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推特上看到一位前端大佬推荐,说里面有一位很厉害的设计师Rasmus Andersson出境,后来发现也就是出现了几秒钟的样子,在创业团队中设计师的角色真的太轻微了。
关于Spotify的创业故事,从创始人Daniel Ek、 合伙人Martin Lorentzon、律师Maxine、CTO• Andreas Ehn等视角分别叙述,每个版本讲述的故事细节上多少有点差异,有点像去年的斯科特的电影《决斗》。
电影有两个新发现,原来spotify是瑞典的,我一直以为是硅谷公司,Ex对合伙人说过豪言壮语,要和硅谷分庭抗礼。还有一个是Spotify和海盗湾、Sony的纠葛,剧集开场时主人公Ex就在听海盗湾上的盗版音乐,海岛湾之于索尼是勇者与恶龙的关系,一个代表守旧的传统版权商,一个是激进的无政府互联网飞地;而Spotify之余海盗湾又是新版本的勇者与恶龙,此时后者正乐此不疲地给群众洗脑灌输难以持续的乌托邦梦,并一边在网站上兜售色情广告;而前者则是意气风发,立志要从合法的角度取而代之。片中有个人有意思的镜头,索尼的老板sundin和海盗湾创始人Gottfrid Swartholm正在打官司,sundin连连败退,不得不连续裁员,Swartholm正在电视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对着镜头提问“人们会明白谁才是胜利者,谁是小丑”。后来在Ek的视角中,他正好也在Swartholm的演说现场,此时角色已经发生互换,小丑正是此时在说话的Swartholm。而在sundin的视角,也有探讨他曾经也是反叛上一代的先锋人物,后来又是如何变成了固执的传统势力,最后终于和新势力spotify达成合作,完成蜕变,非常有意思。
这部剧每一集都有发人深省或者说有争议的点,虚构的第六集争议最大。我认为从业者寻求最低工资保护确实是个伪命题,钱是交换价值的体现,石油工人的产出是明确有交换价值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可以防止受到严重的剥削。但是内容行业,不被别人认可的内容本身就没有交换价值,寻求最低工资反而让劣币驱逐良币。内容行业本来就是有马太效应的,互联网平台只是用某种增长飞轮加速了马太效应,这会激励创作者拿出干货和真本事去竞争,长期看是有利于内容产业发展的。至于处于长尾的创作者,要么变成孤芳自赏的兴趣爱好,要么坚持到自己成为风口的一天,也有可能为艺术献身,像梵高一样死后成名。最后其实波比已经掌握了流量的密码,和大公司对抗后,粉丝量飙升,最后她也说她只是为底层传话,她自己其实也早就不是一穷二白的波比了。
蛮真实的,如果你本身自己创过业,就会产生共鸣。 特别是组建团队,引流开发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方面,都相当真实。 拍摄角度也由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商业博弈的各自利弊,让观众处在一个上帝视角 来窥探商业的秘密。 虽然VIP收费的商业模式,早已经是国内玩剩下的,但是整个价值链还是提供了不少乐趣,非常推荐! 此片是最近经济动荡时期内,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电视剧。
作为三年Spotify premium 会员,看到Netflix 推荐trailer 上熟悉的Spotify 图标,忠实粉自然不会错过。
惊喜的是,这部剧集竟然用了5个不同的视角来讲述了Spotify成功的一些因素。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这部剧集并非纪录片或完全的真人真事,而是在瑞典两位记者的小说Spotify Untold的基础上进行戏剧化改编的,类似“金发梦露”。
CTO视角是我比较喜欢的,如何从女朋友提供的医学和交通信号灯角度将延迟问题近乎不可能的降低到接近0非常有趣。可惜也过分刻板化技术人员,比如只为加入团队的最初理想工作,对于自己对技术团队的掌控力被削弱的无能为力都过于戏剧。事实上解决方案是技术团队共同研究的结果而不太可能仅依赖CTO一个人的灵感。
法务视角那集蒙太奇和剪辑都非常精彩,当然也是细节上充满了戏剧化。联合创始人视角说服投资者也非常有趣,属于互相钓鱼最终双赢。创作者视角那一集过于落入窠臼了,体现创始人逐渐冷漠变成商业和资本工具,而音乐人和厂牌间的矛盾、独立音乐人如何生存等问题都没有细致描述。批评资本当然容易,但创作者的困境能否描述得更具体呢。
比较可惜的是,很多商业上可以探讨得更有趣的点都缺失了,不知道是否因为剧集是瑞典制作的而没那么强的商业敏感度?2025年公司上市多年了融资途径竟然少得可怜,主要靠银行借贷?CEO最关注的投资者关系、股价起落也没有探讨。都2025年了,创作者转向面向TIK TOK的创作,形成另一个生态对Spotify 的影响都不提?
瑕疵虽然不少,但这仍然是一部镜头语言炫酷、能找到互联网行业最大公约数共鸣的剧集。当然,Spotify 的算法和推进原理也是我最喜爱的,它永远在鼓励听众往当前听的音乐类型中再迈半步取尝试可能会喜欢的另一种有些变化的类型。
PS: 剧中的Bobbi是虚构人物,在Spotify中并没有她的歌曲或播放列表,饰演者真名叫Janice Kamya Kavander, Spotify 中确实能找到。
今年的新美剧中有好几部都是和互联网公司的早期创业史相关的,其中《Super Pumped: The Battle For Uber》讲的是Uber,《WeCrashed》讲的是WeWork,而《The Playlist》讲的是Spotify。作为国内在线音乐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我在看《The Playlist》的过程中感触良多,有大量似曾相识的片段。抛开这些情感,即便是从科技创业的角度,这部剧也非常值得推荐,堪称年度最佳。
前方剧透预警。
本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有不少为了剧情冲突而改编的成份,但结构上比较有新意。总共6集,分别从创始人(创业者/产品经理)、合伙人(投资人/HR/商务)、CTO(技术架构师)、法务VP(法律/版权)、唱片公司VP(版权/商业模式)、歌手(创作者)这6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Spotify的创立和发展历程,试图让观众能够去体验,在成熟的行业里,一个颠覆性的产品想要取得成功所面临的不同维度的挑战,以及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想要打破行业惯性,在诸多的既得利益方之间达成平衡是多么的困难。
本片最引人深思的点在于,看似Spotify革了音乐行业的命,用一个大一统的streaming流媒体平台完成了在线音乐市场的垄断(实际全球份额31%,第二名是Apple Music的15%),但Spotify并没有让音乐人的处境变得更好,尤其是非头部的长尾音乐人。片中给出的数据是,这些音乐人平均的月收入只有12美元,完全没有办法糊口。国内的情况其实也是类似,之前看过一些报告,中国60%以上的月收入不足2000元,并且这2000元收入的绝大多数来自于线下演出而不是音乐平台。尽管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有针对音乐人的激励机制,但实际上杯水车薪。例如腾讯音乐的“亿元激励计划”,在2017-2020的3年间向音乐人发放了5.9亿元的激励,平均每年2亿元(作为参考,2020年腾讯音乐的净利润是49.5亿元),按照官方公布的入驻23万音乐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年不足1000元。(当然,因为音乐人的播放量是指数分布的,这样计算并不科学。)网易音乐人也是类似,按照官方的PR稿件,“网易云音乐的云梯计划2022给予音乐人的原创激励金全年超过1亿元...网易云音乐每年拿出数千万元作为专享激励金...超过40%的音乐人收入较3年前有较明显上涨,截至2021年10月,通过云梯计划获得收入分成的网易音乐人人数同比增长超80%,月收入在1千元以上人数同比增长100%。” 这些数字看似很高,但并没有公布绝对值。可见,实际上平台的激励对于音乐人的收入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改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Spotify这类新技术平台不应该推动行业的进步吗?“万恶”的唱片公司为什么比之前活得更好了?说好的“不让中间商赚差价”去哪里了?说好的“让创作者获得应有的收益”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Spotify自己也活得很惨。片中可以看到,Spotify一直是靠借钱续命的。现实中,Spotify从上市以来几乎每个季度都在亏损,原因是它要给唱片公司交保护费。根据财报,Spotify收入的70%以上都用来支付版权费用了。换句话说,说Spotify不支持创作者实在是委屈它了,Spotify对音乐人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拼着自己不赚钱也要把收入分给创作者,只不过这里的“创作者”是指唱片公司而不是歌手本人。三大唱片公司从Spotify赚得盆满钵满,但未必所有的歌手都从其中获益了。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Spotify的内容成本有70+%这么高?为什么Spotify要给唱片公司支付如此高的收入分成?对比一下,长视频行业,即便是最强调优质内容的Netflix,尽管内容成本在早年也占收入的70%以上,但在2021年已经下降到58%(爱奇艺也类似,在60%左右),而B站的内容分成只有41%;短视频类的,没有抖音的数据,而快手21年财报中“收入分成成本”约占其收入的30%左右 - 并且这里面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直播业务的主播分成而不是短视频创作者的分成;文字类的,腾讯阅文集团的文字内容成本仅占收入的18%左右。可见,音乐平台的内容成本要显著高于其他媒介。
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在于,音乐内容是重复消费的,存量内容(“老歌”)在用户收听时长中占比较高。你在短视频/长视频/文字平台上消费的都是最新的之前没有看过的内容,但在音乐平台上却依旧在一遍遍地听着高中大学时代的周杰伦或陈奕迅。这就意味着音乐平台无法摆脱拿些手里攥着“老歌”版权的、“吃老本儿”的唱片公司。尽管各音乐平台想尽办法通过推荐、歌单等被动找歌功能来试图降低用户主动搜索的需求,以稀释老歌的播放次数,进而降低老牌唱片公司的议价权,但事实上,音乐平台依旧无法承担失去这些老歌的代价(看看网易云音乐下架周杰伦之后的用户流失就知道了)。因此,三大唱片公司凭借着对经典老歌的版权垄断在分成比例上坐地起价,以致于Spotify被死死地按在亏损线以下,迟迟不得翻身。
如果经典歌曲的版权已经被垄断,那么Spotify是否可以暗度陈仓,通过签下新歌手的方法,逐渐积累版权,期待着5-10年之后的年轻人们慢慢抛弃掉那些老掉牙的经典歌曲,从而实现曲线救国呢?同样很难。一方面,这会破坏Spotify与主流唱片公司和厂牌的关系,尤其是因为Spotify之前与主流唱片公司签署过许可协议,协议中明确禁止流媒体服务商与主流唱片公司在核心业务上进行竞争。毕竟,虽然Spotify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后面还有苹果、腾讯和亚马逊在虎视眈眈,一旦和唱片公司闹翻,马上就会有竞品顶上来,而用户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所以看似Spotify用户量很大,但实际上是弱势的一方。另一方面,对艺人来说,他们收入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和线下演出及周边相关的,而这部分需要求助于唱片公司的专业能力,所以艺人也不愿意和唱片公司闹翻。这就导致和磁带、CD时代相比,流媒体时代看似技术进步了,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还是换汤不换药。
另外,唱片公司也并没有那么“万恶”。事实上,三大唱片公司虽然收益于流媒体导致收入上升了不少,但他们的净利率也只有10%左右,并非“暴利”。流媒体分成的大头还是被歌手和经纪人拿走了,他们才是真正“吃肉”的人,而唱片公司不过是“喝汤”的。所以,实际发生的情况是,歌手之间的基尼系数变大了,爆款歌手比之前赚得更多,而大量长尾创作者赚不到钱。而这并不只是音乐行业发生的情况,在其他所有的内容行业都存在类似的头部效应。这是商业规律和人性决定的,是信息时代的必然。
因此,回答最初的问题,我认为问题并不是“创作者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而是“创作者真的产生了足够的价值吗?”换句话说,我个人认为整体蛋糕分得还算公平,如果有人没有分到足够的蛋糕,那么他首先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的有想象中那样优秀吗?相比磁带、CD时代,流媒体时代优秀的创作者一定是更容易被发现的,从零到一、到十的门槛一定是更低的,但由于用户的碎片化和多元化,从十到一百变成爆款、变成下一个周杰伦的难度恐怕是更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平台还是唱片公司,都没有获得暴利,他们在产业链上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拿走了应有的收益。整个行业的信息流动效率更高了,分配也更加合理了。所以,尽管这部美剧拍得很精彩,但它最后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不成立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web3行业所声称的“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创作者,让创作者摆脱平台的剥削”也是不成立的。平台没有暴利,也没有剥削,平台提供了产业链上必要的价值,它通过流畅的体验、强大的功能和扎实的运营来换取用户流量,然后将流量完成高效的变现,将收入以合理的比例分配给各个参与方。从零开始做一个新的web3平台,当然可以给创作者更高的分成比例,但流量从哪里来呢?是否要从唱片公司购买存量版权?成本谁来cover?这些纠结在《Playlist》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基本上就是重走一遍Spotify的老路,然后发现这个理想只是一个乌托邦,而现实中的存在即合理。
最后,对整个音乐行业来说,更深的危机也在酝酿,那就是年轻人听音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随着短视频的崛起,音乐的时长份额在最近几年下降得非常厉害。换句话说,用户还在听歌,只不过变成了边看短视频边听里面的背景音乐,音乐愈发沦为了短视频的“周边”。仔细想想,最近几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大众意义上的新晋歌手了,播放最多的歌曲只有两类,一类是短视频的背景歌曲,另一类是影视/综艺节目产出的歌曲,而传统意义上那些歌手发行的歌曲,似乎也只有明星的粉丝会去关注。这种状况也可以理解 - 毕竟用户花了最多的时间在刷短视频和刷影视综艺上,但对音乐行业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音乐媒介分到的用户注意力份额也越来越小了,而用户注意力份额和商业价值是直接相关的。各个音乐平台应对的办法是,开拓新的业务和新的人口,例如Spotify在拼命向非英语地区(比如东南亚和非洲)扩张,同时花了很大力气在探索播客业务,而腾讯音乐的做法是大力做娱乐直播,但今年娱乐直播的天花板也已经到了…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需求。音乐这种形式不会消亡(毕竟它是少有的后台“非独占”场景下的媒介),但需要找到新的生命力。
再次推荐《Playlist》这部美剧,希望它能够启发更多人对音乐和流媒体行业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串流先锋》是一部伪记录片,讲诉了音乐串流服务巨头Spotify的发展史。它通过六个主要相关人物进行了POV式讲诉,每一个视角都独特并饶有趣味。它的结构是简介的、有效的,兼有一定的创新。
全剧以联合创始人丹尼尔·埃克早在2004年的生活开始说起,埃克是一位就职于不知名小公司的程序员,他却能偷偷的黑进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服务器,绕过广告收费系统,非法获取搜索推荐排名。老板让他撤回代码以防被谷歌起诉,他直接选择不干了。
怀才不遇,屋漏偏逢连夜雨,回到家中,等待他的是谷歌的拒绝信,理由是他没有漂亮的学历。隔壁的邻居正在播放吵闹的音乐,他诸事不顺,决定播放一首更大声的音乐回击,于是他打开了2003年才成立的盗版资源网站海盗湾下载音乐。海盗湾有各种各样的厂牌、非厂牌甚至是未签约艺人(包括丹尼尔的歌手朋友波比T)的音乐资源。与此同时,全球唱片公司的唱片销售量急剧下滑,音乐行业正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
随着海盗湾相关情节的引入,开启了最有争议的音乐版权的讨论,可贵的是,影片对版权问题并未下任何论断,似乎只一心想要呈现当时的世界音乐行业的状态。保持道德上的克制,仅作好分内的工作,讲好一部剧应该有的故事脉络,是非常难得的。就这一点来说,非常成功。
在与瑞典索尼音乐CEO佩尔·松丁进行庭前的对峙和后续的谈判中,海盗湾三位成员似乎都作为一种正义的象征存在,然而是否正义都太短暂了,海盗湾被Spotify打败。不过,丹尼尔与海盗湾并非立场的对立,反而是与海盗湾类似的:不应该有任何人掌控音乐行业的版权,音乐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应该是免费的。
这当然有违常理,彼时付费买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天经地义,这条准则就算放到当下也合情合理。没错,所有人都不再购买音乐,所有人都去下载免费的盗版音乐,这怎么行呢?这是盗窃。
小心,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一定要警觉是否陷入了旧有的思维。
传统的正义正是索尼音乐瑞典CEO佩尔·松丁所想,他的老式点唱机既是过往艺术的集合,也代表着旧文化的衰落。这种对比感是强烈的,点唱机的流行年代(1950年前后)要比佩尔的青年时代(1985年前后)更早一代人的时光,而佩尔在青年时代疯狂的爱着新兴的摇滚乐,那时候更老一派视摇滚乐为异类。就是这样一位反抗老一辈的佩尔·松丁,也成为了顽固不化的老一辈。这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更有甚者,连他自己的儿子都在使用海盗湾。自己身为索尼音乐瑞典CEO,自己的儿子本可以随心所欲的购买正版唱片,但儿子为什么要到海盗湾下载盗版音乐呢?这不得不让佩尔·松丁思考,也让观众思考。
在这个场面中,有一组有趣的镜头,佩尔·松丁看到儿子正在浏览视频网站Youtube,那时候Youtube的页面还很简陋,未来它将成为全球最大视频网站,这一切细节都代表着世界正在巨变。
除了版权之外,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spotify能够战胜海盗湾?spotify有哪些优点?流媒体是如何改变了世界?打倒旧有唱片系统是海盗湾、Spotify还是社会的趋势?如果是那种趋势,为什么会这样趋向?
对伦理、社会、音乐行业的探讨,似乎并不够导演展现才华。第三集是富有创意的一集,吉泽姆·埃尔多安是一次成功的选角,在类似电子音乐的激情节奏中,她成功的将佩特拉·汉森的硬派形象刻进观众的印象里。令人同样激动的背景蒙太奇是完美的,佩特拉在律所和spotify之间频繁做出抉择的效率性、两种生活的反差性,以及spotify差点因法律问题与未来失之毫厘的紧张感,全都在蒙太奇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Spotify的技术总监安德里亚斯·伊恩带领团队研发私有TCP/IP协议成功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Spotify的成功了。Spotify有最坚定不移的创始人、最乐观最传奇的投资合伙人、最好律所的最佳律师——还是两位、最顶级的甚至能研发底层协议的技术团队,成功已经是必然的,只是什么时间的问题。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悄悄拉开了反思的序幕。
在第四集的结尾,我们看到安德里亚斯完成了项目,也失去了原有的三号位置,整个团队被拆散,颇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结局并没有那么悲观,只是安德里亚斯所追求的并不是Spotify能给的,Spotify能给的他的也只剩下金钱奖励,而他要的是他用心血创建的完美事物,一种近乎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东西,一张世界的完美蓝图。
而在第五集中,丹尼尔与创业合伙人甚至是知遇之恩的马丁·洛伦松在海边的对话更是让反思进一步强化。丹尼尔的婚礼,马丁一如既往不合时宜的爆出某个不合适的玩笑。在这一集结束时,想必有很多人把马丁当作了朋友,也为他感到悲伤。丹尼尔的性格因为这一场戏无疑更为清晰了,他可以在婚礼当天处理公务;可以不计较联合创始人、最信任的伙伴在婚礼上的不当言辞;可以压制自己的悲伤与无奈,唯一念念不忘的只是对Spotify未来的最理性选择。
在第六集中,这种理性到达了全片的高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波比T与他之间必然有什么误会,即使在丹尼尔取关了波比的Twitter之后,当他最终来到波比为了生计不得不去的最差现场时,当所有人包括丹尼尔都被波比的歌声感动时,当观众以为两人即将和解时,丹尼尔却说,他不会让任何人抢走Spotify,原来他在波比的歌声中流泪,是因为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而不是波比问他的那句:为什么你不能改变音乐行业?无数创作者拿不到应有的收入。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是为什么,丹尼尔曾说,是那些版权巨头拿走了7成收入,Spotify只得到了30%,而创作人却认为是他让整个音乐界的中下游创作者颗粒无收。所以,Spotify到底有责任吗?
法律的框架下巨头们无疑可以扼杀Spotify,但当时的丹尼尔是如此的直率。在律师的一集,丹尼尔还曾说,我不屑于和他们谈判,看他们那居高临下的调性,我们可以直接拿走,他们束手无策。
而在后来谈判的时候,联合创始人马丁·洛伦松对开出高价的泰勒·斯威夫特的经济人说,我们不会对泰勒做任何妥协,哪怕她带来了10%的流量,你知道没有我们泰勒的分成是多少吗?马丁递过了一张白纸,是零。而此时,丹尼尔却低声下气的道歉。
丹尼尔自己对此是知晓的吗?
在他让马丁离开的时候,即使他知道马丁明白个中原委,还是能从丹尼尔的脸上看到那种忍着难过的表情,也许他能听到海浪中的悲伤吧,那一幕令人困惑,丹尼尔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在他对波比说,他可以告诉波比如何理解Spotify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如何学习这种模式下的规则,而波比却对他道德牵制的时候,也许他对波比也是失望的、心凉的吧。
在美国的听证会结束后,最后的一个场景中,丹尼尔说,他后悔当初对版权进行了谈判,他说他后悔没有离开谈判桌,没有告诉他们必须接受Spotify的全部条件,因为这就是未来。如果当初是那样,该有多么美好。
我要拿走我能拿走的,世界上任何一次任何一种革命自来如此,它无关对错。未来不会被道德束缚,过去的正义与邪恶,对错的指责,是乏力的,是无用的,未来需要新的道德。
在未来的漩涡中,即使是那些创造未来的人,甚至也无法抽身片刻。
这一幕足以令人动容。
6集从6个不同角色的角度记录了startup成为独角兽到垄断的过程 拍的还挺不一样 就是瑞典剧组太环保了
算是最近几部关于互联网创业剧集最佳!
同类型最佳,并且比uber、wework高一个level。同一个事情6个人的视角,不但没感觉剧情重复,反而集集有新意,尤其第3集。
不知道怎么夸,反正用Spotify的我先沸腾了
很合时宜,美国最近查封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书分享平台Zlib的主站,图书盗版分享争议跟音乐一样,书籍、音乐本属于全人类共有的东西,可access不公平,互联网精神就是改善这份不公。spotify厉害的地方是它不是谈拢了音乐发行商的利益,最主要是它保证了音乐人的利益,用户只要付月费即能免费享用音乐;用户的每一次streaming都给其音乐背后的音乐人及发行贡献0.006美元的收益。希望未来图书行业也能像spotify一样,用流媒体的方式解决图书的阅读权,购买图书本身就是购买拥有权,站在书店免费读或者图书馆借读(图书允许白嫖阅读权),没有书店以及图书馆的地区需要依仗互联网来实现。故事写的中规中矩,改变世界永远是最有幸福感的人生追求,希望图书行业也能有这样的整合,希望Zlib那样的图书馆能新模式复活。
谢谢这个初创团队创造出如此强大的平台,之前对创始人完全无了解,但一直肯定创造出这个平台的人对音乐绝对有着无与伦比的爱,果不其然。无大学背景,被谷歌拒绝,几个月就自己写了个软件卖了赚了一大笔钱,因自己一直下载盗版资源的网站被打击,看到市场缺口,直接付诸行动,世界是属于geek的。
喜欢《社交网络》就很难不沉浸在这部题材气氛颇为相仿的科技创业剧里,Spotify这个平台我用得很少,几乎只用来听播客而不是音乐,但它围绕音乐流量和版权争夺、从一个念想诞生和发迹的故事还是足够吸引我。很别致地从每个创业骨干的视角依次讲述,不是罗生门的各执一词,而是信息量不断叠加的补完,每当你觉得知道够多背后总有更多乾坤,一些场景从多人不同视角反复演绎带来侦探片般的顿悟。前四集几乎是创业爽剧模式,用不断出现的难题和主人公机智的攻克来环环推进,一群无往不利逆境前行的天才,某些场景的低饱和配上电子乐十足是赛博极客片那种让人陶醉的趣味。越到后面越把心理和现实困境摆上台面,尤其轻科幻的最后一集几乎撕碎前面所有美妙振奋的泡泡氛围,跟《社交网络》一样有个惆怅结局,加了调皮似乎更强化了这种惆怅。
激动人心
Ek真是个狠人,所有人都只是过客,徒留一番梦景也不过是新时代的卡特尔,论精彩这辈子算是值了,但说值了他也不过是世界角色中的一个木偶。还是早早入场又退场的人最幸福吧,还有,资本家也很幸福。
算是很engaging的讲故事方式 整体有一点高开低走(梦想到现实的单线进程)瑞典最近迷你剧出品好多 不过能明显感到在fictional的部分力不从心...男主演很好(and Gärdet真是天然绿幕...
看剧的时候一直在想象编剧团队是怎样从真实故事中抽象出关键点,以六个人物(显然这已经是压缩后的选择)的个人生活融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反复确认这已经是不能再简练了的最终节奏。明快、戏剧化、虚实结合,还包含了制作团队本身对Spotify的反思和想象,已经达到了优秀网剧的品质。
Netflix拍了Spotify的传记,影、音两个领域里最早的Stream玩家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可能也正因为这样,就像一部流水帐WIKI,这真的是瑞典团队制作吗?完全不见期待中冷咧、含蓄、阴郁的气质
6个人6个视角,讲述同一个创业故事,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从“己”出发,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从中有所启发。创业的初衷如何已经不重要,当它足够庞大时便不再是创业者自己的产品,而是关系到许许多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共同构成一张巨型网络,与其说在蚕食网络中心巨物的躯体,不如说他们就是利维坦的一部分。
这么精彩的剧竟然没有点评么?
还以为又是接着uber wework等等的创业故事改编剧,结果还不错每集分别以founder industry lawer invester视角讲故事
视觉上是北欧的冷感,故事上可以看做spotify的品牌宣传片
建议直接看3、4和6集。整个剧的精彩是从每个角度解释了到底串流是什么商业游戏规则,把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物内心的肮脏和丑陋解释得声情并茂。创始人是这个游戏里最丑陋的人。
我太爱这个电视剧了天呐~炫技一般的蒙太奇和视听语言给Spotify笼上一层次世代光晕。你会惊讶每个人性格和擅长领域如此不同,但都是那么inspiring以及enthusiastic,每个人都是一个真实的发光体。最后一集,Bobby T在酒吧驻唱那一段,也跟着Ek哭了,希望他永远记得自己在那间旧公寓面对两台简陋的电脑屏幕时对自己许下的干掉Google的诺言。结局还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银行给你十个亿,你会怎么改造Business Model来让创作者们受益?确实很难吧。遗憾是有的,比如没能多拍一集global marketing manager的故事。在Apple Music和Spotify两派里,自己一直是坚定的Spotify拥护者,所以私心地希望它能够在美国的打压下依然抢占市场第一。
六个视角 导演尽量保持客观的用上帝视角看一个独角兽巨头的创业史 不说像《社交网络》那样戏剧性地精彩 但也很值得一看 第三集是我的最佳 在一帮传统巨头和年轻科技宅中间 还是需要一个有想象力以及决断的法务 最后 真的没看出来男主是《飞鹰艾迪》里那个飞翔的芬兰人…年轻的时候帅得当时我还特意搜过他,怎么现在胖成这样了……
拍得是真的差 六集过来什么都讲了一点儿 什么都没讲清楚。可取之处是能理性梳理一下真实世界感受的矛盾点:这大概也是创作者+消费者双重身份的根本矛盾。逐渐更理解身边音乐人的观点和抵制Spotify的原因 基本与最后一集艺术家无异 虽然我本人完全不使用Spotify 但相关的思考可以投射到方方面面。想想 哪个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不是本着打破资本市场的初心?然而最终还是回到创造和垄断(即使是新的)资本市场规则。带着这样的视角看剧还是既有趣又挣扎。。。不过 有一说一 同类型剧《硅谷》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