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的时候给了个3分,觉得中规中矩吧,有很多点也都是看了别人的影评和短评才了解,然后这片子就这样了呗,直到最近加入了一个群,小学群。
先说说我记忆中的小学生活,觉得自己一直被人欺负,小学生活就是恶梦,被人各种羞辱;老师也全部都是完全不懂教育小孩的土鳖,动不动就嘲笑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让那些人全部都付出代价。这就是我对小学的感受。
然后群里的同学们就说开了,然后很多人都指责我,对指责我,指责这个自认为一直生活在被别人欺负的小学生活中的我,指责我曾经把他们都欺负哭了!太让我意外了。我突然开始联想到了这部片子,也许我的这个回忆并不是我所记忆的那样的,人真的会自己去选择自己想要记忆的那些片段。
我想起来小时候我妈对我说:小孩子就是用来打的。在那之后的几年一直到现在我都有跟我妈说这个事情,她每次都是断然否认,因为这完全违背了她的伦理认知,这在她的脑海中是不可能的存在的一个概念。所以这个事情现在再回想就变的很有意思了,也许我妈真的说过,但是这句话可能是夹杂在某一句话里面的一段,比如“做错了什么事情就是应该要打”这样一种语境下的某一段,可能是我选择性的只记住了这一段,也有可能在她当时的语境中这一句话是不存在的,就是要跟前面的话合成一个整体才对。
所以,真的,有时候误会真的未必是沟通的问题,比如我和我妈关于这句话一样,只是自己的记忆只记住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记忆据理力争,但是从来不会怀疑自己记忆的正确性或者完整性。只能说我们应该要时时考虑自己记忆的不完整性
最后短评里面那个秀英语单词的,我很讨厌这类人,是不知道这个单词的中文是什么吗?
很简单的父子故事,但拍摄水平不高,后面反转比较突兀, 孩子记住了老爸对自己的坏 并且把他放大了, 老爸则记住了孩子的错 并且彻底失望了。 人有时候就是特别的主观, 很容易记住别人的恶意,但从不想别人的好。这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但也是引起心理疾病的一个原因。影片揭示了人类严以对人,宽衣律己的天性吧。
看完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设计的还可以。男主因为少年时期受到父亲的虐待从此厌恶父亲,并吸毒堕落,以写作为生,在他的作品里,多次把父亲给写死。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他父亲突然出现,揭穿了他以骗人博同情赚钱。于是他的事业跌到低谷,开始磕药飙车等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在影片最后他看到了父亲的录像带,父亲说了当年两次打他的事情,最后心无余力放他任其自流。男主幡然醒悟,和父亲和解,也和朋友化解矛盾,最后灵感也来了,写了部很不错的书。我们总是选择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偏概全,还总是觉得自己的记忆没有错。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客观的心态看待事情,不要一味地认为只有自己是受害者,那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
完全是被【惊悚】的标签骗进来的,看了一半觉得应该结尾来个大反转什么的,谋杀案其实是儿子干的,可惜直到结尾都好像都是显得多余。唯一勉强能套用的就是男主开始客观看待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本片告诉我们,老年人不要太激动,对心脏不好╮(╯▽╰)╭
学校Advanced Screening看的,哈欠连篇。要付钱看的 换片看吧。真的 浪费钱不说 浪费绳命啊。
其实是父子谅解走出心魔的亲情剧(?)
當時所謂完全不能get over的事情 幾年後幾句話錄個視頻就那麼沒事了 人活著真沒意思
自怨自艾的自我陶醉,人生大道理台词根本没停过。
诡异的文艺难看 但有Amber和甜茶
timmytimmytimmy
节奏非常奇怪了。。本来以为是悬疑片最后竟然是亲情片。。。弗兰兰你为什么会拍这个?(茶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里被打得真惨哦(继星穿里长大后变成卡西之后 茶长大后又变成了弗兰兰
矫情女导演选矫情演员拍的矫情片唉
每一个以受害者心态生活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片。人是怎么样以selective的记忆来justify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的。放大自己受苦的detail而忽略了整个事情发生的content。
一个烂仔的救赎。Amber Heard的肉体太迷人了,本片的床戏那么多绝对是有私心。
发现电脑里有这部片。timmy是唯一看下去的动力(虽然他一句台词都没有哈哈哈)电影是真的烂,节奏奇怪+sex scenes overload Franco的脸看着也十分欠打
为茶补片系列
A24,弗兰兰和艾梅伯首次合作,后来有了德普的婚外情。开头居然有甜茶客串。
艾梅柏·希尔德真好看真嫩
人类总是倾向于编辑自己的记忆,美版罗生门。沉浸在自己的悲情中,不愿醒来。一开始男主意气风发,到后面堕落到低谷,又开始有了重生,看完有点被救赎的感觉。
道理很简单,就像吵架总觉得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如果双方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缺点,还会吵得起来吗?知错能认(改),善莫大焉。
喜欢最后父子和解的部分
肖申克的救赎开头案件的低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