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全部致敬玛丽. 科尔文本人。影片本身零分,甚至负分,影片中非常明显地打着反战的旗号做政治攻击。利比亚现场,还专门播放一个政府军的战俘在拷问下说出是卡扎菲派我强奸的,叙利亚战场不停的强调是政府军的炮轰,政府军屠杀平民。等等很多。
这种指名点姓地道出政治立场,是一部反战影片应该刻意回避的。
想起以前俄罗斯拍的8月8日,就讲究很多,载满平民的巴士被导弹击中,来调查的俄军现场只是说可能是谁,或者是谁干的。肯定不会说查明是格鲁吉亚人干的。到结尾格鲁吉亚军人帮着救小孩,格鲁吉亚坦克还跟难民让道。让我对这部俄国拍的格鲁吉亚战争电影的充满了尊敬。
反观这部就觉得很恶心了,完全操纵电影成了政治工具。
这又是一部表演大于内容的真人传记改编电影,裴淳华的表演很赞,但叙事很散,难以形成一股合力,做到有效针砭时弊,力度不够。裴姐的伟大表演算是一首献给战地记者的赞歌,歌颂了作为孤勇者的坚强女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主角在遭受生理和心理双重折磨下的坚忍与挣扎,抽烟酗酒,满脸沧桑,创伤后应激反应综合症,在最美的年华下守身如玉,在年老色衰、皮肤松弛时却勇于献身,这种为艺术牺牲的敬业精神确实对得起专业肯定。可惜电影的整体质量实属一般,支离破碎的叙事节奏没有把残酷的现实及丑陋的政治有效地进行水煮火烤,真正的愤怒没能完全暴露出来。
依稀记得12年2月的一天我打开媒资库,看到了这条cnn的电话连线片段,当时还在想这个独眼女记者是谁;后来才知道她是玛丽·科尔文,她的职业生涯几乎报道了1990年代以来的每一次冲突和战争,波斯尼亚、斯里兰卡内战、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今天看了关于她的传记电影,几乎真实还原了她生命最后的经历。到今天还记得当时Andersen cooper和她的对话,“玛丽,你报道过那么多冲突和战争,这次(叙利亚)和之前的经历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最糟糕的一场战争……这里炮火、狙击手无处不在,无辜无助的人们躲在屋檐下,他们能做的就是祈祷这次不要被击中。真的非常、非常艰难,无法让人面对。” 在这段(2月21日)采访播出10几个小时后玛丽·科尔文在霍姆斯遭轰炸身亡。我本人和同行们感触更深,我自己曾于2013年、2015年2次在伊拉克报道拍摄、一次进入叙利亚北部科巴尼、Tell Brak前线进行过拍摄采访的媒体工作人员来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部电影。虽然已经回来4年了而且也转行拍摄娱乐类的纪实节目,但是那段经历始终抹不去。就是tmd永远不要打仗,那种黑暗永远不要发生。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讲的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的小传。玛丽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曾多次深入战火纷飞的热点地区采访,在斯里兰卡被炸瞎一只眼睛。于是就有了“独眼女侠”的绰号。她还曾奔赴科索沃、车臣、 东帝汶、中东、塞拉利昂、津巴布韦等战争前线。报道了“阿拉伯之春”反政府运动,2012年在叙利亚战争爆发时于胡姆斯遭火箭袭击身亡。
影片中真实的再现了玛丽多次违反军方的禁令,在硝烟弥漫的街区中穿行,采访战斗中的士兵,惊恐的难民和无助的儿童。她说:“我讨厌处于战争地带,但我又觉得不得不这样。当你报道一场战争时,你必须去那些你可能被杀的地方,或者其他人被杀的地方。”她一直是这样做的。多次遭遇袭击,身边保护她的士兵不停的倒下,她的同伴也为此丧命。可她仍然像她自己所形容的那样,犹如”飞蛾扑火“般的冲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细节,玛丽的同伴在遭遇炮火死去时,和她同路的阿拉伯翻译在咕噜着《可兰经》中的章节,她的另一个同伴在悲痛的祈祷“我的上帝耶稣啊!”此时的玛丽显得有些落寞。我想,她或许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她信仰的是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她永远相信的是人性,她相信用自己的力量可以唤醒人性的复苏,让更多的人去注意和谴责这种野蛮的杀戮。她所涉及的范围在许多时候已经远远超出了报社对她的要求。所以我想,在她身上除了强烈的敬业精神之外,还有她天性中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冒险的成分吧。无论如何,在她职业生涯的所有举动都是令人敬仰和钦佩的。
相比之下,咱们的媒体工作者也曾经有过这种敬业和牺牲精神,在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许多新闻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并因此献身。可惜这种精神并没有传承下来。记得在1979年的战争中,攻克越北城市谅山本来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在新闻中,我只看到55军宣传处的一个干事拍下的部队在谅山街头巡逻的一张照片,更不用说一线的战斗场面了。和平是好的,不过和平时期也培养了许多怕死鬼。一个战地记者,碰到这种战斗场面,不是往前冲,而是找出各种借口往后缩。和玛丽·科尔文相比,我们这些貌似男子汉的记者们不知做何感想?
影片中,玛丽曾这样说过:“你得找到真实的历史,如果你丢失了它,那么你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一直以来,公众对于新闻的要求都是“客观真实”。可是要真正做到客观真实是很难的,恐怕连玛丽这样的优秀的记者也很难做到。她自小接受的是西方价值观的教育,头脑中对那些不合自己口味的事件预先就充满了成见。你看,玛丽所采访的组织多是西方暗中支持的,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叙利亚的反对派等。玛丽在采访叙利亚反对派组织的一个小头目中有一段对话。
玛丽:你逃跑了。
头目:谁逃跑了?
玛丽:你逃离了阿萨德的部队。
头目:是的。
玛丽:为什么?
头目无语。
玛丽:你想要自由对吧?让我报道你的故事吧。
看了这段对话,感觉玛丽不像是在采访,倒像是在诱供。从这样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发布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头版上,可以想见对公众会有怎样的影响,舆论又是在怎样的引导公众了。这也就怪不得在西方民众眼中,中国人仍然是留着长辫子横卧在鸦片烟枪中的一伙群氓了。
好吧,即便玛丽所采访的事件都是真实的,那也只是反映了一个局部地区的真实。而历史的全貌是由无数个“真实”组合而成的。好像一副大的真实的拼图,是由无数个小的真实的碎片拼接而成的。例如玛丽在报道伊拉克被枪杀后掩埋的几百名无辜者的事件后,我们的感觉一定是:萨达姆是个恶魔。这是不错的。然而它也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当我们得知在伊拉克不仅有这样的恐怖事件,还有被美军在伊拉克实施轰炸而死去的无数民众时,我们的感觉也将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即:萨达姆是个恶魔,布什和克林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才是对历史真实的认识。
现代战争,无论是大国直接参与或是通过代理而进行,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所各自导演的一场戏剧。在这些“导演”眼中,无辜的民众、死去的士兵都不过是这场戏剧中的群众甲和匪兵乙而已。在政客的字典里没有“人性”这个词汇。他们所看重的是那些事件中可加以利用的价值。不久前,美国以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再次轰炸叙利亚, BBC还趁此机会重推玛丽当年被杀的新闻,为部署导弹进行预热。回顾以往,看看今后,还会有许多无辜的民众和无畏的记者在战火中丧生。玛丽的一生是壮烈的,有价值的,可是一想到她或他以生命为代价所期望达到的理想,不禁有一丝悲凉。更感叹人类文明进步的迟缓。
玛丽有时候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疑惑。她想:“我们真的能够通过报道战争改变什么吗?真正困难的是永远相信人性。”我觉得玛丽在从事战地报道的同时,也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观念和视野。用她内心中深藏的人性和良知,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在书写自己的讣告。我们也希望有无数个玛丽·科尔文用他们那种无畏的精神向人们去展示历史的真实画面。
影片稍感不足的是故事性不强,结构松散。这也难怪,传记片本来就很难有连续的故事,像《巴顿将军》那样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编导重点是在写人,而不是叙事。将就看吧。
影片中玛丽·科尔文由罗莎曼德·派克饰演。将玛丽的性格,行为、表情演绎的栩栩如生。包括她的醉酒状态和神经质的表现都很到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独眼女侠”。影片中各个场景的拍摄也很好。尤其是其中有个镜头,伊拉克的原野上,远处是夕阳中的群山,近处是无尽的荒漠,在黄昏的光影下,玛丽乘坐的吉普车逆光而行。美极了!
本人评分:7.5。
#上海国际电影节
从斯里兰卡到伊拉克,利比亚再到叙利亚,战争蹂躏那里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粒沙,“世界为何抛弃我们?到底为何抛弃我们?”电影的名字叫“私人战争”,可这些战争却一点也不“私人”,那些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极有可能不为人知。但正是有像玛丽·科尔文这样的人,尽可能地把真相传递出来,哪怕她付出了最珍贵的生命。长年累月的战地生活在玛丽心中埋下了恐惧和彷徨,她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但当她摘下眼罩的时候,当她以真实面目示人的时候,一个战地记者的责任、一个女性的细腻、一个人的人道尽显无余。电影用尽可能真实的镜头还原了战争场面,哪怕是玛丽的牺牲也几乎没有任何修饰和艺术化的处理,但在描写她内心的时候用了不少记忆碎片的闪回,从霍姆斯开始到霍姆斯结束,两种风格一样都在敲打观众的心,那眼泪真是止不住地流。裴淳华是最适合“玛丽·科尔文”这个角色的,她每一个眼神都那么真实、深邃、纯粹。Ps.流泪眼观流泪眼
玛丽在影片中诱供式的采访完全符合西方人的传教士思维,高高在上的怜悯,唯有主和高尚的文明能够拯救苦难中的人,亲眼目睹战争场景就觉得自己比别人承受了莫大的痛苦,军人又该如何自处。把中东的战乱、贫困都归结与独裁专政,却不提西方政权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与友人谈笑风生,电视机里利比亚人民却在街头游行。也许玛丽的PTSD还有酒和蕾丝内衣可以缓解,但苦难的人民是没有资格患上PTSD的。驻外媒体秉承专业与人道主义争相报道中东独裁者的恐怖行径,要把那些地狱般的场景给世界人民看,可是独裁者手里的刀又是谁送去的,你们在背后又扮演了什么角色。玛丽逝去一只眼睛受到业界嘉奖,奖励她作为记者的良知,勇气。可是阿拉伯人民失去的光明却无法偿还。
影片的名字:私人战争甚至都让我觉得讽刺,非公理 非正义 与人民无关 纯粹是大资本私人的一场战争。玛丽穿梭在中东的炮火中,她作为女性表现在专业上的细腻、作为记者的勇敢与人道确实让人敬佩,但她壮烈的一生想要表达的夙愿却是悲凉的。
文青和小姐一样,已经变成侮辱性称谓了 随便手捧一本书说句岁月静好就能被划入文青队伍,文青约等于矫情,但借此侮辱文青的人也没什么搞头,因为他们没见识,没见识过真正的文艺青年,更何况硬核的女文青?
初次见到玛丽科尔文的照片时以为是专业演员的电影剧照,独眼海盗造型,女魔头般强大的气场。你看还真有人活成了电影里的模样。
从这戏剧性极强的形象中隐约也能感受到她彪悍的一生。一个战争经验比军人还丰富,蜚声世界的战地女记者。
玛丽科尔文原本是一名学霸,她就读于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师从普利策奖得主学习写作。照这个路线她会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中产阶级。
转折始于一场研讨会,在参加完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社会情况的调研会后,玛丽被战争报道所折服,她决心放弃虚无的小说,做一名战地记者。
曾有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被问过这个问题,“是什么启发了你,让你决定做这件事?”
秦朝的丞相李斯回答,自己受两只老鼠启发决心奋发图强,牛顿说砸在我头上的苹果给了我灵感。
我们无法想象当事人那刻的激动澎湃,但命运可能早在他们身体里埋下了种子,只等这一刻到来就开始发芽生长。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看到老鼠和苹果却不会有雄心壮志和伟大想法。
玛丽科尔文也是如此,她小时候反抗父亲,因为父亲并不认真对待小玛丽的意见,她也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安心在郊区做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即便没有那次研讨会,玛丽血液里的躁动因子也会把她带向激烈之地。
毕业后玛丽成为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一做就是27年,直到她身亡在叙利亚的炮火中。
玛丽几乎报道过1990年以后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包括科索沃、车臣、利比亚,叙利亚等。在报道斯里兰卡内乱时她的左眼被炸坏,由此戴上了黑眼罩。
黑眼罩呼应着玛丽内心深处海盗般的顽强与机敏,中间还夹杂着一丝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反叛, 这种反叛成就了她也注定了她的命运。眼罩之于玛丽犹如鲜花配美人,宝刀赠英雄。
玛丽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私人战争》,由裴淳华主演,裴淳华的演技毋庸多言,这张海报第一眼就打动了我,硝烟弥漫中,裴淳华头发灰白杂乱,眼神机警地注视着某处,或许是刚被炸弹击中的地方。
但电影内容却重在展示玛丽悲悯和细腻的一面,讲她在报道战争时内心也有场战争,正如标题所言的私人战争,讲她无法长久维持的爱情,讲她因一个战争中死去的女孩哭泣颤抖,讲她向出生入死的朋友袒露恐惧和脆弱。
最重要的一点,讲她为何始终活跃在战争报道的一线。
玛丽做战地记者不是由于盲目追求刺激,也并非政治立场和热情,她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她想让全世界了解战争的真面目,战争并非一串伤亡数字,它是每一个平民的生离死别和绝望恐惧。
投入越高价值也应该越高,玛丽对她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东西有期许,即见证历史,追寻真相。不探讨交战双方,不声援政治立场。这不仅是新闻专业主义,更是一种对战区平民毫无杂质的关心与同情。
玛丽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帮助他们,以唤醒世人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的方法。
玛丽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心态如此迫切,但眼前的伤亡与血肉横飞牢牢地留在她的脑海里。当她因报道而获奖时心中反而滋生出负罪感,她认为自己通过榨取他人的苦难故事获得荣誉和光环,这无异于吃人血馒头。
当她从战场返回英国时生活出现了巨大的断裂,这同样撕裂着她的内心,经历过炮火和死亡后玛丽对普通人关注的房贷车贷毫无兴趣,做过战地记者后没法去做园艺报道了。
同时他人的苦难再次折磨着她,唤醒了她的负罪感。如同广告中说的,非洲大地因缺水而干裂,你为什还在浪费水资源?
内心的交战让玛丽一次次重回战场,回到她熟悉的危险之中。反叛精神和坦然无畏在玛丽身上激发出了十分的浪漫主义,她穿着LA PERLA(意大利顶级内衣品牌)上战场,万一下次躺着被发现,内衣也能让人惊艳一把。
这个小情节是电影的神来之笔,即便只看这一个片段我对玛丽的崇拜就会如黄河般滔滔不绝。2012年玛丽和同行的摄影记者在叙利亚霍姆斯丧生,那时她56岁孤身一人,在中国这个年纪或许已经当奶奶了。
年轻时谁不曾热血勇敢过,但年纪渐长便被世俗压力消磨了,究其原因还是恐惧,对年老时孤苦飘零的恐惧。
玛丽是个反例,她始终如此。
回到标题,文艺青年硬核起来什么样子?
把所有勇气和力量,倾注于一个纯粹的追求。
就是「腎上腺素成癮」罷了。改編的不怎麼樣,羅莎蒙派克在「HHhH」之後選的片子都一般。
War is not so terrible for governments. For they are not wounded or killed like ordinary people.
60/100 主角个人私生活的故事线和战争采访故事线都完成的不够,人物内在情绪达不到共情的水平,战地相关的情节又缺乏真正一击制胜的时刻。两条线相结合也做的马马虎虎,观众只好自己寻找感悟时刻,总之几乎没有说清楚任何事情。
This is not a bra. This is La Perla! 裴春华这次真的是演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啊。
穿着高档内衣冲入战火,戴着黑色眼罩寻找真相。当伊拉克的土坑掘出上百具带布料的尸骨,伦敦的报社里却在讨论刊登在周末头版会否影响读者的心情。当阿富汗的路边横陈着因炸弹死去的男孩,英国的聚会上正在庆祝一个月戒酒会的成功。当叙利亚上万平民正在谎言里被抛弃,美国的演播厅却只能叮嘱努力平安。
人类不配。//电影一般,裴阿姨加一星。
作为叙事而非纯记录,编剧还是太过忽略character development了。虽然最后的爆发更像某种不了了之,但所有场面的冲击力和风压都是实打实的。
令人作恶的虚伪西方视角和价值观,全片只剩演技。用电影妄图绑架政治是可笑的虚无主义。
好莱坞终于在几部伊朗危机、中东战争甚至阿富汗战争后欲语还休又姗姗来迟的开始利比亚和叙利亚战争的故事,主旋律本质上对于阿拉伯之春的肯定和倡导的民主自由
3.7
首先选错演员,裴的气质里浸透着白左的政治正确以及传教士的那种自我优越感。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哪件事情就更重要的列表,作为遇难的记者本人,当然是被卷入了、进而做出了某种堪称难得的实践;但作为一部取材于此的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向来,即便在延安的炕上,也有很多可怕的角落。而人在这个世界上的选择和行动是无尽的,谁更值得被记录?也许名片是一种反讽,因为这个地球上真正要消灭的正是“私人战争”。
个人觉得这角色太不适合裴春花了,一直印象中还是那个消失的爱人里的心机婊,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朱迪福斯特或者是夏洛特·兰普林。玛丽科尔文传奇一生远比电影丰盈一百倍,电影拍得像维基百科的年份记事表。
裴淳华是宝藏级的女演员,而且现在各种驾驭中东题材...作为一部很可能没办法入围学院奖的作品,裴淳华的表演可以说是今年看过的最佳
这样的人物,无论怎么编剧,演员如何演绎,都比不得本人的人生。
裴淳华什么都能演。在战地不如在伦敦的种种不适应好看。
一个三脚猫编剧把一个伟大的故事讲的支离破碎,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写的苍白无力
《刺杀本.拉登》的质感,裴淳华不输劳模姐。
对手戏真的很重要,多南真的让人出戏。裴淳华有几场非常不错的戏。
有个战地记者说过:“我像个士兵,但是重要的区别是,我没有枪。”但实际上,她/他们用自己的“长枪短炮”摧毁已经堕落且虚伪的世界,去捍卫残存的真相和人性。
题材护驾很难搞得糟糕,不过总觉得女主的人物塑造缺些什么,战争创伤的灵魂确实,但是内心战争对人创伤的反思却浅显了些。好在裴淳华表演实在到位(给个提名好吗),满目疮痍的场面也的确震撼人心。以及,请给我一打多南。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