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y son , what have you done》--母亲的声音
大卫-林奇监制的电影,影片诉说着有关“心里的声音”。这种声音,从电影开篇到结束贯穿其中。开篇时,火车行进发出巨大轰鸣的噪音:火车与铁轨摩擦的声音、鸣笛的声音,在这个相对静止的镜头里穿梭。空旷的镜头里,充满了火车的飞驰和噪音。这一切又看似和谐,原本空旷的镜头:飞驰出一列火车把蓝天和黄土地一分为二,以蓝天为幕,演员的名字跃上蓝天。这一刻的出现,我就知道这部片子不是恐怖片,忐忑的心可以放松。
我不想在这样一个阳光相对灿烂的早晨看一部压抑得能令人呕吐的片子。我的思维刚运转到这里的时候,镜头切换到行进的汽车里,两个当地巡警在警车里滔滔不绝的谈论,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从始至终贯穿着此片。
导演告诉我,男主角应该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声音我猜测出现过三次。这心底的声音是倾诉的呐喊、撕裂的呼救、平静的宣泄。这声音,无所畏惧的陪伴着敏感寂寞的人们。
一、倾诉的呐喊
马克从秘鲁回来和同伴在河边谈论漂流的事情,他沉默着仿佛在思考,镜头从全景慢慢推进到马克的脸部特写,他痛苦的思考伴随着大提琴协奏曲低沉、压抑、撕裂的声音。马克,一段近一分钟的独白宣泄着他隐秘的恐惧,他拒绝了同伴说自己不会在这条河漂流,不会去送死,自己心底的声音告诉他不应该去,一段类似于怒吼的呐喊声音打破了大提琴的低沉,隐约能听到高昂、亢奋的呐喊。这是这段声音第一次出现,在马克即将处于危险的时候及时提出警告。这段呐喊似的伴唱,阻止了马克送死的行为。马克的独白说,这是他心里的声音,他要战胜生命里隐秘的恐惧活下去。同伴死了,马克活着。各种幻听、幻想开始一层一层剥开,暴露出马克的生活。他女友的诉说、戏剧导演的诉说,看似平静的抽离出马克的生活,排序出马克两年前从秘鲁再回到家之后的种种不正常行为。
唯一没有被诉说的影像,是一段马克和他相依为命母亲的对话。母亲说钢琴、架子鼓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买回来了,可是你都不曾用过。马克坐在架子鼓里说,那是你觉得好所以买给我的,并不倔强也不委屈,有点孩子气般的撒娇。母亲的形象突然强势的出现,在警察调查案情的时候母亲被包裹的尸体快速的在镜头前晃过。躺在血泊中被白布包裹的母亲和这个穿着精致强势的,站在钢琴旁质问儿子的母亲强烈的对比着。这样的母亲为什么会被儿子用剑刺穿而死?这个问题质问着我。
二、撕裂的呼救
两个叙述者交替的排列出,马克和母亲的关系。母亲一次又一次出现在马克和女朋友的卧房,自制饼干、助眠葡萄酒,一个长达30秒钟的镜头的母亲的脸上停留。从马克女朋友出发的反打镜头,母亲的面部表情复杂意味深长。昏暗的灯光打在母亲沟壑丛生的脸上,每一个表情都是一个长长的句子。唯有母亲的目光明亮如炬,不闪烁、不迟疑、坚定如她对儿子的爱。这位母亲、这个女人如此孤独,她复杂的表情、她坚定的母爱。她的声音:“My son what have you done?”是她垂死时的挣扎,她坚定的爱在那一霎那还在吗?
当警官告诉马克的女友,马克刺死的不是邻居而是马克母亲时,这个年轻的女人脸上有一丝隐约的喜悦。她平静的可怕,冷漠异常的对待自己男友刺死亲生母亲的事实。她大段叙述着和男友母亲,这个死者的矛盾。一场不愉快的晚餐,母亲让马克多吃一点担心马克吃的太少,接着逼儿子吃不爱吃的果冻,强势的母爱却最容易得到满足。母亲看着儿子亲自给她成果冻,又是一段精彩的表演。母亲面部的表情充满喜悦,儿子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都能让母亲喜极而泣。当母亲看到儿子和女友亲切愉悦的交谈时,一丝隐隐的醋意就快要爆发了。所有的爱,都是自私的。更何况这个一辈子只有儿子的老女人。母爱,是她生活的全部。
她死了,在儿子的剑下。低沉大提琴的伴奏下,远传又传来高亢呐喊的声音。警官拿着披萨走向车库越走越近,呐喊的声音也越来越高昂,声音若隐若现危机潜伏在马克周围。仿佛又是警告,这低沉的伴唱总是在马克身处于危险时出现。警察远离车库之后,那个呐喊的声音也随之被淹没。马克,安然无恙。那伴唱如琴弦断裂般,撕裂一样的呼喊,马克小心!这是母亲死后依然安在的灵魂对马克的眷顾,被自己儿子刺死的母亲,依然无畏的奉献着自己的母爱。
三、平静的宣泄
为什么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我?
为什么群山都注视着我?
为什么云层也俯视于我?
为什么所有人都盯着我?
为什么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我?
为什么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我?
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原始般的呐喊,开始浮现于镜头之内。不再若隐若现,伴随着这个声音镜头感开始变得丰富。从正打镜头到反打镜头,从长镜头切换到一个遥远又古老的民族聚集地。一个接着一个的特写,那些至诚的教徒的脸。随着马克的主观视角推移,整个画面里充满了灰色的脸、沟壑的皱纹、花白的胡须。镜头旋转推移到马克的脸,整张脸的特写从狰狞疑问到恢复平静。原始的呐喊,心里的声音肆无忌惮的宣泄着。
马克在问自己为什么杀了母亲,那个声音在质问他。母亲的影像又出现了,她被杀害的过程平静安详。母亲早就有所预料,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没有尖叫。寂静的能听到,利剑刺穿她身体的声音:儿子,你做了什么啊?
那个心里的声音,再也不会出现了。
片尾的女人和孩子的形象出现在“上帝之城”的城外,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依然是和谐的影像。导演平铺的展开这个故事结尾,静止的依然静止,刺耳的仍在刺耳。
2 ) 《儿子,你都干了什么》
有的时候真的是不能比较,这部影片前看的《黑天鹅》,什么是真正令人着迷的表现方式,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给了答案。
虽然片头一开始就打出大卫·林奇 David Lynch的名字,但除了不少他作品中的面孔外,影片最多有点他早期电影的些许影子,而和如今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多大交集了。所以这部影片,个人觉得还是属于德国导演的。
赫尔佐格在影片中完全用的最传统的叙事主线,利用无止尽但却又顺序的闪回组织起主人公的内心轨迹。令我喜欢的是每次闪回基本都用了不同的表现方式,而遍布世界各地也是赫尔佐格所擅长的。
只可惜,影片只有一个半小时,还没过足瘾就结束了。
3 ) 《我的宝贝崽,你都搞了么野》:弦拔怒张
当两个怪老头碰在一起讨论这个剧本,
场面一定欢腾到我们无法想像的地步。
关于拍摄瞻妄和偏执的cult电影多了去了
可是如果从儿子受不了母亲的溺爱的角度拍
这绝对是个一般人不敢碰的题材
故事说的不好会遭天谴的
可是这两老怪把戏剧化和舞台效果弄的那个叫人揪心啊
我最后被那个警察迎接火鸟的镜头笑翻
这种心理解构的场面亏他们想的出来
一群鸟,还是一群鸵鸟
那个被男猪手抛弃的支在树头的篮球
结尾处得到了新的“主人”
这种悲剧依旧会上演
谁让普天之下情伦无常呢
此片劲爆但不显,绝对值得细看
个人评分:9.0分
4 ) 儿子儿子,你到底在搞什么鸟
My.Son.My.Son.What.Have.Ye.Done
正如意识流小说读起来让人苦不堪言,这类的意识流电影也是往往最能让观众看完之后摸不着头脑,更何况还是在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之前对剧情没有一丁点了解的情况下。
这部片子由David Lynch(大卫林奇)制片,Werner Herozog(赫尔佐格)编剧导演,Michael Shannon主演,因此可以说整部片子的风格受到这三个人的影响,在片中的某个部分都看到看到此三人以往电影生涯一些作品的影子。
Michael Shannon饰演了Revolutionary Road(杰克和露丝主演的革命之路)中有点疯疯癫癫但是只言片语就能道出现实的残酷性的那个小配角后扬名好莱坞,并拿到了一个奥斯卡提名,由他来出演本片中精神有问题的男主人Brad可谓是再合适不过。初见本片时看到男主角就是Shannon时已经估计到他饰演的角色多半是正常不了的,没想到电影才看了10几分钟就已经非常肯定我之前的设想是对的。
David Lynch的片子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当属The Elephant Man(象人)。有了这部作品作为参照,本片显现出的悬疑片风格也就不足为怪。本片一开始,主人公Brad作为杀害自己亲身母亲的嫌疑犯,被警察困在自己的屋子,但他宣称自己手中握有两个人质,因此得以与屋外的警察形成对峙。
开个玩笑,也只有在美国,警察才会乖乖地听从劫持人质者的要求,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还为他送上外卖披萨。如果是在我们国家,估计当嫌疑犯多次出现在门廊上时,早已被爆头。而如果是发生在菲律宾,那么估计两个人质就要自求多福了,结局大概还是死路一条,搞不好还是被警察误杀的。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The Elepant Man里主人公是个外表畸形内心正常的人,但这部片子里的主人公Brad偏偏是个外表正常内心畸形的人。而从整部片子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种心理的畸形是来自其早年丧夫的母亲,这可能也是最后酿成弑母惨剧的原因。当一个男人三十好几还受到母亲过分关怀时,这往往就是悲剧的开始。
导演Werner Herzog最为人所知的倒是其充满了异域风光的纪录片,于是乎,当Brad的两个好友回忆其逐渐疯癫的过程时,我们仿佛又置身于Herzog的某一部纪录片之中环游世界:秘鲁的大河与高山、美国西部的鸵鸟农庄和冬天的雪景、飘扬着悠扬西班牙音乐的墨西哥蒂华纳,甚至还有新疆喀什维族集市(我很想知道Herzog到喀什拍这个外景时有没有得到拍摄准许,考虑到这两年新疆的局势和党的政策,还是说拿个旅游签证然后到那里拍了再说?)
正是在一个个回忆镜头中,我们看到了Brad一次从秘鲁旅行回来之后,宣称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按照上帝的指示做出了众多让旁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后一步步从疯癫走向了灭亡,用一把刀刺死了自己母亲,接着便是片头和警察开始对峙的场面。
戏中Brad参加的那部希腊戏剧,似乎是这一悲剧的直接诱因。Brad有可能在排练中入戏过深,因为那部戏剧的剧情,正是讲希腊国王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回到国内,却被自己的妻子杀死,然后国王的儿子为父亲报仇,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整部片子中,父爱的缺失,似乎让Brad长期处于一种不安的状况,而那个对他关怀过度的母亲,即使他不愿意在生活中远离自己的母亲,和女朋友在计划结婚购房的时候也只愿意住在母亲的隔壁,但却在他久久不能从戏中抽离出来分不清什么是虚构的剧情什么是真实的生活时,一场人伦惨剧最终被酿成。
影片到了结尾,主人公Brad在女朋友的呼唤下从屋子中走出,告诉众人他所劫持的人质其实是两只Flamingo,也就是两只火烈鸟。Brad随即被捕,被压入警车前他要求William Dafoe饰演的警察帮个忙,在报告中写进两件事情。
一不要把火烈鸟写进去,而是写鸵鸟,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满是鸵鸟奔跑的景象(Forget about flamingos,I see ostriches)。
二在报告中写那个放置在树杈上的篮球最后的结局怎样.(what happened to my basketball)
之前一天Brad和女友从墨西哥回来后把一个篮球放在一处树杈上,女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希望把这个篮球留给某一个未来的球员。(I am hoping some future player will find it)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回到了圣迭戈高速公路边一个小山丘上的那棵树,一个女子经过时拿出手机把那颗在树杈上的篮球拍摄下来,肯定以为这是某个艺术家的行为艺术,接下来一个男孩经过时,东望望西看看,确认没人看到之后,就把篮球直接抱走。
影片的名字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是来自于Brad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中文名被译成了“儿子,你都干了什么”。其实结合剧情,如果译成“儿子儿子,你到底在搞什么鸟”似乎更加合适。
5 ) Razzle-dazzle, Razzle-dazzle, What have we done
虽然Lynch只是执行制片人,但是无疑他的风格在本片中入骨三分:题材,剧情,色调,配乐,对白设计,乃至布景,服装,和演出阵容,都非常地Lynch。
但是我这样的开头绝不是说Herzog就成了陪衬,相反,这形成了绝配,这两位极具默契的导演的合作绽放出别样诡谲的花朵,我们可以在片中看到这两位诡异界的带头大哥最喜欢的主体和元素:
主体往往是精神错乱者(神?神的使者?)、侏儒(介乎人类与灵异世界之间的通灵生物?)、残疾人(生理和心理双重边缘人类?)、冒险家(疯子?)、幻想家(妄想症?),弃儿(弑亲者?),罪犯(杀人狂?)等等最具心理恐惧意味的群体,而元素则充斥着宗教(邪教?),动物(图腾?),异域(世界尽头或冷酷仙境?),郊区(异化之地?)等等令人极易产生抽离和扭曲感的时空以及感官体验。
在本片中这些主体和元素一一登场。比如,San Diego就是个边缘性很强的城市,还可以看到秘鲁,墨西哥,甚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喀什,就算在城里,海军医院的纪念品商店,有蟾蜍吐水的酒店大堂,都是非常有隐喻的选择。又比如:Brad的母亲的造型和妆容非常令人眼熟,有着强烈的Lynch早期短片的风格,特别是睡衣,连邻居的造型也清一色是睡衣。当然,像鸵鸟和火烈鸟的图腾一直充斥着所有角落,还有歌声,光影,宗教式寓言的铺陈和穿插,都足以制造骇人又无形的恐惧感。
但是,我的观感更多的是温馨,而且还是不多的Lynch的作品传递的比较清晰又透彻的温馨,除了温馨甚至还有希望。篮球的桥段当然是最佳的体现,除此之外Ingrid这个角色和Detective Vargas这个角色(就是那个助理警探)是带来这两种正向体验的重要角色,而Brad的抑郁症令他产生的另类感官体验(如inner voice,如时空停滞等)则是将让我改变了这是一部“闪灵”式惊悚片的体验(可能是海报太“闪灵”了,容易给人以刻板印象),而像Brad在上行电梯上原地行走以达成漂浮于时间隧道的效果则是最令人难忘的正向暗示情节。
话说回来,我觉得片中相对恐怖的几个情节是:同Brad一起去漂流的人准备下河时的背影,Brad母亲强迫他吃果冻。
Razzle-dazzle,一个关键词,却和这部片子并无太多关联,至少看起来并不razzle-dazzle,反而很淳朴,就像Brad总是把T shirt扎进裤子里,这是温馨还是恐怖呢,你可否听到自己体内的inner voice?
P.S:Brad用眼镜玩光影游戏那个绝对是Lynch的主意,他最近大爱光学艺术,还在去年的迈阿密双年展展出了一个光学和宝石结合的艺术装置。长这样: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65615751/
6 ) 赫尔佐格与克罗宁谈《儿子,你都干了什么》
作者|赫尔佐格译者|黄渊转载自《赫尔佐格谈电影》第450-454页
《儿子,你都干了什么》,你是和赫布·戈尔德一起写的。
【答】赫布偶然了解到发生在圣地亚哥的一桩真实案件。那是一个名叫马克·雅沃尔斯基(Mark Yavorsky)的年轻人,他是诗人,出过诗集;此外还是演员,拿过奖项。同时,他运动方面也很厉害,是篮球高手,智商接近天才。他曾在话剧《俄瑞斯忒亚》(Oresteia)里演过弑母的俄瑞斯忒斯(Orestes)一角。后来,雅沃尔斯基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去了巴基斯坦旅行。他被当成疯子,关进了当地监狱。获释回家之后,他行为处事愈加古怪无常,最终用一把道具剑杀死了自己母亲。他被关押在高度戒备的精神病犯监狱,九年后方才获释。赫布对这个弑母的案件入了迷,陷进去几乎无法自拔。他搜集了数千页的庭审记录、调查报告。我听他说过之后,立即便感觉到,这故事应该很有看头。只是赫布一直没能把剧本写出来。于是,我提议他跟我一起去奥地利乡下住一阵子,暂时抛开一切。“剧本没写好,你就不准走。”我告诉他,“而且你至多只有一周时间。”
《儿子,你都干了什么》的硬核部分,基于案件真实情况。片中有些对话,乍一听相当古怪,但确实都出自雅沃尔斯基的真实声明,一字未改。还有一些则源自于他的精神状况评估、警方的法医报告,还有接受过的各种访谈,全都有根有据。只有绑架火烈鸟做人质和相信上帝是一盒燕麦片这两处情节,是我编出来的。剧场里那些彩排戏,出自赫布之手。他由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作品中精挑细选出不少对白,再加上出自《俄瑞斯忒亚》的多个合唱部分,拼凑出了好几场戏,其中不乏意蕴悠长的古希腊话剧经典原句;只不过,其中绝大部分,后来还是被我们忍痛割爱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一类抽象的概念,如果放在纸面上,读者倒可以停下来,不慌不忙地回味那些文字的意义。但放在电影里,观众有可能会一下子来不及消化,结果反而会喧宾夺主。
雅沃尔斯基相信,通过牺牲自己母亲,他能拯救地球。
【答】他有一个顽固的想法,希望能在全国性电视台上,直播自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画面。当初审判他的时候,庭审了也就十来分钟,检方辩方外加法官,全都一致认定雅沃尔斯基精神失常,根本就不适合受审。于是他被直接关了起来,但鉴于他所犯下的罪行只针对他母亲一人,并未危及他人。最终,法庭推断他对社会无害,将他释放了。研究案情的过程中,赫布跟他熟络了起来。还把我也介绍给他认识。我是在加利福尼亚里弗赛德(Riverside)附近一个破烂不堪的拖车公园里见到他的,他当时在那儿居住着。他住的屋子里,满是奇奇怪怪的小纪念品;墙上贴满了各种宗教名言和色情画片。在这中间,一张《阿基尔》的电影海报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贴在房间一角,旁边还摆了一圈点燃的蜡烛。那就像是某种临时凑和的祭坛,烛光烘托出金斯基疯狂的面部表情。目睹此情此景,我当时就想拔腿走人。决定与他会面,那真是大错特错;有些时候,还是跟故事原型保持一定距离才好。那时候,剧本其实已经写好,所以说,我之所以会跑去见他,主要还是好奇心作祟。说来你肯定也不会觉得意外,这次见面之后,我便有意不再跟雅沃尔斯基有接触了。
在当时,有能力演好他这角色的男演员,选择范围其实并不很大。我看了迈克尔·香农之前演的一部电影。虽说有他出场的画面,我只看了才不到六十秒,但那就够了,他当即成为我心目中的第一人选。等真见面了,光凭第一眼印象,他便赢得了我的信任。迈克尔想要听一下我们给雅沃尔斯基做的那些录音,他甚至还模仿起了对方的嗓音,还有他那种一聊起来便漫无边际的说话方式。但我告诉迈克尔,我并不鼓励他那么做。当初拍摄《重见天日》的时候,我也建议过克里斯蒂安·贝尔,千万别只顾着模仿迪特·丹格勒;我希望迪特的精神,能从克里斯蒂安自己的说话、行动方式中透出来。结果,他的表演极有力量,甚至迪特本人的两个儿子来泰国探班时,也都一个劲管克里斯蒂安喊“爸爸”。对于迈克尔·香农,我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希望他能独立地创作、塑造这个角色。一般说来,如果编剧只顾着参考故事原型和人物原型,那就够糟糕的了,如果连演员也都亦步亦趋的,那就更成问题了。在我看来,拍摄真人真事电影时,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演员预先研究这个真实人物,才显得合情合理。那种情况便是:他要演的那个人,是拳王阿里。那样的话,你必须要学习他怎么移动,怎么出拳。
制片方面,大卫·林奇(David Lynch)也参与了。
【答】我和大卫走得很近,我们发自内心地互相尊重。我欣赏他的作品,虽说我们拍的电影很不相同,但有些时候,它们也会有交集。第一次见到他时,我正在跟20世纪福克斯合作《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某天我在好莱坞意外遇上了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那时候我才刚看了《橡皮头》(Eraserhead),觉得真是非同凡响。我坐在梅尔的办公室里,
大谈特谈这位我甚至都叫不上名字的新导演,如何如何才华横溢。梅尔只管听着,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等我终于说累了,停下来了,梅尔才问我,“那你想不想跟他见一面?”我们往下走了三个楼面,大卫·林奇正在那儿忙着拍摄《象人》(The Elephant Man)。
因为完全找不到投资的缘故,《儿子,你都干了什么》被搁置了好几年。某天我去见一位制片人,巧的是,他曾与大卫合作多年,制作过他的不少作品。谈到一半,大卫本人走了进来。我们聊起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大环境,步步高升的制作和宣发费用。随随便便哪部好莱坞电影,都得花上数千万美元才能拍成。我跟他们说,“我们应该拍些这样的电影,成本最多不超过二百万,真人真事改编,用最好的演员,不要用超级明星。”于是大卫问我,是不是有什么现成的故事构想,如果要拍,什么时候可以开拍。“明天就可以。”。我回答说。听我这么一说,他一下子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不过,真要说是他制作了《儿子,你都干了什么》,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拍摄过程中,他完全放手随我们去;而且他要等到影片全部完成之后,才看了影片。可以说,虽然他确实参与了这部影片,但他真正带给我们的,其实还是扔在火药桶上的那根火柴;我们最需要的那一点火花,是他给的。
《儿子,你都干了什么》是我拍过的所有电影里,过程最简明扼要的之一。从头至尾,故事的讲述始终言必有方,一场戏接一场戏,无缝衔接。整个叙事中,有相当一部分用的都是闪回,但从过去到现在再回到过去,其间的过渡始终保持浑然一体,以至于观众都不一定会注意到闪回的出现。这涉及到了一种高精度的电影制作方式,恰恰是我通常都会尽力避免的那种拍法。它的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表面看来,这是一处秩序井然、静谧安详的美国郊区,有美丽的大海、干净的沙滩、安静的公园,棕榈树随风轻拂;但是,就在这么个地方,某些让人觉得畏惧与恐怖的东西,正缓缓逼近。我们是在圣地亚哥拍摄的。片中的所有一切,都谈不上表里如一,也都没获得充分的解释。我们始终没看到雅沃尔斯基真正动手杀死母亲的那一幕;看到的只是弑母行为的后果。他拿着剑,摆出一个奇怪的舞台姿势。这种罪行的终极恐惧,仅存在于观众的想象里。这故事让我喜欢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个恐怖片,但并没有那些飞来飞去的电锯和斧子。那是一种不具名的威胁,不知不觉地正朝你逼近;观众永远都没法知道,它究竟会从哪个方向过来。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越是可怕。主人公是个极端危险的人物,而且他身上有着某种存在主义的恐怖,只不过,透露这一特质的那些信号,全都分散在影片各处,而且很难察觉。他在公园里发现一只篮球,将它摆在了树权上,说是要留给未来的篮球运动员。你能感觉到,他要不就是想自杀,要不就是想杀人。很难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那么吓人。
6.5 阴间画面差点劝退。大卫林奇监制,全程cue咖啡,扎布里斯基也在他电影里出现过,但本部戏份太少了,阴森怪异的气质不够施展,其实只要多拍母子的日常,我们就能理解儿子杀人的原因,但是毕竟是何索,他应该更喜欢描述疯癫人,然后同时全世界跑……电影元素很多,什么鸵鸟火烈鸟、古希腊戏剧、奇怪的建筑、异国风情,但总的来说,有风格,却很没劲。
忘记是哪个凌晨看的了,只依稀记得比那些凌晨还要糟。
接受天启的狂人应该是赫佐格的领域无误,但最后20分钟反复登场的咖啡..每看他们敬一次咖啡我就乱笑,真的不是向制片人林奇致敬么,加一星!有大量冷笑话点,总觉得如果林奇来拍会好笑得受不了。时间停滞配的歌像极了双峰最后一集Jimmy Scott唱的梧桐树,立马下了OST里这首留念
无法想象是赫尔佐格拍的,从影像的角度来说,我以为是一部菜鸟学生的作品。摄影和后期都有很大的问题,而且剧情全部依靠对话推进,行事潦草,浪费了两个优秀的主演。但是,单纯作为文本的话还是有点意思的,讲述一个无法料理自己生活的成年男性,讲述他的恐慌根源,讲述他内心的神秘主义,讲述主宰他的母亲,作为上帝及魔鬼化身的母亲,讲述他杀掉母亲之后却无法得到解脱的可怜自我...不过,这些都是文本,电影只呈现了成因,而缺乏支撑这些成因的基础,说服力不足,人物沦为粗糙的工具人,确实有点敷衍。
哪儿来的心理恐怖?很奇怪的喜欢 越往后越有意思 以及我特2的之前一直一位是以为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原来海报是儿子不是爸
力比多的耗散不能解决了大写的人的救赎无力,但掩盖不了小写的人的生之悲剧。可悲的是人知晓彼岸的存在,这构成了生存的最有力动机的同时也给生存带来了最浓重的迷雾,那让人看不明白彼岸即是此岸。
boring and stupid
没看出个所以然
赫尔佐格,你都干了些什么?★★★
娇柔有娇柔者的朝拜地,装逼有装逼者的傻儿子。导演说他想拍个恐怖电影,笑而不语。。。
超觉静坐+俄狄浦斯情结,再由古典悲剧文本生成为"行动"。《儿子》与建构张力的相同题材相反的是它着力于在语境中插入的闪回与原始音乐否定,消解张力。代之为世界的凝视以及时间图景。无法脱离母体的巨婴与先知形象在Brad身上并置。延长很久的结尾若不是上扬的也非纯粹荷索式自我毁灭
看得太辛苦了。看完以后身心俱疲。
这俩人融合的似乎不怎么太好,不过由于所以因此……
沃纳·赫尔佐格首度尝试恐怖惊悚类电影,由大卫·林奇担任制片,演员阵容也颇为强大。本片的情节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导演赫尔佐格在创作上一直以固执著称,但在新作上,我们却依稀能见到身为制片人的大卫·林奇对于整剧的影响。饰演亚沃斯基母亲的更是林奇的御用演员。
Herzog, herzog, how well you've done
借林奇的帮助,荷索又完成了一次神秘主义的旅程。迈克尔香农这两年的历程真是飞速
既不赫尔佐格也不林奇,既不悬疑也不神秘,既不恐怖也不野性,叙事老套情节转变突兀,炫技生硬,台词造作。除了配乐几乎一无是处。弗拉明戈火烈鸟、希腊悲剧卡尔加里以及在内陆帝国中出现的老牌配角演变态母亲。荒野生存的删农演技有进步,威廉姆出来演侦探倒让人开心。期待太多彻底失望。别闹了好么?
Michael Shannon会是下个Jack Nicolson吗?
林奇搭档赫尔佐格,所以有秘鲁戏份,有新疆取景,有类似马克思佩恩NPC的神经质角色。此外加了调的像塑胶人的粉扑扑颜色,音轨做了无词耳语,摄像机推拉像鬼的移动。主线是个警凶对峙的小品,穿插男主为何无理由杀人的经历闪回,那些事件细碎是诸多元素混杂(一小时时的建筑美),但拢不出一个主题来
林奇的阴郁氛围+赫尔佐格的神秘主义,线性叙事和闪回结构对应肉体拘于一方和心灵的无限驰骋;《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对应现实中的弑母;男主选用迈克尔•珊农,可视作对老朋友金斯基某种独特的“怀念”,珊农的眼神和神态乃至癫狂的肢体语言都神似疯子金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