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亲爱的2014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赵薇 Wei Zhao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张雨绮张国强朱子墨李一情陈莹余皑磊黄建新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 亲爱的2014 剧照 NO.2 亲爱的2014 剧照 NO.3 亲爱的2014 剧照 NO.4 亲爱的2014 剧照 NO.5 亲爱的2014 剧照 NO.6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3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4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5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6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7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8 亲爱的2014 剧照 NO.19 亲爱的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5:02

详细剧情

田文军(黄渤 饰)和鲁晓娟(郝蕾 饰)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  时光匆匆流逝,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酷似田鹏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妈妈”却并非鲁晓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红琴(赵薇 饰)的村妇,这错位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篇影评

1 ) 【点映补充】谅解

作一个后续补充。

大学点映场后,一位90后的学生和我说,她看完这部电影后,突然搞懂了一件事——学前班时,有一次早上放学刚好下大雨,她没带伞爸妈又还没来接她,于是她跑到一个地方躲了很久。那时她很害怕下雨,所以一直在那个地方躲了一天也不敢回家。后来,到晚上,她爸妈才找到她,回家后狠狠地揍了她一顿,那是她爸爸唯一一次打她,她至今印象深刻,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今天看到这部电影后,她才明白为什么那天晚上爸爸要狠狠地揍她,她才完全释怀。

大概不少人看过电影的童鞋也会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常说90后很自私,其实确切地说,是不懂表达,教科书里也并没有告诉90后,要学会“谅解”。这部电影不是要告诉大家亲情的伟大,不是要去诠释亲情,只想轻轻拍一下我们的肩膀,告诉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亲爱的”,多站在自己的“亲爱的”角度上去想。

一辈子能成为亲爱的家人,其实不易。

#人来人往,勿失勿忘#

2 ) 李红琴的罪与恶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一次在外面玩耍时,我抓了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麻雀,欣喜地带回家养。无奈小麻雀什么都不吃,隔壁爷爷教了一条妙招,让我用一条绳子系住小麻雀的脚,拴在窗台外面,麻雀妈妈自然会来喂。我照做,果然小麻雀在窗口啾啾地叫,不多久便看见麻雀一家冒着雨轮流飞来喂食。然而这景象实在让人揪心,连拥有小麻雀的欢乐都随之烟消云散。于是雨停之后,我便把小麻雀放回去团聚了。
刘宇昆在《终结历史之人》中则写到这样一个情节:一位曾在731部队活体解剖了无数中国人的日本军医,始终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祖国和人类的医学做贡献。直到多年之后,他在手术台上遇见一位当年从自己手术刀下侥幸逃生的中国妇女,后者惊恐的反应,终于让他发自内心悔悟,并承认:“我犯下了没有人类会去做的罪行。”
这些改变的瞬间是有力量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人那里找到这种不忍,哪怕万分之一的几率,那么他人就可能不是地狱。
我在看《亲爱的》时,虽然几度落泪,然而始终有一个疑虑盘绕心头:李红琴是否真的如她所辩白的那样不知情?至少导演没有就这一点给观众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田鹏被拐卖时已会说话,记得爸爸妈妈,如果当真如别人所说,一路哭闹不止,那么很难相信与他朝夕相处的李红琴会对其来历一无所知。固然,我们可以为她的沉默提供各种解释:一个自以为生不出孩子的女人,盼子心切,又迫于丈夫的淫威,一个被迫胁从的弱势者,似乎合情合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以无辜受害者身份表现出的那种问心无愧同样合情合理。母爱绝不是可以剥夺他人亲子之爱的借口,尽管类似的罪行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电影中,苦难和悲情最终似乎是顺理成章地将故事推向某种苦涩而又温情的大和解。导演让高律师追问李红琴,是否真的不知道。李红琴反问:“我男人让我一辈子不要来深圳。你说我这算知道还是不知道。”而律师竟然会心一笑道:“如果是这样,你就说你不知道吧。”我看到这里很别扭,觉得这不该是律师说出来的话。别扭的地方在于,电影以政律剧常用的"法外容情"桥段,来展现潜藏在律师不正经外表下的"人性光辉"。然而这种"人性"的对立面并非司法形式,而是对正义(justice)的追求本身。如果李红琴的确知道,并且可以释然地说出来,那就意味着她并没有像感受自己的丧失那样体认他人的丧失,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笑置之的事情。
我对法学所知甚少,然而以个人粗浅的理解,罪与罚的根源都来自我们对于普遍人性的敬重。一个人被众人认定有罪,是因为其所作所为对受害者所造成的苦痛,我们每个心智健全的普通人类都能够通过移情(empathy)而感同身受。并且我们假定,罪犯本身也具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们总希望罪犯能终有一天良心发现,能够发自内心地认罪和悔过。如果没有移情能力,那么人类将可以坦然目睹同类相食,像故事中韩总所说的猴子。如果李红琴的确或多或少知道,那么她的无知与无辜在我看来并不可同情,而恰恰是一种我们需要永远与之斗争下去的罪恶。
《终结历史之人》中同样写到,在谈论罪恶时,我们总偏爱使用无主句来为罪人开脱。"发生了太多苦难与罪行",仿佛苦难并非有血有肉的人所造成的。又或者,该由某个非人的恶魔来负责,而"我"是清白无辜的。实际上,对电影中的苦难而言,有太多人并非无辜,譬如李红琴的协从,村民的知情不报,其他人贩的麻木,执法者的立案不及时,律师的不追问,甚至包括我自己一一因为我不只一次在乞讨的孩子面前扭过脸去,以为这"与我无关"。缺乏这种警醒,罪行和苦难就会在"我"之外的世界上继续蔓延,直到它们找上门来。
我们尝试去理解罪人,是为了更深入地思考罪与恶(正如汉娜·阿伦特在"纳粹狂魔"身上指认出"平庸之恶"),而不是为了大家抱头痛哭之后心里好过一些。影片中极少出现李红琴对自己所负之罪的悔认,而把叙事重心放在她万里寻女的坎坷和执着上。并不是说后一段遭遇不值得同情,但对后者的同情亦不该掩盖对前者的追问。这或许的确是我们文化中某种根深蒂固的,从而特别容易广为流传的东西——我们太容易在涕泪滂沱中大团圆大和解,而把最艰难的部分,也即是对于人性之恶的刨根问底,轻轻打发到一边。正如戴锦华老师在课上所讲,在处理历史债务的问题上,我们缺乏俄国人那种直面深渊而不晕眩的勇气。
无论李红琴的遭遇多么令人揪心,她都无法回避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或许她只是犯了你我在那样境况下同样难以逃脱的平庸之恶,然而正是这种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野夫村妇身上的恶,以及我们普通人与这种恶之间的媾和,构成那终将吞噬我们的无底深渊。

3 ) 如果我们一定要谈论伤心的事

和《金陵十三钗》、《1942》一样,从话题锁定“寻子”开始,《亲爱的》就一定是部伤心的电影。
电影散场,赵薇蹲在医院,镜头越拉越远,上字幕,后排两位陌生女子同时惊呼,“完了?!”很遗憾我是在她们5分钟一次的笑声中度过的这场电影,她们的笑点包括:黄渤还是那么丑,赵薇的村姑造型,佟大为的愤怒老母,等。
当然还有我身边的陌生男子,对那场小旅馆的“约炮戏”津津乐道而且念念不忘。
还好彩蛋没有让人等太久,粗糙画面里,故事原型相继登场,人贩的老婆拉着寻子的父亲,说:“别送礼物,你愿意来看我我就很感动了。”那么朴实的一句话,就戳中泪点。
我知道我为什么哭。因为对于寻子的父母来说,找到孩子是那么被渴望的结局,一旦发生,就宛若身在天堂,看谁都是天使。
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到了几年前采访过的张先生。到现在,想起他,还是满心惭愧。

part 1

了不起的张先生

2011年春节刚过,微博打拐正热,我拿到了一个挺有挑战的选题,寻子。
彭高峰(《亲爱的》父亲原型)找到儿子的故事铺天盖地,做前期功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孙海洋、邓飞、宝贝回家……以及后来遇到的,张先生。
多数执着寻子的主角,都是母亲;多数被执着寻找的,都是儿子。我从搜集来的众多寻子案例中,最终选择张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这是一位在找女儿的父亲。
我的动机很简单,要一个好故事,吸引更多人重视“打拐”这件事。
张先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采访,后来他告诉我,多一次曝光,就多一些找回女儿的机会。哪怕可能性再小,和所有在找孩子的父母一样,他都一定会全力配合。
张先生就这样,云淡风轻地,从丢孩子的那个下午开始,追溯自己5年的寻子路。
我始终记得他讲故事的样子,没有表情,没有起伏,那些在我听来离奇的往事,从张先生嘴里说出来,都平淡到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当然,大家都清楚故事的结局,女儿是还没找到,再跌宕起伏的剧情,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
张先生会为了好心算命师傅的一句指点,就远赴千里,去“一个丘陵之中的王姓村落,找一户屋前有河、屋内有大黄狗的人家”,找被拐的女儿。任何一点线索,对他来说,都是希望,都要全力以赴。
张先生的语气里已经没有悲伤可言,可是已经把我牵扯进一场巨大的无助之中,在他依然充满希望的寻子征途,我心里无法抑制、越来越强烈的绝望,显得如此渺小软弱。
我们聊到某一段经历,他的记忆开始模糊,这时他从办公桌左手边的第一格抽屉,拿出一本满是皱痕的日记,手写的。
这个年代,已经很少遇到手写日记的人了,眼前这个糙汉子,竟然有如此细腻的习惯。我忍不住问了他原因。
他说,自己初中文化,从来不是感性的人,一直到丢了女儿。“等女儿有一天回家,我想给她看这本日记,希望她不要恨爸爸,知道爸爸一直在想他,一直很努力在找她。”那么笃定。
一句话,彻底击溃了本来就处在崩溃边缘的我。那是我记者生涯中,唯一一次在采访期间嚎啕大哭。我下意识地中断了采访,道歉,告别,约好明天再继续采访,便夺门而出。
不自觉地,这故事燃起了我极大的同情心,以及野心。

part 2

揭伤疤,然后呢?

第二天,我如约与张先生再次见面,带着摄影师。
张先生和太太又生了一个儿子,我心里有个画面,配合这个动人的故事,需要全家人配合完成,于是,张太太抱着儿子出现在我面前。
张太太始终顺着眉眼,面无表情,紧紧抱着孩子。张先生告诉我,小儿子出世后,太太几乎不让其他人抱孩子,尤其有生人在时,她会随时保持警惕。
我想摆拍一张全家福。一个充满希望的等女儿回家的画面。没有什么比这画面更接近我对这家人生活现状的想象了。
张先生、张太太、儿子、奶奶四个人位置确定,我把一辆儿童车推进了画面的右下角——这是女儿走丢前喜欢坐的车,张先生一直没舍得扔——制造某种虚位以待的感觉。构图成功,我退到摄影师身后,对着这家人说,稍微笑一笑,表现出一家人欢迎女儿回家的状态。
一片死寂。房间里只有我尴尬的回声。
这真是一个烂透了的想法。我从未如此痛恨自己的职业,如此彻底地揭开了一家人心底最大的伤疤,摸透了伤口的轮廓,然后呢?
我最后没有用那张照片,但始终记得照片里一家人不知所措的表情。我是那么急迫地想更drama去分享这个故事,以至于忘记了,这本身是一件太伤心的事。
一如眼前的《亲爱的》。

part 3

重复悲伤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说回《亲爱的》。只讲四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第一,开场5分钟,车来攘往的深圳,穿着鲜艳黄衣服的儿童,被人贩轻巧地抱走。没有抵抗,听不到声音,远远的一笔带过。很感谢陈可辛此时流露的仁慈,没有多于戏剧化的处理,一笔带过,就把儿童面对人贩时的毫无抵抗能力表达完毕。
第二,刚找到孩子,黄渤在警察局,哭到直不起腰,歇斯底里。虽然身后的两位陌生女子此时已经笑翻在位置上,说“哭得好丑啊”,嗯,但我觉得,在那个时候,哭得再丑都应该。
第三,找回孩子之后,黄渤出门丢垃圾,停顿,转身,开门,把熟睡中的孩子抱上肩头,再出门。这一串镜头,让我想到记忆里的张太太。
第四,深圳街头,赵薇冲进寻子家长的人群,拥抱自己曾经的儿子,被愤怒的父母们拼命打骂。这些父母视寻子、打拐为生命,自然对案件过程了若指掌,一定知道赵薇并不是人贩本人,但相比他们心里压抑多年的恨与抱怨,赵薇已经是非常接近施害者的存在。这群大多数时候在片中“鼓励鼓励”的父母,在此时此境,丧失理智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寻子,是一场没有出口的旅程。这四组镜头,和我当年接触过的寻子话题已经非常贴切,看得出《亲爱的》剧组真做过充足的功课。
我之所以在文章开头提到《金陵十三钗》和《1942》,是因为屠杀、饥荒和打拐,在我看来,都是绝对的悲伤。而和前面两部电影一样,《亲爱的》里所探讨的,也止于悲伤本身,而已。
当然,狭义来讲,相比还原屠杀和饥荒,认真聊聊打拐,可能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这部电影之后,大人们应该会更留意小孩的处境,也会有更多人参与打拐、关注“宝贝回家”。
但我认为,反应现实,更多是新闻节目、调查报道的工作,大张旗鼓的戏说,并不适合这个话题。如果没有从艺术家的角度,挖掘出拐卖者的根本动机,而是在努力去渲染一个故事,哪怕演得再好,也不值得探讨。
我能感觉到陈可辛的愤怒,可这愤怒变成作品,就好像电影中那群寻子父母,他们悲恸的拳头,最终只能打在赵薇的身上。
我仿佛看到当年摆拍那张灾难般照片时的自己,感动不能,因为在那场采访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重复悲伤,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part 4

相对的善良?

《亲爱的》花了一半的篇幅,在刻画一手养大被拐儿童的赵薇的心境。
被拐儿童的去向大体有两种,第一,是被真正需要孩子的家庭买走或收留,视若己出地养大;第二,是被发配用作牟利的工具,乞讨,或者做苦力。
张先生在谈到被拐女儿时,表达过这样的期待:女儿生得干净漂亮,应该是在别人家好吃好穿被养大,而不会被拐去讨饭。
朋友圈里一位年轻的母亲,看完电影之后说,“希望每一位被拐的孩子都能遇到李红琴(赵薇饰)”。
那次采访中,我还听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位志愿者假装买孩子的父母,潜入一个把贩卖儿童视为常态的村庄,他们经过调查取证,在警方的配合下,将一位老人买来的两个孩子解救出来。
志愿者回忆当时的情境非常无奈,老人悲伤之至,一脸茫然,只念叨,孩子是花钱买来的啊。
李红琴也一样,她含辛茹苦养大了一对小家伙,自然是有舍不得的道理。
现实生活中,或许彭高峰真的原谅了拐卖家庭的母亲,但这一份“母爱”,在我看来,实在没有被讴歌的必要。如果你切身感受过寻子家庭的痛苦,就一定会知道,在拐卖这件事上,不可能存在相对的善良。
我在想,如果张先生哪天真的能找回女儿,他也一定会对收养家庭的父母心存感激,至少没有让孩子真的吃苦。那是从绝望中走出,却永远回不到正轨的人生;那是在绝对的痛苦里,能期待的最好的可能。
而在儿女回家之前,李红琴们,永远是寻子父母的噩梦。

part 5

如果我们一定要谈论伤心的事

绝对伤心的事,并不是不能探讨,影迷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集中营电影。从《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到《伪钞制造者》,,你总能在惨痛中得到一点温柔,一点启发。
回到打拐的话题,如果你聆听过任何一段寻子的故事,会发现,每一个没回家的宝贝,都背负着一段史诗般的悲剧。在中国,这个问题如此猖獗,如此严重,我想,是与生活的时代有关,与我们生存的国度有关。
前面提到被拐儿童的两种去向,先讲第一种,被买去当儿子/女儿。或许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很难想象,在男权主义依然根深蒂固的中国,子女(尤其是儿子),依然被家族赋予了传宗接代的使命,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据网络的数据,当代不孕不育的人群占到总数的10-15%,在这不小比例的夫妻里,面对宗族的压力,买孩子,是最直截了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亲爱的》中,虽然能感受到李红琴为一对子女付出的努力和爱,但无法否定的是,她和丈夫收养孩子的初衷,是把孩子当作延续家谱的工具。
这样的逻辑难道值得原谅么?我不觉得。因为彭海洋之外,还有90%以上被拐儿童的家长,还在寻子的路上行走。或许他们和张先生一样,退而求其次地期待,自己的孩子能遇上李红琴这样的家人。但你不能把所有的愤怒对准人贩子,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亲爱的》最令人发指的,便是把李红琴塑造成一个可以被理解、原谅的对象。如果你也曾坐在张先生对面,听他面无表情地回忆寻子之路,你也无法原谅李红琴。
因此,被拐儿童的两种去向,其中第一种,我想把根源归咎于我们生存的国度,是传统文化中被保护、被传颂的糟粕,是狭隘的男权宗族观念。
而被拐儿童的第二种去向,被拐走作为牟利工具,这是把财富作为第一价值坐标的、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造成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谈论伤心的事,既然改变不了结果,不然就试着改变一下原因。可《亲爱的》没有这么做,大多数人看完电影,想到的不是去修正内心的贪婪、自私、愚昧,也放弃了挑战传统,而是泛滥起上帝视角的同情,或者草草感慨“都不容易”。
当然,我是不愿相信曾制造过《甜蜜蜜》与《如果爱》的陈可辛,北上之后变成了淘金导演中的一员,那这时代未免也太糟糕了。我更愿意把《亲爱的》铺张而煽情的推广,理解成呼唤对打拐的关注,更愿意相信,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来自心底的某一种愤怒。
如果我一厢情愿的想象成立,那《亲爱的》和陈可辛,与当初满腔热血把儿童车推进寻子家庭合影的我一样,被愤怒和仁慈冲昏了头脑,一心只想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改变一点什么。
我们都讲过一个伤心的故事,也都止于一个伤心的故事。3年之后,想起张先生,我依然满是惭愧。至今我也没想清,自己头脑发热的分享,到底有没有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
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李红琴哪怕再朴实善良,伤人的愚昧,注定她不是个好人,没有商量的余地。
基于这一点,我给《亲爱的》差评。
两星半,一星给关注打拐的热心,一星给影片结束后3分钟纪实彩蛋,半星给黄渤领衔的群星演技。

4 )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田文军望着空荡荡的网吧,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生意失败,还是恨妻子没有尽到责任抛家弃子?
是恨自己一时贪心放进几个未成年小混混进网吧,还是恨抱走孩子的人贩子?

鲁晓娟在失子互助社的鼓励下痛哭,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开车时一念之差没有回头,还是恨丈夫没有照顾好孩子?
是恨人贩子老杨抱走自己的小孩,还是恨李红琴得到了孩子的爱和信任?

田鹏在新班级介绍自己叫田鹏有个妹妹叫杨吉芳的时候,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还是恨养母没有能力把自己留在身边?
是恨人贩子将他陷入巨大的变动之中,还是恨警察再一次改变了他已经习惯安然的生活状态?

李红琴拿着怀孕报告跪在医院门口的时候,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的死鬼丈夫,还是恨自己是没知识没钱?
是恨社会不公,还是恨苍天无眼?

高夏被自己母亲掀翻饭桌的时候,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势单力薄,还是恨同事假仁假义毫无人情?
是恨母亲精神错乱,还是恨姐姐破坏了平静的生活?

韩德忠在田鹏的生日宴上塞出大红包的时候,不知道该恨谁。
是恨自己吃猴脑得了报应,还是恨豪宅保安根本没有尽到责任?
是恨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还是恨田文军的好运气找到了儿子?

“恨”既是一种因求之不得而产生的怨,亦是一种因对过去美好的怀念。
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德问莱昂:“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是这样?”莱昂答:“总是这样。”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是幸福的,看似坚强,实际脆弱;看似走投无路,又必须擦干泪迎接生活。每个阶级,富豪、白领、小城市业者、农民、老人、儿童,都“深坐蹙额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每个看似强大的胸膛下,都有一颗脆弱的心脏;每个有力的脚步之上,都有一截致命的阿碦琉斯之踵。

最后,所有的“恨”指向一个空白。从未出现过的人贩子杨某,是所有人痛苦的根源,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欺骗自己的妻子,他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破坏了别人的家庭,但是同时,他也是妻子口中的“我男人”,他虽固执邪恶地为强撑自己男人的尊严而欺骗妻子,却也为了保护妻子让她永远不要踏入深圳。
当所有的恩怨要最终进行清算的时候,罪恶的源头已经轻松地通过死亡完成了逃避和平息。只剩下活着的人,在他制造的痛苦回声中,天旋地转。好像一记愤怒的拳头,哪怕砸向一堵坚硬的墙,也用两败俱伤完成了宣泄,而现在,这记痛苦的拳头,用力挥舞,却只挥到一片虚无的空气。最后李红琴在医院的哭泣,就像承载所有痛苦宣泄的拳头,因为失去了挥舞的对象,而徒然举在空中。

5 ) 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

看完点映,我想给五星,并非片子已臻完美,而是为了这个题材。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大陆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地出演这样的片子,即使商业立足点又如何?何况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

只是导演误把苦难当情怀。
提笔很重,落笔太轻。
我承认我哭了,但终究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
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
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但是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而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一个都说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作为电影来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显得太仓促。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啊,结束了!而我的反应是:我以为刚开始。

我知道这个结束的意味,但不认可。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也试图做了一点探索,但并没有提供导演和编剧的思索。
只是泛泛带过,然后终结在一种奇妙的荒谬感。
诚然,这个设计很精彩,但这样一个主题的片子落点放在人贩子老婆的怀孕上,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玩弄技巧。
哪怕是结束在孩子带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开始新生活上也好啊。
毕竟,这是一部曾用名为“亲爱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莫要为戏剧冲突走得太远而忘记最初想表达的东西。

至于编剧,细节处自是动人。包括黄渤诉说后来发现有人骗也是好的,包括片头在繁杂的网线里找红绳找网线的特意设计,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种小孩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甚至贫富差距,包括小孩学方言的细节(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讲普通话,黄渤认为陕西人的小孩就该讲陕西话,最后找回来的小孩却讲一口安徽普通话),包括张译守在黄渤家门口,被黄渤发现时闭上眼睛装睡、然后给黄渤发的那条短信。

而演员,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纳一些溢美之词。

黄渤对郝蕾饰演的鲁晓娟,有一句评价,“只是我认命,你不认命。”
太准确!郝蕾的美始终有一种不认命的决绝和凄婉。
我记得她下楼的时候,黄渤问她,“你说孩子被拐之后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呢?”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痛苦,怨憎,和无奈,终于她什么也没说地转身下楼。
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
还有黄渤痛哭那场,她拦住想要上前的张译,自然,无声,了然地看了黄渤一眼,将心中的情绪都慢慢地压了下去。
动人的,都是这些细节,感情,都在眉眼之间。看起来,举动都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

黄渤的亮点,如果要一一记录,我大概需要一个EXCEL.
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在鲁晓娟蹲在地上抱住双臂痛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国产连续剧一样抱住她(像大团圆一样的温情),而是站在旁边,看着她,想要靠近,又并没有靠近,眼睛湿润,嘴唇颤抖,心里即便已经千山万水,然而终究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要做,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情深。
也喜欢他突然的爆发。找回儿子之后派出所的一场哭戏 ,虽然也是慢慢地蹲下来,但是和郝蕾细腻的哭戏不同,黄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这种在巨大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冲击,在压抑了三年之后,都在这场痛哭里了。黄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难看,涕泪横流,但是你看着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了眼泪。

黄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对,从气质上来说,郝蕾若是清宫没落后妃,黄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黄包车的,甚至都不如黄渤和志玲姐姐和谐。但是非常爱他们这一对夫妻。感谢导演的选人,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演技登对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多一句嘴,俩人都是好戏之人,而且都是属于特别认真演戏认真到魔障的人)。
两个人的对手戏都很家常,绝无大喊大叫用力过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这种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叙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说一场,田文军在店里,房东来赶人,一阵挣扎无果,房东走开,黄渤抬头,一眼看到鲁晓娟一身黑衣坐在街边,两人对视一眼,说句做作的话,真是一眼万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鲁晓娟走进店里,问,“你睡得好吗?”黄渤说,“睡不着,真希望不睡。”鲁晓娟递给他一瓶药,“吃了这个能睡个好觉,要是好用告诉我。”从头到尾俩人没有对视过,言语中也无情感起伏。但是两句平淡台词,自然的动作,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相爱过。
真正难得的并非演戏,也非复原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日常,却升华为戏剧中的表现,让观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观影后,陈可辛导演说了一句,这个演员阵容真是黄金阵容。是,几乎是可以即使为了演员就买票的阵容。黄渤和郝蕾自不必说,赵薇也是一线中演技有口碑的,张雨绮虽然还没成大器,但举手投足都透出晶光来,张译也是个认真演戏的人,虽然刚上大荧幕不久,比起另几位还是有点电视剧范儿,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佟大为演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导演爱他,基本上都给他合适的角色,他也没掉链子,其余几个人,包括鲁晓娟丈夫、警察、两个小演员、四川工友,都可圈可点。
而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并没有浪费这个阵容(我们都知道,多少导演和片方浪费了好演员,常常让我们走出影院,吐槽无力,可惜了这演员阵容)。他几乎让每个人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我说“几乎”,是,并没有完美。

这应该是赵薇从影以来比较大的角色挑战了,农村妇女,面目污迹不可辨,一口方言,没文化。看评论,也说她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于抛弃偶像包袱可劲儿糟蹋自己的演员,她也实在演技和认真并在。
但是,这并不是个适合她的角色。虽然她已经努力作践自己,但还是没有那种糙的质感。或者我先入为主,总会在“小燕子”或者“姚木兰”的那张脸面前跳脱,她独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无法改变。

有一场戏,她穿着很土的衣服拖着行李从地铁站出来,她的打扮和这个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穿越回了那部《姐姐妹妹闯北京》,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远,摄像老师残忍地给了一个脸部特写。

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绮,她从头至尾没几句台词,但气场强大。第一次出场一袭白衣女神儿范儿十足,而且是那种圣女贞德般的女神范儿。张雨绮最难得的是,把没台词都演出了戏。
张译我看过他一篇专访,也很喜欢他。
他有一场戏,在田文军孩子的生日宴,他说出妻子怀孕,然后走掉的一场,他一边走一边仰头,眼泪流下来。这部戏很多哭戏,但这一场,滋味难辨。

片子进行中,想到韩国那部叫《今天》的片子。同样思考案件背后的伦理与法,我认为《今天》在表达和思考上更胜一筹。
但我还是要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
如果大家因为这部片子,对路上乞讨的孩子多看一眼,在网络或者电线杆上看到寻人启事多看一眼,少那么一点点的恶,多那么一星儿的善,那就足够。
我希望大家去影院看,希望它票房好,此后会有更多商业导演关注现实题材,希望这种类型的片子不会受资金掣肘,演员们也不会怕叫好不叫座愿意接演,我们也能有今天熔炉素媛告白或者更好的片子。

从无一日忘记,电影并非只有娱乐一个属性。

6 ) 鸡贼煲鸡汤

给这部电影打分饶是头疼。

打高了吧,对不起同是拐卖题材的《盲山》同是丢小孩的《换子疑云》同是天下父母心苦逼的《苏菲的选择》。

打低了吧,把这片儿拉到大部分国语电影的均线上对伊又是很不公平。毕竟像影片的开头,田文军找自家那跟网线,说把它系在电话线上的红绳不见了,顺手拿口香糖给粘一下,这种招式手法已经很难得在「卖座国产片」里见到了。

掂量到最后决定少一星,因为我仍旧可惜陈可辛。

《甜蜜蜜》过去已经快二十年了。按照正常的导演进化关系,前段所说的「开篇」最后还要拿镜头扫一记红绳,并在影片过程中不断出现同角度「电线丛林 」镜头,这样煲汤必要加鸡精的阶段陈导应该早已pass了才对。

直到孩子丢了,鲁晓娟扑上去撕扯田文军这一段都很好: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潜在矛盾(田文军和鲁晓娟的经济差异以及二人在教育理念与抚养权上的分歧)都处理得简明干净。根本不用「画外音」或「字幕」,就把深圳、陕西、伤疤、离异这些关键字拎清楚了。

可叹后面找孩子的过程又进入婆媳大战歹戏拖棚无聊凑时间的节奏。

小学生写作文的统一套路是「我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表扬了我。我很开心」。
到了中学,小伙伴应该已经有了「我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的一声谢谢,让我心里比蜜还甜」和「想着今天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事,我又多吃半碗饭」这样的作文性格分歧体现。
往后进入成人版,从极度湿润的「被细雨抚过掌心还有老奶奶的体温。空气浸润着桅子花的香气」到极度干燥的「老奶奶的背影晃出视线。天晴了」中间可以有万花筒的方式来表现「我很开心」。

两小时多的片长,无论是想讨论「人性善恶」、「社会炎凉」、「亲子血脉」甚至就是想更深入的讲其中某一项的内在哲理,都是绰绰有余了——参见本文第二段罗列影片。就是单纯地讲「失去了孩子父母的痛苦」至少也可以做到《兔子洞》那样展现不同的心理机制。

然而,陈导就如此固执地停留在小学生阶段不为所动。既没有自我的见解,也不见任何的主见,甚至连审美个性都没有。生生花了100分钟,把「找孩子被骗」「追车寻子」「进村抢孩子」这些事件堆砌起来,最后就是要说明一个其实不用你说大家也都知道的事儿——丢了孩子的父母(无论是生父母还是养父母)都非常痛苦。

无论是城市贫民(田文军)都市白领(鲁晓娟)土豪大佬(韩总)还是农村妇女(李红琴),在失去孩子后,内心的苦痛和寻子的执着在陈导的镜头里全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些本来应该是形色不同,具有迥然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人物在「父母」这个角色面前集体扁平化,被抹灭了个性被消失了人格被去除了阶级差异,只剩下「苦逼」这一种集体特征。

于是整部电影就只是个竹筒子——敲起来动静似乎不错,一剖开里面是空的。就连「父母爱,好伟大」的洒狗血赚热泪水平,都不如《妈妈再爱我一次》。

越活越回去了。

如果这是一个纯虚拟的故事,倒是可以理解编剧的闭门造车和想当然。然而「取材于真实事件」这几个字一放,这些扁平和空洞就不可原谅——分明就是有活人给你讲述给你观察的!有多少细节是不需要你生造就有的。只需要一点提炼和思考的能力而已。

为什么有人拐孩子?这些人贩子自己有孩子么?如果他们的孩子被拐卖了他们会怎么想?
为什么有人买孩子?为什么那些生不出却又想要孩子的人不去领养?为什么那些丢了孩子朝思夜想的人不去领养?
再生家庭中的后爸后妈们对非亲生子女的心态跟亲生父母到底有何不同,为什么?
最后,既然父母与孩子是如此血脉相连,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会遗弃甚至贩卖自己的孩子?

要说「矛盾」,面对「贩卖儿童」这个社会问题,以上这些才是真正最终需要解答和解决的。叫嚣着「人贩子千刀万剐」「把人贩子都枪毙这个世界就太平了」这还是「这个叔叔是坏蛋,打死他」的幼儿园认知水平。

陈导自然是超越了喜洋洋和灰太郎——也即是大部分国产片导演的——水平,没有让「人贩子」这个角色出现在影片中造成「好人vs坏人」的路线PK。
然以导演的经验和年资来看,这已经不能成为一句夸奖的话。照道理说,跟陈导应该不需要再吐槽诸如情节人物情怀这种东西,只要讲讲中途把故事中心转移到李红琴这条线上,这种结构章法问题就够了的。

久居鲍肆不觉其臭。这话不仅对观众,看来对导演也是同样适用的。

--------以下是跟电影没什么关系的叨叨------

回国期间,跟母上闲聊时听到这样一个事情:
一位已经退休的叔叔今年喜得孙儿。他的儿媳产假将满,提出请他来带孩子。但是这位叔叔身体并不是非常强健,而且每天作息十分规律,日间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左思右想之后婉拒了儿媳的要求,表示孙子的保姆费他出一半。

我觉得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父母把儿女抚养成人,便义务已尽。他们自己的人生要怎么过完全就是自己的事情。帮忙带孙子是人情,不带也是道理,为什么还要帮着出保姆费?

母上表示:这就是国情。

我曾跟母上讲,不用替我存钱,我自己的生活自己能搞掂,就算要买房子也自己来出首付。你自己辛苦一辈子赚的钱,该吃吃该用用该花花,尽量过得开心点。将来万一有三病两灾,我养你也是应该的。

当时旁边围观的阿姨跟母上说「你女儿真大方」。我也听得不是滋味。

中国的亲子关系,至少在个人看来,是比较奇怪的。《时间都去哪儿》里面唱道「生儿养女一辈子」感觉父母为子女而活好像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我总以为生育孩子只是个「陪伴」的过程,将子女养育成能自立的好人,并享受此间「相伴」的乐趣。儿女长大后,无论是远行是留低,都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过去。从此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种言论,一般会得到「你有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这么想」的反驳。好像生孩子就一定会毁三观似的。

陈导作为一枚外籍华人,骨子里的亲子观似乎要更为传统。影片中反映的父母对子女的情绪,只有一种——拥有。也因此,明明是「贩卖儿童」事件中的终级受害者,孩子的心理创伤和情绪感受却被极大程度地忽略,成为一件被合理「争夺」的物品。

这种「拥有」或者「占有」别人(特别是儿童和妇女)的心态,也许才是在中国卖方和买方同样活跃从而另各色人口贩卖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罢。

7 ) 《亲爱的》之后 (有三处剧透)

还清楚记得影院门口负责发票的女孩非常认真地核对我的姓名信息,然后另一个女孩微笑着提醒我看后发微博,一切有序又友善,我也因这细致劲儿感到高兴。

入座,开映。

影片的情节因为此前各种带剧透评论已变得不那么惊奇,但镜头下的叙事因为演员的精湛表演而生动,即便知道即将发生什么,还是会在发生那一刻牵动全身。从失子后鲁晓娟哭着打电话哀求二婚老公回家起,这种细节上的情绪调动就完全俘获了我,直至全片结束。

关于影片的品质已不用赘言,每一位演员都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戏份最少的樊芸,沉默中的佛性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更不用说男主角田文军和女主角李红琴的双线并行之精彩,他们的每一步彷徨、勇敢、牺牲都将影片向前层层推进,此处前方并不是高潮,而是问题的核心:如何理解爱与承担?

影片结尾的开放性,足以让人提出许多设问,把生活中的经历串联起来,也许可以更好地解读这部影片背后的现实意义。



-下流人生长什么样?-

所谓下流人生,并非道德上的下流,这里是社会的阶级。通过对孩子丢失寻找过程的描述,镜头掠过了一系列城市棚户区、三线城市无人区等街景,环境肮脏,镜头却平稳干净,没有任何嫌弃之感。

真实的下流人生如何,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以我的印象评断,这部影片给到了如实关切。

一个一无所有的平民带刀赴会,一个农村妇女面对警察权威、一个农民工面对风险……到后来一个女性绝境中最后的砝码——性,没有任何极端杀戮冲突。事实上,因为多数人也不敢造成极端事件,这是刨除猎奇接近真实的做法。

社会的贫富阶级划分没有纲常,却已经印在每个人脑海里。没有地位的李红琴面对千夫所指唯有跪下并叩着田文军的手哭泣,无力申辩,而此刻,她没有任何罪。

儿时母亲说过,在贫穷的生活里,没有每日新衣,也可保持清洁与美,一如李红琴一丝不苟的装扮和清澈的眼神。换句话说,这是尊严,下流人生里的里子,同样不可侵犯。



-更好的生活是什么?-

吉芳被换上崭新干净的衣服,住在漂亮的福利院寝室里,却总是趴在窗台等妈妈。福利院的态度天衣无缝,却蔑视人伦:吉芳不允许被送回有污点的家庭,既然有物质更优越的生活,何必回到下流的人生。

法官律师的语气直接而冷漠,只言片语里对法律的公正之外注入无情的注解。无罪的李红琴不能得到抚养权因为“社会舆论会怎么说?!” 舆论压力此刻竟如此轻易击溃法律,法理变成道德审判。

看似有理,实则各种荒唐。

试问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是福利院“为了孩子将来着想”,还是孩子期盼的母女团聚?福利院的孤儿最需要的是物质生活吗?还是无私的父母之爱?更何况已经建立的亲子关系?这样的问题折射出当下以及千百年来的中国家庭关系,家长总说明明是“为了孩子考虑而决定”,行动上却逆孩子心意而为,冠冕堂皇之外是无数家庭的亲子割裂,到后来叫苦不迭。如此循环往复!

遗憾的是,我们从片尾的纪录片中看到真实的李红琴没有得到吉芳的抚养权,孤独地生活在家乡。



-视如己出意味着什么?-

吉刚被亲生父母田文军和鲁晓娟夺回,李红琴在得知实情后没有也不能理直气壮,只哀求可以再相处几日,随即被警官呵斥。再到后半段李红琴发现吉刚跟亲生父母以及一群失子父母在深圳路边时,不顾一切冲上去紧紧抱住吉刚,孩子依然叫她妈妈,这时她的台词是:“孩子,你还记得我啊?!”爱得深沉,却卑微到尘埃里。

较之以亲生的父母因为疏忽或者过错令孩子走失,李红琴为了两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拼尽了全力似乎成了反衬,但这其实并不是片中最大的角力。

最令人颤栗的,是很多爱孩子的父母骨子里其实只爱自己的孩子,爱的狭隘在家庭悲剧的挡箭牌下依然清晰可见。我们也许慢慢淡化了重男轻女观念,但血脉一说,依然根植在又深又实的土壤里。

人世间的视如己出,并不那么容易,它总带着普渡众生似的纯真和慈悲。影片中,首先被李红琴自发的抗争和牺牲命题出来;然后是鲁晓娟打破此前婚姻中她不想再有其他小孩的想法决意收养吉芳;到最后,韩德忠对吉刚充满父爱的长长的一吻把他从内心的自私阴暗面中拯救出来,也完成了他与妻子吃斋念佛修成正果般的仪式。

视如己出,是带着谦卑与尊重的,眼下,特别与每一位老师共勉。



后记:对比着电影中的悲惨人生,想到自己生活在平淡有序偶尔波澜的社会族群中,是会不自觉地怀有感激的。正因如此,影院门口工作人员的友善细致才打动人心,她们既是这感激的原因,也是结果。

短评

除了佟大为那条线有点虚,其他都不错,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中国合伙人》那种假大空的粗暴,郝蕾、赵薇、黄渤表演都好,黄渤能够驾驭多种类型电影,是个好演员

8分钟前
  • 思郁
  • 推荐

孩子的身份认同夹在生与养的二元对立中,一边是家长的悲悯与坚持(对家长的伤害),另一边是养母的悲悯与坚持(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让观众分别对生、养双方产生认同,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交换式道德模糊值得注意,就像西部片《搜索者》和《恩怨情天》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一样。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催泪程度相当高,全片满布泪点,尤其前半部分。导演很懂如何抓人心的软处,并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击。这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却也只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就像那个缺席的人贩子,影片隐去所有关键元素,并补以温情。尤其前后的割裂,以及过度的人文关怀。如果只想看亲情与苦难,结尾那几分钟真实记录更感人。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亲爱的》。演员集体该得表演奖。黄渤坐在台阶上的哭,张译放弃寻找后的茫然,赵薇第一次被审问的惶恐,表演都棒极了。编剧张冀很赞,写群戏尤佳,生日宴、法庭……后半部视点略散,但不算太大遗憾。陈可辛,重新赢回我的喜欢。#看完《亲爱的》再看香港,她是另一个失而复得却更显无助,亲爱的小孩。#

17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导演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对待赵薇的角色,使得影片并未刻意煽情、用力过猛。这也是有些人觉得郝蕾“演“的比赵薇好的原因之一,导演给了郝蕾更多演的机会,情感跟她站在了一起,而对于赵薇这个角色导演聪明的并没有表明立场,只是远远观看,所以如果你觉得赵薇演的朴实且真实,那么赵薇就立住了!

21分钟前
  • D-unDerset
  • 力荐

起初看名字以为是爱情片,不知是这么沉重的电影,看得揪心,难过,内心气愤憎恶,忍不住掉泪。孩子丢失父母本来就够痛苦啦,有些人还在趁火打劫,让她们雪上加霜,个别人的愚昧无知,不懂法导致犯罪全部展现在这短暂的一部电影中,里面的演员都演绎的很好,让你纠结在其中,痛心伤感。

23分钟前
  • 快乐人生
  • 推荐

“难舍难离,心无归期” 温暖通俗,就像是《妈妈再爱我一次》遇见《如父如子》。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演技爆发,让每个角色在这样复杂的线索里迸发不同光彩,多样人情串起多种辛酸,没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三个泪点:1.生日会上张译亲吻鹏鹏 2.赵薇对黄渤说孩子吃桃过敏 3.结尾真实人物对比...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从头哭到尾。谢谢亲爱的爸妈将我弄丢,我也一定一定不会将自己弄丢。

31分钟前
  • convenience
  • 力荐

陈可辛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启用大陆优秀演员,而不是像某些香港导演抓着已过气的港台明星不放。

35分钟前
  • Krysten.
  • 力荐

演技是是最好看的部分 赵薇已逆天 但是故事浮于表面了 没有态度

38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推荐

那个邪教一样的互助会反倒显得比较真

41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陈可辛的变通和讨好可以让我在三星和四星中陷入两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节奏、瑕疵、植入广告在影片即将带来的社会影响面前不值一提,演技均正常发挥。觉得郝蕾的前妻角色才是最难处理的,她要比黄渤、赵薇的情绪更复杂,一个站在现任和前夫,孩子和悲伤母亲角色之间的女人,陷入两难,不能自拔。

45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用商业电影的手法展开了一个新闻事件,最爱的题材,在变态的审查制度下能点到各个雷区,实在不容易。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主线明朗,逻辑合理,情绪饱满,主题清晰,这对国产片真难得!对现实的控诉令人叫好,对人心的拷问令人心碎。

46分钟前
  • 力荐

电影分好坏,「好电影」里也分好坏。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坏的好电影」。

51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再想想当天的首映 心酸

55分钟前
  • 变成艾米丽
  • 力荐

没有夸张的煽情,两个视角出发,踏实讲故事。拐卖儿童的社会话题,情与法的纠葛始终让人觉得虐心。黄渤和赵薇的演技赞,今年的一部华语佳作。

58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推荐

希望这不仅仅是部电影,如果真的能对国内拐卖儿童的案件有所警示和帮助就更好了。

1小时前
  • nina
  • 推荐

赵薇演技入骨

1小时前
  • babynana
  • 推荐

电影远比预告片克制,并没有刻意的催泪,还有预告片之外更多的故事情节。寻子故事只是个大背景,故事中每个人物心理转变才是最大的戏眼,母爱不分血缘,法理难断人情。剧本的扎实加上陈导以小见大的功力,让本片远不止感动那么简单,一众内地实力青年演员的表演也堪称叫绝。最后的真实故事原型才是催泪

1小时前
  • 蒜 | BOY A
  • 力荐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煽情,最抓人的还是法理与人情间的矛盾。找到小孩后视角的变化会让人情感产生割裂,作为商业导演,陈可辛还是喜欢大而全的照顾到故事的各个方面,而放弃孩童与家长间的情感修复。最后,《一次别离》式的楼道长镜结尾。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