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鹰日记》终于在大陆上映了,其实通过片名就很容易想到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但还是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果然没让人失望。尽管听见有人说“这故事情节很一般”“这不就是动物世界么”,但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拍得真美!震撼!
所以除了画面的极致美感外,到底在讲什么呢?看起来不过就是一个小男孩捡到一只鹰并驯养它的故事。简简单单,好似没什么可说的,可也正是这种简简单单的平静,打透了自然万物最普通的生息,惹人动容。
阿尔卑斯山谷的生息,就是一年又一年的冰雪消融、草长莺飞,是土拨鼠的出洞,是雏鹰的降生,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类和动物对成长、陪伴、抉择、希望与追寻的共同解读。
什么是成长?雏鹰降生后不久,鹰爸爸就死掉了,鹰妈妈为觅食而不得不离开鹰巢,于是留在巢里的两只雏鹰便开始打架,直到鹰哥哥把鹰弟弟逼下悬崖,自此,成长就开始了。成长的第一课叫做“适者生存”。
幸运的是,鹰弟弟被悬崖沿途的树枝接住并没有摔死,还被好心的小男孩“卢卡斯”带回去悉心养护,并给它起了一个圣经故事里的名字——亚伯。当亚伯的羽翼随着时日渐渐丰满,卢卡斯觉得是时候教它学习飞翔了,可是亚伯总趴在草窝上不愿意尝试,于是成长的第二课叫做“勇气”和“面对”。
在卢卡斯想尽一切办法教亚伯飞翔和狩猎的同时,鹰妈妈也正在教亚伯的哥哥去学会这些,它一次次地叼着猎来的动物向深谷滑去,似乎是想以此告诉自己的孩子,只有学会了飞翔才能活下去。而在此期间,卢卡斯却与自己的父亲有着深深的隔阂,是老猎人丹泽尔给了卢卡斯关爱和照顾,他教卢卡斯如何驯鹰,给卢卡斯读故事,让卢卡斯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
无论鹰妈妈、卢卡斯、还是丹泽尔,他们都用自己的耐心和爱,给了成长最好的陪伴。
陪伴不是肉体的陪在一起,而是心灵深处的理解、慰藉和信任。那么抉择呢?万物不停地生息,就是在不停的抉择。在故事的最初,鹰爸爸为了守护住家人,拼命与入侵者纠缠在一起朝着深谷狠狠撞去而亡,这就是它的抉择。而当亚伯终于学会了飞翔和狩猎,丹泽尔劝说卢卡斯该把它放归自然的时候,这便是卢卡斯的抉择。他像极了那些渴望孩子快快长大、有能力可以自己扛起一切的父母,一边热切地盼着,一边又矛盾地拒绝着。当亚伯飞走后,卢卡斯拿出亚伯换下的每一根羽毛细细摩挲,就如同母亲数着孩子的衣服般,一件一件,由小到大。
抉择需要勇气,很多时候是痛苦的,而即便痛苦的抉择后,结果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可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过程,即是结果。
回归自然的亚伯,眼神锐利,动作矫健,它变得更快、更强,更像鹰王,也更像山谷之王了。恶劣的天气和暴雪都挡不住它。当雪崩后它从一片混沌中冲出来的那一刻,让人感叹“真酷”的同时,更让人想要流泪。为动物的成长、勇气与抉择而流泪,为人类该懂的、已懂的、和未懂的而流泪,为万物生息的平凡与伟大而流泪。
亚伯在山谷中肆意翱翔,如果说那是它的追寻,那卢卡斯在追寻什么呢?或许他代表着每一个迷茫、叛逆过的我们,曾经或正经历着不知所求为何,曾经或正与父母有着深深的误会隔阂。但心中却始终有那么一撮小小的希望,那是卢卡斯对亚伯会飞回自己身边的坚信,是每个人对自己所热衷之事的坚信,在带着那些坚信一番追寻后,终会找到那些想要“和解”的理由,去与曾经不解的一切和解。
就像影片最后,卢卡斯终于和父亲和解了,亚伯也真的飞回到他身边,他伸手解开了自己当年套在亚伯脚上的锁,父亲问他为什么,他答“我要给它自由,真正的自由。”父亲笑笑说“它找到了自由,我们找到了彼此。”
几年后,亚伯也有了自己的鹰宝宝,于是阿尔卑斯山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息。没那么安静,却格外平静;十分平凡,却是不凡。
《鹰之路》讲述了内心孤独的小男孩,捡到了一只被兄弟推下巢穴的鹰。从此开始了男孩与鹰共同成长,共同救赎的故事。
影片开始几分钟大远景描绘出了阿尔卑斯山的奇妙景象。为保全自己在这片天空的地位,鹰哥哥将后出壳的小鹰推下山崖,这是我不看这部影片不知道的自然法则。自然界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似乎少了些人情味。男孩捡到被抛弃的小鹰,开始了驯鹰过程。自从男孩失手造成了母亲的去世,男孩和父亲开始了没有感情的生活。男孩和鹰一样都是孤独的,似乎男孩在鹰身上找到了慰藉。
真正的爱是还他自由。开始我们沉浸在男孩与鹰的美好生活里,但是渐渐的男孩最不愿放手的事还是来了。在驯鹰的过程中,让雷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告诉男孩,鹰是属于天空的,它不属于任何人,只有在自己的天空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男孩虽然不舍,但还是在鹰学会飞翔的时候,还他自由了。只不过自己还会跑到阿尔卑斯山,去寻找鹰的足迹。
不是谁都能和过去和解的。鹰有一天和自己的哥哥相遇了,在一场激烈的食物争夺战中,小鹰赢得了胜利,但他并没有赶走自己的哥哥,而是学会了和哥哥自然相处。当然这个和人类待在一起的小家伙,也许体会到了人情味。不过打破了自然法则,避免不了自然灾害,最后鹰哥哥死在了暴力的自然灾害中。男孩此刻也渐渐明白了,连小鹰都能和过去和解,自己呢?能走出母亲的阴霾和尴尬的父子关系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男孩和鹰依赖着彼此,却又放对方自由,两个孤独的个体,就这么产生了交集。影片大量用了写实的手法,拥有纪录片的真实和剧情片的细腻。整个影片就像一首传达了爱和自由的诗歌。
一个是丧父被母亲遗弃的幼鹰,一个是丧母被父亲疏离的少年。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在自然的无情法则面前生活。
本来是世外桃源般的一家三口幸福生活,母亲纺织,父亲打猎,儿子嬉戏山林,一家人在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里享受着人类最纯净的家庭生活。
然而,因为少年卢卡斯的玩火,母亲为了救他而去世了。被烧毁的那座小屋也成了卢卡斯内心中最隐秘的地方和玩耍的秘密花园了。父亲不和他交谈,他也不愿意和父亲交谈,于是卢卡斯成为了一个问题少年,自闭忧郁,在这万里莽原和高山之中,显得像孤独的星星一样。于是这也都不难怪,经受了这么大的变故,年少的他对于生活或者生命的看法估计也是悖论多出、内心迷茫了。
而幼鹰阿贝尔比他其实要好一点,父王在交战中丧命,兄长把他挤下了巢穴,母亲选择抛弃了它,但它遇到了卢卡斯。
阿贝尔在生命就要终结的那一天,被卢卡斯救起了,下面就是一个少年照顾小动物、救护小动物、训练小动物、放飞小动物的过程了,波澜不惊的剧情。
在这过程中,护林员丹泽尔逐渐和卢卡斯成为了朋友。要知道,护林员丹泽尔的扮演者可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那个大叔杀手,好吧,萝莉变成了少年,满满的忘年交情谊。
幼鹰阿贝尔被放飞后经历了自然的生死考验,最终与兄长和平相处了,并不是像那种一山不容二鹰,弑兄称王,而且幸运地活过了山崩。
理所当然地,卢卡斯在这之中也明白了自由,明白了别离,明白了生命的味道。
结尾他和父亲融洽相处,而且阿贝尔也归来团聚。
可以说,电影的画面真的是超美,感觉就是人与自然的纪录片里,又加上了一个少年的故事,总之有一点小感动、小温情,应该是一个很小众的电影。
电影里并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按照已经约定成俗的故事来演出,阿贝尔没有夺取兄长的性命,说明还是有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的,但是现实自然世界里,应该不会这么美满。
少年心结的打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一种阴影里走出来,真的很不容易,对于某些有心结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可能也有一些治愈的功效。电影结尾的台词说生命的书是由我们自己写的。
现实世界的我们,很多时候也是一念所想,万物听然。可关键就在于固执的那个念,能否变了。抬头看到的世界和低头看到的自然,绝对不一样。
少年自己在与鹰一起成长的时候,也许他同样也体会到了那些成长需要明白的道理吧。
电影以一帧帧美丽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少年和一只鹰的故事。美丽的画面掠过你的眼球时,他们的故事也缓缓的流淌进你的心里。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那里有陡峭的山,爬满了白雪,在春天就会开出小小花朵的草地,探头探脑观测四周的小动物,还有鹰一家……
本片的语言不多,基本上都是护林员在说,他相当于本片的线索。他叫鹰爸爸为王,鹰妈妈为王后,两只小鹰则是王子。 一日,王外出捕猎遭遇不测,留下王后独自扶养两个孩子。
王后现在是一个人,她无法独自扶养两个孩子,那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在王后外出捕猎时,强壮的哥哥把弟弟推出了鹰巢。哥哥在鹰巢里,而弟弟在鹰巢下的悬崖底。王后捕猎回来了,他们就一声声的鸣叫呼唤母亲,企图得到母亲的关注。显而易见,王后选择了强壮的哥哥。
小鹰遭遇了不幸,但他也有他的幸运。少年卢卡斯发现了他,把他抱了回去扶养。卢卡斯知道他是被哥哥推出了巢穴,于是按照《圣经》中与其有相似经历的人的名字给他命名,他叫亚伯,哥哥叫该瘾。
在《圣经》中,该隐作为亚伯的哥哥,却谋杀了他的弟弟。虽然在《圣经》中亚伯死了,但是这一次卢卡斯要为这只小鹰书写不一样的结局。
卢卡斯把亚伯带回了他之前的家,并偷偷的从家里拿出香肠给亚伯吃。有一天卢卡斯正在喂亚伯时,护林员推开了门。他告诉卢卡斯喂鹰吃香肠是不行的,并拿出鸡肉给亚伯。
卢卡斯全程不搭理护林员,而护林员也不生气,他就自顾自的说话。看到这里就有点奇怪卢卡斯为什么不说话?他之前和不会说话的鹰都要自言自语,现在为什么对护林员就这么冷漠了?
看到后面我才知道,原来卢卡斯一家是住在这个老房子里。卢卡斯不小心让点着的火柴与倒在桌子上的煤油接触了,火势瞬间蔓延。卢卡斯的妈妈不顾大火冲进房子里救儿子,最后卢卡斯出来了,她没有。
自此以后,卢卡斯和父亲的关系就逐渐恶劣,卢卡斯也变得不爱与人交流整日陈默。 现在,亚伯成了卢卡斯的寄托。卢卡斯天天都和亚伯待在一起,他细心的照料亚伯,教会亚伯飞翔……卢卡斯俨然成了鹰妈妈了。 可能是飞翔的欲望太过浓烈,亚伯学会飞以后消失了整整三天,亚伯在山野间尽情的飞翔,俯瞰大地,见识了空中的阿尔卑斯山。而卢卡斯则担心亚伯会因为这次飞行丧命,毕竟亚伯才学会飞而且这片山谷还有一个该隐。不过在第四天卢卡斯盼来了亚伯。
亚伯一天天长大的时间,卢卡斯在护林员的帮助下又教会了亚伯捕猎。他们用动物的皮毛在绳子的牵引下,让亚伯从空中俯冲下来捉住他。亚伯渐渐的学会了捕猎…… 可是卢卡斯和父亲的关系依旧处在冰点。 一山不容二虎,同样一山也不容两鹰。如果亚伯继续生活在这儿,那他和他哥哥该隐势必会有一场生死决斗,以一方的死收尾。
卢卡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和护林员把亚伯带到了另一片山谷,他们希望亚伯在这里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
精神的寄托断了,卢卡斯因为大雪无法到以前的老房子了,他必须和父亲在一起了。但是他们天天在一起关系也没有得到一点缓和,反而更加糟糕。他破坏父亲设置的陷阱,和父亲冷眼相待……
在另一边的亚伯也不好过,大雪让他的食物躲在了茫茫白雪中,亚伯饿了一个冬天。
冬天总会过去的。来到了开春,卢卡斯和父亲的关系还是在冰点,亚伯也走了,卢卡斯想要到另一片山谷找他朋友。 这是亚伯回来了,打消了卢卡斯的念头。原本这两只鹰是不会生活在同一片天空的,但奇迹发生了。亚伯和该隐和平相处,他们甚至在同一个鹰巢里睡觉。
命运总是不遂人愿,在一次暴雨中,该隐死了,卢卡斯去找亚伯受伤了,他父亲把他抱回去了。
不过卢卡斯也认识到父亲是爱自己的,他们原谅了彼此,像一对真正的父子。 很难说是卢卡斯帮助了亚伯,还是亚伯帮助了卢卡斯。他们是互相帮助的,在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对方希望。
A young boy tries to save the life of an eaglet that had been thrown out of its nest
多好的少年文學啊
成長的意義是什麼?也許是對失去的不再耿耿於懷,不再究責於他人,學會釋懷並且勇敢面對,不是只對於失去的痛心疾首,而是迎接未來的勇氣和果敢。阿貝爾做到了,盧卡斯做到了,盧卡斯的父親也做到了。We Found Each Other,他們互相找到了彼此,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至上成了很多平台内容作者“被动”的选择。央shi的标题里都是王冰冰,中国联通/移动/电信官方号都在跳二次元宅舞,微博就更是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我觉得这种输出情绪流量至上的网络环境是一种可怕的文化牢笼。【CCTV-6】
拍的太漂亮了,山谷,湖水,白雪,有些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跟一只羊翻滚下山,还有落水。真是好看。最后的小蛋来的有些突然。
男孩和鹰的共同成长。他教会它生存,它教会他和解。绝美的阿尔卑斯+1。
值得一看
优酷还贴心地增加了一段花絮,显示导演为了拍这部电影又多不容易,如何采景,取用。但这仅仅是一部平淡乏味的风光片的陪衬罢了
好睇好睇,适合带小孩睇,让雷诺老帅老可爱声线也是,配乐和声音做得很好挺有特色,弱化人声赞。能从回忆中解脱,真好。最后部分还有幕后花絮解说看超棒。好听的片尾曲慢慢看完片尾字幕。
就算不把它当做故事片,阿尔卑斯山的绝美风光也足以当做纪录片了。
把硬塞进去的男孩部分全部剔除掉,素材即使拍成半小时的纪录片我也会给五星…… 里面的一些鹰捕猎的镜头真的特别珍贵,但是人物部分太莫名其妙看的让人无限烦躁
摄影很美,但基本就是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包括讲故事的方式,也是直白到不行,让雷诺的旁白更是让我直接穿越到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
比起情节来说,电影中壮丽的阿尔卑斯山的风景更让人惊叹。人与自然,在此片中融为一体。
镜头美如画,情节烂如屎
1.摄影水平配得上美景,外景每一帧都美如画。2.故事性稍差,但动物参与的部分配上让雷诺的旁白依旧做出了童话感,男孩与鹰共同成长。3.父子矛盾线的处理不佳,篇幅过少,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有点莫名其妙,若能细致刻画,相信效果会更好。
没什么特别的成长故事,鹰、风景、配乐绝赞,各一颗星,其他动物演员半颗星。7.1/10
自由与和谐的生命之书,画面美到没朋友。
动物和自然风光不错,故事剧情就算了。(字幕靠近最后看到WWF标志,应该没有人为的动物死伤)
让雷诺几十年演员生涯从未丢失身上的淳朴土味儿,真是别具一格的硬汉气质。
风景很棒,剧情稍弱。男孩和鹰共同成长的故事,他教会它怎么生存;它教给他如何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