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接受了死亡而活着
开头就让我平静下来,一个半小时中感受到欢笑 泪水 不甘 挣扎 ,直到接受了死亡而活着,没有奇迹,没有意外,很普通很真实,一个渐冻人的结局.泪流不止.
2 ) 是谁给感觉起了名字?
五个月前看的生肉,快结尾的时候哭的快瞎了,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看渐冻人题材的电影,但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她们来越发升温的情感,以及到最后爆发,虽然有些词儿没有听懂,但还是哭了。
发现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真的很奇妙,也运用孙燕姿的一句歌词:“是谁给感觉起了名字。”,因为看完了哭完了我也没能分辨她们之间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啊,想到就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感觉越发奇妙,如果真的想分辨那我分不出。哦,又要说是信任了,恩当然有信任,可是信任只是一部分,因为每种感情都包含信任。所以很奇妙,电影很棒。
看到有个豆友说是女版《触不可及》,可是我觉得这没法比较,首先法国人和美国人的性格已经千差万别了,但是说道《触不可及》有一点加分的就是音乐,正片的高潮就是跟着音乐跌宕起伏,可是你再看看《You are not you》,你再相比一下就会发现平淡很多,可是在情感的描述上却更加详细,在每个演员的表情上的特写每一滴眼泪都非常细致,而《触不可及》却没有这么多,但我更喜欢《触不可及》。
永远都会有一幕是goodbye time,而这永远也是全片的高潮,《触不可及》是这样,这也是这样,两部片都做的非常棒,所以很推荐观看。
就不区别她们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了,不知道是谁那么有聊给感觉起了那么多名字。
3 ) 最后的生命,最初的绽放
对渐冻(ALS)人,这些年只是那个挑战冰桶的接力游戏,让这个奇怪又残酷的并进入到了非特定人群的视野。但我怀疑,大众在饶有趣味地以看游戏的心态看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之余,真正对ALS这个病及病人的关注会有多少呢?
这电影是冲着希拉里斯万克去的。
说真,作为一部电影,它并非那么“好看”,比起斯万克以往众多佳作,也并不那么好。但里面展现的ALS病症及渐冻人所承受的痛苦,值得关注。
在医学上,有“ALS是绝症中的绝症”的说法。我不清楚其他众多绝症都是怎样的,但这说法某种意义上说明ALS确实恐怖且残酷。这并非说它单向发展,没有任何可逆的可能,也并不是因为发病后只有3-5年存活期,而是病人能一直神智清醒地目睹自己的死亡过程,并以一种强烈的方式结束:呼吸衰竭。这不难想象这种方式的痛苦,如果实在想象不到,那随便找个塑料袋将自己的头罩住,不用1分钟就能感受到渐冻人死亡的瞬间。
这场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悬念的故事。看点就在于失去生命之前,还有什么会失去,比如家人、比如婚姻,比如朋友,比如尊严。
但整场电影在感情的表现上显得挺粗的。
ALS破坏运动神经,连吃喝拉撒的自理能力都会完全丧失,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极其难堪的生存状态。这就很好理解凯特发病后,为什么拒绝了家人朋友的相聚,为什么挣扎去做那些她已无法完成的简单动作,为什么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于她是透不过气的压抑——当然这也是出于愧疚。她是一个沉重的负累。但她无法逃开,上流社会的教养,让她始终保持举止优雅、打扮得体。那个熟悉的世界对于她,就是一种无法释放的压力,她成为了一个“受气包”,接受所有人的怜悯和异常目光,同时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影响,不在众人面前出丑。这既是他们所认识的教养表现,也是她保持尊严的努力。
于是,突然闯进来的与她世界完全颠覆的贝克就成了她的拐杖和释放的出口。
贝克不像其他人“小心翼翼”,会很没教养地毫不掩饰表现出“她异常”的正常反应,这令她自我感觉不被当成病人。在她能真正坦然接受ALS之前,需要有人帮她一把,而不是无用而虚假的安慰。
凯特感情的爆发点,是将累积下的痛苦、愤怒、压抑、恐惧等等全部复杂心情化作一声没有几分贝的吼声,这也是全场剧感情的爆发点。不过这个爆发点,与斯万克以往作品比,不那么感人心弦。是镜头角度的问题吗?虽然剧中角色特点决定了那声是安静无力的,主要靠表情。但我想起她另一部作品《百万宝贝》,那场电影感情的爆发点,我认为出现在最后。那时在呼吸罩、黑暗的遮掩下,表演几乎没有表情,声音也基本缺失,只剩眼神了,但那一场戏感情极饱满,将前面酝酿的感情在那一刻爆发,极富冲击力。
ALS进行的过程,也是凯特逐渐认清感情和自我的过程。
凯特反复提到过去,那个真正看见了真实的她的人。她终于明白自己选择的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做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或许正因为如此,伊凡的无微不至才会给她带来那么深的愧疚和负担,才会得知其偷吃后,马上决绝离开,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分开于她是一种解脱,两人没有感情上的牵绊了。因为两人之间不存爱着真正的爱,因为在她看来,他爱的只是理想中的她。因此,病友夫妻在这里,便成了一个明显对比。
(但其实,超过15年的感情,也已应该进入家人感情的阶段了吧,难道家人不更能互相扶持吗?虽说她那老妈老爸是那样子。在这些地方上,老美总爱夸大男女感情,好像其他感情就不是感情似的——如果该种感情不是该片的“主旋律”的话。)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生命剩下短短几个月的时候,凯特才能真正随心所欲地表现出对自身处境的无望和坦然,这是她生命真正的释放。无所顾忌地大叫大笑,不顾异常眼光坐轮椅出外,在公共场合随意乱跑,安心吸大麻,凭心情咒骂,再也不用优雅地安静地呆在别人期待的模式里难受——圣诞节那晚是最后一次了。
因ALS,凯特迅速失去生命,可她的生命,也在最后的时光真正绽放了。
或者,这就片名“YOU ARE NOT YOU”意义所在,而不仅仅指病人和看护人之间关系与感情。
4 ) 患病的恋人不是责任,怜悯是不够的
当我有任何不爽的时候,我总是不会直接说不想,会摆出一副臭脸,做事开始变得很不耐烦,虽然还是在做,但是做事情的态度好像是我这是在怜悯你,看我对你好吧。
对待病人如果是这种态度,把照顾病人当做一种义务,病人一定会觉得超级不开心。所以看这部片子时候我觉得丈夫还是很尽责的,如果是我,可能这样都做不到。但是看完后,我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病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照顾,不应该被当做拖累,那样他们会很不开心。要发自内心还是去欣赏他们,重视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黑人夫妻妻子病了仍旧如此快乐生活。虽然有很多磨难,也可以一起度过。
5 ) ALS 带不走尊严
关于 病人尊严的一部电影,人之初性本善,找到理解你的那个人,读懂你的那个人,就是我们一生要做的。
I see the one that you want me to be.
Promise me, find someone who reads you.
惊奇的是预告跟正片透漏的信息完全不一样,很多人以为是讲女同的,但其实是一种超越友情,相知相惜的知己的人生旅程
6 ) 『You're Not You。』
这个夏天,“ALS冰桶挑战赛”这项公益活动风靡世界,让我们见识到N多科技界大佬、体育界名人、娱乐圈明星的接力挑战,这个全球性的公益活动让大家重视渐冻人,如今这项活动也销声匿迹了,但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再关注「渐冻人」。希望爱与关怀能持续扩散,他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由两届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万克主演的电影《温暖渐冻心》讲述患有ALS的凯特,遇上一位略不着调的护工瑞贝卡,看似不搭对的二人,建立深厚友情。和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一样的套路,但又有别样的感动,逐步刻画渐冻病患者的心路历程。当钢琴师不能再弹奏钢琴,在被病魔侵袭,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将会怎样面对自己的恋人以及家人呢?
看到电影中凯特最后弥留之际,基本上都不能呼吸,真心让人心疼,好好的一个人就这样枯萎了。这个疾病真的很可怕,幸而我们的女主角有一个好朋友一路陪伴。这个一开始滥交酗酒的女孩儿画着颓废的烟熏妆,很不讨喜,可是凯特对她却极度宽容,就这样,两个女人的友谊开始了。圣诞,瑞贝卡的母亲说的那段话确实伤人,但作为一个母亲,站在她的立场也是没有问题的,她只是想保护她的孩子。也说明社会对于“渐冻人”的关爱实在是太少了。
对于渐冻人的了解,我也是看过其他比较出名的相关题材电影才有一定的认识,BBC电影《霍金传》,被誉为“宇宙之王”的科学家霍金是“渐冻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21岁他被确诊。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霍金,在故事中重新还原了在霍金人生遭受致命打击时遇到妻子简的情节。他神还原所刻画的人物,让我们对这位伟人多了一些认识。日本电视剧《我的生存时间》,三浦春马在剧中饰演患上ALS病症的大学生泽田拓人,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摸索着去度过残余的人生。
P.s.“渐冻症”又名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特征性表现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症”。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從去年夏天開始蔓延的冰桶挑戰。然後人們關注到了還有這樣的一種病。可是這個片子演員都是好演員,為何感觸不太深···
故事非常的平庸,情感流露也显得很直白,留白空间不大,顶多只能说没有出什么差池,不过也没有什么亮点。希拉里·斯万克和艾米·罗森演得不错,但撑不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太急功近利的想要靠情感来弥补平淡的剧情,两个女主角之间的友情进展得有点神速了,始终欠缺较为强烈的化学反应。最后很心塞。
为了大姐Emmy Rossum而来……主要是为了关注大姐的表演。ER身上依旧有Fio的影子,不过在结尾演出了Fio身上罕见的悲哀。(虽然我还是觉得Shameless洗衣店天花板掉下来那一段太过神了)故事结构像《触不可及》同样是一个残疾人和护工的故事。
是不是学法国人的那部片呢??? 骗骗小姑凉眼泪还是可以的。
<触不可及>式的角色设定和套路,两位主角之间却擦不出火花,这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平庸和选角失败造成的。斯万克的表演依然很优秀,但艾米罗森、杜哈明像进错了剧组。不过在去年夏天火热的冰桶挑战之后,本片丝毫没有受到关注,比较可惜~
又是一部DEEP TOUCH的虐心片,希拉里不愧是影后,这种角色真是驾轻就熟,渐冻病人演绎的真好,贝克的年轻女演员居然是当年歌剧魅影里的小清新,我说怎么那么眼熟呢,乔什在这里的表现也不错,虽然戏份不多,感觉他就是那种情感丰富的大男人,比较会真情流露,整体比依然爱丽丝要感人!
Sometimes you can do nothing about the disasters in your lives. But you have to know what you really want and care.
开端聚会伏笔,他说:“在大学的时候,她拒绝了我三次。”她回:“他花了两年时间才注意到我。”后来她说:“那天晚上,我从你眼中看出,你并不懂我,然而,我一直想成为你眼中的那个人。”无可否认的相爱,可是,爱不如懂,爱而不懂会累。
患有ALS的凯特,遇上一位略不着调的护工瑞贝卡,看似不搭对的二人,建立深厚友情。和《触不可及》一样的套路,但又有不一样的感动,“冰桶挑战”火了整个夏天,如今也销声匿迹了,但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再关注「渐冻人」。他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关爱渐冻症题材,《触不可及》美国版,套路与前者几乎一样,渐冻人Kate与不靠谱看护Bec的相处点滴,从不对搭到相知相靠,过程还是迸发出不一样的感动。原声音乐是我近期看过的电影最喜欢的一部,与我契合。结尾Kate因为渐冻症离世,Bec紧紧相拥,悲伤难过溢于言表,看的人不觉泪早已溃涕
身边有个相熟的人,很不幸的也罹患ALS,说不上多熟的关系,但想到他,想到他的家人,总是心里酸酸的。到了影片最后Kate离世,Bec紧紧得抱着,我也眼泪止不住得流。虽然故事有一点点牵强,可仍不失为一部好片子~
女女版“触不可及”。都是渐冻症患者,两届影后Swank演得其实不比小雀斑差。比较雷人的是Emmy Rossum完全照搬了她在“无耻之徒”里的角色和表演。男主实在太帅,我每根头发梢都因为他而立起来…
患者和护工的友谊:患者教护工成长,如患者相反面的护工又教育患者变得狂野。护工的心态转变有点快。患者的演技一直在线,但是斯万克的脸太男性化,所以我有点跳戏。配乐不错。教育我们:找一个懂自己的人。
主角不是在找看护,是在找朋友,而且是在找互补型的朋友。
这种陪你走完生命最后的路的题材呀。能遇到这样的无论如何都尊重你意愿的朋友,真的很幸运。并不希望你的生活因为我而变得支离破碎。为什么我们总是追逐那个并没有注视自己的人?
女版《触不可及》,大姐几乎完全还原Shameless中的表演,Josh依旧帅无边界。
感觉就是按部就班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也不很生活。就是感觉是在按着剧本演,打不动我。
在飞机上为了防止看眼花缭乱的动作片而晕…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惊喜与温暖了!!!影片本身的标签也让人想到了几年前的“冰桶挑战”!不单单局限于病人,也加入了一些很肥皂的爱情线!在各种“积极活下去”的劝导中也提供了一种“尊重患者意愿”的角度!同时也对于“身边的对于ta的关爱”是否也是一种歧视进行了一定探讨!配乐很好听,开头居然有我超爱的小众德国女歌手Lena的Stardust,差点在飞机上尖叫!丈夫的“背叛”与回心转意,看似不靠谱的“护工”细心呵护,还有病友的乐观态度也都算是最后的“临终关怀”!最后抽离音响靠配乐与无声,看口型‘I'm here’真的哭死!片名You're Not You不单单是患者凯特自己的宣言也是对贝卡关于自我认知的忠告!/不过话说回来,窃以为“临终关怀”不香吗???
She's pretty amazing. It's not meant to get you cry but you'd find yourself cry like a baby in the end. Talking about how one life could affect another. 20/1/2015 with Nichlas.
两个女孩,一个因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一个正在上大学,各种放纵不务正业,小的应聘作大的护工。互助中,大的按自己的愿望离开了,小的也终于明白了该怎么活!一个明知将死的病人究竟该怎么活呢?这里的妇主仍是百万宝贝中的心态,不自由勿宁死,放得下的心态...