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圣诞夜那天坠楼身亡,引发出警方,校方,媒体,学生,家庭各方之间的态度和联系,进而让大家一步一步发现事实的真相和隐藏的故事。我们生活中许多欺凌事件,其实都存在一个强方与一个弱方。而这双方的角色会随着环境会更换。也就是说,在这段关系中的弱方换到另一个关系中可能就成了强方。
影片的表演不错,这部主题就是审判,也揭示了案件的真相,原来还有同志情节啊.....影片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还是有点现实意义,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敢于面对恶势力。
很赞同小男主的观点,可能我们出身在一个并不好的环境里,但不代表我们以后的人生都要受这个环境所影响。也不代表我们要把所遭受不好的这些,发泄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战胜懦弱,战胜邪恶,战胜阴暗,成为更好的自己。
电影版“后篇”已经很难再用小说思路去理解,二次创作后的剧本相当于另一个衍生版本。因为受时长制约而删减,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角色刻画失衡成最大问题,再是庭审进程过短、质问点缀太浅,更不满井上法官应有的傲气尽失。那么,剩下的唯有紧扣小说主题:用残酷的真相去治愈受创的心灵。 在“前篇”曾思考过:电影版能否再现小说的精髓?看完“后篇”出结论:有保留但所剩无几。提到小说故事的亮点先归纳如下: * 勾勒校园社会里外虚伪群象:各方利己所作致使事态失控; * 角色刻画丰满、实感:看着一群比大人更具勇气与智慧的学生成长,小激动; * 铺垫伏笔,暗藏线索:编织出柏木卓也的鬼魅形象与神原和彦的谎言救赎; * 庭审编排精彩:提问交锋,证言冲突,臆想揣测,表露人心; 有小说光环的比照,电影版“后篇”改编成败得失会在哪里?在此值得展开讨论。 “事件”爆发后的恶意氛围被一下子瓦解有点惋惜。例如:媒体方以急功近利的茂木为缩影,他被自己的轻率与过错简单打发走了。对于法庭旁听席上喧闹的学生与家长们,只用了浅井父亲一句便镇住全场。大环境描写多重心堆在“家庭”篇幅上。 藤野家,家人从反对到同意,再到支持与协助,藤野邦子用巧用把柄要挟校方让步,藤野刚则艰难地请出纵火犯的代理律师今野努出庭作重要证供。 大出家,暴君被捕倒台后,留下佐知子与俊次相依为命,这时的俊次对校内法庭态度产生变化,他明白到只有“清白”的自己才有资格接起支撑家庭的重担。 三宅家,起初对女儿的诉求爱理不理,女儿失声之后态度180度转变,当得知女儿是举报人的秘密,母亲毅然替她掩护和全力庇护。站在三宅树理的立场,母亲的盲目都是为女儿。 浅井家,面对诬蔑松子的恶言,他们选择了宽容与谅解。 神原家,能让心灵受过重创的孩子融入新环境中正常成长,都是温柔的人家。 影片着重表达了:无论何种困境、逆境,家庭始终是未成年人最佳的避风港。 角色形象刻画薄弱,除了对主角藤野凉子安排很重戏份以外,能够深入探讨的人物屈指可数,例如有:神原和彦、森内惠美子、柏木卓也、三宅树理等。 藤野凉子又三落泪。 无论“落泪”是否为情节所需,频次高了会让人感到滥用之嫌。小说版决意后的藤野凉子很坚强、满斗心、不屈不挠,根本用不着眼泪修饰。电影版的改动是重塑了一个迟疑、真诚、洗心革面的她。 要理解电影版里的藤野凉子,首先要问:凉子有没有信任过三宅树理? 在组建法庭时,她向神原说过她“信任”三宅,所以要为三宅代言当检察官。这层“信任”另有含义,请回忆一重要细节:三宅树理在保健室肆意冷笑,让凉子听得毛骨悚然,那时凉子已经断定了三宅树理的恶意,只是没有真凭实据。又因目睹过三宅被欺凌,凉子对三宅还抱有“同情”。所以她知道三宅在说谎,而她信任的是三宅还能改过。 同样地,凉子组建“校内法庭”不但可以还大出俊次清白以及拯救三宅树理,对恢复校园秩序也起至关重要作用,所以凉子坚持哀求父亲帮忙,甚至跑出在大雨倾盆的马路上差点被车撞死,雨中被父亲拥抱着哭起来了。这段是原创情节,将为说服大出俊次和今野努出庭的难关简单攻克。 法庭提问上,凉子追问三宅:“你说的证词都是真实的吗?”三宅颤抖着嘴唇犹豫很久才回应到:“是真实的”。当三宅树理决定把自己的谎言进行到底,凉子的善意没有能拯救三宅,她再一次落泪了。 藤野凉子最后一次落泪是在神原法庭自白上,这点很好理解,呼应:“知道真相你可能会更受伤”。 神原和彦在法庭最后做了反转设定,为此小说有预留多处线索,电影版只记得一处:藤野凉子问神原如何看待4通公共电话是由谁拨打的?神原说:“是本人打的”。因为整个故事框架被压缩得非常狭小,一般观众也不难推测真相。 关于神原的性格刻画只有两处显眼描绘,一处在大出家阳台,他毫不忌讳地向大出诉说自己童年惨痛经历。另一处则是终审日证人席上的自白。小说版神原和彦策动“校园审判”的动机有两点,电影里仅保留了其中一点:自责、自我惩罚。总体而言,其角色个性被大幅削弱,印象好不深刻。 森内惠美子是个中了无名毒的牺牲品,预设好的教师人生彻底被毁。一旦被媒体冠上过“无责任心”、“失职”烙印,纵使事后能讨回清白,但重新振作的自信已拾回不来,懦弱的她只能一记愤怒巴掌打向垣内典史(此人婚姻出轨致使垣内美奈绘触发恶意),还打算给美奈绘一掌,这段也是原创情节,除了愤怒,被害者根本无力挽回那些曾经的幸福。 柏木卓也是个怎样的存在? 简单来说,你认为柏木与神原玩那个“游戏”的合理性,将决定你对柏木的主观印象。 小说里,作者用了许多角色对柏木进行印象回放,尤其用一幅《绞刑架上的喜鹊》(又名《绞刑架下的舞蹈》)将柏木的非凡描绘出神,读者脑海中能够形成一个轮廓清晰的哲学系小恶魔——柏木卓也,他的“游戏”是一种对庸俗、对体制不满的极端表现。柏木一直被用一种带神秘感、飘渺、高深莫测的映像烘托出现,电影版也有,但是并不强烈。 电影版对柏木卓也的描写仅从藤野凉子、森内惠美子、神原和彦这三个人物的记忆中呈现,他们三人都对柏木印象不好,因为柏木看穿藤野的伪善,藐视森内的肤浅,玩弄神原的诚心,还有柏木自带嗜血般的疯狂。他的“恶”被片面地弱化了,纯粹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病态少年。 虽然失望,话说回来,小演员望月步演绎神情吻合这点倒是满意的。 表面上备受关注的法庭戏码,其实只是辅助形式,重点应在证人口述供词过程:将支离破碎的真相一点一点拼合,又在证人之间出现夹杂于证词之中各种矛盾观点表露人心。对于这些,电影版只可以也只能够保留了三宅树理发言一段。 三宅树理是一个几乎被校园遗弃的背景角色,由于脸上长着“恶心”的粉刺而成为大出一伙欺凌践踏的对象,即使浅井松子相助也始终无力反抗。因此,写举报信是复仇大出俊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与手段。 直到举报事件有了端倪,家庭信箱收到一堆恶意信件,三宅树理也被恶意回馈,她肯定会感受到痛,但只有将谎言继续下去或许才能重生,这是三宅树理唯一能作出的反抗。 在法庭上,相比藤野的真诚,神原揪出“恶意”根源正中三宅的心,这才瓦解了她的怨恨。 电影版结尾改编得很治愈很阳光,三宅树理的恶意被净化了,因为说谎污蔑,向松子父母道歉;神原和彦的罪收到了藤野凉子及法庭宽恕,无从追究;大出俊次第一次表现出友善,主动向神原握手,今后的校园欺凌现象消失了。感觉结局太理想化,与小说版差距在“过于完美”,也算遗憾。 影片结束后又想了一想,如果由中岛哲也改编接拍否能再现经典?当然这是一厢情愿的YY罢了。 前篇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96104/读书笔记:http://book.douban.com/review/7494720/(2015.06.11 HK 百老匯-旺角)
注意:此文有严重剧透,非常严重,慎入!!
去年我们推出了一部优秀的国产电影,《少年的你》。
电影用非常写实的方式,记录了两个被霸凌,被生活错待的少年抱团取暖的故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同样的题材:校园暴力。
如果非要将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震撼更为强烈。
电影来自同名小说,作者宫部美雪,这部小说共有三册,超过120万字,是这位享誉盛名的日本推理女作者的集大成之作。
我没有看过原小说。但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电影一贯的风格来说,应该变化不会很大。这个地方如果有人了解,欢迎分享~~
故事发生在一所中学里面,圣诞节来临的那一天,校园洁白无瑕的雪地上,发现了一具已经僵硬的尸体。
警方调查后认定是自杀。
这是有些人希望看到的答案,也是有些人无法接受的答案。
最终让这个时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是班级的女班长:凉子。
也就是站在海报正中间的那个女孩。
日本电影里的中学女班长,是个很特别的角色。他们通常都比较听话、柔弱、胆小。但柔弱的外表下面,有一颗很渴望公平和正义的心。比如《三年A班:现在开始,全员人质》,也有一个这样的女班长。
只不过,在这部电影里,女班长做得更多。
电影共有4个多小时,前篇大概还原了整个事件,后篇以记录审判辩论为主。
这部电影有个句标配一样的影评,是这样说的:少年的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恶与善、虚伪与真实。
没错,但这里面却不只有善与恶,虚伪与真实那么简单。
善是藏着心里的善,恶是压抑不住的恶,虚伪在每个人身上,真实让每个人都变形。
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很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都因为恐惧带来犹豫和困境,都在要不要面对真相的选择中挣扎。
凉子这个角色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她很安静,但很坚定。
得知柏木去世的消息时,她没有流泪,也没有说一句话。但之后的那段日子,自责和愧疚反复折磨着她。在她的心里,有一场能吞没生命的海啸发生过,只是她没有让其他人看到。经过那一场海啸,以前软弱,恐惧的凉子死去了,重生了一个直面恐惧,不顾后果,执意索要真相的凉子。
在体育馆里和老师争辩的那一段戏,我很喜欢。把内心的想法都说出来的凉子,变得非常有力量。而妈妈对她做法的尊重和支持,和爸爸后来对待她提出的难以达成的要求,他们都没有强求她一定按照成年人的意愿,而且成为凉子非常大的助力,这样的父母实在太棒了!
“为什么不救我?像你这种只是说说的伪善者最恶劣了……”
这句话折磨着凉子,也提醒着凉子,要为死去的人做点什么。这句话之所以起到作用,是因为凉子内心有良知,她对于当初没有提供帮助,对于校园霸凌只是嘴上说说感到愧疚。
不是伪善的人,却做了伪善的事情。这大概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了。有时候现实的恐惧太大,有时候能力不够,有时候看到了错误的“真相”……
不伪善,做真善良的人,需要极大的成本。确实不是每件事都付得起。这次,凉子放弃了学校要求的“好学生”形象,放弃了毕业时老师写在推荐信上的好听话,这差不多是一个初中生最大的价值了,算得上是一场“豪赌”。
胖妞松子是全剧最可爱最善良的姑娘了。
同样是被暴力的对象,但她却没有把抱怨苦毒埋在心里,她坚持用笑脸面对每个人,用善意揣测每个人。她的父母一直这样教她。她重视和树里的友谊,非常重视,这份重视看到后面真的觉得让人好心酸。
我觉得,松子死于对友谊,或者说对情谊的绝望。
作为一个相反的证明,树里面对暴力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她心里装着深深的恨,那个恨太多,以致于面对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也会无意间暴露出来。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珍视友谊,所有的一切精力,都聚焦在“恨”这件事上。
所以,她会嘲笑最好的朋友松子太胖,和黑管在一起不协调,也对松子一瞬间的原谅毫无感觉。当松子去世,她才猛然觉得失去了最爱她的朋友,她很悲伤,但又不能轻易放下自己的恨说出真相,所以,她失语了。
校长和老师:称职的教育者在门外
作为班主任,森内老师太过年轻。刚刚毕业两年,又是个性格软弱的人,是真的很软弱。事情发生之后,她一直被恐惧支配,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死者柏木回来找她。
她的情绪比较复杂,最终审判时她也都讲了出来,她说她没有直面同学们的勇气,但最后她直面了,还顺便直面了伤害她的邻居,那一巴掌打得好!
最开始调查结果是自杀,校长是松了一口气的。他一开始说担心孩子们互相猜疑,我没信。我以为他更怕学生家长的质疑和否定。
后来当面对松子父亲一连串的质问,他表现得非常痛苦,最终承受不了,引咎辞职。这个时候我愿意相信,校长真的是出于担心孩子们的考虑,才放弃大张旗鼓的调查。但他没有想到,这个初衷却带来另一个孩子的死亡。
这是个让他无法面对的结果。
最后审判的那一场,校长的表现确实配得上真正的“教育者”三个字,他时刻牵挂着孩子们,即使在自己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
搞笑的是,真正的教育者在门外,门里面的那些“教师”,让人失望至极。尤其是在体育馆里和凉子吵架的两位老师,应该是学校里我们最讨厌看到的师者吧!没有教育者的风范,说短视又没有道理的话,还振振有词,烦躁!
大出:我是渣,可我该怎么办呢?
大出的形象,伴随着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日本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他的跋扈,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嚣张的父亲。他惹的麻烦,也都是父亲用钱给平掉。但他们的家庭,因为经济泡沫而快速变富,也因为经济泡沫,迅速衰败。
父亲为了骗保自己放火。
大别墅变成普通小公寓。
嚣张的父亲,变成暴躁的父亲,暴力的父亲。
跋扈的大出也开始体会被敌视,被人错待的感受。
最初,他觉得没人可以理解他的痛苦。但此剧唯一的校外生神原,在与他的争吵之间暴露了自己的经历,他的母亲,就是被自己的父亲暴力伤害致死的。
这大概让大出有了反思,除了强调自己的感受,也应该为了别人的感受做点什么。
记者:不在乎真相的搅屎棍
无良记者都有同样的特征,就是不关心事实真相是怎么样的,只是在中间来回掺和,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这部电影里也有一个这样的搅屎棍。
这个搅屎棍,唯一有点用处,就是他把事情闹大后,森内老师不得已去找私家侦探去调查自己的邮箱,凉子因为看不到真相,不得不自己着手调查和审判。
死者柏木:这个世界没人能理解我的痛苦
电影对柏木所用的笔墨不多,有限的镜头里,他很敏感,有一眼洞悉真相的能力,这大概也成为他痛苦的最大根源。
他能看到真相,也能看到别人的恐惧,能看到自己不断成为别人反复权衡之后的牺牲品。这个世界让他痛苦,他想要有一个伴,能够互相理解这种“不想再活下去的痛苦”的伴。
他选择了已经失去双亲的小学同学神原。他以为神原回顾了过往的人生,一定会和他一样,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活。
没有想到,神原在新的家庭被爱喂养,他重新回顾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的温馨和美好,他不仅不想死,而且很想好好活下去。
柏木很绝望: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理解他的痛苦。
审判结束了,结果就好像没有审判过一样。
但事实上,什么都改变了。
法律上,柏木的死是自杀。没有人杀他。
但在感情和道义上,每个人都是凶手。
写完以上这些,我有一个新的疑问:
《所罗门的伪证》和所罗门有什么关系?
所罗门是圣经旧约里的重要人物,他是智慧的象征,有多少人都渴望拥有所罗门王的智慧和功绩,他是以色列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君王。
但就是这样的所罗门,晚年时奢靡无度,沉湎女色。
我想,大概作者是想用“所罗门”代替在这个时间当中那些有影响力,权威的人,尽管他们居住高位、掌握着权力,但依然在说谎,伪善,做伪证。
还是没什么亮点。与国产电影不同的是心灵鸡汤的表现形式。国产电影强调因果,此片强调过程。解放自己,回归心灵之类的狗屁话说的比较含蓄,如此而已
因为纯粹究极而放弃世界;因为自己的见死不救的软弱而痛苦;因为受到暴力而对弱者施加暴力;因为复仇之火而牺牲唯一的盟友;因为被看穿虚伪而恐惧;因为想要直面不愿承认的自己和而进行审判。即使认清自己是如此不堪,即使过去是如此惨淡未来也许亦然,还是有人选择了坦诚地活下去。
1. 豆瓣给分低估了此片。太有意义了,原著了不起,编剧了不起,导演了不起,这些第一次演习的孩子们也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2.能够如此多方位的呈现校园生活中的欺凌事件,以及孩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看法引发的自杀,编剧非常巧妙。校园审判当然不是法庭审判,所以呈现出的比法庭单纯究真相、实施还呈现
审判不是为了定罪也无法定罪,但在还原真相的过程中一块一块拼凑出的痛苦绝望挣扎与求救构成了人性底色的至少一半。阳光的年纪却有彻骨的寒冷,有人选择自毁,有人却选择忍耐并且战胜心魔。负罪地活着,是一种历练,而迟到的悔悟,也绝非虚弱。勇敢与诚实的本质,是积极面对,不计余它。
然后补完了更长的后篇,怎么看都是典型的日本影视作品的三观
可能看电影比较注重因果吧,这么过程化的不合胃口。道理我都懂,人性揭露、社会批判、自我救赎,可是!!我特么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中二病害死人呐!
庭审最后的小反转有点出乎意料,死亡真相却毫不意外,中二的动机甚至有点哭笑不得,原来真是这样?柏木像个殉道者,用死与让他绝望的世界诀别,无意中唤醒一群善良的学生,用行动对抗伪善、畏缩、强权,纵使他们长大后未必还能像当年那样勇敢,至少那个夏天,他们做出了万古流芳的抉择。6/10
电影版“后篇”已经不能再用小说思路去理解,二次创作后的剧本相当于另一个衍生版本。因为受时长制约,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角色刻画失衡是最大诟病,庭审进程过短、质问点缀太浅,更不满井上法官应有的傲气尽失。除此之外,故事本身还是可以的。
自说自话,自杀的小屁孩自以为是,还偏执地给他人以后的人生下结论真实笑掉大牙。你他妈有什么资格?自己孤独得要死不活,还要拉别人下水,不负责任的幼稚。结尾想要开导一切,但是过程却充满了啰嗦的无趣! 5.1
的确是小屁孩们能够做出来的深度和中二兼具的事。前作做了许多铺垫,还以为是刻画校园欺负事件之类的人性恶,没想到真相是这么单纯(可能也透着几分幼稚),孩子们的纯真与执拗也闪闪发亮。校长说得对,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想去看到的东西,就永远无法建立信任关系。这说的就是我这样无聊肮脏的大人吧。
其实在座每个人手里都沾着些许往别人伤口补刀后残余的盐粒,但赎罪的永远只有领衔角色们.或许有自私伪善白莲花的本质,但如果不勇敢去尝试着面对心魔,不打破伪善面目反省自己,永远停留在这里,冤冤相报不了了之,是不被提倡的恶循环,往往只有自我救赎,向善存善,才能皆大欢喜.柏木的死并非无用,可以瞑目.
女主一直瞪着个眼,没有别的表情,最后40分钟快进看的,没看过原著,感觉最后的结局有点矫情。
下半部比上半部还要拖沓,1.5倍速都觉得慢,最后2倍速加快进看完。小演员的演技太尴尬了,看着她们使劲做表情的脸都能想象到导演是怎么给她们讲戏的。最后这个结局也是毫无分量,没有惊喜
结论和书其实差不多 但是会有一点微妙 删掉的部分都好可惜 演的不错
尼玛原来是充满爱与正义的剖白大会,中二少年全都去死
真相还是弱了,相比之下上篇好很多
所以就是要推行自省、大爱吧。
噢...切換成肥皂劇格局,就是柏木+神原跟三宅+浅井的對照比較有意思
中二少年的孤独。不难产生共鸣绝不是因为年轻得恰到好处的少年少女也不是因为校园故事里不会缺席的热血老师,大概是因为迟迟不愿走的青春期。不过通篇还是有点儿戏了,感情的动摇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
高于2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