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易燃易爆炸(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13309240/影片一开始,两位女主角便粉墨登场——姐姐厄休拉和妹妹古德龙。两人的名字也各有故事:厄休拉是历史上一个烈女的名字。古德龙则是条顿传奇故事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尼伯龙根国王的公主,杀死了自己的丈夫阿特利。 姐姐是这个工业小镇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妹妹古德龙是一名自由的艺术家,原本一直在伦敦创作作品,最近才回到镇上的家中。一切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工业小镇上,这里充斥的是满满的工厂,黑烟,看不清脸孔的矿工和肮脏的街道。两位女神穿着鲜艳的服饰走向小镇的教堂参观婚礼,在缓慢悠扬的背景音乐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带入了一种矛盾感,灰暗的背景与艳丽的女人。婚礼开始,两位女神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婚礼中,她们选择了一个高地,从上往下以一种睥睨众生的姿态观看这一群也许是这个镇上最后一群优雅的人士——克里奇家族的人。她们优雅的寻找着自己心仪的对象,很快她们发现了各自的目标。姐姐厄休拉发现了伯金——他是学校的督学,也是一个天生的悲剧之子,有着过于纤弱的灵魂与羸弱的体质。这样一个痛苦的精灵在冷酷无情的工业文明时代只能活的更累。他冷漠,忧郁,绝望,总在痛苦地思索人类的命运与人生的意义。他反对机器文明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破坏,这个人物形象更像是作者D.H.劳伦斯本人的缩影。 在他身边的贵妇人赫尔麦妮则是一个变态的女魔,她凶狠,奸诈,一心想要占有男人的灵魂。她在人前处处展现自己的优雅,一旦她遭到挫败,就会展现出魔鬼的本来面目,像疯子一样报复。而伯金和赫尔麦妮就处于这样一种变态的关系中,相互纠缠,却又矛盾重重。 妹妹古德龙发现了杰拉德。他是镇上的工业大亨。他一心只想发展企业,增加利润。他对工人冷酷无情,毫无人性与人道可言,他信奉科学与设备,自己成为了机器的奴隶。虽然他外表出众,是世间罕见的美男子,但他心灵空虚,毫无情感,生的欲望早已消失殆尽。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怎么去爱一个人。他就是工业文明的化身,初次遇到他会被他的表象所惑,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生气可言。 电影中的四位主角,厄休拉代表了哲学的智者,古德龙代表了自由的艺术,伯金代表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知识分子,杰拉德是冷酷无情的机器革命。就这样,四个性格迥异各有所属的角色就在这样一场婚礼上相遇了。 电影以两对男女的恋情为主,不停的描绘他们恋爱的痛苦,心灵的孤独。一切都笼罩在一中近似疯狂的压抑之中。伯金在断绝了与贵妇人赫尔麦妮变态的恋情之后转而追求才女厄休拉,厄休拉一直被他忧郁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两人的结合也是十分顺利,但很快他们发现了问题,厄休拉希望两人间能彼此坦诚亲密无间,表示出绝对的服从,但伯金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即保持反对权。同时伯金和杰拉德两人又有这有着一种同性之间的特殊情谊,杰拉德把这个当做友谊,但伯金认为这是介于友谊与爱情之间的一种,即它可以作为一种爱情补充到自己的爱情生活中。影片结尾,伯金和厄休拉坐在火炉前聊天,厄休拉问他需要杰拉德吗?伯金说需要,厄休拉是伯金全部女人的部分,但他需要一个男性朋友,另一种爱。厄休拉说他不可能拥有两种爱,两人就这个问题争辩,最后影片结束。在这里作者引入了一种双性恋的概念,即伯金即爱男人,又爱女人,他可以拥有两种不同的爱,这是厄休拉无法理解的,也是当时世人无法理解的。 反观另外一条线路的古德龙和杰拉德。古德龙是自由的艺术家,她美丽奔放,连姐姐都嫉妒她得才华,而杰拉德则英俊有男人味,两人看起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他们两人各自的属性则互相矛盾。主张爱与自由的艺术又怎么会与冷酷无情的钢铁融合在一起?尽管古德龙一再被杰拉德的外貌与冷酷坚忍所吸引,而杰拉德也在慢慢的被古德龙的生气所感化,想要用爱让自己起死回生,但无奈杰拉德的死气实在太过沉重,他令古德龙感到窒息。最终,向往自由的古德龙投入了另一位艺术家的怀抱,而被抛弃的杰拉德则精神错乱的死在冰天雪地的阿尔卑斯山谷中,这具冰冷的躯体葬在冰冷的山谷,似乎是他最好也是注定的归宿。 然后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完美而又诡异的配乐,让人深深为这部电影中一些特殊的桥段所吸引,音乐不仅升华了电影内容,更是表达了一种画面表达不出的特殊情景。电影受到当时的女权运动的影响,具有时代的意义。往日电影与文学中处于被动与附属下的女性翻身为主,她们在爱情中决定主次,不再为情所伤,反而男人则被女人抛弃最后自杀。影片中男女主角均有大胆裸露演出,并且伴有同性恋,双性恋等当时的敏感题材桥段,大胆文艺。 以下是本片中一些重要也是比较经典的桥段的个人分析。 1.贵妇人赫尔麦妮邀请姐妹俩到她得庄园做客。在大厅里,她们三人为在场的几位男士表演了一段俄罗斯芭蕾秀。原著中赫尔麦妮并没有参与表演,在电影中深化了这一桥段,将原著中着重描写这个女人可恶虚伪的一面浓缩到了这里,这段诡异的芭蕾秀也堪称经典,芭蕾秀结尾的设置点出了厄休拉,伯金和赫尔麦妮三人之间的矛盾。伯金和赫尔麦妮爆发了激烈的争执后,被赫尔麦妮击伤的伯金离开那个牢笼,脱光衣物跑进森林中,他忘情的用树叶擦拭身体,用针叶刺激自己,最后躺在草堆中,试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点出了他对大自然与肉体的向往,对灵与欲的克制。
2.姐妹俩参加克里奇家族的聚会,在湖中划船游泳后在湖中的岛上休息,这时姐姐唱歌,妹妹起舞,两人就好像林中的仙女一般无忧无虑。突然俩人的面前出现了一群牛,姐姐感到很害怕,妹妹却竟自走到牛群前跳起了达克罗瑟——一种韵律舞蹈操。电影中古德龙着了魔似的冲向牛群耸起身体,双臂,手和手腕伸开又放下,放下又伸开,牛也着了迷似的看着她得舞蹈。这时诡异的音乐再次响起,古德龙脸上疯狂的表情配上疯狂的舞蹈,十分考验演员的表演,女主角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古德龙渴望野性的刺激,渴望抚摸挑逗这些公牛,同时也是属于杰拉德的公牛。这一段表演完全深沉而内敛,不清楚的以为女主角发了疯,实际上只是一个艺术家表达爱的方式。
3.两位男主角的肉搏战。电影中还有一处引人注目的就是两位男主角赤身肉搏的戏。在他们开始前,两人准备好了水和食物,屏退仆从,锁上房门,脱去衣物,两人运用各自的格斗技进行较量。两人在一翻战斗后同时倒在地上。这一场对于他们来说让俩人的肉体更加的密切。一直以来伯金和杰拉德都是好朋友,但只是在精神层面上有所交集,对于追求灵欲肉体的伯金来说,这并不够,而杰拉德则只是将其当成一种对肉体的锻炼。事实上这也体现了两个男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伯金追求爱要达到肉体与精神的交融,而杰拉德则完不懂得爱。最后两人将此当成一种兄弟结盟的仪式,覆盖了同性相交的观点。这也是点出了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同性爱以及人物的悲剧性。
最后说一下电影中四位男女主角的表演。女主角古德龙的扮演者格兰达杰克逊自不必说,凭借此片获奥斯卡影后奖的实力有目共睹。虽然她没有达到原著中的古德龙美艳不可方物的要求,但她得表演将古德龙完美呈现在荧幕之上,这个艺术的女神的每一言每一行无不贴合人物主题。另一位女主角厄休拉的扮演者朱丽叶特米尔斯一直以来都由于格兰达杰克逊的原因被人忽视,个人认为她得表演不亚于格兰达,首先厄休拉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就很高,她追求的爱情也比古德龙的要困难,所以她得演技也是不可小视。 相较之下两位男主角的人选我不是很理解,原著中忧郁的伯金在电影中有点像没心没肺的爱情疯子,满脸络腮胡也很让人幻灭。而绝世美男子杰拉德则变成了一个壮汉大叔,也让我对于电影当时的审美很不理解。至于角色的演绎,在两位女主角的对比下就相形见绌了。
4个角色,4枚棋子。
如同化学键一样,两两相连,铂金和杰拉德义结金兰。戈珍和厄休拉是一对姐妹。铂金爱上了厄休拉,而杰拉德也被戈珍的艺术气质所吸引。
然而。戈珍的移情别恋,摧毁了杰拉德的身心。他狂怒的疾行在雪地中,冻死了。
——拉塞尔杰出的改变了剧本,他做了合并同类项的简化。
比如热爱谈论哲学的铂金和前妻神经质的对话,最后变成了简化成一次流血的冲突。铂金流着血,赤身裸体的跑到了丛林中。
拉塞尔的影像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比如,三个寡妇的舞蹈,就有依莎多拉·邓肯的风格。两个男人的赤膊战,反映了英国人追求野蛮其体魄的精神。还有性爱表现爱与死的主题。歇斯底里的戈珍驱赶牛群。杰拉德鞭打阿拉伯马,穿过铁轨。两个男人在镜子前的对话。
让我们学到了,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男女的激情转瞬即逝,除了性爱他们还剩下什么?有灵魂的交融吗?
在非原则问题上,观点不要追求一致。不尊重对方的后果就是,爱情会分崩离析。永远有新的伴侣,等待着你。问题就是:
你希望过安定下来的生活吗?
[恋爱中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的只有其影像风格,几场戏那种奇异诡谲图像的确可以让人叹服。然而影片结束后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要干嘛?我猜想导演自己也不知道想要搞出什么结果,这正是英国新浪潮背后的问题。幸而几个角色都是鲜明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电影对于恋爱中女人和男人心理状态的探讨。
重看。味同嚼蜡。唯一的作用应该就是破除了英国电影的“厨房水槽”味道罢了,但所有的实验和先锋意义现在都显得刻意且枯燥。
7分,肯·罗素这疯癫风还是可以的。两个男的光膀子摔跤,可以。
名著改编的电影总是差强人意,不是劳伦斯粉也没看过原作的我,只感觉影片中人物的言行莫名其妙,文字描写出的语言述之于口让人感觉装腔作势。镜头语言是不错。激情后男女的镜头紧接着沉尸湖底的新婚小夫妻,动作还一模一样,很有冲击力;两裸男角力的段落也令人咋舌,这可是1969年拍的。
改拍劳伦斯的小说,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
淡而不隐的背景,情感浓烈的人物,生死喜悲的微妙对立与区隔,欲望的驱使或制约。原始的、自然的、艺术的强烈表现力也引人注目。有的体面而压力山大,有的粗俗而更享受自我。女人需要男人,而男人不仅需要女人,还需要男人。扮演两姐妹之一的格兰达·杰克逊获得看奥斯卡,说明角色讨喜还是很重要的。
片名还不如叫“Men in love”更合适些,如此罗曼蒂克式的片名和传统的男女爱情片角色设定,看到最后才发觉这或许是伪装成爱情片的搞基片?还有上世纪初的英国人都这么爱搞行为艺术吗两小时内上演cosplay、滚草地滚麦田、天体游泳、抓泥巴……在隽永唯美的画面下搞这种行为艺术也绝对是本片的一大看点,当然最大看点莫过于二男坦诚相见的摔跤。P.S.极其不能理解格兰达•杰克逊凭借一个戏份不多且发挥空间不大的角色一把子撸下包括奥斯卡在内的数个重要奖项……可能因为那年是影后小年?
Ken Russell就这风格...看他拍正剧有点不适...
总觉得Gudrun对Gerald的折磨有点过分,或许他没有真正的爱她,但她也没有付出多少真感情,最后还引得Gerald心灰意冷的彻底“休息”了。相比之下Rupert那对单纯直白的多,他爱Ursula也爱Gerald,是否搞基倒也拍的含糊。人为什么就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爱呢,不过我觉得这得建立在单纯友谊的基础上才行。
格言式的对白,在树下跳舞那段最美了。优美的白衣身姿在树下舞蹈。。。爱是什么,我用任何的语言来憎恨它。青春的肉体才是人类最美的爱情。
"...nothing mattered in the world, except somebody to take the edge off one's being alone. The right somebody."色彩剪辑编剧是The Normal Heart的那位!~...Alan帅~柴可夫斯基
在别人大尺度的通告下我没有等下载也不找蓝光版本了直接网盘就看了,在字幕忽慢忽灭滞后或者根本就不显示的效果下缓慢看完,其实所谓情色尺度我倒觉得拿无花果比喻女人性器官更容易让我准备吃无花果一样的情色效果,劳伦斯的小说也一样对sex就是长篇大论的对女性器官文学描写,没有具体的肢体动作【蓝光影碟收藏】
确实如大家所说,更像是描写“恋爱中的男人”,只不过是并非典型的两种男人。电影在镜头语言上极富表现力与美感,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剧情本身想要传达出的情绪。看的时候我一直有种强烈的感受,这是一部“小说感”十足的电影,这里面不管是独白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不仅不会因为观者眼睛看着具象的画面而禁锢想象,反而像在阅读隐晦的文字一样,略显神秘而让人着迷,于是最后合上了书本也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不熟悉原作内容因此算是奇异的体验。画面节奏都不错,很有时代气息,但内容和人物却时常感觉超越年代,超越故事中的上世纪初,甚至也超越影片的1969。名为Women in Love,很多地方更像是Men in Love,或者完全掀翻这些概念,令人怀疑究竟什么是Love,以及Love是否有存在的意义。影片里恋爱中及恋爱前后的女性都不是如今常见的刻板印象,而全片最具情欲感的片段却来自男性。
<雪花密扇>情何以堪,只恨没有活在性解放时代吧.这才是光明正大打着直牌生猛的搞基.
实在被肯罗素强烈大胆的影像风格震撼,即使是激情戏导演也配上凌厉的剪辑和诡异的配乐。六十年代的电影就敢拍如此大尺度的电影,确实够争议了。四位主角都表演的很棒~
剧情多义复杂,不愧是改编自劳伦斯的小说。层层剥茧之后,其实更像是说恋爱的男人吧。
改编还不错惹,而且Birkin甚至改得没那么讨厌了,DHL作品改编是会出优质摄影的哦,因为内在世界写得真的是太美了,给摄影好多灵感。素材之间的衔接再好点就更好了,没有文字做粘合剂,是有点过于跳跃。我真的好喜欢Gerald啊!
本片获第4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影片开演20分钟,还没弄懂到底讲些什么的时候。男主角因为批评一个女人跳的乱舞太无聊,被这个女人用镇纸打破了额头。结果这个男的冲出门,跑到野地。一边跑还一边脱。光了以后在草地上乱滚。看到此时,我彻底崩溃了……
do you love me?how much do you love me?为了所谓的爱 或者说为了吸引想要的人 女人们会歇斯底里 接着突然精神分裂似的安静送上一朵花 或者疯狂地对着牛群跳大神 得手了之后又希望你要我就够了 你不需要其他人了 或者是靠近了看清了觉得无趣了 爱就是个伪命题 不过是生理上的吸引 是看上了就想占有 无他 男人们呢 一个offer brotherhood 一个内里知悉但坚持要女人 都是概念惹的祸 突然结束在U对丈夫“惊世骇俗”言论的反应上很不错 她知道的世界就她的心眼那么大 那段竖屏的画面很有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