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了一个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读懂的中国式故事,是一幅“WG风情画”,亦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对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内容展现是异常直白和大胆,非常罕见,需要勇气。 比如:“正确者”对“错误者”的无情压迫,市委书记被批斗致死,被抄家;一对夫妇因为男方冤狱而被逼迫离婚;市委书记遗孀女主的儿子在上山下乡期间所受的压迫…
有一段戏,邮递员男主为帮助落魄的女主,在她家里,与闹WG的人,有鼻子有眼地针锋相对,太大胆,太无畏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需要非凡勇气。 这种直白,不只是内容上,更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是导演白沉的心声。 邮递员男主,在集体和大众都异常扭曲和冷漠的环境里,展现出了极为难得的人性光辉。 敢于表达这些,这说明,影片的拍摄者本身就具有人性的光辉。
影片的主题其实有两样东西: 1.展现被“打倒”之人物质和关系生活的极度困窘,特殊时期对人的极端打压,这本质是对这一特殊时期的强烈批判。 2.对中国式的人情世故之“艰”,洞察得异常透彻和深刻。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讲WG时期,男女主能够在一起,WG结束后,两人反而受到外界的重重阻扰,不能在一起。 这种对比,正是中国式人情世故之“艰”和人性之诡吊的绝佳舞台。比如,女主儿子基于自身利益,在两个时期对邮递员男主截然不同的判断和态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影片的最后,导演白沉给出了男女主两人在气氛晦暗的天桥偶遇的开放式结局,但仍然让人感觉能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大… 我想,导演应该并不是仅仅想讲两人的情感困境,另一个隐晦的意思,是在借两人的情感和道德困境讲WG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社会和文化里“人情世故”的封建基因、“人吃人”的属性,并未真正离我们远去… 这个,到现在仍然值得反思。
本片从思想性和艺术质量来说,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这也与拍摄当时的时代有关,可惜,这样的时代似乎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能在1980年代超越文革反思去探讨婚姻人性问题,实为难得的主题。白沉导演选题演绎和控制力很见功底。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伦理环境,结局指向性明确,但留有余地,反映了超越时代的不可预测性~~徐蕾演得很好,男主和其他人也是~~非常敬佩这一代演员是在塑造角色,而不是表现自己~~
影视技术融合的水准也很高。节奏、画面、音乐,流畅而不拖沓;主题画面如火车、天桥的多次出现界定了故事范畴和延续性,各个典型场景的布置都很耐看。比如文革后在徐蕾家里的那场戏,室内摆设、人物组合、言行等,一下子就传达了很多信息~~
要说值得商榷的是:这么多年,难道女主都没有回应这段陪伴而只是恢复地位后才来考虑?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不合情理吧~~另外,扬扬从小经历困难,不会那么轻易否定罗立平吧?可能故事只有这么编,才能体现矛盾冲突和人物刻画吧~~
建国70周年影展,天山2厅,上海电影技术厂修复版,8.7分
1,一切都看清、看透了,也就幸福了 当时是悲剧,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喜剧 ——这些台词是唯有历经岁月沉浮,心灵冲刷的苦痛,才能悟出的幸福真谛
2,相较前一年的《大桥》,《秋天》的前半段显然更深沉内敛,这两部佳作也让人意识到老导演白沉的大师风范。刘雁西老师的音乐又是点睛之笔,《好事》《大桥》《秋天》,女性的细腻婉转可见一斑,也让人欣喜80年代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女性作曲家
3,意识流散文式的时间跳跃流动,仿佛是导演与主人公也想努力尽快忘记那悲惨的十年浩劫(于我看来也是叙事存有瑕疵之处)
4,镜头层面:开场跟拍罗立平骑车的长镜头,与片中多处镜头移动均有特色;除此之外,空镜的繁复运用也与人物内心迷茫于时代枷锁与伤痕,定无所终的状态一拍即合。两段男女主角面部大特写的轮换剪切,配合隆隆火车声音,也是挺有意思的处理
5,火车的来来往往让人想起《相见恨晚》中平行无法相交的禁忌爱情,最后男女主角铁轨桥上的遥遥相望仿佛是牛郎织女的天各一方,尽管火车去往何方的开放结局象征意义明显,但封建思维笼罩下的悲惨注定是显而易见的
6,徐蕾算不得十分的美艳,但光靠演技也足以震撼得沉鱼落雁
迟到的恋爱太曲折
萧瑟的秋天里注入的热流、希望和自由。八十年代反思和解放结合表达,温和反思文革带给两代人的身份枷锁和心理创伤,新时期以女性为核心的思想解放、心灵解放、身体解放,追求自我幸福。被极端思想侵占无权拥有青春的一代人,解放后对逝去青春的返光向往。八十年代舞曲,解放的身体,红色洋溢的空间,虚掩的门缝,银幕上最勇敢地喷薄欲出,被禁锢过的才最激烈。第二代编导与新时代改革碰撞出来的火花,白沉对女性的刻画和拿捏,从《花姑娘》到此依旧深刻,定格桥上无法跨越的距离,也是老一代把幸福留给新一代的无私和无奈。
春夏秋冬不测,一时炎凉;悲欢离合终有,两端情义。3.5(2022-11-26)
邬君梅
其实这种无理要求别人守寡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少,这种儿子儿媳,呵呵,我要是婆婆,结婚后我就往死里neng他们!话说儿媳妇居然是邬君梅,哈哈哈!
牛逼,还是民国过来的老导演细腻,情感铺垫的真讲究,镜头用的也好。与八十年代粗枝大叶的情感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内核还是《人到中年》,但两段式结构和新旧时期的对应更有趣
不经历烂片,怎么见隽永构图、调度、镜头语言都很有想法
这部电影太强了。内容上这样一部谈话类家庭电影做到了极致的细腻,布景上非常棒,演员的演绎上,我觉得他们不仅仅是在演,他们是真正的历史见证者。
张弦写女性故事特点突出
70周年影展*天山。到“不能忘记的爸爸”那里,影片骤然变得现代起来,因为它反思的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伤痕,而是祖祖辈辈的阴影,父的缺失反而彰显出无处不在的父权压力。文本用对“幸福”、“权利”的反复追问,指出开放社会的迷思:对于什么是为你好,没有标准答案。对十年的展现与视觉符号的设计(金鱼、火车、镜像)使得它比《大桥下面》更有作者意识,选角好,徐雷的气质两头都靠。
前半部分的文革表达的比较平淡'不过可恶的嘴脸依然存在。。后半部分主张的妇女权益,却又用自私迂腐的道德绑架!
落难时没人管,平反后人人管;压抑的情感,时代的悲剧,人言可畏的悲愤;
徐雷好演员。看过这个片在六铺炕拍外景。1986.04.14
我很想缄默不语,怕被误解为抹黑或什么。但是,那个时代的戏,无论剧情、演绎还是转场都太过样板太过生硬,缺少活力缺少对生存状态的刻画。只能通过一点点缝隙,窥视时代的光,一砖一瓦、一举一动的光。当真诚与尴尬集合在一起,我真的不知要怎样“划线”评价。值得一看(的二流时代纪录电影)。
如果性别交换,可能就没有什么阻碍了…女主的妇联主任的职业真是个大讽刺,争取的了其他各位妇女的权益却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
众多反对声中最无情的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棒打鸳鸯的儿子,要是回到小时候孤儿寡母受尽欺负的时候巴不得罗叔叔当他爹呢,就这样忘恩负义还能指望以后对娘孝顺? 男权社会里身为女性的不平等让人痛心,要是老市委书记没了老婆,找个小二三十岁的女娃娃,可能还会当做组织上乐于促成的美事呢!
No.2327 WG背景下的爱与生活,不离不弃的患难之交,始终摆脱不了最终阶级身份矛盾的束缚,电影的细节很到位,但还是那个时代演员演技话剧化的特色有点突兀,结局很好,无声胜有声,也许无论怎样都是可以理解的
#资料馆留影#几乎被埋没的国产佳作,80年代的爱情观,甚至比起如今更新潮。可贵的是并未止步于反思控诉那段文革伤痛,而是从一个官复原职的市委妇联主任的立场,透视动荡岁月之后对人生抉择的影响,以及阴魂不散的封建势力对与妇女生活发展的束缚。周围人总觉得主任就不能与邮递员谈恋爱甚至结婚,亲生儿子奉劝老娘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舍弃自己的爱情,理由五花八门,所以呢?一个女人就没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真爱嘛?电影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以一个有情人在桥上偶然重逢的段落结束,背后的晕红的夕阳与脚下疾驰而过的列车。意犹未尽之感,时代总归是向前走的,追求真爱的脚步也不该被任何力量以任何名义束缚住,心应该是自由的。ps 女主角真的和苏瑾有几分相似。
徐雷可惜了,比余男强
7分,电影营造的压力让人烦躁,真切的能够感受到电影人物的苦闷与纠结,因为观众可能感觉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