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公众号【泠十三】
ID:mew013
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条街,白天看上去平淡无奇,一到晚上就大放异彩。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熙熙攘攘的本地人和外地人混合在一起,形成这个城市最踏实的味道。
今天要说的这条街叫「中山路」,在广西南宁。
九叔,是中山路夜市的管理员,工号001。
九叔早年身世坎坷,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也改嫁了。母亲不认他,九叔只能自己出去流浪。后来被关到劳教所进行劳教,劳教所撤销了让他回家,九叔却说,“我没有家,不想回去。我妈不要我,我想待在这里。”
他未成年就被劳教了六七年,接近20岁才回到了这里。
这个夜市是九叔自己生生打出来的一片天下,领导自然也要让他三分。从最开始这个地方便是九叔一个人在管,就这样过了五六年规模逐渐扩大,从只有几个流动小摊变成了小有影响的夜市,才由城区进行接管。
有些人说九叔不过就是个「地痞流氓」。
是啊,他说起话来大声又强横,脏话不断,但是这个夜市鱼龙混杂,是个小小的江湖,九叔懂得这个江湖的规矩,知道如何用江湖手段来管理夜市。并不是简单的书读得多就能管得来,不是权力大就能制服得了,偏偏就需要他这么一个人,在70多岁的年纪依然要去撑住这个已经撑了30多年的场子,这个「夜市市长」只有他当得起。
夜市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做的就是收钱,而这一重任全都是交给九叔一个人去做,换了别人,根本收不上来。
他是强横,但却讲理。
面对不按规定乱摆摊的小贩,他底气硬,不管是谁批准的,没有按照规定就一切都白搭。
他不是滥用职权,他是想让这夜市每处都按着规矩来办。
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山路夜市,如果没有九叔他们这些管理员的监管,个个都想越界多占些位置,多出来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一晚也能多赚不少钱。
谁不想多占些位置?
而有了九叔他们这些夜市管理员,也就人人都守着规矩,没人敢去越界。
在大检查的日子,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谁超一点都不行。平常的日子,客人实在很多,那你超一点也就算了,只要搞好卫生就可以了。
九叔懂得规矩,但他一点都不死板,他也很温情,他懂得理解,这夜市不是冷冰冰的,它充满了人情味。
这江湖,看的不是谁更痞气,讲的是原则和人情。
他抢走了卖花姑娘的花。
却在除夕之夜提醒卖花姑娘早点回家。
他赶走了弹吉他卖唱的人。
却从不赶卖艺乞讨的人。
面对自己的下属,九叔也是一样,必须严守着规矩。既然来工作,必须要好好完成,必须遵守时间,否则,你就别来。
可是,另一方面,他心里也爱着他的「兵」。知道他们很辛苦,找机会就和领导反映,想让他们每个人都休息两天。
如果夜市拆了怎么办,九叔最先想到的也是他的「兵」。
新年的第一天,九叔早早来到中山路,就是怕小贩们提前出来摆摊。
而一到规定的时间,九叔就沿街一家家去喊他们出来摆摊。
在九叔的江湖宝典里,无外乎原则和人情,该严时必须严,该松时松点也罢了。也正是因为他懂得「原则和人情」的平衡,才使得中山路夜市夜夜繁荣,让他既得到了领导的倚重也受到了夜市个体商户的尊重和拥戴。
对于这片他用三十年打下的天下,他的心里其实满是爱啊。
鸡姐是中山路夜市的鸡粥店老板。
鸡姐的鸡粥店每晚生意好的时候能达到一万元的营业额,这不长的一条街,看上去好像每个摊贩老板穿的都不怎么样,永远都是油油腻腻的,可是在这背后,每个小商贩其实都有着百万的资产。
这些钱都是没日没夜拼命拼出来的。
鸡姐好赌,08年的时候一下赌输了280万,还了一些最后还欠了人家40万。
人人都说她没法翻身了。
可她偏说,“翻不了身?两年之内翻给你们看!”
每个月挣多少就还多少,一年她就把欠的钱全还清了。
鸡姐很霸气,她也有骨气,她不怕从头再来。
而这份霸气的来源不是靠什么“我一定能行”的自我肯定,甚至不全是“我偏要翻身给你看”的热血,而是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每一份夜宵的积累。
六叔也是中山路夜市的一个商贩老板,出摊赚钱是为了供儿子读书。
六叔也是九叔几十年来的酒肉兄弟,每晚都凑在一起打牌喝酒。
六叔早年曾因打牌赌钱被劳改了3年,精通赌术千术的他在和九叔玩牌的时候却从来都不动小手脚。
当初的六叔之所以去赌,是因为太穷了,太需要钱了。如今的六叔依然很需要钱,他和老婆在这夜市里辛辛苦苦忙了这么多年,365天不歇一日,是为了儿子上大学、考研究生、买房,是为了让儿子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像他们夫妻一样这么累,不用再像他的祖辈一样那么穷。
不仅夜市的各个商贩不想让这条老街被拆,一拆也就断了无数人的生路,九叔也不想。
这条街承载着这三十多年来他所有的心血,也是这个城市漫长黑夜里最亮的那盏灯和最暖的那碗粥。
九叔有个愿望,他希望有一天中山路能够被粉刷一新,树上两个大拱门,上面写着“中山夜市欢迎您”。
2014年吴建新的纪录片作品【九叔:掌管夜市30年的江湖人生】,真实展现了中山路夜市的小江湖和这江湖中的平凡小人物。几年过去,如今的中山路夜市,依然还在,没有被拆,九叔想要的大拱门也立起来了。
江湖继续,而这些江湖中的小人物的故事也在继续上演。他们身在市井,个个却十分懂得规矩,这规矩让他们拎得清,准则的那条线他们分毫不去跨越。
他们个个有血有肉,这生活处处有笑有泪。
这平凡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他们那么努力生活的样子,原来竟是如此可爱啊。
细细看去,不也正是你和我吗?
“這個夜市是我搞出來的。”身穿制服,配戴着一個醒目的“001號”工牌的九叔,在鏡頭前自然而且自信地表達了這個夜市作為他心目中的工作成績單是如此有足夠的份量。
九叔,廣西南寧市中山路夜市的城市管理組長,多年來一直以臨時工的身份和他的團隊管理着這個繁華的夜市。從夜市的組建、擴大、被當地市政府接管到現在九叔作為代表去管理,這條街道也從一開始的寂寂無名躍身成為了整個地區的不夜城符號,更使他贏得當地人“夜市市長”的稱號。在這個魚龍混雜,酒精和喧嘩的夜市裹面,九叔的管理手法粗礪但有效,在這裏的商販多多少少都想多佔一分地方,多賺一分錢。佔用道路,不交身份證明就擺攤,胡亂張貼的這些小伎倆在九叔眼中都已經司空見慣,但對九叔來講,平常的人情講究和嘻哈打鬧到了關鍵時候變得該罵就罵就嚇就嚇。即使罵起人來髒話連連,喋喋不休的九叔,這些年的管理不單令攤販服從,鬧市穩定,更重要的是當地市政府相信九叔的管理,一做就這麽多年。
如果單單只是說九叔的故事,那麽這個紀錄片就難免變得單調和局限,而導演吳建新卻擅長地用其它的元素去豐滿主要的故事。當中采訪了一些攤販,他們襯托出這個夜市的多面性,更抬起了九叔在夜市的地位。其中包括了雞姐和六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雞姐出場的第一句話就是:“在這裏擺了這麽多年販的哪一個沒有幾百萬的,哪一個沒車沒房的?錯在自己爛賭而已。”聽上去感覺誇張,但雞姐的鏡頭形象充滿着街頭江湖氣息,那份感覺甚至有點像周星馳《食神》裹面的感覺,她能夠賺能夠賠清也能夠再重新賺回來;她前一秒能夠因為夜降大雨的生意損失而面露發愁,但下一秒有客人來又能馬上喜迎接客。她代表了一種社會基層的狀況,更是表現了在這個地方絕大多數人的生存方法。六叔既是一位老攤戶,又是九叔的“酒友”,小酌一杯和猜拳成為了每晚的餘慶。對於九叔的長時間認識,六叔作為了第三者來豐富表述九叔以往大風大浪的過去,而不是單調地將故事表達一切讓九叔自白。同樣,在這個夜市生存多年的六叔表達了對這夜市的存在意義和擔憂:市政府已經開展的中山路街道改造和遷拆計劃會如何影響數以百計以這個夜市養家糊口的生活。六叔擔心的是,若果這個夜市消失,還有沒有可能重建回來,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明顯,九叔也知道這個改造計劃意味着什麽,也知道倘若作出不妥善的夜市管理,給市政府落下一個出問題的印象結果會是多麽的糟糕。在紀錄片裏面抓拍到不少九叔粗野的執法和管理:毫不留情全數沒收擅自賣花的小女孩的貨;粗暴趕走了街頭表演的結他手;對於不服從自己的攤販直接作出“禁擺令”;嚴格管理下屬的工作時間等等。九叔萬事講求的是規矩,他明白不遵從上面的指示管理,你再大的本事都不會繼續得到支持,再小的問題你都隨意放任,到再想好好管理的時候都不再可能。九叔不單是管了三十年的夜市,收了三十年的擺攤費,和當地的政府部門打了三十年的交道,更重要的是他鎮了三十年的場。正如他自己所說,沒有他就不會有中山路夜市,如果說中山路夜市成為了這個地區的代表,那九叔就更加是這個夜市的符號。
夜市是這個紀䤸片拍得最多的場景,但導演拍攝的另一個重要場景就是九叔的家,與在黑夜使用人物跟拍移動鏡頭喧鬧的夜市相比,白天家裹則表現得更安靜而且大都是固定的鏡頭表達,記錄着九叔日常的生活以及他的各種煩惱,不論在對兒子的娶妻的憂心抑或未來退休工作的交接,像九叔自己所說,市政府給了他退休後的保障,但不希望他就此退下來,他們只相信九叔的管理,市政府還是希望他擔起這個職責。
九叔年中無休,但他的一切也圍繞在這個地方進行,不論是他的生活還是家人朋友,就像在大年初一晚上仍然當值的他穿着制服,陪着外孫和家人熱鬧慶祝一樣,也正如一直陪同在九叔身邊工作的阿東說:“我們沒有節假日的,中山路夜市就是我們的家”。可能九叔離不開夜市,但他也不需要離開。
第一次写影评,其实就是观后感。
我对真实记录小人物生活的片子特别感兴趣,他们经历着你没有经历的,走过你没走的路,你明明只看了一个纪录片,就感觉好像看到了很多故事。
喜欢鸡姐,点烟的姿势比你老哥都帅,给你一顿聊自己赌博280万,现在翻身了,然后转身"美女,吃宵夜吗?"哈哈哈。反正就聊呗,开心呗,但工作还是要做的,或许这就是社会姐吧。尊敬尊敬,respect。
九叔就更酷了,跟摆摊的发生口角"你流氓,我比你更流氓",有啥就直接怼,不跟你拐弯抹角。其实他是对规则的敬畏,吼你也好,骂你也好,都是维护夜市的规则。自己养的小土狗每年都给打疫苗。面对镜头他说,平常摆摊越界了给商贩提个醒就完了,大检查就不手软了,其实都是带着爱的。尤其是他说几十年了,夜市从几个摊位到一条街,都是他在申请摊位,他在协调,就感觉他为这个夜市做了太多了,就跟爱自己的儿子一样。
看九叔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拿跟我爷比较,到底哪种生活比较幸福?城市中的老人,每天看看电视,散散步,做做饭,也确实是享清福的。但是我觉得九叔的生活状态更精彩吧,抽烟喝酒满嘴爆粗口,说话也硬气,每天精精神神的,工作都要把大喇叭打开来一首"西湖的水~我的美~"哈哈哈哈哈。让我想起了歌舞伎町的李小牧~
如果以电影角色去看九叔,或许更多的是悲情色彩。三岁父亲去世,母亲不认他,尤其是他儿子,这他妈跟他爸都这么说话呢,惊了?
九叔每天都在嘈杂与热闹中渡过,身边也有很多人陪伴,但我总感觉他始终是孤身一人,始终是一个潇洒的浪子。好想去那个夜市喝一杯
片子的不成熟与局限性是明显的,不过想聊的并不是这些。
这是一部味道很正的小人物纪实作品,所有画面都是观察跟随式,没有过多的观点输出与价值判断,导演用镜头纪录下了九叔,一位南宁市中山街“夜市市长”的真实工作与生活。人物虽平凡,却有其鲜明的性格与具有代表性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张力。九叔之外,镜头同样关照到了他身边的其他人物,通过他们的描述与个性彰显,既补充了九叔的故事,又填补了完整的夜市江湖。
我想,九叔都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熟悉的人,他们不认命、死认规矩、充分信任权威、乖张暴躁,对情谊的理解简单而直接,家庭关系时亲时疏。当九叔醉后与兄弟大声争吵然后和好,面红耳赤地说“(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他骂完人接着坐在街口,看似随意却又细心地一笔一笔对账;当他在春节的下午专门去抓不守规定早出摊的小贩,骂完又说“到六点了 动作快点去出摊”...观众渐渐从嘈杂混乱的拍摄环境与人物聒噪和冲突不断的生活中平静下来,渐渐跟着镜头努力进入九叔的内心世界,并有了共情的可能。
此外,片中九叔与小儿子的几次互动,个人感觉应该是挺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亲子关系。扪心自问,面对成长年代和人生态度非常可能与我们完全不同的长辈们,我们又有多少耐心去拨开他们也许令人不快的表现,找到理解的起点?很多时候,我们追逐着所谓的“高端”或者与众不同,但撇开是否真正理解追逐之物这一点不谈,是否也应该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再留一些各自尊重而不疏远的余地。(感觉这是个讲不完的话题,毕竟家庭之间的差异性太大...
跟推荐此片给我的小唐老师讨论时,我们都提到此片的方言和音乐选择。通篇的南宁方言让观众能够快速进入九叔的语境中,增添市井气息之外,更使语言在传递信息之外显露出了当地的文化气质。此外,无论是有年代感或当地特色的配乐、还是街头弹唱歌手的同期声,也都起到了相似的作用。以声造境,效果确实立竿见影。
最后还想提一下,片中九叔与小贩以至于食客们吵架争执的画面,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时候站在单方面看问题,我们习惯性地将官僚野蛮作风、官大一级压死人、甚至于「狗仗人势」等等可能带有侮辱性的刻板印象提前准备好,以至于忽略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社会时代背景与人生境遇共同塑造的产物,从而激化矛盾或“坐实”印象。九叔是小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易被误解的小人物身上有多少反差的真实,恰恰是值得挖掘的;了解是消除偏见误解的最佳渠道,个人之见,关注小人物的纪录片也许意义正在于此。
他妈的!这个世界我会怕你?九叔
先声明此处写的也不算什么影评,只是每次看完纪录片总会让人生出些感慨来,记下来聊以慰藉。
由林象发起的《向南的暧昧》合集,我没有选错片子,《九叔》一开场,扑面而来的便是那自熙攘的中山路,夜市临街的彩棚下不断的吆喝声中喷薄而出的普通人生活的热情。我热爱一切不带矫揉造作,靠时间与经验踏实酝酿出的生活气味,就好像偏爱街角被城管驱赶的炒饭小摊,究其原因,内里带着生活的“锅气”。
想来数日后到达南宁时,应该已见不到在中山路叱咤风云的九叔,但这个筋骨强健,脾气暴躁的老头却着实为去已变为景点的中山路夜市增添了一个理由。
我相信让一个南宁人来拍南宁,想来是最为贴合与真实的。它带着一个导演对自己家乡群像描绘的愿景,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黑白两道混了一辈子的夜市市长,是一个赌博赔光家产后东山再起的粥铺老板,是一群真真切切靠一条街,一个夜市谋生半世,养家糊口的摊主们。
粥铺老板鸡姐上一秒还在镜头前抱怨因为大雨而少赚了一千块,下一秒立马变换语气扭头温柔地询问路过的游客,“帅哥,要喝粥吗?”, 这一幕太戏剧了,我脑子里顿时闪过无数个在街上如此跟我打过招呼的摊主,不晓得当时他们心里在担忧着什么事情,而我就这样与他们脑中天大的烦忧擦肩而过,真实又冷漠哈哈。
我要如何说九叔呢,我觉得一个人活出了自己的方式,如九叔一般,便达到了“胡乱生活”的下一个层次,与这个世界自洽了。于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缘由,因为走过的路,喝过的酒,吃过的盐。因此可以在酒桌上滔滔不绝论及生平,与儿子称兄道弟,甚至可以活出一些任性的自由度,在每一次喝酒撒泼后,得来摊主们或避让或嬉笑的包容。我甚至可以想到,将这样一个脾气暴躁的倔老头子扔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招致谩骂与暴力,让他彻底蔫将下去,然而这套江湖手段在中山路是行得通的,九叔在中山路是自由的。
我在心底对所有的纪录片有个共同的疑问,也就是这种对事实的二次加工在被拍摄者本身来看是怎样的感受呢?导演说他在发觉这个人物变得立体了之后,拥有了多个侧面后,他觉得是时候可以结束了,而当这份影片的拷贝交付给九叔本人之后,他吹着老旧的风扇,坐在闪着彩灯的吉祥树下,观看这个镜头里的自己,是否会感到陌生,甚至想要辩解呢?而人到了耄耋之年,是否还有要为自己一生辩解的冲动呢?想来九叔也不会care, 内心只来一句 “他妈的,这个世界我会怕你?”
这一次放映难得的是了解了一些纪录片拍摄的流程和方法,我越发觉得这是个美妙的工作,它带着未知性,在素材的累积中逐渐发现值得称赞的故事或是难以为继的障碍,如同我们生活本身。而已记录他人的生活为生活,又何尝不是件有意思且有价值的事。
总是看到某个影子。 以我浅薄的见识,中年男人的典型归宿大约三类:平庸者接受既有现状,愿意与一切和解;成功者坚守话语权,以下定义的姿态更加强烈地输出;失败者,一边抱持愤懑,一边拼命翻找往昔,捡拾存在。 九叔有着充分自信自得,“我的兵”时刻挂嘴边,带些匪气;又无比渴求主流体制的身份认同——领导时刻挂嘴边,带些趋奉。也有深谙与不甘。深谙的是某种无奈,于是养老金、分配的房子和摊位成为九叔的自我暗示,而不甘呢?日日买醉,一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分不清是劝自己还是骗自己。 这条夜市承载了他全部的话语权,甚至特权——“在夜市吃东西,你不买单都没关系”“你老爸几十年在这里,谁不尊重我”“我叫城管过来,停辆车在我边上”。然而,也仅仅如此,与共和路夜市合并,九叔和他的兵在新的辖区镇场立威,像落单的动物闯入另一个族群,时刻竖起羽翼慑敌。 尽管年近七十,九叔却似乎从未敢卸下防备。他时刻敢发出叫板“他妈的,这个世界我会怕你?”不知他的“壮志未酬”里向往的是哪种功成名就。 输掉家产又迅速翻身的鸡姐,老千手法熟稔的六叔,夜市谋生的人们似乎都有种悍然不顾的豪赌天性。九叔的管理带着江湖规矩,对方是势弱,他便生出天然正义感;对方恃强,他则立刻回归原始的弱肉强食姿态。权贵有话语,市井有舆论。于是九叔看似“以暴制暴”的管理手段,却被充分证明有效。 时代变迁、城市转型势不可挡,中山路改造已成定局,夜市的存在岌岌可危。三十多年前打出的威名也随着年龄老去摇摇欲坠。大概正因如此,九叔更有某种期待与留恋,拼命攥住真正特权支配下有限的控制权。 结尾,领导说,九叔继续管理夜市,直到中山路拆除。领导自是深谙。
这是一部纪录片,在爱奇艺上看完,好些弹幕都在骂,也挺影响看的心情,但感觉很多喷的人是还没看明白,也可能理解与接受能力也有限,看不习惯真实的生活,与活生生的烟火气了;好像在他们常看的影视剧里面,像这部剧里面拍的不光鲜亮丽的小人物就都是上不了台面的,都是丑角和反派,只要骂就好了;他们只能接受那种完美光鲜的角色,却看不到这部纪录片里面的人生。 所以说脏话,脾气差,会喝酒,会抽烟都是丑角,却没有看到也是这些小人物,大部分临时工,天天夜班,维护夜市秩序,让政府能允许夜市的开展,不至于被关停; 九叔其实靠的并不是有人弹幕骂的的那样争勇斗狠,而是虽然说着狠话,但还是为着夜市的心,所以大家才会买账和服气,政府才会拉着不让他退休;这条街的存续有他们这样的小人物的一份力,一条夜市街养活多少人; 再说了,谁愿意像九叔那样,到七十岁的时候还天天这样上班?一个临时工做个三十年?没有点责任和担当估计是难做的下去的,早就跑没了,估计去摆个摊都比干这活来的赚钱和省心省力
九叔巡视整个中山路夜市,看着六叔鸡姐油条佬花生佬和各个小贩们,就像皇帝看着他的子民一般自豪。只是,人会老去,夜市会拆除,往日光辉终不复。
在南宁念书的那几年 中山路没少去,但对背后整个亦黒亦白的中老年男子从来没有机会注意到过。吴建新导演这样以表面上轻松的方式把一个人一个地区甚至整个中国大陆地区苦难的历史用独立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看片过程中笑泪收发自如,细思极恐。非五星不能。
小时候我爸妈就在野市里头推三轮车卖水果,看这片子想起了我家那儿。这片子很容易让人对“江湖”产生一些浪漫化的想象,但其实我对这一类“烟火气”的怀念无比稀薄,那里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打打杀杀、人情冷暖的确精彩,但见多了是想逃走的。
马克后看得最快的一部哈哈,很棒,小吃街摊贩城管的江湖百态//被八组的鸡姐圈粉想来看一看,好cult 港片社会的感觉。哈哈。南宁话和粤语也蛮像的。吃夜宵的美女也穿得很夜蒲港女了。好棒的感觉,不输尖沙咀哈哈哈
九叔也许是中山路的扛把子,但我心里只有鸡姐!
鸡姐牛逼
五年前我根本不会喜欢如此市井粗俗的片子,觉得满满都是中国的弊病,但年岁的增长,让我知道,这才是真实,这才是社会。
特别棒的纪录片!关于南宁,很市井,很写实,没有旁白,全程南宁白话叽叽喳喳,满口生殖器官也保留了。人物很有立体感,很有故事。笑中带泪,以小见大。镜头语言很不错,相当于一种不在场的旁白。
1.武侠+黑社会+小吃街=中国的深夜食堂。一句旁白说“这个夜市是九叔打出来的”,想起一个叫《小吃街:龙城岁月》的网大剧本,每个人为争摊位争小吃街扛把子明争暗斗。一到深夜整条街活了过来,露天大排档人声鼎沸,手艺人卧虎藏龙,暗中较量。 2.片尾曲很好,可惜剧情没更深展开,鸡姐的故事戛然而止。
吵归吵,但实际上收声是很讲究的。题材也好,市井百态。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又去了一次中山路。现在的中山路比电影里的要漂亮整洁多了,没有看到九叔和鸡姐,但是九叔的手下还在,六叔的店也还在。如果你要了解一个城市真正的底色,应该去这样的地方。
现在就想回老家杀去中山路和友仔友女们喝漓泉吃烧烤。
市井味与人情味把街侧两旁的欧式废墟给熏出了不夜的盛景,夜市市长九叔活泛了一条街的灵魂,道上的人上了道,道不尽的都是俚趣。有趣极了的人与事,蘸着不忍回首的过往,越唏嘘,越爽朗。长街走尽,尤其记住鸡姐的豪泼,好想跟着她发财。许久没听过这么密集的形象脏话了,脏得灿烂,脏得生趣,脏得让人思乡,又怕嘴拙。所以片子最遗憾的地方,是字幕不得不略过这些活色生香的词汇。南宁跟我家太像了,不由着迷。@虞社,“向南的暧昧”。映后导演连线,用的账号名叫“老猫”,哈。
小女孩卖花,九叔第一次看到一把夺下,凶着脸瞪她,破口大骂;第二次,除夕,他把小女孩喊到身边,指指手表,意思是到点了,不准卖了,一句话都不说。这就是生活的毛边啊。缺点仍然是缺主题ps昨天在南宁看到九叔了
一开始你觉得九叔太地痞,太暴戾。但越往后越可爱。
他是夜市“市长”,也是如假包换的临时工。他纵横夜市江湖三十余年,除了他,也许真的没有人能够hold得住中山路夜市,所以,区长也敬他三分。市井人生,真性情,也拧巴。
人民的九叔和政府的猪笼寨主
想不到自己家乡会有这么棒的一部纪录片,又惊喜又激动导演原话“影片向观众展示夜市滋生着怎样的市井生态、复杂人性和隐秘的社会结构”是南宁人都值得一看的纪录片啊不仅是中山路的变迁,也是城市的历史与发展,更是集体的挣扎与渴望
网上找得到的资源都是75分钟,求完整版。南宁人讲的白话口音好重,似乎还掺杂着一些闽南语。本来我也是很反感九叔这样的城市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低,官本位,狼性思维,没有礼貌,讲话大声,举止粗鲁,信仰暴力——直到我家楼下不知何时变成了早市。
从另一个角度说吧,在他的小王国里他称王称霸,领导接受采访时他保持几十米距离,他也知自己是夜壶,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社会,有意思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