽然抽帧是救不了一部动作片的。。
1、题材取自传统短打书雍正剑侠录,但把一部长篇改成一个半小时内容实在太赶了,只剩下打打打2、阵容与天蚕变差不多3、武打设计已经赶上八十年代水平
整部电影的调子很快,吕四娘走路快,好吧。宫女跳舞快,不适合配水袖,拿把剑挺好。不是只有皇上才能用黄色吗,怎么莫少聪演的王爷也穿黄袍,貌似还绣有龙?!刘雪华年轻时真好看,和天蚕变里一样,想看她演的侬本多情了。她和徐少强还挺配的。
10:35秒的重复跳近加跳剪后翻出脚,34:11的特写吕四娘双脚跟拍到全景上梁,都是奇妙的设计。程小东式的剑术大战,吕四娘盗书处的吊钢丝,吴宇森式的重复剪辑,刘家良式的拆招,张彻式的白衣浴血,到鲁囧谷这里其实已臻大成,后人除了特技,能发展的不多了。最后居然还扯出个东瀛术士来,不愧囧人本色
四贝勒欲夺皇位,篡改密诏,登基后纵情享乐,全不把功臣放眼里,像极了耍手段称帝的刘邦。满汉一家的承诺打了水漂,连年羹尧都被连下十八道圣旨,沦落为城门守官,吕家也惨遭屠戮,余下吕四娘报仇雪恨,纵有东洋术士相助,雍正的头颅也失了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