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真的很喜欢拍小人物撬动大事件的故事。这部电影也是真实事件改编。居住在爱丁堡的女士菲利帕·兰利因为偶然的机会对理查三世的故事发生兴趣。作为一个外行人一个爱好者,她通过自己的研究执着寻找理查三世的坟墓并为他正名。
整个过程中她受尽嘲笑怠慢轻忽,就算是她找到了资料提出了猜想,是她申请了资金,是她坚持了自己的判断最终找到了尸骨,她的成就却被男教授、男校长所剥夺,她为理查三世正名的要求被扭曲被拒绝。
虽然片子最后说明她的成就在2015年被女王承认,而理查三世也在2018年被正名,但整个片子里面一个女性如何被社会边缘化成就被劫掠的过程让人非常难受。
她 才是发掘并更正了几百年历史的人。那为什么历史(History)不应该是herstory呢。
女主角莎莉·霍金斯贡献了非常精彩的演出,一个没有自信但很执着,有点迷糊但不放弃的普通女性跃然眼前。理查三世的幻想是暗喻她与自我的对话,是她的自我激励和反复否定再肯定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她最后没有走进庆祝的宴会厅,但她走进了小学的教室。那些虚伪的庆贺不过是虚假的荣华,知识与精神的传递才是真正的能量和幸福。寻求真实反抗虚伪,才应该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使命。
这世界本来就不是只属于特权阶级,每个普通人也可以追寻伟大的胜利!成功就是一刻的感觉,一刻的坚持,一刻的冲动,上帝选择了你,你就去做!完成使命,此生无怨!
莎莉霍金斯,丑陋普通外壳之下,一颗热烈成熟坚韧的灵魂。皮囊算什么,年龄算什么,到最后留下什么又算什么,做自己就好!
140个字无聊的限制!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凑
很难对这个题材提起兴趣,不过Sally Hawkins表演太完美了
题材其实不是特别感冒,但最后还是看进去了(虽然看了好几遍才看完,最近注意力太难集中了)。Sally演得挺好的,她饰演的女主,跟平行时空中被“污名化”“边缘化”的国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强烈的互文。
无论在人类文明的哪个角落 男人总是乐于在打击女性之后夺取功劳 女人好欺负真的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寻找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遗骸的故事。封闭学术圈恐怕都需要撞入一个外来者,才会推动其有创新。否则会囿于既有轨道及规范行事,并对一切不合其想象的事物加以排斥。莎丽·霍金斯所饰演的业余历史学家很传神,没有她的灵光闪现与坚持,就不会有轰动英伦的考古发现。只是她显得太过偏执,且太依赖其直觉了,让人觉得有些疯狂。
要是有人想了解精神安茹人的精神状态,我的首选:(没有还原给骸骨裹上旗帜那段真是太可惜了!!!(强烈推荐和《理查三世:停车场里的国王》一起观看
6.5/10 历史是成功者的历史,故事是书写者的故事。无论是莎士比亚妙手偶得并流芳百世的昂扬抑或悲愤的语调,还是狡诈如谜从黑暗中发出诱惑的银幕本身,都无一例外具有媒介,或媒体固有的颠覆与改造事实的可怖能量。在准集体主义(尤指学校,研究机构,营利组织等)被强烈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相关者再次暗中复活并用以招摇撞骗的当代,唯有市民记忆,或俱乐部记忆等残存的碎片,才有可能成为划开层层包裹的,被扭曲的真实。另外,在观看途中我无端地想到,今年众说中国电影已死,或许指的就是这种“轻类型”电影的消亡。它时而充当动作与英雄狂热的解毒剂,时而又为自傲又轻浮的艺术家提供现实的落脚点。失去了这一作品群体的国家电影品牌市场,或许才真正失去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吧。
事件本身有够曲折,也是个激励和倡导通过研究、调查、审视、查阅与讨论,从而产生理性判断的故事。但导演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了太多的艺术处理,即把理性化的东西用感性化的方式表达,将科学拟人化,通过「跨时空对话」让故事更具耐看性。结果就造成理查德三世的具象化表现传达出的却是「机会主义」本质,将菲利帕·兰利诸多苦心钻研的科学研究成果更多的归功于灵魂的交融与指引,这对于历史及考古学者来讲「非常不公」。我倒宁愿这是个通过刻苦挖掘与钻研讨论从而产生结果的「平庸励志故事」,或许那样才是我认为的、理性与科学该有的严谨态度吧?(最后莱斯特大学校长的「闻风而至」以及被「投机者」们窃取的胜利果实才是影片最高潮,这些该死的官僚主义也真是有够讽刺的)
Sally Hawkins瑰宝演员,确实是段herstory,儿子们管她叫kingfinder那里看得好欣慰,寻找真相本身就是一场美丽冒险。
開頭和ending可以看看,整個過程都令人難以投入
对于一件别人眼中“小事”的固执,却是足以让我持续于生活中继续下去的动力;所挖掘的不仅仅是真相与历史,同样也在攫取即使各种困难挫折当前从未动摇过的内心。这是个无比充满魅力的“凡人我最大”故事,Sally更是尽最大可能地演出了花儿;想看Philippa的执拗与陷于发现旅程中的痴迷,更同样愿意跟随她完成一场发现之旅。只是最初读到原型故事,抑或看到Steve和Jeff作为编剧搭档,会更期待有更为喜剧色彩、戏剧性的展开;最终的感觉相当沉闷,更是留下许多没有间歇的喊叫与咆哮。这是硬伤,更是遗憾。
最喜欢的段落是在社会局的停车场看到那个巨大的R字,想起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对于历史史料和考古成果的辨析和验证,是求知者永恒的追索。赞同不该将曲折艰辛的科学探索简化为依托通灵的指引,好在与魂灵对话的程度还在可接受范围,是先有了探求心,先不顾非议坚持主张,才有了最后骑着白马的国王伴同菲利帕前往自己埋骨之地。片子最后插入的纪录片,真正的菲利帕·兰利镜头一闪而过,如想象般是个骨相硬朗、眼神坚毅的女人。
又是一个细腻平凡但很有意思的英式小品,并没有多么起伏跌宕的故事,主角也只是个有些偏执的普通中年女子,但就是很好看。有人说是女拳,还有人居然说是啥媚皇派,也是有够离谱,女主其实只是想要为和自己一样受到别人不公正对待和评价的人争到一个正名的机会而已。莎莉·霍金斯真是个宝藏演员,演理查三世那小伙也挺帅,有点像抖森。
感觉事件本身应该更精彩吧,电影整得仿佛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真爱粉全靠爱豆托梦最后为爱豆正名一样。
TIFF 2022 | 观影35|特别喜欢女主自身与 Richard III 之间的联系,也很喜欢电影不断去强调女主关于感受的重视。最后的平行剪辑绝了,为过去的人证明,也是为找回自己的过程。莎莉·霍金斯终于演了一个正常人,特别喜欢她穿粉色毛衣和明黄色毛衣的感觉,太柔和,太温情了。
不要总是提“感觉”,尤其是当你是一个女人的时候
与幻想出的理查三世对话的桥段真的很神,孤独寂寥中的欣慰。菲利帕就是我现在的处境,冰火两重天中持续的推进,时刻被男性社会侵占,但必须坚持继续,不断的有人来认同。女性得独立坚持忙自己的事,相信自己的直觉,才能得到丈夫和孩子的尊重和支持。这个点上菲利帕是幸运的,前夫回来了孩子们爱着她。大部分女性是孤独的坚忍的。
真佩服菲利帕的执着,为理查德三世正名。她的直觉来自于幻想,而幻想就是她的执着。由此就可以知道,历史一直存在谬误,连大英都不例外。
算是電視電影質感吧。其實會不斷在想為什麼要用一個帥氣男人的形象來指代所謂被歪曲的理想主義,尤其是套用在女主角這種個例上,配上前夫和兩個兒子這種“尚有愛的離異家庭”,有一種很吊詭的感覺。但莎莉霍金斯是真的演很好,只可惜整個電影都有種因為定位問題而不上不下的尷尬感……
3.5首先,这个故事和我第一眼看到所预想的故事完全不同。其次,因为对于英国历史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的不了解所以对于这部电影的开头也很难代入和理解。从中段女主老公说出那句其他女人总是对自己现状满意其实就已经明示了内在深层的主题,就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传统白男父权的一种对抗。与被污名化的被否定的理查德三世形成了一种古今呼应,所以那些两人的对话也都设置的很巧妙。不管如何,莎莉霍金斯的表演太过于完美了,她真的太美好了,真的好奇为什么这么有能力的人还没被大家看到,为什么还是没有拿奥斯卡女主,她真的值得一切的褒奖。我真的是她的脑残粉。每个人都该找到一些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不是吗,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总是很重要的。(历史总是不可信或不能全信的不是吗?
230408 @ Broadway Cinematheque|片子本身麻麻地,但是短发Sally Hawkins很可爱。觉得故事有趣所以去看,如果能对她研究调查确定是停车场的部分多展开一些会更好。因为也经常对研究一些NBCS的事情产生unhealthy obsession所以我很喜欢这种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