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警察故事
1984年的成龙很郁闷,在《快餐车》拍完不久就接到了《威龙猛探》的剧本,这是嘉禾第二次送他去美国拍戏,如果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对成龙和嘉禾都会超生巨大的影响。可另成龙郁闷的是,在片场内他只是一个演员,不能自己设定剧本和动作,因此他对导演极为不满。而剧本设定中,将成龙描述为一个冷面英雄,类似《夜鹰》中的史泰龙,所以角色显得异常高冷。更另成龙郁闷的是电影中涉及了一些血腥场面以及莫名其妙的漏点镜头,这也是成龙日后强调,自己电影永远追求非暴力,合家欢的一个原因。1984年年末成龙回到了香港,《威龙猛探》的失利给成龙带来了《警察故事》的灵感。85年年初与在日本兄弟(洪金宝、元彪) 拍摄《福星高照》,让成龙心情大好,暂时忘记了前面的不愉快,专心投入到后面的拍摄中,也就是随后的《警察故事》。当时我记得很清楚,2000年5岁生日的后一天,我拿到了《警察故事续集》的vcd,片头用两分钟时间回顾了《警察故事》 的精彩场面。当主题曲《英雄故事》 响起时,我的心潮开始澎湃,随着屏幕上成龙的动作激动得手舞足蹈。这部电影可谓高潮迭起。影片的开头,成龙饰演的警员陈家驹为了追捕贩毒枭朱滔,驾车径直穿越依山而建的屋村,场面十分壮观。随后家驹要从倾斜角达到60度,距离达到几百米的山上跑下去,这看起来容易,实际上稍有不慎就会像皮球那样被弹飞,可是成龙做到了。接下来用伞悬挂在公交车上的玩命戏,为保护莎连娜在车上展开的打戏,闯入别墅一气呵成的动作都另人叹为观止。最后在商场展开的镜头更是将观众的感官推向了极致,真实的动作使人目不暇接。成龙发现玻璃可以很好的渲染整个的动作气氛,于是增加了玻璃的厚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拍摄期间商场一直有救护车在场外等候,常常是一场拍完医护人员马上将受伤的演员送去医院。当然,成龙也是担架上的常客。到了最后跳灯的戏,成龙不仅有拍摄前的纠结,拍摄后必须饱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站起来,跑出镜头。这是成龙的坚持,所以他必须做到完美,他要求这个镜头一定要一镜到底,而这一跳也注定使他垂名影史。而《警察故事》不单单追求动作上的设计,编剧之一的邓景生把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使得电影情节顺利的开展,而不是为打而打。重视原则的署长,盘旋与署长与警员的镖叔,油头滑面的线人,和呆萌可爱的大嘴,奸诈狡猾的朱滔都是本片的亮点。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成龙“虐待” 女主演的先河。前有林青霞从高处跳下泳池,在商场被扔进玻璃展柜;后有张曼玉从摩托车中跌下,被踢下楼梯,这也显示出成龙电影拍摄中整个团队的敬业和牺牲精神。而在家驹的刻画上也使这个人物亲民可爱,有正义感。比如家驹被降职到沙田警署使不小心踩到了牛粪,于是便跳起了太空步,以及后面接电话吃泡面的镜头都展现出人物的生动。在整体剧情方面也不是看一眼开头就能知道结尾,其中设定了诸多的冲突。如收黑钱的警察,法庭上的反转,家驹被设计陷害,再到家驹劫持署长。这些冲突使剧情更加饱满,剧情也更有悬念,也正是这些完美叠加在一起,使《警察故事》 不可被超越。今年的7月14号,有幸在《绝地逃亡》的发布会上见到了大哥本人,圆了一个梦。62岁的成龙仍然能够活跃在银幕上,并且希望自己永远不退休,作为粉丝的我,在情感上只有欣慰,可是又很矛盾,担心他再受伤。
2 ) 《警察故事》:从功夫小子到玩命英雄
《警察故事》因特殊的时间、特别的成功、特样的玩命而坐落于成龙作品序列中 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开创了成龙玩命危险镜头的先河,更是让成龙从一位喜剧功夫小子一举成为玩命英雄,金像奖的青睐和票房数据便能说明业内人士与观众对于成龙转型的认可,成龙从此踏上属于自己的“英雄时代”。 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这部1985年的《警察故事》,也依然会觉得津津有味,影片用较为起伏的剧情保持住了故事的耐看性,身为导演的成龙没有把秀功夫摆在首位,而是将功夫融入故事中,在关键节点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开场的那段超长的追逐戏,从山坡到公路、从房屋到车内、从飙车到扒车,一下子就把人吸引进去,但接着用平缓的调调叙事,不急不忙的样子可把观众急坏了,成龙聪明的每隔一段时间在剧情需要的时候秀一段功夫,观众被吊着胃口往前走,直到最后商场大战成龙将全场积累的情绪一次释放完毕,不仅危险动作频出,而且玩命度极高,随着他的拳头猛烈的出击,观众也感受到了酣畅淋漓的快 感,但最终观众记住的绝不仅仅是那几场玩命戏,更多的是关于“一个叫做陈家驹的警察的故事”。 成龙之所以能够通过《警察故事》实现完美过度离不开对于英雄形象的精准拿捏:陈家驹这个人物,首先他是嫉恶如仇的,其次是有功夫有胆量的,最后是站在大多数一边的,嫉恶如仇让他拥有英雄的底色,功夫和胆量是底气,站在哪一边就属于导演的智慧了,结尾时,陈家驹拳击朱滔等人的酣畅淋漓,实际上违 规行为,但这种大多数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在银幕上被陈家驹做了,而且显得端端正正,陈家驹自然会被认定为“英雄”,他是站在大多数人这边的,他是有血有肉、有憎恨有偏爱的“英雄”,这样的陈家驹有着所有成为英雄的资本。 如果说这部作品有什么不足,那一定就是香港同期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女性角色过于工具化,不论是张曼玉饰演的女友也好,还是林青霞饰演的莎莲娜也罢,脸谱化、刻板化依然浓厚。
3 ) 警察故事
电影里的高密集的追逐打斗镜头开创了成龙卖命玩命演出危险镜头的先河,这也变成他以后拍摄电影的一个特点价值,林青霞和张曼玉在片中的表现各有千秋。
影片既有紧张刺激的场景,又夹杂了多样笑料相调和,巧思趣味密布的强娱乐性也塑就了印记鲜明的动作喜剧特色。成龙非常善于以出人意料的动作来制造喜剧效果,在杂技般惊险的追逐里频抖笑料包袱,让观众忍俊不禁,借此也增加了陈家驹这一角色的人格魅力,赋予角色极高辫识度。
4 ) 被工作人员戏称为“玻璃故事”的《警察故事》
成龙的电影一直离不开玻璃,除了破坏玻璃就是破坏玻璃,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由于这部电影消耗的玻璃极其多,剧组的经费也在买玻璃上越花越多,所以这部电影又被工作人员戏称为“玻璃故事”
跳公交车时费玻璃
成龙从斜山上狂奔下来,拦截住热(被)心(逼)市民的车后开枪,司机紧急刹车,结果反派跳出公交车 其实,这个镜头不仅费玻璃,还费演员,那两个反派本来是要跳到车顶上的,结果算错距离,导致他们两个直接摔在地上
翻越阳台撞碎玻璃时费玻璃
不得不说,这里的成龙是真敬业啊!在拍摄这段时,成龙大哥直接没了呼吸,差点命丧黄泉的说! 不过敬业归敬业,该费的玻璃还是得费
商场大战时费玻璃
最后的商场大战,可以说是全片最™费玻璃的片段了,尤其是龙叔头撞玻璃,在玻璃上撞出了一个大洞,是真的拼命
听说在拍这个镜头时,林青霞一直不敢撞玻璃,于是成龙还找了个人给林青霞示范怎么撞,还一个劲儿地说不危险,哈哈
最后总结,《警察故事》是一部很费玻璃的经典电影,它不应该只值7.9分的,经典无需付出,但是需要经费
5 ) 穿梭35年的经典
上小学的时候,在家里的录影机里看过这部影片,虽然还看不太懂,但深深记住了那个穿绿色衣服,表情狰狞的男子,从铁杆上滑落,带下一片彩灯的情节。
时隔35年,再看此片,依旧是如此经典,不但没有一丝一毫落后于时代的地方,甚至仍领先于时代,领先于这个本已经不属于她的时代。
最近一段时间把成龙的电影集中观看了一遍,如果要论成龙最优秀的电影,这一部《警察故事》当之无愧。
成龙的片子,动作部分其实无需赘言,关键本片出彩的地方太多了,远不止于动作场面的精彩。本片情节紧凑、合理,人物从主角到配角都十分丰满,甚至一个小配角的台词都恰到好处,不是脸谱化的。
黑与白、男与女、领导与下属、好警察与坏警察、真诚与谎言……如此丰富的内容竟然都塞进了一部电影里,而且竟然结合的如此自然,丝丝入扣,没有说教或生硬的感觉。喜剧部分也恰到好处,既令人捧腹,又绝不会影响后面严肃的剧情。
本片甚至还包含了商业电影少见的诸多与主线无关的社会现实内容:保护证人一天38块低费用、警局做样子推出模范警员、嘲笑官僚主义的一切功劳属于上级……
后期的二代、三代、四代,实话实说都没能达到本片的水准。
本片的问题,大概就是后期进商场剧情前的部分进展过快,有点衔接不足,可能是受限于时长的原因,剪掉了一些过渡情节。
这样的影片,现在的7.9分显然是偏低了,至少应该在8.5分以上。
——————————
“你用这种方法保护证人,我好喜欢哦”
话说林青霞在本片中亲自摔在茶几上、架子上,现在的女明星还有谁能做到。
6 ) 语录
这次行动的代号是“猎猪行动”。
“上级叫我们看清楚再开枪,要顾忌村民的安全。”
“那他们有没有叫贼人不要乱开枪呀?”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全靠上级计划周详、调配有方。
如果想无灾无难、长命百岁,最好就不要当警察。
一个保护证人的警员,要知道控方证人随时会受到恐吓、干扰、伤害,或企图恐吓、干扰、伤害,或蓄意恐吓、干扰、伤害。
当你负责保护证人的时候,有政府津贴的,每天三十二元八角。
你现在只可以说再见,或者说拜拜。多说一个字的话,把你也抓了!
才拿几千元的工资,难道就得拿命去拼吗?那样还不如去当雇佣兵。
你这样乱开枪,什么人都会怕你。
“妈妈说滔叔经常借钱给我们买奶粉。”
“那你现在就帮他卖白粉?”
上班要跟上司解释,抓了疑犯又要跟疑犯解释,提起解释我就烦。
如果我命好,当了电影明星,随时有机会和女明星接吻,到那时她岂不是一天要上吊三次?
如果我肯对女人说好话,那些美女都由门口排到尖沙嘴了,什么时候轮到她呀?
“她什么时候进来的?”
“你说她一天上吊三次的时候。”
“我睡哪里?”
“睡我的床。”
“那你呢?”
“睡在你旁边。”
“你用这种方法保护证人,我很喜欢呀。”
女人怪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
“两分半时间。”
“那起码有两三辆巴士经过,而最多可能有七八辆之多。但你说只有一辆,还不是在说谎?”
“你没遇到过半小时才等到一辆巴士吗?”
录音从来都不能作为呈堂证供的。
老板,美女你还怕没有吗?香港每年都有选美大会。
“陈警官,如果有事——通常都不会有事,那你就打——”
“打无线电找你?”
“打我家电话。”
“你不是说要去巡逻吗?”
“巡逻也会经过我家。”
现在不是包青天时代,凡事都要有证据。
当上司除了要公事公办之外,还要有点人情味。
我分明是被人陷害的,可你一点感觉也没有吗?
他只要动动眉毛,我们就得拼命。
你是踩着手下的肩膀升级的,你有没有替你的手下着想过?死了一个手下,你只需写一份报告,鞠三个躬。
命是我自己的,我自有分寸。
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但我不能靠你们。
在没找到朱滔之前,我是不会被你抓到的。
法律?法律是制裁没钱请律师的人,制裁不了他的!
成龙大哥的代表性作品,为打造真实效果,成龙大歌也算是拼命演出,受了不少伤,吃了不少苦,还好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很棒,很优质的一部香港电影,值得观看。
“法律是制裁没钱请律师的人”“我相信你们,但我不能靠你们”,太经典了!成龙年轻的时候拍戏真是不要命,敬佩你的执著。喜剧桥段设计得很好,动作打斗也很有诚意。PS:电影里的玻璃都不伤人吗?2013.8.24成都
很多桥段都已经是经典了,那场法庭辩论,警局接电话以及最后的纵身一跳。
早期成龙电影都是表演夸张,剧情简单,而且还充满了狠的!
风云际会,香港影坛的黄金岁月。
到后来难以收尾就又变成暴力正义的路线了
那些搏命演出啊。
硬桥硬马到这个份上,真是好看,更难得的是故事本身也好看,一波三折,很有好莱坞式的风范。
大银幕看真是一百分满足,这也是作者电影啊,而且是可以卖到全世界,各国老百姓看完以后都掌声雷动的作者电影。
这是一个玩命时代,牛逼是后来在一些访谈和文字里知道的,特技还有不用替身,各种受伤等等。
cast相当华丽!成龙同学堪称拼命13郎!吼出来的那段“卒仔宣言”也是感同身受
【A】开场的棚户区枪战、飞车拆迁和巴士拦截绝对是香港电影史上数一数二的视觉盛宴,火爆程度绝对领先于世界前列。而中期的各种喜剧桥段也证明了当年香港电影人所带有的无限热情和才华。最后的商场大战更是足以留名影史,剪辑、场面调度、环境设计、道具利用,还有无与伦比的动作设计和玩命精神。成龙真的在某种程度上革新了动作场面的拍摄手法(尤其是以一敌多的场面,真正做到让动作设计和影像语言融为一体)。好像在本片之后,糖制玻璃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特技拍摄中。
成龙早期最经典的影片
成龙能那么出名真的不是运气,太拼了
就爱看张曼玉被从小绵羊上拽下来!~
好莱坞的动作片,特技特技加特技。我拍的时候,根本没有特技。因为我,不加特技,拒绝特技。观众看完后不能骂我,因为我根本没有特技。
我看过最牛逼的成龙电影,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成家班用他们的搏命,让所有外强中干的好莱坞动作片像个笑话。如果说《喜剧之王》让观众意识到周星驰是艺术片导演,那么《警察故事》就证明成龙是一流的商业片导演。叙事效率之高、转场之流畅令我刮目相看,而片中所有高难度动作在三十多年后依然让我目瞪口呆。汽车冲下山坡,商场玻璃打斗,诸如此类的设计完全是视觉奇观,而这一切都是电影人真刀真枪拍出来的。成龙跳下商场一幕更是足以载入影史,多机位放了三遍(《A计划》才放两遍)也不觉得长。撇开青霞曼玉的神仙阵容,撇开神乎其技的动作场面,成龙在如此紧张的节奏中还能有效开创出独特的喜剧风格,下一幕画风急转就将矛头直指体制——这部电影就在这两个极端不断摇摆而毫不失控。杀红了眼的陈家驹对恶人的痛击,不跟《精英部队》一样有力?
变焦镜头和定位镜头的组合具有魔力,与高空自由落体、汽车翻滚下坡、电话铃声四起、条件反射出拳类似,释放了一种如箭在弦上子弹出膛般的不可逆动势,和濒临失控又扭转乾坤的极限平衡。即便是彼时看来套路的剧情,放在当今看也势不可挡:被操控作宣导工具的小警察、黑白颠倒的法庭辩论、半途哑火的智取谋略,唯有孤注一掷汗如雨下咬牙切齿将所有敌人击倒在脚下才是与世界对抗的唯一方式。没有和解宽恕,无须换回清白,怒吼即是自证。
故事方面还是无力,动作方面异常牛逼,无论是开头的“破村”行动,还是后面的“破坏”商场,以及连播3遍的跳楼戏——我对这个“连播3遍”是非常非常印象深刻。第1遍:牛逼的特技,第2遍:真牛逼啊,第3遍:卧槽!真跳的啊——看多少遍都还是惊讶万分(无论是以前亦或是现在)。就是动作戏有些分布不均,中间略显拖沓,不过动作一来就是超级牛逼啊,正因为太牛了,以至于喜剧方面略有放松也毫不为过,甚至陈家驹很多偏激的举动也被满满的英雄主义掩盖了。然后就是主题曲的前奏一响起,热血沸腾啊
张曼玉那时可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