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访汉城看电影之:玉熙的电影
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段。“念咒语的日子”?一段“咒语”,一个关于“永洙”的执念,一个女学生,一口颇化不开的痰。烦恼包裹的况味在首尔的脏雪和小餐馆的酒气里氤氲就可以感受到。不必追究。
峨嵯山是首尔东南郊的小山。电影里两个男人分别都说那里有多好。其实并没有多好。山也不大,甚至不如首尔市内的仁王山。好的,大概是某种雪天开车逃离的氛围,在玉熙的女性的视角里。当然,为什么宋教授更令她心切,这看不出什么理由。
2 ) 戏中戏!
电影分为四个短片,每一个短片里都有一名叫做振久(李善均 饰)的年轻男子,一名叫做玉熙(郑有美 饰)的女子和一名叫做宋教授(文成根 饰)的中年男子。 振久是在大学里教授电影课程,同时,他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振久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以至于他宁可在街边吹冷风,也不愿回家面对凶神恶煞的妻子,一次观众交流会中,一名女子提出了一个他无法回答的问题;振久在电影学院里学习电影,但是对于振久来说,他的全部生活并不是电影,却是一个叫做玉熙的女孩。在对玉熙进行了长时间的死缠烂打后,他终于得偿所愿的和玉熙开始了交往,但他并不知道的是,玉熙的心并不在他的身上;迫于生计,导演宋教授不得不在学校兼职任教,然而,没有学生愿意来上他的课,除了一个叫做玉熙的女孩和一个叫做振久的男孩;玉熙拍摄了一个短片,记录了她与振久和宋教授于不同的时间游览同一个地方的所作所为。四个短篇,若即脱离,似有还无,洪尚秀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飘忽不定的生活片段铺展开来,结构上竟然是“戏中戏的戏中戏”!
3 ) 无限近似于生活的电影
2010年的韩片是小年,商业片代表《大叔》看起来不“大”,文艺片代表《诗》又显得太“老”。好在中国这边,这一年可以看到洪尚秀的三部长片和一部短片,它们分别是2008年的《夜与日》、2009年的《叠叠山中》、2010年的《夏夏夏》和《玉姬的映画》。显然在速度上,洪尚秀已经直追一年一部、现在失声哑火的金基德,而在质量上,他可以说是再攀高峰,继两度入围戛纳后风头再起。
《玉姬的映画》有一个松散的四部分结构,长短不一、迂回曲折,没有标明出时间顺序,任由观众自行组接。比如刚开始看第二段,有人会突发奇想,第一段是否就是“剧场前”。最令人惊讶的是影片第四个段落也叫《玉姬的映画》,它同时还包含了两部分拼贴的内容,平行并进,最终交汇。因此,既可以把它看做“片中片”,然而它又完好地融合于剧情故事当中。如同结构上的调整,几段故事还视角不一,旁白由男人逐渐过渡到了女人,从而回归了洪尚秀早期作品风格,就好比《江原道之力》和《处女心经》。那段长达45秒的接吻戏,女人抵挡不过死缠烂打,大概也能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从日记体的变化说起,在《夜与日》中,偶然的男女邂逅、巴黎的风光情调,再加入了简单明快的古典配乐,洪尚秀俨然化身高丽版侯麦。这回《玉姬的映画》用上了《威风凛凛进行曲》,影片弃用激昂部分,截取进行曲的中段,用在了首尾部分以及段落之间的串场,反复运用却基本没有跟画面内容产生联系。这段曲子旋律优美,缭绕不息,流露出一种追忆的迷人味道。进行曲三重奏恰如舒缓的记忆回溯,拓宽了片中三人关系的电影空间,与现实完整对接(注1)。
而如果从《暴雪后》一段说起,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慕德家的一夜》引出了人物的内心困惑和道德难题,洪尚秀则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场讨论:关于爱、性和死,关于信任、生命以及女人。简单的Q&A问答形式好像解决了一些问题,两名学生表现出有所感悟的样子。然而它解决不了所有人生难题,就好比一场电影放映之后的见面交流会,无论是在片子里面还是在现实当中,有时候问题与答案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洪尚秀并非好为人师者,他只是不避讳那些大而无当、无从谈起的人生关键词,毕竟它们有时候太过私密。
如果归纳影片的核心问题,那无疑是关于爱。洪尚秀没有拍着胸口说,我是爱,这部电影是关于爱。但在末尾一段的并行时光中,一个年轻的男人,一个老去的男人;一样的地点,一样的路程。如果你细心体味,再对号入座并稍加联想,《玉姬的映画》无疑会变得极度伤感。以往的异性追逐中,总有落败退出的一方,《夏夏夏》做到了豁达,可《玉姬的映画》却是充满郁结。电影好像在说,人活世上,大家都这么失败,不自知其过。
再说说人物,前两段的男人依然是典型的洪尚秀作品主人公,冲动冒失以及《接吻王》的沟女手段,完全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从妻子、女学生、偶遇的拍照女人再到意外提问者,类似的人物关系网意味着什么,在劫难逃,通俗易懂。没见洪尚秀讲过男人的过去,倒是听他讲过男人的未来是女人。这一次,他描述了一个男人的未来模样:抱怨,掉头发,发脾气,宽容、无奈、爱的人只能放心里。这回的男性角力不再有频繁出现的掰手腕,而是对位和互为影子。他看到了他的过去,他就是他的未来。用女人的话来说,这不是复杂,而是反复。反复出现的许多事,反复但又出现差异的人生。
穿着一身羽绒服的男学生,他是洪尚秀的化身。教电影的教授,他依然是洪尚秀的化身。最后女人的那一段话,她也还是洪尚秀的化身。如果从这一角度入手,那《玉姬的映画》真是洪尚秀的私人电影,远远亲于上回的统营小城。然而如果只是电影导演的无聊私事,为什么当女人转身跑进卫生间的时候,我们都明白了什么。它不是电影,它就是生命里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是每个人的生命。【北京青年报】
注1:这个“三重奏”是专门用在进行曲里的一种称呼,和一般意义上的三重奏定义不一样,可能是指声部的不同。
■入评理由: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闭幕影片,韩国电影杂志《cine21》的年度五佳作品之一。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有人说看不懂洪尚秀,原因包括画面不讲究、情节乏味云云。其实看不懂的何止是电影,有时还有生活和他们自己。
4 ) 真挚的流氓
最近是無法認真地寫影評的,英文作業太多,且不論寫東西需要搜集前前後後導演的知識,起碼需要先在中文世界里沉浸一陣子,都做不到,可惜看完,就是實在忍不住,要下筆的衝動。只能像這部影片一樣,絮絮叨叨,用毫無邏輯的片段,拼貼一點東西。
1、影片導演提到的“去主題意識‘來源於讓米特里的”蘊含邏輯“,論文剛好想寫導演作者論,這個觀點像sparkle一樣讓人興奮,著急地找筆快要記錄在桌子上。最近兩三周都在迷洪尚秀的東西,以至於兩三天就看一部,又因為情節緩慢,抓不起神經,都是慢悠悠地播播停停。回想起時就會有各種交錯的感覺,小旅館,小飯店,日記本,男人,女人,做愛,親吻。每一部戲都具備相同的情節,面容模糊的演員的臉,卻堆積起貼有洪尚秀標籤的表情,他們的形象統一又深刻。
2、迷李善均是從高中花癡病少女開始,還是韓劇里的優雅大叔,竟然就跑到了洪導的藝術電影里當猥瑣的偽文藝青年。當然,如果不是因為看到《不是任何人的海媛》海報里有他,恐怕是完全不可能打開洪尚秀的片子。毫無美感的場景,生硬到類似故意的推拉鏡頭,絮絮叨叨的情節臺詞,李善均應屬裏面少有的賣相良好的男演員了,那些突兀奇異的配樂。敢說院裡的同學拍出來的MV片子都要比這高端大氣上檔次。可是,洪導有的是邏輯,有的是結構,有的是流氓般真摯的人性。在好萊塢工業大潮下堅守的手工作業,我想,如果不是因為有那些噴薄抑壓不住的思想火花,如何能具有熱情擁抱只有寥寥無幾的現實。
3、電影究竟帶給你了什麽?我是前前後後三分之一輩子里都沒有想過與電影深刻沾邊的人。跟傳院混了四年頂多是個文案狗。唯一的裙帶關係只能是看看電影,寫寫影評,稀裡糊塗地去愛爾蘭讀電影課程完全是狗血的事,可是人生都是因微而起,那些一閃而過的念想,那些稍縱即逝的聲音,都有可能是上帝的訊號,改變命途的漩渦。第一堂理論課上講Realism,先播了Méliès的月球旅行記,象徵了人類在電影里超凡的想像。可是Lumière兄弟的第一部電影,記錄工廠里進進出出的人群。所以電影究竟帶我們到達另一個世界,還是認真回頭看看身處中的世界呢?洪尚秀的片子,無疑是把生活搬到了舞臺,那麼真實,又那麼荒謬。那個男孩,就像你昨天牽手的人一樣。於是看洪尚秀的影片,是得不到任何安慰的,唯一的,是恐慌,對現實生活的恐慌。有時后難過得不行,就需要找回那些美好到天昏地暗的花美男韓劇腦補一下,不然生活真的太艱難。
4、燒酒在裏面的出場率簡直比男主角還要多。配上燒肉感覺一定很爽。酒都是善意且真誠的,可人性卻是可惡的。於是劇中人物經常喝酒后就開始胡亂說話,把心窩子掏出來看,掏出來問,自私又殘忍的問句,都會遭到唾棄。因為周遭的人都是清醒,你變顯得可僧。來這裡后,曾有過失眠的困擾,想得太多太清是誘因。後來有了酒,連寫作業都覺得輕快動人起來,它對於我的身體,像鎮靜劑。
5、洪導多部片子的女主角,都會莫名其妙地愛上那些有才有名的猥瑣老男人。用視死如歸的精神。而那些年輕的導演,都會重複著”你很漂亮“”我愛你“”我想和你上床“的句子。無賴地推倒然後如願以償。女人拋出了身體卻未必拋出了愛意。男人真摯地表達慾望又婉轉地躲避現實。用簡單來表達複雜的男女之情,是洪尚秀的拿手好戲。
6、再這樣看下去,真會擔心把論文改成研究他了。哎!順帶貼出劇中臺詞,不能更淩厲了。
“我真的想快点变老啊,这段时间怎么熬过去呢?”
“别担心,很快就变老的。”
“老师,你是怎么克服性欲的呢?”
“谁说能克服的?又有谁克服了呢?你见过这样的人吗?还是听说过这样的人?不可能,所以就别担心这个了。”
“为什么一定要爱呢?”
“恋爱吗?”
“不是,就是说爱。”
“绝对不要爱。真的不行的话,也要试着下决心不去爱。还真的能爱上什么吗?”
“为什么人与人不能相互信任呢?”
“本来人就是不可相信的存在。。也许你宽容点的话,说不定才能相信一些。”
“老师,追求漂亮的女生能致死吗?”
“有什么漂亮的,你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吗?”
“我们究竟是人,还是动物啊?”
“似乎知道这个了,也不会有什么区别的。”
“应该坚信着什么活下去呢?”
“活着?是你自己信什么,就怎么活。所以得你自己去找。都是你自己相信的东西,决定的东西。”
“怎样才能明智点呢?”
“啊,明智。我不是明智的人,所以我不知道。”
5 ) 两男一女
“念诅咒的日子”里宋教授和振久导演都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但他们却也是不道德的人。宋教授靠着评职称赚钱,谁给钱让谁晋升,这让同校的电影课老师振久得知后颇为不爽。在饭局上,振久对宋教授的质问让氛围陷入尴尬,而宋教授也态度暧昧的承认了自己的潜规则行为并表示告密的同事下学期将不会再任教了。这是一个掌权者在行业里最可憎的面目。但揭穿了宋教授的振久却也在自己的电影映后交流会上被观众揭了老底,陷入尴尬。他曾经与女学生的风流韵事到最后抛弃女学生,并且他那时已经结婚,一个典型的渣男形象,但也正是这一段尴尬交谈,振久说出了他的电影观(也许是洪尚秀的):“我的电影,和人见面的过程差不多。今天你见到一个人,有了一个印象,然后下一个判断。但是明天,你又见到这个人,看到其他一面。我希望,我的电影也能像活物一样,有那种复杂性。你要是以一个主题意识来看我的作品,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又不是因为什么主题意识去看电影的……去看、去接受、去感想,不是更好吗?”
“接吻王”将时间往回捣了好多年,宋教授在电脑前看完了还是学生的振久刚拍的短片,宋很满意,离开看片室时宋撞见了前来的玉熙,两人打了招呼,宋离开,玉熙眼神里充满了爱意,两人关系一目了然。但这一段主要讲述的是振久在电影反响不错,不停被同学们提获奖事情的同时,孜孜不倦的追求玉熙的故事。比如他在玉熙家外的雪夜里等了一个晚上,而玉熙明明就在家........当然他最后追到了玉熙。印象最深的是玉熙对朋友说的一句话:这段时间好像学校被投毒了,这么多人追我.......
“暴雪后”又要稍早,一场大雪让宋教授的课只来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振久,一个是玉熙,他们平和平等的聊着人生和梦想,那时的振玉和玉熙充满求知欲和对世界的渴望,宋还没有德高望重,他只是迫于生计授课,对电影有着执念的中年男人。不知是不是这场大雪之课,让宋和振久都爱上了玉熙.........
“玉熙的电影”是这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唯一打乱顺序,非倒叙的段落。玉熙口述和宋教授(老人)以及振久(年轻人)在不同时间去相同的地点爬山时各自的不同点。比如老人在哪个地方停了一下,但年轻人没有;比如老人上厕所时间较长,而年轻人很短;比如老人在哪个地方搂着玉熙,但年轻人没有等等,口述中可以感受到玉熙对老人的爱意更浓烈。这一段也是最体现洪尚秀叙事美学的一段,重复、对称,相似中产生不同,生活里尽是细节以及不同细节带来的情感变化。
6 ) 电影赠你蒙汗药。
和很多量大质优的作者导演一样,在道尽自己的那点小执迷之后,洪尚秀又回归到创作生涯的童年时期,重新沉迷于对电影表现形式的创新。所以就不难理解,在形式上再掀高潮的《玉姬的映画》,为何会走进威尼斯电影节那个励实验与创新的“地平线”单元。
《玉姬的映画》脱胎于洪尚秀去年应全州电影节之邀拍摄的一部数码高清短片《叠叠山中》,乃短片集《过客人生》中的第二篇。《夏夏夏》之后,他暂时没有新的灵感,于是将短片中未尽的构思稍作修改,启用同一套演员阵容编排成了长篇。有趣的是,这未尽的构思遭遇的却是跳跃式的拍摄手法——每周抽空两次拍摄完成,这让他对本片失去了控制感,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直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是为什么。散漫的洪尚秀决定放任不管,才最终成就这部漫不经心的开篇之作。
和所有洪尚秀出品一样,《玉姬的映画》仍然在他最熟悉的电影圈里辗转腾挪,讲述一群充满神秘感的知识分子的男欢女爱,内容也仍然是以烧酒烤肉清谈为主。但这次他再也不满足于就事论事,高深的戏中戏终于和他最爱的片段式穿越发生了暧昧。影片分为四个章节,即“祈祷日”、“接吻高手”、“暴风雪后”和“玉姬的映画”。本是四个彼此独立的故事,却因对应着玉姬那两段发生在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感情故事,在现实与电影中呈现出来两种状态,再加上两位男性角色之间的特定关系,具备了种种微妙的关联,将电影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之间时而迥异、时而重合的模糊关系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盘根错节的矛盾关系,还引出早起洪尚秀作品中一个有趣的命题——记忆与真实的辩证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再现江湖,也证明了洪尚秀形式主义迎来了又一春。
曹雪芹写《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洪尚秀拍《玉姬的映画》也是满篇荒唐言,效果也是一把心酸泪,看上去艺术境界高下立见,实际上是达到了文艺中年的最高境界。而且这次洪导很给力,终于不用负责到底拍一出大圆满的结局,并且有机会通过男人和女人的嘴巴说出心里那点关于爱的见解,不用谆谆教导如何去爱才方显影片的可爱。
一脉相承的高度生活化对白就不用说了,片中四个故事,女主都是玉姬,男主一老一少。爱来爱去,都是那么点事儿。在威风凛凛进行曲的映衬下,爱显得有那么点无奈。矫情的片段不多演,洪导一开始就把生活里最本真的东西放给你看。一对夫妻,为了喝酒的事儿在巷口吵架,男人爱放个马后炮儿,女人还真就爱跟他较这个真儿。你说婚姻里面是爱大于恨,还是恨大于爱,答案都不重要。说到底,列侬和洋子那样的神仙眷侣还在少数,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还得照样过。要想图个伴儿陪你过日子,找个差不多的就得了。
片中李善均扮演的年轻导演,有那么点傻那么点自以为是,还有那么点好色,道貌岸然的伪文艺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浸透了洪尚秀对同行的嘲讽,也是高风亮节的自嘲——李善均戏中多次出现的橘黄色羽绒服也是洪导的平日装扮,甚至戏中的小动作也与洪导如出一辙。洪导也很爱将戏中的男主影射成自己的化身,比如《夏夏夏》中金相庆扮演的导演,《你什么都不懂》中的金泰勇扮演的文艺青年。而设置艳遇情节,也是洪导电影中最有趣的一幕——公园里,李善均正坐在长椅上打鼾,被一个陌生女子拍了照,惊讶到厌恶,随聊到胡侃,聊后发现,女人早已结婚,好色的脸也变成了嫌弃。哎,艳遇就是艳遇,岂能当真?!李善均惟妙惟肖的表情在本片也是最大笑点,既可恨又可爱。就好像女人明知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但是看在你们遇色难挡的幼稚一面,怎又舍得让你一人孤单呢。
在剧场追问里,李善均的窘态发挥极致。电影放完,观众本该散场,特定的提问就变得有点尴尬。就如同爱情本是一场游戏,你输我赢之间,却又要一直问个你死我活,不得不失去了意义。只是在游戏里,痴男怨女不懂游戏规则,洪导一语道破天机——你情我愿之事,放弃又算得了什么?爱与被爱之间,用那些美好回忆作为你继续爱下去的勇气就好。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在洪导的电影里,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说教的语气变成了调侃的闲谈,趣味横生。
在第一个故事里,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隐晦的表达了洪尚秀的一些人生观。恋爱、性欲、衰老、信任、人与动物的区别、为什么而活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我们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或许洪导自己都说不清楚,人这一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才有资格说出口,就如同你问我“人怎么才能明智点?”而“我不是一个明智的人,所以也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没有对与错、坏与好之分,与其求索他人不如自己寻找,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时间线推移到过去,年轻导演还是学生的时候,被玉姬迷得神魂颠倒,一番死缠烂打,男人的无赖嘴脸表露无遗。才引得植物园内,从索吻到激吻的一幕。和男人上床后,不会是你侬我侬的“以身相许”,说是过客,不算无情,只是生活大多如此。不过,玉姬的运气够好,有了机会将与老少爬山之行浓缩成影像。
一个上了年纪的男教授,一个稚气未脱的男同学,相同的地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脾气,玉姬玩笑式的与他们做了相同的尝试,选择。这可以引申为一种自我对于生活的寻找。有一幕,特别心酸——玉姬恳求教授少掉些头发,因为怕对方的过早离开。这种特殊方式表达爱意,恐怕只有洪导才能想得到!平凡的对话,却比那些伪善的承诺来的浪漫得多。而与男同学之间的旅程中,却少了这样温情的对白,只有心里那团热情似火的激情在飘荡,这似乎让爱情显得有些低廉。在影片的结尾,教授独自一人的背影,也让全片浸透了一份悲伤,在松树下的承诺变成了事实,让当今这个社会一直在探讨的“诚信”有了一个可依靠的理由,也让我们这些在爱情苦海里挣扎的少男少女们有了一个可以坚持到底的信念。
在洪尚秀的上部电影《夏夏夏》中,提出“整天把爱挂在嘴边,结果连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质疑。而此番《玉姬的映画》便给出了一个最生活化的答案,利用不同叙述视角交叉拼凑出的叙事结构,除了保有他一贯论述“记忆的双重性”的深刻,还让观众实实在在找到了全知全能的乐趣,可谓良苦用心编排“爱的教科书”,只为你懂“爱是什么”。
JAN.29
7 ) 愛的教育
洪尚秀大概是近兩年創作力最旺盛的韓國導演了。有點像四五年前的另外一位韓國導演金基德,一年兩部,而且都能入圍戛納,威尼斯這樣的頂級影展。不同的是,洪尚秀的作品情緒變化極大,上半年的那部《夏夏夏》可以說是洪尚秀最為流暢最為歡快的作品,而下半年這才上映的《玉姬的映畫》,則又有可能成為洪尚秀最為詭異最為悲傷的作品。洪尚秀的作品以精妙的結構而著名,在《玉姬的映畫》中,他僅用三名演員又給觀眾了帶來了一部充滿著“反復與差異”的好戲。
《玉姬的映畫》由四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短片組成,文成根,李善均,鄭由美,三位演員在這幾個短片中輪番出現,前三個短片又都已愛德華埃爾加的《威儀堂堂進行曲》開場。在幾個短片的交互之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觀眾雖很容易進入每一個短片之中,但以整個影片的角度去看的話,究竟是戲中戲外,很難摸著頭腦。這樣一說,可能大部分觀眾都會想到那部讓洪尚秀的電影結構聲名鵲起的《劇場前》,但《玉姬的映畫》的結構比《劇場前》還要複雜,完全不給觀眾一個走出戲外的喘息空間。《玉姬的映畫》以電影系的學生為中心展開故事,而洪尚秀目前正也是任職于韓國建國大學的電影系。像《懂得又如何》裡的具導演一般,洪尚秀再一次借劇中的電影導演角色,傳達出了自己的電影創作理念。“電影不是什麼深奧的東西,只要去感受它就對了“。《玉姬的映畫》便是這樣一部越深究越搞不清楚的電影,不能像看《盜夢空間》一樣去層層剖析,去感受就對了。
《玉姬的映畫》延續著《夏夏夏》裡某種情緒,對於愛情,或者那種男女之間那種感情的肯定態度。最後一個短片與整部電影同名,為《玉姬的映畫》。三位演員不動聲色地給觀眾演繹了一場”穿越“愛情劇。女學生玉姬徘徊於一老一少兩名男性之間,通過分別與兩人的登山經歷,玉姬領會到了何為愛情,何為人生。其中有一個細節,可謂畫龍點睛,也正是洪尚秀電影所強調的”生活的發現“。玉姬看似無理地懇求作為情人的老教授不要再掉頭發了,因為怕他過早離開她。以勸對方不要掉頭發而表達愛意的場景,估計這在所有電影中都是頭一遭。但如果你仔細回味一下自己周邊的人與事,這一細節雖很平淡,但卻極為真實,這樣的話估計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有對於真正深愛的人才說的出來。
p.s.几篇相关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91277884/
http://www.douban.com/note/92999820/
http://www.douban.com/note/98420274/
8 ) 老师,追求漂亮的女人会致死吗?
1.
“导演,您在这个作品讲了好几个故事。我想问一下,您最想讲的主题是什么呢?”
“哎呀,真对不起,现在我有点小醉。我呢,这作品就是随便拍出来了。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主题意识在脑子里。虽然人与人见面也很复杂,但我的电影就跟人和人见面的过程差不多。今天你见到一个人,有了一个印象,啊~这人是是这样的人,不都会下一个判断吗?但是明天了,你又见到这个人,看到其他一面。然后你又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不是吗?我希望呢,我的电影也能像这样活着的物体一样那就好了。”
2.
“我把两次去峨嵯山的经历放在了一起。两次都是下雪的季节,一次是12月31日,第二次是过了两年后的1月1日。12月31日是怀着和老年人散步的心情去的。1月1日是为了体验新年气氛和年轻人一起去的。把两次和不同男人爬山的罪恶感与轻微的兴奋放在一起就做成了这个电影。想把这两次经验放在一起看一看。”
3.
“ 许多事情反复出现的同时,又会伴随着许多差异的这所谓人生。我是始终明白不了的。但我想用自己的手把它们展现出来,去好好看一看。”
寒冷的情欲,逼仄的人生。
哭...讲什么顺序啊 解毛构啊 今天想要这个,明天想要那个,这样不就是活着啊。你连自己都活不明白 ’///2011.3.27资料馆再看 |2011.12.8院线又看|对不直译欧巴不满
关于生活的几个侧面。有些东西,不能想太多,去感受吧。
差异与反复,只叹时光太短
三星半。不得不想起了某某某和某某某的故事
让我们来看看:文艺玛丽苏如何去把玩自己的欲望。【8】
664 [洪尚秀] 初尝寡淡,越品越有味。<念咒文的日子 结吻王 暴雪后 玉熙的电影>
如果她说有点累,那就是非常累了……
真是很特别
导演的碎碎念,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郑有美
小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碎片 结尾那段很棒 女主角是败笔 长得像郝蕾表演却好雷
许多事情反复出现的同时又会伴随着差异,这所谓的人生,你们终究是明白不了的。
看来看洪常秀的顺序很重要……看过了[我们善熙]和[在异国]再看这部就觉得没那么好([我们善熙]根本就是又拍了一遍这个故事嘛!)。不过这部片的精华在第四段,被狠狠戳到,真是精准又苍凉(所以比[在异国]的相同结构好太多了)。
前六十分钟看的我真的是太开心了,觉得好看极了,后20分钟一星,直接打回原形。
一贯如此的洪向秀作者电影。男人,女人,酒,做爱。他的电影让我每次都感叹不止。有了这些因素就可以不断表现人的微妙心理变化。最后一个故事十分让我沉思。
洪尚秀的变焦镜头……
不管如何改变身份,关于自身生活的总体形态不会更改,很多事无力改变,电影如此遑论现实;最后一段最打动我,两端叠加的影像,真实到残忍。
第3、4个不错,有感触
在洪尚秀看来,显然这世界上只要三个人就够扯淡扯一辈子了。电影很短,还被分成四段,觉得无关吧却又有那么点联系,总之看完就是一眨眼的事。喜欢表情很臭屁的郑有美
80/100,四段故事是彼此作用的,不要再看结构,反正一直都是那么精妙。看洪对于情感的剖析: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多面体,无所谓时空,只说可能性。爱他或爱他,都是千丝万缕,怎么可能就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