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江湖》第一季的时候,学到了一个词“霸蛮”,我认为这是“江湖”二字很好的诠释。
所谓江湖,不外乎是在一个划定的范围或者默许的场地,小老百姓能够自在生长,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互相磨合中建立一个自己的规则。统领中国人时间最久的周王朝的先祖,最初生活在黄土高原,面朝黄土背朝天,周人给中国人的基因中注入了勤劳、隐忍的色彩。三千年来,只要给点空间,中国的老百姓就能生活得有声有色。从乡村走入城市,也不外乎如此。正是生活在城市小巷里弄,犄角旮旯的无数老百姓,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交错、摩擦、融合,共同搭建起一个城市的气质。
透过江湖之地的宵夜,看一个城市的气质。是《宵夜江湖》最初创作的本心。第一季中的武汉、南宁、沈阳,皆为如此。
第二季的宵夜,拍摄于疫情期间。疫情时起时伏,让拍摄也不那么的顺畅。有时候,吃饭的馆子还有些冷清,与江湖的喧嚣、烟火、粗砺有些距离。但这就是生活,记录下来,也是纪录片从业者的职责所在。为了克服这些,导演想了很多办法,美食的拍摄也更加用心。最后呈现出来的片子,仍然是浓烈欢乐的。
我比较喜爱兰州一集,和其他集不同,这一集暴露了导演的文人气质。
咳咳,矫情了。
天津的故事都很平淡。
天津的调研与拍摄是在北京与天津反反复复的疫情之中完成的,中间经历了疫情以来北京最大面积的封控,甚至还有一次拍摄中途整个团队的紧急撤离。本计划十几天完成的拍摄周期被拉长到两个月,整个团队的心态都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对我们的拍摄对象来说更是如此,餐饮业以人流为生,影响对于他们来说只会更大。记忆最深的是津小涛和大姨,时常会把对疫情的关注挂在嘴边,做应季海鲜现在不仅要根据客流量进货,还得对疫情的发展有自己的预测。
但你不会因此就看不到津小涛在街霸游戏前的身影,也不会因此看不到大姨少喝一杯冰可乐或是停下与店里小孩儿的说笑。老李头一家子的反应是“正好歇两天”,“正好多陪陪孩子”,堆姐可能比起刨冰更关心孩子的学习,走进二哥空荡荡的店里,不但没有一个皱着眉头发愁的,反而会看到二哥正拿着啤酒跟邻居大笑着谈天说地。来之前还有点为他们着急的我们,看来是有点想多了。
天津作家冯骥才这样评价天津人:“天津人似乎对市井生活有种过分的依恋。‘混’字便是市井中最流行的活命哲学。大大咧咧,得过且过,温饱自足,知足常乐。”的确,虽然与天津人聊天时你也会听到他们的愁苦与不满,也会听到他们对国家大事,世界走向的担忧,但聊到最后,总会有一个天津人冒出来,把这些实实在在的忧愁用某种喜剧技巧变成玩笑,然后众人一乐,各忙各的去了,彷佛这些事又与他们毫无关系。
这就是天津人自己的小宇宙。自己当下的生活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天津人总能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安定,并在其中自得其乐。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天津人这种“乐呵乐呵得了”的生活态度对于同样身处特困行业的我们来说慢慢成为了一种魅力。相比起为这操心,为那着急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更让人重新思考生活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天津的故事都很平淡,但这平淡之中透露出的安稳与安定,迷人至极。
感谢天津的每一位拍摄对象,感谢这时的相遇治愈了我们,也希望能够治愈屏幕前的你。
我只能给两点五,目前看了三集,不知道算上最后的五集有没有可能给你加几分。
美食纪录片我都很难有抵抗力,做不到去他们播出的地方吃一顿,就只能多开开眼,透过影音看看别的地方吃什么。宵夜这个市场,我不知道国内还有什么可以拍的。人生一串做的太猛了,两季节目把从南到北,地方特色到猎奇的食材都拍了,留下的都是大江南北都会讲到的美食。要想在吸引人食材特别已经没有了,只能挖掘人的故事。人的故事,舌尖+风味把高度已经搞上去了,上一季宵夜已经拉跨了,这次还不改变,甚至还没上一季好,咱要不想一想,停一停先别拍了,这个不好看。
回想目前看过的前三集,我对他们的美食都没啥“影视食欲”,实在是太平了,起承转合都没啥有吸引度。也许他们都很好吃,但是画面里面真的没有食欲。他们的故事,如果把它看成你探讨社会问题,单亲妈妈,被家暴的女性,现代人怀孕求子减肥……都没啥新意(你看,我看完三集连第一集乐山的故事都记不住了。)因为你也不敢或者说不会敞开了谈,谈多了就抢了节目本身美食的戏,谈的浅了就像现在,仅仅是提了。而且我一直觉得名字既然叫江湖,那是否应该多讲食客和店主的故事,自家的故事怎么也不算上江湖,只能是池子。只有连接更多的人,我觉得这才是江湖,等你什么时候把中国以外的宵夜地区也联系了,你就可以叫宵夜太平洋、宵夜大西洋嘛。
前两天短视频刷到一个意大利的美食,名字我忘记了,就是凉拌毛肚,还是当地的经典美食。我第一反应是欧洲不是不吃内脏吗?这里还吃毛肚?短视频很短,就是15秒,但是让我成功的记住了这个食物,还去搜索,结果出现了一大堆以《误解,谁说欧洲人不吃内脏》《来看看欧洲人怎么做内脏》之类的文章,你看,它的点让我好奇了,就是个凉拌毛肚,也没有什么人与人的温暖,它就很好看。
当然,我这样以自我要求对你要求一大堆的看客,你也不用理会。因为给我拍,我可能只能把机器打开,怎么好看的纪录一个画面可能都做不到。反过来说,一个专业的摄制团队,第二次拍这个题材,还是拍不好,可能就是不好看,要不以后先别拍?
美食总是依托着人而存在,午夜街头的宵夜成为劳累一天的人们最后的眷恋。
第一集——乐山,乐得自在。
在大佛的注视下,人们被时代裹挟向前,上世纪末的时代转型带来下岗工人潮,一批坚韧的乐山人在宵夜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疫情当前他们再一次面对时代的挑战,但是他们是有经验的,认真生活的人不会被辜负,“到峨眉山没吃矿机厂烧烤那可算白来”,有机会去乐山的话,一定去峨眉山尝一尝这矿机厂烧烤的干香牛肉。
第二集——西双版纳,自由生长。
作为一个云南人,看到西双版纳是亲切的,看完纪录片更加坚定了一直想要实现的版纳之行。包烧鸡脚筋,包浆豆腐,傣味烧烤等等在我们那也是比较普遍的,确实很有味道,片中拍出了很多特色美食。
如果说上一集的主题是时代变迁中的乐山宵夜,那么这一集温情和美食并存,从小老二到小十,父母与儿女的亲情腾起一阵阵烟火气,从小十到“西番莲“和“罗非鱼”,爱情要经历多少才能变为亲情,后者很打动我的一点在于,直白地、真挚地将情感诉诸于言语之中,我们面对家人时,有时候是否也缺了那么一些直言。美食慰人心,合着那些说出的未说出的话一样在版纳自由生长。
第三集——岁月长情,长沙不老。
去年去过长沙,如果有机会是一个一定会再去的城市。长沙很好吃,那里的辣很香,引得味蕾跳动,刺激食欲。
这集纪录片没有选择更多的网红店家,而是深入长沙深处,长情需要时间段积淀,而这是一些昙花一现的网红小吃无法比拟的。我们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总有一份眷恋在身后。
长沙的城市的角落里有着各式新村,有着十几年的姐妹花,性格互补的夫妻,他们是长沙人的个中代表,却可以观见长沙人的守望互助,长情之人手中创造的美食是托得住信任的。
哈尔滨这集里的三个故事,背后有不少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故事里的聚餐地点,其实是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一家俄式家庭小馆子,主理人宋老师看起来很中年、很高冷,其实是个喜欢一切铃兰周边的暖男。
第二个故事里的杀猪菜馆,二楼包间的名字是老板娘给挨个起的,一马平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海八荒,透着一种又起范儿又乡土的味道,还带点好笑(这家粘豆包可以真空包,推荐试试,很绝)。
第三个故事里的盒饭店,店员有项看家本领:徒手称重,能试出来手里的米饭是700克还是800克,这技能去选盲盒,绝了啊!
以前每次去乐山,都能看到有几家串串店门口排队能排几百米,现在这种排队盛况好多都是出现在排起做核酸了。
乐山这一集前面两位拍得明显用心得多,熊家婆家的串串一看就材料新鲜,三轮大爷一看就脾气不好,但凭心情炒出来的猪油渣蛋炒饭看起来还是香,看过片子就自己ao油渣去炒了一碗,香是香,不太清爽,适合夜晚和凌晨这种脑壳昏沉沉需要回魂的时候吃,白天吃了会犯昏,这确实是江湖配置。
后面矿机厂烧烤的部分,可能是疫情来追摄制组了,拍得好仓促的感觉,好无奈,片子里面看得出来烧烤摊摊和摄制组都被疫情整得好无奈,纪录片中的时代痕迹哈哈哈。出于对“繁荣昌盛”、“民康物阜”式美食纪录片的审美疲劳,真实一下还挺亲切的。
江湖不是庙堂,打零工的,下岗的,踩三轮的,这是江湖,“过了三十年太平日子轰然变样”——我们现在也在经历,但未必能做到踩个三轮开烤串摊摊来把苦日子“捱”过去。
无论在哪个时代,能踏实生活的人最可贵。
敬江湖中的芸芸众生。
另外,家有琴童,琴童很喜欢后半部分的配乐,特意在字幕中找了一下音乐顾问:王硕。
油渣蛋炒饭走起~
三星
旁白差了点 摄影也是太快 只能打个及格分
看到美食,看到生活。
导演组似乎对哈尔滨格外上心,因而也动人些,其他城市未留下太深印象。
食物的氛围 给予理解更多的层次感 东西南北中 苦辣酸甜意 皆人生
八座城市,八种夜色,八种烟火气。在美食纪录片越来越泛滥的当下,如何能够破局成为创作者共同的难题。本系列做了一些难得尝试,不再拘泥于堆砌美食特写,而是回归、增大对人的关注,从小人物的生活群像着手,平凡之间不失动人。
食物拍的一般,给3星是因为这3年,个体做餐饮的不容易啊!
可以看出导演是很有野心的,只是卖弄文字的能力略显欠缺,就第一集讲乐山的夜生活时已经显现出一些表达问题,譬如讲峨眉山矿机厂烧烤的时候提到这些耕耘在烧烤摊上的中年人们都是因为九十年代下岗大潮导致失业,迫不得已出来混口饭吃,居然用到了“一代下岗工人的坚韧和体面”这种血淋淋的文字,美食纪录片应该是让观众对美食怦然心动,而不应该是看到落泪。
第一集乐山不错呦,很自在。同时讲好美食故事和人生故事并不容易,满满人间烟火气。
被疫情扰乱的生活,自己情绪上有些波动,看了乐山和天津两期,被大家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被生活里真切的情感,被每天具体的生活困苦和操劳,所感染。瞬间觉得国家命运、未来走向,又与我何关。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便是福气。乐山原工厂的工人们靠着精湛的烧烤技艺做出属于乐山下岗工人们的烧烤厂牌,天津的煎饼果子手艺人说着传男不传女最后还是将一生的技艺传给了自己闺女,在路边吃烧烤的天津小孩拿捏气势唱起京剧,以及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儿子在接下父亲的烧烤摊后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感谢导演的记录。
同类题材多了之后,新意就少了很多。当然,食材品类就那么多,切入点就非常重要了,可惜,此片没有太多新意,就连30分钟内都是各种堆砌。当然,宵夜江湖,烧烤为王。只不过,这第一集,很有充值的嫌疑,像是一部宣传片。
文案满分,镜头也很美味,更多关注“人”而非食物,所以美食的镜头感觉略少,解说不错,但是雷同性高了些,还不错吧 三星半
运镜更成熟
还行。
种草了炭烤猪心。
宵夜江湖人生
宵夜是尝味时间里最适合用“江湖”这个词的,虽然很接地气,但本片还是没做出多少“江湖”滋味。第一集是乐山,在四川也是美食高地的存在,不过再也不会有上世纪末那种宵夜的胜况了,那会车少,9点以后大马路中间平地起帐篷,一排排应急灯照亮整条大街,每顶透明大帐篷都人气满满、白烟袅袅,砂锅猪脚、小酥肉、油炸小串串配峨嵋雪健力宝,如果酸甜苦辣也是音符,这也是味道版的《笑傲江湖》了。
写长评的时候给了2.5分,到哈尔滨只能给1分了,那个老太太的菜确定是宵夜??
我这种美食纪录片看得比较少,像评论里说到的《人生一串》我其实都没看过,所以可能有点大惊小怪。看这个纪录片纯粹是因为我老板说我应该从里面汲取一点真实人物的质感。印象最深的是《长沙篇》里的一对闺蜜,一个女的她老公坐牢了,另一个女的被她老公家暴所以离婚了。本来两人都好多年没见了,一见面发现还是很亲近,于是干脆搭伙一起过日子,开了家热卤店,卖些卤猪脸之类的长沙廉价下酒菜。两个女人一起逛菜市场、一起摘菜切猪脸、一起应付深夜的食客,晚上熬夜开店,白天还要照顾各自的小孩,送小孩去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女人哄着孩子睡觉的画面,完全是一家人的感觉。然后她俩的口头禅是:越努力越幸运。不是幸福而是幸运,真的很绝。编剧自己坐在家里,永远想象不出这样真实有质感的女性形象女性关系(对比《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