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七十年代美国青春期少女的懵懂与迷失
这部2015年拍摄的电影讲述的是1976年美国性解放时期发生在一个15岁少女身上的故事。
因为是特殊历史时期,所以三观什么的也就无从说起。
电影以一名普通的15岁少女的视角铺开,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开放和身心需求,并且没有任何伦理枷锁。
渴望爱与被爱,但是在家庭生活中瘾君子母亲的疏离,父爱的缺失,让她不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寻找爱。
于是,她缠绵于妈妈的情人,多金的同学,酒吧里的陌生人,离不开大麻的同性恋。
她辗转,迷失,困惑,直至她终于明白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在自己偶像的触动下,终于读懂了内心,完成了少女向成人的蜕变。
故事完成度很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台词。
事实上,七十年代末期已经是垮掉派的尾声,但她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奔放的Party,大麻,混乱的关系,仍然让今天的人们无法直视。
那个年代的西方人,不止年轻人,还有很多中年人,为人父母的人,他们都疯了。
在迷失中寻找迷失了的东西,只会更迷失吧。
影片用了好多象征手法,开心时就有花朵画出来,和松子好像。超喜欢这种表达。
综上,8.0。
2 ) 未成年少女的自我探索
鲜少有电影像本片一样完全以女性视角来探讨成长中性与爱的话题。Bel Powley成功刻画了一个处在青春期对性极度渴望,对爱有着迫切期待的迷惘少女。
影片中性爱在Minnie看来是进入成人世界的突破口,她渴望通过这样来摆脱她在青少年时期的孤独与困顿,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但她也同样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发现了成人世界存在的无力感和孤独感,这是值得思考的。
影片根据漫画小说改编,所以形式上也进行了漫画化的处理,以这种方式作为Minnie与自己对话沟通的形式,可能较好保留了漫画风格。导演大胆而细腻,对人物的刻画和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都令人称赞。
3 ) 成长不是关于被爱
看了两遍,与情色的刺激和大胆的题材都无关。
只是和最近的生活有相关。
或许真的与被爱无关,真正cool的大人,是在为自己的世界和梦想而活着。
希望自己的力量可以真正地出来,希望能够为自己的生命真正负起责任来,希望不是模仿也不是强行要求,而是内心的女孩儿,真正长大。
找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继续做练习,让心被指引,不被恶魔和小我所控制。
4 ) 别人家的十五岁
十五岁的我还奋战在书山题海中。努力做别人眼中的乖乖女,不敢有丝毫越界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由的灵魂在跃动狂奔。
也曾羡慕那些自由叛逆的美丽女孩子,也曾在长大后慨叹青春应有的样子。
如果自我意识也可以那么早觉醒,那现在的自己会不会不同。
那些疯狂地追逐自己所爱的人,那些挥洒着青春用力生活的人。人生也因此发生了些许改变而不一样了呢。
5 ) Girls,我们不需要男人来让我们过得快乐
本片的主体就是一个懵懂初开的饥渴女孩上了自己老妈的男朋友,然后成为一个嗑药喝酒乱交的纠结体,最后取经成功,悟出真谛的故事。
看这个电影的原因只有一个,看我高中以来的男神。。。可是看着看着居然被这电影吸进去了。
少女心大家都曾有过,有没有那么饥渴那另当别论。可有谁能说自己曾经没有Minnie一样天真的想法呢:想要一个爱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男生,如果我消失了他们就会死;want a body pressed up next to me so that I can feel alive. 在Minnie身上感觉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fucked up,naive,insecure。不过,不经历几个人渣怎么成长。爱过了,哭过了,痛过了,疯过了,才会知道自己能做so much more and so much better。所以最后当她偶遇Monroe的时候鄙视的想了句 I'm better than you. You son of a bitch.
每个人都同样脆弱过,做过自己后悔的事,被人利用过,不同的是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走的路是错的,Minnie在关键时刻,快被她所谓的gf "卖"给那个Drug dealer的时候醒悟了过来,迅速脱身。这是机智的。就像从小听老师在课上说的那样 做错不要紧 要紧的是你要订正啊!!
我并不把他当做一个女权主义电影来看。片尾minnie说她不像她妈妈一样需要男人来让她快乐,很多人就说这是女权主义。让我们快乐的事情有很多,爱情可以不是主要的,但肯定是其中一个,即使女权主义我也不觉得你们女权主义真的能做尼姑。这部电影的主旨是成长,是让自己意识到要在考虑爱不爱别人 别人爱不爱你时候要首先爱自己。
6 ) 少女的独白
这部电影应该属于小众的电影,女主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但是对性充满了好奇,她的漫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被妈妈的男朋友吸引,两个人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但是男主大概只想和女主上床,因为他害怕被女主的妈妈知道,害怕别人知道,女主看到男主和她妈妈亲热非常难受,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开始了堕落的道路,滥交,吸食大麻来发泄情绪,后来被女主妈妈发现了这段不伦恋情,女主离家出走想去当妓女,后来跑回了家,妈妈原谅了她,她也发现原来他并不喜欢男主。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女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对自己又不自信,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吸引对方,只能通过性去吸引对方的故事,电影中插播了好几段动画,展现了女孩子的心理活动,影片大胆的把当今社会的女孩爱玩好奇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感觉还是跟对朋友很重要。
拍给女孩子的电影,青春的好处就是无论怎样迷失都有找回自我的机会。其实每次看这种coming-of-age的故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来没有过青春期=,=
波西米亚性爱狂想曲~一切美式青春都殊途同归,幡然醒悟、做自己、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在END的时候,你有了一种主角被盗号的错觉。
古灵精怪的插画风格,加上大胆的少女性事,就像一颗青春的怪味胡豆,女性主义者会觉得正中下怀。PS四哥饰演的种马感觉蠢出天际啊~~~
就欣赏了下E大的高大肉体
大胆叛逆的青春少女性事故事,有点乱伦,有点嬉皮式的态度。但整体而言,也只是一部充满噱头的流水账故事。
女主浪荡又无辜的气质真可爱
即使是交代了年代,还是真的理解不能。。。。少女最后找到自己,落脚点在女权??我也是醉了!!!
这经历尼玛简直太酸爽了,女孩身上散发着一种古怪的灵气,有点喜欢。有点像《鱼缸》,但是更喜欢这部,插画好评。
三星半。邪恶少女的成长故事。青春题材的另一种解读。爱过恨过都不算长大,终于释然过才是真的成长。叙事节奏漂亮,情感表达很现代化,影调风格欢快明朗。以及,我要是有这么个继父我也和他睡!
浓浓的70年代复古味。美术大赞! Bel Powley这孩子每次裸体胃都是涨涨的,也挺不容易……/ keep things in check / 看来处女作拍青春,已成为国际通则
因为电影拍摄的地点在旧金山正好在旧金山就去看了。因为上次买了两张票被赶出来的经历特意准备好护照照片结果没人关心。看这种日记改编的,会觉得自己不是唯一的神经。有些话还是很戳人心的。附上的手绘粗糙而精细,让整个电影生动不少。编剧略弱,情节上可以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这就是青春
having threesome with ur best friend and stepfather ,woowoww that doesn't happen much in ordinary girl's teenage hood.
3.5;身体迅速成长而心灵极度荒芜的年代,笨拙的样貌和孤寂敏感的内心无法匹配,野草般迅猛蓬勃的欲望让她看起来既生动又粗鲁,她以贪婪的探索方式发现自己,以勇敢近乎荒唐的劲头试图找到温暖的触摸,何须指责青春的浪荡;Television《See No Evil》配得真应景。
I had sex today。Holy shit!
這正經的是對應了「我厭倦了貞節又鬱悶的日子,又沒有勇氣過墮落的生活」。
性爱版《成长教育》,自省版《鱼缸》,轻松版《女性瘾者》。一个绝对女性的崛起,大写的女上位,政治无比正确,让每个女性主义者通体舒畅的电影。现在好莱坞年轻女演员的演技真的太惊人了,都没有足够好的电影配得上她们的演技了。
要不是为了四哥,我真是看不完这片子。漫画部分的处理是亮点。
天呐,怪少女,脑海中的漫画,因为LSD而自己变成鸟。我也曾和Minnie一样,因为性而误以为与对方attached。人生就是慢慢的发现自己的不重要与重要。配乐都合时宜,少女画出的画都cult又动人。2016第二哭。
优点和缺点大概都在它的天然去雕饰,偶然出现的动画很点睛也解决了许多真人画面展示不了的问题。和《洛丽塔》的男性视角、少女为主人公的凝视、幻想对象不同的是,电影完全是从年轻女孩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她的欲望、放纵、和谁在一起、甩了谁,都是她自己的事。演员都不错,70年代的三藩美
简单粗暴的青春期过去了,都成了故事,而不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