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她在愤怒时最美

记录片美国2014

主演:Chude Pamela AllenHeather Booth

导演:MaryDore

播放地址

剧照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2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3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4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5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6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3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4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5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6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7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8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19 她在愤怒时最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0

详细剧情

  本纪录片发行于2015年。聚焦1966至1971年,20世纪第二波女性运动浪潮,各流派女权主义为争取女性权利愤怒发声。纪录片包含了不同种族、性取向的女性团体和妇女运动的兴起。女权主义者们在改变社会传统观念的同时,也在反省,进步。

长篇影评

1 ) 一份非常机械&极度基础的边听边记

Social Media Analytics的教授让每人选择一个最关心的联合国SD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可持续发展目标,详见//sdgs.un.org/goals),早早选了SDG5 Gender Equality的我开始佛系做功课。粗浅随手记:

0.

1. “Recruited by myself” 国家妇女组织NOW成立伊始,报名加入的成员在表格上如此填写

2. “Male chauvinism up against the wall!”

3. “所有职务中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者”

4. “...that it was their voice and their desires for change that gave a movement its power.”

5. They gave rise to women’s consciousness of a need to operate on an equal basis.

6. The guys, their names went on things, they became the spokespeople. We were used to lick the envelopes. 他们是发言人而我们舔信封

7. The big insight of the women’s movement was that personal is political.

8. give a hex to 向...施魔法

9. overthrow male supremacy with this movement 以这场运动颠覆男性霸权

10. consciousness-raising

11. shameless hussy 无耻荡妇

12. ...the voice of one is used as the voice of all, then you have a problem.

13. ...and that’s why consciousness-raising was so appealing, because so much of our lives we could not speak of.

14. call on the carpet 训斥,责备

15. the absolute precondition for women’s emancipation 解除女性束缚的先决条件

16. “We were inventing things and that is a very interesting edge to be on.”

17. “I feel oppressed just by the fact that you exist.”

18. “The really dangerous thing was talk. Because telling the truth and talking is very revolutionary.”

19. “And that we have your attention, and that we have the headlines in the media. You didn’t make us. We’re making you take us seriously.”

20. “...But this (freedom) is a moving target. Freedom is something that is over the horizon, and you can’t stop sailing toward it just because you don’t reach it.”

2 ) why are you so sensitive?

几乎是平铺直叙地讲述了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发生经过,并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反馈,时不时插上一些男的令人作呕但也非常真实的思想(真实感叹不管哪个国家男性沙文主义者都是一个样子),怪不得有人评价说这部只是叙述,流于表面,不深刻。

我觉得现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倒也不是要多深刻,让我们知道美国女权主义的具体思想,女性历史等,而是让我们知道,发声,反抗是有用的。

因为交谈与传播真相,是具有革命性的。我们需要唤醒更多的意识,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因为女权主义在美国曾经成功过,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为自己争取权利,争取平等的地位,不是为了获得特权,只是为了让男人把搁在我们脖子上的脚拿开。

韩国也有过《敏感点又何妨》,可以说非常有教育意义,但是和韩国很多剧一样,"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改"。中国现在的微博女权看起来非常偏激,可以说咋一眼看很失智,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这是一个纠偏的过程,如果太过激进,在进行更加温和的手段时,就会容易得多。

3 ) Uppity Women United

40年前的美国,招聘广告写着‘仅限男生’或者‘招品貌端庄的女子当秘书。ps:有可能嫁给我们英俊的老板哦’
40年前的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女生平均工资和仅有高中文化的男生相当
40年前的美国,社会认为女性的角色就是相夫教子,繁衍后代,男性的角色就是事业成功,供养家庭
40年前的美国,三个以上的人讨论流产是构成‘谋杀人类罪’的,堕胎非法
40年前的美国,妇女生理健康和性教育在教育系统里几乎不存在,性解放了,但妇女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控制权
40年前的美国,女性并不被看作和男性平等的一员。不仅男性觉得理所当然,众多女性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但在反越战大游行的背景下,一小拨妇女组织起来,说‘我们要工作要事业,不要当免费的家仆’,她们以为那些一起游行的男性会支持自己,结果她们的代表刚站上讲台就被铺天盖地的嘲笑淹没
男权主导的社会对‘男女平权,同工同酬’各种讥讽,反而刺激,促进了女权运动星火燎原般的发展。但女权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统一在一张大旗下的,黑人女权运动,女同性恋权益运动,支持堕胎权利,要求建立日托系统……激进派和务实派都有,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那五年留给我们的有:对性骚扰的定义和禁止,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禁止,堕胎的合法化, ... 我们能有今天习以为常的权利,要感谢这些先辈们。

但另一个方面,40年前的一些困境,今天依然存在,而且更加隐蔽。德州的堕胎问题,Sandberg的LeanIn运动在美国民众中的反响并不积极,Ellen Pao的性别歧视诉讼举证困难,媒体依然在物化女性……
40年前发声的先辈们说:我们对现状不满,对现状愤怒,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以为自己的声音没啥影响,但我们的社会改变了,权利要靠自己去争取……

后辈的女性有义务去守护这些权利,用和男性平等的姿态站在这个世界上。在保守势力对女权的反扑面前,新一代的女性能不能捍卫作为个体选择的自由,并赢得社会的尊重?
-------------------
本片在美国并没有大规模上映,所幸本人所在的城市有放映。不知国内同胞们在哪里看的……如果可以看到,强烈推荐。

4 ) 如果你仔细看向这队伍你会发现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女性

在今晚打开这部纪录片也算是对RBG的一种纪念。 “保持愤怒”—— 最喜欢这个纪录片标题,愤怒,理应愤怒,男性总是擅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逼迫女性,当女性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愤怒时,他们会说“看,她疯了”,当女性想要呐喊想要发声想要说出自己所遭受到的不公时,他们会说“嘘 嘘”“把你拖到黑巷里操”。这不是歇斯底里,安静与理性不是美德,愤怒才是。 “保持敏感”—— 敏感无错,敏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别人看来更多的是你吹毛求疵,但不要放弃,那些事情的的确确存在,你在此时此刻感到不舒服那就要大声说出来,没有人想让这些事情发生,一旦发生就必须要被纠正。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被家暴,被歧视,多次堕胎,把这些原本以为只有自己遭受到的说出来之后,发现大家都经历过,那这就不是个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 于是她们团结起来,建立各种女性组织,她们写信她们开会她们游行她们抗议。 “女性的历史”—— 社会规则由男性确立,历史由男性书写,翻开历史书本全是男性、男性、男性,女性的历史被淹没被抛弃被卷入洪流,当你学完历史拿到学位证书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对女性历史一无所知,于是她们烧毁了学位证书。 那么,你知道几个“她”?你能说出几个女性历史名人?又能说出几个事迹?在纪录片里看到这点的时候想到了戴锦华老师讲秋瑾的那期视频,我们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新国家时女性和男性是盟友,但是国家建立之后,女性立即被她们的同盟、战友——男性抛弃,然后男性再建立一个新的男权秩序,又一次进入了规范、奴役女性的过程中,女性历史功绩的历史功绩被抹除。 在今天,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女性叙事,发现更多的优秀女性,历史不该仅仅是“history”也应该是“hertory”。 “解放女性的身体”—— 选美大赛,选出最美的女性,她们走上台展示自己,要优雅要美丽要端庄要多才多艺,台下人对她们评头论足,像是商品。男性却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些。 “你太胖了”“你太瘦了”“你胸太大了”“你怎么是平胸啊”,女性不仅活在男性凝视下,还用第三只眼睛规训着自己,纪录片里这一段最精彩的一处是一群女权主义者在华尔街进行角色互换,向往日里男性对女性做的那样,她们上下打量着路过的那些男性,嘴里说着“哦 多美啊 ”“这些男人,这些性工具”“哇哦 看看他的腿”哈哈哈哈哈 内衣与胸罩,根本没有防止胸部下垂功能却仍被束缚在女性身上,于是她们走上街头,扔掉化妆品烧掉bra,我永远会为焚烧内衣的运动而欢呼。 影片里最让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一些女权主义者打算在女性获得选举权50年的纪念日那一天组织50000人上街游行,Virginia Whitehill说“我害怕只有3000人”,结果当她走到街上 ——我会永远铭记这一天你看不到人流的尽头,如果你仔细看向这队伍你会发现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女性。

5 ) 女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片比较完整地展开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成就。

其实一直对女权这个议题感到抽象,好像容易卷进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空泛缠斗之中。

但随着本片回到运动之初,就会明白,女权运动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源于其扎实的群众基础——女性在工作上遭遇的机遇&待遇不平等,在相夫教子角色中的紧紧束缚,在男性色情凝视下的绝对弱势,在处置自己身体(堕胎和性愉悦)的自主权,在性认同上的选择......

当一个,两个,更多女人聚集在一起,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她们终于发现,自己并不孤立。从姐妹间的彼此理解、支持,愤怒,到决定发声。她们大声疾呼,上街游行,斥责男性沙文主义,摒弃社会对女性的刻板要求——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个feminism trash can,女人们轮番上前,把塑身衣,胸罩,象征着女性迎合男权社会的物件,都扔进去烧掉——这样激进、大声的集体行动,唤醒了还在传统价值观中沉睡的女人,也迫使男人不得不引起注意。

也正是基于真实的诉求和共鸣,想要改变的决心,以及卓有成效的组织,女权运动才得以像滚雪球一样,让置身运动之外的女性不断认同并参与进来。星星之火,终于燎原。

不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政治运动,都会有它的后坐力,本片虽提及了一些组织内部意识形态的分岔路——如同性恋女性、有色女性如何从主流组织中分裂出来,自成一家,为了更好地代言自身独特的诉求——但总体的叙事,还是从大方向上肯定了运动的进步。

而我好奇的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向前推进的运动,有没有带来任何反作用力?片中提到了运动后期,组织中的女性成员,感到受到女性领导人的“压迫”。而这些从成功的土壤里生长出的矛盾,也格外真实,且会让视角更完整,不是吗?

此外也很感兴趣,整个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运动的影响。

如果能把这两点补充上,会是一个更客观和完整的记录。

6 ) 她在愤怒时最美

“女权”这个词在刚兴起于我周边环境之始,大家一直默认为“女权”是一个极具贬义性的词,往往会和“极端”相挂钩。可后来随着我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我开始去思考“女性主义”“女性力量”等相关词汇的含义,开始读一些有关于女性主义的书籍。加之社会上有关于“女性”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我才深刻体会到“女权”这个词的深刻含义。自始至终“女权”争取的只是摆脱男性的凝视,拥有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 人们一边高举“男女平等”的大旗,却又做出与之对立的事情。ts事件出来以后,很多博主都为此发声,呼吁全体女性都能够站出来,girls help girls。我读到了很多博主的发言。其中有一个博主的发言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讲: “什么可以保护女人? 只有女人自己制定、讨论、通过、实施的法律和由大量女性参与运行的国家暴力机器才会保护女人自己,不要把保护寄托在任何一个异性身上,任何一个。嘴上说出的保护并以保护之名对你施加的一切束缚,只有在控制你时有效,在保护你时缺席。保护,是女性从古至今面临的最大的骗局。”

希望所有的女性不要被虚无的爱情所束缚,不要囿于厨房与灶台,不要甘心成为x夫人,xxx妈妈,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我们有追求自己热爱的权利。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各个行业的高端领域,闪闪发光。

7 ) 唯有永不停歇的战斗才能通往自由

女性主义最早作为一种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与19世纪末期的法国,后来相继在英美等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Feminism所要否定和批判的是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女人味”或“十足的女性气质”。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女性主义运动(又称第二波女权运动也就是本片所纪录的),她们受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派思想的影响,强调差异和独特性,不再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开始把妇女置于劣势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语言、法律和哲学方面的性别偏见提出挑战。提出了一个口号——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她们强调妇女解放的目的不是像在争取社会平等的斗争中那样,使妇女像个男人一样地生存,而是要发展一种新的、为女性专有的语言、法律、哲学和神话。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在《女性的奥秘》中描绘了女性面临的“无名的困扰” ,解构了社会所倡导的贤妻良母 式的“理想女性”模式 ,呼吁女性走出家门, 改变失去自我的生活, 发挥她们的才智和潜能 。她于 1966 年领导成立了“全国妇女组织” , 组织妇女上街举行抗议活动, 要求 结束一切歧视妇女的行为 ,实现男女平等。1970年 ,在女性获得选举权 50 周年纪念日,美国女性在40个城市举行了大规模游行活动。在这场运动中, 提高妇女对于性别压迫的觉悟, 以及把个人经历视为政治问题的观点, 成为第二次浪潮中女权主义早期的奋斗目标;平等权利、生育权利和职场的平等待遇,成为女权主义活动家大声疾呼的口号;性暴力、色情表演、色情作品等遭到女权主义者强烈的谴责。虽然妇女平等权利修正案至今未能通过,但美国妇女的性别意识已经大大增强,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获得了较大改善。

斗争仍未结束

纵然相较以往,女性意识有了更大范围的觉醒、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新时代全世界的女性仍然面对更艰巨的困难。同工同酬、家暴、强奸犯罪等老问题尚未取得阶段性成功,新一轮迫害又摆在眼前:科技的进步被别有用心人利用,隐形摄像头、AI换脸技术,将女性物化,把她们视作玩物,韩国N号房事件绝不是一个国家独有的悲哀;包丽的离逝让我们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为何两性间美好的情感成为控制的对方的工具?

面对艰巨的战斗,仍有一批女性迎难而上,更让人感动的是有更多的人加入这场战斗。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多名被害者发起的米兔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最终在2020年3月11日,哈维·韦恩斯坦被判入狱23年。这不仅是对两性之间的战斗,更是对上层权力的挑战。这场运动也传递到太平洋的彼岸,近期的鲍毓明案在给社会(尤其是女性)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站出来,说出自己经历的性暴力或性剥削,“姐姐来了”不仅是一个口号,她更像是一个暗号,让在黑暗中独自行走的女性找到举着火种前行大部队。

8 ) This is what a feminist looks like.

1966-1971年之间美国女权运动的影像资料,同工同酬,性骚扰,家庭暴力,黑人权益,同性恋权益,堕胎,日托服务,当年很多运动的风云女性人物都有出场。看到当年20多岁的他们,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但是说起当年,依然激情满满。 把女性分割在单个的家庭中,用广告用教育规范约束他们。女性在一起讨论沟通会发现,自己的苦恼并不是只有自己才有,是所有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同样的工作,女性工资只有男性的百分之六十,收入不足,只会加深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没有日托服务,女性只能自己带孩子耽误了职业发展。不允许避孕不能堕胎,女性就会被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困在家里。They are constanly in isolation, in shame and in silence. 她们也想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方法。各种各样,创造力十足。比如带着孩子去参加政治聚会去参加游行。打扮成女巫的样子游行。发表诗歌,出版刊物,对了最有名的那本书,Our bodies, our selves. 如今出版已经四十年,已经是第九版了。在大街上大声对男性品头论足。去大学开展女性生理知识的讲座。反对选美比赛,选美比赛真是极致的对女性的物化。在波士顿发生针对女工的暴力案件的时候,组织女性夜间进行巡逻。开办防身课程。回忆起来,都说当时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参加,那时候没有网络,我们有时候只是准备30个座位,结果来了100多个人。 结扎和堕胎。之前看《铁证悬案》的时候,我记得有这么个案子。被害人之一就是Jane热线的工作人员。她们义务接听热线,每天都换房子做手术,从一周几个人到一周上百人,医生实在是忙不过来,就教会了一批人做流产手术,她们再继续教别的人。这条热线进行了11000例手术。Women must decide their fate. 限制白人女性堕胎,希望她们多生,但是同时又给波多黎各三分之一的女性进行了绝育手术,控制人口。不管是堕胎还是结扎,都是对女性身体权利的侵犯。 日托服务,节目里的口号,24 hour child care, 而且当年还真的有一个法案,最后被尼克松否决了,说政府认为不应该像苏联那样,应该由母亲来带孩子。 内部竞争。女权运动不是铁板一块,跟任何由人组成的运动一样,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意见。本来的计划是大家共同决策共同领导,但是时间长了,有些人确实更有领导能力。同性恋的问题是否需要加入议题?是不是所有男性都是敌人?要不要团结黑人?有分歧就有不同的道路选择。有位嘉宾说,我三次退出女权运动,哈哈哈。 反对的声音。一开始主流媒体真是把女权运动当作笑话看,里面的一些采访资料都是听了就让人生气的程度。女人就应该在家里啊?你们已经很有权利了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们要是想让男性尊重你们就要表现的有淑女的样子。有个男的说,告诉我,你们女的到底想要什么?主持人回答说,relax, what they want is not you. 不止有男性,还有女性也会反对,尤其是那种在现有体系中如鱼得水,或者依靠男性过上富足生活的女性,说自己反对,不会参加,现在的生活挺好。当年有反对的,现在依然有反对的,将来也一样会有。 1970年8月26日,是女性获得投票权50周年,计划组织一场5万名女性工人的罢工游行。一位嘉宾说,当主持人说完以后,她们自己都懵了,完全觉得不可能。当天的时候,她们都还觉得能来3000人就不错了,结果现场人山人海。其实不要小看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的力量,一旦她们团结一致,行动起来,没有什么做不到,比如为了这场罢工造势,她们成功的把横幅带进了自由女神像,上了全世界媒体的头条,当时的纽约市长都说不要逮捕她们,让她们挂横幅吧。 看完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些东西当年就在讨论,怎么现在还在讨论?没办法,历史的进步根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什么振臂一呼,一声炮响,变革就完成了,大家从此以后就过上了好日子,好日子都是需要一天一天的累积。我记得上次看刘瑜的那本书,说很多人以为西西弗斯是在做无用功,但是在权利领域,不后退不下降就已经是莫大的努力。我们每一代都坚持住阵线不后退,往前进一点点,后代的人才会无限接近于那个理想的未来。

短评

这部的确更好,系统地介绍了70年代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全貌,结尾泪目,惭愧。

8分钟前
  • eighthday
  • 力荐

从标语All women are beautiful到片名She's beautiful when she's angry的改写 戏谑地透视出影片选取的视角——对于美的价值的重构落脚到愤怒之上 而愤怒诉诸行动 这是对制作纪录片当时当地面临的历史问题之反袭做出的鲜明号召 但也因此 影片只选择了最易于形成共识的部分做着走马观花式的群像铺展 而没有对思想 缘由和走向做太多的描绘 片中对于女性运动的反思桥段显得尤其缺少头绪 似乎仅仅是服务于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这样的选取同样遗漏了些更具活力的激进思想 不论是转写性与性格的Scum Manifesto 还是费尔斯通构想的全日制托儿所的cybernetic面向 都因其激进不易引起共鸣而被刻意忽略 然而这些对把握思想理路 理解女性主义内部分歧都极其重要 成片着实单薄了些 不如反叛缪斯有余味

10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还行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职场的女性,不会因为性别差异而做着低人一等的工作,拿着低人一等的薪水;看到适婚年龄的女性,不会因为顶不住上一辈的催婚紧箍咒而低头认命;看到未婚或未育的女性,不会因为害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不敢跳槽;看到已婚已育的女性,不会因为独自带着孩子而失去自由,成为怨妇;看到成为中年妇女的女性,不会拿曾经灌输给自己的旧思想来给下一辈女性“洗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组织,然后投身于这洪流之中。

12分钟前
  • Moviebuff4ever
  • 力荐

“没有永恒的胜利,只有我们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才会得到胜利。”

17分钟前
  • fushia
  • 力荐

这类纪录片难得幽默而哲学

19分钟前
  • 你猜我是谁
  • 力荐

自由在地平线的那端,不能因为看不见就不努力靠近它。

24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How ordinary people stand up for their rights together and change the world...看得心潮澎湃,却也痛苦万分。这片土地没有愤怒为自己争取权利/向往自由的根基或传统,只有日益被压缩的空间和无处不在的无力感,“我国平权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所以自上而下的歧视倒车和压迫几乎天经地义...没有永恒的胜利,只有不断斗争斗争再斗争。她们真的都好美啊,置身于这样的历史进程里,每天睡觉一定抱着心满意足的踏实感吧...

26分钟前
  • 电子羊闪闪
  • 力荐

为每一次对不平等的发声点赞。为每一个为自由付出代价的生命喝彩!

30分钟前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力荐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反之亦然。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就哭了,可能就是因为我默默感受到了许多的“issues”,而我竟然不能跟你说清,不能让你相信这种错误是存在的…我感到伤心,我也感到愤怒,所以我看这部时又哭了。

32分钟前
  • 溜号
  • 力荐

只剩下羨慕和眼淚了⋯生在這片土地上甚至連走上街頭的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連最基本的「成為一個人」都是要先去完全打碎再unlearn的過程。然後恨鐵不成鋼的同時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勇敢和面目可憎起來,於是,選擇似乎也只剩下:要麼離開要麼在噤聲中面對無休止的恥辱 能做事的空間真的太少太少了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 |但還是要努力寫 也還是要 要努力說下去TTTTT

36分钟前
  • 刺猬不乖
  • 力荐

聚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活动,提到了女性同工同酬、堕胎、避孕、女性性取向、女性生殖健康、全日制托儿所、女性受到的外貌凝视等当时美国女性关注的话题。

37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力荐

This is what a feminist looks like.如西西弗斯,不下降就已经是进步,最后一代代会接近那个理想的未来。

4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Angery is important. Anger takes on power. Angry as them. She is beautiful when she is angry.

44分钟前
  • 锦衣暮夜行
  • 力荐

几十年过去了,基女的诉求仍然未变,然而阻碍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历史确实正在倒退。愤怒需要巨大的能量,但她们乐此不疲,女权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就是因为她们有这股能量,我希望这团火永远不要熄灭。

47分钟前
  • stayangry
  • 力荐

“你无法说服我说,你不能改变世界,因为我亲眼见证过”“女权主义,让我感到了真正的自由” 感谢她们所做的一切。战斗永不停息。

52分钟前
  • 不忘
  • 力荐

了解自己的性别待遇。

56分钟前
  • 莫怀
  • 力荐

很多女人渾然不知,我們一直在開倒車,還以為依附男人,爭奪男人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1小时前
  • 馬蘭頭癮者
  • 力荐

珍贵影像,的确以前没有意识到,直到当我自然生长却遭遇习俗试图让我屈服,我接收到了,于是应该为女性发声。

1小时前
  • Strelizeia
  • 力荐

其实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男性在历史上的地位超越了女性。

1小时前
  • 豆咪
  • 力荐

温和只会被视为懦弱,激进是必然的;胜利是暂时的,斗争是永恒的。迟到的妇女节礼物。I’m pride of herI’m pride to be a feminist

1小时前
  • 吃月亮的斗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