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伤痛只能靠狗血来抚平
1、电影一开头,女主就竖起FLAG(字面意义),这爹要是还能回来才怪。
2、麻酱配的女主又是一如既往的那乌西卡式人物。而外婆则干脆就是从花开伊吕波里穿越过来的。
3、人物简约到崩坏的地步,背景细致到蛋疼的地步。(经常出现反日米安保条约之类的内容)
4、男女主人公在相互表白之后忽然发现是失散多年的兄妹,剧情立即就思密达了。
5、在男女主人公不顾禁忌无论如何都要在一起之后,又突然被洗白了。这是韩剧呢?还是韩剧呢?还是韩剧呢?
6、最后大轮船起航有鼓励国民再出发的意味。但经历了平成不况之后又被大地震沉重打击,国际上存在感急剧降低之后,日本国民能否再一次七转八起咸鱼翻身,恐怕是很成问题的。
2 ) "我想见到他呀"
这可能是我在这部片子里最泪崩的地方。
当阿海听了妈妈解释了风间的身世后,依然有点不可置信,于是问妈妈:“如果风间真的是爸爸的孩子怎么办?” 母亲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地说道:“若是他是阿雄的儿子,我想见到他呀。他的样子,像这张相吗?” 那一刻,阿海才切身地理解到,母亲对父亲切肤入骨的思念,早已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框架;才体会到爱情一旦扎根于心,其带来的幸福也好悲痛也罢,亦都溶进了灵魂成了生命中无法割舍一部分。正如她自己对风间在昏黄车灯中的告白,即使知道两人的爱情毫无希望,却依旧像认命了一般,红着脸笑着说:“我会一直喜欢你。”
有句经典的话说,悲剧就是建立美好的东西再毁灭给你看。那么,悲剧的相反并非是喜剧,而是让你在悲剧的废墟前唏嘘之时,却看到新的嫩芽破土而出。悲剧的相反,我们称之为希望。这就是本片的架构。
主角阿海这个角色,就是这部电影中希望的聚合体。故事中的悲剧元素都和她有关,至亲的离世, 教学楼的拆除,还有被“血缘”捉弄的爱情。但观影结束后,观众们记住的更多的,无疑是学生们翻修拉丁楼的热火朝天,离别的车站时诚实地告白,和日复一日对着大海升起的信号旗。
如果说阿海代表是在个人层面上希望,那么片中其它角色便演绎着时代更替中的希望。细细想来,片中年轻一代的人,身上都寄托着上一辈舍己为人的关怀和慈爱:小至阿婆将自己的早餐让给小孩子,大至阿海的父亲毫不犹豫地收养身亡战友的孩子。而年轻的一代人,亦以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去打动老一辈人的偏见和决断,正如学生们同心协力改造拉丁楼。所谓“新”与“旧”的传承,大抵应如此。
片中最后两场戏,分别是理事长参观教学楼,和阿海与风间去见父亲的老战友。在学生们的歌声中,理事长同意教学楼的保留,被视为陈腐的过去获得了新的生命。在海上的夕阳下,老船长牵起阿海和风间的手哭了出来,那些在痛苦和思念中尘封的过去,也终于得到了救赎。
这样的故事当然不会是现实的写照,但却是一种高于现实的呼唤。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又同时被人所遗忘的那些细小的情感,如沙中掩埋的细小珍珠一般,都被这个温柔的故事挖掘出来,如片中碧蓝的海面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谢谢这部片子,给我们一场被爱填满的好梦。
3 ) 宫崎呜朗再一次让人失望
虽然对于人物之间的联系表达加强了,但是对于电影的结构和手法的理解完全是门外汉,宫崎骏把最后的一次机会和适合的剧本给予了宫崎吾朗,从电影的素质看来,宫崎骏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制作,只是写了一份能让吾朗更好理解和表达的剧本。
或许这是宫崎吾朗最后的一次监督基卜力作品了,毕竟老板不是宫崎骏,花光了父亲的面子再一次证明了自己不是做动画的材料,不可能让整个基卜力毁了,期待宫崎骏把棒子再次交到米林宏昌手上,虽然还是很稚嫩,不过还是很期待米林宏昌的下一部作品。
唉,浪费了这么豪华的CV阵容。
4 ) 关于信号旗
信号旗里面,UW 表示 祝你航行愉快。[1] 这个没什么问题,直接挂旗可以了。
但是,关于 ANS 旗的用法,我觉得有点小问题。Answer 旗主要是放在一个 group 中当作小数点;或者单独使用表示信号完结;或者在对方发送信号的时候放在我方信号底部表示接收到对方内容、并且当对方信号撤下之后我方要立即撤下这个 Answer 旗;如果我方不撤下旗子,表示我方看不清楚对方旗子。[2]
电影里面 Answer+U+W 的放法,Answer 在开头并且有后续内容,似乎不太标准。
不过这句的意思总可以理解成信号收到吧,或者理解成信号的确认。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重复了一次 UW。反正 UW 就是上面的那个意思。
关于 HOKUT 这种直接按照字母解读的,我觉得最好前面加上 YZ 以表示后面的内容是直接按照字母读的,这样读起来比较快,因为如果按照国际信号标准来解释,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最多加上一个数字旗来进一步解释,另外就是M开头的医疗信号会有三个字母的。有人可能会对 HOKUT 这些字符做这样的理解
HO 表示从浮冰上救起幸存者
OK 就是 OK 的意思。
KU 表示无法送达拖拽缆索。
UT 是询问你往什么地方开。
然后发现怎么放在一起似乎的讲不通。然后才开始理解成单纯拉丁字母用法。这就降低了读取速度。
不过也许有经验的人读取很快,所以也不会慢多少。(其实奇数个的有没有M和数字和Answer旗,那就没法解释,所以就直接理解成拉丁字母吧。)
[1]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Revised 2003) P89.
[2]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Revised 2003) P9.
[3]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5420323/
5 ) 才华的那些东西——从《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说起
这个世界上,能让人捶胸顿足,眼冒嫉妒之火,大声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词中,“才华”算的上一个。尤其是在凭手艺吃饭的动画圈里,“才华”更是名人和凡人之间隔着的那条大河,在河岸这边想要迈腿试试水深浅都难保不栽倒在漩涡中再也走不出来。有才华的人是被世界所眷顾的,搞《王立宇宙军》和《飞跃巅峰》时候已经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依旧能等到庵痞子火力全开捣鼓出。在东映和吉卜力都郁郁不得志的细田守,拉着贞本义行出来单干,搞出的动画电影票房甚至能让吉卜力也甘拜下风。《沙耶之歌》尽管小众,但老虚那沸腾翻锅的才气却相当大众,试问市场虽大,又有几个人敢拿魔法少女的题材开刀,还能抽丝剥茧的把魔法少女与现实的残酷解剖的清楚明白。有才气的人总会被眷顾,只要他耐得住寂寞,总有一双慧眼能把他带到大众的面前,接受观众掌声的祝福。
话题扯回本文的主角吧,宫崎吾朗,他的父亲,那个创造了一个动画时代的伟大动画人,那个一辈子和高山大河的壮阔物语打交道并且走在最前列的动画人。宫崎骏正是被才华所眷顾的那个人,他的幻想物语能和茫茫世间巧妙联系,能让观众坐在电影院中流泪。即使是他累了,不想讨论太深刻的话题,抱着给孩子做一部精彩的动画这样的想法,也能用这世间绝顶的想象力创造出获得全世界认可的《千与千寻》。
而让宫老爷子的精力被时间的车轮无情的碾过,他的儿子,在园林设计方面已有所成就的设计师,回到了吉卜力想要接过老爷子的枪,他的姓氏是宫崎,这带着光环的姓氏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便利,反而是让他伸不开手脚的桎梏。让观众们看着宫崎骏儿子的名号走进电影院而又纷纷离去的正是作品《地海传奇》。原作小说中庞大的世界观并不是只用姓氏就能把控的简单玩意,第一次接触动画就玩得这么大的宫崎吾朗显然低估了动画这种依旧是手工艺术的难度。糟糕的节奏和错误的改编甚至让原作作者都出离愤怒,宫崎吾朗,他真的是做动画的料么?
带着多年的被怀疑,并不甘心《地海传奇》失败的宫崎吾朗又卷土重来,带着《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重新杀回了大屏幕。日本上映时隔半年之后我们天朝的动画迷也终于能一睹芳容,就题材上来看,这次选择日本战后的学校作为背景。现实的校园题材在把控上确实也较架空世界来的容易,吉卜力的原画师仍旧给力的让画面清新细致值得欣赏。这次的故事很简单,无非就是战后日本人们努力想要从百废待兴的处境中走出来,展示各个阶层的人们焕然一新的面貌。对本人来说,片中最打动人的不是男女主角相互欣赏却变成兄妹到终段又解开误会有了可以去爱的本钱,而是学校中那污秽不堪却蕴藏着宝藏无数的“拉丁区”。那里是什么样地方,地板上有跨越世纪的污渍,墙角早已被蜘蛛一家占据,破烂的门板挡不住风,却有人在里面阅读海德格尔,印刷的设备虽然破旧,却仍拦不住这些年轻的孩子向世界发出稚嫩的呼喊。随着“拉丁区”的焕然一新,观众的心情相比也是清澈透明,而战后的日本能从断壁残垣中爬出来走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除了美国人的援助,这“拉丁区”的繁荣,是不是也是答案之一呢?
拥有亮点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还远远称不上一部吉卜力的经典。即便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拉丁区”存在,片子略显普通的叙事节奏和意料之中的主线剧情还是让人感觉遗憾。片尾高潮处女主登上汽车追赶男主的场景比起《魔女宅急便》中琪琪战胜心魔重新成为可以飞翔的魔女差了一截,片中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也显得单薄,大伙都一副纯良无害的天使心态简直可以写进大陆的思想教育教科书。人物的面部表情把握也很成问题,不知道宫崎吾朗是想要表现那个年代人特有的含蓄还是根本对表情的绘制很苦手,片中人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面瘫倾向并不能给一般观众带来什么好的印象
努力工作,注重细节的宫崎吾朗用自己的拼命工作交出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这第二张答卷。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宫崎吾朗究竟有没有做动画的才华?至少从《虞美人》来看,本人依旧要给这个问题以否定的残酷答案,他努力认真,就如同《父与子》纪录片中描写的一样,认认真真绘制了每一张分镜,修改再修改自己的想法,固执且坚定的想要完成属于自己的动画,但作为动画监督,他依旧是个只有常人之姿的新手。
没有才华,至少现在还没有。是本人对宫崎吾朗的评价,他还在偌大的动画海洋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风格,还站在吉卜力数十年时间缔造的大厦上唱歌,能听到他歌的人不少,但,他们还会说,看,他就是那个改变时代的宫崎老爷子的儿子。我想这一定不是以年过四十的宫崎吾朗想要看到未来。
我们可以忍耐押井守的玄虚、可以忍耐新海诚玩起了传统物语却拍的一塌糊涂、可以忍耐庵痞子一次次的把重制,这些是有才华人们的特权证。而毕竟最广大的普通人都和你一样,希望能用努力和自信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所以《虞美人》后,但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6 )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在二战战败后19年的日本,高中学生海和俊的故事。并不复杂的脉络和情感,因为战争中逝去亲人,不为人知的身世而显的曲折。有点抑郁氛围,但表现很流畅一气呵成。画面还是美但没有那么细腻。影片所表现民主精神让人印象很深,一栋老建筑留还是废,在讨论会上慷慨陈词,印学报,推举代表争取上下端支持,还是为了排除校方干预,一发现有老师出现大家就很有默契大合唱等情节…
从第一秒的清新淡雅,就让人沉浸在宫崎骏风的童话世界,跟随缓缓铺卷的美景,聆听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坐在夕阳下的门廊,慢慢地品一杯清茶。然而突如其来的兄妹梗,差点让人一口老血喷在茶里,虽然最后十分俗套的解了围,还是让人不免出戏。
配乐比画风更小清新的一部动漫;以为终于要在动漫里见到有情人终成兄妹的梗了,还有一点点小激动,还挺期待最后剧情会怎样发展,最后的大反转还是挺失望的,毕竟有点儿落俗;日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我见过的最强大的,至少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是这么呈现的
7 ) 回归原点的吉卜力
在横滨看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
本来是打算去黑宫崎家的儿子的。
毕竟当年地海被他坑的实在惨不忍睹。
也或许是这种没有期待的心态,看完电影之后,心里还是有些许小惊喜的。
背景是东京奥运的前一年,名为时代之浪潮的潮头--横滨。
告别了之前的几部西方奇幻背景的吉卜力,再次将作品的背景搬回了日本,这个它最擅长的舞台。
故事的前半其实是一个拆迁的故事,( 拆迁剧果然是国际主旋律 )
学校准备拆除破旧的学生会馆。会馆各社团的代表--俊,以跳楼抗争表示决心。
正是这一跳,吸引了女主角--海的芳心。( 未成年人请勿模仿 )
剧情展开到了学生会馆,这是一栋一眼就能看出强烈吉卜力痕迹的宫殿。
整个宽广的背景,被设计地杂乱无章而又不失自然感。能把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在动画电影里运用自如的,全宇宙也仅有吉卜力一家了吧。
被俊吸引了的海,也渐渐地从为了家计操劳奔波的日常生活中参与到了保卫学生会馆的斗争中。
影片的后半是交杂着两代人的感情的高潮。
日本人特有的含蓄,与青春期的不安交织的小小的恋情在最后得到了交代。
( 笔者在此悬崖勒马黯然止步不再剧透 T A T )
剧本或许因为是宫崎峻亲自操刀的关系,所以整个剧情起承转结都把握的很精巧。
作画虽然有首映式关于膝盖的话题,但是总体质量比之之前的几部作品都用心的多。
在学园拆迁的斗争片段,从男生的众生像中,可以看到『平成狸合战』的狸猫们的影子。男女主人公的交往时,又有种迷离在『侧耳倾听』以及韩剧『如果爱有天意』的剧情之中的错觉。
吉卜力从不是一家平凡的动画公司。
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寄托了它对日本社会的感悟或者期待,代表了日本最核心,最保守的那一部分思想。
曾几何时,吉卜力的作品大多是映衬日本某段特定时代背景,描绘着在大时代中或逆境绽放,或骄傲孤芳自赏,或如野花一般默默无闻但弥漫沁香的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的故事的。
也渐渐地,随着公司的成长,近些年吉卜力动画中更多出现的是对于人和自然,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在本作,时代背景再次被明确地标注到了日本1963。正如宫崎峻在影片介绍中所说的,这是一个新旧交替之际充满阵痛的时代,尚且贫穷但是充满希望的时代。
经历了长期经济低迷的日本社会,怀旧的情绪偷偷爬上了人的心头。吉卜力恰如其分的随着日本人的思潮,回到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原点,也回到了自己创作的原点。借由海与俊的故事,向那个人心振奋的黄金年代献上了讴歌。
东扯西拉了这么多。也喷一下本作的瑕疵。
・宫崎吾郎借着拍片刷手嶌MM的好感度也就算了,何必两次都要带上岡田准一做声优呢。
虽然帅哥很养眼,但是作为业余声优,他完全就表现不出一个少年的声线。连咱这种牛耳都能听出他的中年大叔声了。(哞~)
・女主角的两段回忆,虽然对于剧情的交代起着一定的承接,但是在片中切入让人感觉生硬,与整部柔和的作品格格不入。
・本作的官方主题曲是手嶌MM的『さよならの夏 〜コクリコ坂から〜』,但是显然作为插入曲的1963年的怀旧金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更贴合整部影片的氛围。相比较之下,手嶌MM的几首歌简直弱暴了,只适合做插曲啊。
・在插入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响起的时候,主人公不是在向上走而是在下坡啊(喂)。而且正如有位豆瓣网友吐槽的那样,宣传海报上的mm是谁?片中从来没出现过哟( ゚д゚ )。
总之,本作在宫崎父子两人的努力下,本作还不算辱没了吉卜力的名声。值得一看。
去电影院观影的顾客中,不但有了吉卜力传统的女性支持者,还出现了很多带着怀旧之情来到剧场的老人们。
但是真能在年轻人,尤其是异国的年轻人心中产生共鸣的话,咱就不期待了。
最后深深感谢有耐心看完无聊长文的豆友 m(_ _)m
8 )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锅子咕咕响 饭锅嘟嘟叫 砧板当当切 豆腐软绵绵 鸡蛋滑嘟嘟 纳豆黏巴巴 鸡蛋放在热煎锅 味增加进大锅子 热热的白饭 盛入饭桶中 准备好啦!叫醒大家来 齐集在餐台 开心吃吃吃 太阳也发亮 齐来吃早餐 我用心来做 快吃快快吃 美味细细尝 齐来吃早餐 我用心来做 快吃快快吃 美味细细尝
最喜欢的就是开头那一段了,女主清晨做早饭的身影配上歌词,十分和谐啊。可以看出女主很独立啊。父亲亡故,母亲又忙于工作,16岁的长女松崎海不仅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还要负责照料寄宿于家中的客人们的起居。每天早晨在庭院中升起信号旗向待在远方的父亲致意。
与男主的认识过程也很奇妙啊,男主也是胆大,要是摔死了就是神作了。男主的性格很不错啊,有担当,有气魄。
男女主很有夫妻相啊,还好,剧情不是那么狗血,误会解除了就好了。为什么有人说电车送别那一段就该收尾了啊?难道有情人终成兄妹很好玩?我觉得结局很好。
宫崎吾朗还不错,但比起宫崎骏来说还差一点
女主又是典型的宫崎骏的理想女性,介个时代还有这样的男生女生不(泪)不是最经典,但说不好看的人是心都太沧桑没有灵气了八-3-
预告片已经把我秒杀了!
吾郎和近藤喜文还相距甚远
怀旧风,小清新的爱,蛋蛋的忧伤,还有那些爵士乐。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为啥没有盛开的虞美人?特意去查资料考据了一下:东京文京区某坡道上有家餐馆叫“虞美人”,原著漫画出版前,作者与讲谈社的编辑常在这里商讨事宜,漫画成书后,就有了《虞美人坡》这个名字。动画只是沿用了原名。至于“盛开”,是中文翻译的发挥。吾朗拍完此片,终于获得了宫老爷子的认可。这是战后日本经济急速起飞的年代,是各种思潮活泼觉醒的年代,是全学联全共斗轰轰烈烈的年代,是东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年代,整个片子昂扬着生命力与自由叛逆的精神。下町黄昏的橘色灯光与繁华的市井风气、克啷克啷飞驰下山坡的自行车、少女飞扬的裙裾与麻花辫、边走边吃的炸可乐饼、横滨港的巨轮、海鸥与汽笛,夜色里巴士站少女的告白,少年们捍卫着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而2020年一个轮回过去,东奥会取消,回看这个片子,怎能不唏嘘?
尘埃也是文化……也许儿子更想讲幻想的故事,但父亲一手包办了这么一个写实的题材(?)。结果兄妹不是兄妹,房子也没拆。除了一些瞎了的眼神,最近看得最愉快的动画,也着实希望吉卜力一鼓作气,尝试更广阔的题材。写实感的动作设计,爵士配乐和老歌插曲,满满六十年代情怀,只要不那么在意战争背景。
有一种会长小哥才是主角的错觉……
电车送别那一段就该收尾了,这结局太狗血了,整一个日版《老房有喜》啊
说不上多好多坏,沉醉在这种精致唯美的画风与音乐中,就是享受了。
太美妙了. 画风, 配乐还有故事本身都太美妙了. 宫崎吾朗说60年代是日本最重要的时期, 因为日本是从60年代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国家, 所以他将那个时代的情怀投射到每个人物中. 影片中那些对过去的留念未来的憧憬, 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那份懵懂的爱都令我动容. 这是我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动人的日本动画.
虽然很多人拿宫崎父子比较,总在嘲笑儿子走父亲的老路,但撇开父子关系而言,片子本身是美好的,这就够了。甚至有时会欣慰:幸好有人能继续这种风格,幸好。其实细看,还是能感到作品的进步,更像是集合了高畑勋和宫崎骏的优点,细腻朴实的生活氛围+纯粹清新的情感,日趋完善。
始终记得电车前的分别,我喜欢你。所有日漫情节都体现出来了。整部剧的画风,配乐都是精致的细腻的,很棒。
好~纯~有点感动TOT。扛不住这种小而简单的故事,虽然挺老房有喜的。。配乐是爵士乐+手嶌葵,好听!
兄妹線的負面影響蓋完全蓋過了カルチェラタン線的優點。讓人感動的部份(溢出的音樂、一如既往的畫面、豐富的細節)都來自工作室數十年的積澱。這位公子想繼續拍動畫可以,但不要再倚賴GHIBLI之名,這樣我也能乾脆地表示不看了。
三颗星全部给制作背景的工作人员。本来我们还在为“天下的有情人都是兄妹”这诅咒应验而喷狗血的时候,突然她娘的话将剧情来个翻转……我晕,这整个不就是我小时候那部《老房有喜》吗?!!!
若我在夕陽中呼喚你,能遇上溫柔的你嗎。
影片有个很重要的时间点,即东京奥运会之前。可以把维修保护旧楼对比成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非常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不过情节比较狗血,也恰恰是这种狗血,成为影院的笑点,汗。音乐很好听。
故事看似狗血,但畫面中卻是滿滿的情懷,對過去的懷念,對戰爭傷痕的撫平,在愛情故事裡加入了文化保育的母題,倒是一貫的吉卜力風貌。借物詠志,借景抒情──青春真好
对于看过了,不好看那句评论我该如何吐槽
充满萌点的治愈系电影什么的最有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