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不同于雷马克的原著与1930版奥斯卡最佳影片触目惊心的表达内涵外,包裹着的有些虚无的笔触,2022版《西线无战事》直接、直观、直视地,重新刻画了一遍《西线无战事》这个普通士兵亲历时代、亲自写作和亲身经历的故事。
机枪子弹扫过地上匍匐的尸体好似死掉的牲口被戳了几下;士兵们层层堆叠像一袋袋粮食堆积在一起,等待运送;陌生面孔还没来得及认识的战友在面前随着一声巨响突然消失,紧接着贴到了墙上成为了一小块一小坨的“永久”血色墙饰;和自己共赴战场的挚友赤色眼底映衬着犹如蓝宝石一样的眼睛,异常美丽;挂在高树上仿佛已经卖出了一爪一蹄的白嫩猪仔样的新兵尸体;胸前钉着红色流动绶带的保罗·鲍曼走出地穴迎接享受了死亡前几分钟的和平......这些残酷的画面由平实的剪切搭配着折磨神经的配乐和音效反复贯穿于电影。可以说越是夸张,就越真实,这从字意语用,和现今成平日久的日常生活看起来,是非常矛盾的叙述,但在某些特殊的环境,尤其是在战争的背景下看,却再适合不过了。在这样一部可以说是描述战争“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的电影中,情节里无处不在散播的“平常”不断改变着叙事的焦点,从一位名叫海因里希的炮灰,到怀揣对战争崇高热情的主角保罗,到因为有着丧子切肤之痛高级和平谈判代表埃尔兹博格先生,再到渴望荣誉与鲜血同时又不喜欢丢脸的兴登堡......《西线无战事》引导我们关注这样一种和我们现在成平日久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恰如雷马克在原著扉页上的自白题句: “这个故事既不是一种指控,也不是一份忏悔,对那些与战争面对面的人来说,更不是一次冒险,它只是简单地试图叙述这样一代人的故事,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却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而现实往往更是一种更深沉的叙述,在经历了一战短短10余年,且更惨烈的二战10余年后将再次开打的刘易斯·迈尔斯通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和现如今东欧大陆正在打,并很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甚至动用核武的2022年版《西线无战事》中,主角总是非常悲催与凑巧地死在和平即将到来的前夕。在注定的毁灭命运总被安排在戏剧性的时刻发生前,保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如“从堑壕墙壁弹痕凹坑里,用勺子扣下战友的一小块放到饭盒中,带回国给他的妈妈,好让战友的亲属有些什么可以下葬”,与“被火焰喷射器烧伤侥幸活下来的士兵,不停地咳出一片片烧伤的肺叶,来不及戴防毒面具,不得已把脸插在满是老鼠、断肢和粪尿的泥水之中躲避快速蔓延的毒气”等日常事情的反复折磨,目睹着战友们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接二连三地死去,为了活命,几乎任何人都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存粹由求生意志驱动野兽,逐渐麻木不仁,丧失了自己......如此这样的一个自我判断不断溃烂、不停坍缩的不可逆过程,跟从-服从-执行-死亡,保罗的“冒险之旅”几乎就是一个从踌躇满志的新兵,变为默默无闻的阵亡统计表中一串数字的标准化流程。这种不自觉地的“人到物”的状态赋予了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就像故事中的大部分人和几乎所有观众对保罗的印象一样:他是一缕随时可以随风飘去的炮灰,可能有些无人在意的过去,却不会有美好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部有着很强时效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西线无战事》自然不会满足于只塑造存在主义式的人物。在这段毁灭之旅的尾声上,导演放置了另一个明显更年轻的儿童脸新兵收缴死去士兵铭牌(DOGTAG ) 的情节,结合开篇不久,保罗曾经作为一名刚到战场经过第一轮震撼教育洗礼的稚嫩新兵,也有一样的铭牌收集戏,从而形成命运的传继循环。把角色命运扩展至了一整个青年们的普遍层面,写人的命运同时,也描绘出无情残酷的时代。于此不难发现的是,开篇伊始的另一位默默无闻名叫海因里希的炮灰,他的军服在死后被扒下来,清洗缝补,辗转到了主角保罗手中,这是在新兵与保罗之前,主角保罗与默默无闻死去的海因里希形成的另一个命运的传继循环,悲惨结局的前置,两个循环的嵌套,当然在难以自觉自己注定毁灭的悲剧人物状态之外,又加上了悲剧预言的结构,从而有效增强了悲剧性。
如此这般循环的普遍性和封闭性,类似像是人正常生活中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常感”中,《西线无战事》更是叙述了另一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对比循环:想象中的应该和现实中的实际。可以看到,海因里希毫无意义地中成为巨大而苍白的伤亡数字之一,到保罗与同学们热血上头的狂热参战,梦想一朝打进巴黎,为祖国和皇帝建功立业,获得朝思梦想的姑娘们垂青;到战场后,为了推进战线区区几百米毫无意义的大量伤亡,与兴登堡们为了秩序利益和所谓更体面投降组织起来的荣耀战争和最后一次进攻......
大距离的想象与小距离的现实之对比,是视差上的区别,也是22版《西线无战事》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尺度。大屠杀历史学家劳尔·希尔博格(《浩劫》中接受采访的历史学家)在《欧洲犹太人的毁灭》中写到过:“必须牢记(种族灭绝)大多数参与者没有对犹太小孩开枪或者往毒气室里倾倒毒气......大多数官僚成员所做的只是起草备忘录、绘制蓝图、电话交谈。他们只要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能毁灭人类”。而齐格蒙特·鲍曼也在其著作《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提出过“道德盲视”的问题,可以简述为:意图和实际完成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行为与后果在认识上的不对等与不一致性,它能轻易否定建立在常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解,这些行为对于人类来说,很容易在意识中可以被界定为他人的行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外来意志无可指摘的工具罢了。体会到这层意味,坐在指挥室和大长桌后面推演几下沙盘预计要死几万人拿下这个阵地与按下核按钮的轻盈,与观看《拯救大兵瑞恩》,看着刀尖缓缓插入心脏的强烈不适与震撼,就有了明确的感觉差别,也正是距离间想象与现实的转换,让《西线无战事》中的着重描绘的水坑段落,最令人印象深刻。保罗为了你死我活的争斗把一名法国士兵捅的奄奄一息,怕对方发出声音引来敌军,随手抓起烂泥塞入对方口中试图让其速死,在情绪崩溃了一会之后,看到了对方因为呛血和污泥堵塞慢慢窒息将死之际,摄影机缓慢地两个推镜头正反打,逐渐靠近这名法国士兵和保罗,一番痛苦的挣扎过后,意识到自己与对方同作为人类的本质,保罗还是决定救人,清理对方嘴中污泥,用手帕帮他喝水,止血......可对方还是因为过重的伤势而死,盯着刚死的士兵,保罗难以置信的眼神中透漏着深深的悔恨和不甘,他翻出对方的信件记事本与照片,眼泪在满布发干污泥的脸上冲出泥痕,保罗同时也做着根本不可能的承诺:“你的家,你的妻子,我保证,我保证......” 战场中,一个人死了,就死在了保罗的面前,被保罗亲手杀死,这是一个事实的影像,没有任何象征意味,纯然是个影像,这期间或许有着想象中被杀与必须反杀的现实危险,可怖的真实罪行和悔恨的逃避想象,但如果将之视作“战争的死亡”,那么它的力量首先源于“真实”,其次就是近在咫尺的距离。
而当这样的距离拉得足够远、足够抽离、足够审视,就会变成开篇校长的训话,变成“我相信很快就能见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归来,你们将带着荣耀归剑入鞘,你们骄傲高挺的胸前会佩戴着铁十字勋章,但是不要搞错了,在最黑暗的时刻,在你们等待进攻之时,你们可能会心生疑虑,但这不是薄志弱行的时候,任何犹豫和迟疑都是对祖国的背叛!”可以说,22版《西线无战事》不同于30版与原著小说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入了这样两级距离的对比。那些三四百年时间内,疯狂欺压所有领国,现今为了几十年前“你这的地曾属于我的国”借口,悍然发动侵略,乃至都要都动用核武穷途末路的战争狂贼;那个要把所有XX人的血肉捆绑成一个钢铁長城,挑起新冷战,首战X终X、留X不留X,用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谎言野望,妄图奴役全人类,甚至不惜为此毁灭全人类的蠢坏笃財者,他们的狂妄、野心和面子,与1918年10月、与还有15分钟就和平了,但却依旧死在了前线堑壕中的保罗们的对比,才是最有时效性,最有价值的改变与表达......而保罗们死的那一天,是那样的一天,在那一天,整个前线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当所有的西线都无战事,就像所有的奥斯维辛都没有什么新闻一样,而每当再有穷兵黩武、野心膨胀、视生命如草芥,看人民如牲畜的僭主与郭贼再次开动战争机器,满足权力私欲时,或妄图点燃熊熊战火,以高贵之名行恶之实罪时,《西线无战事》都值得再次拿出来被阅读,被观看,并且铭记、警示。
一战的停战日是11月11日,尽管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在我们国家知道这个的应该不多。在我们这里这个日子叫光棍节,是一场全民的购物狂欢,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所谓的“西线没有新闻”,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去淘宝的李佳琦直播间买买买了。
2022版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野心之作。把一部一百年前进入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经典拍出花样并不容易,但新版没有让我失望,除了借用了原著的名字和剧中人的姓名以外基本和原著的关系已经不大。这部新作的野心极大,可以说是一战的百科全书,属于极少数成功的全景式战争片。
全景式战争片
战争片大致能分为三类。
一类是普通士兵的视角。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从海底出击》等等等等。这类影片类似于主题乐园,观众跟着士兵来“经历”战争。这类影片的质感好,可以填充进无穷无尽的细节,大多数能进入影史的战争片大多都是这一类。毫无疑问,老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是这一类型战争片的鼻祖。
还有一类是走高层路线,这类苏联人拍得多。这个类型中我唯一看得上的是德国人的《帝国的毁灭》,拍的是真好。当然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也绝对是杰作,只是库神实在有点玩世不恭,大概不会有人把这部作品当做战争片来看。我门国家这类作品也不少,常见于红色题材。在这类影片中,最典型的情节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喝着酒,吃着红烧肉,就做了一些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的伟大决定,颇有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只是战争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灰飞烟灭的恐怕不只是樯橹,所以国产战争片没人爱看。
第三类是最罕见的全景式战争片,高级将领+普通一兵,这是最难驾驭的。这个类型里杰作更少,我能想到的杰作大概只有法国人的《奠边府》和意大利人的《阿尔及尔之战》,都不太出名。2022版《西线无战事》也是这个类型,而且是杰作。
2022版的《西线无战》在尝试拍一部一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在两个半小时内想拍一部百科全书,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但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来拍,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是苏联《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这类缺乏质感的平庸之作。所以想成功取舍就很重要,一些地方要像冰山一样,漏出10%,然后让观众来脑补90%,这就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造成了口碑的两极分化。
吃——底层士兵拒绝非人化
《西线无战事》1930版是一个经典,他几乎提供了一个士兵视角的战争片模板。这类影片从训练开始,完成从死老百姓变成士兵的过程,然后观众跟着主角进行一段历险,经历战争,这几乎成为战争片的标准模式一直到今天。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战争片大多数是悲剧,喜剧版多半是“抗日神剧”,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战争片撕碎的一般都是“人性”,这个过程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拿敌人不当人,就像雷锋同志说的:“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敌人这种东西,那是怎么折腾他们都不过分的。但是有时候是你对敌人残酷无情,有的时候是敌人对你残酷无情,你拿别人不当人,就别怪别人也拿你不当人。时间久了,就是自己也不拿自己当人了,这就完成了第二步——对自己的非人化,《全金属外壳》是这一类型的典范。更经典的《现代启示录》直接完成了第三步,人退化成兽,最后变成远古邪神,被吸进了“The heart of darkness”。
《西线无战事》2022版非常敢干的一件事就是,士兵从来没有非人化,他们既没有对敌人非人化,也没有对自己非人化,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人,没有被战争改变。士兵们的生活并不围绕作战展开,而是围绕一件事——“吃”。影片中他们有空就吃,抓紧一切时间吃,从头吃到尾,最后为了吃丧了命。
吃是生存的必须,拿破仑说过:“An armymarcheson itsstomach.”如果不吃,人就死了,就不是人了。Paul第一次经历过恐怖的炮击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这是战友 Katczinsky给他的一点安慰。劫后余生的人并没有失去胃口,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吃。
原著中也有不少吃,印象最深的是Paul他们几个从司令部搞到了一头小猪,吃得不亦乐乎,由于肚子里太久没有油水吃完后拉得更加不亦乐乎。他们甚至还用肝肠和面包和法国姑娘换来了春宵一夜,没错,谁能拒绝肝肠呢?这些情节在新版电影里基本都被删掉了。我认为这也是成功的改编,在影片中最神圣的就是吃,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哪怕是女人。
新版中,在饱餐一顿法国大鹅后,Paul和Kat一起读家书。这封家书基本是一个德国版的报菜名,后方寄来四份香肠和猪油,几个蛋糕,酸菜和小牛香肠,一些鸡蛋和一罐李子酱,听的我都饿了。在这里,吃代表温暖的家,吃和家是一回事儿。
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场战斗中,Paul小队九死一生攻入了法军战壕,他们偶然间发现了法军厨房,马上置生死与度外,放下武器大快朵颐。战斗是为了什么?与其为了祖国,还不如说是为了吃,吃比祖国神圣多了,值得用生命争取。
在无人区,Paul手刃了一个法国士兵,他心怀愧疚。如何赎罪呢?吃的是没有了,那就喝吧,可惜只能给他喝混着泥巴和鲜血的脏水。
在激战过后,德军已经知道德皇已经退位,谈判正在进行,一切即将结束,士兵们陷入了疯狂。他们怎么庆祝呢?当然是吃。由于死人太多了,炊事兵得到的口粮远超士兵数量,因此每人分到了双份,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利。Tjaden终于失去了胃口,用餐具自杀了。在武器唾手可得的前线,他选择用餐具自杀,这是神圣的武器。他死后,他的双份口粮被另外一个人抢走了,只有有胃口的人才能生存。
不少观众对偷鹅的剧情失望,觉得德军这么干就不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了,是偷鸡摸狗的鬼子进村,但这恰恰说明了编剧和导演是高明的。如果真的是鬼子进村,哪还用得着偷鸡摸狗?如果是我进村了可不光要鹅,我还要花姑娘呢,刺刀一上,什么好东西都得交出来。Paul和Kat为什么不像鬼子一样拿枪去抢,而是选择偷,说明他们还是人,既没有把自己非人化,也没有把法国人非人化,还是用正常人的逻辑在思考。Kat被抓一路狂奔,Paul偷鹅被发现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只拿了两个鹅蛋。虽然他们他们是杀人如麻的百战精兵,但仍然是人,心中仍然有愧疚感,这是文明的象征
在法国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为了不让外甥饿死,偷面包被判刑5年。人若为了面包犯罪,那么有罪的是这个世界。在一战的残酷环境下,偷鹅是否有罪?人会饿,饿了要吃,德国人饿了,但他们没抢,他们偷,他们是正常的人,没有异化。但在法国农场主看来,德国贼当然有罪,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向德国小偷射击,只是枪法太差,最后Kat还是死在农场主儿子的猎枪下。德国小偷的该死之处不在于他们偷,而在于他们是德国人。农场主眼中德国人的命值不上一颗法国鹅蛋,他是异化的,而这是法国政府希望看到的,这是有系统的让他们异化。
如果人愿意为了鹅蛋而死,人命不如鹅蛋,有罪的是战争。
“you are what you eat.”顶层的非人化
西方有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吃,然后是够吃,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么他应该是洁净的,如果再高一点,才是营养均衡,才是好吃,如果再高一点,那就是新鲜,是稀有,是摆盘,是餐具。士兵对食物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能吃和够吃,卫生都是非常奢侈的。影片中士兵的手从来没干净过,吃东西基本都是用手抓,我甚至怀疑他们吃的到底是面包还是泥巴。士兵门手中唯一一次出现餐具也不是用来吃饭,而是自杀。
影片中军官的要求就直接拉满,要摆盘和餐具,讲究餐桌礼仪。影片中的众多转场镜头都是通过食物进行的,高级军官的几次出场让人印象深刻。军官们的用餐时间和士兵们正好相反,士兵们是经历战斗后,劫后余生吃,而军官们恰恰是在进行决定上千万人命运的谈判之前吃。
吃一半的早餐。军官第一次集体亮相是在早餐餐桌上,雪白的瓷器和丰富的早餐和前线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看得我都饿了。但是福熙元帅不让他们吃完,直接要求谈判,法国人并不想让德国人吃。
福熙元帅的面包。在德皇退位后,福熙元帅拿起了一个牛角包咬了一口,很嫌弃的让侍者也来尝尝,并不是当天新烤的。然后德法双方开始谈判,法国人这边放着一盘并不新鲜的牛角包,而德国人面前什么都没有。双方开始谈判,Erzberger描绘了德国战败的可怕后果,德国兵甚至没有车带他们回家,逃兵会在乡间游荡,平民将面临饥荒和无政府的混乱。胜利者在关心牛角包是不是新烤的,而失败者无权祈求公平,他们只能饿死。这样的后果是法国将在20年后将自取其辱。
将军最后的晚餐。全片中最有意思的是德国将军的晚餐,这一餐颇有点最后的晚餐的味道。既然是最后的晚餐,那就一定和《圣经》有关。将军吃的是鹌鹑,鹌鹑是圣经中重要的食物。《出埃及记》中,摩西带着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一年后,民众在荒野中只有上帝降下的吗哪吃,他们开始思念埃及的美食,一些人甚至想重返埃及,完全忘记在埃及受的苦而祈求上帝拯救。上帝在愤怒中降下许多鹌鹑,在以色列人吃鹌鹑的时候,“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
上帝的愤怒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以色列人对神的信心不足,而且他们贪得无厌。在《西线无战事》2022版中,将军对战争已经丧失信心,把一切责任推给社会民主党。另一方面,将军的伙食和前线士兵的伙食形成鲜明对比,而他甚至把吃不完的肉喂狗,把喝剩一点的红酒泼在地上,这是贪婪。将军犯了和以色列人一样的罪,上臂必将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他”。只是在这之前,他要拉上士兵垫背。
一战和现代性
一战对普通士兵最大的震撼是残酷的战壕战和巨大的伤亡。这种伤亡的规模是以人口比例来计的,完全超出了之前人们对战争的认知。现代战争中部队一般伤亡率达到20%就会有失去战斗力的危险,30%则是全世界军队公认的伤亡率界限,超过30%,仗就没法打了。在主要参战国中,法国战争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4.29%,英国是2.19%,德国是3.82%,奥斯曼土耳其甚至高达13.72%。注意这是总人口,如果把分母换成适龄参军人口的话这个比例就高得吓人。简单的计算,扣除女性,老人和小孩后,适龄人口中的死亡率+伤残率轻轻松松上10%,可以说欧洲的一代人都打废了,一战中的伤亡率甚至高过二战(德国除外)。有一种说法是二战后大英帝国的迅速衰落是因为高级人才储备不足,那么人才都去哪儿了呢?他们都挂在一战德国人的铁丝网上。战争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认为,新技术一定带来的是战争的速战速决,但谁都没想到战争居然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并且让各个参战国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所以一战和以前战争的根本不同在于技术的不同,新技术带来更大的恐惧,这是一场现代战争,这个现代的意思是理性主义和效率主义。一战中已经能看到很多现代武器的基本雏形,杀人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一战前,陆军唯一能称得上技术装备的就是大炮了,一战中炮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说,依托铁路和公路的快速补给和军队调动让战争规模迅速扩大,机枪、火焰喷射器,飞机,毒气,坦克的运用给士兵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对于一战中的士兵来说,他们在体验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前先体会到的是科技带来的死亡,洗衣机的发明晚过机关枪不少。尽管从古至今,军事技术一直是战争的核心之一,但从一战开始后,技术开始成为军事力量的绝对核心,远远胜过人的因素。如果说古代还在比拼谁的士兵更强壮,更勇敢,更有纪律,一战后的现代战争则比的是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谁的工业更发达,谁的技术更先进,人的价值在这台巨大的机器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争是什么?在顶层眼中,战争是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孙武说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对普通的士兵来说,战争是实现阶级跃迁的手段,是所谓的“光荣之路”。如果说一战之前普通士兵还有光荣的话,一战和以后的战争士兵能获得的光荣则微乎其微。
无论是《西线无战事》的小说,还是1930版本电影,其实都没有对技术进步的的探讨。老版本《西线无战事》中,技术给士兵带来的震撼仅仅在于“弹震症”和毒气。对于炮击,步兵只要是学会了听炮弹的声音,快速跑到掩体里,炮兵就没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有在进入没有任何掩体的无人区,炮兵才是极端致命的,但也并不比机枪致命多少。毒气则更多是一种折磨,并不致命。而其他新兴的武器装备比如坦克、火焰喷射器等等则根本没有出现,更不用说其他现代性的讨论。一个一战经典影片,却不讨论现代性,多少是有点遗憾的。
2022版《西线无战事》探讨了很多现代性,既讨论了现代性,也是一首过去时代的挽歌。《西线无战事》(2022)出现了毒气、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其中很多细节并不真实,但是在现代性的探讨上却恰到好处,很多人认为这是败笔,但我觉得恰恰是此片改编的成功之处。
毒气的运用。毒气是一战中的一个壮举,他是随着化学工业而产生的,最早是化肥和农药的副产品。在用化肥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之前,人类先学会了用毒气互相消灭。毒气是理想的武器,杀人与无形。但其实一战中的毒气远没有现在这么厉害,最早的毒气是氯气,有色又有味,根本做不到“杀人于无形”,很容易被发现,其作用也是简单地感染呼吸道引起中毒,对裸露的皮肤没什么效果。即使最后发展到了芥子气,致死率仍然很低,其主要作用是让敌方丧失战斗力,而非立即死亡。即使到了今天,化学武器仍然很难马上致死。美军的化学武器训练学校里面有一项训练科目就是为了克服士兵对化学武器的恐怖,训练过程是在一间密封的屋子里投放少量化学武器样本,士兵们在不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入。在喊完规定口号,回答教官问题后可以戴上防毒面具,在达到规定时间后可以离开房间。过程当然是不舒服的,但是训练也明确地告知士兵,只要按照训练来,化学武器也没有那么可怕。当然,这种训练只是针对伊拉克这种不发达国家的化学武器,五常这种大流氓大概率是有无色无味,真的能“杀人于无形”的大杀器的,比如说毛子在莫斯科剧院中对付车臣恐怖分子(和人质)的那种。
所以回到《西线无战事》2022版,那一屋子由于“过早的摘掉了防毒面具”而被团灭的少年动员兵显然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今天的战争中,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在面对这样的武器时,个人的勇敢、爱国情操、训练和装备水平,都是没什么用的,士兵们除了死亡什么也得不到,尤其是宣传中所谓的荣耀。
坦克的运用。影片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坦克,德军的表现仿佛第一次见到坦克一样惊慌失措。实际上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1916年就投入了战场,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德国人迅速发现用平射炮可以轻易地击毁这些铁甲怪物。而影片中的时间已经是1918年,德军已经不太会对坦克大惊小怪,也正如影片中表现的,几个老兵用手榴弹轻易地收拾了法军坦克。但是在情绪上,德国士兵面对坦克时的惊慌正是面对现代性的惊慌,人的价值是不值一提的。坦克仿佛滚滚而来的现代性,压死每个妄图螳臂当车的小歹徒。
火焰喷射器。火焰喷射器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看起来非常吓人。死并不可怕,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死的过程非常可怕。在所有死法中,被烧死可能是最痛苦的一种死法,所以大家都非常憎恨火焰喷射器。在一战中,双方抓到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都不会留俘虏,直接就地枪决。但是与它可怕的外表不同,一战时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只有几米,和步枪的射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此外储油罐是易燃易爆品,一旦被击中就会爆炸,不但喷火兵会马上置身火海,就是周围的人也很难幸免,所以一般是优先攻击目标,因此喷火兵的阵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兵种。综合起来,喷火兵的作用更多是给敌人精神压力,而非实际对敌人的杀伤。在《西线无战事》(2022)中,法国喷火兵的出场非常吓人,产生了一种“人间地狱”的戏剧效果,但只拍了“贼吃肉”,并没拍“贼挨打”,在影片中的作用也更多地是吓唬观众。
火焰喷射器也是一种现代性武器,如果能吓住一个士兵,让他PTSD而丧失战斗力,那和直接打残他有什么区别呢?效果是一样的。在一战中这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或者即使很严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我极其迫切的想看《巴比伦柏林》第四季的原因。但是用现代视角再看这个问题就有意思多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患上了PTSD?是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的路边炸弹更厉害,还是这些路边炸弹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厉害?这其实是很难比较清楚的的,甚至如果只看媒体报道,那么无疑是后者更厉害。
所以在我看来,《西线无战事》(2022版)在小说和电影(1930版)玉珠在前的情况下很好的做了创新。他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即10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拍《西线无战事》,为什么还要看《西线无战事》。雷马克和1930年电影的主创们或许是一战的亲历者,对他们来说现代来的太突然,他们还不能很平静的面对这种变化,但是一百年后,已经进入后现代的观众,再从现代性的视角看这个故事,感受已经和1930年完全不同了。
总体战——平民参政(军)和贵族的退场
小说中一个段落是身心俱疲的士兵从前线回家休假,结果发现后方的人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依然沉浸在德国即将迎来胜利的幻想中,而最了解实际情况的士兵显得像个局外人,最后中断休假提前归队。1930版中这是重要的情节,但是2022版中则删掉了这一段落。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败笔,因为新版中年轻的士兵入伍已经是1917年,战争已经进行了近3年,而学生和老师们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士兵领取的制服甚至是从上一波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是比原著更加讽刺的情节。
普通人而非贵族参军,进而参政议政,其实是非常非常现代的概念。征兵制,而非募兵制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一起出现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队改革让法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全民武装动员能力的国家,这已经是1800年左右拿破仑时代的事情了,到一战爆发不过百年。一战德国总参谋部把法国人搞出来的民族国家和动员机制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鲁登道夫的《总体战》。鲁登道夫名声不太好,总是以“战争狂人”的形象出现,但“战争狂人”显然是低估了他老人家的水平,如果追根溯源计划经济,那么他显然可以称得上是计划经济之父。所谓总体战,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包括通过宣传手段动员所有的人,并且通过国家机器控制一切经济资源,使其服务于战争这一最终目标。听起来确实有点疯狂,按照《总体战》的设想,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战争,但有些国家确实就是为了这样的目标存在的,比如苏联。苏联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所以苏联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他是一个国际性组织。那么如何解放全人类呢?不管苏联怎么说,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想通过军事手段,所以苏联整个国家的计划经济体系基本是围绕军事展开的,最后终于拖垮了自己。一直到1990年苏联解体,苏联的国家战略实际上也有脱离开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给鲁登道夫扣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应该也不过分。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有一个情节,就是入伍新兵的军服其实是从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个情节并不真实,一战时并没有出现过军服重复利用的情况,但是军服质量迅速下降倒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改编,他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总体战”和计划经济。一战的残酷并不仅仅体现在高的离谱的杀戮效率,也体现在对一切国家资源的迅速榨干,这样的战争即使打赢了,胜利者从失败者身上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最后只能迎来一个双输的结果,胜利者输一次,败者输两次。就像影片中Matthias Erzberger的扮演者Daniel Brühl说的:“We Germans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war.”德法两国在一战之后都有深刻的反思。法国人妄图建立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让进攻者知难而退,而德国人则考虑如何速战速决,最后发明了闪击战。
鲁登道夫虽然堪称战争天才,但他并不是容克出身,只是一个农家子弟,并不属于著名的普鲁士军官团,所以在他的《总体战》设想中没有给贵族们留下位置。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动员是让每个男人都作为士兵上前线,每个女人进入工厂从事生产,即使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生产的老人和小孩也要省吃俭用把一切物资送到前线去,全民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而以前,这都是贵族老爷的事情。既然现在全民承担了贵族老爷的义务,那么贵族老爷们就没什么用了,他们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本的高层故事线我还是很喜欢的。作为谈判代表的Matthias Erzberger并非德国贵族,他的父亲属于普通小市民,干过邮递员和裁缝,他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而非出身才当上德国副总理的,影片中强调了他奇怪的南德口音。影片中军官代表贵族,而士兵和文官代表平民,平民们想要和平,军官们却明知战争没有希望却为了“荣耀”不肯投降。这里的军官不限于德国军官,法国的福熙元帅最为死硬,好大喜功,一定要把战败的德国往死里搞,结果就是搞出了一个二战,正中鲁登道夫的下怀——“和平只是两次大战的间隙”。
影片中德国上将和他的副官聊起了战后的打算,将军作为典型的普鲁士军官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他无法想象没有军队和战争的生活,他要和帝国一起走向毁灭。下令挺火的兴登堡元帅就是一个这种典型的德国军官,他一生中在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理前没有一件军服以外的衣服,没有读过一本和军事无关的书,并且以此为自豪。而他的副官显然不是普鲁士军官团的人,他是一个马具匠人的儿子,战后可以去做生意。而我们知道战后是汽车和飞机的时代,马具和普鲁士贵族一样都将被现代性碾压的粉碎。
人类工业科技首次最辉煌的绽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我们用绞肉机发射的子弹拧碎同类的血肉,我们用铁皮机器的炮弹轰击同类的头颅,我们用喷火枪带着浓重的汽油味将同类的皮肤烤成黑色的焦油。
如果我们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不说政治,不说历史,不说长辈的恩恩怨怨。
也许会发现,我们喜欢听同一个风格的歌曲,喜欢聊同一个类型的姑娘,喜欢吃同一个口味的饭菜,喜欢喝同一个牌子的啤酒。
因为,我们都曾是十月怀胎的婴儿,都由母亲挣扎着把我们带到世上,我们都有过快乐的童年,也有过青春期的迷茫。我们都是儿子,是丈夫,是某个可爱小孩或者可爱小猫的父亲。我们都是人,活生生的,脆弱的,会连纸划破手指都会痛的叫的——人。
忽然硝烟漫过,他站在我的面前,手里拿着枪,后面的声音尖叫着让我们恨对方,让我们要杀死对方。我能从他的大眼睛里看到惊恐与迷茫,我知道我也一样。当我的喉咙还没发出呼喊……
“哄!!!"炮弹落下,血和肉混着泥像雨一样落下来。我和他的残肢交杂在一起。这时,没有人记得我们曾是婴儿,我们曾是少年,我们曾有过各自本该美好的人生。
所以,他们也许夜郎自大,他们也许数典忘祖,但除非他们拿刀架上我的脖子,否则这些都不能成为我要杀死他们的理由。
愿东线也无战事。
导演到底在拍啥?原著出彩的地方几乎全部都删了,倒是保留了一点类似“可以用勺子把他们从战壕的墙上刮下来,葬在饭盒里。”这种无关紧要的台词。但是战前训练、无休止的炮击蹲战壕、众人讨论战争的原因、主角回家探亲这些全部都一点没有,这些展现原著核心精神的情节为什么删的干干净净?反倒是加了双方高层谈判这一支线,完全是喧宾夺主。
作为一部一战题材的电影,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男主在战壕里呆超过半个小时了吗?一年多战场时光居然直接一笔带过,直接跳到停战前三天,那人物内心的变化与对战争的反思又如何体现?在后方休假的片段占了大量时间,但是完全是流水账,没有任何讨论和反思环节,所以你反战到底反在哪了?表现战争的残酷难道国产主旋律没有吗?表现一下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就是反战了吗?
导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拍什么,故弄玄虚弄腹黑高层私自进攻、督战队这种莫名其妙的剧情不仅挤占了主线,影响全片的节奏,在表现电影主旨上也没有任何作用。
很多地方改编的也很离谱,比如厨子偷鹅,原著是从德军司令部偷,本身是一个老兵油子的形象,得手之后颇有小孩子恶作剧的感觉;本片改成了从法国农户偷,这不是纯纯鬼子进村,一下就变成了侵略者的形象,那你被农户小孩打死不是活该吗?
所以到底拍了个啥?居然还这么多人吹?被90多年前的1930版全面碾压。一个原本十分的剧本,你改来改去改成六分,那我只能给你打四分,因为编剧做的完全是反向的努力,让一个原本相当讽刺和思辨的小说变成了流于形式的zzzq。即使剧本还没差到完全不能看,但是依然是非常失败的改编。
听到“为皇帝,国家,民族而战”,德国年轻人狂热的失去理性,在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皇帝退位了(德皇出逃海外)、国家覆灭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垮台)、民族分裂了(战败后失去大片领土和人口),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之后,德国人为何而战呢?
相比百花齐放的二战电影,一战搬上大荧幕的少之又少。映像里最近一次看一战电影还是两年前的《1917》。比这更早的,还有1930、1979版的《西线无战事》《战马》《帕斯尚尔战役》《红男爵》《空战英豪》《奇袭60阵地》《他们已不再变老》《漫长的婚约》等等,《西线无战事》应该算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翘楚之作。
相比老版,新版没有完全依照原著小说,除了标题和几个角色的名字之外,做了不小的改动,其实更像是同人作品。
抛开大改原著不谈,单纯从电影拍摄的艺术角度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可以的。看了新版之后觉得,视觉效果和表演都很好,作为军事爱好者,服装道具布景也找不出明显问题,可以算的上是一部佳作。
但我觉得问题是缺乏角色发展和故事性,主人公的心理转变还是太生硬了。考虑到前几部佳作珠玉在前,这本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部分。
一战影视作品少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一战血腥惨烈,伤亡巨大,打破了民众心中对战争的美好幻想,但是并没有好结果,只是一个“20年的休战协定”——德国又卷土重来,发动了更血腥更惨烈的二战。因此人们选择了遗忘。
一战之前欧洲的战争,比如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等,主要特点是:以运动战为主,战役持续时间不长,受到武器性能低劣和中世纪骑士精神残余的影响,战斗也不是特别惨烈,更没有进入总动员体制。所以,对欧洲的民众来说,战争是“美好的史诗”,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茶余饭后的好谈资。(很不幸,对于今天经历了70多年和平的人们来说,这种思想仍然存在)
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一战爆发后德国民众纷纷团结在本国的旗帜下,以极高的爱国热情投入战争,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史上的超级flag)。但事与愿违,军事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武器更大的杀伤力,堑壕、碉堡、铁丝网、机枪、火炮、飞机、坦克、毒气变成了所有普通士兵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靥。上述武器给与了战争双方尤其是防守方巨大的优势,攻克敌方阵地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比如小国比利时修建的列日要塞抵挡了德国皇太子率领的德军主力整整12天)。运动战只持续了几个月,马恩河战役后,一战由运动战开始转变为持续4年的血腥阵地战。
阵地战,战线基本稳定,缺乏观赏性,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谋略与机动,主要是两军掘壕固守,大部分时间在对峙,用冷枪和炮击骚扰对方(例如前几个月的俄乌战争,被戏称为“垃圾时间”)。对峙期间士兵的生活很糟糕。西欧多雨,战壕很快变成令人发狂的烂泥水沟,士兵需要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和战斗,闲暇时间需要舀水,灭鼠,维护战壕,修理铁丝网等,还要时刻警惕敌军冷枪冷炮甚至侦察兵的袭扰。几个月下来,基本变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目光呆滞,患上战壕足、营养不良、痢疾、伤寒、霍乱之类的常见病。
少数时间需要战斗,那更惨了。你需要在炮火掩护下冲锋,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穿过坑坑洼洼的“无人区”去进攻敌人,一出己方掩体就被早就设定好射击诸元的机枪火炮收割,子弹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砸在狭窄的进攻地域上,许多士兵被炸成碎片抛上天空,或者火光一闪之后就化作血雾消失在烟尘中。运气好些的冲到敌人阵地附近,又要面对铁丝网、地雷、步枪机枪直射火力的重重拦阻,又有无数人倒下。运气再好些冲进了战壕,还有更残酷的白刃战等着。有刺刀的用刺刀,没有的用工兵铲、钢盔、石头木棍、拳头甚至是牙齿,白刃战的伤亡率在30%以上。就算今天各路神仙保佑没死,侥幸拿下了敌人战壕,回头望望身边所剩无几的战友,想稍作休息,保不齐敌人就引爆了壕沟里预埋的炸药,连人带沟一并夷为平地然后撤退了,或者在毒气和炮火掩护下对立足未稳的你发起反击。经历上述全部这些都没事,那恭喜你拿下了第一道战壕,可以晋升为班长再发个小勋章了。之后去打第二、三、四道.......似乎无穷无尽战壕与防线等着你,就如一台绞肉机般吞噬着年轻的生命。而这,只不过是4年战争里平凡无奇的一天罢了。
阵地战需要足够的兵力填充战线、补充伤亡,所以各国放宽征兵标准开始总动员,战争不再是职业军人在异国他乡的战斗,不再是新闻里的图片,电影里的视频,它由此影响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一些不想打仗、不适合打仗的青年加入了战场,他们亲身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幸存下的人把记忆带回了本国让更多人知道,引发了战后的反战思潮。
相比之下,二战爆发前的西欧普遍厌战,因此英法的绥靖政策有了极大的民意基础。在德军挺进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强占苏台德区时都选择了退让,安抚德国。在德军主力调往东线闪击波兰后甚至不敢在兵力空虚的西线发起进攻,史称"静坐战争",与一战前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下面简要梳理一下一战的过程,分成施利芬计划与德军进攻、战事僵持、美国参战、1917年英法攻势、1918年德国最后的进攻、协约国反攻六个阶段。
德国发动一战,本质上是后发强国挑战旧的、对自己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他们自己称为“寻找阳光下的地盘”。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分裂,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归于一统,统一后的德国借工业革命的东风,逐步成为世界大国。但是世界已被英法等旧列强瓜分完毕,面对世界霸主的打压,德国决定通过战争击败英法,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依靠更狂热的民族情绪,更多的军事投入,更多更优秀的士兵,更强的工业实力,更先进的武器,通过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击败英法(既施里芬计划)
可以看出法德的综合国力已经有较大差距了,这也是德军意图速战速决的底气。
因此如果欧洲格局保持1890年代初乃至1900年代的情况:法国和比利时孱弱,俄国反应迟缓,英国欠缺大陆能力,那么施里芬计划仍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但是施里芬计划失败了,主要原因是:
1、减少了西线右翼德军的兵力(由180万减少到140万)。一战开始后,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过于谨慎,加强了德法、德俄边境这两个方向的兵力,没有尽可能集中兵力于西线的右翼用于包抄法军。
2、忽视英国的存在及影响。施里芬计划制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英国参战,毕竟英德真正交恶是1909年之后的事情。由于此计划需要经过比利时去攻击法国,而比利时的地理位置对于英国的国防来说是非常重要。英国害怕德国占领比利时后,会很容易渡过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加上1907年的三国协约早已签订,英国便派远征军以协助法国。而该计划设想英国远征军的人数最多不超过十万人,并且英国会因远征军在设想中的西线战役中与法军一起被全歼而被迫退出战争。但这时的英国陆军已经有了较大的实力提升,不再是那支在布尔战争中灰头土脸的军队了。
3、低估了法国的实力。法国本身的动员能力在1914年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们能够动员62个师,占全国适龄人口的80%(德国只有不到50%,约90个师)。
4、德国步兵在长途奔袭后疲惫不堪,无力战斗。一战时期没有机械化行军,右翼大迂回的步兵靠双腿长途跋涉到达巴黎附近时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法军正是趁此机会反攻,击败德军。 据一位法国目击者说,德军士兵到达马恩河北岸附近时,“许多人倒在地上,疲惫不堪,只是迷迷糊糊地嘀咕着:‘30英里!30英里!’别的累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5、当时的战争技术水准使得防守优于攻击,于是进攻方只能夺取一些土地,却无法迫使任何敌对的强国退出战争,甚至连比利时也奈何不了(小国比利时的列日要塞阻挡了德国皇太子率领的德军主力整整12天),因而当德国费时费力攻占比利时后,法国已经完成动员,加上外力的帮助,法国未被迅速击溃,而此时俄国铁路系统已较计划制定时完善,总动员令亦已完成,故施里芬计划完全失败。
接着,双方爆发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受限于运输等因素,双方平分秋色。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随后双方再爆发第一次伊普尔战役(1914.10.19-11.22),由于英军强烈抵抗和法国快速驰援,成功挡下德军的重击,德军无法取得重大成果、英法联军亦也缺乏力量推进,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春季,法国和英国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方战线,发动香槟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双方大量伤亡,但战事仍然胶着。当中,俄国曾允诺至少派遣50万人到法国,但直到1916年只派了1.6万名新兵。导致双方战事僵持局面未能改变。
1916年2月,德军主力在凡尔登战役中袭击了法国的防御阵地,一直持续到1916年12月。德军在战役初期取得了进展,但随后法国的反击使得德军最后失败。双方的伤亡人数从70万人到97.5万不等。凡尔登战役成为法国决心和自我牺牲的象征,也是一战西线战场的转折点。
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役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15年5月1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从美国出发到英国,尽管德国已经宣布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把所有英国的船只都击沉,然而由于卢西塔尼亚号的航速较高,没有人认为它能被德国的潜艇追上。在5月7日,德国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并用鱼雷将其击沉,由于邮轮上大部分的乘客为美国人,激起了美国人民的反德情绪。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艘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战争后割让给美国的失地,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除了香槟山战役以外并无进展,引起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法军再次发起第二次凡尔登战役和拉马尔迈松战役两场攻势并取胜。而英军则发起帕森达勒战役和康布雷战役,但伤亡惨重并无取得任何大进展,仍然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12月,同盟国与俄国签署了停战协议,从而使得西线获得了大量的德军部队。随着东方战线的瓦解,战争的结果将在西线决定。同盟国知道他们无法进行持久战,但他们对最终的攻势寄予厚望。此外,双方都越来越害怕欧洲的社会动荡和革命,双方都急切地寻求决定性的胜利。1917年,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在德国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他妻子在比利时的兄弟作为中间人,秘密尝试与乔治·克列孟梭进行单独的和平谈判。当谈判失败时,他的企图被德国发现,导致了一场外交灾难。
鲁登道夫与兴登堡认为德军在战争中的胜利机会为在1918年春季发动一个决定性的攻势。1918年3月3日,东线因为《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而停战,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退出了战争,这使德军可腾出33个师布署到西线。德军在西线上有了兵力的优势,以192个师来对抗联军178个师,其调来的部队也因为长时间的休息而实力完整。鲁登道夫从部队中选出各个战斗经验较丰富的单位重新训练,组成许多素质较高的突击队,作为此攻势的攻击主力。联军方面,依旧缺少一个统一指挥机关,英法两军也因为历经长期的耗损,无论是士气还是人力皆不足,而参战不久的美军也尚未具有战斗的能力。
鲁登道夫的进攻战略为将英军与法军分离,突破联军防线后逼使前者退却到海峡港口,将其歼灭。这场攻势将结合新式的突击战术、地面攻击机、坦克和仔细策划过的炮击行动,其中后者还包括使用毒气攻击。3月21日,德军发动5次主要进攻的第1次。德军春季攻势的第一阶段麦克尔作战非常成功,几乎要将联军部队分割,并在头8天内挺进了65公里,战线也西移了100公里,是自1914年马恩河战役失败后以来,第一次让巴黎再度暴露在德军炮击距离内。因于这次的攻势,联军终于整合出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费迪南·福煦将军被任命为法国境内全部联军的总指挥,整合过的联军更能应对德军的进攻,将局势逐渐转为消耗战。
1918年7月,法军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初期的第四次香槟战役决定性的挡住德军进攻,接着福煦对马恩河突出部上的德军发动攻势,并在8月将其消除。两天后,再发动了第二波攻势,一路挺进到亚眠北部。此次攻击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军作先锋,以英法为主力,再加上600辆战车与800架飞机的支援,最终联军获得决定性的成功,兴登堡因此说8月8日是"德国陆军最黑暗的日子”。
德军人力已因为长达四年的战争而枯竭,国家本身也累积巨大的社会与经济压力。联军以216个师对付德军兵员不足的197个师,1918年8月至11月间,协约国发动“百日攻势”,德军损失15万人,成为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开始大批向联军投降。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荡加剧,1918年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净”。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不死心,意图利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在联军突破德军防线的不久,马克斯冯巴登亲王于10月被任命为德国总理以进行和平谈判。由于鲁登道夫拒绝和谈,他被迫下台并逃到了瑞典。战斗仍在继续,当德军撤退时,11月9日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后则于11月10日流亡荷兰。很快德国新政府与联军签署了停战协定,并在11月11日全面停火,一战结束。
战争刚开始时,英国使用一种由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通讯战壕连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至关重要,一般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仅在清晨和傍晚进入战壕。70米至100米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轰炸或炮击,部队撤到这里。300米至500米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尝试反击并夺回。炮火得到改善后,这种战壕迅速地过时。在某些前线特定地区,支援战壕的功能演变为吸引火力,这样前方战壕和预备战壕就不会遭受更大破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将支援战壕点上火,看上去像是有人。
在前方战壕后面几千米,通常有两个部分完成的战壕,在前方士兵撤退时用到。德国人经常挖多余的战壕系统: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挖了两个完整的战壕系统,相距1公里,在1公里之后还有一个部分完成的第三个战壕系统。多个系统使协约国军不可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如果第一个战壕系统的一部分被敌军占领,防守方会从第二个系统挖一条通道到第一个系统中没有被占领的部分。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建造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且空气流通。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米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纵射。英国人最后也采用了相似的工事,但德国于1918年发动春季攻势时,还没来得及完成。这次攻势证明,即使攻势完成,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壕沟并非笔直,而呈锯齿型。当敌人从侧翼进攻时可以保护里面的步兵,防止所有部队暴露在敌军火力下,挡住炮弹破片的飞行。但这也意味着一名士兵无法看到在壕沟里十米以外的东西。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背墙。背墙防止士兵们的后背被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地面通常会铺上木板。
士兵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上下出入。
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头部的同时观察到战壕外,壕沟的胸墙有一些射孔。射孔简单到只是沙袋中的一个缺口,也可以使用钢板加固来保护士兵。为了击穿射孔,德军狙击手使用了穿甲子弹。还有一种观察战壕外部的方法便是潜望镜,它最简单的形式是一根木棍与两片镜子。
1. 百科词条
2.《一战史》,约翰·基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利德尔·哈特
4.《施里芬计划:解析与史料》,Michael Epkenhans,Hans Ehlert ,Gerhard Groß
5.《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 A·J·P·泰勒
6.《步兵战术学》,李洪程
7.《民兵干部手册》,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
如果1930年12月5日那天,在柏林放映的是今天这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戈培尔大概不会那么丧心病狂的在剧院里放老鼠,作者雷马克之后也不会被开除德国国籍。
毕竟,在电影的原创剧情里,德国财政部长马蒂亚斯珍视战士生命,忍辱负重极力促成协议签署,如果不是法国元帅福煦在谈判桌上的刁难,双方本来能早一点签署协议,包括主角在内的诸多士兵就不用白白送死。
而那位最后一分钟发起冲锋的德国将军,则更是导演虚构出来的人物。事实上,一战中因为拒绝传递停战命令而臭名昭著的反而是美国远征军的约翰·潘兴将军,由于他没有指示手下暂停进攻行动,11月11日停战当天有将近11,000名士兵在战场上或死或伤。
所以你看,这样一部与原著相去甚远的改编作品,有什么值得让纳粹们紧张的地方呢。只要你树立起一个具体的靶子,所谓的“反战”便很容易就陷入针对个体的讨论中,并隐含了野心家们所钟爱的暗示:如果换成不同的政客,不同的指挥官,结果似乎就有可能不同。
而这一点,就是原著与电影最大的不同。
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对此有极深的印象,小说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却从未指明主角们参与的是哪场战役,也没提及过任何高层人士的姓名,更不曾探讨过任何战略战术,甚至连“英国兵”、“法国人”这样的字眼通篇也就出现过十来次而已。故事始终围绕主人公保罗和他所处连队的这些普通士兵展开,以一种极其纯粹的,最底层的视角展示着战场上的残酷。
整部小说里,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本身。
正是这种没有具体目标,近乎将战争作为抽象概念进行批判的手法,让《西线》从诞生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仍然位居世界反战作品的“伟大”之列;正是因为雷马克几乎没有指名道姓,才使得“战争”本身的恐怖、肮脏体现得更加纯粹,批判的力度更加猛烈。任何人在这部作品面前都不再能利用国别、民族、信仰、政治倾向、意识形态等等常见的方式去美化战争。
而电影,却似乎在任何方面都削减着这种残酷性。
我举几个个人认为最明显的例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注:以下文字的引用部份均来自于原著,后续不再重复说明
……而我们却骨瘦如柴,饿得要命。我们吃得太差。食物里过剩的代用品吃得我们生病。德国的工厂主成了富翁——我们的肠子却忍受着痢疾的折磨。茅坑里始终蹲满了人——祖国的人真该来看看这一张张灰黄的、可怜的、顺从的脸,一副副佝偻的样子。绞痛正从他们体内榨出血,而他们,顶多用疼得抽搐扭歪的嘴苦笑着说:“根本没必要提上裤子——”
与坦克碾过战壕,履带下血肉迸裂的画面相比,“饥饿”恐怕是战场上更加阴沉的底色。
小说开篇第一节就围绕前线士兵与炊事员因为分饭问题产生争执的情节,赤裸裸的向观众展示了战场上一顿饱饭的价值。当时主角所在连队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150人只回来了80人,而炊事员却是按原人数准备的物资。发现这一点后战士们兴奋异常,没人再去为死去或躺在医院中的战友哀伤,反而都催促炊事员把配额发完——因为这意味着每人可以分到双份,包括食物和烟。
“他们要么躺在野战医院,要么合葬在了战场。今天,就不用你招呼了!”
……加登喜形于色:“老天,什么叫走运!这些全归咱们了!人人有份儿——等等——没错,每人正好双份儿!”
这种老兵身上务实到近乎荒诞的作风,本是要体现战场上的残酷,但是到了电影中却成了卡特谴责炊事员思想僵化不知体恤士兵疾苦的愤怒,两种意味迥然相异,我们不去比较谁更高明,但总之,你绝无法从后者中体会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士兵对饥饿的恐慌。
……吃饱的价值相当于一条坚固的掩蔽壕。我们之所以贪吃,是因为吃饱能救命。
或许是因为难以拍出抓人眼球的画面的缘故,电影对这种战场更深沉阴暗的底色无意细究。即便他们突入敌军战线后也会就地扫荡桌上的残羹剩饭,也会偷鹅之后躲在仓库里大快朵颐,但依然,你恐怕很难能从这些眼神清亮,发型考究,肤色红润,面颊饱满的士兵身上感受到原著中那种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饥饿感”。
也正因为此,电影中米勒和农家姑娘发生艳遇的那场戏就显得更加莫名其妙。三位姑娘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同意米勒跟她们走?是出于恐惧?还是一见钟情?其实都不是。书中对这场艳遇背后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饥饿二字。
和大兵春宵一度之后可以换来几顿饱饭。所以三位姑娘几乎立刻就和他们达成了“协议”。朝不保夕之下,道德感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战场上所发的一切都要让位于实际价值。
而这一点,就带出了另一件处电影让人啼笑皆非的改动——那件从法国姑娘处得来的围巾。
这条围巾的原型,其实是小说中一名叫做克默里西的伤兵的靴子。
最初,主角一行人商量着前去医院探望这位战友的时候,都以为他不过是大腿中了一枪,甚至说这“简直就是个不错的返乡证”。但等到他们来到病床前见到克默里西的实际状况后,却全都变的不知所措起来。当时这位士兵还还不知道自己的腿已经被截去,但保罗等人却看到他脸上已经爬满了青色的血丝,肤色蜡黄,他们立刻明白,“克默里西走不出这件大病房了”。后来当保罗再次来到病房看望克默里西时,后者终于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开始拒绝进食,不说话,也不张口大叫,只是静静地流泪,等待自己生命的结束。这期间,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他们身边经过,只是瞟他一眼,就又走开了——克默里西已经无药可治,而他们正在等着他的病床空出来。
几个小时过去,在突然地发出呻吟与呼噜声之后,克默里西终于断了气。保罗精疲力尽,认为这是他所经历的“最令人不安和痛苦的告别。”
正是这名士兵,在死后留给保罗一双质地上佳的靴子,并辗转在几位士兵之间传承——事实上,在众人看到克默里西已经时日无多的那一刻,米勒就已经开始惦记他床下放着的这双靴子了。搜刮战友身上的物资给自己使用,这并非因为士兵们冰冷没有人性,而是前文提到的,这不过是每日与死亡相伴的他们被战场教育出来的务实精神而已。
假如克默里西还用得着那双靴子,米勒一定宁愿赤脚跑过铁丝网,也不会花心思想着弄到它。但现在,就克默里西的情况而言,那双靴子已对他毫无用处,而米勒刚好需要它。
……对我们而言,唯有实际的,才是正确的、重要的,而好靴子太少了
而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战友的遗物”换成了“猎艳的战利品”,恰恰将一个在战场上毫无用处的物件拿来作为士兵们的精神寄托。
这种透着酸腐味的一厢情愿,也再次消减了战争的冷酷性。导演似乎认为,对姑娘身体的憧憬代表了年轻士兵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体内原始的“生命力”。但问题在于,这条围巾来自于一位法国姑娘,却被一帮德国大兵视若珍宝手手相传。这种情节的诡异就像是日本鬼子睡了一个敌占区的农家闺女之后,还拿走了人家的红肚兜闻来闻去,然后号称这种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导演是真不嫌牙碜。
在原著中,作者在后续章节中几乎立刻就揭开了这种虚伪。保罗等人与法国姑娘们春宵一度之后(原著里赶去赴约的是包括主角在内的三人)食髓知味,还念念不忘地憧憬着某种浪漫关系。但姑娘不动声色的表现却让保罗大失所望。作者写道,“人们相信奇迹,但事后才知,奇迹不过是块面包。”,借主角之口,把这种幻想狠狠地嘲讽了一通。
所以,导演等于是把原著中作者特意否定、丢弃的东西全都捡了回来,当成宝一样大肆渲染。
为了什么呢?大概是觉得这样做能沾染些许香艳气息,在这些青春年少的大兵身上飘洒一些荷尔蒙作祟的段子能让影片更加“好看”吧。
战场会将人异化成野兽以求得生存。
……我们变得凶残,变成强盗、杀手,变成我们眼中的恶魔。这股气浪以恐惧、愤怒和贪生怕死让我们力量倍增,让我们去拯救自己,去拼杀。这时,哪怕敌军中有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们也会毫不迟疑地将手榴弹掷向他的胸膛!
在这种环境下,文明社会的那一套礼义廉耻没有生存空间,甚至连拉屎撒尿这种事情也统统回归自然。老兵们不屑于进那种“带顶又牢固”的公共厕所,转而选择拾取那种“四处散落的小箱子”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三只箱子围成圈儿,惬意地坐了上去。不坐满两个钟头,我们绝不起来……光天化日拉屎撒尿已然是种享受。如今我已不明白当初我们为何会对此感到害臊。它不过是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或许它本来就不值一提。
这种幕天席地蹲在箱子上围成圈在一起拉屎撒尿打扑克的场面导演大概难以忍受,于是仍然为演员进行了“升舱服务”,道具组选取了一块开阔隐秘的林地,搭建了一处带顶的简易厕所,让他们最终沐浴在和风煦日中完成了这个场景的拍摄。
导演心中如此难以割舍的精致感,也被带到了主人公在弹坑中的那场白刃战中。
原著对保罗在这个场景中先杀人再救人的行为转折铺垫了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作支撑。其一,这是保罗第一次亲手杀人,近距离击杀敌人的心理冲击让他难以承受;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保罗此前刚刚结束了一次休假,与家乡亲人的短暂相聚,让他内心涌起了难以抚平的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先是经过与战友重聚的发酵,又被对方垂死挣扎的呻吟声催化,最终成了一种灵魂拷问——此时此地,他已经被战场异化成了一个野兽。
……假如爬行时我没有遗失左轮手枪,我会给他一枪,但用刀,我无法做到。
为了减轻这种心理上的负罪感,保罗翻出了对方口袋里随身携带的照片、信件,以及身份证明,嘴里胡乱许诺着今后会寄钱给对方妻女,甚至以后还会继承对方的身份,回去也当一名“排字工”。
电影此处情节到这儿就结束了。而原著中,重要的转折才正要开始——几个小时过去,当肾上腺素水平恢复正常,紧张恐惧的情绪逐渐褪去时,保罗意识到,自己之前念叨的承诺其实完全是瞎掰。原先的愧疚感在他回到战壕,听到战友的安慰后,瞬间化为无形。
我不再去想那个死人了。他对现在的我来说已无足轻重……当初在那个弹坑里,我不过是说了番疯话!“只是因为我不得不和他一起躺了那么久。”我说。战争毕竟是战争。
于是,那道在弹坑中倏然涌起的“人性之光”,就这样被冷酷的生存法则吞噬掉了。
战场上,人的异化才是常态。
而对导演来说, 他需要的大概只是展现“年轻士兵后悔杀人”如此的意向而已,于是将这段情节掐头去尾,扔进了电影里,让它最终变成一段突兀而又做作的陈词滥调。
最后再说说小说中的核心,也是最终被电影完全摒弃的那部分内容吧。
原著基于第一人称视角写成,包含了主角保罗大量的内心独白,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关于他们这批“钢铁青年”未来命运的诘问。
“战争结束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年岁大的人和他们的往昔关联密切。他们有家,有妻子和孩子,有职业和需求。这一切强大到无法被战争摧毁。而我们,只有父母,或许还有个姑娘。……除此之外,我们再没什么别的了。也许有些热情、爱好,还有学校。就算这些,现在也荡然无存了。
一听到“和平”这个词,我就想,以后去做些难以想象的事,或许我真的会这么做……可我根本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只想到职业、学业或工资这些事——让人厌恶。
我突然感到一阵绝望,前途一片黑暗……两年的枪林弹雨——这段记忆,随后怎么可能像脱袜子一样轻易抹去。
……艾伯特脱口而出:“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
这些讨论和独白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不仅体现出这些年轻士兵迷惘和痛苦的精神世界,也透过战争对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规范的毁灭,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但是,电影对此却几乎没有任何体现。
导演宁愿对诸如新兵连团灭,坦克碾人等“大场面”拍上十几分钟,或是动辄来上一段构图考究,调色高级的空镜头,但在表达士兵们未来被剥夺的无力感上,却吝啬地只在众人削土豆时蜻蜓点水般提起过这个话题。 卡特问保罗战后要做什么,后者的回答只是短短一句“不知道,我想不出来”,仅此而已,场景就此结束。
西线无战事,有趣的是,电影直到剧终落幕,也没有表明为何这个故事被称为“西线无战事”。
事实上,原著的名字来自于主角保罗阵亡的那一天。“……那天,整个前线都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没有战事,为什么主角死了呢?
对于个体而言,不需要宏大的命题,结束士兵生命的,可能只需要一颗小小的流弹,而这样的事件,在战报上,根本不值一提。所有的喜悦,悲伤,伤痛,折磨,思考,梦想,只需要一颗弹片,就会让一切戛然而止。
战争是丑恶的,不应被以任何形式去歌颂和美化。
在我读的小说版本中,译者姜乙在“后记”中提到,“没有哪位作家曾像雷马克一样,如此公开而不留情面地将战争描写为对生命巨大的敌意,和残忍、痛苦的野蛮之海。尽管民族主义势力视战争为力量之源和即将到来的共同体之核。”原著出版于1929年1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德国国内销售超过百万册。这种对战争本身的深刻批判,让任何试图以民族主义或是意识形态为旗号发动战争的统治者坐卧不宁。1930年《西线无战事》在好莱坞被搬上银幕,但戈培尔阻止了这部电影在柏林的首映。雷马克被迫流亡瑞士,而小说也同时被纳粹列为“有害的,不受欢迎的”作品在德国被禁。
1938年,雷马克被剥夺了德国国籍。
我想,如果当年上映的是如今这部电影,戈培尔大概不会如此大反应,毕竟按照这部电影的改编,纳粹更有理由向众人宣告,你看,若不是法国人如此傲慢无礼,我们的士兵又何必白白送死?君不见,在真实历史中,正是康边停战协定点燃了德国国内的舆论,让德国人民感到的自尊心受辱,因此也间接推动了希特勒被选上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
1940年6月,法国遭到德国占领,巴黎沦陷,同月22日希特勒选择在康边停战协议签署的同一处位置与法国签署和平协议,对法国的羞辱意味不言而喻。
如此看来,电影莫不如换个名字,做个原创故事似乎更合适一些。不必伪装深刻,也不必消解痛苦,浅尝辄止,娱乐至上即可。
毕竟,拍一部让大家放心大胆地去感受画面中血肉横飞的爽片,也不是什么罪过。但是要小心的是,导演就尽量不要再安排“到农家偷鹅”这种桥段了。因为德国什么情况不太了解,但在我们这儿,如果侵略者进村抢了家里的鸡,大人反抗未果,最后小孩子拿起枪孤身一人追踪至树林然后一枪崩了你的话,妥妥属于少年英雄的经典桥段,是绝不会有人去同情那个鬼子,更不会起到任何反战效果的。
The End.
电影开头的十分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
片头以一个士兵Heinrich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上一秒呼喊着你名字向你求救的战友,下一秒就满脸窟窿缺胳膊少腿的倒在血泊中,在战场上,生命变得如此渺小脆弱,生命的逝去变得如此轻描淡写。
当开头Heinrich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字幕里,观众自然而然的会发出疑问:Who is Heinrich?Is he the protagonist? 他会是主角吗?而后观众会立马得到的解答是:No. Heinrich is just another nobody. 很快,他就像其他死去的战友一样成为下一个枪下亡魂。他们死后的衣服被扒走,送到军队后勤部门,由一群缝纫工人修整洗净后给下一批战士穿上。通过几个连贯的剪辑镜头我们很快得知,每件衣服上都有士兵姓名的标签,Heinrich也不例外,这是他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镜头之下。
拿到Heinrich军装的是年轻的士兵Paul,而Heinrich的姓名标签显然因为后勤部的失误没有及时去除。Paul满脸困惑的拿着分发给自己的衣服询问军官是不是发错人了,然而他得到的解答却是,这件衣服的尺寸和Heinrich不合,所以他没有穿,把标签丢掉就行了。军官一脸冷漠的将标签摘下扔进垃圾桶,这是他的名字第三次出现在镜头之中,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出现。
而此时满脸兴奋,对战争充满期待的Paul,又怎会知道他手上拿到的看似崭新的军装实际沾满了阵亡战士的鲜血?一个士兵的生命就像他衣服上的标签一样微不足道,弹指一挥间,就彻底消失了。
主人公Paul刚登场时,和他那些即将入伍的朋友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对战争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耀感,迫不及待的要为这个国家奋勇杀敌。这时候的他,眼睛里全是光芒。
然而战争就是一把涂满了鲜血的杀猪刀,将这个鲜活的年轻人浑身上下宰了个遍。在意识到战争完全不是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在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在身旁,Paul变得胆战心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胆怯。
直到停战前夕,自己一直以来都朝夕相处的战友Kat的意外死亡,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的Paul彻底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杀人机器,眼神里不再绽放任何光芒。
在剧情的最后,德军的General咽不下投降的这口气,在停战协议生效前的最后几十分钟,煽动士兵们做最后的抵抗,杀敌军个措手不及。许多已经看清现实并准备回家的士兵对这个命令感到非常不满,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重返战场。而此时的Paul早已面如死灰毫无表情,他毫不犹豫的回头,就像一个杀红了眼的机器,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会因为眼睁睁看着法军士兵挣扎着惨死而感到共情的他。
除了Paul的转变之外,士兵Tjaden的死亡也让我心灵很受冲击。
Tjaden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右腿,这让他想当一个ranger的梦想彻底破灭。Paul和Kat为躺在地上的Tjaden带去了食物,而这时候的Tjaden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将手中的刀叉狠狠的刺向自己的喉咙,慌乱的Paul和Kat大声呼救,然而身边几十个士兵竟然全都不为所动。唯一一个对此做出反应的还是一开始就对Paul手中的食物虎视眈眈的士兵,在Paul着急的帮Tjaden按住伤口的时候,他默不作声的拿起了Paul丢在地上的食物吃了起来,面对眼前死去的战友,眼神里除了冷漠再无其他。
战争如此残酷,每个人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又有谁还会再去在乎他人的死亡?这就是战争,它让每个人在战场上变成一个冷漠的杀人机器,在战场外变成一个漠视同伴性命的冷血动物。
其实个人不太喜欢西线无战事这个翻译。
电影第一次点题是在停战协议刚刚签署之后,西线逐渐变得一片寂静。Kat对Paul说,你听,前线如此安静。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Kat口中的quiet指的是不再能听到炮火的声音,双方停火了,战争结束了。但显然quiet这里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战场上的死寂。尸横遍野,活着的人都已经离开,已经战死的人再也无法离去。他们的尸体堆满了西线,也不会再发出任何声音,这是战争所带来的灭绝性的silence.
电影结束播放片尾字幕时,没有任何背景音乐。影院的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生怕打破这一寂静。
这是真正的静默的西线。
电影中多次以物品表达对牺牲士兵的纪念和传承。
第一次是片头Paul被拉去收集死亡士兵的挂链。这显然是为了方便统计每个阵亡士兵的信息。而Paul还在泥坑中发现了自己朋友的眼镜,这也是Paul第一次大受打击。
第二次是Paul眼睁睁看着敌军挣扎着痛苦而死之后,内心极度不安,掏出了敌人放在内衬口袋里的书信和照片。但后来Paul问Kat会不会法语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弄丢了。
第三次是Paul将战友Frantz从女路人处得来的衣物绑在脖子上。
第四次是片尾一个年轻士兵被要求去收集死亡士兵的胸牌时,摘下了死去的Paul脖子上挂的衣物,重新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每一处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离去,而另一个生命则背负了更多而负重前行。
首先是和另外两个版本的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对比。
原著小说出自德国作家Erich Maria Remarque之手,于1929年出版。本片的前两个版本,1930年和1979年的两版均为漂亮国出品,前者拿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1930年时德国因为纳粹主义的盛行,当时的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机会体会1930年版电影的震撼,随后在1933年,原著小说和电影均被纳粹政府封禁。所以2022年的这一版,是原作的首部德语改编电影。
我个人还没有看过前两个版本,不好评价剧作上的好坏。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得益于如今发达的电影特效制作,本片的视觉效果相比起前两作来说必然是一个巨大优势。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主角Paul在第一次上西线作战时,遭遇敌军连环轰炸,众人躲在战壕里,一个士兵被吓破了胆想要出去,却被敌人的炮弹炸飞,那一刻就好像他的身体瞬间分解一般,甚至观众都来不及看清他四分五裂的样子,他就瞬间消失在我们的面前。这种现代大荧幕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显然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战争的暴力野蛮和血腥。
此外,这部电影也很容易会被拿来和《1917》《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电影对比。
我个人感觉《西线》和上述列举的其他反战电影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西线》更注重将战争放在一个宏观层面上来描述,电影的角色,如Paul和Kat等,更多的是作为这一主题的丰富和补充。相对来说,在本片里,人物的存在感并不突出,也没有像《血战》《拯救》里那样的个人高光,几个主要角色和观众的connection也相对较弱,相反,这部电影更加凸显战争的难以预测性和个人的渺小与无助。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叙事性和另外几部电影相比也较弱。整部电影只有大概一半的内容是叙事性的,所以中间的部分看起来会略有点沉闷。全片更强调一种沉浸式的战争体验,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Paul的痛苦。
从各种反战电影中都能得到类似的启发。
德军的general会真的以为停战协定生效前那十几分钟的反扑能带来胜利吗?他只是咽不下这口气而已,在他眼中战士就应该为国捐躯,这是战争的荣耀,生命在国家利益面前算得了什么?这样的思想荼毒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战争送去一波又一波的燃料,前仆后继,尸横遍野。
每一个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警惕军国主义思想 民粹主义思想的复辟。战场从来都不是荣耀,只是自私的利益相争和无数无辜生命的逝去。
要多看一点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少看一点某某片2。
这是今年九月上映的一部新电影。
影片是根据德国作家雷马克1928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他一战时期18岁入伍,五次负伤。小说中所反映的战场上的士兵生活,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他的祖父那一辈是法国人,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描述的角度更全面更客观。小说出版后,当时的希特勒政权很不爽,他只好避居瑞士和美国。二战结束后,德国新政府也不让他回国。可见他的这篇小说影响之大。
雷马克的小说出版后,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我现在手头上有三部,分别是1930年版、1979年版和现在这个2022年版的。各种版本互有优劣和侧重。按照以往的惯例,先看了小说。然后三个版本依次看过来。当然,这篇观感还是以2022年版的为主。
影片讲的是一战时期的1916年,读完高中的保罗等几个学生,在老师的蛊惑下,志愿入伍。加入德军第76步兵预备团,参加了法国北部拉马尔迈松战役,1918年又转战于香槟地区的攻防战。这里距离德军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仅70公里。影片的后半段完全是1918年11月3日到11日这几天的情景。增添了影片的紧凑性,很好。影片中的画外音这样说:“直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之时,战线几乎没有移动。超过300万士兵在这里丧生。”最后,战争终于结束了,保罗他们的生命也结束了。
毫无疑问,影片的主题是反战的。然而编导并没有直白的说教,而是通过冷静的描述士兵们的日常生活和作战,将这种情绪体现出来。战场上惨烈的厮杀,防守和反冲锋,保罗身边不时有战友们倒下。一声声恐怖的叫声里,敌军的坦克无情的碾压着士兵们的躯体。战斗间隙中,他奉命收集阵亡士兵的铭牌,随着他缓慢的脚步,我们看到堑壕中那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干枯的树枝上,挂着残肢。在一间废旧的厂房中,六十个士兵在毫无知觉中被毒气毒死的画面更是令人心惊动魄。保罗在参战前,他心中是豪情万丈,或许还有一丝小小的浪漫。当他亲身经历了这一场场真实的战斗后,他说:“这和我当初想的不一样。”是的,战争的本质就是杀人。在最后时刻,保罗在和一个法军士兵搏斗,猛然间另一个法军从背后刺向了保罗。马大师有话:“你们不讲武德!”那种时刻,人们已经失去了任何情感。敌我之间,每个人都成为了杀人机器,互相杀红了眼,都在竞赛谁杀的多。哪里还有什么规矩?哪里还讲什么道德?
除了战场上的厮杀,士兵们的日常也并不舒坦。保罗参军第一天,领到的军服上还挂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海因里希葛柏”,那是刚刚战死的一个士兵的名字。修补了上面的枪眼,继续发给后来的新兵。那个军官对保罗解释说:“这是常有的事。”不知道他说的是忘记取下标签是常事,还是死人是常事。他们和老鼠争吃面包,用虱子来熬油。还要领教当官的折磨。“给人一点权力,他就会变得野蛮”。每天在生死之间苟活,人们已经渐渐丧失了人性。救死扶伤的医生也在煞有介事的统计每天死在自己手上的人数:“已经死了16个了,他是第17个,明天早晨之前要达到20个。”在淫雨连绵的作战中,每个士兵都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硝烟、泥浆都贴在脸上。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当年在越南时的场景。几天下来,也是这般模样。一个个灰头土脸,互相仔细辨认出来后,彼此相视一笑,露出三白:一幅眼白和一口白牙。步兵更是惨,阴雨中连续行军后,走到一个涵洞中,连长下令休息,只见疲惫不堪的战士们顾不上满地的泥水,立刻席地坐下,马上就昏睡了过去。战场上的情景都是相似的。
经历了这些之后,保罗从最开始的兴奋,到痛苦,到绝望,到麻木。与对于死亡的恐惧相比,更使他不能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他想到:“不断扔手榴弹这两年,可不像臭袜子说脱就脱,我们永远无法去除这股恶臭。”保罗在弹坑中,杀死一个法国士兵,对方也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临死前绝望的目光望着他。可此时保罗并没有战胜对手的喜悦,而是陷入了彷徨和怜悯中。在军营中,士兵们唯一的慰藉就是身边的战友,他们生死与共,保存着世间少有的朴实和真诚。可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枪林弹雨,战友一个又一个的倒下,还有那在医院里绝望自杀的克罗普。胜利前夕死去的凯特。这些战友纷纷离他远去。他曾经寄希望于“总有一天会回家,可我们就像过往风景中的过客一样”。老兵告诉他:“上了前线,只有变成野兽才能活命。”变成了野兽的他,既不属于战争,也不属于和平。他不知道以后的人生寄托,也不知道以后将如何生活。所有这一切,令保罗痛苦又迷茫。在最后的那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保罗随着队伍冲锋,他端着枪,呆滞的眼神,木然的步伐,他不是去战斗,而是去迎接死亡。
那时的德国(也包括参战的其它国家),前方和后方都沉浸在极端的疯狂中。可保罗和他的战友始终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去打仗?为什么要去巴黎保卫德国的领土?凯特对身边的人道出当前的现状:“这里的一切就像发烧一样。没人真的想要发烧,但它突然就来了。我们不想要,其他人也不想要,但我们来了。全世界也卷进来一半。上帝就这样看着,看着我们彼此屠杀。就是这样。”在原著中,保罗等一群士兵曾经不止一次的讨论过这场战争。克罗普说:“想想真奇怪,我们在这儿,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可法国人在那儿,也是为了保卫他们的祖国。到底谁是对的?”可那些将军们却不这样想。他们想的是“我的命令是战争。只要这点不变,我必定会全力奋战!”就这样,他们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当做炮灰,推向死亡的深渊。对这样的战争狂人,连那个停战代表也说:“光荣战死?我儿子战死了,但他并不感到光荣。”如果说二战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并代表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话,那么一战完全是一场无意义的屠杀。春秋无义战。
再看看战场上的装备。且不说步兵使用的毛瑟枪,每场大的战役,火炮的使用都在千门以上,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时没有自行火炮这一说,也不重视火炮的机动性。只强调它的作用。影片中的弹坑直径大且深,这种重型火炮的口径达到420毫米,身管长就达36米,准头其实很差,威力却不小。其它的火炮还有305毫米、149毫米的等等。影片中首次出现的坦克是圣查蒙德突击坦克,配备一门75毫米火炮和四挺机枪。看着确实很唬人。也只是为了吓唬人,作用有限。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二战的古德里安时期。影片中法军用的火焰喷射器也是初上战场,对着暴露步兵就射一管。其实它的有效距离只有二十米,在以后的作战中,主要是用来对付地堡和坑道的。此外,一战中特有的深堑壕,德军的制式钢盔等也表现的很真实。最令我吃惊的是支在堑壕中的炮队镜。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扛着和这一模一样的家伙跑侧观呢。真是很令人丧气啊。
在这一版的影片中,对风景的拍摄很有特色。和原著中的描写保持了高度一致:
“广阔的平原铺陈在眼前。远处山脉的轮廓逐渐显现在暗蓝的夜空中。金红的斜阳朦胧地弥漫在大地上。摇曳而神秘的白杨,它们一株连着一株,排成长长一列。构成幻影、光线和思念。”
真是美极了!
对比几个版本的影片,1930年的那部在情节上完全忠实于原著。1979年的有点小离谱,也还看得过去。而2022年这版修改的比较大。去掉了几个重要情节。如保罗探家那段。我觉得这段还是比较重要的。可以体现出前后方人们对战争的不同感受。但是增加了停战谈判这段。在原著中是没有的。我相信影片是完全忠实的描述了贡比涅森林中的这段场景的。德国代表团的无奈,以及法国福煦元帅的傲慢。都是很有特色。影片加上这段,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还是很好的。但是小孩开枪那个场景无疑是个败笔。
本人评分:7.5。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看完 结束以后陷入巨大的虚无
Movie of the Year. “坦克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使用”,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描述。但当电影中坦克压向了战壕,年轻的生命转眼消逝,我坐立难安,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惜影厅的视音效果超凡绝伦,我不能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残酷,冰冷,绝望,战争从未改变它的面目,但我们的历史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心甘情愿地为它摇旗呐喊,甘愿做它的信徒。只是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在酒桌上操纵他人的生命如棋子,还是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地死在回家的前夜?
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可惜改得基本和雷马克的原著无关了,也抹消了属于西线无战事的那些微小又伟大的诘问。可谈的是深夜末场坐满了一半,有很多年逾七旬的老人结伴前来。邻座的老头聊天时说这也许不够好,但我们必须反复回忆欺骗青年的代价。
比战场厮杀更为残酷的是战争的荒诞性,你不知道为谁而战就冲上了战场,想要去杀死素昧平生的敌人,然而战场上没有英勇杀敌的战友,只有吓得屁股尿流的士兵,最后莫名其妙死在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廉价炮灰短暂的一生。
你们看,他们好像一枚没有生命的棋子。
#TIFF2022 配乐特别震撼 尤其影院效果 青春懵懂的少年刚刚毕业就被国家主义洗脑 送上了犹如绞肉机一般残酷的前线 无谓的牺牲持续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 一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然而战争狂人们还在不停地把无辜的青年送上前线 这样的电影依旧意义非凡
年轻人都来看看,那些老家伙们编出来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啊!!!
给狗扔一块肉,肯定会被叼走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会变得野蛮
你渴望战争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
这一版把战争的虚无描绘到了极致,可以说只有两类场景:士兵们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呆滞地端着刺刀冲锋然后被割麦子一样撂倒,或者枪炮声暂停时士兵们恢复人类情感有说有笑去老乡家偷鹅。朋友情谊和军国主义狂热一笔带过,高层的奢靡和狂妄也只是作为反衬战争的蒙太奇登场,整个电影的唯一主线就是战争本身,反倒比我们的父辈多了几分“德国味儿”——更加克制、更不滥情,只要描写战争本身就可以唤起对战争的厌恶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泪点,也没有(过度)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只是一直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这种拍法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流,看多了把爱情亲情友情、战前多美好战后多惨淡这类桥段像工业香精一样生产并添加的好莱坞战争片,还是来点纯粹的生理性厌恶吧。
#TIFF220914 绝对夯实的技法,影片前段节奏太好了,搭配标志性音响真的紧张到心发慌。中后段有点拉,但一些煽情桥段处理的真的很好,不滥俗且印象深刻。整个观影过程都笼罩在巨大的虚无里,战场上你的喜好、抱负、愿望都不再重要,它与你是否勇敢,是否优柔寡断,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举起了枪也都没有关系。它只存在于一张长桌的两端,中间是一盘过期腐朽的面包和悬而未停的几笔签字。
政治权谋者为一己私欲发动战争,送愚昧天真的爱国者上前线当炮灰。
配乐很震撼。很多片段单独拿出来十分荒诞,但放在战时就很顺理成章。战争机器以血肉为燃料,扭曲了版图和人性。然而如此深刻的作品也没阻止二战的发生,此片也不会让鹅屋平息。无论怎样,愿世界和平。
主角因为战火或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爱的战友,而他本人靠着运气苟到停战前夕却最终没有踏上回家的归途。无人生还,众归于寂。从德国人的视角讲述战争,没有荣归故里大团圆,只有恐惧、愧疚、耻辱。导演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的访谈中说,“There is nothing heroic or glorifying about war”。
分三天我看完了德国人新拍的《西线无战事》,很精彩的作品!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争,各方无所谓正义或侵略,本片反战的主题表现得非常突出,四年中“西部战线”的300万年轻的普通士兵的盲目牺牲,就是巨大的人类悲剧。对比了1930年美国人改编拍摄的电影和1979年英美拍的电视电影,这回是德国人自己拍的,是部好电影,有许多新的创造,摄影精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网上影院公映,全世界都会有热烈的反响。
当下太需要这样一部优秀的反战片了。引用《父辈的旗帜》开头老兵的一句话:“只有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蠢货才会热衷于打仗。”
在高层眼里,一线的士兵不过是一道命令。每次场景的转换都是巨大的反差。有人为了两个鸡蛋送命,有人在埋怨蛋糕不新鲜。有人大口吞着污水,有人厌烦大块肥肉丢给狗。你让我们下跪,还要我们高喊“伟大时代,甚为光荣”
如果我没看过书,我估计会给这部片子4星或者5星。作为一部独立的战争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改编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太多。1.电影里大家传来传去的是丝巾,原著是鞋子。丝巾的来源首先就令人起疑惑,他们为什么把一个不相干人送的东西当成了一辈子珍重的东西。而且也曲解了和法国姑娘的关系,那是一种真诚又粗俗的交换。而且鞋子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每次都会念叨穿着真舒服。不要搞人为美化2. 卡特怎么能是因为偷鸡死呢,开头偷鸡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战争都结束了还偷什么?为了展示非战斗群体,非得这么安排吗。书里是战斗受伤牺牲的3.“西线无战事”导演为什么会理解成达成停战协议后的进攻。这种事历史上确实是有的(各个战争都有),但是这么小概率的事件只会消解战争的残酷。原文中根本没解释西线无战事,保罗还死了的原因。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每一部战争片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在战场上合理装死
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