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青春的三段回忆》,下面请看前线回顾过去的中年男人们充满光芒之回忆的评价了!
Prometheus:
关于青春。
盆满钵满赵+:
关于青春简单俗套的一段回忆。
心是孤独的猎手:
从白月光到破鞋的转变,从舔狗到人的心路历程。
RIVER:
嫌弃人家勾引你女朋友,说得好像大叔你没跟别人的女友上床一样。
George:
要不是第三段男主真的是我的菜,真的有点看不下去,美术和摄影尤其难以忍受。
果树:
结尾结得不能更好了。其实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原本应当惊喜连连的设计被呈现得非常日常与知足。让中年人回过头去看自己的青春,反正更加有意味。
RyanRyqn:
典型法国式的青春片,相比去其他相同类型片子,在结构上分别从亲情、友情和爱情描述童年的各种意外,冒险和悔恨。导演手法很熟练,只是在新意上有所欠缺。
莫扎特仑苏:
时间与意识的交流里,爱情占了青春的大多数记忆。因为爱你,我改变了自己;也因为爱你,我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当他们彼此相爱时,甜蜜陷入痛苦的绝境里,好似破碎之花,这样的青春恋曲太令我动容了!
Pincent:
“为什么你看起来如此悲伤?因为我看到了我童年的终结。”“在遇见你之前,我都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序幕有那么一些“误导性”,逐步开启缓慢的诉说,追忆灿烂年华总是关于各种裸露的身体。在结尾的段落,各种碎片又重组了,再次证明人物之鲜活、结构之灵光、叙述之热情的重要性。
苍山古井空对月:
开头讲一段冷战时期当“情报员”的往事让我感到有些新奇,后面发展就是青春期常规的谈情说爱、争风吃醋,不过因为把保尔和艾斯特的感情——尤其是艾斯特对保尔的爱——塑造得够极致,才避免了无趣感,而开始年长后对往昔的回溯为影片带来了惆怅与后悔之感,年轻时认为的“正确”、“不得不做”的事情,在往后回望时却又感到充满懊悔,人生难免伴随着犯错与失去。
子夜无人:
首先请停止碰瓷新浪潮,随便拎出几部,《出发》也好、安托万系列也好、甚至是戈达尔那几部短片也好,影像上都比这部要灵动太多,如果这也叫“新浪潮回魂”那可能是“小丑回魂”了。流水账不可怕,这么无聊的流水账就很可怕,没指望故事能有多精彩,但是怎么可以拍得这么没气质?除了结尾对于逝去时光短暂回溯的怅惘被相对提炼出了一些,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像一潭失去流动感的死水,不青春也不逼真。
我略知她一二:
关于青春大概不止这三段无聊的回忆,准确来说那些在你眼中珍贵无比的年少轻狂和时隔多年的热泪盈眶其实都只是自我感动,并没有任何新意,只有冗长的赘述,所有故事情节被华丽的音乐拖曳着徐徐前进,这种虚无缥缈的情感余悸被画中人的几滴眼泪所化解,而风干之后就只剩下了粘稠而糟糕的痕迹。 那些青春稚嫩的面庞千篇一律,只有阿马立克才能燃起消逝已久的爱火,他的每条皱纹都在想你展示着什么才是岁月里的青春,诠释着什么才是正气盛的年轻。
Polaris.J:
第一次看篇幅比重不同的三段式,果然爱情(或者说情感)才是青春最重要的~ 对前两段并无感觉,交代了男主的童年阴影和少年冒险 反映了男主的性格特征。对第三段的情感很触动,这段也最为新浪潮。原来和朋友女友doi的片段focus私处是表明只有性和肉体,并不是完整的灵肉合一。在只能写信的年代相爱好难…… 很喜欢欧洲电影可以把两人做完后自然的裸露拍出来,这样才甜蜜和真实,谁做完会立刻都穿上? 题外话:男主竟然可以在奥赛博物馆工作!!这是梦想中的工作啊!最爱的博物馆!
给艾德林的诗:
假设这真是一段真实的回忆和过往,按照剧情彼此衔接和制约的各个事件排列成序的“文学化”叙述,时间流程定格为一系列时刻,人物心理就必须有流变,当然片子也确实是为了模拟流变,而尽力安排了最起码三个不同叙述者来大段的直接讲述,但压缩为“文字”要点的骨架,朝着预定的现在时目标推进的同时,还一定要联系过去来解释因果,所以从改编方法起始,结构就已经定死了,所谓长篇“小说”就总是要压缩成短篇,甚至内容提要,而又当你想要回看的时候只能靠想象而不是影像,所谓“电影”也就沦为了“区区两小时带你速读普鲁斯特”。
Hethang:
整部电影美其名曰“三段回忆”,实则前两段回忆看来只是用来凑内容的,无论是男主人公的儿时经历还是一段俄罗斯的历险到了后面却只如用过则弃的工具一般变得毫无意义。真正重要的还是第三段有关于女主人公的故事,可是这一段更加让人无法忍受,用极具哲学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解析法国人这种随意烂漫的爱情方式实在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由隐忍到爆发的情感呈现模式也着实不能让人接受。一种对于观众来说不甚熟悉的文化氛围如果用对了表达方式,那自然会让观众接受,但一旦用错了方式,便会让观众心里更添堵 就像本片最后所表现的那样,只让人觉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不知所云。难道乱交是你炫耀的资本吗?我搞不明白这种电影有什么好吹的,福茂打发到导演双周做得好罢了。
#FIFF16#主竞赛单元第1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1、那些年狂熱戀情(Trois souvenirs de ma jeunesse,2015)是屬於年輕人的電影。
2、故事中的熱烈的青春戀情,以現在的我看來,是精神病與青春的迷惘,像巴黎野玫瑰(37°2 le matin,1986)那樣瘋狂又讓人難以忍受。看一下羅伯特麥基對於巴黎野玫瑰中女主角的批評:「貝蒂從執著滑向瘋狂,進而到歇斯底里,她有衝動,但從未作出一個真正的決定,這電影是對絕望無助的精神分裂患者,一個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抓拍,電影把苦難誤認為是戲劇。」從這段話,回頭看第三章中的女主角,她也從未做出真正的決定,我們知道她迷惘或對現實不滿,可是她過於精神耗弱,她從未做過什麼,除了勾引、糾纏和藕斷絲連的依賴,也看不出她有愛人的能力。
3、西方人探索個人的孤寂很細緻,以男主角的處境來說,家庭、朋友、情人都不能解除他深刻的孤獨感,他像流浪的尤里西斯,無所歸屬,這種孤絕性來自於人自身的處境限制——人意識到自己,進而與自然切斷了和諧的連結關係,深刻的感覺自己是大自然的畸形兒,宇宙的棄嬰。我感覺他的歸屬在學術上,而且是人類學,可是投身學術畢竟不是接觸人群,因為知識缺少溫度。
4、故事看似三個年輕時的碎片,卻有內在結構的連結:
前言,男主角在機場因護照問題被扣留,海關質詢:你是誰?此時電影內傾——我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本護照或一張證明文件,由此,進入更哲學性的思考:我的過去的記憶與經驗如何形塑為現在的我。由此進入第一章孩提時期,主人翁追溯自己的童年的家庭生活,逃離母親的控制而躲到祖母輩親戚家中生活,透過觀察祖母的情人,一名「移民」的「同性戀」者,分別開啟了第二章在德國救助以色列人的故事,以及第三章不同尋常轟轟烈烈的戀曲。
从开篇的身份危机至结尾处生命存在的确立是三段控制与逃避的青春往事,亲人朋友恋人还有那位“同名”的陌生人交织在主人翁权力话语之中。
保罗童年异化的母爱与缺席的父亲在姑奶奶哪里得到替代,使他伊始遍充满冒险(抛弃)精神与对权力(与知识权力)的敏锐,他的人类学家的身份更是一种客体化人类本身脱离和逃避(背景叙事中也不断重复纸苏联的解体)。
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则留给了恋人艾斯特,或许看着柏林墙倒塌闷闷不乐的保罗之时已经宣告了这段感情的悲惨结局了,挨了顿打后的保罗轻易的将艾斯特视为自己的所有物,甚至“爱人高于生命”判断也是他自己下的。占领控制权的艾斯特最终还是倾倒了,多疑、焦虑怎不让人想起保罗曾经的精神病母亲,当女性放弃身体自我权时,一切便即将结束…
十几年过去保罗重新拾起这段他称作柏拉图式的恋情,将愤怒和懊悔发泄到曾经的情敌身上时,他一点没变,就好似在博物馆欣赏那副他喜欢的意大利风景画时一样——那片废墟的美。当保罗捡起迎面吹来的希腊语《柏拉图》,我想至少他的追忆最终找到了互相存在的印记吧。
作者:方汉君
阿诺·德里普斯钦的《对青春的三段回忆》(2015),名头响过一阵,但随之似乎又销声匿迹。
马修·阿马立克出演的人类学家保罗·达勒修,也算是卖力,贯穿始终而了无过程,因为过程要留给“他”青春的光景。从鸡零狗碎走向完整,再从完整走向零碎,絮叨不尽,乃至后面话唠的爱情,反反复复,总是无法保鲜,一转身就会变脸,一不快,就会搞翻天,与其说显现青春的热力和躁动,不如说突现了法兰西疾风般的浪漫特质。
所谓对青春的三段回忆,长短不一,并非均匀布局。第一段,三兄妹的母亲,在保罗11岁时自杀,这个篇幅最短。由此,三兄妹跟奶奶更亲密,悄悄话都跟奶奶诉说。身为销售员的父亲,则自我拘役般沉默过活,没有再续弦。童年的阴影如影随行,这自会影响着保罗之后对女生的态度,既犹疑、疏离,又恋母式的依恋及不安。
第二段,回国的保罗,终于向官员吐露内心秘密。1987年,与同学马克前往苏联的明斯克游学,因马克是犹太人,跟以色列特工合作,需解救当地一名犹太学者,保罗自告奋勇,让他们替换了他的护照身份,并让马克对他“拳脚相加”,向苏联警方谎称在博物馆遭到了歹徒袭击,护照及钱物悉数被抢,如愿帮助了犹太人逃往以色列。
这段影片的色调清冷,节奏紧张,意外和悬念,也足够惊悚。那个顶替他身份的犹太人后来生活于墨尔本,当然也死于那里。这一起无妄的政治冒险,只是青春荷尔蒙的作怪,并非保罗实质性的政治理念,或者干脆说就是凑热闹一下,反正年轻就是有折腾的资本,好在没被苏联克格勃抓到把柄,算是侥幸逃过一劫。
而爱情才是影片的真正主宰,如果前两段只是热身铺垫,那最后一段保罗与埃斯特的离合,即是片中最显“新浪潮”特质的篇章。导演声称是特吕福的崇拜者,从中可看出《祖与占》的影子,至少有致敬之意。爱情很好玩,也很受伤。影片中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了无尽头的诉说,而非简约的递进。追忆远逝的青春,皆与爱情相关。青春的本质即是躁动的激荡。
19岁的保罗认识了16岁的艾斯特,爱得如炽如烈。这时的保罗罹患过突发性抑郁症,住过三个月的院。出来后,爱上了亮丽清爽的艾斯特,但艾斯特脆弱多变。保罗去巴黎上大学,跟随贝宁黑人著名女教授贝昂赞研究人类学,算是下了苦功,他只能天天给远在鲁贝的艾斯特写信。
那几年,俩人的这种热恋和等待,只能用文字传递肿胀的思念,见面如山洪爆发的激悦关系,总会在匆匆而逝后,徘徊又失落,甚至歇斯底里愤怒。艾斯特跟好友让皮埃尔给保罗送行,火车远去,伤心难过之余,她只得依偎在皮埃尔怀里,就是如此般分分合合。
艾斯特高考后就在当地上大学,他们一起坐火车到巴黎,看画展,保罗给她诠释画中的爱情,埃菲尔铁塔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但那又怎样,皆匆匆而逝。直到后来尚还在读博士的保罗,因为倾心于研究,不得不远赴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这时的艾斯特忍受不了孤独,又提出了分手,后来便消失于保罗的视野与书信中。
尾声集聚了主人公积蓄的感情大爆发,便觉得顺理成章。重返巴黎后的保罗形单影只,意外地看到了让皮埃罗和他的妻子,老友相见,前往咖啡厅倾谈中。看到皮埃尔现在如此幸福,保罗终于歇斯底里,他指责皮埃尔抢他的艾斯特,斥责他不负责任,咆哮着“你们都偷走了我的艾斯特!”。好像是在说道别人,想必也是他对于这远去爱情的一种自责与愧疚。
当然,这场景搞得对方很难堪,毕竟其妻就在侧。
其实无法自制的艾斯特,孤傲而恐惧,如同她自己说的“你知道我爱你,但你遥不可及”。这才是他们的爱情无法善始善终的根源所在。艾斯特忍受不了哪怕是丁点儿时间的分离,一个特别容易尖叫和惧怕孤单的女生,怨不得别人。
一句话,艾斯特一旦回到孤独,就无以开解。孤单,对于她来说,如同倒立的尖刃,让她芒刺在背,不得安身,她不得不找人晃荡,虽然那不是爱,因为她的确爱着保罗。
同样脆弱的保罗只能找外因,而不能从自身的弱点剖析,他自己途中也游离过,比如跟比他大几岁的学姐吉尔伯特,二人的如潮水般的情事,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艾斯特不知罢了。他的弟妹都不喜欢艾斯特,刚谈恋爱时,艾斯特的前男友找来几个小伙前来报复,打得保罗鼻青脸肿,弟妹俩倒若无其事的看笑话。
艾斯特融入不了保罗的家庭。保罗的妹妹也很自卑,跟父亲说我是不是很丑,为什么没有男生找我。弟弟差点被阿拉伯人骗,无厘头的买来手枪,保罗发现后退还掉。这特殊家庭的关系,构成了法国八十年代青春混合不清的本质,也是他们的青春如怪神乱入的鬼马。巴黎街头或者说法国遍地都是阿拉伯人,从此片中找到了存在的由来和延续。
后来,保罗前往奶奶坟墓前祭拜,转身看到了老太跟他说话,前面的父亲同时在祭祀保罗的母亲,这生死的龃龉,让人有着难以咀嚼的滋味。影片第三段,时有这对恋人对着镜头的倾诉衷肠,这种直接的运用,想来也是够大胆,的确冒着被批的风险。后来,“恺撒奖”提名十余项,终无斩获,是否与这种直接有关,倒不一定,但这种戈达尔式的镜语,已无新意,反而成了一种赘余。
看看保罗的眼睛,即可了然影片的空响回声。在他对皮埃尔发了一通脾气出来时,疾风劲吹,走到桥上,天空飘飞着信片,那是他与艾斯特那几年通信的信笺,也是他俩爱情的灿烂时光,但随风飘失了,不会回返。人类学家的身份只是虚饰,甚至是一种嘲讽。此刻的保罗不但是孤独的,也是虚弱的。他只能依靠幻想来寄托虚无飘渺的情感。
人,一旦祛除外在身份,还原为一个真正本源上的人,形同孤儿,真的什么也没有,即便面对潮起潮落爱情,他们也无法掌控,孩童般淘气,耍脾气,过家家般谈着一场风花雪月般却极易融化成水气的爱情,消融的,便是他们过往的青春,感伤、游荡而凛冽。再度回望,了无所依,一切远遁如烟雾消散的梦。
2016、9、26
当一个男人人到中年之后,突然有一天明白了青春的意义,这样的青春片其实很有趣,和中国电影里老男人们的初恋情结差不多,只是法国人这次可以不用在乎三观问题,可以被初恋的幽灵打败,那个女孩从自己生命中消失不见了,自己如今才知道什么叫青春,什么叫遗憾,是什么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今天的遗憾。
福茂把这部片送到双周就是瞎!就是瞎!这种矫情而不说人话的台词,翻成中文之后,真是太美了,太美了(看英字估计不会给五星吧……)。啊这种蛮不在乎又燃烧殆尽的青春啊!电影化程度很高(啊忽然觉得我是不是没看懂[伊斯梅尔的幽魂]),新浪潮的“陈词滥调”跟冷战之交的时代背景有种极为美妙的共振,啊竟然看出感情来了真是不容易!
7.5。永远是在法国片里,浪荡、出轨、分分合合都那么合乎情理又美得心碎。看完太惆怅。
开场与《哨兵》相似,视野格局则不同;三段回忆的比重失调,但在最重要的第三环节中,融合进前两段铺设的细节,时间隧道管窥之感;依旧是拿手的碎片式影像,在尾声汇合,那段无可替代的感情,与曾经共同目睹过的柏林墙倒塌一样,是生命中完整无缺的爱与恨。
追忆灿烂的年华
如流水一样挥霍的逝去青春,述说起来可能如流水账,但其中必有永驻心田的部分。有朝一日涌上心头,才是意义显露的时刻。用中国人的老话表述还是那句话:只是当时已惘然。
春天我想这样过,夏天我想那样过,秋天,冬天也一样
数部作品之后的德普莱钦拍出如此美好的一部青春片,就像是在重新开始。在他看来,童年时代的悲伤,少年时代的冒险,都不如青年时代的爱情难忘,虽然这大概是每个人的故事。“有没有人爱你胜过生命本身?我就是这样爱你的。”尾段可能有点破坏气氛,不过我完全不在意
怎么感觉像莫迪亚诺的小说,淡淡的忧伤无法抚慰,彷徨踌躇漂泊无依。一生都是沙滩人,穿梭城市与世界角落的幽灵。
妹妹分明很好看啊,兄妹两坐在家门口看自己哥哥被揍实在是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
青年小哥还不错。没看懂。
《现代艳情史》前传。不及《五月之后》张扬,又是一个敏感多情的文人在低诉,低诉生活中的性和情爱,青春和家庭。男欢女爱如何长存?捏扁拉长,赋予意义。在巴黎这个孤独世界里,找回自己的认同比找回一段失去的恋情还难。喜欢念信独白,魔幻主义元素和未经电视洗礼的爱书成痴的时代。
好青春,好作死。有人说男主没有他说得那么爱她,我想了下,爱一个人,很容易陷入“我配不上TA”的状态,要么你会选择逃避,要么你会努力让自己更优秀以配得上TA,所以男主成了人类学家,失去了爱人。
最喜欢青春期的邂逅,以及永失我爱的追悔莫及
有点怕看青春爱情片了……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无拘束的放肆的爱,自我认知。法式美丽,但不知道看完留下了什么。@Ahrya Fine Arts by Laemmle 04/09/2016
青春若夏花般绚烂,爱若秋叶般静美。
典型的新浪潮学院派,那点六七十年代的东西,玩的没玩没了。法国人要再这么捧着新浪潮留下的东西,早晚就是自寻死路,毫无活力可言。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法国观众仍然吃这套,明明就是用烂的老梗,还能博的一出眼泪来。
典型的新浪潮风格,像花儿一样柔软的法国男孩。本来觉得三段回忆都还不错,最后的epilogue一下倒了胃口。大叔,都几十岁了还这么撕?就像你当年没乱搞过一样~
8.4 如今要彻底打破三幕叙事似乎能做的也只有像这样分章节了,同时还很难保证章节之间或是每个章节内的张力不是持续累加的,还有分屏、直视镜头的独白以及圆形的景框,或许你可以把它视作新浪潮的延续,但曾经的新浪潮从未有过这么好的青春片
年轻演员们都很好,看完想补三小时的正传去。【虽然戏份不多,但我真的好喜欢看到阿马立克啊,已经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