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明是编剧们的偷工减料,却被说成是美帝价值观的胜利?
哪个救生员没有家人?如果重大灾害发生时每个队员都第一时间一心只想先找到自己的家人那谁来救助数以万计的群众?(换句话说,如果灾害发生时你很不走运地被困在了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区域但你又没有一个专业搞救援的亲戚,那你是不是就只能默默等死?
另外就算你真的真的非要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不顾先去救自己的家人,那也麻烦你把救援队的飞机留下好么——这特么是公家的飞机!看着你和前妻在上面不紧不慢卿卿我我脚下的城市一片焦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无语了——公机私用还无人过问啥的编剧的价值观真的没问题吗?
最后,别拿”灾难片本来就没剧情,有特效肌肉大胸脯看就很不错啦“来堵我的嘴——看看汤米李琼斯的《活火熔城》史泰龙的《十万火急》或是达斯汀霍夫曼的《极度恐慌》——全特么九十年代的灾难片!你敢说他们没剧情吗?!
2 ) 我是来刷分的!
因为觉得这个片子不应该只有7.1分,也许大家的品味不同,但这部电影是我觉得除了飓风营救之外,全程无尿点的一部片子。
首先,开头就非常切入主题,一下子奠定了电影的基调,猝不及防以及救援。其次,电影非常震撼,效果逼真,拍摄角度处处有惊喜,这是我看过效果和画面最好的片子了。
灾难片里面逃生都来不及,还能抛出剧情的已经是上等佳作,所以对这类电影就不要强求剧情了;另外,大家看着这么多年美国电影,还没有习惯个人英雄主义吗,如果不喜欢的就趁早别看了吧,不要吐槽什么一个人拯救全世界之类的,何况只是救了自家人的设定已经很贴合现实情况下的选择了。
整个观影过程非常爽,尤其是3D效果,看出一身汗来。
海陆空全能,地震不断,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地震之后海啸,海啸后面还有地震;女主身材非常有料,小正太也很机智,总之,该有的元素全都有,这就够一部灾难电影了!
3 ) 【非影评】大陆上映前的的一个小小科普
这是我在知乎的一篇回答,趁本片在大陆上映前发到这里来科普一下: (知乎回答有配图和注释: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275207/answer/49700761) ===== 不论本片好坏,趁本片在大陆上映前说些与电影本身无关的: 电影的片名San Andreas看似普通,其实很多在加州住久了的人看到这个片名都会背脊发凉,甚至莫名地感到恐惧,其中就有我。 本片片名取自San Andreas Fault,也就是著名的“圣安德列斯断层”,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Andrew Lawson于1895年首先发现。这是一条纵贯美国加州太平洋沿岸,从南至北总长约810英里(1300公里)的板块交界线,断层西侧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在这里交汇,是一条右移走滑断层(right-lateral strike-slip)。这条断层分为三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地质特性和不同等级的地震风险,其中地震隐患最大的就是南加州沿岸,尽管大部分都在人口不密集的小城市,但这条断层中有35英里是穿过美国最大城市之一洛杉矶(Los Angeles)的。 1906年4月18日早上5点过后,位于圣安地列斯断层中段的旧金山(San Francisco)发生里氏7.8级地震,北至奥勒冈州(Oregon),南至洛杉矶,甚至东至内陆的内华达州(Nevada)都有震感。这场地震过后,旧金山80%的建筑被毁,死亡人数超过3000,成为美国建国以来大城市所遭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旧金山地震的100多年来,加州对那次地震始终心有余悸,甚至每年都有各式各样的关于“百年一遇的大震”的谣言。我在加州各大报纸上不下十几次见到有关地震预测的新闻登上头版。加州政府对这次地震的担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剧,一百年来加州法律强制规定所有民居都必须以木质结构搭建,就是为了减少未来大地震的伤亡。 2008年在我在硅谷亲身经历了一次感觉较明显的地震后,也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一样都开始忧心忡忡(好在我现在在国内了)。这就是“圣安德列斯断层”在加州人心目中的形象。 San Andreas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好莱坞第一次正式用灾难片形式来描绘了一次这场加州未来的灭顶之灾,也是少数几部有现实参考依据的比较靠谱的灾难片之一。(拍得烂不关我事:-P) =====
4 ) 《末日崩塌(San Andreas)》:东方编导无法想像出的故事
故事与文化是相关的。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换句话说,有些故事之所以是现在这种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生这个故事的文化。刚刚上映的《末日崩塌》(又名《圣安第烈斯断裂》,《San Andreas》),讲述了一个营救队长拼死营救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遇难妻女的故事。
主人公是训练有素的营救人员,临危不乱,在千钧一发之时依然能够沉着冷静地指挥妻子攀越到最高点以获得救生希望。同时,依靠素日的经验,他能对即将来临的灾难做出合理判断,比如根据岸边的水况就准确推断出海啸将至;善于观察的他,能够敏锐地发现路边一位老人是航空基地的工作人员,因此能在陆路阻断的情况下启动飞机继续赶路;飞机不能降落,就当机立断使用降落伞;快艇不能进入,就纵身一跃游入大厦。有这么个智勇双全的丈夫/父亲,观众虽然也捏一把冷汗,但恐怕完全不怀疑妻女最后一定会获救,只是需要耐着性子看导演如何来编排困难,来展现英雄形象而已。
在每个人或感叹灾难恐怖或羡慕硬汉神勇的同时,我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也许根本不会出现在东方电影中,相似的人物很可能会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这样说并非怀疑东方电影编导的想像力,而是从本质上看,这个故事其实与东方价值观中“先人后己”等一系列“大爱”观念格格不入。
美国西岸沿线面临地震威胁,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相继坍塌,死难丧生人员无数,可是故事里的主人公竟然开着救援直升机前去搭救妻子和女儿。虽然人物交代说他当时是刚完成一项营救任务,正独自开着要去修理的直升机返航,但这种设计很明显是为了使他临时决定转航去搭救亲人的情节发展变得比较合理,不然他纵使有万般神功,也没可能跨越长距离前去灾区。
电影的编导似乎也惧怕把人物置身于只有家人的真空中,所以安排了主人公告诫路人“救命三角”并且抱起路人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情节,但这与其说是拯救路人的性命,不若看成是营救家人途中顺便帮助他人的小插曲。此外,最后得救的还有两名陌生人——但这夜无非是因为他们都与主人公女儿在患难中相互救助的特殊关系。
试想,如果请东方编导来设计情节,深受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大爱胜于小爱的熏陶,一个公职人员怎么可以被允许使用公家的工具,在最紧急的时候去搭救自己的亲人?退一步说,即使是开着有小故障的直升机,东方电影中也十有八九会安排他必须先返回总部等候上级分配,或者干脆主动请缨决定上前线完成营救他人的任务。
在东方导演的构想中,总会自然地制造出这种取舍矛盾情节:总部要求主人公去营救伤员,这就意味这主人公的亲人是否得救会是个大问号。主人公也往往会在一番心理挣扎后选择服从上级命令,忍痛舍弃救援妻女的计划。而最后妻女当中也很可能会有一个丧命,但是很多陌生人却得救了,这才能升华整个人物形象,不仅回报人民和社会,而且更把国家利益摆在了第一位。
可是,在现在的电影中这为置他人于不顾的“家人英雄”似乎也成为了光辉伟大的英雄人物,这在习惯东方价值观审美的观众看来,简直有些匪夷所思。电影中直升机上能信号完好地与地面通话,主人公的女儿能两次成功打入,可竟然完全没有他所供职的营救中心的电话?仿佛灾难发生后,这个人就立刻脱离工作单位了,既没有收到上级的命令,也似乎对自己的职业操守无所顾忌,完全是为妻子和女儿而存在的一名超级救援人员。在影片结束时,一家人站立在夕阳中,看着地区灾后重建的情景,一面美国国旗恰如其分地飘荡在已经损毁的大桥边,镜头逐渐拉高,最后整个加州西海岸城市都被纳入画面。可见,一直到影片结束也基本没有再提到这个英雄是否需要归队去完成其他营救,好像他一家人得救了就是所有灾区人民都得救了,而这个“家人英雄”也就堂而皇之地被塑造成了“美国英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电影前半部有一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在勘探时遇到地震。慌乱逃命中,他猛然看到路边的一个陌生女孩,在千钧一发时,他抱起她继续急奔。但是最终还是无奈被塌陷的大地所吞噬,垂死关头,他奋力一抛把女孩甩到了安全线后面。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草草收场,不仅女孩的母亲二话没有地迅速把女孩拽走,而且也不见有任何过分地煽情渲染。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就这样被淹没在后半部里救援队长的光环里了。当然一种解释是,这毕竟是个小配角,如何能抢体格彪悍的主人公的风头?可我觉得值得玩味的是,这个人物却偏偏是一个韩裔——当然追究这个虚构人物在成长中到底是否受到东方价值观的影响是毫无意义的——但这种设计不能不说流露出编导的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怎么先人后己的这么凑巧是个亚洲面孔?
在东方价值观的笼罩下,主人公这种危难时一心只顾拯救家人的传奇是不会出现的。这并不是说某些管理电影的机构不会允许拍这种情节,而是说在编导潜意识中也许根本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故事。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长久以来所受的文化教育和价值观灌输,使他们无法相信大禹是会放下治水的任务,而先回家看看老婆的。
5 ) 《末日崩塌》:来自圣安地列斯
又一次燃起了吐槽片名翻译的冲动。要不要是部灾难片都要和末日扯上点关系,难道1999世界末日和2012世界末日的瘾人们还没有过够?即使不看本片,只是从预告片和电影介绍都能知道,本片和末日根本无关。片名之所以叫San Andreas,是因为片中的灾难发生在圣安地列斯板块带上。这样一种起名字的方式简单直白,一看就能知道电影会讲个什么故事。不过笔者一看到San Andreas就总是会想到别的地方去。估计游戏玩家们都会和笔者一样想岔了。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主人公巨石强森还真在电影中上演了侠盗猎车的戏码。
在笔者的印象中,灾难片属于比较稀有的类型片,隔很久才看得到一部问世。尤其是在臭名昭著的《2012》之后,除了《2012 in 3D》的骗钱3D重映版本之外,只有一个小成本《不惧风暴》和《海啸奇迹》上映。也许正因为资源稀缺,因此只要是一部灾难片,都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不错的票房。也可能是因为灾难片能唤起人们心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死亡的恐惧,不过更可能的原因是灾难片总是在大银幕上制造视觉奇观。而看到别人受灾,观众们能获得精神上的极大娱乐,所谓【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部《末日崩塌》,难得一见的大制作灾难片,剧情上重复着前人玩烂的俗套,而场面上则算是集前人之所长。不知道为什么,灾难总会降临在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上:夫妻矛盾甚至离异,子女可能也有不和,最要命的是还有个第三者插足其中。不知道为什么,灾难的结果却总是“意外”摆平了这一家人的矛盾:第三者不是惨死就是惨死,子女终于体谅了父母,而夫妻竟爱意重生重归于好。不知道为什么,本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却在灾难之后,在遍地哀嚎声中,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主角一定是个父亲。
另一方面,无论是《明天之后》还是《2012》,无论是《不惧风暴》还是《神秘代码》,作为父亲的主人公,都会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不惜牺牲以身犯险,这大概就是人之常情吧。所以即便巨石强森开着公家的飞机,跑去拯救自己的老婆女儿,也没什么好责怪的,反倒值得称赞。那些虚伪地说着公共利益凌驾于家庭之上、他人凌驾于自己之上的伪君子们,才应当谴责。因此,笔者不得不佩服和称赞因为2012伦敦奥运闭幕式同妻子分娩撞期而毅然拒绝的英伦天王罗比威廉姆斯。
灾难片,剧情都不是主要的了,何况本片剧情并不像《2012》那般废话连篇、沉闷拖沓。最重要的一点是,本片是真正纯粹的灾难片。和《2012》与《神秘代码》那种用科学证实上帝存在的带宗教色彩和科幻色彩的灾难片不同,本片更像是《明天之后》,讲述的是现实中很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即使在科学论述上肤浅不严谨,但由于来自于现实存在的科学理论,所以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大地的裂变,就如同《2012》那般;海啸侵袭,则仿佛《明天之后》;大楼的垮塌,好似《变形金刚》和《钢铁之躯》在摧枯拉朽;巨石强森,却依旧是《速度与激情》的霍布斯探长。
山摇地动,整个影厅都在随之共振,电影音效非常震撼,是只能在电影院才体验得到的感受。而本片的3D效果则出奇的好,很多镜头都能明显感觉到画面的景深,可以说是难得的业内良心。
总体而言,这样一个视听系的商业电影,也别想在其中找寻什么深刻的意义,权当是身临其境的感受下生命的渺小,感叹一句自己的生活真美好,这就够了。
6 ) 末日与三观的崩塌
人的偏好和遭际息息相关。
譬如郭小四出身平凡,所以对富贵与奢华极度向往,因为那是他过去岁月里不曾有过的遭际,人生就是需要更多的可能性。有些时候,追求成了病态的营造,于是《小时代》诞生了。
其实身为电影观众的我们对电影的口味偏好也折射出了自己的部分生活现状:喜欢灾难片的是因为生活平淡无奇而需要找找刺激,喜欢纯爱片的是渴望爱情,喜欢武侠片的盼着来个大侠拯救自己逃脱现在的困苦生活,喜欢《小时代》的,那真是骨子里穷怕了。
其实我以前也是灾难片的大拥护者。但是当我经历过近在眼前的塘沽大爆炸的惊吓之后,那些屏幕里的里的灾难再也不能触动我分毫。
真实经历过灾难的人对所谓的灾难片毫无感觉,吃过见过的也会对《小时代》嗤之以鼻。
严格来说,这部电影的制作还算是很用心的。至少灾难的场景很富有视觉冲击力,特效的制作也很精细。可惜在这华丽的外衣下,影片本身的灵魂却如此枯瘦无力。
没错,说的就是老套无比的情节和无所适从的现实意义。
情节本身真的让人无力吐槽。说到底,就是灾难当前人性暴露,孤胆英雄拯救家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破碎的家庭。天花板和水泥块永远在该掉下来的时候掉下来。人渣往往智商堪忧,非得逃到危险的桥上,让集装箱砸的粉身碎骨岂不是理所应当?
结局不用说,大团圆横行好莱坞数十年,年年都是盆满钵满。
那么,这样的一部灾难片,折射出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后天》至少有呼吁环保的意味,《2012》有宿命论的味道,《侏罗纪公园》系列那是对滥用科技的隐忧,类似的还有《终结者》系列。那么,看了这部爆米花电影我们能反思些什么?
什么都没有,最多告诉我们:没有大灾难,就没有和睦家庭。灾难是幸福生活的保证,灾难是家庭和睦的源泉。灾难面前,英雄就是我们的希望。灾难面前,纵做鬼,也幸福(本句系引用,有兴趣的自行百度)。
如果放到天朝大陆,我会多给你加一句三观崩塌的评语:大难当前,你的飞机和小船要上交给国家,知不知道?
虎父无犬女,爸爸是救援队的,女儿也懂得很多自救方式,虽然爸爸和妈妈要离婚了,原因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女儿,爸爸一直自责不肯面对家人,当危难时刻还是爸爸救了妈妈,又和妈妈一起拯救自己的女儿,孩子在危情时刻还是父母能舍身想救。
观看这类末日灾难片的作用之一就是:快去学游泳!还有跳伞!驾驶汽艇!飞机!闲着别总看什么狗屁电影!多学习些实用技能!
好莱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天灾一般集中在西海岸,人祸都在东海岸。
如果只关注视觉部分,还是非常不错的,高楼大厦跟得皮肤病似的,砖土瓦块纷纷剥落。比较牛逼的是,楼都摇成那样了,角色在楼里还如履平地一路飞奔呢。感情线上紧扣家庭,壮汉发挥威力全力挽救家庭,妻子的男友果然是个渣男。如大多数灾难片一样,历经艰辛,全家成功脱困。至于其他人,死死吧
影片开场确定不是在黑霉霉?听Style就要掉悬崖啊哈哈
全片流淌着导演对加州房价的怨念
美国超级英雄就像大姨妈,每个月都要来拯救地球。
可能以前看的很多电影 觉得一般是因为没有在电影院看
居然很好看!特效过关,场面过关,节奏过关,除了猪脚很丑以外,基本都很好...对了!女主的台词基本就是:“oh my god,oh my god,oh my god,oh my god,oh my god,oh my god”.....
连海啸也拍不死的无敌男主成功打败哥斯拉成为拯救旧金山第一男神
3星半。除了主角光环过分耀眼,扪心自问,近几年来在灾难片的极度萎靡中,这一部算不算是业界良心?OK,它老套,它俗,它是一部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局的爆米花电影。但节奏之快,全程高能无尿点,音效画面一流,这些不是你们对商业片的期待吗?
一家三口胸一个比一个大。
不及格的剧情,却是非常合格的灾难片。巨啸来袭前两个老夫老妻的拥抱,竟然有泰坦尼克号的催泪效果…
一家三口协同新女婿在9.6级加州大地震中自由穿梭,老妈一边救女儿一边补妆
1、片名翻译烂;2、剧情套路节奏快,高潮起伏,开局日常营救到洛杉矶、三藩市,不像其他灾难片——前一小时让你睡过去的铺垫,后一小时密集轰炸;3、没有拯救地球,只是神勇老爸飞天入海拯救家人;4、3D和地震海啸特效都不错。
三星半吧。Beewwbs man! They're so distracting! 影评:很俗很老的剧情和角色,连逻辑上的洞也不新,不过电影感情气氛好,台词幽默,两位女主这片里较强立大功,强森果断魅力无敌,两次流泪都是他流我才流的. 电影给了女儿一个勉强合理的脱下外套的原因!不好意思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她了
这种电影不要去聊剧情了,道恩·强森光就是站在那里就可以打破人类的生理极限,搁中国抗日神剧里一手撕一打鬼子都不成问题,所以只需要看特效是否逼真,节奏是否紧凑就行了,这一点上电影还OK,因为从头到尾不停的震,至于科学常识之类的,电影完全忽略,对于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真是太假了,两星半。
看过的最好的灾难片之一,场面做的真好,剧情也不是太令人呵呵,最主要的是小天使陪我看的,简直开心❤
传统灾难片。镜头感屌爆。最让我喜欢的是,邪恶轴心三藩市因为崇拜金牛犊,然后被降下天谴的情节。
主角一家胸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